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参考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地基处理 基础设计 Ⅱ
马 越
(中国建筑 东北设计研 究院有 司,辽宁 沈阳 100 限公 103)
[ 摘 要 ]根据建筑物和基础之 间的连接 。建筑物通过主体 集 中点荷载 、线荷载 的形 式传 递至基础 ,以此形 式扩 散 以 至地基 ,以提供 了一个承载能力的分布 。 [ 关键词 ]地 基 ;基础 [ 中图分 类号 ]T 4 U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 . 6 /IS 0 9 0 4 . 1 . . 2 03 9J S N 10 — 122 1 0 9 012 2
料 ,以备 目后审计查看 。
5 9
辽 宁 建 材
21 0 1年 第 1 2期
据地 质勘 查部 门提供 相应 的参数 ,以及此 地 区常年 地质情
况 ,地下稳定水位情况 ,做出相应的基础处理方法 。
混凝土的条形基础进行设计. 。如结构形式为 内框架 ,其柱下
有较大的集 中荷载 。除框架柱需使用钢筋混凝土外 ,其下部
1 引 言
如果地基承载力是足够 的 ,则分布方式可相同于 的结构 竖向布置相 同。但有 时因为土壤或荷载条件下 ,需要采 用满 铺的基础形式 ,筏板式 基础 ,以扩大基础接触面的优 势 ,其
为加强其建筑的抗震性能, 同时满足地基的承载力要求, 建
议使用筏板基础的基础方式 。除此之外 ,加设预应力或拱式 基础连 接构 件措施 也 可 以使 独 立基础 的荷载 分布更 加均 匀 使其更接近于筏板基础的性能。 为了使基础形式更合理更经济 在选用基础形式前应对 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和基础面积进行估算 从而得到一个均匀 的荷载分布形式 如建筑物的每平米的均匀荷载在地基承载 力四倍以上 建议采用独立基础进行设计 ;如建筑物的每平 米的均匀荷载在地基承载力二倍 以下 建议采用筏板基础进 行设计 其他情况应根据实际的现场 而定 。如果地基承载力 不足以满足建筑物 的要 求 可以判断此地基为软弱地基 ,我 们必须采取地基处理措施 此 类场地 一般指 由软基泥浆 ,淤 泥质土 冲填土 ,杂填土等 其他具有高压缩 性的土质组成 。 在建筑场地 中发现局部存在此类土质 应考虑进行局部 的地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摘要: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
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
本文就地基的处理进行的讨论。
关键词: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一、引言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
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
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
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
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
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
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
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
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
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
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
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
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
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
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
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
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
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一、地基的处理方法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
地基处理设计方案
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地基处理设计方案是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密切相关。
地基处理的目标是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减少地基沉降和地震等外力的影响,从而保障工程的长期使用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基处理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地基勘测地基处理的第一步是进行地基勘测,以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土层结构和地下工程的影响等信息。
地基勘测需要采集大量的地质数据和土壤样本,通过分析和试验得出土壤力学参数和地基设计的依据。
二、地基处理方法选择根据地基勘测结果,我们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软基处理和地基加固。
1.加固方法加固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固地基深层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和地基梁等。
灌注桩是利用浆液将混凝土型材灌注至预定的孔洞中,形成一根连续的桩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钢筋混凝土桩是将钢筋混凝土灌注至孔洞中,形成一个独立的桩体。
地基梁是在地基上设置一层钢筋混凝土梁,以平衡地基的承载力。
2.软基处理方法软基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改良地基软弱层,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排水和井抽等。
软基加固是通过在软基中注入固化材料,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排水是将地基中的水分排除,减少地基的含水量,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井抽是通过在地基周围安装抽水井,将地下水位降低,减少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3.地基加固方法地基加固方法主要是通过改良地基整体结构,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扩棒加固、动力碎石桩和半刚性桩等。
扩棒加固是通过在地基中设置钢筋混凝土的扩棒,加固地基整体结构,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动力碎石桩是通过高压气流将砾石灌入地基中,形成一个坚实的支撑层,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半刚性桩是将一定长度的钢筋混凝土桩灌注至地基中,同时与地基相连,形成一个坚固的桩基结构。
三、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确保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实施成功的关键。
地基及基础工程设计方案
地基及基础工程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项目,位于XXX地区,占地面积X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包括一栋地上XX层、地下XX层的多功能建筑。
建筑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XX度,设计使用年限为XX年。
二、设计依据1. 国家及地方相关建筑规范、标准;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 建筑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4. 施工可行性及施工技术水平。
