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份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中国文化的界定与语言文字文化1.文化的定义与来源2.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二、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特点1.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2.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三、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汉语言文字2.中国古代文学3.中国哲学思想4.中国艺术5.中国风俗习惯正文一、中国文化的界定与语言文字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探讨中国文化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文化的定义与来源。
“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文”,指的是错画,即花纹。
在人类认知领域里,花纹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
因此,“文化”便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汉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文明的承载,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
首先,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代码,它通过发音、书写、意义等方面,传递着文化信息。
其次,语言文字对语言的记录,突破了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局限,使得文化得以传承。
再次,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它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
二、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特点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从夏商西周的礼乐文明,到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再到汉唐盛世、宋明理学等,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
中国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2.包容性强,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3.重视道德修养,强调人文精神。
4.注重和谐,追求平衡与统一。
5.强调家国情怀,倡导爱国主义。
三、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汉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承载,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
它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
2.中国古代文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4.10)真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一单选1. 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A.邓析B.邹衍C.惠施D.墨瞿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各家思想特征难易程度简单讲解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
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
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统计刷题次数 : 1530 错误率 : 60%2.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A.西汉时期B.两汉时期C.东汉时期D.魏晋时期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士大夫阶层的养成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
统计刷题次数 : 2295 错误率 : 51%3.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B.玄学C.般若学D.涅槃学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玄学难易程度简单讲解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
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
统计刷题次数 : 2037 错误率 : 51%4. 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A.春夏B.夏秋C.秋冬D.冬春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两税法的作用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统计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42%5.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B.话本C.南戏D.传奇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市井文化的兴起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城市不仅累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
市井文化方方面面,其中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艺的兴起,最能观察当时社会文化之一斑。
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代".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4.10)真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一单选1. 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A.邓析B.邹衍C.惠施D.墨瞿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各家思想特征难易程度简单讲解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
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
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统计刷题次数 : 1530 错误率 : 60%2.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A.西汉时期B.两汉时期C.东汉时期D.魏晋时期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士大夫阶层的养成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
统计刷题次数 : 2295 错误率 : 51%3.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B.玄学C.般若学D.涅槃学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玄学难易程度简单讲解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
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
统计刷题次数 : 2037 错误率 : 51%4. 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A.春夏B.夏秋C.秋冬D.冬春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两税法的作用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统计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42%5.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B.话本C.南戏D.传奇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市井文化的兴起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城市不仅累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
市井文化方方面面,其中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艺的兴起,最能观察当时社会文化之一斑。
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代".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一、填空题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二、名词解释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中国文化概论》吐血整理版
《中国文化概论》吐血整理版 ——特别感谢仲伟: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z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z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z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
