民政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档案管理办法——民发〔2008〕119号
宁波市民政局关于规范民政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工作的通知

宁波市民政局关于规范民政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民政局•【公布日期】2012.08.03•【字号】甬民发[2012]101号•【施行日期】2012.08.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宁波市民政局关于规范民政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工作的通知(甬民发〔2012〕101号)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规范民政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我局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推进“法治民政”建设进程,结合我局实际,就规范民政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民政行政执法案卷工作的重要意义民政行政执法案卷是民政行政执法工作的书面载体,反映和记载了民政行政执法的全过程。
民政行政执法案卷的制作质量直接体现了民政行政执法行为的专业化水平和规范化程度,是衡量民政行政执法水平的重要标准。
(一)规范行政执法案卷管理是适应法治建设深入推进的需要。
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行政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国家先后出台了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行政法律法规,民政部和省民政厅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民政行政执法文件,对民政行政执法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规范行政执法案卷管理有助于增强执法人员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民政部门依法行政水平。
(二)规范行政执法案卷是适应民政行政执法运行机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民政事业的发展变化,我局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不断改进,建立了行政审批、管理以及处罚相互分离、相互衔接的行政运行机制。
规范行政执法案卷管理有助于明晰行使行政审批、管理以及处罚职能处室之间的行政执法责任,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衔接,更好地行使政民政行政执法职能。
(三)规范行政执法案卷管理是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需要。
公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民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争议案件数量逐渐增多,从而对作出民政行政执法行为各个环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规范行政执法案卷管理,有助于保全行政执法行为的证据,有效应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争议案件。
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公布日期】2010.07.15•【文号】民发[2010]101号•【施行日期】2010.07.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民发〔2010〕1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档案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档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档案局:为了加强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了《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民政部国家档案局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五日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组织登记档案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依法为社会团体及其分支(代表)机构,基金会及其分支(代表)机构,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办理申请筹备成立、成(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备案、章程核准、年度检查和行政处罚等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
第三条社会组织登记档案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分级负责,在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对社会组织登记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管理制度,确保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并逐步实现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部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1999)-厅办发[1999]5号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部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1999)-厅办发[1999]5号](https://img.taocdn.com/s3/m/06a6c7c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d.png)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部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1999)正文:----------------------------------------------------------------------------------------------------------------------------------------------------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部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厅办发[1999]5号1999年5月18日)各司(局):新修订的《民政部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已经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你们,从1999年7月1日起执行。
民政部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为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民政部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务院工作规则》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文处理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公文划分民政部公文包括在开展工作中形成的公文和电报。
民政部公文分为正式公文和非正式公文两类。
正式公文(一)民政部令发布行政规章。
(二)民政部公告1.发布全国行政区划变更、命名、更名等事宜。
2.其他以民政部名义发布的重大事宜。
(三)民政部行政复议文书1.民政部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
2.民政部补正复议申请通知书。
3.民政部行政复议不予受理裁决书。
4.民政部行政复议决定书。
5.民政部行政复议决定书送达回证。
6.其他行政复议文书。
(四)民政部行政处罚文书1.民政部行政处罚告知书。
2.民政部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
3.民政部行政处罚决定书。
