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素质教育进课堂
浅谈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浅谈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摘要: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教育功能,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
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近几年,我们立足素质教育,探究教学艺术,深化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在思想认识、目标优化、教学法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体现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转轨途径是多方面的,但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所以要实现素质教育应该从课堂教学入手。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育,即所谓应试教育。
面对21世纪,教育需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即高素质的人才。
许多专家都强烈指出,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是把学生束缚在考卷上,死记硬背,缺乏学生个性、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乏。
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思维呆板,较善于接受和模仿而没有创新意识,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我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对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突破口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一)教师应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面向少数尖子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分水岭。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教师常面对几个优等生。
因为课堂提问,优等生反应灵敏,对答如流;后进生反应迟钝,语无伦次;中等生反应一般,欲言又止。
所以,教师常常怕影响教学进程而把提问的焦点集中在几个尖子生身上,这样课堂教学得到多方面训练,但是受到益处的只是几个尖子生,而大部分学生只处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因此,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应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课堂教学中要让全体学生得到训练,不同程度地受益。
(二)教师应转变传授知识的传统观念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考试通过率、优秀率,教师常重视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多为考点内容),偏重知识传授,却忽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提高能力。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达到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综合体现。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讲解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和习得,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感受能力、分析与判断能力、批判与创新能力等多种思维方式。
通过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倡导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语文是一门与情感关系密切的学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通过选取富有情感和思想内涵的文本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品味文本中的情感因素;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社会事物和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感和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
追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学习人生哲理、传承人文精神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名著、传统文化和优秀作品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崇尚。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文学活动、讲解人生哲理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情感素质和人文素养四个方面。
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素质教育在课堂
浅谈素质教育在课堂1.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知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和接受。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浅谈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意义和实践。
2. 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特点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还关注学生的品德、能力、情感、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与传统的知识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特点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多元评价为导向: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综合评价、能力评价等。
•强调实践与体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和体验式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注重个性与差异:素质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3. 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意义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传统的知识教育往往注重学生的记忆和接受能力,而素质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启发性的讨论和自主性的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3.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演讲、口头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落实
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落实素质教育作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一直备受关注。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和关注。
在课堂中落实素质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探讨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落实。
1.引导学生思考和独立思考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不再是只是单向的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也能学会运用知识,促进全面发展。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方式、生动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等手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到愉悦和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3.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素质教育注重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情商和人文素养。
在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健康成长。
4.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再只是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教师在课堂中的素质教育落实需要耐心、细心和技巧,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从而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
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课堂中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和有趣。
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更要主动地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力。
学生在课堂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发现学习的乐趣,激发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
浅谈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
浅谈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随着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而素质教育则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理念、实践和问题方面探讨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理念方面课堂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应当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方向和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在素质教育方面,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涉及到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
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方面在实践中,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技能,但是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让学生在有条不紊的学习中得到全面的锻炼。
2.关注教育过程的个性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教育过程的个性化,例如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方法和兴趣爱好等进行差异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宜的发展。
3.强调情感教育与人文关怀我们应该强调情感教育与人文关怀,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传递爱和关怀,给予学生感性体验和情感鼓励,从而使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尊重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问题方面在实践中,我们也必须重视一些问题:1.教师缺乏素质教育意识在很多学校里,教师缺乏素质教育的意识,注重的只是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
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让教师更多地了解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现方式。
2.学生缺乏自主发展意识在学生方面,很多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缺乏自主发展意识。