三、地基设计方案1. 地基类型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项目场地地质条件较好,具备天然地基条件。
因此,本工程地基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为浅基础。
2. 地基处理鉴于场地土层分布不均匀,局部存在软弱土层,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对软弱土层进行加固处理。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挖除软弱土层,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石料进行回填,分层夯实;(2)采用预压加固法,对软弱土层进行预压,提高土层的密实度和承载力;(3)在地基中设置搅拌桩、旋喷桩等加固措施,增强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3. 地基验收标准地基验收标准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执行,要求地基承载力、压缩性、变形模量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四、基础设计方案1. 基础类型本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基础,基础底板采用筏板基础,基础材料为C30混凝土。
2. 基础尺寸及布置基础尺寸根据结构荷载、地基承载力、土层分布等因素综合确定。
基础布置均匀,对称于建筑物的中心线,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3. 基础施工要求基础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要求进行,确保基础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控制,确保基础施工与上部结构施工的协调。
五、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确保原材料合格;2. 加强施工过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3. 做好施工记录,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4.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5. 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要求。
六、安全及环保措施1. 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施工安全;2.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防止事故发生;3. 加强环保意识,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4. 妥善处理施工废弃物,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如果地 基 的承载 能 力足够 , 基础 的分布 方式 可 与竖 向结 构 则
应按 的分 布方 式相 同。但 有 时 由于 土 或荷 载 的条件 , 要采 用 满铺 的 局 部范 围 内有高 压缩 性土层 时 , 局部软 弱土层 考虑 。勘 察 时, 需 应 查 明软 弱土层 的均 匀性 、 成 、 组 分布 范围 和土质 情 况 , 据 拟采 根 伐 形基 础 。伐 形 基础 有扩 大地基 接 触 面 的优 点 , 与独 立基 础 相 但 比 , 的造价 通常要 高的 多 . 它 因此 只在 必要 时才使 用。不论 哪一种 用 的 地基 处 理 方 法提 供相 应 参数 。 冲填 土 尚应 了解 排 水 固结 条 明确 自重 下稳 定 性、 湿陷 性等基 本因 情 况 , 础 的概 念 都是 把 集 中荷 载分 散 到地 基 上 , 荷载 不超 过 件 。杂填 土应查 明堆积 历史 . 基 使
预应 力梁 式 的基 础连 接构 件 , 这样 可 以比独 立基 础更 均匀地 分 布 荷载 。
筑物 竖 向体 系传 来 的荷 载 传 给 地 基 。从 平 面上 可见 , 向结 构 竖
体 系将荷栽集 中于点 , 分布成线形 , 作为最终支承机 构 的 或 但
地 基 . 供 的 是 一 种 分布 的承 载 能 力。 提
地基 的长 期承载 力 。因此 , 散 的程 度 与地基 的承载 能力成 反比 。 分 有 时 。 子可 以 直接 支 承在 下 面 的方 形 基础 上 , 则 支承 在沿 墙 柱 墙 长度 方 向布置 的 条形基础 上 。 当建筑 物 只有 几层 高 时 , 需要 把 只 墙 下的条 形基 础和 柱下 的方 形基 础结 合使 用 , 常常 足 以把荷 载 就 传给 地基 。这些 单独 基础 可 用基础 梁 连接 起 来 , 以加 强基础 抵 抗
地基处理与建筑物基础设计技术规范
地基处理与建筑物基础设计技术规范地基处理是建筑物基础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地基处理与建筑物基础设计技术规范。
以下将从地基处理的目的与原则、地基处理的方法与技术以及建筑物基础设计技术规范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与原则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支持能力、改善地基的物理性质、降低地基的沉降以及防止地基滑移。
根据地基处理的原则,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注意避免地基的软弱地层、饱和土壤以及易液化的地质环境。
二、地基处理的方法与技术1. 增加土层承载力的方法增加土层承载力的方法主要有加固土层、土壤改良和地基加固等。
通过加固软弱土地层、改良饱和土壤以及加固地基,可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控制地基沉降的方法为了控制地基沉降,可以采取预压法、加固法以及排除沉降物等方法。
预压法通过向地基施加预压荷载,使其沉降至规定值后再进行基础施工;加固法主要是利用灌注桩、钻孔桩等加固地基;排除沉降物则是指在地基施工前清除地基上的沉降物,以保证地基的稳定。
三、建筑物基础设计技术规范建筑物基础设计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使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在基础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基处境、建筑物荷载、地震作用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物基础设计技术规范:1. 地基承载力设计规范地基承载力设计规范是基于地基土的力学性质和建筑物荷载的要求,通过计算确定地基的合适承载力。
常见的地基承载力设计规范有《建筑地基承载力设计规范》、《地基与地下结构设计规范》等。
2. 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规范是为了使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韧性和抗震能力,以保证人员安全。
常见的抗震设计规范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3. 其他建筑物基础设计技术规范除了地基承载力设计规范和抗震设计规范外,还有一些与基础设计相关的规范,包括基坑工程技术规范、基础与地下连续墙工程技术规范等。
地基处理与建筑物基础设计技术规范的严格执行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一、地基处理
1.根据施工地基的不同状况,可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1)对于打桩或挖空的地基,应加固支护或充填土以获得足够的抗滑稳定性,有必要时还可增加砂石墬、混凝土灌注或桩基等抗滑措施。
(2)对于不稳定的地基,通常应采取砂石墬或混凝土灌注等抗滑措施。
(3)对于坚实稳定的地基,要根据建筑物的质量,确定深度并调整地面形态,保证结构受力规范。
2.地基处理的要求:
(1)地基处理要求抗滑,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2)地基处理要求结构合理,充分考虑结构的受力,特别是土层位移的影响;
(3)地基处理要求坚实,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
3.具体设计
(1)地基处理应分析地下水的位置,除去潮湿的土壤或垫层;
(2)地基处理时,应注意地面形态的修整、平整及垫层的平整度;
(3)根据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抗滑措施,如打桩、砂石墬、混凝土灌注等;
(4)尤其要保证地面地基的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安全;
(5)经常检查地基处理过程的抗滑能力,防止建筑物发生滑坡;(6)如有必要。
基础工程施工内容