4.其他行政处罚文书。
民政部行政复议文书和民政部行政处罚文书的使用、管理另行规定。
(五)民政部文件1.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工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2.向国务院请示有关工作。
3.批复经国务院批准的县级行政区划变更、地名变更和其他民政职能范围内的请示类公文。
4.发布民政工作方针、政策、决定、决议和其他规定性的通知等。
5.印发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政工作的指示和部领导在全国性重要会议上的报告。
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规则

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区人民政府办理行政复议和应诉案件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区人民政府是区本级行政复议机关。
区司法局是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机构,负责具体承办区人民政府管辖的行政复议案件,承担以区人民政府为被告(被申请人)或第三人的应诉案件(行政复议案件)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工作,并按照“谁承办,谁负责”原则确定案件承办部I1o第四条区人民政府启用“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专用章”,由区司法局保管。
在具体办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出具法律文书时,可以加盖专用章。
第五条区人民政府成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为重大、复杂、疑难的行政复议案件和应诉案件提供咨询意见。
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行政系统外部的专家学者组成,区司法局主要负责人为召集人。
区司法局具体承办复议应诉工作的相关科室承担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办公室职责,负责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委员遴选、聘任及日常业务管理等工作。
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委员应当独立发表咨询意见,咨询意见作为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和应诉案件的参考,不对外公开。
第六条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二章行政复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七条行政复议案件应当由两名以上行政复议人员承办,并确定主办人员。
第八条除本章另有规定以外,行政复议文书按以下规定审批:(一)决定受理、不予受理、转送申请、补正通知、延期审理、中止审理、恢复审理、终止审理等涉及行政复议案件的程序事项,由区司法局分管负责人审批;涉及重大、敏感案件的,由区司法局主要负责人审批。
(二)决定维持具体行政行为、驳回行政复议申请、责令限期履行复议决定或者达成行政复议调解的,由区司法局主要负责人审批;涉及重大、敏感案件的,由区长或者常务副区长审批。
浙江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规定》的通知

浙江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08.05.28•【字号】浙司[2008]89号•【施行日期】2008.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浙江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规定》的通知(浙司〔2008〕89号)各市司法局、义乌市司法局,省监狱管理局、省劳教局:现将《浙江省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八日浙江省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规定第一条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全省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以及司法部的有关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全省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定进行。
第三条全省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承担;全省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应诉工作,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组织实施。
第四条司法行政机关在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和进行行政应诉活动时,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第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司法行政机关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可以申请复议:(一)对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吊销执业证书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司法行政机关办理颁发资格证、执业证、许可证,司法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三)对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刑事赔偿或者行政赔偿决定不服的;(四)对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委托作出的延长劳动教养期限的决定不服的;(五)对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认定国家司法考试成绩无效、两年内或者终生不得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处理决定不服的;(六)认为司法行政机关违法收费或者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七)认为司法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八)认为司法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印发《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示范文本》的通知

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印发《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示范文本》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8.06.04•【文号】国法函[2008]196号•【施行日期】2008.06.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复议,法制工作正文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印发《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示范文本》的通知(国法函[2008]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国务院各部门法制工作机构: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的规范化水平,现将《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示范文本》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二○○八年六月四日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示范文本目录[1]行政复议申请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笔录[3]补正行政复议申请通知书[4]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5]行政复议告知书[6]行政复议申请转送函[7]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8]被申请人答复书[9]规范性文件转送函(一)[10]规范性文件转送函(二)[11]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通知书[12]责令受理通知书[13]责令恢复审理通知书[14]中止行政复议通知书[15]恢复审理通知书[16]延期审理通知书[17]行政复议终止决定书[18]行政复议调解书[19]行政复议和解书[20]行政复议决定书[21]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22]责令履行行政复议决定通知书[23]行政处分建议书[24]行政复议意见书[25]行政复议建议书[1]行政复议申请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其他有效证件)号码工作单位住所(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电话[(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称)住所(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电话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委托代理人:(姓名)电话被申请人:(名称)行政复议请求:。
