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歷史下冊復習提綱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一、南北重歸統一1、隋朝的建立時間: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都城:長安2、隋朝的統一時間:589年二、“開皇之治”隋文帝的統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發展生產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裏。

2、開鑿的目的:①遊玩江都;②加強南北交通;③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第2課“貞觀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都城:長安二、貞觀之治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3、崇尚節儉;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

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為什麼歷史上稱武則天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

為開元盛世開闢了道路。

第3課開元盛世一、開元之治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1)任用賢才(姚崇)(2)重視吏治(3)崇尚節儉二、盛世經濟的繁榮1、農業(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葉生產的發展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2、手工業(1)絲織業(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3、商業(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2)長安城①城市佈局: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於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佈;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③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

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秦朝的兴起和统一1.秦朝的建立a.秦穆公的b.秦惠文王的2.秦统一六国a.秦始皇的战争征服b.统一六国的好处和坏处3.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a.郡县制和郡县制下的地方官b.法律制度和秦律的特点4.基础经济建设a.公共工程和修建长城b.经济建设的意义二、汉朝的兴起和发展1.汉朝的建立a.刘邦建立汉朝b.民主集权和专制独裁的转变2.汉武帝的a.取消分封制b.开拓西南疆域c.赋税制度的3.外患的抵御和对外的扩张a.匈奴的侵扰和抵御b.漠南、朝鲜的加入c.文成公主的嫁到西域4.文化繁荣和科技发展a.都城洛阳的兴起b.文章、历史和艺术的繁荣c.资治通鉴的编修三、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1.丝绸之路的开辟a.秦汉时期的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2.东西方文化的交流a.商贸交往和商品交换b.宗教文化的传播c.科技和医药的交流3.丝绸之路的影响a.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b.文化和宗教的交融c.东西方关系的发展四、罗马帝国的兴起和扩张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a.贵族和平民的斗争b.共和政体的建立2.帝国的建立和发展a.内外威胁和兵运的成立b.君主制度的确立3.罗马的繁荣和危机a.农业生产的兴盛b.商品经济的发展c.市民的生活和娱乐d.内外威胁和治安问题4.罗马帝国的衰落a.军阀割据和君主专制b.经济危机和贫富分化c.内衰外患和民族大迁徙五、印度古国的兴起和繁荣1.印度的地理和民族问题a.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b.印度的种族和宗教特点2.孔雀王朝的建立和繁荣a.孔雀王朝的建立和扩张b.古印度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状况3.佛教的兴起和传播a.佛教的创立和基本教义b.佛教的传播和影响4.古印度的文化繁荣a.古印度的数字、文字和文学b.雕塑、建筑和艺术c.数学、医药和天文学六、成谷物综合速记以上提纲是基于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整理而来,总字数为2000字左右。

如果需要更多详细内容,请提供更具体的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繁盛一时的隋朝二、“贞观之治”1、隋的建立:时间为581年,建立者为隋文帝,1、唐的建立:时间为618年,建立者:李渊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

2、太宗的统治政治:①合并州县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2、统治的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经济:①发展生产②轻徭薄赋③戒奢从简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3、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

3、大运河的开通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4、武则天在位时期,继续推行发展生产、选拔贤才的措施作用: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三、“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政治:①任用贤能(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唐玄宗的统治措施经济:提倡节俭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农耕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曲辕犁、筒车)2、盛世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发达:丝织业发展,陶瓷业发展,最有名的有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其中,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四、科举制的创立(创立于隋朝,废除于清朝末年)1、隋朝时,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完善科举制的措施为:扩充国学规模2、唐朝是科举制完善的重要时期。

最主要考试的科目有进士和明经两科。

武则天完善科举制的措施为:创立殿试、武举唐玄宗完善科举制的措施为:以诗赋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3、科举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五、隋唐的民族关系(唐太宗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唐与少数民族的交往,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免费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免费下载)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免费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知识要点 1、 581 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 589 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隋唐时,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创新,突出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

