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三明市林业局关于下达福建省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性保护项目前期经费的通知
三明市林业局关于下达福建省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
性保护项目前期经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三明市林业局
•【公布日期】2022.05.31
•【字号】明林计财〔2022〕15号
•【施行日期】2022.05.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野生动植物资源
正文
三明市林业局关于下达福建省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性保护
项目前期经费的通知
明林计财〔2022〕15号
各有关县林业局、国有林场:
根据《三明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2年第一批省级预算内投资资金的通知》(明财建指〔2022〕50号)及我局党组会议纪要〔2022〕16号文件精神,现下达福建省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前期经费50万元给你们,其中:将乐县林业局、建宁县林业局、泰宁县林业局、明溪县林业局、宁化县林业局各9万元,将乐国有林场、建宁国有林场、泰宁国有林场、明溪国有林场、宁化国有林场各1万元。
请加强资金使用监管,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确保专款专用,列入
“2010404-战略规划与实施”科目核算。
三明市林业局
2022年5月31日。
闽西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渐失原因与保护对策
程师, 从事林业 调查 规划工作 .
维普资讯
5 8
防
护
林
科
技
20 06正
第 四纪冰川影响不 大, 龙岩市拥有较多的特种 和 使 单型属及少型属种。如中国特 有银杏 、 水松在龙 岩
N .( u o7 ) o2 Sm N .1
闽西 森 林 生 物 多样 性 的渐 失原 因与 保 护对 策
廖彬森
( 搞建省龙岩市林 业调查规划所 , 桶建 龙岩 340 ) 600
摘
要: 通过 对龙岩 市森林 生物 多样性 的特征及其 渐失原 因的阐述 。 此提 出发展 地方 经济、 立 自然保护 区、 对 建 理
市均有上千年胸径在 2— 3m以上的树种王分布; 另
维普资讯
20 年 3 06 月 第 2期( 7 期) 总 l
文章编号 : 0 1 5—5 1 (0 6 0 0 5 0 0 25 20 )2- 0 7- 2
0 6
P oe t n F rs S in e a d T e rtci oet ce c n e o
龙岩市物种 资源丰富。据调查统计 , 全市现已 查明高等植物 23种 89属 ’7 1 ( 3 7 2 4 种 含亚种) 蕨 ,
类植 物 4 2种 8 5属 27种 , 1 裸子 植物 l 0科 2 5属 4 7
种, 被子植物 1 1 79属 2 7 8科 6 7种。全市共有陆 4 生野生脊椎动物 7 9科 29属 30种 。 2 8 其中: 兽类 2 0
的莲座蕨种 的观音座莲 , 石松科的地刷子 、 千层塔 , 中生代三迭纪 已经出现的黑白科的里白、 华里白, 还 有瘤足蕨科 的瘤足蕨 , 海金沙科的海金沙 , 卷柏科 的 卷柏 , 椤科的桫椤等 , 桫 均是中生代 白垩纪 已存在的 古老孑遗植物 ; 裸子植物中如源于古生代 二迭纪的 苏铁 、 中生代早期 的银杏, 都保 留有野生的植株 ; 紫
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四五实施方案
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四五实施方案1. 增强保护意识和教育-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 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的认识。
- 鼓励学校引入生物多样性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加强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 完善相关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合法保护。
- 定期评估和调整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和协调性。
- 加强各级政府间的协作机制,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整体推进。
3. 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 加大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力度,确保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保护。
- 完善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制度,提高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效能。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性。
4. 加强保护重点物种和生境- 设立特定物种和生境的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和重要生态系统。
- 实施科学监测和研究,了解关键物种和生境的状况和需求。
-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栖息地的破坏和污染,保护物种和生境的完整性。
5. 推动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 鼓励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产品的开发和生态产业的发展。
- 引导农业发展朝向生态友好型,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支持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6. 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 拓展国际合作项目,支持相关研究和技术交流。
- 积极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议程,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
7. 提升监测和评估能力- 建立完善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及时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 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状况和保护效果的评估,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的效能。
8. 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机制- 鼓励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促进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 支持建立社会组织和绿色志愿者队伍,参与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保护活动。
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
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了“一条红线”的三层内涵,即不再划定部门生态红线、不再实行分级管控、不再划分国家和地方红线,同时明确了划定和调整的核准事权在国务院;2017年6月,环保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环办生态〔2017〕48号,以下简称《划定指南》),进一步提出了简化分类体系、调整科学评估划定内容、调整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公益林等保护地纳入范围的新要求。
为做好与中央最新精神和要求的衔接,加快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调整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省陆地国土空间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的调整完善。
鉴于海洋国土空间的特殊性,省海洋与渔业厅将根据《若干意见》和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技术规范,同步组织调整完善海洋国土空间的生态保护红线,并纳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
(二)总体目标2017年,完成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划定,经省政府审定后,按程序报国家审批。