事实和理由:。
此致(行政复议机关名称)附件:1.申请书副本份2.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复议件3.其他有关材料份4.授权委托书(有委托代理人的)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年月日[2]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笔录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其他有效证件)号码工作单位住所(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委托代理人:(姓名)电话被申请人:(名称)行政复议请求:。
行政复议条例(1994年修订)-国务院令第166号

行政复议条例(1994年修订)正文:---------------------------------------------------------------------------------------------------------------------------------------------------- 行政复议条例(1990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布,1994年10月9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行政复议条例>的决定》修订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照本条例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第三条复议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
第四条本条例所称复议机关,是指受理复议申请,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机关。
本条例所称复议机构,是指复议机关内设的负责有关复议工作的机构。
第五条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行政复议实行一级复议制。
第六条行政复议遵循合法、及时、准确和便民的原则。
第七条复议机关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进行审查。
第八条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不适用调解。
第二章申请复议范围第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九)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可以申请复议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民政部公告第193号--民政部关于清理本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公告

民政部公告第193号--民政部关于清理本部门规
章、规范性文件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民政部
•【公布日期】2010.12.27
•【文号】民政部公告第193号
•【施行日期】2010.12.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民政部公告
(第193号)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0〕28号)的有关要求,我部开展了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工作。
经2010年12月20日我部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继续有效的规章33件,废止的规章1件;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130件,废止的规范性文件72件。
现将民政部现行有效规章目录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予以公布。
附件:1.民政部现行有效规章目录
2.民政部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附件2:民政部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一、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省档案局关于印发《安徽省行政复议案件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省档案局关于印发《安徽省行政复议案件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安徽省档案局•【公布日期】2009.12.21•【字号】皖府法[2009]63号•【施行日期】2009.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省档案局关于印发《安徽省行政复议案件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皖府法[2009]6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安徽省行政复议案件档案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安徽省档案局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安徽省行政复议案件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复议案件档案管理,保护和利用行政复议案件档案,促进行政复议案件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县(市、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案件档案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行政复议案件档案,是指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形成的,反映案件情况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声像材料和其他材料。
第三条行政复议案件档案管理,遵循分级分部门管理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本省县(市、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复议机关负责行政复议案件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工作,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归档范围和保管第五条行政复议案件材料一般以立卷形式整理归档,根据案件材料保密需要,可以分正卷和副卷,并按照一案一号的原则,统一编制案卷号。
形成行政复议案件材料较少且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整理文件材料的单位,可以将一个案卷视为一件,编制归档文件目录,并在备注中说明。