基础工程施工内容基础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地基处理、地下室施工、基础混凝土浇筑等。
本文将介绍基础工程施工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了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参考内容包括:地质勘探报告、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土壤与地下水调查报告等。
这些报告提供了地基的地质和水文条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确定地基的工程安全性,并确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
2. 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是基础工程施工的前提,参考内容包括:结构设计图纸、建筑设计图纸等。
这些设计图纸包含了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详细尺寸,包括基础的形式、尺寸与强度等。
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这些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3. 基础开挖:基础开挖是基础工程的起点,参考内容包括:起重设备使用安全规范、土方开挖操作规程等。
这些规程和规范确定了基础开挖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步骤。
施工人员需要遵循这些规范和规程进行基础开挖,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4. 基础混凝土浇筑:基础混凝土浇筑是基础工程的关键环节,参考内容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浇筑工艺规程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基础设计要求制定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浇筑工艺规程规定了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浇筑顺序,以及养护期间的措施。
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这些参考内容进行混凝土浇筑,保证基础的质量。
5. 基础防水:基础防水是为了保护建筑物的防渗透和抗渗能力,参考内容包括:防水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规程。
根据基础设计要求和建筑物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并按照规范进行防水施工。
防水施工应保证防水层的结构完整性和施工质量,避免地下水渗漏引发建筑物结构问题。
6. 基础验收与验收资料:基础验收包括工程验收和质量验收,参考内容包括:验收标准、验收规范和验收资料。
验收标准和规范规定了基础工程的验收要求和验收流程。
验收资料包括施工记录、试验报告和质量检测检验报告等。
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这些参考内容进行基础工程的验收,并及时整理和保存验收资料。
桩基工程基础处理方案设计
桩基工程基础处理方案设计一、工程概况该项目是一处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工程,位于城市中心繁华商业区。
由于地下水位较浅,土质为松软湿润的沉积层和岩石层,因此地基承载力较低,需要进行桩基工程基础处理。
二、现场勘测1.地质条件通过现场钻孔取样及地质勘探,确定了地下土层的分布和性质。
根据勘测结果,划分了地基处理区域,并确定了处理深度和桩基布设方案。
2.地下水位通过水位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确定地下水位的深度和波动情况。
根据地下水位的深度,确定了桩基的打设深度和防水措施。
三、基础处理方案1.桩基设计根据建筑结构荷载和地基条件,采用钻孔灌注桩为主要承载形式。
桩径为1.5米,桩长为15米,桩间距4米。
桩基采用混凝土C40级,保证桩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桩孔开挖,同时配合水泥搅拌站进行现场搅拌灌注。
采用自动振捣机器进行桩体振实,确保桩质量。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下水位和土层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3.桩基检测完成桩基施工后,进行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静载试验通过施加不同程度的荷载,检测桩身变形和承载能力,保证桩基的设计承载性能。
动载试验通过振动器或冲击器在桩头施加荷载,检测桩基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
4.基础处理完工根据桩基的检测结果,确定了基础处理的完工标准。
在桩基完工后,进行地表的处理和复原,包括地面平整和草坪植被的恢复。
同时,进行落实基础验收手续,确保基础处理工程的完工质量。
四、安全与环保措施1.安全措施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安全防护,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环保措施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段,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和防护,避免地下水污染。
五、施工管理与验收1.施工管理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管理要求指导桩基的施工,强化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CFG桩与地基设计---参考设计
中华翰苑6#住宅楼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专业名称:土木工程年级班级:岩土06-3班学生姓名:胡延民指导教师:xxx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二○一○年六月十日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班级:岩土06-3班学生姓名:胡延民一、题目:中华翰苑6#住宅楼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二、起止日期 2010 年 3 月 29日至 2010 年 6 月 18日三、主要任务与要求①通过对焦作中华翰苑地质条件及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作用特点、加固机理的分析,讨论了CFG桩复合地基在本地区软土加固的适用性及应用发展前景;②通过荷载计算,设计出该工程的地基处理。
总结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设计的技术成果及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对设计与施工提出一些可供实际工程应用的建议;③结合中华翰苑6#住宅楼工程软基处理方案的设计和加固效果的分析,说明在本地区建造多层建筑时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作为基础是经济合理的。
④结合材料设计出筏板基础的各项参数指导教师:职称:院领导:签字(盖章)年月日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题目:中华翰苑6#住宅楼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评阅人:职称:工作单位:年月日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定书题目:中华翰苑6#住宅楼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许可证答辩前向毕业答辩委员会(小组)提交了如下资料:1、设计(论文)说明共页2、图纸共张3、指导教师意见共页4、评阅人意见共页经审查,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 3 班胡延民同学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符合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规定,达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根据学校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意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盖章)年月日根据审查,准予参加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组长)签字(盖章)年月日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土木工程学院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 3 班胡延民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于 2010 年 06 月日进行了答辩。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合理的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是保证建筑物安全性的前提,下面是关于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1.地质勘察:在设计地基和基础时,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土壤的组成和力学性质等信息。