7、隋唐科举制度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直到清末科举制才被废除。

8、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9、 618 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10、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1 / 311、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5、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6、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17、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复习历史学问活动既要求我们集中留意力踊跃思索,也要求我们努力记住复习内容,这有利于开展我们的留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实力,增加我们的理解力。

这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复习提纲,盼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一)经济重心的南移(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开展)1、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缘由:从唐朝中后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很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改变,江南地区的农业开展较快,渐渐超过了北方。

2、宋代南方经济的开展:农业: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

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开展。

手工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棉织业在南宋时已开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成为瓷都;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有开封、杭州等商业都市,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有特地管理海外贸易的部门“市舶司”。

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魏晋南北朝对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根底;从唐朝中后期起先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清朝的民族关系)1、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__五世,赐予“__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从今,历代__和班禅,都必需经过中心政府的册封。

2、1737年,清朝起先设置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代表中心政府,与__、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__和班禅的继承,必需报请中心政府批准。

3、乾隆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维吾尔族)的叛乱,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5、土尔扈特回来祖国:乾隆帝时,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回来祖国新疆。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 全套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 全套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全套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文帝统治期间,隋朝经济繁荣,在长安、洛阳一带建立起了许多储存粮食、布匹的大仓库。

3、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贞观之治1、隋朝与秦朝很像,只有两位皇帝。

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统治后期,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王朝瓦解。

隋朝:581~618年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高祖退位后传为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②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3课开元盛世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通过复习,可以使新学习的历史知识系统化,使之被纳入我们头脑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成为我们整个知识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这是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一)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一)对西藏的管辖(措施)⑴顺治封西藏佛教首领__五世为“__喇嘛”,康熙封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

__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⑵1727年清朝(雍正帝)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事务,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二)对新疆的管辖(措施)乾隆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三)土尔扈特回归土尔扈特部落在渥巴锡的领导下于1771年回归祖国,得到乾隆帝的妥善安置。

(四)对台湾的管辖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五)对东北地区的管辖清朝取得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遏制了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同时《尼布楚条约》的签定,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线。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二)文学艺术:⑴文学:①词——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杰出词人: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两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南宋辛弃疾,年轻时参加过抗金斗争,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②元曲——由元杂剧和散曲组成,关汉卿《窦娥冤》⑵绘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最著名的画家——赵孟兆页,他的画属于“神品”。

