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统计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docx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科学来源于实践。
统计学是长期的统计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是渐渐形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其根本特征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反映社会现象发展变化在详细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揭示事物的本质、相互联系、变动规律性和发展趋势。
辩证唯物主义告知我们,不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 都存在质与量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亲密联系的。
事物的质是通过量表现出来的,没有数量也就没有了质量,量的累积达到一定的界限,将引起质的变化。
因此,要研究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并把握其发展规律性,必需研究事物的量的方面,研究事物发展规律性在详细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
所以,从数量上熟悉事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科学的熟悉方法。
一般来说,统计既可以研究自然现象,也可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本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所以,这里所说的数量方面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速度、比率关系、普遍程度,等等。
事物的质和量是亲密联系的,是辩证的统一,因此,统计要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研究,必需和质的方面结合起来。
例如,要统计工业产品产量,假如不明确什么是工业产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就无法进行。
(二)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为其研究领域,具有其自己的特点。
归纳起来可概括成如下四个特点:数量性、总体性、详细性和社会性。
1.数量性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现象间的数量关系,以及打算现象质量的数量界限。
统计研究对象的数量性,是统计区分于其他社会经济调查研究活动的根本特点。
必需指出,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熟悉是定量熟悉,但必需以定性熟悉为基础,要和定性熟悉结合起来,遵循定性一定量一定性的科学熟悉规律。
例如,要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研究,首先要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本质属性,然后才依据这种熟悉去确定国内生产总值的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进而才能据以处理许很多多复杂的、详细的实际统计问题。
《统计学概论》课件及实训答案第五版 课件 统计第一章
过程中要从总体上加以观察,对现象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 数的个体进行调查研究并综合分析,从而反映现象总体的 数量特征。 • (二)统计分组法 • 统计分组法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和现象内在的特点, 按一定标志,把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部分或组的一种统 计方法。 • (三)综合指标法 • 将大量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就可以得到反 映现象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 对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叫综合指 标法。 • (四)统计推断法 • 统计推断法是根据局部样本资料,按一定的置信标准, 用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
计通过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得到统计资料,在统计资 料的基础上再经过反复提炼筛选,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以 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为社会服务。 • (二)统计咨询职能 • 统计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提供咨询意见和对策建议的 服务功能,也就是指统计部门利用所掌握的大量的统计信 息资源,经过进一步地分析、综合、判断,为宏观、微观 决策,为科学管理提供咨询意见和对策建议。统计咨询分 为有偿咨询和无偿咨询两种。统计咨询应更多地走向市场。 • (三)统计监督职能 • 统计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揭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偏差, 促使社会经济运行不偏离正常轨道的功能,也就是统计部 门以定量检查、经济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等手段,揭示社 会经济决策和执行中的偏差,使社会经济决策及其运行按 客观规律的要求进行。
• 2国势学派(记述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人 海•康令(H. Conring,1606-1682)和高• 阿亨华尔(G.Arhenlwall,1719-1772)
• 阿亨华尔把拉丁语Status和意大利语Stato 引伸为德语Statistika(国势学、统计学), 意思是主要用文字来记述国家应注意的事 项的学问。
《统计学原理》(第4版)黄良文 陈仁恩主编
三、单位标志和标志表现(P14-P15) (一)单位标志 简称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 特征,或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总体单位:标志的直接承担者,标志依附于单位。 标志的分类: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 : 的特征。 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二)标志表现: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品质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描述的标志表现。 数量标志表现:具体的数值,又称为标志值、变 量值。
第四节 统计的组织和法制
一、统计的职能: 信息职能 咨询职能 监督职能 二、统计的组织:必须贯彻集中统一的原则,我 国的统计系统由综合统计系统,专业统计系统,基 层单位的统计组织组成。
三、统计的管理:我国实行的是集中统一体系,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2)国家统计与地方统计的关系; (3)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的关系; 四、统计的法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1984年1月1日 颁布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于1987 年2月1日实施,1996年5月修改。
四、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P15-P16) 不变标志:在一个总体中,不论是品质标志还 是数量标志,它们的具体表现都是相同的。 可变标志:在一个总体中,一个标志在各个单 位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时,又称为变异标志。 连续变量: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既可变量的 分类用整数又可用小数表示。 离散变量:变量按一定顺序取值,但必须为整 数。
第4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三节 平均指标 第四节 变异指标 第5章 抽样估计 第一节 抽样推断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抽样误差 第三节 抽样估计的方法 第四节 抽样组织设计 第6章 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意义和假设命题 第二节 假设检验的方法 第三节 符号检验与秩和检验