第六条下列材料应归入行政复议案件档案正卷:(一)行政复议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三)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四)参加行政复议通知书;(五)责令受理行政复议通知书;(六)行政复议申请转送函;(七)行政复议告知书;(八)行政复议答复意见书及有关证据材料;(九)调查笔录或者调查取证材料;(十)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等有关材料;(十一)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书;(十二)行政复议中止通知书;(十三)行政复议延期审理通知书;(十四)行政复议听证笔录;(十五)不予受理行政复议决定书;(十六)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十七)行政复议终止决定书;(十八)行政复议调解书;(十九)行政复议和解协议;(二十)行政复议决定书;(二十一)行政复议意见书;(二十二)行政复议建议书;(二十三)行政处分建议书;(二十四)责令履行行政复议决定通知书;(二十五)送达回证;(二十六)案件办理过程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资料;(二十七)需要立卷归档的其他案件材料。
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印发《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规程》的通知

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印发《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民政厅•【公布日期】2015.02.16•【字号】浙民法〔2015〕6号•【施行日期】2015.0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政其他规定正文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工作的通知浙民民〔2015〕20号各市、县(市、区)民政局、财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加强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工作的意见》(民发〔2014〕227号),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民主机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指导和监督社会组织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按照章程开展活动,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认真落实差额选举制度,扩大直选范围。
进行改选换届的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须有符合法定人数的会员(代表)、理事出席方能召开,不得以通讯方式召开。
规范社会组织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的范围、程序和方法。
涉及社会组织人、财、物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要经过民主程序,不得由个人专断。
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民主决议事项,不得以鼓掌方式进行表决。
鼓励选举企业家担任行业协会商会理事长(会长)。
探索实行行业协会商会理事长(会长)轮值制。
社会组织要设立监事会或者监事,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二、完善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指导和监督社会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会〔2004〕7号)等规定,认真完善会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
财务收支必须全部纳入单位法定账户,不得使用其他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进行账务往来,不得账外建账,不得设立“小金库”。
严格规范社会组织分支(代表)机构财务管理,社会组织分支(代表)机构不得开设银行基本账户。
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民发〔2010〕101号( 民政部、 国家档案局)

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组织登记档案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依法为社会团体及其分支(代表)机构,基金会及其分支(代表)机构,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办理申请筹备成立、成(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备案、章程核准、年度检查和行政处罚等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
第三条社会组织登记档案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分级负责,在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对社会组织登记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管理制度,确保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并逐步实现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第五条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业务机构应当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监督管理相关事项办理完毕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工作。
档案管理机构(人员)在接收归档的文件材料时,必须认真核对清点,检查文件材料是否齐全、完整,符合规定要求的,予以接收,并办理交接手续。
(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参见本办法附件)第六条社会组织登记档案按照一个社会组织一档的原则,归档文件材料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
一般以一份文件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传真件应当复印并与原件为一件,请示与批复各为一件,一次上报的多份表格,每份表格可为一件。
一个社会组织的所有文件材料按照形成的时间顺序排列,每份文件应当用无酸纸套或档案袋等以有利于保管和利用的方式加以固定,并按排列顺序依次装入档案盒保存。
第七条社会组织登记档案分为社会团体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类、基金会类三类。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领域档案体系表》的通知-民办函[2013]183号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领域档案体系表》的通知-民办函[2013]183号](https://img.taocdn.com/s3/m/3a7ba29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7.png)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领域档案体系表》的通知正文:----------------------------------------------------------------------------------------------------------------------------------------------------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领域档案体系表》的通知(民办函〔2013〕183号)各司(局):为引领和推进民政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进程,更好地服务于民政政策创制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民发〔2011〕209号),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和发展趋势,制定了《民政领域档案体系表》,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在今后政策创制工作中将制定档案管理办法列入计划,以进一步提高民政领域档案资源建设的整体水平,为国家积累更多的档案财富。