⑶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三)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元朝的政治和经济、民族关系)1、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2、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儒家文化第二章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 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对外交流第三章两河流域文明- 农业革命、城市的建立和国家的形成-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两河文明的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第四章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带来的生产条件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古埃及的政治、宗教、文化制度及其特点- 古埃及文明的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第五章古希腊文明- 希腊城邦的产生及政治制度- 古希腊的哲学、艺术、体育活动以及科技成就- 古希腊文明的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第六章古罗马文明- 古罗马城邦和共和国的创建及政治制度的变化- 古罗马的法律、文化和科技成就- 古罗马文明的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第七章伊斯兰文化的兴起- 阿拉伯民族的经济文化背景及其影响- 、穆斯林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伊斯兰文明的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第八章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中的民族关系- 韩滉、班固《汉书》中的“五方诸侯”及分封制- 中国历史中的民族融合及其推动历史的发展- 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第九章早期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产生原因、发展及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及意义- 物资、文化在两个丝绸之路中的交流和影响第十章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的历史背景、技术和发展过程- 欧洲人的航海活动对世界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中的人类活动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完成以上研究内容后,应该掌握以下技能:- 研究历史文献,理论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领会文化、思想内容并加以评价- 理理解科技文化的发展变革及其对社会影响,研究古代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历史- 理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等商业、文化交流活动对世界文化进程和民族关系发展的作用- 培养历史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文化保护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大秦帝国1. 大秦帝国的形成和发展- 大秦帝国的建立- 大秦帝国的疆域扩张- 大秦帝国的统一管理2. 西北夷的抵抗和影响- 西北夷抵抗大秦帝国- 西北夷对大秦帝国的影响3. 大秦帝国的文化和统一帝国的特点- 大秦帝国的文化成就- 统一帝国的特点和影响第二单元:大汉江山1. 沿用秦制的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的建立- 大汉王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2. 东汉末年的动荡和灭亡- 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 东汉末年的政治灭亡3. 东汉文化和科技的繁荣- 东汉文化的繁荣发展- 东汉科技的进步和贡献第三单元:三国鼎立1. 三国时期的政权形成- 魏、蜀、吴三国的形成- 三国政权的对峙与斗争2. 三国鼎立的局势与演变- 三国鼎立的格局- 三国鼎立的演变和结果3. 三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国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三国文化的融合和发展第四单元:南北朝时期1. 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政权的兴起- 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原因2. 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结构- 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特点3. 南北朝时期文化繁荣与转折- 南北朝文化的繁荣- 南北朝文化的转折及影响第五单元:隋唐王朝1. 隋朝统一中国-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隋朝的政治制度和改革2. 唐朝的盛世与衰落- 唐朝的盛世和文化成就- 唐朝的政治衰落和内外原因3. 隋唐王朝的对比与联系- 隋唐王朝的相似之处及原因- 隋唐王朝的联系与影响第六单元:辽金元时期1. 北方民族政权的兴起- 辽与金的建立- 辽与金的政权特点2. 南方宋朝的政治与经济- 宋朝的建立与发展-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3.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元朝的兴起与建立- 元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第七单元:明清王朝1. 明朝的建立与政权巩固- 明朝的建立和政权夺取-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2. 明清两大王朝的对比- 明清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明清两个王朝对中国的影响3. 清朝的政治与文化- 清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 清朝的文化传承和变革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帮助你进行复习和回顾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品)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品)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品)2021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繁荣与开放。

2、结束了长达东汉后期以来300多年的政权分立的局面的是哪一朝代?隋朝。

3、隋朝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贡献有哪些?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4、唐朝前期在哪些方面有很大建树?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5、唐朝由盛转衰始于哪一事件?安史之乱。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言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论及的工程与帝王分别是什么?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2、隋朝有哪些建树?统一南北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隋的统一3、南北朝最后一个朝代分别是哪一朝代?陈朝、北周。

4、隋朝是哪一年由谁篡夺哪一政权建立的?都城在哪? 581年、杨坚(隋文帝)、北周、长安。

5、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及标志。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

6、隋统一有什么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7、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8、隋炀帝的贡献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开通大运河9、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地位。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隋唐时期沟通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10、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11、隋朝大运河开通时的皇帝是谁?隋炀帝。

12、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千米。

13、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哪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4、隋朝大运河连接哪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一)“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隋朝灭亡原因:大兴土木(修建洛阳),数次对外战争(三征高丽),酷虐残暴2、概况: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定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2、原因:表格3、内容:1、唐太宗重用人才: 房玄龄、杜如晦2、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省审核,尚书省执行3、《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4、《贞观政要》是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魏征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5、评价唐太宗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表格但也必须指出,作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滋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581年-618年)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3.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4、隋文帝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隋炀帝)从605年开凿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中心、起止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长度和地位: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④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⑤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⑥开通的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炀帝)(1)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3)科举制的积极影响: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②推动教育发展。

③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①征发大批劳动力,修大运河,长城驰道等。

②加强各地的统治,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③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当兵役,使人们无法正常生产2、灭亡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618年-907年)1、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

