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与实践研究
对深圳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探讨
公交线 网实施分 区域规划 ,以达到轨道交通 线网与
1 公 交 网络 一 体 化
公交网络一体化 的 目标是形成 以轨道交通 为主 要走廊 ,常规公交 接驳换 乘的多层次协调运作 的 网 络体系。
常规公交线 网互 补 、有机衔接 、运能 匹配 和整合 资 源 ,共 同构建快速公共 交通体 系。规划原则是特 区 内以 “ 地铁为 主,常规公交 为辅助” ,特 区外以 “ 常 规公交作为轨道交通 的有效延伸” 。 ( )特区 内轨道交通 网络发 达 ,常规公交 主要 1 为轨道交通提供接驳服务 常规公交线 网以减 量调 整为主 ,运能配备不增 加 或减少 ,通过削减与轨道交通过度竞争 的公交线 路 ,优化公共 交通 系统整体运输效率 。以轨道交 通
UB BC R S) 《 R N UL A I T 城末公兴交通 》2 1 9 A P IT N: K : R 0 0 0
深圳 市轨道 交通 建设 办公 室 胡春 雷 经过二十多年 的发展 ,深圳市公共交 通取得 了 令人 瞩 目的成就 ,初步形成 了轨道交通 、常规公交
( 快线 、干线 、支线 ) 、出租车的多层次服务模式 ,为
特 区 内通 往特 区外 的公 交线 路 由 目前 一 端设 于特
区 内的起点 退线 到特 区外 的轨 道公 交 枢纽 站 ,特 区外 通往 特 区内客流 的公 交 出行模 式 由 “ 完全 依 靠常规公交 ”转 换为 “ 常规公交 +轨 道交通 ”到
达 目的地 。
2. 公 交 专 用 道 2
公交专用道在路权上赋予公共交通优先权 ,在 很大程度上保证 了公交运行的可靠性 ,为公共交通
实现一体化提供 了有力保障。
特 区内,轨道交通覆盖率水平较高 ,常规公交
城市公共交通业的多模式换乘与接驳设计
城市公共交通业的多模式换乘与接驳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日益成为城市规划和交通控制的重点。
多模式换乘与接驳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解决方案,为城市公共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本文将分析多模式换乘与接驳设计在城市公共交通业的意义和现实应用,并探讨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挑战。
一、多模式换乘与接驳设计的意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目标是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绿色的交通服务。
然而,传统的单一模式公共交通往往面临运力不足、路线不畅、服务质量低等问题。
而多模式换乘与接驳设计则通过将不同交通模式(例如地铁、公交、自行车等)有机结合,打破了传统单一模式公共交通的局限性,提供了更便捷、灵活的出行方式。
多模式换乘与接驳设计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出行效率:通过有效的换乘与接驳设计,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乘客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换乘,从而减少出行时间和成本,提高出行效率。
2. 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多模式换乘与接驳设计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类交通资源,降低单一模式交通运力的压力,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多模式换乘与接驳设计倡导绿色出行方式,鼓励人们减少使用汽车,提倡步行、骑行等低碳交通方式,有利于减少交通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多模式换乘与接驳设计的现实应用多模式换乘与接驳设计已经在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直接换乘:直接换乘是一种常见的多模式换乘方式,即乘客在同一个站点内完成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换乘。
例如,在地铁站内设置公交站点,乘客可以在地铁下车后,直接步行几步即可进入公交站点,实现地铁与公交的衔接。
2. 网络化换乘:网络化换乘是指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将不同交通模式的线路和站点进行优化整合,在换乘节点上提供统一的服务。
乘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公共交通卡查询最优换乘方案,并获得实时的换乘信息。
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研究
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研究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课题,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效率和吸引力,从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研究内容1.需求分析:研究乘客的出行需求、出行模式和出行习惯,为公共交通服务的改进提供依据。
2.基础设施优化:评估现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状况,包括线路、车辆、站点等,并提出改进措施。
3.运营管理优化:研究如何通过调整发车频率、优化线路布局、提高车辆运行速度等手段,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
4.服务质量提升:关注公共交通的舒适度、安全性、准时性等方面,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5.技术应用:研究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
6.经济分析:评估公共交通系统的经济效益,包括成本控制、票价策略等。
7.政策法规:探讨与公共交通优化相关的政策法规,如补贴政策、发展规划等。
8.环境影响评估:分析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碳排放、能源消耗等。
研究方向1.公交优先策略:研究如何在交通管理中给予公共交通优先权,提高公交的运行速度和准时性。
2.多模式联运:探索如何整合不同类型的公共交通方式,如公交、地铁、轻轨等,提供无缝衔接的出行体验。
3.出行信息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准确的出行信息,帮助乘客更好地规划出行路线和时间。
4.车辆技术改进:研究更加节能、环保的车辆技术,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水平。
5.乘客需求响应系统:开发能够根据乘客需求实时调整公共交通服务的系统,提高服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6.城市交通规划:研究城市交通规划与公共交通系统的关系,确保交通规划与公共交通发展相协调。
通过上述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交通优化整合设计方案与实践
公共交通优化整合设计方案与实践在现代社会中,公共交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优化公共交通变得更加迫在眉睫。