通过勘察可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性,从而指导基础的设计。
2.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型。
常见的基础类型包括浅基础(如台阶基础、连续墙基础)、深基础(如桩基础)等。
根据土壤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
3.地基的开挖和处理:在设计地基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土层的情况来确定地基的深度和宽度。
开挖地基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挖掘或不足挖掘,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在地基开挖和处理时,还需注意处理软弱土层、有害气体和地下水等问题。
4.基础的设计:在进行基础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荷载特点和土壤的承载力等因素,确定基础的尺寸、形式和材料。
基础的设计要满足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性和变形控制等要求。
5.基础材料选择:基础材料的选择要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等因素。
常用的基础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
6.基础施工的监督与检验: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需要进行现场监督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特别要注意基础的水平度、垂直度和尺寸的控制,以及基础与建筑物的连接部位的处理。
7.基础防水和防潮:为了保证基础的长期稳定和防止地下水对基础的侵蚀,需要进行防水和防潮处理。
常用的防水材料包括沥青、防水涂料等。
总之,在地基和基础设计中,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基础类型和材料,注意地基的开挖和处理,进行基础的设计和施工监督,以及进行基础的防水和防潮处理。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地基和基础设计,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地下室的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
地下室的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地下室是一种位于地下的建筑结构,通常用于商业、住宅或其他公共用途。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是地下室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下室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的一些关键要点。
一、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指对地下室所在地的土壤进行相关处理,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的目标包括土壤的加固、排水和抗渗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1. 挖土与填土地下室的地基处理常常需要对土壤进行挖土与填土的作业。
挖土是为了清除原有土层中的松散物质,确保地基的稳定。
填土是为了填充土壤间的空隙,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 土方加固在地下室地基处理中,有时需要采用土方加固的方法。
比如使用填筑固结土或加固土来增加土壤的稠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 地基处理材料在地下室地基处理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地基处理材料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例如,使用地基加固网、地下室防水涂料或防渗材料等。
二、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是指根据地下室的结构和土壤条件,设计适合的基础类型和尺寸。
基础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地下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基础类型:1. 承台基础承台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室基础类型。
它是在地下室周围建造一道深而宽的基础,以承担地下室的重量和荷载。
2. 承台桩基承台桩基是在地下室的基础上安装桩来增强地基承载能力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承受地下室的荷载,并分散荷载到桩和土壤中。
3. 悬挂墙基础悬挂墙基础适用于地下室位于软土或水下的情况。
它是通过在地下室边缘建造一道悬挂墙,将地下室悬挂在墙上以减小地基荷载。
4. 沉井基础沉井基础是一种适用于地下室建设的深基础类型。
它通过在地下室所在位置挖掘一个深井,并在井内建造基础来支撑地下室。
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地下室的荷载,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等,以确保地下室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结论地下室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对于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基础工程施工参考文献
一、前言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
本文将针对基础工程施工的相关内容,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以供读者参考。
二、参考文献1.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07-2011)本书详细阐述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包括地基处理、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垫层、基础混凝土等施工工艺。
该书是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
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本书主要介绍了建筑地基处理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地基处理工程。
该书对基础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桥梁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TG/T F50-2011)本书详细阐述了桥梁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包括桩基础、扩大基础、地下连续墙等施工工艺。
该书适用于桥梁基础工程施工。
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2012)本书主要介绍了建筑基坑支护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基坑支护工程。