民政部办公厅2013年5月30日民政领域档案体系表民政专业档案非民政专业档案类别名称档案名称业务主管司局档案名称业务主管司局民间组织管理类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社会组织评估档案、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档案民间组织管理局文书档案、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档案*、印章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档案、新闻宣传报道档案、出版社书稿档案办公厅优抚安置类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烈士档案、烈士纪念设施评定档案优抚安置局社会救助类最低生活保障档案#、农村五保供养档案*、城乡医疗救助档案、临时救助档案社会救助司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档案*、法规草案征求意见档案政策法规司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类村级组织档案#、城市社区档案#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基本建设项目档案*、会计档案*、仪器设备档案、职工住房档案、政府采购项目档案、合同档案规划财务司行政区划与地名管理类行政区域界线档案*、地名档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档案*区划地名司难民安置档案、国际合作项目档案国际合作司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管理类福利彩票档案、慈善项目档案#、社会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福利企业认定管理档案、康复辅具业务档案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人事档案、科研档案*、学校档案、职业技能鉴定档案#人事司社会事务类殡葬服务单位业务档案*、婚姻登记档案*、收养登记档案*、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公墓审批档案、殡葬环境监测档案设会事务司社会工作类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档案、志愿服务记录档案社工司注:1.上表中民政专业档案是指在民政领域形成的民政特有档案,非民政专业档案是指在民政领域形成的民政非特有的档案。
司法部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颁布机构:司法部2000-01-24司法部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司发通(2000)0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监狱局:为了做好《行政复议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司法部对1990年以来司法部颁发的司法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决定废止部分司法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
现将废止的文件目录予以公布。
废止部分司法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名称文号发文日期废止理由法制工作类1 司法部关于认真组织完成1990年司法行政规章制定计划的通知司发〔90〕45号 1990年2月24日适用期已过2 司法部关于《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规定(试行)》有关条文解释的批复司发函〔90〕430号 1990年11月28日适用期已过3 司法部关于印发行政决定和行政复议文书格式的通知司发〔90〕244号 1990年12月30日已被《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文书格式的通知》代替4 司法部关于抓紧做好《仲裁法》实施准备工作的通知司发〔94〕10号 1994年9月15日阶段性工作,适用期已过监狱工作类1 司法部关于加强劳改产品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司发〔90〕106号 1990年5月24日适用期已过2 司法部关于将流窜北京作案的违法犯罪人员在判处后送回原籍执行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司发〔90〕160号 1990年8月25日适用期已过3 司法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劳改、劳教单位基建贷款利率和贴息问题的联合通知司发〔1992〕007号 1992年7月3日适用期已过律师类1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工作执照和律师(特邀)工作证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四号 1989年3月30日已被律师执业证管理办法代替2 司法部关于转发国家税务局两个文件的通知司发〔90〕7号 1990年1月11日适用期已过3 司法部关于1990年律师事务所纳税的通知司发〔1990〕077号1990年适用期已过4 司法部关于对律师队伍和律师管理工作进行整顿的通知司发〔90〕130号 1990年7月6日阶段性工作,适用期已过5 司法部关于1990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授予律师资格标准及有关事宜的通知司发〔90〕216号 1990年11月19日阶段性工作,适用期已过6 司法部关于组织全国法律顾问任职资格考试的函司发函〔90〕437号 1990年12月4日适用期已过7 司法部关于取消律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司发函〔1991〕57号1991年6月22日适用期已过8 司法部、人事部关于印发《法律顾问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的通知司发〔1991〕79号 1991年9月21日适用期已过9 司法部关于撤销合作制律师事务所有关问题的批复司发函〔1991〕372号 1991年10月23日已被《合作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代替10 司法部关于转发《国家税务局关于律师事务所免征所得税的通知》的通知司律通字〔1991〕200号 1991年12月19日适用期已过11 律师咨询考试暂行规定司发通〔1992〕018号 1992年2月27日已有被《律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办法》代替12 司法部关于批转《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费管理办法(暂行)通知》司发通〔1992〕021号 1992年3月10日适用期已过13 司法部关于对留职停薪或借用、受聘到律师事务所工作的人员使用执照问题的批复司发函〔1992〕092号 1992年3月24日适用期已过14 司法部关于我国律师事务所在境外设立办事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司发通〔1992〕083号 1992年8月24日已被《律师事务所在外国设立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代替15 司法部关于不同意将律师资格和特邀律师审批权下放到地、市司法局的批复司发函〔92〕375号 1992年10月30日已被《律师法》代替16 律师惩戒规则司法部令第24号 1992年10月22日已被《律师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代替17 司法部关于律师事务所设立分支机构的通知司发通〔1993〕6号 1993年1月12日已被《律师事务所分所登记管理办法》代替18 司法部关于对成立律师事务所设立分支机构问题的批复司发函字〔1993〕006号 1993年1月12日已被《律师事务所分所登记管理办法》代替19 司法部关于现阶段不实行律师行业管理的意见司发函〔1993〕98号 1993年3月17日阶段性工作,适用期已过20 司法部关于充分发挥律师作用,为深化改革,加强经济宏观调控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紧急通知司发通〔1993〕082号 1993年7月24日阶段性工作,适用期已过21 司法部关于增加律师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加强廉政建设的通知司发通〔1993〕096号 1993年8月23日已被《律师法》代替22 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司法部令第30号 1993年12月27日已被《关于反对律师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代替23 律师事务所审批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32号 1994年7月2日已被《律师事务所登记管理办法》代替24 律师事务所设立分所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33号发布 1994年7月2日已被《律师事务所分所登记管理办法》代替25 司法部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律师事务所审批登记办法》的通知司发通〔1994〕083号 