本文将探讨公共交通的优化整合设计方案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以期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供参考。
公共交通体系的构建涉及多个要素,包括公交车、地铁、轻轨等多种形式,这些交通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通过合理的整合与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需要考虑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问题。
例如,公交站点与地铁站的联通设置是关键。
合理的换乘设计不仅能够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还能提高系统的整体通行能力。
在换乘站设置直通通道,配备清晰的指示标识,能够显著提升乘客的换乘体验。
一体化的票务系统也是优化公共交通的重要方面。
通过电子支付手段,实现各交通方式的无缝连接,使得乘客在乘车时只需使用一种支付方式,简化了乘客的乘车流程。
这种整合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能有效减少人工售票的负担,提高运输效率。
数据智能化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使得交通管理决策更加科学。
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可以及时掌握交通流量和高峰时段,灵活调整运营车辆的数量及发车间隔。
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显著改善线路规划,例如分析乘客流动数据显示的热门线路,及时调整和增设相应的公交路线。
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同样是优化的重点。
城市的边缘地区及新开发区域常常存在公共交通服务不足的问题。
因此,需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逐步拓展公共交通网络的覆盖面。
开展小区至公交站点、地铁站的微循环接驳服务,提升周边居民的出行便利性,进而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有机结合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
轻轨、地铁的高载客量优势与公交系统灵活性的互补,将为城市交通带来更大的调节能力。
在重要交通干道上增设公共交通专用道,减少交叉口的信号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通行效率。
不容忽视的还有对交通工具的环保设计。
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及其体系设计研究
2013年1月第2期!!!!!!!!!!!!!!!!!!!!!!!!!!!!!!!!!!!!!!!!!!!!!!缝问题带来的损害,减少桥梁结构裂缝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1]李慧琴,胡玲.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病害防治措施浅析[J].世界家苑,2011,(4):26.[2]黎明.钢筋混凝土桥裂缝分析及维修加固处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4):235-237.[3]吴佯洋.营运期间桥梁裂缝成因分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3):180-183.[4]荆从明.化学灌浆加固法在桥梁梁板裂缝维修加固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1,(6):261-263.作者简介:刘兴连(1981—),男(侗族),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桥梁勘察设计。
收稿日期:2012-08-28冯杰(上海市浦东新区交警支队,上海200135)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逐渐成为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从城市整体层面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的概念,并探讨该体系的若干设计内容。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设计中图分类号:U491.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786(2013)02-0093-04Urban Comprehensiv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and DesignFENG Jie(Traffic Police Detachment of Pudong New Area,Shanghai 200135,China)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urban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have become in -creasingly prominent,and to develop public transportation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and level of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s from the city-wide level,w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the urban comprehensiv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and explored some design el -ements of the system.Key words :urban;public transport;system design 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及其体系设计研究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建成区规模的大幅扩大、机动化和小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加快,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在高需求的情况下越显突出。
多模式交通一体化
一体化交通的安全与效率优势
促进多模式交通协同
1.加强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一体化交通可以加强公共交通、共享单车、步行等交通方式的衔 接,提高整体交通效率。 2.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各种交通方式的信息共享,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交通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内容需要根据您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
