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引言: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在公众心目中所形成的形象,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形象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企业形象设计人才,我们设计了一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企业形象设计的综合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企业形象概念、品牌定位、标志设计、视觉识别系统、形象传播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理解企业形象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企业形象的理论和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企业形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企业形象的敏感性。

2. 掌握品牌定位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对企业进行品牌定位,包括目标市场、竞争对手分析、差异化定位等,从而为企业形象的设计提供基础。

3. 熟悉标志设计原则:学生将学习标志设计的原则和技巧,了解不同行业的标志设计案例,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4. 掌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包括色彩搭配、字体选择、版式设计等,以确保企业形象的一致性和可识别性。

5. 学习形象传播策略:学生将学习企业形象传播的策略和渠道选择,包括广告、宣传、公关等,以提升企业形象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三、课程内容1. 企业形象概念与理论- 企业形象定义与特点- 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形象塑造的原则和方法2. 品牌定位与市场分析- 品牌定位的意义和目标- 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分析- 竞争对手分析与差异化定位3. 标志设计原则与技巧- 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 标志设计的构图与色彩运用- 不同行业的标志设计案例分析4.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色彩搭配与字体选择- 版式设计与排版规范- 视觉识别系统的一致性与可识别性5. 形象传播策略与渠道选择- 广告与宣传策略- 公关与媒体关系管理- 社交媒体与网络传播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企业形象设计标准

企业形象设计标准

企业形象设计标准一、标志设计标志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元素,应具有独特性、识别性和记忆性。

标志设计应简洁、大方、易于理解和记忆。

标志应能够反映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品牌理念,同时要与竞争对手的标志区别开来。

二、色彩搭配色彩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应具有象征性、识别性和记忆性。

企业应选择与自身品牌形象相符的色彩,如红色代表热情、积极向上,蓝色代表稳健、信任等。

色彩搭配要和谐、自然,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视觉印象。

三、字体选择字体是传达信息的重要元素,应具有易读性、识别性和记忆性。

企业应选择与自身品牌形象相符的字体,如微软雅黑、黑体等,以体现现代感、专业感和品牌感。

字体大小、行距和字距要合理,使文本易于阅读和理解。

四、图形元素图形元素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能够直观地传达企业形象和品牌理念。

图形元素应具有独特性、识别性和记忆性,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留下深刻印象。

图形元素可以是抽象的或具象的,但要与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品牌形象相符。

五、品牌理念品牌理念是企业形象的灵魂,是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和文化的集中体现。

品牌理念应具有独特性、识别性和记忆性,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信任。

品牌理念应贯穿于企业形象设计的各个方面,成为企业形象的核心和灵魂。

六、网站设计网站是企业形象的重要展示平台,应具有易用性、识别性和记忆性。

网站设计应符合用户体验和搜索引擎优化原则,能够吸引潜在客户的关注并留下良好的印象。

网站内容应清晰明了,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品牌理念。

七、宣传语设计宣传语是企业形象的口号和宣传口号,应具有鼓动性、识别性和记忆性。

宣传语应能够概括企业的核心卖点和优势,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共鸣。

宣传语应简短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能够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

八、员工形象员工形象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专业性、礼貌性和积极性。

员工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支持。

员工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并获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必修(√)、限选()、任选()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总学时:80学时学分:4学分一、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1、认知和理解能力:能够正确地认知和理解企业形象设计的基础要素和应用要素。

2、设计实施能力:能够综合的运用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平台知识,独立进行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企业造型、企业象征图案的开发、设计、制作。

3、项目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具有领导、组织和监督管理能力,以便能够贯彻CIS企业形象设计的全部精神,提高CIS企业形象的质量。

二、教学基本要求:当学生学习本课程时,已经对CIS企业形象设计有了整体的了解,对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企业造型、企业象征图案有了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已经学习了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因此拥有了较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CIS企业形象设计在市场周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具体技巧和规律方法,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艺术设计的相关理论、技巧、方法进行独立设计和制作的统筹能力。