1994年10月20日适用期已过26 司法部关于进一步严格并规范考试授予律师资格工作的通知司发通〔1994〕90号 1994年12月5日已被《律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办法》代替27 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律师惩戒制度,加强律师惩戒工作的通知司发通〔1995〕053号 1995年5月20日已被《律师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代替28 司法部关于不同意邀请台湾律师参加华东地区第十三次律师事务所经验交流会的批复司发函〔96〕306号 1996年8月28日阶段性工作,适用期已过公证类1 司法部关于将非长期在华居住的外国人申请收养中国儿童公证的审批权下放省级司法厅(局)的批复司发函字〔1990〕241号1990年7月7日适用期已过2 司法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建设银行借款合同办理公证的通知司发〔1990〕164号 1990年9月4日已被《担保法》代替3 司法部、民政部《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实施办法》司法部、民政部第28号令 1993年11月10日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代替4 司法部关于外国人收养公证若干问题的通知司发通〔1997〕072号│1997年6月28日│适用期已过法制宣传类1 司法部关于通过电视媒体进一步宣传中央领导听取法制讲座活动推动普法教育深入开展的意见司发通〔95〕033号适用期已过法学教育类1 司法部关于印发《成人大专法学(法律)专业教学方案》等文件的通知司发〔1990〕101号 1990年5月19日适用期已过2 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学校二年制教学方案(第二次修订方案)》的通知司发〔90〕114号 1990年6月6日适用期已过3 司法部印发《关于举办专科起点教师本科班的规定(试行)的通知》司发〔90〕159号 1990年8月27日适用期已过4 司法部印发部属高校92毕业生分配通知司发通〔92〕50号1992年5月27日适用期已过5 司法部关于华东政法学院接收自费留学生的批复司发函〔92〕46号 1992年2月13日适用期已过6 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部直属政法院校德育大纲(试行)》的通知司发〔1992〕005号 1992年6月28日适用期已过7 司法部关于同意中央劳改劳教管理干部学院增收大专班学生学费的批复司发函〔1993〕255号 1993年6月24日适用期已过8 司法部关于同意西南政法学院聘请外国专家为学院教授的批复司发函〔1993〕262号 1993年7月3日适用期已过9 司法部关于同意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增加大专班学员学费的批复司发函〔1993〕306号 1993年7月28日适用期已过10 司法部关于同意中国政法大学接受外国和港澳台地区自费留学生的批复司发函〔1993〕327号 1993年8月21日适用期已过11 司法部关于扩大部属普通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若干意见司发通〔1993〕073号 1993年7月6日适用期已过12司法部关于华东政法学院招生收费标准的批复司发函〔1995〕075号 1995年3月17日适用期已过13司法部关于同意中南政法学院1995年年度招生收费标准的批复司发函〔1995〕074号 1995年3月29日适用期已过14司法部关于对西南政法学院学生收费标准的批复司发函〔1995〕076号 1995年3月29日适用期已过15司法部关于西北政法学院招生收费标准的批复司发函〔1995〕088号 1995年4月5日适用期已过16司法部关于中国政法大学九五级学生收费标准的批复司发函〔1995〕129号 1995年5月7日适用期已过计财类1 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部机关业务车辆财务管理法办法》的通知司发通〔1994〕31号1994年4月22日适用期已过2 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部关于清理检查预算外资金实施办法》的通知司发通〔1996〕065号 1996年5月6日适用期已过3 司法部关于警车购置办法及有关事项的通知〔96〕司计字23号1996年9月19日适用期已过4 司法部关于开展清理整顿警力和警灯警报工作的通知司发通〔98〕4号 1998年1月9日适用期已过5 司法部关于清理“小金库”的通知司发通〔98〕100号 1998年7月17日适用期已过人事类1 司法部关于收缴并集中保管因公出国人员护照的通知司发〔90〕157号 1990年8月27日新规定代替2 司法部关于确定从企业调入部机关及在京直属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暂行办法司发〔90〕178号 1990年9月29日适用期已过。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修订后的《民政领域通过法定途径处理的信访投诉请求清单》的通知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修订后的《民政领域通过法定途径处理的信访投诉请求清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2019.11.15•【文号】民办发〔2019〕30号•【施行日期】2019.11.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信访正文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修订后的《民政领域通过法定途径处理的信访投诉请求清单》的通知民办发〔2019〕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我部相关职能调整情况,我们对2015年印发的《民政部关于分类引导信访人通过法定途径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民发〔2015〕41号)中的《民政领域通过法定途径处理的信访投诉请求清单》(以下简称《清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清单》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2015年发布的《清单》予以废止。
附件:民政领域通过法定途径处理的信访投诉请求清单附件民政领域通过法定途径处理的信访投诉请求清单一、申诉求决类投诉请求申诉求决,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据法律法规或组织章程规定,向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申诉,要求重新做出处理或解决矛盾纠纷。
(一)不服民政部门作出的行政许可行为。
1.具体投诉请求:不服民政部门作出的以下行政许可行为(见下表)。
序号行政许可行为内容业务类别1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外国商会成立登记社会组织管理2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外国商会变更登记3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外国商会注销登记4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审批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5建设殡仪服务站、骨灰堂、公墓审批社会事务2.法定途径: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外国商会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殡葬管理条例》、《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等。
民政部关于印发《民政部工作规则》的通知(2008年修订)

民政部关于印发《民政部工作规则》的通知(2008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2008.05.27•【文号】民发[2008]69号•【施行日期】2008.05.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民政部关于印发《民政部工作规则》的通知(民发〔2008〕69号)各司(局)、全国老龄办、直属事业单位:《民政部工作规则》已经2008年5月12日第1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印发。
民政部二○○八年五月二十七日民政部工作规则(2008年5月12日第一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第一章总则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民政部各项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根据《国务院工作规则》及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则。