1.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了多种交通方式的联动,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等,提高了城市交通的 整体效率。 2.通过智能化的支付系统,实现了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便捷换乘,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 3.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一体化交通的实践案例
交通模式分析与比较
▪ 航空交通
1.航空交通在远距离出行中具有优势,但碳排放和噪声污染问题需引起重视。 2.发展绿色航空技术和提高航班运行效率是未来的关键发展方向。 3.未来趋势是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联运,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 水上交通
1.水上交通适合沿海和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出行需求,具有独特的优势。 2.发展清洁能源驱动的水上交通工具,提高水上交通安全和效率。 3.未来趋势是结合旅游和休闲产业,打造更加舒适、多元化的水上出行体验。
交通模式分析与比较
▪ 共享单车
1.共享单车作为短途出行工具,有助于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 交通压力。 2.城市规划需设置合理的共享单车停车区域,加强车辆维护和 管理。 3.未来趋势是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共享单车运 营。
▪ 步行与跑步
1.步行与跑步是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有助于提升市民的生 活质量。 2.城市建设应关注步行道和安全设施,提高步行友好性。 3.未来趋势是结合智能化技术,提供步行导航、健康数据等服 务。
城市交通枢纽建筑与多模式交通一体化
城市交通枢纽建筑与多模式交通一体化如今,城市化进程不可阻挡地推动着城市交通的发展。
城市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功能。
而多模式交通一体化则是城市交通枢纽建筑的设计和规划的核心思想,旨在提供更便捷、高效、环保的出行方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交通枢纽建筑与多模式交通一体化的关系。
首先,城市交通枢纽建筑的设计应考虑到多种出行方式的融合。
城市内不同的交通模式应有机结合,通过设计合理的交通枢纽建筑,使得不同出行方式之间的转换更加方便快捷。
例如,人们在从地铁站出来后,可以直接步行到附近的公交站台,实现地铁和公交的无缝对接。
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出行体验,还减少了中途换乘所带来的时间浪费。
其次,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应兼顾交通流量的高效处理。
城市的交通压力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好交通流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模式交通一体化旨在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和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效率。
在交通枢纽建筑中,可以合理规划乘客上下车的通道,避免拥堵和混乱。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交通枢纽提供了更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运用,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数据进行路线调整,以减少拥堵和延误。
接下来,城市交通枢纽建筑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城市交通的可持续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多模式交通一体化可以通过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机动车辆在城市交通中的占比,达到减少尾气排放和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应设有完善的自行车停放区和步行通道,鼓励居民采用环保出行方式。
同时,可以在交通枢纽周边设置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此外,城市交通枢纽建筑还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城市交通枢纽作为进城和离城的重要门户,应提供舒适、方便的出行环境。
例如,在交通枢纽内设置舒适的候车区域、休息区和服务设施,为乘客提供便利。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儿童活动区、充电设施等,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城乡规划中的城市公共交通与交通一体化
城乡规划中的城市公共交通与交通一体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城乡规划变得日益重要。
而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乡规划来说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城市公共交通与交通一体化旨在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同时也体现了城乡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协同发展和整合。
本文将探讨城乡规划中的城市公共交通与交通一体化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
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首先,城市公共交通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促进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私家车逐渐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但大量私家车的使用导致交通拥堵,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还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能够减轻交通拥堵,提供快速、高效的出行选择,减少私家车使用人数,改善交通状况。