该书对基坑支护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180-2009)本书详细阐述了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包括支护结构设计、施工、监测和验收等内容。
该书适用于深基坑工程施工。
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本书主要介绍了建筑桩基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桩基工程。
该书对桩基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7. 《建筑基础工程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本书详细阐述了建筑基础工程检测的基本理论、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检测报告编制等内容。
该书适用于基础工程检测工作。
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本书主要介绍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设计参数和设计要求,适用于各类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
地基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一、概述地基处理工程是指对地面工程基础土体进行改良、加固或重新设计,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工程活动。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地基处理工程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土质、地质结构、地下水位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二、地质勘察在进行地基处理工程设计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土层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地质勘察内容包括地下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地下水水质、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等。
通过地质勘察结果,可以对地基土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地基处理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三、地基承载力分析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勘察结果,进行地基承载力分析。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体抵抗外载荷的能力,地基承载力不足会导致建筑物沉降、倾斜甚至倒塌,因此在地基处理工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的问题。
通过地基承载力分析,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及其分布规律,为后续的地基处理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四、地基处理方法1. 土体改良对于地基土质较差、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可以采用土体改良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
土体改良方法包括土壤固化、加固、填充等,通过对地基土进行改良,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土体改良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材料,并进行合理的施工。
2. 桩基处理在地基处理工程设计中,对于地基土质较差、承载力不足的地区,可以采用桩基处理的方法进行地基加固。
桩基处理包括灌注桩、钢管桩、搅拌桩等,通过在地基土中打入桩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桩基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承载力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3. 基础重新设计对于地基土质较差、承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甚至无法通过土体改良和桩基处理等方法加以改善,需要重新设计地基结构。
基础重新设计方法包括加宽基础、加厚基础、改变基础形式等,通过重新设计基础结构,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基础重新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和地基土的承载力要求,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建筑物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物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在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地基与基础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地基与基础设计不仅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还能够提高其使用寿命与抗震性能。
为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详细探讨。
一、地基勘测与地质条件分析地基勘测与地质条件分析是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础工作。
通过对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土层厚度、土质特征等参数的详细调查与分析,可以为地基与基础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与参考值。
在进行勘测与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征、地震活动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以评估土壤的稳定性与承载力。
二、承载力计算与基础形式选择地基与基础设计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建筑物能够稳定地承受荷载并分布到承载层。
根据土质特征与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如浅基础、深基础、地下连续墙等。
在设计中需要准确计算地基土壤的承载力,确保基础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三、地基处理与加固措施为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有时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与加固。
根据地基土壤的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填筑加固、压实加固、加筋处理、注浆加固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与抗震能力,预防因地基沉降、侧向位移等引起的建筑物倾斜、破裂等问题。
四、基础设计的施工控制基础施工是确保地基与基础设计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土壤处理与加固措施的类别与施工方法与设计要求一致。
同时,还需要对基础的埋设与建造过程进行控制与监测,保证施工质量与效果的合格。
五、地基与基础的维护与检测建筑物的地基与基础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检测。
维护工作包括地基排水、草坪绿化、防止地基沉降等措施,以保持地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同时,对地基与基础进行定期检测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与加固措施,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六、基础设计的特殊要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地基与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有一些特殊要求。