2、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3、(1)治国思想:①他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②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③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2)治国措施: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第一章:秦始皇统一中国1.1 秦国的崛起- 李斯变法- 秦国的军事强大1.2 秦汉的争斗- 项羽与刘邦的战争- 刘邦的胜利与建立汉朝1.3 秦汉政权的发展- 秦汉政权的组织体系- 郡县制的建立1.4 秦汉文化的传承- 秦汉文化的特点- 秦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第二章:西汉王朝的兴衰2.1 汉武帝的统治- 汉武帝的改革措施- 西汉的边疆扩张2.2 王莽篡权与公孙氏的- 王莽的改革失败- 公孙氏的与灭亡2.3 东汉王朝的兴起- 光武帝的- 东汉的统治和衰落2.4 西汉文化的繁荣- 文学艺术的发展- 文化传承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秦汉之后的中国3.1 三国时期的分裂- 曹操与刘备对抗- 孙权的东吴3.2 三国时期的兴衰- 吴蜀之间的斗争- 三国时期的文化繁荣3.3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晋的统治与北方民族的入侵-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3.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的传入与发展- 文化繁荣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4.1 丝绸之路的开通- 丝绸之路的起源- 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影响4.2 中华文明的传播- 中华文明的传播方式- 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4.3 南海丝绸之路- 南海丝绸之路的起源- 南海丝绸之路的重要性4.4 对外交往与文化传播-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以上是《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精选3篇

人教版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精选3篇

人教版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精选3篇人教版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篇一2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22.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3. 春秋五霸是指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4.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25. 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26.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27. 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使用牛耕去向都始于春秋时期;28. 战国时期,秦国蜀太守李冰在岷江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的“天府之国”。

29. 甲骨文是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我国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30.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年代是从商朝开始的。

31.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是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

32. 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有确切时期的记载。

33. 一年有24个节气始于战国时期。

34.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珍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35. 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代表作抒情长诗《离骚》被译成多国文字处理;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36. 湖北随州出土了战国时期珍贵的整套编钟。

37. 孔子的言论记载在《论语》一书里。

38. 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39.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0. 秦长城西起临、东到辽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41. 秦朝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一、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制度(一)主要朝代的地方行政制度1、元朝的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直接由中书省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明朝:⑴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布政司管民政财政,按察司管监察和司法,都司管军政。

三司分立,互相牵制。

⑵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各级僧官由朝庭任免。

法王是最高僧官。

明代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3、后金的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4、明清的土司制度:⑴土司制度: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但必须忠于朝庭,按时交纳贡赋的制度。

⑵明永乐年间,改贵州为布政使司,开始取消土司,派遣流官直接统治,即为“改土归流”。

⑶清康熙时,平定“三藩之乱”。

雍正帝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

改土归流加强了清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二)认识:⑴地方行政制度在征发兵役、徭役,征收赋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和巩固边疆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⑵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⑶少数民族政权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是指全国军政财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命令。

(一)形成和发展过程: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韩非子提出理论,商鞅变法初步确立君主集权。