统计学原理
数量方面:数量多少、数量关系、质变界限。
10
第一章 总论
STAT
(二)总(群)体性:研究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
统计学:大量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
年龄 一个人 体重 个体数量
身高
年龄 一万个人 体重 总体数量
身高
1、个体现象的数量方面没有规律,或很难寻找。 2、了解了总体的数量方面,才有利于研究个体。 3、目的总体;步骤 从个体入手。
15
第一章 总论
STAT
第三节 统计学的要素和内容
一、统计要素
(一)总体
1、定义: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
事物的整体。
2、特征 (1)同质性; (2)大量性; (3)差异性统计的前提。
本班教室的五台电视 ×
刘翔
×
会计08班的50名同学
炮兵第一师的全体官兵
3、种类
2、大总体与小总体。
3、个别事物人、物、企业、机构、地域、状况、长度、时间。
(三)标志
1、定义:反映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名称。
17
第一章 总论
STAT
1、定义:反映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名称。
(A)性别 民族 身高 年龄 (B厂)产值 职工人数
男 汉 1.75 21
1000万元 50人
2、标志表现:标志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3、种类 (1)品质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品质标志表现”; (2)数量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标志值”。
(四)指标
1、定义: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例]2007年A地区所属500家工业企业年产值为280亿元,职工人 数为56万人。
2、构成:(1)时间限制,(2)空间限制,(3)指标名称,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是一门以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和行业。
以下是一些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的例子:1. 人口统计:人口统计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人口数据,如人口数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来了解人口情况和趋势。
这些数据对于政府制定人口政策、规划社会发展和提供社会服务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 经济统计:经济统计是统计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包括收集和分析各种经济数据,如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以了解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这些数据对于制定经济政策、评估经济效益和预测经济走势都有很大的作用。
3. 健康统计:健康统计是统计学中一个关注人们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的研究领域。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健康数据,如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医疗资源分布等来了解人们的健康情况和趋势。
这些数据对于制定卫生政策、改善医疗服务和预防疾病都有很大的重要性。
4. 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对象。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调查数据,如问卷调查、面试调查等,来了解人们的态度、行为和观点。
这些数据对于研究社会问题、评估政策影响和预测社会变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5. 自然科学研究:统计学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收集和分析各种实验数据,如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从而推断出科学原理和规律。
统计学在实证研究、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很多领域和行业,包括人口统计、经济统计、健康统计、社会调查和自然科学研究等。
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统计学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和解释现象的依据,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都有重要的贡献。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学是一门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要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和原则。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收集:统计学的研究方法首先涉及数据的收集。
数据可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得,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数据库进行分析。
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对后续的统计分析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样本选择和数据记录。
2. 描述统计方法:描述统计是统计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主要通过计算和展示数据的基本特征来描述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常用的描述统计方法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
通过描述统计方法可以对数据的概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
3. 探索性数据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可视化方式和计算手段对数据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通过绘制散点图、箱线图、直方图等图表,可以直观地观察数据的分布特征和异常情况。
此外,探索性数据分析还可以利用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等方法来探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
4. 统计推断方法:统计推断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方法。
在统计推断中,通过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利用统计模型和概率论原理来估计总体参数值,并对估计结果进行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
统计推断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科学、准确的推断。
5. 因果关系分析:除了描述和推断,统计学还可以用于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分析旨在研究某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产生的影响,并通过控制其他变量的方法,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常用的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实验设计等。
总之,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在数据收集、描述统计、探索性数据分析、统计推断和因果关系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在科学实证的基础上,对现象和问题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解释,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a 大量观察法b 综合指标法c 统计推断法3.统计要素:a 总体b样本c 推断(基本任务)d 推断的可靠性(最重要的要素)4.统计学的内容:a 描述统计b 推断统计5.专门调查:是指为了某些特定目的而专门进行的调查,这种调查多属一次性调查。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典型调查)6.统计分组的标志:a 按品质标志分组b 按数量标志分组7.集中趋势的测度: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8.离散趋势的测度:在统计学中也称标志变异指标,是用来描述数列中标志值的离散趋势与离散程度的。