2018年底前,初步建成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和评价体系;配套出台试行管理办法。
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
2020年底前,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国土生态空间得到优化和有效保护,生态功能保持稳定,全省生态安全格局更加完善。
到2030年,生态保护红线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实施,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全省生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三)划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
以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为目标,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判定相结合的方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以下简称生态功能)、生态环境敏感性识别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并落实到国土空间,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合理、落地准确、边界清晰。
2.整体性原则。
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结合山脉、河流、地貌单元、植被等自然边界以及生态廊道的连通性,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应划尽划,避免生境破碎化,加强跨区域间生态保护红线的有序衔接。
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了解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了解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林业生物多样性是指在林业生产和保护过程中,维护和保护各种动植物物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林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人类福祉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措施来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
一、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是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规划和划定保护区域,限制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有效地保护林地内的各种植物和动物物种,提供它们繁衍和生长的良好环境。
二、制定和执行保护政策和法规制定和执行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法规是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政府机构应加强对林业生物多样性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林地的正常运行和保护。
同时,应加强对非法伐木、乱砍滥伐等破坏林业生物多样性的行为的打击,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三、推动可持续林业管理可持续林业管理是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长期有效途径。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林业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森林破坏和生态环境破坏,提高林地的自然保护能力。
四、促进生态修复和恢复生态修复和恢复是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防治沙漠化等生态恢复措施,可以重建林地的生态系统功能,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促进物种的繁衍和生长。
五、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科学研究和监测是了解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情况的基础。
通过对林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林业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持。
六、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能够提高人们对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参与保护行动的积极性。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建立社区教育项目等手段,可以普及保护知识,树立环保意识,推动社会共同参与林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综上所述,保护林业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制定和执行保护政策和法规、推动可持续林业管理、促进生态修复和恢复、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等。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9.27•【字号】闽政办〔2022〕48号•【施行日期】2022.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22〕48号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直有关单位:《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9月27日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互花米草被列为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影响近海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
为尽快消除互花米草危害,维护我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安全,打造美丽生态岸线景观,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一年明显见效、二年基本除治、三年完成修复、长期加强管护”总体目标和“全民动员、方法对路、科学除治、后期管护、生态提升”的工作要求,坚持属地为主、生态优先、系统治理、防治统筹、精准施策的原则,对全省现有136620亩互花米草的除治、修复、提升及后期管护进行统筹安排,分区域、分年度开展除治攻坚行动(相关设区市分年度任务详见附件1)。
到2022年底,全省除治互花米草87612亩,占比64%,其中:宁德市39675亩、福州市18782亩、泉州市19061亩、漳州市7738亩、厦门市1800亩、莆田市556亩,实现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市及全省自然保护地内的互花米草基本得到除治。
到2023年9月底,除治剩余的互花米草49008亩,占比36%,其中:宁德市35923亩、福州市13085亩,全省基本完成现有互花米草除治,新增的及时除治。
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林业局•【公布日期】2024.04.24•【字号】闽林文〔2024〕32号•【施行日期】2024.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闽林文〔2024〕32号各市、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平潭综合实验区资源生态局,局各处室局站、直属各单位,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强化创新赋能,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形成和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措施如下: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创新这一特点、质优这一关键、先进生产力这一本质,围绕建设现代林业强省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经济为根基,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坚持向新发力、以新提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把科技创新成效转化为林业发展实效,塑造林业发展新动能、新业态、新优势,不断提高林业效率、提升林业效能、提增林业效益,全方位高质量推进林业改革发展。