其次,城市公共交通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良好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能够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促进城市内部和城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流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此外,城市公共交通也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让居民更加方便地到达目的地,减少通勤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同时,公共交通系统也可以提供更多出行选择,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降低居民出行成本。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是推动绿色出行方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要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与交通一体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应加强城乡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协同发展,确保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合理布局。
城乡规划和交通规划应进行整合,考虑交通需求、居民出行模式等因素,确定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合理设置。
此外,应加强对城市交通网络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公共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发展。
其次,应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
积极构建一体化大交通——深圳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应 城 市发 展 的需要 。为此 ,深圳 市打 破公 共道 路 的 性 质 区分 ,统 一按 城 市道路 管 理 ,即统 一规 划 、统
一
领域 的行政 许可管理 、证照 审验 发放等 服务事 宜。这
次改革 ,改 变 了过去上 下层级 职能 “ 同构 ” ,且各 自 集决策 与执行 职能于一身 ,系统 内组织结构缺乏科学
通 运输 资源 不仅 在 全市范 围内得 到优 化配 置 ,而且
还 能更好 地 与珠 江 j角洲 其 他城市 有效 对接 ,提升
了区域交 通管理水平 。
五 、立足 “ 大部 制’ ’ 。 探索决策 与执行相分离 的管理模式
在 完善 大交 通 运输体 制 过程 中 ,罔绕 改革后 如 何 更好地 促 进各 种运 输方 式 的衔接 、路 网的有机 统
区交通工作 。另外 ,与公安交Leabharlann 部 门建立 了协 同执法 等机制 。
运 营 、管 养等职 能 被分 割 ,多头 规划 、分头 建设 、
缺乏 统 一建 没标 准 和统筹 ,造成 各道 路 建设项 目孤
立 、分散 ,难 以互 联 互通 ,路 网不完 整 ,断 头路 较
多 ,特别 是 原特 区 内外交 通设 施 差异 悬殊 ,难 以适
具体承担为行业企业 、经 营业 户 、市民提供交通运输
域 ”,
化 管理
先 主 要 发 展 中 心城
城市 交通 管理 表现 至 政府 不承 担交 通运
亍 分级 管理 ,特 区外
l : 理部 门 ,市里 主要 勺 整 体 提升 ,这种 特
一
理 ;城 市 管理 部 门负责 的道 路 上 的路灯 、绿 化等 附
属 设施 的 维护 和管 理 ;建筑 工 务部 门负 责 的市政 道
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整合规划
pee t n n r o a h b r ei e s a it rt n po c t b ln e n o s u td ad ae rsne a d it m dl u sae d s n d a ne a o rj t o e pa n d a d cnt c n r d e g g i e r e
s se y t m o itit; a la fr t muh mo a a d f d srcs f me o he i d l n mu tme i ta e i f r to s se li d a r v l n o main y tm i p t o wa d; a s u fr r i tg ai n s se f rP fr ss g se .I tg a i g p lc ta s o ts se wilr s l n i r vng t e l v lo n e r to y t m T a e i ug e t d n e r tn ub i r n p r y t m l e u ti mp o i h e e f o s r ie o i d n n r a i g t pea i n e ce c e v c fPT tp mo e a d i c e sn he o r to f i n y. i Ke r s: ta s o a in p a n n ;p b i r ns r;s se i tg ai n ewo k p a i g y wo d r n p r to l n i g u lc ta po t t y t m n e r to ;n t r lnn n
Tr n ;o tS se 1 s r y tm r a t ̄ p m
WA GZ e— a , H NY n yn C E h oh iTA ih a N h n bo C E a -a , H N S a— u, I NQ - u
整体性治理的实践探索_深圳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案例分析_丁煌
整体性治理的实践探索———深圳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案例分析丁煌,高峻(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深圳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本质上是一项整体性治理的实践探索,是在整体性治理理念下对交通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创新。
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管理模式,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所秉持的治理理念,遵循的治理原则,选取的治理工具都与整体性治理相契合;相应地,整体性治理理论也从职责设置、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法规制度等方面昭示了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城市交通体系;大部门体制;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深圳中图分类号:D63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460X (2011)06-0005-05收稿日期:2011-07-1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提高政策效能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研究》(11AZZ004)作者简介:丁煌(1964—),男,河南息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研究;高峻(1978—),男,湖北枣阳人,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研究。