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 CI的基本理论1.1 CI的起源和发展1.2 CI的意义1.3 CI的定义1.4 CI三大构成要素分析第二章CI的组成2.1 企业理念识别(MI)2.2 企业行为识别(BI)2.3 企业视觉识别(VI)2.4 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视觉识别(VI)的设计开发3.1 VI的概念3.2 VI设计的原则3.3 VI设计的思路第四章名称的设定4.1 名称设定的原则4.2 名称设定的程序4.3 命名的思路和技巧第五章标志设计过程5.1 标志概述5.2 标志设计的原则5.3 标志的种类5.4 标志造型的设计技法5.5 标志设计的步骤5.6 标志的制图方法第六章 VI基础系统设计6.1 基础系统设计的内容6.2 企业标志设计6.3 标准字设计6.4 标准色及辅助色6.5 吉祥物6.6 辅助图形6.7 企业标语设计第七章 VI应用系统设计7.1 办公用品类7.2 旗帜类7.3 服饰类7.4 交通工具类7.5 产品包装类7.6 指示系统类7.7 企业环境类7.8 公关礼品类7.9 广告宣传类第八章 VI手册8.1 VI手册的基本结构体系和编辑目的8.2 VI手册的内容编辑形式8.3 VI手册的设计规定和装帧第九章作业案例欣赏及实践9.1 作业案例欣赏9.2 作业实践四、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和时数分配(二)实践(实验、上机)教学和时数分配五、教学法建议:由于本课程主要讲授的是CIS企业形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因此本课程的作业应以需求完成基本要素八项(约60件),应用要素六项(约60件)的设计题目为主。

《企业形象设计》教学大纲

《企业形象设计》教学大纲

《企业形象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企业形象设计》是一门针对企业形象设计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学习和实践的课程。

通过对企业形象的本质、构成、设计原则、设计策略等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企业形象设计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思维能力,以及实际操作技巧,为其成为优秀的企业形象设计师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企业形象设计的概念、作用和发展背景;2.掌握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和设计原则;3.熟悉企业形象设计策略和方法;4.培养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企业形象设计;5.学习掌握常用的设计软件和工具,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三、教学内容1.企业形象设计概述1.1企业形象的定义和作用;1.2企业形象设计的发展与背景;1.3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和价值;1.4企业形象设计与品牌形象的关系。

2.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2.1企业标识设计;2.2企业标志设计;2.3企业视觉形象设计;2.4企业形象传播设计;2.5企业文化设计。

3.企业形象设计的原则与策略3.1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3.2简洁性与醒目性原则;3.3独特性与差异化原则;3.4传达性与引导性原则;3.5品质性与可信度原则。

4.企业形象设计方法与技巧4.1需求分析与调研方法;4.2创意构图和造型设计技巧;4.3色彩搭配和图形表现方法;4.4设计材料和印刷工艺的选择与运用。

5.企业形象设计实践案例分析5.1国内外企业形象设计案例分析;5.2企业形象设计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5.3设计过程与效果评价分析。

6.设计软件和工具的应用6.1 Adobe Photoshop的基本操作;6.2 Adobe Illustrator的基本操作;6.3 CorelDRAW的基本操作;6.4设计素材库的使用和管理。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授课,介绍企业形象设计的知识和理论,并组织讨论和交流。

2.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设计思路和方法。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企业形象设计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品牌建设、市场推广和公众形象等方面。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企业形象设计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企业形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企业形象设计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企业形象设计的概述- 企业形象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企业形象设计与品牌建设的关系;- 企业形象设计与市场推广的关系。

2. 企业形象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致性原则:企业形象要与企业的定位和价值观保持一致;- 简洁性原则:企业形象要简洁明了,易于被人们记忆;- 独特性原则:企业形象要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具有独特性;- 可识别性原则:企业形象要能够被人们轻易识别和辨认。

3. 企业形象设计的要素- 标识设计:包括企业的商标、标志和标识系统等;- 视觉形象设计:包括企业的宣传资料、广告和网站设计等;- 品牌形象设计:包括企业的品牌故事、品牌声誉和品牌文化等。

4. 企业形象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调研分析:了解企业的目标群体、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 创意构思:发掘企业的独特性和创新点,提出设计方案;- 设计实施: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和标识系统;- 测试评估:对设计效果进行测试和评估,做出必要的调整。