他们常常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育质量不高在素质教育方面,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增强监管防范、加强监督和维护学校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教育质量。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文学素养、健康素养等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品德,促进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素质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实践等方面,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目标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它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文学素养、健康素养等多方面的发展,旨在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实践是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1.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素质教育将语文教育视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批评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导读、讲解、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增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朗诵、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指导、反馈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健康向善的精神品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本阅读、诗词鉴赏、作文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选取具有积极向上主题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交流;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文学作品的美感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注重课本教材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的引导等。
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内涵,探讨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具体如何在语文课堂实践素质教育,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对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和探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更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对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是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如何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认知水平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
通过深入探讨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良好素质的优秀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2. 正文2.1 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内涵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内涵是指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和人格素养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浅谈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
浅谈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摘要】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是教育领域中重要的话题,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从引言部分介绍了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接着探讨了素质教育理念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文章还指出了如何开展课堂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同时提供了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文章强调了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互动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课堂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教学目的、内涵、特点、体现、开展方式、关键要素、教学方法、互动关系、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社会,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已经远远不够。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激励者,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充分展现个性及潜力。
课堂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拓思维,促进社会适应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课堂素质教育不仅仅关乎学生成长,更是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仅有良好的课堂素质教育,才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建设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社会做出贡献。
所以,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小觑,需要教育者和学生共同努力,实现共赢。
1.2 教学目的和意义教学目的和意义是课堂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通过课堂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浅谈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
浅谈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涵盖着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理性、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全面发展的特质。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并对如何有效地结合二者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堂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课堂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道德情感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在知识的传授中,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判断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独立、积极的人格特质。
课堂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课堂素质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可以为社会做出更积极的贡献,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课堂活动和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创新的体验和乐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2.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学生的情感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感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展示自己的才艺,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反思社会现象和实际行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知和道德行为。
在各类课堂实践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培养学生的积极向善的品格。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素质教育在当今教育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语文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有效地结合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实践,是当前教师们需要思考并努力实践的事情。
本文将从素质教育的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以及教师应该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素质教育的意义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个体的自我完善,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心智、品德、身心、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追求卓越,注重团队合作和个性发展等。
这种培养方式与传统的单一的知识灌输相比,更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适应和应对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它对学生的人格素质形成和综合素质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是我们需要反复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语文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情感素质教育。
语文课堂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体会。
通过课文内容的设计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体验能力,让学生在诗歌、散文、小说的欣赏和朗读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学生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理解诗词或文章的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素质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中重视学生的思维素质培养。
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文本,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
如何将素质教育真正融入课堂?
如何将素质教育真正融入课堂?将学科教育真正融入课堂:从理念到实践的路径探索学科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灌输知识。
如何将学科教育真正融入课堂,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一、明晰概念:素质教育的课堂内涵素质教育的课堂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具体来说,课堂应着重以下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整合:课堂内容应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的转变: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内容应与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相呼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等。
个性化设计的开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路径探索:将理念转化为实践将学科教育融入课堂,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以下是两个关键的路径:课程改革:系统优化课程设置,减少应试教育倾向,注重跨学科整合,提高实践性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联系起来。
教学方法改革:灵活运用探究式、合作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评价改革: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课堂参与度、项目成果、合作能力、学习态度等,减少对考试成绩的过度依赖。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其学科教育理念,鼓励教师积极学习、更新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素养。