9.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10.相对指标: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指两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之比。
包括有名数和无名数。
11.几种常用的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动态相对数、强度相对数12.指数:广义:凡是能说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都是指数。
狭义:指数是用来表明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在不同时期间的相对变动程度13.同度量因素或同度量系数,一般把相乘以后使得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到可以直接相加的指标的那个因素14.平均数指数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受到统计资料的限制,不能直接利用综合指数公式编制总指数,而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采取平均数形式编制总指数,这种方法称为平均数指数法15.抽样:抽样就是从所研究的对象中随机地取出其中一部分来观察,由此而获得有关总体的信息16.样本统计量:当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比率(或成数)以及标准差和方差等集中趋势指标和离散趋势指标来描述样本的特征时,称为样本统计量总体参数:当用他们来描述总体特征时,则称为总体参数17.非抽样误差:是指在调查登记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和由于主观因素破坏了随机原则而产生的系统性偏差抽样误差:仅仅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带来的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不包括登记性误差和不遵守随机原则造成的偏差18.随机的抽样设计:随机抽样也称简单随机抽样,是抽样中最基本的方式,包括: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19.抽样分布:假如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出容量相同的各种样本,则从这些样本中计算出的某统计量所有可能值的分布称为这个统计量的抽样分布20.t分布:概念t分布是小样本分布,小样本是指n<30.t分布适用于当总体标准差未知时用样本标准差s代替总体标准差,由样本平均数推断总体平均数以及2个小样本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等。
统计学原理(第3版)课件第1章
CH1-2 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4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二)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具体性
数量性
社会性
总体性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广泛性
CH1-2 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5
三、统计学的分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统计学的分科
描述统计学是对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表现及其变化加以记录、测量和显示,并通过综合、 概括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变动的规律性。
CH1-3 统计工作过程
28
三、统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三)市场营销
在信息社会中,企业获得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且要注重情报信息 的收集、处理、分析,为企业正确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
例如,企业市场营销部门运用统计学方法来估计顾客对某一种商 品喜爱的比例,以及他们为什么喜欢该种商品,用何种广告能让更多 的人知道、喜欢、购买该种商品等等。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 业的经济效益。
例如,宏观经济领域的专家既可以利用统计方法描述居民家庭收 入分布状况,也可以对经济变量的未来水平进行分析和预测,还可以 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CH1-3 统计工作过程
27
三、统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二)财务会计
抽样对选择合适的财务统计表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有很重要的作 用。
例如,假设一事务所要确定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 金额是否属实,不能对全部账户一一进行核实,而可以按统计抽样技 术对抽中的少数样本单位进行核实,并通过样本的准确性与否来推断 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金额的真实性。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
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学科的种类 及统计学的性质
2
明晰统计工作过程,明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方法
统计学基础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第一章总论学习重点: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主要讲述统计学的对象和方法、统计的作用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难点是统计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看了上面的资料,你能说出什么是统计吗?你能否体会到统计已是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人们认识世界、探索现象数量差异的本质极其规律的方法,是人们进行明智决策的一门艺术,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统计作为一种方法和工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统计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统计”这一术语。
一提到统计,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统计工作,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统计实践活动。
最初,统计只是一种计数活动,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需要而搜集资料,通过统计计数以弄清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
然而在今天,“统计”一词已被人们赋予多种含义,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已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
请思考:下列资料中“统计”一词的含义是什么?(1) 小王是学统计的(2) 他已搞了几十年统计了(3)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物价指数出现负增长(4) 请找统计登记一下(5) 请统计一下今天的销售量那么,把统计作为一种专业用语,其含义到底是什么?目前,在国际统计理论界,关于统计一词的含义比较趋于一致的解释为:统计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预测等活动的总称。
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环节。
统计工作是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如银行的计划统计科,每月编制项目报表,这个过程就是统计工作。