二、主要任务(一)注入林业科技新动力。
聚焦聚力科技创新,出好长短结合的成果,做好产学研用结合的文章,搭好供需对接的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强化科技攻关。
提升林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聚焦关键技术攻坚,用活用好“揭榜挂帅”机制,围绕林业战略急需、应用导向鲜明、产业发展关键的“卡脖子”难题,发挥集智攻关优势,集聚高端科技资源,优化攻关团队,突出林产工业、以竹代塑、林业机械、林业碳汇等重点领域,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和共性难题。
2.深化种业创新。
加大基因组学、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持续开展林业种苗科技攻关,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落实花卉新品种奖励政策,开展主要林木品种审定,逐步建立现代林业精准育种技术体系,选育一批速生、丰产、抗逆性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突破性新品种,显著提升林业种业自主创新水平。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7.14•【字号】闽政办〔2017〕80号•【施行日期】2017.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7〕80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7月14日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了“一条红线”的三层内涵,即不再划定部门生态红线、不再实行分级管控、不再划分国家和地方红线,同时明确了划定和调整的核准事权在国务院;2017年6月,环保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环办生态〔2017〕48号,以下简称《划定指南》),进一步提出了简化分类体系、调整科学评估划定内容、调整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公益林等保护地纳入范围的新要求。
为做好与中央最新精神和要求的衔接,加快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调整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省陆地国土空间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的调整完善。
鉴于海洋国土空间的特殊性,省海洋与渔业厅将根据《若干意见》和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技术规范,同步组织调整完善海洋国土空间的生态保护红线,并纳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
(二)总体目标2017年,完成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划定,经省政府审定后,按程序报国家审批。
2018年底前,初步建成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和评价体系;配套出台试行管理办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4.18•【字号】闽政办[2006]91号•【施行日期】2006.04.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06]9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实现《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生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十一五”期间贯彻落实《生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围绕建设目标,认真组织编制区域规划(一)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生态省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省在今后的五年,要形成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态势,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到2010年,全省生态效益型经济形成规模,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进入较高层次的生态省。
各地也应从自身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出发,全面规划,合理确定本阶段生态建设的目标,与生态省建设目标相衔接。
要立足当前,处理好近期、中期、长期的关系以及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抓好“十一五”近期主要工作,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生态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使生态省建设能够不断取得实效。
(二)抓紧编制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
各市、县(区)政府要按照《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组织编制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并于2006年底前经同级政府或人大批准颁布实施,并报省发改委、省环保局备案。
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有关部门,要根据省、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结合全省及本地区生态建设实际情况,按照部门职能,于2006年底前制定相应的生态建设配套实施方案,切实负起对本辖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责。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17•【字号】明政办〔2021〕63号•【施行日期】2021.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明政办〔2021〕63号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三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17日三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的通知》(闽政办〔2019〕50号)(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全力推进三明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落实好三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分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按照《总体规划》要求,我市加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构建科学有效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体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文化生态保护目标。
二、总体目标2021—2025年,三明客家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非遗传承保护环境进一步改善,有效维护文化遗产与人文、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与完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市、县两级非遗综合展示馆建设,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场所建设稳步推进,传承展示传播水平明显提升;非遗传承有序,传承实践富有活力、氛围浓厚,濒危和重要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保护动物项目实施方案