二、民政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民为本”,正确履行职能,努力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和廉洁的政府部门。
三、民政部工作的准则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
四、民政部机关要发扬民政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和“勤政为民,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甘于奉献”的部风,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核心职责,坚持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努力构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机制,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第二章领导职责五、民政部实行部长负责制,部长领导民政部的全面工作。
副部长、党组成员协助部长工作。
六、部长召集和主持部务会议、部长办公会议、部长碰头会议和其他需要召开的重要会议。
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部务会议、部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七、副部长、中央纪委驻民政部纪检组长、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部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并可以代表民政部对外参加活动;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部长报告。
民政部关于开展民政行政执法检查的通知-民办函[1994]214号
![民政部关于开展民政行政执法检查的通知-民办函[1994]214号](https://img.taocdn.com/s3/m/7b81fd1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f.png)
民政部关于开展民政行政执法检查的通知正文:---------------------------------------------------------------------------------------------------------------------------------------------------- 民政部关于开展民政行政执法检查的通知(民办函[1994]214号1994年9月15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为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关于“要认真做好行政执法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精神,我部决定在全国民政系统中开展民政行政执法检查工作。
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指出,民政部门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其基本职责是依据国家赋予的职能,解决社会问题。
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
各级民政部门,要紧紧围绕我们的基本职责,在民政部的统一部署下,有重点地做好民政行政执法检查,逐步解决民政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各项工作严格依法办事,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程序行使民政管理职能,提高民政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加强法制。
现将执法检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内容(一)《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执行情况。
1.本行政区域内五保供养对象的确定情况及应保未保的原因;2.五保供养内容的落实情况;3.五保供养对象和敬老院的经费来源和落实情况;4.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敬老院的院办经济给予扶持和照顾的情况;5.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和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扶养人签订五保供养协议的情况;6.五保供养款物有无被贪污、挪用的情况;7.县以上民政部门制定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度的情况。
(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
1.本行政区域内婚姻登记率和登记合格率的情况;2.婚姻登记档案管理的情况;3.对婚姻登记监督管理的情况;4.对婚姻登记搭车收费清理的情况。
民政部关于废止《民政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的决定

民政部关于废止《民政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
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民政部
•【公布日期】2024.04.16
•【文号】民政部令第72号
•【施行日期】2024.04.16
•【效力等级】部门规章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第72号
《关于废止〈民政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的决定》已经2024年3月29日第3次民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24年4月16日关于废止《民政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的决定
决定废止1999年12月23日公布的《民政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民发〔1999〕123号)。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政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档案管理办法
民发〔2008〕119号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档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民政部门、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民政部门、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民政部门,应当整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形成的文书材料、声像材料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归档。
第三条民政部门负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承办机构应当在结案后3个月内完成案件文件材料的初步整理,由直接负责人审核后移交本机关档案管理机构。
本机关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对案件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并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档案的接收、保管和利用工作。
第四条整理案件文件材料应当注意下列事项:
(一)清除重份的或者与本案无关的文件材料;
(二)破损的文件材料要进行一定的修裱;
(三)字迹容易褪色的文件材料要制作复印件;
(四)纸张过大的文件材料要折叠,纸张过小的文件材料要粘贴在A4规格的白纸上,装订线部分有文字内容的文件材料要加贴衬纸;
(五)信封上要保留邮票或者专递记录;
(六)文件材料上的金属物应当拆除。
第五条案件文件材料按照一案一卷的原则立卷归档。
立卷分为正卷、副卷。
主要文书、反映外部程序的材料归入正卷;集体讨论记录、请示与批复、涉及秘密的材料以及其他不宜公开的内部程序材料归入副卷。
正卷、副卷编制同一个案卷号。
行政诉讼一审、二审、审判监督程序形成的案件文件材料分别立卷,编制同一个案卷号,用A、B、C卷区分。
案件文件材料较多的,可以分开立卷,编制分案卷号。