2、秦朝正式建立。

措施有:确立皇权至高无上(核心措施);中央设三公;地方设郡县乡里;颁布秦律;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实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实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1、隋朝大运河的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2、古代皇帝创造的五个盛世局面:(1)隋文帝:“开皇之治”(2)唐太宗:“贞观之治”(3)武则天:“贞观遗风”(4)唐玄宗:“开元盛世”(5)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康乾盛世”3、“诗仙”:李白4、“诗圣”:杜甫5、“画圣”:吴道子6、唐朝时期的两个农业生产工具:曲辕犁(耕地)、筒车(灌溉)7、隋朝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中心:洛阳北端:涿郡(今北京)南端:余杭(今浙江杭州)(3)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二1、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2、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或者开放的对外政策3、唐朝时期民族交往的史实: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4、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鉴真东渡、玄奘西行5、赵州桥的设计并建造者:李春6、与赵匡胤有关的典故:“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陈桥驿兵变7、辽政权建立的少数民族:契丹族;西夏政权建立的少数民族:党项族金政权建立的少数民族:女真族三1、南宋抗金名将:岳飞2、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3、辽与北宋的议和被称为“澶渊之盟”4、岳飞大败金军主力的地点:郾城5、两宋时期,引入越南的水稻品种:占城稻6、宋朝时期,全国的粮仓:长江下游、太湖流域7、宋朝时期著名的瓷都:景德镇8、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的纸币:“会子”)9、经济重心南移:(1)开始时间:唐朝中期(2)结束时间:南宋四1、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2、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作品:《本朝纲目》3、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作品:《天工开物》4、被誉为“中国17世纪额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作品:《天工开物》5、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作品:《农政全书》6、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其作者:吴承恩7、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8、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9、画圣“吴道子”的作品:《送子天王图》10、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作品:《资治通鉴》1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12、指南针使用的作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五1、铁木真的贡献:统一蒙古族各部、建立蒙古政权2、元朝的建立(1)时间:1271年(2)建立者:忽必烈(元世祖)(3)都城:大都(今北京)3、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陆秀夫),其作品:《过零丁洋》、《正气歌》其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元朝在地方推行的制度:行省制度5、在元朝时期形成了一个新得民族:回族6、元朝时期管理台湾的机构:澎湖巡检司7、元朝时期管理西域(今新疆)的机构:北庭都元帅府8、元朝时期管理西藏的机构:宣政院(宣慰使司都元帅府)9、在元朝时期,让官吏战战兢兢,让老百姓提心吊胆的机构:特务机构10、明长城:(1)东起:鸭绿江边(2)西至:嘉峪关11、设立锦衣卫的皇帝:朱元璋(明太祖)12、设立东厂的皇帝:明成祖(朱棣)六1、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东京)、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今北京)2、郑和下西洋(1)时间:1405—1433年(2)起点:刘家港(3)皇帝:明成祖(朱棣)(4)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5)作用:①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③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6)郑和完成下西洋这一壮举最关键因素:国力强盛3、清朝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使中国落伍(后)于世界4、与“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有关的作品:《资治通鉴》5、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元朝(朝代)6、雅克萨之战的爆发(1)时间:1685和1686年(2)领导者:康熙帝(3)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尼布楚条约》7、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为:“开元盛世”8、唐朝末年,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黄巢起义9、960年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建立北宋的是:赵匡胤(宋太祖)七1、为了管理新疆,清政府设立的机构:伊犁将军2、元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对外交往史实的认识:开放促进繁荣,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5、唐朝时期闻名中外的瓷器:唐三彩6、宋朝时期著名的瓷都:景德镇7、清朝前期,为了控制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知识要点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根本目的)。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5、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隋唐科举制度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直到清末科举制才被废除。

科举制的完善:①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③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对隋唐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7、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8、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9、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10、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11、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3、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4、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5、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17、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
代表作
特点
李白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三吏”“三别”
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
白居易
《秦中吟》《新乐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2、时间:隋炀帝,605开始,历时六年(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618)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6
无为县第三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取直后,从杭州直达北京。 (3)海运 刘家港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 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 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度行 西藏——宣政院辖地 省 地方: 行中书省 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澎湖巡检司。 制 广州——江西行省 元朝,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第 13、14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15 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13、14 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学上的“两司马” 史学家 年代 著作 体例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纪传体通史 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2
无为县第三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907 年,唐朝灭亡。 第 4 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完善阶段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 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 的繁荣。 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1300 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 5 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在今天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 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③ 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二、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活动 今何族的祖 民族 与唐朝的关系 地区 先 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 吐番 西北 藏族 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回纥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车书 靺鞨 东北 满族 本一家”。 南诏 西南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 第 6 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人教版七年级(下)中国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中国历史复习提纲

⼈教版七年级(下)中国历史复习提纲⼈教版7年级(下)《中国历史》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1课隋朝的统⼀与灭亡1.隋朝是哪⼀年由谁建⽴的?都城在哪?581年、杨坚(隋⽂帝)、长安。

2.隋统⼀全国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589年、隋⽂帝灭掉陈朝。

3.隋统⼀有什么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顺应了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4.隋⽂帝巩固统⼀的措施有哪些?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②统⼀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③加强中央集权,提⾼⾏政效率。

5.隋朝⼤运河是哪位皇帝组织开通的?⽬的是什么?该运河共分为哪⼏段?以哪个城市为中⼼?南北各到哪⾥?开通此⼤运河有何作⽤?(1)开通皇帝:隋炀帝。

(2)⽬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四个河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三个城市:以洛阳为中⼼,北达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浙江杭州)。