保护动物项目实施方案保护动物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量的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栖息地,我们制定了一项保护动物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1. 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认知水平;2. 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3. 减少野生动物遭受非法捕猎和非法贸易的风险;4.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三、项目内容与措施1. 宣传教育在社会各个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认知水平。
可以组织一些论坛、专题讲座、展览等活动,向公众传播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同时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2. 栖息地保护通过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建设工程,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可以组织志愿者和专业团队,积极参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清理、修复和保护工作。
3. 反野生动物贸易加强对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打击力度,配合执法机关对非法贸易链条进行调查和打击,同时加强对野生动物贸易活动的监测和管理。
可以通过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巡逻队、使用科技手段等方式,确保野生动物不会成为非法贸易的对象。
4. 法律法规支持积极倡导和推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和援助,确保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的有效实施。
可以与政府、环保组织和专家学者合作,共同研究和制定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四、项目效益与评估该项目的实施将带来以下效益:1. 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认知水平,形成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合力;2. 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3. 减少野生动物的非法捕猎和非法贸易行为,提高野生动物的存活几率;4.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项目的评估将根据以下指标进行:1. 参与宣传教育的人数和覆盖率;2. 受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面积和质量;3. 野生动物遭受非法捕猎和非法贸易的数量和比例;4. 成功推动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什么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
什么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之一: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定地区,包括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它们旨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供栖息地和保护威胁濒危物种的地方。
自然保护区可以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安全的栖息地,避免人类活动的干扰,同时也可以促进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一种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之二: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可持续土地利用是通过合理管理土地资源,以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这包括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减少土地和森林的破坏,合理利用农田和林地,推广有机农业和可持续林业,减少化学农药和农业化肥的使用,避免过度放牧,防止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等。
可持续土地利用可以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并为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之三:控制非法野生动物贸易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这需要加强执法力度,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强国际合作,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网络。
同时,还需要提供替代品和经济机会,以减少对野生动物和野生动植物的需求。
控制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之四:推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它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经济增长和自然资源的利用,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
这包括采取减排措施,推广清洁能源,改善环境管理,提倡绿色消费和可持续生活方式,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推动可持续发展可以减缓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并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总之,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控制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闽西北地区不同林龄常绿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比较
E c o l o g y a n d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w w. j e e s c i . c o n r E — ma i l : e d i t o r @j e e s c i . c o m
b r o a d — l e a v e d mi x e d f o r e s t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f o r e s t a g e i n t h e n o r t h — we s t o f F u j i a n p r o v i n c e[ J ] . E c o l o y g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
2 0 1 3 , 2 2 ( 6 ) : 9 5 5 — 9 6 0 .
生 物 多 样 性 是 地 球 生 命 支 持 系 统 的 核 心 组 成
成 的 常绿 阔 叶混 交 林 间物 种 多 样 性 比较 的研 究 成 果 。因此 ,本 文拟 以福建 省西 北地 区 由壳 斗科 为优 势种 的多群 落类 型组 成 的常绿 阔叶混 交林 为对象 , 通 过对 不 同 年龄 森 林 群 落 结 构 的物 种 多 样性 的 比 较 与分 析 ,探讨 闽西 北常 绿 阔叶混 交林物 种多样 性
部分 ,为人类提供 了生活资源和生存环境 ,是人类 生存之本 。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是基于群落的物种 数 和个体 数及 其分 布 均匀程 度 的统计 量 ,它 是衡 量 森林 群落 物种 丰 富及分 布均 匀 的一项 重要 指标 ,为 群落 生态 学 研究 中的一项 重 要 内容 J 。林 龄是 影 响 其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常 绿阔叶林 因其群落结构复杂 、物种丰富 、 生态功能 多样 ,其 林龄 结构 更为 社会 所关 注 。因此 ,开展 不 同林 龄常 绿 阔叶林 群落 物种 多样 性研 究 ,了解 其 物 种多样性及其变化特征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相 关 学 者 对 森 林 群 落 物 种 多样 性 进 行 了较 多 研究 , 并 取 得 了系列 研究 成果 【 2 曲 ] , 但 从研 究 内容看 , 大都是仅限于某一典型地域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分 析与比较L 7 J , 缺乏对不同林龄 、 且由多群落类型组