有关案件的证据材料,凡是能够附卷的应当编写证据目录,附卷保存;不能附卷的,应当装入证物袋,注明年度、案由、案卷号等事项,随同本案卷宗归档。
第六条卷内文件材料排列,应当将行政复议决定书、行政诉讼判决书或者裁定书等结案材料排在前面,其他材料应当按照形成的过程依顺序进行排列。
(案件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排列顺序参照附件1)。
第七条卷内文件材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逐页连续编写页号,页号编写在有文字页面的正面右上角和背面左上角。
照片、图表等正面难以编写页号的,可以编在背面左上角。
第八条案卷内应当附文件目录和备考表(见附件2图1和图2)。
卷内文件目录按照以下要求填写:
(一)在件号栏目,填写卷内文件的顺序号,每份文件编一个件号;有证据目录的,可以保留原证据目录,将证明一个事实的证据目录编一个件号;
(二)在责任者栏目,填写制发文件的组织或者个人;
(三)在文号栏目,有文件发文字号的要填写文号;
(四)在题名栏目,有文件标题的按原文件标题填写,没有文件标题的可以自拟标题,并用“﹝﹞”符号标明;
(五)在日期栏目,填写文件的形成时间;
(六)在页号栏目,标明每份文件的起始页号,最后一份文件同时标明终止页号;
(七)在备注栏目,填写本份文件需要说明的其他有关情况。
卷内备考表按照以下要求填写:
(一)在本卷情况说明栏目,说明卷内文件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是否有重要价值或者有特别意义的重要文件等情况;
(二)在整理人栏目,由负责整理归档的人员签名;
(三)在检查人栏目,由案卷质量审核人签名;
(四)在立卷时间栏目,填写立卷完成的时间。
第九条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案卷材料后,应当将案卷分为行政复议档案和行政应诉档案,分别按照形成时间顺序排列,编制案卷号。
案卷号按年度从“1”开始标注。
第十条案卷应当加装封面或者装入档案盒。
封面、档案盒脊或者底边应当设置以下项目(见附件2图3):
(一)在全宗名称栏目,填写立档单位的全称;
(二)在类别栏目,填写行政复议档案或者行政应诉档案;
(三)在年度栏目,填写本案卷的归属年度;
(四)在案卷号栏目,填写已编制的案卷号;
(五)在保管期限栏目,填写本案卷的保管期限。
第十一条案卷制作完成后,应当分别编制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档案案卷目录(见附件2图4)。
行政复议档案案卷目录应当写明下列内容:
(一)在案卷号栏目,填写编制的案卷号;
(二)在行政复议受理情况栏目,根据案件受理的不同情况填写不予受理、受理、告知、转送、转接或者责令受理;
(三)在行政复议案件名称栏目,填写行政复议申请人名称、被申请人名称和申请事项;
(四)在行政复议结果栏目,根据案件办理结果的不同情况填写撤回、维持、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履行、和解、驳回申请或者终止;
(五)在日期栏目,填写行政复议结案日期;
(六)在文件数量栏目,填写卷内文件的总件数;
(七)在页数栏目,填写卷内文件材料的总页数;
(八)在备注栏目,填写与本案卷有关的其他情况说明。
行政应诉档案案卷目录应当写明下列内容:
(一)在案卷号栏目,填写编制的案卷号;
(二)在人民法院栏目,依次填写行政诉讼一审、二审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审级人民法院全称;
(三)在行政诉讼案件名称栏目,填写行政诉讼原告名称、被告名称和诉讼请求;
(四)在行政应诉结果栏目,根据审判的不同情况填写撤诉、维持、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履行、不予受理、驳回起诉或者终止;
(五)在日期栏目,填写行政诉讼判决或者裁定日期;
(六)在文件数量栏目,填写卷内文件的总件数;
(七)在页数栏目,填写卷内文件材料的总页数;
(八)在备注栏目,填写与本案卷有关的其他情况说明。
有副卷的,按照案卷编排的各项要求直接编排在正卷后面,并且与正卷使用同一个案卷号。
第十二条案卷目录应当装订成册,并加档案目录封面。
封面应当设置全宗名称、类别、年度、保管期限、编制机关、编制日期等项目(见附件2图5)。
第十三条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应当参照上述规定将行政复议案件材料归档。
案卷材料包括行政复议申请书及相关材料、答复意见及相关证据材料、行政复议机关结案材料等。
第十四条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档案的保管期限为30年。
第十五条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档案利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本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档案的查阅、借阅制度,对副卷的利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
(二)案件承办人或者本单位综合机构需要查阅、借阅档案,须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同意,借阅的需要在5日内归还;
(二)业务处(科、室)需要查阅与业务内容相关的档案,须经本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并通报案件承办机构;
(三)上级民政部门,政府法制、监察、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因公务需要可以查阅档案;
(四)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查阅与承办法律事务有
关的档案正卷;
(五)查阅、借阅或者复印档案,不得损毁、丢失档案材料。
第十六条档案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案件承办机构、办公综合机构,对保管期限到期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档案进行鉴定,对无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有继续保存价值的延长保管期限。
销毁的档案应当建立销毁清册。
销毁清册与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档案目录一起永久保存。
档案管理机构应当派专人监督档案销毁过程,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第十七条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档案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但应当按照本办法要求制作副本。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1
行政复议案件文件材料排列顺序
一、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撤销、变更、责令履行职责)
二、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
四、行政复议调解书
五、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
六、行政复议申请书(行政复议申请笔录)
七、行政复议告知书
八、行政复议补正通知书
九、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
十、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告知书(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书)十一、复议申请转送函
十二、责令受理通知书
十三、责令履行通知书
十四、提出答复意见通知书
十五、答复意见书(附证据、依据和有关材料)
十六、行政复议听证告知书、通知书、笔录
十七、行政复议委托鉴定书
十八、复议机构实地调查核实证据、调查询问笔录
十九、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通知书
二十、行政复议中止、恢复通知书
二十一、行政复议决定延期通知书
二十二、规范性文件处理转送函
二十三、强制执行通知书
二十四、行政复议意见书
二十五、行政复议建议书
行政复议案件有其他的文件材料需要入卷的,按逻辑顺序适当确定编排位置。
附件1.2
行政应诉案件文件材料排列顺序
一、行政判决书
二、行政裁定书
三、行政赔偿调解书
四、应诉通知书
五、起诉状(上诉状)副本
六、答辩状
七、证据材料(包括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关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文件材料等)
八、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九、代理词
十、开庭通知书
十一、强制执行申请书
行政应诉案件有其他的文件材料需要入卷的,按逻辑顺序适当确定编排位置。
附件2
文件目录
图1 文件目录式样
图2 备考表式样
图3A 封面式样
图3B 档案盒盒脊及底边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