通畅的交通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而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则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世界中心城市的交通体系向综合化和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大势所趋。
2009年,深圳市政府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在以往机构改革的基础上新组建设立了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初步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中心城市大交通管理体制。
深圳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部门体制”改革目标与原则下构建的,其现实运作中治理工具的选择、协调和整合的策略、运行机制的构建都凸显了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核心理念。
在某种意义上说,深圳的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本质上正是整体性治理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探索。
一、深圳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的形成历程与内涵阐释深圳是我国大陆最早进行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城市。
TOD_模式下公共交通站点区域景观一体化研究——以国际经验与成都实践为例
论。
同时,TOD 模式可以实现交通与城市的有机发展、功能融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配合土地混合使用和设计宜人的步行环境,创造出舒适、宜居、绿色生态的就业和居住空间。
在TOD 模式的应用与研究上,美国是最早探索TOD 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本国实践的国家。
此外,日本、瑞典、卡塔尔,以及中国香港、北京、深圳等城市在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实践成就。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也是我国西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肩负着重要的城市职能。
成都市轨道交通呈圈层式铺设,市中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能够辐射整个四川省乃至西南部分地区,由此也产生了高昂的地价,大部分市民在市中心工作,但选择居住在地价低廉的市郊,由此带来了严重的交通问题,潮汐交通现象明显。
为了疏解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和功能,并引导城市空间可持续增长,在城市交通问题显著、大城市病亟待解决的需求之下,成都迎来了轨道交通发展的黄金时期 [1]。
到2020年,成都计划启动14个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TOD 示范项目,加快构建16个城市级站点、45个片区级站点、125个组团级站点、528个一般站点的四级综合开发体系[2]。
本文旨在通过探索各国在TOD 理论发展过程中对站点区域景观系统的建设,同时阐述成都在建设公共交通站点区域时绿色、生态的景观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建设站点区域景观空间提供借鉴,更好地为行人提供高品质的景观空间,营造绿色舒适的环境。
2 TOD 模式基本概念与景观一体化TOD 即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其中的摘要 为缓解交通拥挤和城市无序蔓延等大城市病,TOD 模式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运用。
然而,当前很多城市只重视TOD 的高强度开发,缺乏对公共交通站点区域景观空间的建设,忽略行人的体验感,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绿色服务。
梳理日本、美国、瑞典和卡塔尔等国家在TOD 公共交通站点区域的景观空间建设经验,并阐述成都在建设TOD 站点区域的景观一体化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站点时实现景观一体化提供经验借鉴。
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及其体系设计研究
1 . 1 . 3 公 共交 通设 施建设 方 面
公 交换乘 系统 发展缓 慢 .上述 公 交线路 网层次 不分 、等级 单一 的一个 重要 原 因是公 交线 路 网 尚未 形成 清晰 的公交换 乘枢 纽 系统 .线路 网布设没 有充 分发 挥换乘 枢纽 的作用 .缺 乏可 达性 等级 高 的换乘 枢纽 服务 :公交 场站用 地规 模严 重不 足 。用地 比例 极不 协调 .公交 线路 的发展 受 到严重 制 约 而造 成
从 系统 运行 的角 度来 看 .各种 公共 交通 模式 的 有效 合 作需要 有 设计合 理 的路 网和 站点 作为 系统 运 行 的基 础 因此 .在规 划 阶段 就必 须对 公共 交通 走
交通 规划 的约束 力不 够 因此 .要提 高城 市公 共交 通 的服务 水平 必 须 从 规划 、管理 方面 提高质 量 ,强化执 行 。
1 . 2 城 市 综 合 公 共 交 通 体 系概 念
城 市综 合 公 共 交 通 体 系 是 在 一 定 人 口规 模 和 经 济 规 模 的城 市 中 ,以常 规 公 共 交 通 、大 运 量 快 速 公 共 交 通 和城 市 轨 道 交 通 为 骨 架 模 式 .辅 以各 种 辅助公共交 通 ( 如 支 线 公 交 、穿 梭 巴士 、 出租 车 、公 共 自行车等 ) ,并 与城 市其 他交 通模 式 ( 包括 私 人交 通 、慢 性 交通 、水 上交 通 等 ) 能 够有 效 衔 接
部 分线路 过 于拥 挤 、发车 间 隔过大 ,车况较 差 、运 营速度慢 、服 务时 间短等 问题 成 为公交 分担 率 下降
的 原 因之 一
内外 交 通 管 理 体 制 分 割 等 各 种 因素 .我 国 都 市 不
一体化的多模式公交票务系统
0 引言
可 持 续 发展 , 城 市 发 展 的 一 个 重要 课 题 。 是 优
先 发 展 公 共 交 通 已经 成 为城 市 交 通 发 展 中 大家 达
1 公 交 票务 系统
公共 交 通 票 务 系 统 是 城 市 公 交 系 统 的 重 要 组 成部 分 。 由硬 件 和 软 件 两 个方 面组 成 。 件 方 面 它 硬 包 括 售 票大 厅 、 自动 售 票机 、 票 机 以及储 存 乘 客 验 乘 车信 息 的数 据 库 等 设 施 。 软 件 方 面 则 由相 关 的 票务 服务 和政 策 组 成 ,例 如售 票 、补 票 、验 票服
14 7
工作探索
城 市道桥 与 防 洪
20 年 9 07 月第 9 期
减 少 了购票 时 间 , 大方 便 了乘 客 的 出行 。 大
一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5 结 语
人 类 社 会 在 盲 目发 展 的 时期 ,给 环 境 造 成 的 破 坏 , 往 是 沉 痛 的 , 想 恢 复 如初 需 要 我 们 花 费 往 要 更 多 、 大 的精 力 与财 力 。 源 湖 的规划 是 对 河 流 更 卫 水 源 地 保 护 与 景 区化 的初 步 探 讨 ,这 仅 仅 是 我 们 还 自然 本 色 的 第 一 步 ,其 中不 成 熟 之 处 还 需 要 我
一
作者简介 : 博 ( 9 1 , 龙 江 宁安 人 , 事 交 通 规 划 工 关 18 一) 黑 从 作。