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方案
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方案一、行动背景。
咱这自然保护区啊,就像是大自然给咱的宝藏盒,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神奇动植物,那可都是地球的宝贝。
但是呢,现在有些问题威胁到了这个宝藏盒的安全。
比如说,有人偷偷进去打猎、乱砍树,还有一些污染在悄悄靠近。
咱可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美好的东西被破坏,所以得搞个专项行动来保护它。
二、行动目标。
1. 保护生物多样性。
把那些珍稀动植物像保护自家宝贝一样保护起来,让它们在保护区里能安心地生活、繁衍后代。
不能让任何一种小动物或者小花小草因为我们的疏忽而消失。
2. 打击非法活动。
那些在保护区里偷猎、偷伐、非法采矿的人,就像小偷一样,要把他们统统找出来,让他们知道保护区可不是他们能乱来的地方。
3. 改善生态环境。
让保护区的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
把那些污染的源头堵住,让大自然在保护区里能自由自在地展现它的美。
三、行动主体及分工。
# (一)保护区管理部门。
1. 日常巡逻与监控。
安排工作人员每天在保护区里巡逻,就像保安巡逻小区一样。
而且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像摄像头之类的,对保护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马上采取行动。
2. 制定保护规则并执行。
制定一套适合保护区的保护规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要清清楚楚地写出来。
然后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对违反规则的人绝不客气。
# (二)执法部门。
1. 联合执法行动。
和保护区管理部门联手,不定期地开展执法行动。
像一支超级战队一样,专门打击那些在保护区里搞破坏的违法犯罪分子。
一旦抓住,就按照法律严惩不贷。
2. 调查与取证。
要是发现了有违法的迹象,就要像侦探一样,仔细地调查,把证据收集得妥妥当当的。
让那些违法的人没有办法抵赖。
# (三)科研团队。
1. 生态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看看那些动植物过得好不好,环境有没有受到污染之类的。
然后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估,给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要对症下药。
协同推进各项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协同推进各项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南方丘陵山地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宝库。
为了保护和修复南方丘陵山地带的生态环境,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明确目标和任务1.目标:实现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长期目标是建立具有优美生态环境的丘陵山地区。
2.任务:(1)制定和完善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政策法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推进丘陵山地生态功能区划划定和规划编制,明确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和重点保护区。
(3)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测网格体系和数据共享平台。
(4)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多项措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5)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二、实施方案1.政策法规:(1)制定适应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需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
(2)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政策法规的遵守和执行程度。
2.生态功能区划划定和规划编制:(1)根据南方丘陵山地带的生态特征和资源分布,划定生态功能区域,明确各区域的保护和管理要求。
(2)编制丘陵山地带的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措施和时间表。
3.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1)建立南方丘陵山地带的生态环境监测网格体系,包括气象、水质、土壤等方面的监测设备和数据采集系统。
(2)建立南方丘陵山地带的生态环境评估体系,定期对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4.生态修复工程:(1)加强植被恢复工程,通过植树造林和草地恢复等措施,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
(2)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包括修建沟渠、建设护坡和梯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3)加强湿地保护工程,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生态的稳定性和自洁能力。
(4)实施退田还林还湿地等农田整治工程,将过度开垦的农田恢复成湿地和森林,增加生态多样性和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生境保育实施方案
生境保育实施方案生境保育是指对动植物栖息地和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的一系列行为,旨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实施生境保育,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
1.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生境保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生境破坏行为的惩罚力度,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1.2 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对生境保育工作的经济支持力度,鼓励各界参与生境保育行动。
二、加强生境监测和评估。
2.1 建立完善的生境监测网络,对各类生境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2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生境进行遥感监测和空中调查,全面了解生境的变化和破坏情况。
三、推进生境恢复和重建。
3.1 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受到破坏的生境进行恢复和重建,包括植被恢复、水域整治、土壤修复等工作。
3.2 重点关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加强对其生境的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四、加强生境保育宣传和教育。
4.1 开展生境保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生境保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生境保育行动。
4.2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境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国际交流。
5.1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生境保育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5.2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生境保育的成功经验,推动全球生境保育事业的发展。
六、加强生境保育监督和评估。
6.1 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对生境保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措施。