3、文化的结构
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
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 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
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
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
2、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
z 第一, 人对物的问题。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z 第二,
z 第三,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
5、文化的几个特点
(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
z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4
文化的功能
记录功能、认知功能、传播功能(言语、文字、实物等)、凝聚功能(如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调控功能(手段有巫术图腾、道德宗法、法律暴力等)
5
中国文化的特点
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或家庭公社时期,父权系统和孝道观念是宗法社会的基础
10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概观
雅俗之分(雅文化、俗文化)、显隐之分(儒家显文化、法家隐文化)、山林庙宇之分(山林文化、庙堂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序号
知识点
描述
1
文化的定义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2
文化的分类
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心理文化
3
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结构
具有多维性特点,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三元汇一
6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
儒家看来,人生理想境界是“与天地合其德”,核心内容是仁
7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伦理制度
8
自然经济
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模式,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立
9
血缘宗法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一)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一)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绪论1、广义文化: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文化定义三要点: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2、文化产品:广义-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专指精神产品。
文化内涵: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经验性特点)。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3、中国古代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是人文。
4、民族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
5、两个文化层:上层文化、底层文化。
上层文化以文字典籍为媒介,底层文化靠口头传承6、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说苑yuàn》。
7、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文化传统: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是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综合性介绍和探讨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礼仪等方面。
以下是中国文化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中国的历史: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文明。
中国历史可以分为不同的朝代,如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
每一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它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主张以仁爱、孝道、忠诚等为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佛教:佛教是中国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
佛教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超越世俗的追求,主张舍弃欲望、追求解脱。
佛教对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 道教:道教也是中国三大宗教之一,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境界。
道教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外合一、自然无为的思想。
5.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包括诗、词、曲、小说等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经典之作,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6. 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
中国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类型,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表现。
中国音乐以古琴、笛子、二胡等乐器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音调和韵律。
7.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五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密切相关,是中国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和传统习俗的体现。
8.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食材组合而闻名。
中国菜系分为八大菜系,如川菜、粤菜、鲁菜等,每一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口味。
9. 中国的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有着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款式,如汉服、唐装、旗袍等。
2014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百家争鸣中的阴阳家的代表是(B)A.邓析B.邹衍C.惠施D.墨翟2.士人群体成为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B)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3.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B)A.理学B.玄学C.般若学D.涅粲学4.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B)A.春夏B.夏秋C.秋冬D.冬春5.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B)A.变文B.话本C.南戏D.传奇6.忽必烈奉为国师的西藏僧人是( C )A.宗喀巴B.龙钦巴C.八思巴D.玛尔巴7.在《一枝花•不伏老》中以“铜豌豆”自比的是(A)A.关汉卿B.王实甫C.马致远D.张养浩8.明朝的税制改革为(D)A.募役法B.初税亩C.租庸调法D.一条鞭法9.提出“知行合一”的是(B)A.陈白沙B.王阳明C.李贽D.何心隐10.中国传统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D)A.农耕观B.农政观C.悯农观D.勤农观11.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是(C)A.字辈谱B.家谱C.家风D.人生仪礼12.“本草”一词出现在(B)A.先秦B.西汉C.唐代D.明代13.印刷术传人日本的时间是(A)A.8世纪B.9世纪C.10世纪D.11世纪14.不属于“五礼”的是(D)A.吉B.凶C.宾D.祭15.不属于周公六礼的是(C)A.纳采B.纳吉C.纳征D.纳福16.不属于传统孝服“五服”的是(C)A.斩缴B.齐缭C.綏服D.缌麻17.现代中国境内的语言种类至少有(D)A.50多种B.60多种C.70多种D.80多种18.汉语七大方言中没有的是(C)A.赣语B.湘语C.蒙语D.吴语19.不属于汉语特点的是(D)A.词形不变B.四个声调C.音义对应D.词性数格20.元代把汉语共同语称为( B )A.通语B.天下通语C.官话D.国语21.朝鲜仿造汉字创造的文字叫(C)A.片假名B.平假名C.谚文D.字喃22.“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运用的修辞格是(C)A.对偶B.顶真C.回文D.析字23.哪一种不是汉字构形为书法艺术提供的条件(D)A.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B.