例如,在地震活动频繁区域,需要采取抗震设计与施工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以下是地基与基础设计的规范要求:1. 承载力要求: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必须能够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和外力的作用。
结构工程师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高度和用途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承载力要求。
2. 基底处理: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必须考虑地层的性质和稳定性。
如果地层的承载能力较低或存在不稳定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基底处理措施,如加深地基或采用地基改良技术。
3. 设计荷载: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的荷载,包括静载、动载和温度应力等。
必须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合理计算和分析各种荷载的作用。
4. 地震设计:地震是威胁建筑物安全的一种重要因素,因此,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必须满足地震设计要求。
必须根据工程地震烈度、基岩条件和建筑物的类别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地震设计参数。
5. 抗浮筒设计:对于建筑物的地下部分,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必须进行抗浮筒设计。
可以采用防渗透措施,如加固地基、设置防渗墙等,以减少地下水的渗透和浮筒力的作用。
6. 排水设计: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排水系统。
必须设计合理的排水设施,确保地基和基础的排水畅通,以防止积水对地基造成的影响。
7. 施工规范: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必须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8. 监测与维护: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必须对地基和基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总之,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构工程师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设计地基与基础的承载力、荷载、地震设计、排水设计等,同时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监测和维护工作,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地基处理中的地质勘测和设计参考
地基处理中的地质勘测和设计参考地基处理在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涉及到对地质情况的勘测和设计参考的确定。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或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地基处理之前,进行地质勘测是必不可少的。
地质勘测是通过对地下土层的分析和测试,以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地质条件。
这些信息对地基处理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地基的选择和设计至关重要。
勘测数据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地基处理所需的方法和材料。
在进行地质勘测时,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进行岩心钻孔。
这个过程涉及在地下钻取样本,并将这些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测试。
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和测试,可以确定土壤的力学特性、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等关键参数。
这些参数对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提供有关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信息。
另一个常用的地质勘测方法是地质勘探。
这种方法涉及通过观察和分析地质地貌、岩石和土壤类型、以及潜在地质风险来确定地下土层的性质。
地质勘探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地质信息,这对于设计和选择地基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地质勘探通常使用雷达、地震仪和重磁仪等技术来帮助确定地下地层的情况。
在进行地基处理设计时,地质勘测的结果提供了设计参考的依据。
地质勘测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例如挖掘、灌注桩或加固墙等方法。
根据地质勘测的结果,工程师可以确定地基处理所需的深度、宽度和材料。
这些决策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或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除了地质勘测,其他一些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地基处理设计中。
例如,工程师还需要考虑建筑物或结构物的重量和负载。
这将决定地基处理的类型和强度要求。
此外,地基处理的成本、施工的时间和可行性也需要考虑。
尽管地质勘测在地基处理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它只是一个起点。
地质勘测结果只提供了地下地层的基本信息,工程师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在设计中,他们还需要考虑到地震、地下水位变化和土壤侵蚀等因素对地基的影响。
总之,地基处理中的地质勘测和设计参考对于建筑和土木工程来说至关重要。
地基处理的基础基础设计等级
地基处理的基础基础设计等级地基处理的基础设计等级啊,说起来它可真是建筑工程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别看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复杂,实际上一搞明白了就觉得挺简单。
地基就是咱们建房子的“脚”,它稳不稳,直接影响到整个房子的“站立”是否稳固,关系到咱们能不能安安稳稳地住进去。
如果地基不行,房子一旦有点风吹草动,估计你连晚上睡觉都得担心窗户掉下来。
至于这基础设计等级嘛,说白了就是根据地基的不同情况,设计一个适合的基础方案。
可以想象嘛,这地基就像一个“千斤顶”,必须得有足够的支撑力,才能让上面的房子立得稳。
说到地基,咱们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几种不同等级。
最简单的就是咱们常说的“基础等级”。
这个呢,通常会根据土壤的性质来定,比如沙土、粘土、或者是松软的土壤。
你想,如果是松软的地面,地基就得加点劲,设计得更牢靠点。
要是遇到特别复杂的地质情况,那就得根据情况判断使用什么材料,甚至可能得打个桩,确保基础能承受上面巨大的重量。
反正,咱们设计师可得好好琢磨,不能马虎。
那万一地基做得不牢靠,房子可能就会出现沉降、裂缝,严重的还可能整栋楼“垮掉”,那时候你就知道没做好基础的后果有多严重了。
你看啊,像一些特殊的建筑,像高楼大厦或者大型的工业厂房,那地基的设计等级就得更加严格。
普通的住宅地基,可能土壤没那么复杂,设计上就可以相对简单点。
但是你要是碰到那种高层建筑,或者像大桥那样的“重型机器”,它的设计等级就必须跟得上。
这时候,地基不仅要考虑承重,还得考虑到防震、抗压、甚至是温度变化的影响。
毕竟,咱们建筑不仅仅是为了看着漂亮,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用个通俗的话说,就是地基得像个大力士一样,得能撑得住全世界的压力。
像有些地方地震频繁,那就得考虑抗震等级,给地基加点“缓冲”装置,避免震动一来,整栋楼摇摇晃晃。