具时 , 就需要在不 同公交 网络之间换乘 。 传统 的单 模式的公交票要求乘客每次换乘时都要购买车 票 ,而 一 体化 的多 模 式 公 交 票 允 许 乘 客 只 要 一 次 购 买 一 张 车 票 就 可 以 在 不 同 的公 交 网 络 上 换 乘 。
济莱交通一体化发展之多层次城际公交网规划研究
济莱交通一体化发展之多层次城际公交网规划研究霍苗苗,韩国华,王天旻(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31)摘要:为加速济莱一体化发展,利用从“空间”向“时间”转化的思维方式,提出以轨道交通为主,城际客运为辅的多层次城际公交线网规划。
为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提出城际轨道与有轨电车同站换乘、高校衔接的运营方式,使得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际快客;城际公交;济莱一体化中图分类号:U491.17 文献标识码:AOn the planning of multi-level intercity bus network for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transportation in Jinan-LaiwuHUO Miaomiao, HAN Guohua, WANG Tianmin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ititute Group Co., Ld., Shandong Jinan 250031 China)Abstract: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Jinan-Laiwu, using the way of thinking that transforms from "space" to "time", a multi-level intercity bus line network planning with rail transit as the mainstay and intercity passenger transport as the supplement is proposed. For enhancing the service level and competitiveness of public transport,the operation mode of intercity rail and tram transfer at the same station and university connection is proposed,provide convenience for residents to travel.Key words:rail;intercity express;intercity bus;integration of Jinan and Laiwu 引言2019年1月9日,“济南莱芜合并”获批,莱芜撤市划区,大济南时代来临。
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交通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是保障城市交通运行的顺畅和安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基础城市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交通设施和交通运行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城市交通的高效、安全、便捷和环保。
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基础包括交通规律、城市规划和交通工程等多个学科。
在交通规划方面,其理论基础主要是交通规律。
交通规律指交通运输系统的客观规律,包括交通需求规律、交通状况规律、交通安全规律和交通能力规律等。
这些规律的研究可以帮助交通规划者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有着密切的联系。
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是城市学和规划学等学科,包括城市分析、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等方面。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规划城市未来的发展,并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交通工程方面,其理论基础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安全、交通管理和交通系统工程等学科。
交通工程主要研究交通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以及交通运输体系的管理和运行等方面,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二、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实践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实践包括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交通管理制度的建立,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具体实践如下:1. 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城市交通设施是保障城市交通运行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隧道、交通信号灯、停车场等。
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需要考虑城市交通的需求和城市环境的情况,合理规划和设计交通设施,确保交通设施的高效、安全、环保和可持续。
2. 交通管理制度的建立城市交通管理是保障城市交通运行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城市交通管理制度包括交通运行管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公共交通管理制度等。
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遵循政策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科学规范的城市交通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城市交通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TOD模式的基本理念与实践
TOD模式的基本理念与实践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是一种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其基本理念是通过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将城市的规划焦点从以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方式转向以公共交通为主导,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