书写单位多变,但有规律性C.笔画相互配合,形成和谐又便于书写的系统D.打乱原有结构的字能提供陌生感24.“复习"的谜底是“羽”,这是对谜面字形的( A )A.合成B.离析C.离析、组合D.隐语25.印度佛学与中国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产生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C)A.禅宗B.华严宗C.净土宗D.宋明理学26.中外佛教史上“输人一-吸收一输出”的文化流动,未显示出中国文化的(D)A.充分开放性和鲜明主体性B.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C.文化交流的双向互渗性D.文化创新的共通性27.对中国科举制推崇备至的书之-是葡萄牙传教士科鲁兹著的(B)A.《中国札记》B.《中国游记》C.《伟大的中国》D.《中国哲学》28.朝鲜受中国影响的是(A)A.新罗精神B.大化革新C.明治维新D.科举制度29.1896年发表《匡时策》的是(B)A.冯桂芬B.沈寿康C.孙家鼐D.张之洞30.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重要思想的是(B)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以下几个方面,属于文化事象的是(ABE )A.原始巫术B.服饰等级C.中国草药D.观察舞蹈E.建安风骨32.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是(ACDE )A.自然环境B.商业文化C.地理条件D.区域意识E.典范人物33.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为准备建造一支海军部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5000万棵(ABD)A.梧桐树B.漆树C.桑树D.棕榈树E.柿子树34.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场战争是(BCE )A.河东战役B.河西战役C.河南战役D.河北战役E.漠北战役35.广义的西域包括(ABCDE)A.新疆B.中亚C.印度D.伊朗E.阿富汗36.色目人包括(CDE)A.契丹人B.女真人C.西域人D.欧洲人E.西北人37.中国的农耕经济文化理论包括(ABCD)A.农耕灌溉B.农政主张C.农事信仰D.农书文献E.农器图谱38.农耕仪式在各地有(ABCDE)A.开耕仪式B.灌溉仪式C.禳灾仪式D.秋收仪式E.冬藏仪式39.宋代开封的行会有(ABCDE)A.牛行B.马行C.纱行D.果子行E.大小货行40.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是(ABCD)A.民本思想B.节约粮食C.人格教育D.食疗观E.待客观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简述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目的。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4.10)真题及答案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4.10)真题及答案中国文化概论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一单选1. 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A.邓析B.邹衍C.惠施D.墨瞿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各家思想特征难易程度简单讲解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
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
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统计刷题次数 : 1530 错误率 : 60%2.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A.西汉时期B.两汉时期C.东汉时期D.魏晋时期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士大夫阶层的养成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
统计刷题次数 : 2295 错误率 : 51%3.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B.玄学C.般若学D.涅槃学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玄学难易程度简单讲解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
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
统计刷题次数 : 2037 错误率 : 51%4. 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A.春夏B.夏秋C.秋冬D.冬春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两税法的作用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统计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42%5.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B.话本C.南戏D.传奇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市井文化的兴起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城市不仅累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
市井文化方方面面,其中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艺的兴起,最能观察当时社会文化之一斑。
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代".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多样的文化之一。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深厚的影响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国文化进行一次概括性的了解,从中挖掘出其独特之处和重要特点。
1. 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中国历史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和社会变革,因此,中国文化也随之演变和发展。
从殷商到周朝、秦汉、唐宋,再到明清和现代,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独特的文化遗产。
2. 哲学思想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等一系列哲学思想流派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了家庭伦理、社会秩序和责任感,道家思想注重个人内心的和谐与自然的合一,墨家思想则倡导兼爱和非攻。
3. 文学艺术中国文化以其出色的文学和艺术形式而著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广泛流传,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感情和思想。
中国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
凭借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中国艺术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和欣赏。
4. 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风格也是其独特之处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庄重、宏伟和优雅的风格而闻名,如万里长城、故宫和丽江古城等,这些建筑代表了中国千年来独特的建筑传统和技巧。
此外,传统中国园林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致的设计、独特的布局和浓郁的文化内涵而吸引人们。
5. 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饮食文化之一。
中国人讲究饮食的平衡和营养,追求独特的口味和精致的烹饪技巧。
中国菜系之多样性也是其独特之处,如川菜、粤菜、湘菜等。
此外,中国的茶文化也非常重要,茶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具有独特的仪式和韵味。
6. 道德伦理中国文化对道德伦理的重视也是其显著特点之一。
中国人注重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强调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善待人等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对中国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华文化1.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由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长江流域的三星堆文化等组成。
2.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社会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农耕经济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3.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强调仁爱、礼仪、忠恕等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和人们的行为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中国古代的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道家文化强调“无为而治”和“自然无欲”,追求心灵的宁静;墨家文化强调兼爱和反对战争,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史有一定影响。