5. 企业形象设计的案例分析- 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形象设计案例分析;- 不同行业企业形象设计的特点和趋势。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企业形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实践操作:通过课堂作业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企业形象设计的方法和技巧;3. 课程项目: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形象设计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4. 课程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企业形象设计/ Corporate Identity Design课程编号:1303040061适用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课程学时/学分:52/3实验(创作、制作、上机)学时/学分:20/1审定人:开课部门: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企业形象系统设计课程所涉及的专业范围较广,是学生综合专业水平和整体设计把握能力的集中体现。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课程目的:企业形象系统设计在我国不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对它的认识仍处在一个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中。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在思想上对企业形象系统设计的发展与变革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

同时,在设计表现上,既要做到从企业形象的整体出发,从宏观处着眼,确立形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又要时时不忘统一性与丰富性的有机结合,形象之所以动人正是由于其变化性和个性的存在。

二、课程的讲授内容第一章企业形象的构成1.基础系统的构成2.应用系统的构成第二章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企业形象设计1.优劣案例分析2.基础系统设计的概念定位与设计3.应用系统项目选择的合理性与设计的可实施性第三章企业形象的延展问题研究1.标志的延展2.色彩的延展3.辅助造型的延展(第五元素)4.探讨其它延展方式第四章应用系统设计的相对独立性1.子系统的特点2.环境与材料使用的独立性3.统一性与个性的把握4. CI手册的制定第五章企业形象设计的误区1. 辅助图形的表现问题2. 应用项目开发的问题3. 统一性与个性问题4. CI手册规范的合理性问题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1. 掌握企业形象设计的理论知识及相应的设计手法。

2. 作业安排尽可能结合市场,将企业设计任务与教学相结合。

学生可以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通过市场调研,提案到终稿设计各个环节的学习,既锻炼了个人能力又培养了团队精神。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标志设计后续课程:为毕业设计环节做准备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建议教材:《重整元点》高中羽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媒介形态文化》罗杰·非德勒著华夏出版社1999年11月《企业识别系统之解决办法》 [美]CHERYL CHLLEN, AMY SCHELL 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21世纪超级标志设计》[美]比尔.加纳德, 凯瑟琳.费舍尔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三版七、考核方式最后的设计创作作品 95%出勤 5%八、实践教学实施办法与基本条件去图书馆查阅书籍老师课堂指导作业学生不分组,独立完成执笔人:编写(修订)日期:2019年11月26日。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方向)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企业形象的概念,掌握企业视觉形象设计的内容和原则,培养学生根据企业经营理念与发展的需要,对企业对外、对内视觉形象进行系统化设计的能力,顺利通过第五学期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本课程开设在第三、四学期,其先修课程是《设计构成基础》、《图形创意》、《图形设计(CorelDRAW平台)》等。

其后修课程是《工作室项目实战(跟岗)》、《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企业形象设计的概念、功能及历史。

2.了解VI设计的基本原理。

3.了解VI设计的策划方法。

4.熟悉VI设计的创意表现。

5.掌握VI设计的设计流程。

6.掌握VI设计的创意与制作规律。

(二)能力目标1.能够开展VI设计的调研与分析工作。

2.能够根据VI设计目标制订企业形象宣传策划书。

3.能够运用设计技巧完成VI手册的创意与表现。

4.能够实现与客户在VI设计方面的有效沟通。

(三)素质目标1.提升学生对VI设计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VI设计的测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树立学生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

三、参考学时112学时四、课程学分7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实行任务导入、项目工作的新型教育模式,采用以启发式、案例分析、实例制作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2.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开发性和灵活性。

3.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项目时,应注意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要以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4.教学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VI创意与制作的方法。

企业形象设课程标准

企业形象设课程标准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课程属专业必修课,是核心技术课,主要讲授标志设计、CI策略及CI基础系统开发。

