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础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数据库概述

本章介绍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术语和概念,介绍数据管理的几个阶段,以及关系数据库的一些特点。

本章目标:

完成本章容后我们将能够:

✧掌握数据库的术语和概念

✧了解数据管理的几个阶段

✧掌握关系型数据库

1.1 数据库常用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在大多数人头脑中的第一个反映就是数字。其实数字只是最简单的一种数据,是数据的一种传统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理解,数据的种类很多,例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学生的档案记录、货运的运输情况等。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语言等,数据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

举例:在学生档案中,描述一个学生的一条记录

(黎明,男,1988-08-08,,计算机专业,2001-07)

这就是数据。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数据库,顾名思义,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而且数据是按一定的格式存放的。

所谓数据库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DBMS

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完成这个任务的是一个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简称DDL),用户通过它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进行定义。

2)数据操纵功能:DBMS还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简称DML),用户可以使用DML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等。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

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地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它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能,数据库的转储、恢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功能等。这些功能通常是由一些实用程序完成的。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应当指出的是,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等工作只靠一个DBMS远远不够,还要有专门的人员来完成,这些人被称为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简称DBA)。

数据库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进了数据库后的系统,其计算机硬件、软件如下图所示。

下面用一个实体与数据库系统进行比较,例如数据库系统与图书馆的比较。

数据库图书馆

数据图书

外存书库

用户读者

数据模型书卡格式

数据库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员

数据的物理组织方法图书馆图书存放方法

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读者对图书馆的访问

(使用数据操纵语言对数据检索、插入、删除、修改)(用普通语言借书、还书等)

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库技术是应数据管理任务的需要而产生的。

数据的处理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数据管理则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处理及时地应用了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深度大大提高,也促使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及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等四个阶段。

1.2.1数据管理三个阶段比较

(1)人工管理阶段

该阶段指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功能比较简单,主要用于科学计算。计算机外存储设备只有磁带和卡片等,计算机软件系统方面,还没有操作系统,也没有数据库系统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只有汇编语言。由于缺乏软件系统的支持,数据管理的工作由应用程序完成。在应用程序中不仅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还要设计数据的物理结构。

这一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是:

应用程序所对应的数据不单独存在,在程序运行时由数据卡片或数据磁带输入,运算后直接取走结果,源数据与结果都不保存。

应用程序完全依赖于数据,不具有数据独立性,一旦数据的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应用程序必须做相应的修改。

数据是面向应用的,一个数据集只能对应一个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之间不能共享数据。

由于数据不能共享,因此即使两个应用程序使用到某些相同的数据,它们之间也无法相互利用对方的数据。

(2)文件管理阶段

该阶段指20世纪60年代早期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这个时期,计算机开始大量用于非数值计算,磁盘,磁鼓等存储设备的出现大大增强了计算机的存取能力。软件方面,出现了操作系统,数据以文件的形式由操作系统的专门软件——文件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其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统一由操作系统组织成数据文件,并长期保存在磁盘存储器上。用户通过文件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访问与修改。

由于文件的物理组织由操作系统完成,用户或者应用程序只须根据数据的逻辑结构,通过文件名进行访问,无须了解数据的物理结构,从而提高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文件管理系统还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文件组织形式,如顺序文件组织,索引文件组织,直接文件存取组织等。

文件管理系统的出现,弥补了手工管理的一些缺陷,使得数据管理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它在数据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由于数据只能以文件为单位进行共享,不能实现以记录或数据项为单位的共享,因此数据还存在大量的冗余。

数据缺乏逻辑独立性,应用程序与数据文件之间仍互相依赖,文件的逻辑结构一旦改变,应用程序也应做相应的修改。

文件与文件之间相互对立,无法实现文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反映客观世界事物间的复杂联系。

(3)数据库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今,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磁盘存储技术取得重要进展,计算机更广泛地应用于管理。随着数据量的剧增,对数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有更高的独立性与共享性。文件管理技术已经不能适应上述要求。为了进一步减少数据冗余,满足多用户,多应用程序的数据独立与高度共享的需求,使数据为尽可能多的应用程序服务,出现了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