6.2 加强对生境保育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全面加强对生境保育工作的管理和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为人类和自然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生存环境。
三明市林业局关于做好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
三明市林业局关于做好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明市林业局•【公布日期】2022.07.11•【字号】明林造〔2022〕9号•【施行日期】2022.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野生动植物资源正文三明市林业局关于做好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明林造〔2022〕9号明溪、宁化、将乐、泰宁、建宁县林业局及所在县省属国有林场:为加强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工作,规范项目建设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成效,发挥投资效益,根据《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就做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强组织协调工作。
项目县林业主管部门和市国有林场工作站要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分别成立由县林业主管部门(或市国有林场工作站)、项目实施单位等成员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林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或市国有林场工作站站长)任组长,林业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实施单位主要领导任副组长,营林股(或速丰办)、计财股、规划队、资源站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营林部门,专职指导、监督项目实施,同时协调项目的采伐审批、小班调查、资金拨付、质量督查、竣工验收等工作,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二、确定项目实施单位。
根据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申报要求,项目实施单位性质必须为国有单位或国有参股单位。
实施单位在提交项目施工作业设计材料时,同时提供法人营业执照以证明单位性质。
三、落实监管主体责任。
按照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规定,由项目建设法人单位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实行全过程负责。
在项目管理上,明确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市国有林场工作站分别为县属建设单位和省属国有林场的日常监管直接责任单位,履行监管主体责任。
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咨询、监理、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等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策划与实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策划与实施一、引言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各种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债。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以及环境退化,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受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国家和机构开始制定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本文将介绍如何策划和实施一个成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二、背景与目标1. 背景在介绍具体的策划与实施步骤之前,必须先了解背景情况。
该部分要对所选择区域或目标群体进行详细研究,并分析其所面临的威胁因素和风险。
2. 目标制定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指导后续工作并评估项目成果。
例如:提高某个受威胁种群数量10%、修复特定区域受损栖息地等等。
三、参与者合作任何一项成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都需要广泛合作,并确保相关利益攸关方理解并支持该计划。
下面是一些可能参与的利益攸关方:1.政府机构:他们在法律和政策制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必须协调合作以确保相关立法措施得到执行。
2.地方社区: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和状况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是直接受益者之一。
必须积极与他们沟通并获得支持。
3.科学家、环境组织和志愿者团体:这些人群拥有专业知识和资源,可以提供宝贵的建议、技术支持以及资金援助。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生物多样性评估在选择目标区域或种群之前,先进行生物多样性评估,并记录好当前情况。
通过监测物种数量、密度变化等数据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2. 制定保护计划基于生物多样性评估结果,制定一个详细且可行的保护计划。
其中包括明确的目标、时间表、预算等内容,并确定所需资源是否充足。
3. 信息共享与公众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向公众传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鼓励公众参与保护工作。
例如,举办讲座、展览或开展社交媒体宣传活动。
4. 资金筹措确保项目所需的资金可以得到落实非常关键。
除了政府和NGO的可能捐款外,还可以寻求国际组织或私人基金会等其他潜在赞助商。
5. 实施方案监测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项目进展对于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非常重要。
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方案
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方案一、前言多样性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保护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多种程度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
本文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内容,结合土地利用、保护管理措施等方面,以大规模、系统性的保护工程建设方案为切入点,全面探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丰富程度。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模式单一化,环境污染加剧等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威胁。
据国际公约保护物种红皮书统计显示,全球有1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尤其是在野外猎捕和非法贩运等行为加剧了野生动物灭绝的速度。
另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荒漠化、水土流失、农药残留等环境问题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实施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多样性保护工程的理念1. 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发展相结合生态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多样性保护工程要与生态发展相结合,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 多样性保护与社会共治多样性保护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合力。
四、多样性保护工程的建设内容1. 多样性保护区建设建设各类多样性保护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
