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苋菜(xiàn)发怔(zhēng)撂高(liào)褒贬(bāo biǎn)

B.箍桶(gū) 马趴(pā) 健脾(pí) 荸荠(bíqí)

C.忌讳(huì) 招徕(1ái) 薏仁(yì) 馄饨(hún dūn)

D.厨柜(chú) 锑头(tì) 凤哕(suì) 橄榄(gǎn lǎn)

2、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行.当在行.同行. B.模.子模.样模.仿

C.酬和.应和.和.谐 D.绰.号阔绰.绰.起

3、下列各组中均有一个别字,请在它的下面划上横线,并将正确的字填入括号中。3分

A.屏障左料索利过瘾糯米()

B.难堪商贩蹲踞藉贯支棱()

C.秫秸码头凑齐避斜落幕()

D.衣襟枸杞喜微门楣煨炖()

E.晶莹倒采城隍伶俐吆喝()

F.颤巍善长划拳吹嘘挑剔()

4、选词填空 5分

(1).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美。 A.淳朴本色 B.纯朴自然 C.质朴纯正

( 2).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有

点龙吟凤哕意味。

A.情韵动人 B.张弛不定 C.婉转悠扬

(3).此外,布贩子手里的拨浪鼓和珠宝玉石收购商打的小鼓,也都给他以

A.快乐 B.愉快 C.快感

(4).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

A.约束 B.拘束 C.束缚

(5).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

下一块泥巴。

A.伸;抠 B.探;抠 C.伸;取

5、指出下列语句出自哪个人之口。体现了他什么特点8分

(1)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2).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

(3).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4).我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

在听唱片。那简直是骂人

二、阅读

(一)15分

“清明”过后,我们镇上照例有所谓“香市”,首尾大约半个月。

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香市”的地点,在社庙。从前农村还是“桃源”

的时候,这“香市”就是农村的“狂欢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并且又是“蚕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来的农民一半是祈神赐福(蚕花二十四分),一半也是预酬蚕节的辛苦劳作。所谓“借佛游春”是也。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

瓮、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

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鉴赏了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革命”(指1924~1927年间的北伐战争)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于是我又得机会重温儿时的旧梦,我很高兴地同三位堂妹子(她们运气不好,出世以来没有见过像样的热闹的香市),赶那香市去。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那么姑且到惟一的锣鼓响的地方去看一看罢。我以为这锣鼓响的是什么变把戏的,一定也是瘪三式的玩意了。然而出乎意料,这是“南洋武术班”,上海的《良友画报》六十二期揭载的“卧钉床”的大力士就是其中的一员。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然而他们只售平价十六枚铜元。

看客却也很少,不满二百(我进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六十)。武术班的人们好像有点失望,但仍认真地表演了预告中的五六套:马戏,穿剑门,穿火门,走铅丝,大力士……他们说:“今天第一回,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马虎,——”他们三条船上男女老小总共有三十个人!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他们打算从农民的干瘪的袋里榨出几文来。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1.“香市”举办的时间是,地点在,赶“香市的人物主

要是,主要的节目是。2分

3.为什么说“香市”是儿童的“狂欢节”?2分

4.本文写了几次赶“香市”的情况?有什么不同?4分

5.给本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3分

6.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反映了什么主题?4分

(二)16分

“京昧儿”三品

听台湾人说过,也听香港人和广州人说过,他们喜欢“京味儿”。

“特别是你们北京的女孩子,说话可真好听呀:‘您好,您从哪儿来?’……”他们会给我学起北京话来,那样子真诚极了,只是凡需要“儿”化的地方都化得不对,譬如说“吃饭”,他们竞全说成“吃饭儿”。这不仅只是把那个“儿”随便乱放,轻重音不对,一律硬邦邦地把那个“儿”念了出来。

在他们的印象里,北京话里的那个“儿”字,一定是最要紧的,是北京话的全部美丽所在。他们不知道,光学会了“儿”,离北京话的精髓还差很远,特别是您再把那“儿”说得跟“儿子”的“儿”一样理直气壮,您就更是南辕北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