企业形象设计是通过标志、标准色、包装、手册、海报等VI系统设计及媒体整合为企业创造强有力的品牌形象。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通过系统的CI设计理论和制作技能的教学与实践,可以让学生认识CI设计对企业形象的重要性,锻炼学生浓缩、概括、统筹各方面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①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自主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②具有综合专业知识并实际应用的能力,③具有一定的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2、社会能力目标①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②具备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③具有较强的表达和沟通能力;④具备基本的组织管理能力;⑤具有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3、专业能力目标①能够进行有效的市场调查;②能针对市场对企业或产品给出正确的定位;③能够完成策划方案;④能够制作完整的VI手册;⑤熟悉整体CI策略,能够对设计的企业形象进行顺利地实施。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版式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后修(同修):专业综合实训。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习资源的选用(参考书、网站等)教材:《企业形象策划——CIS导入》叶万春、万后芬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参考书:1、《VI设计实例篇》丁建超、韦丽娜、于壮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企业识别系统之解决办法》[美]CHERYL CULLEN 、AMY SCHELL编著,安徽美术出版3、《CI实战手册》林磐耸编著,科学出版社网站: 1、DEDS深度2、亚洲ci网3、我爱设计网4、中国设计之窗5、设计联盟6、视觉同盟六、教师要求本课程要求主讲教师具有视觉传达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本门课程的教学经验,讲师及以上职称。

以及具有本门课程的教学经验,满足上述条件的校外兼职教师。

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八、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采用阶段性作业考核方式和总评考卷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考试时间根据课程内容进度采取随堂命题式开卷考试。

《企业形象设计》教学大纲

《企业形象设计》教学大纲

《企业形象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企业形象设计,英文名称:Corperate Identity Design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学分:5总学时:80,理论学时:60,实验(上机)学时:20适用专业:工业设计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I、广告设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CI设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I的基本概念、理解CI的三个构成要素。

能够引导学生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形象中的重要性,在结合实践课题进行视觉识别设计。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程的设计方法和矢量软件的应用,进而使CI课程同其它专业课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具备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

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 CI的历史沿革(10学时)第一节 CI的概述第二节CI的产生背景第三节CI的发展历程第四节CI的发展现状本章重点:CI的发展历程本章难点:CI的发展现状本章教学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和实例解析,使学生了解CI的课程特点,同时能够独立分析CI的设计作品。

第二章 CI的三大构成要素(10学时)第一节理念识别第二节行为识别第三节视觉识别本章重点:视觉识别本章难点:视觉识别本章教学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和实例解析,使学生能够理解CI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CI的设计的基本原则(10学时)第一节同一性第二节差异性第三节民族性第四节有效性本章重点:CI的设计的基本原则的理解本章难点:CI的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应用本章教学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和实例解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在设计实践中应用CI的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CI的基本要素系统设计开发(30学时)第一节标志——企业的门面第二节标准字体——特定的企业形貌第三节标准色彩——企业的象征第四节吉祥物——企业形象的“代言人”第五节象征图形——企业形象延伸与补充本章重点:基本要素设计制作本章难点:基本要素设计制作本章教学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和实例解析,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实践课题的基本要素,同时能够能够熟练应用平面矢量软件完成设计方案。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方向)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企业形象的概念,掌握企业视觉形象设计的内容和原则,培养学生根据企业经营理念与发展的需要,对企业对外、对内视觉形象进行系统化设计的能力,顺利通过第五学期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本课程开设在第三、四学期,其先修课程是《设计构成基础》、《图形创意》、《图形设计(CorelDRAW平台)》等。

其后修课程是《工作室项目实战(跟岗)》、《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企业形象设计的概念、功能及历史。

2.了解VI设计的基本原理。

3.了解VI设计的策划方法。

4.熟悉VI设计的创意表现。

5.掌握VI设计的设计流程。

6.掌握VI设计的创意与制作规律。

(二)能力目标1.能够开展VI设计的调研与分析工作。

2.能够根据VI设计目标制订企业形象宣传策划书。

3.能够运用设计技巧完成VI手册的创意与表现。

4.能够实现与客户在VI设计方面的有效沟通。

(三)素质目标1.提升学生对VI设计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VI设计的测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树立学生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

三、参考学时112学时四、课程学分7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实行任务导入、项目工作的新型教育模式,采用以启发式、案例分析、实例制作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2.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开发性和灵活性。

3.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项目时,应注意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要以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4.教学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VI创意与制作的方法。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企业形象设计二、建议课时72,学分,4.5三、课程定位《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是我院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职业技术课程中的核心课程。