5.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的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1.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绘画有书法、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多个流派,强调审美的内涵和意境的表达,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2.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和七声音阶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
3.中国传统舞蹈:中国舞蹈分为古典舞和民间舞,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舞姿和表达方式,如京剧、豫剧等。
4.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对称和平衡,例如故宫、长城等。
5.中国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汉服、唐装、襦裙等多种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和意义。
三、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1.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多种学派,丰富了中国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
2.中华思想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华思想文化的核心思想有四个层面,即仁爱、和谐、中庸和天人合一,它们统一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注重“仁政”和礼制,强调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4.中国传统伦理学: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核心是儒家的仁爱道德观念,注重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建设。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综合性介绍和探讨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礼仪等方面。
以下是中国文化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中国的历史: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文明。
中国历史可以分为不同的朝代,如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
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它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主张以仁爱、孝道、忠诚等为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佛教:佛教是中国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
佛教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超越世俗的追求,主张舍弃欲望、追求解脱。
佛教对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 道教:道教也是中国三大宗教之一,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境界。
道教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外合一、自然无为的思想。
5.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包括诗、词、曲、小说等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经典之作,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6. 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
中国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类型,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表现。
中国音乐以古琴、笛子、二胡等乐器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音调和韵律。
7.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密切相关,是中国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和传统习俗的体现。
8.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食材组合而闻名。
中国菜系分为八大菜系,如川菜、粤菜、鲁菜等,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口味。
9. 中国的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有着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款式,如汉服、唐装、旗袍等。
《中国文化概论》考点整理
第一部分《中国文化概论》考点整理绪论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第一节文化的概念、分类、结构与功能一、文化的含义u “文”:各色交错的纹理u “化”: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u “文化”合用,见于《易?贲卦》u 对文化三个层次的理解:1. 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2. 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3. 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u 马克思认为:1.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2. 文化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产生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二、分类与结构(一) 物质生产文化(二) 制度行为文化(三) 精神心理文化三、功能(一) 记录功能(二) 认知功能(三) 传播功能:言语、文字、实物等各种传播手段(四) 教化功能(五) 凝聚功能: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
(六) 调控功能:手段有——巫术图腾、道德宗法、法律暴力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与理想人格一、三元会通的中国文化u 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三元汇一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u 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人生的热爱u 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
在儒家看来,人生理想境界是“与天地合其德”,核心内容是仁。
第一章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总体概貌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伦理制度第一节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一:农业自然经济u 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模式,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立。
u 自然经济的基础和特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u 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占统治地位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
u 发展: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原始农业的开端)-------夏末至商代(由原始氏族公社变为奴隶主贵族庄园)------周代初期(土地分封制)-------秦时期封建国家形成(自然经济起决定作用)u 封建经济的基础:分散的个体生产。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一、填空题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二、名词解释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1.中国历史: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
重要的历史时期包括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唐宋元明清等。
中国历史的特点包括:分封制、礼仪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等。
2.哲学思想:中国哲学产生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家,如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等。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与礼仪,提倡社会秩序与和谐;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与自由;法家思想重视法律与利益;墨家思想倡导兼爱与非攻;名家思想注重言辞与辩论。
3.文学作品:中国文学以诗、散文和戏剧为主要形式。