在保护区内加强巡护力度,严禁捕猎和非法采伐,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2. 生态恢复工程积极开展生态恢复工程,修复生态系统受损地,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物多样性栖息地的环境质量。
3. 物种保育项目在多样性保护区内开展物种保育项目,建立濒危物种繁育和保护中心,开展种群调查和监测,促进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育和保护。
4.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环境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和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提供科学依据,采取有效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工程区呈现中山、中低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等多种地貌,主
要山脉是我国著名的纬向构造带之一,是两广丘陵和江南丘陵的分界线。
武夷山区的主体为武夷山脉,西北高、东南低,向南倾斜,山峰
海拔多在1000—1500米,主峰黄岗山位于山脉北段,海拔2160.8米。
南岭山地是我国南部最大的山脉,主要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
骑田岭和大庾岭5条山岭组成,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上下。
湘桂岩溶
地区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桂北丘陵的过渡地带,地面切割较深、山
岭河谷交错、相对高差大,形成了岩溶峰丛峰林地貌。
一、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推进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珠江流域防护
林体系、水土保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
护修复试点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功能稳步
提升,我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形成。
自然生态资源总量不断扩大。
随着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
工程、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等多项生态工程的持续推进,完成人工造林268.70万公顷、封山育林196.61万公顷、低效林改造174.39万公顷,规划区域
自然生态空间和生态容量逐步扩大,生态系统结构逐步恢复。
工程区
森林面积达到2970.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8.6%,乔木、灌木、竹林植被比例达到78:13:9,自然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逐步增强。
重点生态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及植被保护恢复等各项工程的深入推进,工程区内林草植被逐渐恢复,陡坡耕作逐渐减少,土壤侵蚀模数和泥沙含量降低。
工程区水土流失面积由全国第一次水土流失普查的602万公顷下降到542万公顷,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由275万公顷下降到116万公顷,减少了57.8%。
土壤保持量达到22.04亿吨,涵养水源5.13亿立方米,有效减少了河湖泥沙淤积。
自2008年启动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来,工程区内65个重点治理县累计治理石漠化土地62万公顷,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约40万公顷,重度石漠化区域占比逐渐减少,呈现石漠化面积持续缩减、程度逐渐减轻的趋势。
自然保护网络不断改善。
随着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实施,工程区局部区域生态状况明显好转,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不断改善。
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构建,其中国家公园1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9处,国家森林公园110处,国家湿地公园78处,国家石漠公园27处,国家地质公园31
处。
自然保护网络不断优化,部分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及种群得到明显恢复,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数量稳中有升。
生态保护修复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水源区、自然保护地等建设,工程区37%的乔木林已划为公益林,自然生态系统管护能力逐步提升,强化生态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逐渐形成。
随着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基层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自然生态修复等管理体系逐步健全,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对区域内所有天然林实行严格保护,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
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完善长江防护林体系。
对区域内以杉木、松树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通过适当开展抚育、更新性质采伐、伐后营造乡土珍贵阔叶树种等措施,逐步改培成针阔混交林或以阔叶树为优势树种的林分。
加强河湖、湿地保护恢复,推进崇阳溪等河流生态保护修复。
促进九曲溪、麻阳溪、崇阳溪等河流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恢复,加强以坡改堤为重点的坡耕地综合整治,防治崩岗侵蚀。
推进建宁闽江源等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
开展黑麂、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水杉、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境生态
修复。
以楠木、樟树、红椎、福建柏、油杉、光皮桦等为主,建设国家储备林。
以抚育和更新改造为重点,建设油茶等木本油料经济林。
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恢复矿区生态植被。
三、经济效益
实施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工程实施后,将有效遏制森林、河流、湖泊、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利用,走向资源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的道路,产生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经济效益。
工程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状况,绿色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使农村发展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生态兴促进产业兴,特色林果、林草、林油、林药等产业成为各地发展乡村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优质生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可产生显著的间接经济效益,如固碳、净化空气、水源涵养等生态服务价值。
这些价值可以通过国家对生态功能区补偿,以及流域上下游补偿得以部分实现,好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吸引投资,从而推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发展,生态产品价
值转化方式更加多样化。
经估算,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可达700亿元/年,水源涵养价值可达860亿元/年。
参考资料:《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 2021—203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