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三、挑战与展望: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生态将学科教育融入课堂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克服以下挑战:教师理念转变:许多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教育理念,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将学科教育有效融入到课堂。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语法、词汇运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情感品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帮助学生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通过对一些文章或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锻炼自己的逻辑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审美情趣,而语文课是培养学生情感品质和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阵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诗歌来体验诗人的情感,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解读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验古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身情感。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语文课堂也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的重要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感悟人生道理,了解人生哲理,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言文,让学生了解古人的旧时代,感悟当时人们的品质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思考和道德品质。
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现代作家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现代人的处境和人生困境,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素质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而语文课堂也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的重要阵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我们可以通过诗词歌赋、古文阅读等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概念备受关注,广受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小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落地的重要场所之一,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素质教育的概念入手,探讨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指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为基础,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其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创造性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揉合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围绕语言的起源、语言发展史、语言的特点和功能等展开,让学生了解语言的作用和重要性,并通过讲故事、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把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进行联系,让学生了解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学习语文的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情感素养、审美素养、文化素养和思想品质素养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并通过展示正面形象和情感投入等手段,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等。
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情景模拟、小组活动、任务型教学等,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素质教育被誉为21世纪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践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的重要平台。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践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提高其语文素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培养情感素质的语文教育实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授优美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讲述自己的一些事情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老师可以选取一些感人的诗歌或散文,引导学生们体味其中的情感,感同身受,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老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们讲述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并听取同学们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快乐、体验美好,达到情感体验与情感升华的目的。
二、培养思维素质的语文教育实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还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审美素质的语文教育实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审美教育,要求学生具备鉴赏、欣赏和表达美的能力。
语文教育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欣赏美的事物、让学生进行美的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美进行感知和体验,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感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教育学生注重文化传承,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口头表达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我们可以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其他媒体资源,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人类精神文化世界的理解与认知。
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人际交往和国际视野。
在人文关怀方面,我们可以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人际交往方面,我们可以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国际视野方面,我们可以教育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培养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浅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非单纯的传授知识。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和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情景对话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根据情景进行对话,锻炼他们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朗读优美的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热爱。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鉴赏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增强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启发性的教材,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和辩论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道德问题和伦理问题,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还能够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和实践。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写作活动和语言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浅谈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
浅谈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转变。
传统的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考试成绩,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比较死板,而素质教育则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具体的融合方式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来探讨一下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指在传授知识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身心健康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自身发展的全过程中获得均衡、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时的必然选择。
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正是通过课堂教学,学校和教师可以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那么,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探讨。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思考、动手,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浅谈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
浅谈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素质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的主要方向之一,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素质教育正在逐渐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浅谈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课堂素质教育概述课堂素质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体魄、美感等全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
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技能培养,更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课堂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在知识更新迅速的社会中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具体地说,课堂素质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包括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
这些都是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2)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等美德,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3)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的身体素质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课堂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使他们具备强健的体魄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4)注重学生的美感品质。