又如:我国进行人口普查时要经过方案设计、入户登记、数据汇总、分析总结和资料公布等一系列过程都是统计工作。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1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 不仅如此, 数理统计学主要涉及资料的分析和推断方面, 而统计学 还包括各种统计调查、 统计工作制度和核算体系的方法理论, 统计 学与各专业相结合的一般方法理论等。 由于统计学比数理统计学在 内容上更为广泛, 因此, 数理统计学相对于统计学来说不是一门并 列的学科, 而是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1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 1. 1. 3 统计学的现代期
• 统计学的现代期为 20 世纪初到现在的数理统计时期。 自 20 世 纪 20 年代以来, 数理统计学发展的主流从描述统计学转向推断统 计学, 如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的统计学教科书中主要描述统计 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整理、 资料的图示和资 料的分析等,后来逐步增加概率论和推断统计的内容。 直到 20 世 纪 30 年代, 费希尔 ( Fisher, 1890—1962) 的推 断统计学才促使数理统计进入现代范畴。
下一页 返回
1. 1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 2 国势学派 •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海门尔康令 ( Hermamn Conrin
g, 1606—1681)、 高特费里德阿亨瓦尔 ( Gottfr ied Achenwall, 1719—1772) 等。 他们在 大学中开设了一门新课程, 最初叫“ 国势学” , 人们把从事这方 面研究的德国学者称为国势学派。 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对国家重 要事项进行记录, 因此又被称为 “ 记述学派” 。 这些记录记载着 关于国家组织、 人口、军队、 领土、 居民职业以及资源财产等事项, 几乎完全偏重于质的解释, 而忽视了量的分析。 严格来说, 这一学 派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不完全符合统计学的要求, 只是登记了 一些记述性材料, 借以说明管理国家的方法。 但是, 国势学派对统 计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 那就是为统计学这门新 兴的学科起了一个至今仍为世界公认的名称———“ 统计学” ( S tatistics) , 并提出了至今仍为统计学者所采用的一些 术语, 如 “ 统计数字资料”“ 数字对比” 等。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简答题1、统计学研究对象、统计学性质和统计学研究基本方法分别是什么?答: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即研究大量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通过对这个对象的研究,以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规律性。
统计学的性质是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的研究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
2.标志和统计指标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1)区别: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标志有用文字表述的品质标志,而指标都用数值表示。
(2)联系:许多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到的(统计指标的数值多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综合汇总而来的),指标与标志随着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3、统计测量的层次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主要有四种,即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1)定类尺度特点有:计量层次最低;具有=或≠的数学特性;数据表现为“类别”,各类型是平等的;各类别可以指定数字代码表示。
(2)定序尺度的特点有:比定类尺度精确些;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数据表现为“类别”,但有序;具有>或<的数学特性。
(3)定距尺度特点有:比定序尺度精确;数据表现为“数值”;没有绝对零点;具有 + 或 - 的数学特性。
(4)定比尺度特点:数据表现为“数值”,与定距尺度处于同一层次;不仅具有具有 + 或–的特性,还具有⨯和÷的数学特性;有绝对零点,零表示没有。
4、搜集原始数据和次级数据常用的方法分别有哪些?答: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1.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3.采访法4.登记法次级数据的收集方法:查找法、咨询法、交换法、购买法5.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项目(3)确定调查表或调查问卷(4)确定调查时间(包括调查资料所属时间,调查工作期限)(5)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6、统计数据整理的步骤包括哪些?答:统计整理的步骤主要有:第一,设计统计整理方案;第二,对数据进行审核、筛选、排序;第三,对数据进行处理(分组和汇总);第四,要用适当的形式(统计图、表)显示数据;第五,进行数据积累和保管。
2010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精读(2)
第⼆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法⼀、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只有明确了研究对象,才可能根据它的性质特点指出相应的研究⽅法,达到认识对象客体规律性的⽬的。
由统计学的发展史可知,统计学是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开始的,随着统计⽅法的不断完善,统计学得以不断发展。
因此,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量现象的数量⽅⾯。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质和量的辩证统⼀过程中,研究⼤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
所谓数量⽅⾯是指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通过对这些数量⽅⾯的研究,表明所研究现象的规模、⽔平、速度、⽐例和效益等,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反映现象的本质。
统计学和统计⼯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它们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是⼀致的。
社会经济现象包括⾃然现象以外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化、⼈民⽣活等领域的各种现象。
⽐如,国民财富与资产、⼈⼝与劳动⼒资源、⽣产与消费、财政与⾦融、教育与科技发展状况、城乡⼈民物质⽂化⽣活⽔平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的认识,达到对整个社会的基本认识。
社会经济统计学虽然不研究⾃然现象与科学技术本⾝,但是社会、经济和⾃然、技术总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
社会经济统计学也研究⾃然技术因素对社会⽣活变化的影响,研究社会⽣产发展对社会⽣活⾃然条件的影响。
例如,研究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对于社会⽣产⽣活的影响程度,研究社会⽣产的发展引起⾃然条件的变化等等。
下⾯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数据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例1]我国历次⼈⼝普查的总⼈⼝情况。
表1-1描述的统计数据,反映了不同时间我国总⼈⼝的规模,显⽰了我国⼈⼝基数过⼤、⼈⼝增长速度过快的基本国情,所以控制⼈⼝增长、提⾼⼈⼝素质,就成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项基本国策。
[例2] 2002年,我国接待⼈境旅游者达到9791万⼈次,⽐上年增长10。