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从事平面艺术设计所必备的市场调研、VI设计流程、创意表现和应用的能力,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从事标志设计、VI设计、版面设计、企业形象策划与实施等工作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能够胜任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为学生就业和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课程设计思路《企业形象设计》是高职高专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所有学生就业后从事平面艺术设计工作岗位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因此,本课程在视觉传达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按照《广告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针对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为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

完成本课程的建议学时为72学时。

本课程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预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论证和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教学项目:调研分析与设计定位、VI手册基础设计项目、VI手册应用设计项目、VI手册编订项目。

这些项目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训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不同类型的知识综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以便于有效地完成平面艺术设计岗位上相应的工作任务。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观点,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

1课程的性质
《企业形象设计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市场调研、文案策划、设计、制作工作流程的训练,提升学生企业形象设计文案策划及视觉部分的设计表现能力。

先修课程为文字设计、版式设计。

1.2 设计思路
该课程以撰写企业形象设计策划书和企业形象视觉传达设计表现的实际需求为课程开设的依据。

以市场调研、文案策划、设计、制作工作流程为该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以某企业形象设计策划与表现项目任务为载体,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编排课程的内容顺序。

建议课程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

学时数为56学时,3.5学分。

2。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把握基础系统到应用系统VI的设计与表现工作,能完成企业形象宣传策划书的撰写工作,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VI设计项目进行专业的测评.
2.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开展VI设计的调研与分析工作;
●能够根据VI设计目标需求制订企业形象宣传策划书;
●能够运用设计技巧完成企业形象的创意与表现工作。

2.2 知识目标
●了解标志设计构成元素与构成法则;
●了解VI设计的基本原理;
●了解VI设计的策划方法;
●熟悉VI设计的创意表现;
●掌握VI设计的设计流程;
●掌握VI设计的创意与制作规律。

2。

3 素质目标
●提升学生对VI设计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VI设计的测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树立学生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 3。

课程内容和要求
4。

实施建议
4。

1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
4。

1.1教材选用及编写
建议选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一五"规划教材同时也可以由一线教师与行业专家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基本要求为:
1、教材依据本课程内容标准编写教材,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2、教材以体现训练项目导入、工作任务目标达成,为课程设计主体思想。

3、教材内容注重能力培养,并体现任务驱动,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灵活多样设计任务,创立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调研、思考和创意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与表现能力,为学生出完整的VI设计方案提供帮助。

4、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尽量考虑岗位需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强调实用和够用原则,以方便教学。

5、教材应图文并茂,引用图片清晰精美,文字语言深入浅出。

6、教材内容贯彻与时俱进的原则,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案例设计注意典型性、时代性与可操作性.
4。

1.2参考资料选用
1、《企业与品牌形象设计》作者:过宏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08.
2、《VI设计新模板》作者:陈青,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

03。

4。

2教学建议
4。

2.1教学条件和环境
1、为了加深学生对VI设计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充分利用校内工作室以及校外设计公司、广告设计制作公司等真实的工作环境,采用工作情境设置与案例分析教学法。

2、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使教学与实训紧密联系,保持学习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的一致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教师成员可以引进行业专家为特聘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国内各大影视广告网站,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4.2.2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
1、实行任务导入、项目工作的新型教育模式,采用以启发式、案例分析、实例制作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2、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开发性和灵活性。

3、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项目时,应注意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要以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4、教学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VI创意与制作的方法。

4。

3 学业评价
基本思路:“企业形象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因此在遵循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原创性、实践性、应用性、传达性能力,现对该课程的学业评价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创新。

本专业课程采取集中授课,按平时成绩、模块训练成果考核、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

1、平时成绩20%.
2、模块训练成果考核30%
3、期末考评50%
平时成绩模块训练成果评分标准如下所示:
期末考评评分标准如下所示:
4、考核成果资料:
(1)模块训练成果通过数码相机采集成电子图像刻录成光盘,按班级、学年保存.
(2)期末考评内容包括文字报告上交电子稿和打印稿、作品刻录成光盘。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课程资源是指依据课程性质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本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它主要包括:
1、主辅教材、教学PPT、案例分析
2、校内实训室
3、校外实习基地
4、社会资源(企业公司兼职教师、客座专家等智力资源)
4。

5其它说明
4。

5。

1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媒体广告设计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