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作品,以及现代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
4.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和戏剧等。
中国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中国书法以汉字书写为基础,强调墨韵和意境;京剧、昆曲和豫剧等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
5.宗教信仰:中国信仰众多,主要有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
儒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尊重祖先和师长;道教追求自然与长生不老;佛教注重个人修行和悟道。
6.习俗与传统节日:中国有丰富多样的习俗和传统节日。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通常有特定的活动和饮食习俗,如舞龙舞狮、放爆竹、吃汤圆等。
7.饮食文化:中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包括八大菜系、茶文化和餐桌礼仪等。
八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鲁菜、湘菜、闽菜、苏菜、浙菜和徽菜,每个菜系有其独特的调味和烹饪方法。
8.中医与养生: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广泛运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治疗疾病。
养生是重要的健康理念,包括饮食调养、运动保健、调节情绪等方法。
9.教育制度和科技发展:中国古代教育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和礼仪教育。
现代中国教育制度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
中国在科技领域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如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等。
10.传统节庆活动:中国有许多传统节庆活动,如舞龙舞狮、中国结、灯笼等。
笔记《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整洁便捷版)绪 论1、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 总和。
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 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 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名词解释)4、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5、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第二,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局;第三,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第一章1.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
竺可祯称此期为“方志时期”。
2.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游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证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3.大一统的观念就是“天下”的观念。
4.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5.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第二章(重点)1、分封制,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
2、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
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简述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答:①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他们的地理条件,从而展开其文化创造历程;②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③了解文化时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的,文化与地理互动的;④地理对人文的影响,有许多复杂的中介内容。
2、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答:了解中国文化的基干,必须涉及先秦区域文化的发展。
其为: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
后经融汇,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
3、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
答:①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故而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
②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故而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4、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典型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因此,产生乡土意识。
例如,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是因为苞、姚等人的影响所致。
浙东重史学,是因为黄宗羲的影响所致。
徽州尚经术,是因为戴震的影响所致。
5、为什么说华北平原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答:⑴华北平原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
利于舟楫之便和人的交流。
⑵东部有泰沂山地,有利于人们的文化创造。
⑶该地区历来就是发达的农业区,有利于农业文明的创造与发。
⑷该地区在很长时期内人口稠密。
6、统一是中国自古以来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其表现有哪些?答:①自有人群以来就相互交流;②甲骨文中有“四方”的明确记载;③西周时代“天下”观念就已十分清晰;④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础,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
7、简述古代林木滥砍乱伐的重要原因及严重后果。
答:林木乱砍乱伐的原因是统治者大兴土木。
森林资源的损失,意味着黄河水土流失的加重。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
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答:中国是稻作农业的故乡,然而稻作农业却起源于长江中下游,而不是原始籼稻资源更加丰富的岭南地区。
为什么?专家指出,(1)这是因为岭南籼稻生长四季不缺,那里的原始居民没有改良籼稻品种的必要。
倒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籼稻的生长是有季节的,人们必须储备粮食才能过冬,在提高产量的要求下,籼稻才得以改良。
(2)这说明,自然条件优越到“不劳而获”的地步,不利于文化的创造。
当然,自然条件太恶劣也不利于文化的创造。
(3)西方有史学家曾提出自然的“挑战”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原因,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国古代文明国家最早在黄河中下游兴起,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论述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答:①土地的开垦: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
先秦魏国“尽地利之教”;汉武帝时期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
②水利的兴修:既关系农业的兴衰,又关系环境的美恶。
(2分)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
③运河的开凿:春秋战国至清朝后期的运河的开凿历史。
2、试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答:区域文化构成的因素:①自然环境:人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文化决定地域人群文化的第一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起,该层次内容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②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③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④典型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3、试论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
答:⑴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共同的活动。
⑵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⑶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