统计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统计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来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关系。
正是因为统计学的这一研究的特殊矛盾,使它成为了一门万能的科学。
不论是自然领域,还是社会经济领域,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都是统计学所要分析和研究的。
二、统计研究的特点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如下几点:1、数量性。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领域中现象的数量方面,这一特点是统计学(定量分析学科)与其他定性分析学科的分界线。
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数据资料是统计的原料。
一切客观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事物的质与量总是密切联系、共同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没有无量的质,也没有无质的量。
一定的质规定着一定的量,一定的量也表现为一定的质。
但在认识的角度上,质和量是可以区分的,可以在一定的质的情况下,单独地研究数量方面,通过认识事物的量进而认识事物的质。
因此,事物的数量是我们认识客观现实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研究统计数据资料,研究和掌握统计规律性,就可以达到我们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
2、总体性。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领域中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总体普遍存在着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资料规律性。
自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和数量对比关系等一般是在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这些因素当中,有起着决定和普遍作用的主要因素,也有起着偶然和局部作用的次要因素。
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的个体中,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实际发生的作用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所以,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就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质,而对于有足够多数个体的总体来说又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趋势,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对工资的统计分析,我们并不是要分析和研究个别人的工资,而是要反映、分析和研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总体的工资情况和显示出来的规律性。
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是从个体的实际表现的研究过渡到对总体的数量表现的研究的。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名词解释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名词解释统计是一门研究和描述数据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数据和现象。
在统计学中,研究对象的名词解释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统计的研究对象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数据数据是统计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是通过观察或实验得到的信息的集合。
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符号等形式,用来描述或度量某个现象的特征。
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表示有大小和顺序的数值,例如身高、年龄等;而定性数据则是用文字或符号表示的特征,例如性别、颜色等。
统计学依据数据的特点,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从而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二、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统计研究对象的全体,可以是一个人群、一批产品、一段时间内的事件等等。
总体是通常无法完全观测的,因此需要通过采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个体或元素,用来代表和推断总体的特征。
样本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即各个元素有被抽取到的机会,并且反映总体的特点。
通过对样本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三、变量在统计学中,变量是描述统计研究对象特征的属性或指标。
变量可以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影响其他变量的因素,它是研究者主动选择和控制的;而因变量则是被自变量影响或者变动的变量,它的值是由其他变量决定的。
变量可以是定量变量或定性变量。
定量变量有固定的数值,可以进行数学运算,例如体重、收入等;而定性变量表示某种特征或类别,不能进行数学运算,例如性别、血型等。
通过对变量的观测和分析,可以理解和解释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关系。
四、参数和统计量参数和统计量是统计学中用来总结和推断数据特征的指标。
参数是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例如总体平均值、总体方差等;而统计量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用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指标,例如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等。
统计学依靠参数和统计量来确定总体和样本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概率概率是统计学中用来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工具。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理的科学。
因此,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数据及其相关的问题。
具体来说,统计学通常涉及以下方面:1.1 数据的收集方法统计学的首要任务是收集数据。
它涉及到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采访、实验、观察等。
如何设计数据收集的方法,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1.2 数据的整理和清洗收集到的数据一般需要进行整理和清洗,以便进一步分析。
数据整理和清洗可以包括数据的分类、排序、去重、填缺等操作。
此外,数据的可视化也是数据整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例如数据的图表化和统计表格的制作等。
1.3 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数据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规律和趋势,并基于分析结果做出合理的决策。
在解释数据分析结果时,统计学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模型和方法来表达数据的含义。
1.4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统计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医学、工程等领域。
例如,社会学家可以使用统计方法来探究社会现象;医生可以用统计方法来研究疾病的流行病学;工程师可以使用统计方法来优化生产过程。
因此,统计学的应用领域是十分广泛和多样化的。
2. 统计学的特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具有以下特点:2.1 数据的客观性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一般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