1.以公共交通为核心:TOD模式将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通过建设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鼓励居民减少私人车辆使用,并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2.高密度、混合用途:TOD模式倡导在公共交通节点周边建设高密度、混合用途的城市区域。
高密度的建设可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益,减少人口和服务设施之间的距离,使居民更容易进入公共交通网络;混合用途的规划可以将居住、商业、办公等功能融为一体,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
3.步行友好的设计:TOD模式强调城市规划中步行交通的重要性,通过合理规划人行道、步行街和步行系统,提高步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步行友好的设计可以减少居民对汽车的依赖,提高健康性,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4.空间规划与交通规划协同发展:TOD模式强调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紧密结合,通过协调两者的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规划公共交通节点时,要考虑到周边的发展空间,为交通引入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同时,在规划新的开发项目时,要考虑到公共交通系统的覆盖情况,以确保住宅、商业区和办公区的居民能够轻松进入公共交通网络。
1.建设公共交通网络:TOD模式的核心是建设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
这包括发展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和人行道等,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运行频率,鼓励居民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
2.规划高密度、混合用途的城市区域: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规划高密度、混合用途的城市区域。
这包括在公共交通节点周边建设高楼和多层建筑,将居住、商业、办公等功能融为一体,提供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优化城市步行环境:TOD模式倡导步行交通的发展,因此需要优化城市的步行环境。
《城乡公交一体化》课件
城乡公交一体化旨在打破城乡交通分割,将城市和乡村的公共交通资源进行整 合,建立统一的公交网络和服务标准,实现城乡居民出行的便利化和一体化。
实施意义
01
02
03
04
05
总结词
1. 促进城乡经济 2. 提高居民出行 3. 缓解城市交通 4. 推动绿色出行
社会…
质量
压力
城乡公交一体化对于促进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 居民出行质量、缓解城市 交通压力、推动绿色出行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意义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提升 居民生活品质、优化交通资源配置、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研究背景
城乡交通发展不平衡
政策推动
城乡之间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 平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城乡经济社 会的协调发展。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城乡 公交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交通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
2. 推动公共交通事业发展
城乡公交一体化能够促进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 水平和运营效率,推动公共交通事业的现代化。
3. 促进城市化进程
城乡公交一体化能够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城市和乡村的 融合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CHAPTER 03
国内外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 展现状
国内发展现状
经验总结与借鉴
经验总结 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技术应用是推
动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关键因素。
需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 制宜地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借鉴意义
其他地区在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时, 可以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和做法。
注意解决资金、利益协调和运营管理 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城乡公交一体 化的顺利推进。
东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与实践
图1 东莞南站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图赣深高铁樟洋站16 号线塘厦中心站东莞南站富民南路站1 号线1 号线支线图2 东莞南站纵向布置图二层候车厅三层站台层一层架空层地铁车站出站廊-18 m图3 东西侧配套交通设施布置图大巴车场出租车场网约车场东侧研究范围公交车场铁路自营停车场预留中虎龙城际塘厦站图4 周边交通路网规划图规划三路规划四路规划一路规划二路龙林附路樟木头大道一期实施二期实施三期实施出站后在地面架空层换乘社会或通过地铁出入口换乘地铁。
、站前广二路、四路改造樟木头大道除规划三路预留工程采用铁路代建模式外,其他工程采用勘察设计总承包(EPC )模式。
4.2 站前广场站前广场分为广场景观区、广场集散区和生态停车区,如图7所示。
总体以东莞秀美的山岭为原型,融合莞草、编织、科技等元素。
广场景观区为基本农田,面积为34 325 m 2,种植当地色彩感强、观赏性高的经济作物,与周边景观公园形成整体视觉冲击;广场集散区为旅客人流集散区域,面积为8 856 m 2,以带状平缘石花池,形成从农业景观到城市景观的有机过渡;生态停车图5 地铁进出高铁站房流线图4 号出入口5 号出入口3 号出入口6 号出入口8 号出入口2 号出入口1 号出入口7 号出入口通往社会车场通往公交车场地铁换乘高铁流线高铁换乘地铁流线地铁通往其他交通流线图6 地面交通进出高铁站流线图出站旅客流线进站旅客流线出站厅出站厅区为社会车辆停泊区,面积为12 264 m 2,设置车位约250个,其中包含70个带充电桩车位。
4.3 东侧桥下停车场东侧桥下停车场除网约车场由铁路部门负责建设外,其余为地方政府部门配套建设。
旅游大巴车场面积5 619 m 2,设有上客位17个,停车位8个;出租车场面积6 480 m 2,设上客位10个,排队长度370 m ;网约车场面积10 295 m 2,设置车位约140个;公交车场面积5 619 m 2,设停车位9个,蓄车位15个,如图8所示。