再说说设计这块,基础的设计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跟着项目的需求来变化的。
比如说,你要在一个复杂的地质环境下建房,地基的设计就得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来调整方案。
建筑物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物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建筑物的地基与基础设计是建造安全可靠的建筑的基础。
它们承担着支撑重量、分散荷载、抵御地震和抗拔等重要功能。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和标准来设计地基与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建筑物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1. 地质调查规范地质调查是地基与基础设计的第一步。
它是通过钻探、取样和实验等手段,了解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包括土层性质、地下水位、地基承载力等参数。
地质调查规范通常要求按照一定的密度和深度进行钻探,并且要求测试土壤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主要包括建筑物的载荷计算、地基承载力计算和基础结构设计。
载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结构特点,确定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地基承载力计算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和设计荷载,计算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
基础结构设计根据地基承载力和荷载计算结果,确定合适的基础形式和尺寸。
3. 地基与基础施工规范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是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的关键。
地基与基础施工规范包括地基处理、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内容。
地基处理通常包括地基改良和地基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基础垫层通常采用砂石垫层或碎石垫层,以平整基础并分散荷载。
混凝土浇筑规范要求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浇筑质量和浇筑工艺。
钢筋绑扎规范要求合理的钢筋布置和连接,以提高基础的抗拉强度和抗震性能。
4. 地基与基础检测规范地基与基础的质量检测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环节。
地基与基础检测规范主要包括地基沉降监测、基础尺寸检测和混凝土质量检测等。
地基沉降监测通过安装测点和定期观测,了解地基的沉降情况,以判断地基是否稳定。
基础尺寸检测通过测量基础的实际尺寸和水平垂直度,评估基础的几何形状和精度。
混凝土质量检测包括强度检测、密实度检测和氯离子渗透性检测等,以评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参考导语: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者是密不可分的。
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
本文就地基的处理和基础设计进行的讨论。
地基土体的承载力和工程造价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确定。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
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系将荷载集中的地基,提供荷载传给地基。
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
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
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
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
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
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
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
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
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
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
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
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
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
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
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
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在初步计算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等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
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 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 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
如果介于二者之间,则用桩基或沉井基础。
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
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
经处理后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修数取;在受力卧层的地基承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载力。
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钢油罐、堆料场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
结构工程师需根据有关规范分别提供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验算的荷载值;根据建筑物荷载差异大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方法、施工顺序等,按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对地基变形允许值合理提出设计要求。
地基处理后,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必要时尚应在使用期间继续观测,用以评价地基加固效果和作为使用维护基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要求。
地基土为欠固结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可液化土等特殊土时,设计要综合考虑土体的特殊性质,选用适当的增强体和施工工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的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1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 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 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也可用于处理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可液化地基。