培养学生的美感品质不仅仅是指对美的欣赏能力,还包括了对艺术和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丰富情感世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课堂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课堂教学是课堂素质教育的主要落脚点和实践场所,而课堂素质教育又能够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合作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下面就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素质教育所带来的益处。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和人生观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讲故事、配乐、实物演示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鼓励他们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也经常通过案例分析和故事引导,引发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展现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让学生学会感知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他们的情感沟通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多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如提问、探究、互动等,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在探求中学会探求,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如写作、演讲、阅读活动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素质教育进课堂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休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休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素质教育必须进课堂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休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休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学业扎实、兴趣广泛、身心健康的能学会闯、能想会创、能说会做、能写会画、能唱会跳、能处会交的才多艺的新一代。
自从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很多学校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有的从课程结构,有的从教育管理,有的从教育评价,有的从教师素质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素质教育要在课堂扣实施,教育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课堂质量,教育评价应以课堂质量为重要指标,教师素质要在课堂中去体现,总之,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基地。
许多教师虽然从思想上认识到素质教育的IR要,但从课堂教学的现状看,课堂教学尚未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分数和升学仍然是广大师生沉重的桎梏。
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课堂教学则应该做到:(1)落实全体性。
首先,在教学目标上既要有集体目标,又要有不同的层次目标。
层次目标则是在集休目标基础上,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出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的目标。
但无论层次日标有何不同,都必须达到最基本的集体目标。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卜,要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出发,并适当照顾到少数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生。
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因材施教,要使各类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得,从而感到自己是成功者,是有发展潜能的人。
(2)体现全面性。
全面发展的人要通过全面发展的教育来培养。
还要明确全面发展的教育并不等于平均发展。
素质教育的结果,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统一规格的“标准件”,而是造就充满活力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一代新人。
素质教育的意义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通俗的说,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既合格又有特长。
合格教育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而发展特长则需要在课外花更多的时间。
应当承认,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让学生在自由中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但是,这些活动必须以合格教育为前提。
因此,课堂应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3)强化主体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堂上要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位置,努力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
课堂教学对每一个学生的适应,需要在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中去谋求最佳的结合。
素质教育不是英刁教育,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它的课堂教学要足于三个基点:(1)教学要让每1个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2)教学环节要始终靠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教学进程要保证与每个学生的心智线路相通。
2素质教育进课堂的具体内容
素质教育进课堂,首先应是索质教育的整体观念进课堂。
索质教育的整体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认为学生的索质是个和谐的整体,必须全面发展,不可偏颇。
其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未开发的潜力,都能成为有用之材。
第二,是素质教育的方法进课堂。
从教学为法看,传统课堂采用“灌”的教学方法和“记”的学习方法,素质教育则强调学生自学,想学,会学,会探究,会发现,会创造;从教学组织形式看,素质教育强调因材施教,要打破班级建制,按能力实行分层次教学:从教学媒休看,传统教学以一支粉笔本书为主,素质教育则要求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从师生关系看,素质教育强调建认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强调学生互动,强调在课堂中增加情感、信息交流和反馈的渠道。
总之,素质教育的方法一旦进入课堂,课堂气氛和效率将会大有改观,学生的主动性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二,是心理素质教育要进课堂。
素质教育所规定的“素质”内涵不仅包括了传统教育的内容,而日.有所超越和扩充,主要体现在增加了心理素质。
以心理素质为基础的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美感等形式和发展必须以个性心理活动为4础。
从心理学科内容体系看,心理索质可概括地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前者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含创造思维)、想象等,后者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自我观念、价值观等。
显然,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主要是这些素质的外在表现。
3素质教育怎样进课堂
3.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包括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相信学生潜力,师生能互相尊重、相互沟通,师生能相互换位思考问题、替对方着想等。
简一言之,师生之间要民主、平等。
我们应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入手。
3.2培养自学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相信学生有学习的本领。
很多教师喜欢对学生一看就明白或稍微思考就能明白的知识去i羊细讲解,其态度可谓认真,但效果却不好。
不但自己很累,学生也没有尝到学习的乐趣。
其次,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强调在各科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该门学科的方法。
物理学家劳厄则说,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习把
所学的知识忘记后剩下的东西。
这剩下来的东西就是布兽纳所强调的,即学习和思维方法。
其三,给学生自学的时问。
自学能力是在自学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的,只宜有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能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在课堂中学是许多著名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它们都强调学生白学,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
3.3促进生生互动:所谓生生互动,指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包括讨论,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为师生及合作与竞争等,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就是在这种生生互动中产生的。
如果能形成这样的课堂结构,课堂的教师不再是一个,而是几十个,评价、反馈评价的渠道,不再仅限于师生,而会形成师生、生生纵向和横向的多元反馈评价网;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其主动性、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语言表达、个性等方面都会得到长足发展。
遗憾的是,虽然有许多人反复强调顜生关系的重要性,却很少有人重社同生生关系在课堂中的作用。
形成生生互动的课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解放学生的思维与个性;二是要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并让他们交流学习体会;三是要设计有思考和讨论价值的问题,不要提过于简单或无效的问题。
四是要改变反馈主式,可用“谁有不同意见”、“谁有补充”、“对他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等语言去引导学生;五是要延迟评价,不要过早的去评价学生的回答,而要让他们回答充分,清楚而完整地表达自己思想。
六是要让学生养成相互倾听、相互尊重的好习惯。
3.4渗透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应在激发兴趣、动机,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陶冶情感,塑造个性,培养记忆、观察、思维、想象等方面有所作为。
这些是心理素质的主要方面,也是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的心理幕础,同时学习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基础。
心理素质要以思维为重点,思维训练包括三个方面:·是思维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归纳与演绎。
二是创造性思维,包括流畅、发散性。
二是反省思维,即对思维过程的自我意识作自我监控,也包括对自己和别人思维成果的评价与批判。
在课堂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应从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是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因为这有利学生思维和个性解放。
在这方面,愉快教育、情景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借鉴。
其次是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其三是要充分挖掘教材,寻找知识渗透点,并考虑在哪个环节,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去训练。
心理素质训练必须以知识为中介.这样才能既提高心理素质又完成教学任务。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应该对心理素质内容、教学和训练方法进行分解,然后建立三维坐标,用信息交合的方法把三者有机组合起来。
这项工作相当艰巨,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