新型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分析与实践
新型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分析与实践夏春生【摘要】Urban public transit system with medium carrying capacity features lower cost,higher efficiency,punctuality and security. Referring to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the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transport systems are compared.Then,based on the studies of traditional urba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a new multi-marshalling self-directed transit system with articulated rubber wheels is pro-posed,the key techniques of which are analyzed,its applica-tion is given in outline.%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准时的特点.借鉴既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经验,对现有不同制式中运量公共交通工具的特点进行对比.在分析传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多编组铰接式胶轮驱动自导向型运输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对实践及应用进行概述.【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8(021)005【总页数】6页(P95-100)【关键词】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多编组铰接式胶轮驱动自导向型运输系统;关键技术【作者】夏春生【作者单位】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266111,青岛【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12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呈现多层次、多模式、多制式发展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与实践研究
1. 引言
1. 背景介绍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目标和内容
2.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1.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的定义
2.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的特点
3.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的必要性
1. 提高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
2. 减少城市拥堵和交通污染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的基本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2. 协同性原则
3. 高效性原则
5.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的方法与模型
1. 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
2. 准确的出行需求预测
3. 路线规划与优化
4. 设施规划和布局
6.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的实践案例分析
1. 国内城市的成功案例分享
2. 国际经验借鉴与跨国合作
3.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7.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与实践的评价和展望
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 成果效果的评估
3. 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8. 结论
1. 主要研究结论总结
2. 对未来的建议和展望
9.
本课题报告旨在研究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与实践,通过对多模
式公共交通系统的概念与特点进行分析,明确了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
的必要性。
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的方法
与模型,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
最后,对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与
实践进行评价和展望,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建议。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能够提高城
市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减少城市拥堵和交通污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进
行规划时,我们需要考虑整体性、协同性和高效性原则,并运用数据分析和模型
构建进行路线规划和设施布局。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很多国内城市已
经取得了成功,同时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和进行跨国合作。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有效评估
成果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鉴于这些挑战,我们建议加强研究合作,提高数据质量和可靠性,不断优化规划方案,以实现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
规划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与实践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
课题。
通过充分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为城市的交通发展做出贡献,实现更加便捷、高效和环保的出行方式。
我们期待未来研究能够进一步深入,为多模式公共
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与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