(5)作⽤: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化交流。

6.科举制是何时创⽴的?完善于何时?正式确⽴的标志是什么?(1)创⽴:隋朝(2)完善:唐朝(3)标志:隋炀帝创⽴进⼠科。

7.科举制的意义是什么?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上的权⼒;②扩⼤了官吏选拔的范围;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8.隋、唐、宋时期的统治者为科举制度的发展作出哪些贡献?隋⽂帝——注重考察⼈才的学识,初步建⽴起通过考试选拔⼈才的制度;隋炀帝——创⽴进⼠科;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武则天——创⽴殿试制度;宋朝——增加科举取⼠名额,提⾼进⼠地位。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是哪⼀年由谁建⽴的?都城在哪?李渊(唐⾼祖)、618年、长安。

2.“贞观之治”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出现的治世局⾯?他的统治措施主要有哪些?(1)唐太宗(李世民)(2)政治:①勤于政事,虚⼼纳谏;②⼴纳贤才,知⼈善任;③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⑤进⼀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⑥增加科举考试的科⽬。

经济:轻徭薄赋,发展⽣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上册(1-7课)复习提纲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距今(170万年)。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①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十分有名。

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很大。

②炎帝姓姜,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称为神农,还发明了陶器。

尝百草发现治病的药物。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创制历法,发明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

发明了铜器和车船。

③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

④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这一制度称为“禅让”。

⑤大禹治水过程中,亲自参加,“三过家门而不如”夏朝和商朝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②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位子,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③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成汤发动推翻夏朝的战争。

大战与鸣条。

成汤建立了商朝。

④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了。

⑤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А农业生产规模一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

В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

℃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

D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货币西周的兴亡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大战与牧野。

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2:分封制: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

这就是分封制。

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诸侯)。

享有统治和管理封国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同时,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的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否则将受惩罚。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

姓姬的封国有53个。

4: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

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2:春秋争霸的原因: A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B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而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当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4:齐桓公首霸条件:①:任用政治家官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国力强盛。

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③: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5:齐桓公在葵丘以霸主的身份会盟,当上了春秋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主。

6:齐桓公后,晋楚争霸。

晋楚军队在城濮进行决战,晋军战胜,晋文公称霸,后来,楚国强大起来,楚庄王北进中原,在铋打败晋军。

楚庄王称霸。

7:春秋末期,南方的吴国和越国加入了争霸的行列。

吴王阖闾任用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为将军。

进攻楚国,五战五胜,吴王阖闾称霸。

经过长期努力。

越王勾践北上会盟诸侯,成为春秋的最后的一个霸主。

8: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战国七雄1:春秋之后,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这时的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2:战国时期的战争:①:七国之间战争不断。

②:兵器得到改进,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③:各国组织军队在都城和边境修筑城防工事。

④战争激烈,规模很大,发生了“围魏救赵”和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战国时期出现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

3:合纵与连横: A(合纵原因):战国中后期,秦国力量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造成威胁。

B:(合纵内容:)六国有“合众势以攻一强”的意愿,并因此进行合作,包括联合出兵进攻秦国。

历史上称这种策略为“合纵”。

C(连横的原因):秦国进一步向东发展,必须破坏六国的联合,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的联盟。

D(连横的内容);秦国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分别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于自己,“事一强以攻众弱”历史上称为“连横”4:合纵与连横之争是战国纷争的重要的内容。

商鞅变法背景:秦国相对落后,东方六国看不起秦国;,土地被魏国占领也无力夺回,秦孝公深感耻辱,决心变法图强,改革内政,发布求贤令,招揽人才。

时间:公元前356年。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1,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2,重农抑商。

3,奖励军功。

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5,严明法令。

性质: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影响:1,旧的制度被废除,新的制度建立,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3,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秦朝的统一一:秦王扫六合:战国末年,秦国的实力远远超过东方六国,统一时机成熟。