1、简述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答:①农业;②制陶;③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2、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答:①战争。
据《史记》及相关文献记载皇帝与蚩尤曾经大战而皇帝获胜,有效实现聚族。
②高级宗教确立。
此前宗教混乱,“家为巫史”,而颛顼时代宗教祭祀行为专业化也起到了聚族作用。
3、简述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
答:①原始农业出现;②陶器的制造;③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④村落的出现及氏族的形成。
4、简述中国文化基本规模形成的具体表现形式。
答:①中国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理想。
②中国人形成了特定的社会观念和思想法则。
③先秦文化作用于后世文化。
④稳定的价值观念对后代施以深刻影响。
4、简述敬顺吴天的宗教现实功能。
答:⑴其现实功能是“敬授民时”⑵其关系农业大事,是皇帝的后代建立宗教凝聚力的根源。
⑶其得以聚族是因为该宗教中涵盖着先进的文化。
因此,五帝时代的历史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5、简述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
答: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是承认了异族人的生存权利。
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统治之分封,实则形成了周王与诸侯共制天下的局面。
第三,分封制是一种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答:南朝:中原人群的南迁以及对南方的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
北方:十六国时代许多北方政权的建立者,都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
北魏与其说是汉化,还不如说是南朝化。
不能将北方的民族融合简单的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程度上也是胡化,隋唐立国思想的很多方面,须要从其制定者的北方文化背景去考虑,才能够得到准确的理解。
2、试述两汉经学的历史、文化功能。
答:⑴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是儒家思想正是上升为国家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⑵尊儒术,兴太平首先产生影响的是文学方面,“诗三百”的影响。
两汉形成了诗词大国的风范。
⑶经学与王莽新政。
王莽新政就是受“尧舜禅让”影响的结果。
但其失败实则是经学的失败,也是,只重视《周礼》,而脱离现实的结果。
3试述秦汉王朝政治的新格局。
答(1)郡县制的建立。
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
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
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2)中央集权制。
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
最高权力者称皇帝,表示他的地位与上天同尊。
皇帝之下是所谓的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
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
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
三、1、简述造纸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
答:①造纸术的发明者相传为东汉时期的蔡伦;②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造纸;③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8世纪传入中东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传入欧洲。
2、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答:①环境标准,因自然环境的不同,服饰略有差异;②性别差异,服饰体现了性别的差异;③体形标志,人体高矮瘦胖的不同,对服饰的要求也不同;④年龄标志,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服装的颜色、样式等也有所不同。
3、简述家族共同体主要的文化功能①血缘凝聚力。
家族内部的每一个家庭按照父系的血缘认祖归宗、单系传递。
外姓移入者为了求得同情和依靠,多与原社会内部的大姓认干亲,寻求社会关系网络的保护。
②地缘凝聚力。
家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共同的土地资源是他们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家庭的同一条血脉。
4、.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主要管理方式。
答:①祖师崇拜,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
②师徒传承,手工行业的技术传承是在师傅和徒弟之间进行的,徒弟入行、拜师、出师都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
③行业禁忌,传统手工业有许多行业忌讳,反映了过去手工业生存艰难的另一面。
5、交通行旅文化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答:⑴交通设备的习俗传承。
⑵交通工具的习俗传承。
⑶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
6、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富观念的文化价值。
答:①它促成了程式的出现;②它发展了市民文化;③它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城市的信息;同时也把地方或民族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其它地方。
7、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
答:第一,农业岁时历法即根据农耕生产而制定的历法。
第二,它是我国南北农业区所共同发明,共同遵守的。
第三,我国官时和民时都受到他的影响。
统治阶级把它当做是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
第四,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你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四、1、论述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
答:居住方式:居住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居民住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
居住建筑格局:多位前院后屋或前园后屋的风格,既方便生活,也方便生产。
居室外格局:院墙、院门、庭院;居室内格局:睡处、神位、照明、取暖和贮藏、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
居住建筑仪式:选址仪式、上梁仪式、贺新房仪式、使用家具仪式、祭灶仪式、搬迁仪式。
2、试述我国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答:①统筹水土利用规划,提整地出、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在耕一盘棋的思想。
之处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
任何农业经营都不得违反自然规律。
②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要整体的看待农作物的栽培,要协调好劳力、农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注意选择雇工,勤俭持家等。
③“荒政”思想。
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在中央国策中应该包括“备荒””救荒”的内容。
④人力胜天说。
即调整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
取得人力胜天的成绩。
3、试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
答: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
在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点。
在这些人文思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突出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
在同一个建筑组合中建筑物之间的排列有着明确的正偏,内外之别。
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的地位尊卑,故宫即是如此。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和室内外的装修,装修方面。
4、试述中医药学的腹脏、经脉、针灸等学说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答:中医药学的腹脏、经脉、针灸等学说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有:一、腑脏学说1、这一学说的核心是“脏象之说”,即认为五脏六腑长在体内,但其形象和功能却表现于外。
腑脏在中医学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解剖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传统文化概念。
它的思想来源,是阴阳五行学说。
2、在这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器官与内脏之间的某种联系和根据临床经验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