采用适当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数据的偏差和误差,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2.2 数据的多样性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十分多样化,包括数量性数据、质性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等等。
因此,不同的研究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来处理和分析数据。
2.3 统计方法的普遍性在不同的学科领域,统计学方法和技术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等领域,统计学方法和技术常常被作为研究的基础和理论支持。
2.4 数据分析的复杂性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往往十分复杂,需要深入的数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统计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来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关系。
正是因为统计学的这一研究的特殊矛盾,使它成为了一门万能的科学。
不论是自然领域,还是社会经济领域,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都是统计学所要分析和研究的。
二、统计研究的特点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如下几点:1、数量性。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领域中现象的数量方面,这一特点是统计学(定量分析学科)与其他定性分析学科的分界线。
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数据资料是统计的原料。
一切客观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事物的质与量总是密切联系、共同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没有无量的质,也没有无质的量。
一定的质规定着一定的量,一定的量也表现为一定的质。
但在认识的角度上,质和量是可以区分的,可以在一定的质的情况下,单独地研究数量方面,通过认识事物的量进而认识事物的质。
因此,事物的数量是我们认识客观现实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研究统计数据资料,研究和掌握统计规律性,就可以达到我们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
2、总体性。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领域中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总体普遍存在着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资料规律性。
自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和数量对比关系等一般是在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这些因素当中,有起着决定和普遍作用的主要因素,也有起着偶然和局部作用的次要因素。
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的个体中,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实际发生的作用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所以,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就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质,而对于有足够多数个体的总体来说又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趋势,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对工资的统计分析,我们并不是要分析和研究个别人的工资,而是要反映、分析和研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总体的工资情况和显示出来的规律性。
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是从个体的实际表现的研究过渡到对总体的数量表现的研究的。
3、具体性。
统计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领域中具体现象的数量方面。
即它不是纯数量的研究,是具有明确的现实涵义的,这一特点是统计学与数学的分水岭。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抽象空间和抽象数量的科学,而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实在的数量表现。
统计研究对象的这一特点,也正是统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因为统计的数量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实在的数量表现,它才能独立于客观世界,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统计资料作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只有如实地反映具体的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才能为我们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才能分析、探索和掌握事物的统计规律性。
否则,虚假的统计数据资料是不能成为统计数据资料的,因为它违背了统计研究对象的这一特点。
4、变异性。
统计研究对象的变异性是指构成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各单位,除了在某一方面必须是同质的以外,在其他方面又要有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由某种特定的原因事先给定的。
就是说,总体各单位除了必须有某一共同标志表现作为它们形成统计总体的客观依据以外,还必须要在所要研究的标志上存在变异的表现。
否则,就没有必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
三、统计学研究方法统计学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了它自己专门的研究方法,这些基本方法是:实验设计法、大量观察法、统计描述法和统计推断法。
(一)实验设计所谓实验的统计设计就是指设计实验的合理程序,使得收集得到的数据符合统计分析方法的要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观的结论。
它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统计数据搜集。
(二)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是统计学所特有的方法。
所谓大量观察法,是指对所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
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都受各种社会规律或自然规律相互交错作用的影响。
在现象总体中,个别单位往往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如果任选其中之一进行观察,其结果不足以代表总体的一般特征;只有观察全部或足够的单位并加以综合,影响个别单位的偶然因素才会相互抵消,现象的一般特征才能显示出来。
大量观察的意义在于可使个体与总体之间在数量上的偏误相互抵消。
(三)统计描述统计描述是指对由实验或调查而得到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加以分析从中抽出有用的信息,用表格或图形把它表示出来。
统计描述是统计研究的基础,它为统计推断、统计咨询、统计决策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
统计描述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
它通过对分散无序的原始资料的整理归纳,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模型法得到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揭露客观事物内在数量规律性,达到认识的目的。
(四)统计推断统计在研究现象的总体数量关系时,需要了解的总体对象的范围往往是很大的,有时甚至是无限的,而由于经费、时间和精力等各种原因,以致有时在客观上只能从中观察部分单位或有限单位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局部观察结果来推断总体。