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成复合地基,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 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
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
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 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
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和粉体喷搅法。
25水泥土搅拌法 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 性土、粉土、 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 松散砂土等地基。
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 的粘土、地下 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
若需采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 30%、大于 70%或地下水的 pH 值小于 4 时不宜采 用于法。
连续 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 受其搅拌能力 的限制,该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 140kPa 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
6 高压喷射注浆 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 土 、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
当地基中含有 较多的大粒径 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 根据现场试验 结果确定其适用性。
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 喷射浆液无法 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
高压 旋喷桩的处理 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 或大坝的止水帷 幕, 目前 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 30m 。
7 预压法适用于 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
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
当软压法处理,当 砂井等竖向排土层厚度小于4m 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 软土层厚度超过4m 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 水 预压法处理。
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 竖 井。
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 定 问题 。
8 夯实水泥土桩 法 适 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 素填土、杂填 土、粘性土等地基。
该法施工周期短、造价 低、施工文明 、 造价容易控制,目前在北京、河北等地的 旧城区危改小 区工程中得到不少成功的应用。
9 水泥粉煤灰碎 石 桩 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10 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 淤泥 、淤泥质土、杂填土和素填 土 等地基。
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可 取减少生石 灰 用量和增加掺合料含水量的办法提高桩身 该法不 适用 于地下水下的砂类土。
11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 上的湿陷性黄 土 、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的深度 5〜15n 。
当用来消除地基 土的湿陷性时,宜采用土挤密 当用来 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定性时,土和已自重固 结 的素填土等地基。
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 经验或现场试 验确定其适用性。
基础和桩顶之间需设置 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同承担荷载形成复合地基。
该 法适用于条基 、独立基础、箱基、筏基,可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粉煤灰碎石桩 变形。
对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 多桩型复合地基,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 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强度。
桩法;宜采用灰土挤 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 24%、饱和度 大于 65%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 法在消除土的 湿 陷性和减少渗透性方面效果基本相同, 挤密桩法地基 的 承载力和水稳定性不及灰土挤密桩法。
12 柱锤冲扩桩法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 填土和黄土 等 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松软土层,通过现场试 验 确定其适用性。
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13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 系数为〜2m/d 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
在自重湿陷性黄土 地,对n 级湿 陷性地基,应通过试验确定碱液法的适用性。
材料。
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烈度等综合考虑, 的基础型式。
砌体结构 优先采用刚性条形基础,如灰土条形基础、Cl5 素混凝土条形基础、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和四合土条 形6m 。
14 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合地基而言, 力提高幅质、 行比选。
对复 计要求的承载时 , 宜选取不同的多种方法进方案选择是针对不同土性、设 选取适宜的成桩工艺和增强体房屋基础 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 体型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 选择经济合理基础等,当基 础宽度大于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即柔性基础。
筋混凝土条 形基础,中柱宜用钢筋混凝土柱。
框架结构、无地下室、地 基较好、荷载较小可采用单独柱基,在抗震筏板基础 上的柱荷载不大、柱网较小且均匀,可采用 式筏形基础。
当柱荷载不同、柱距较大时,宜采用梁板 可选用单独柱基,墙下条基,抗震设防地区柱基下 与墙下条基连结在一起。
无地下室,地基较差, 柱下可选用交叉条形基础并与墙下条基连结在多层内框 架结构,如地基土较差时,中柱宜选用柱下防区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条设柱基拉梁 无地下室、地基较差、荷载较大为增强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 可采 用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 如采用上述基础不能满足地基 基础 强度和变形要求,又不宜采用桩基或人工地基时,可 采用筏 板基础框架结构、有地下室、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要 求严、 防水要求高、柱网较均匀,可采用箱形基础; 柱网不均匀时 ,可采用筏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