秦王嬴政积极准备,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

二: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三:皇帝制度的确立,秦王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就将最尊贵称号“皇”和“帝”合起来,号称“皇帝”自己称“始皇帝”l 四: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1: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由他决定。

大臣官吏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2: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使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

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

3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规定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通行货币,,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通用字体。

4北击匈奴,修长城,防御匈奴。

陈胜吴广起义一:秦的暴政表现:1:焚书坑儒, 2:沉重的赋税,徭役和服兵役。

3:极端严酷的刑罚。

二:公元前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天安徽宿县)起义,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不久,陈胜自立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项羽强大起来,公元前207 年,项羽率军在巨鹿之战中歼灭了秦军的主力。

四:公元前207年,刘邦逼近咸阳,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五;“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

“焚书”是李斯的建议。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一: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了汉朝,都城在长安。

汉武帝在位时,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二:汉武帝下诏求贤,著名学者董仲舒被举荐上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长安兴办“太学”招收“弟子员”。

三:汉武帝为巩固统一的措施和作用:A,措施:1,思想上:尊儒术兴太学。

2,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还采取有力措施,取消了一些王,侯的资格。

3经济上,整理财政,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有国家垄断经营,私人不得铸造货币和经营盐铁。

B:作用:有利与国家的统治,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

四:汉武帝开发边疆(武功):1,打败匈奴,设“河西四郡”2,重设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的管理。

3。

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

张骞通西域一: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二: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国,进攻匈奴。

三: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丝绸和铁器,铁器制作和打井技术传如西域。

骏马,魔术,胡桃,胡萝卜等传入内地。

四;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西域(今天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丝绸之路一:丝绸之路(起点)长安-------河西走廊-------阳关,玉门关-------葱岭------西亚,欧洲。

这条路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称为“丝绸之路”二:南方丝绸之路起点是成都,三:秦汉时与朝鲜的交往:1,铁器技术传入朝鲜,2,在平壤附近墓里发现“蜀”的“漆器”3当时朝鲜有个国家叫“秦韩”。

四:西汉时,中国与日本就了交往,当时日本列岛上有30多个国家与中国有交往。

东汉时,日本的一个叫“委奴国”的派使者到中国,汉光武帝赠送“汉委奴国王”金印。

五:班超派部属甘英出使大秦,只到了“条支海”(今天的波斯湾)。

166年大秦(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派使者从海上来到中国,这是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录。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东汉末年,形成了军阀混战的局面,著名的军阀有袁绍,曹操等。

二:官渡之战:200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大战,曹操亲自率精兵偷袭乌巢把袁绍的粮草烧的一干二净曹操打败了袁绍。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官渡之战后几年,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三: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以汉王朝丞相的身份南下,企图统一全国,孙权与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打败曹军。

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刘备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四:220年,曹丕建立魏国,都城是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汉,又称蜀汉或者蜀。

都城是成都。

229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城是建业(今江苏南京)。

魏,蜀,吴的建立,标志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五:三国鼎立局面得以维持主要是蜀国和吴国的联盟,使魏国不敢南下。

南方的初步开发一:三国时期南方开发的原因:1,南方地区相对稳定。

2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农作物。

3:南北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4:孙吴政权以及蜀国重视发展经济。

二:吴蜀时期,江南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会稽出产的越布是著名的特产。

侯官和番禺是造船中心,能建造大舰船。

瓷器技术提高,能生产精致的青瓷。

三: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稳妥处理民族关系,使“南中地区”的到初步的开发。

四:三国后,西晋曾经统一全国。

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东晋和南朝先后统治南方。

五:东晋南朝是南方开发的原因:1,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

2,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3,社会相对安定。

4,南方气候温暖,雨水充足,土地肥沃。

六:建康(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建康的变化是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缩影。

七:230年吴国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台湾)这是大陆与台湾最早交往记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从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少数民族内迁,其中,鲜卑族的拓拔部的影响最大。

二:我国民族分布形成了“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在边地的格局。

三: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标志北朝开始。

拓拔宏是鲜卑族的杰出政治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