在一定置信程度下,根据样本资料的特征,对总体的特征做出估计和预测的方法称为统计推断法。
统计推断是现代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在统计研究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它既可以用于对总体参数的估计,也可以用作对总体某些分布特征的假设检验。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统计学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出决策或推断的一种方法。
四、统计工作过程一般来说主要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这样五个阶段。
其中心阶段为调查、整理和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讲到“统计”,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即统计实践、统计资料和统计理论。
(一)统计实践活动统计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统计实践活动就是人们有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实际资料的工作过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据考证,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末期及奴隶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统计的萌芽,“结绳记事”是最早的统计调查活动,并且将所记之事分为“大事”和“小事”,以“结”的大小来表示。
这说明原始人类已经开始有目的积累资料了。
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统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丁口”和“田亩”,即人口和耕地,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战争和贡赋。
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统计活动的范围逐渐拓宽,内容也逐渐丰富,除了人口和耕地统计之外,财产统计、产量、仓储统计、交通运输统计、矿冶统计、物价统计、军费统计、驿传统计、财政统计、海关统计等也慢慢产生和发展,并在漫长的岁月里积累了一定的统计资料。
但由于封建社会战乱频繁,灾害连连,因此,积累并保存起来的统计资料连贯性较差,且基本不具有可比性。
民国时期的统计已经逐步按行业进行,具备了一定规模。
新中国成立后,统计实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今的统计活动,已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是经过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以后得到的反应社会经济实际的统计成果,是人类活动各数量方面客观情况的记录,包括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以数据资料为主。
统计数字、统计分析报告、统计台帐、统计表、统计图等都是统计资料。
例如,汉和帝末年全国总人口5,300多万,垦田数732万多顷;康熙年间人口数为27,355,462人(公元1721年),垦田数达7,336,450.5顷;1997年全国农业总产出174,498,000千元,工业总产出615,301,208千元等等,都是统计资料。
目前,我们搜集和积累的统计资料已经十分丰富,大量的统计资料多以各种统计公报、《统计年鉴》、数据库以及光盘等的形式公布和收藏。
(三)统计理论统计理论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阐述统计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统计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结晶成统计学。
统计学目前已经发展成一个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的学科体系,包括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社会统计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统计学等等。
统计实践、统计资料和统计理论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统计实践是基础,统计资料和统计理论都是在统计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统计资料来源于统计实践,没有统计实践就没有统计资料,同时统计资料又服务于统计实践,没有一定数量的、积累起来的统计资料,新的统计工作将难以做好。
统计理论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抽象和总结,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反过来指导统计实践活动,使统计实践活动更科学、更有效,使取得的统计资料更符合客观实际,更具有使用价值。
统计实践的不断发展,不但可以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统计资料,也会不断丰富统计理论,促进统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因此,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将它们分割开来。
统计实践与统计学的不断发展和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统计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关于统计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问题,是我国统计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问题,本书无意参与这种争论,我们取“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这样的理念,认为统计学主要是研究方法论的,并且,本书将统计学界定在社会经济统计学这样的框架之内。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讨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将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加以区分是有益的。
(一)统计认识的对象从哲学的意义出发,任何事物都存在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研究一种事物可以从量的方面进行,也可以从质的方面进行,对事物量的方面的研究是在对事物的质的方面有所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的。
统计是从量的方面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即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虽然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但它对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质与量的相互联系中研究量的,如果离开了事物质的方面,为研究量而研究量,那就不是统计学了。
统计研究事物数量方面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事物量的方面的观察和量变规律的研究,逐步把握事物的质和对事物质的方面的认识。
因此,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认识包括量的规模、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现象数量的变化规律、现象质与量互变的数量界限等,而对事物量的这些方面的研究,都不是仅对个别事物观察所能得到的,必需通过对现象的大规模研究才能有效,因此,统计的研究对象具有如下的特点:1. 总体性。
统计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必须是对总体现象的认识,而非对个体现象的认识。
因为,只有通过对总体的数量方面的观察,才能发现现象存在的共性和规律性。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众多工业企业的研究,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工业品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等方面的情况。
但如果只对该国或该地区的个别工业企业进行观察,则无论我们的工作做得多么细致,也不可能得到整个工业产品的结构及其满足需要程度的信息,因为它不具备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