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2 图形与几何》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图形与几何(二)》(张泳恩)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图形与几何(二)》(张泳恩)

教案表课题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二)》上课年级五(2)主备教师张泳恩副备教师上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单位,能熟练计算他们之间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归纳.练习.巩固学生获得的图形与几何的统计知识。

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能熟练计算其面积和体积。

会确定物体位置的相关知识教学难点掌握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与联系;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运用采用探究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交流,掌握本节知识学法指导观察法、分析比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学习方法环节教师授课内容学生活动达成目标Ppt、时间导入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内容。

认真聆听老师的谈话总结回顾,点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15分钟初步探究(一)交流回顾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这学期学习了”图形与几何”的那些知识(指名回答)1.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多样性。

2.什么叫体积?什么叫容积?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汇报:图形与几何中的单位。

合理解决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

通过回忆总结,让学生进一确定物体位置。

P17分钟合作探究引导析疑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单位复习一遍。

回顾旧知,温故知新通过复习回顾,让学生巩固旧知P211分钟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达成目标Ppt、时间拓展学习巩固训练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之间的换算进率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技巧与形式回顾旧知,温故知新通过复习回顾,让学生巩固旧知P39分钟检测反馈•进行题海战术,完成课件里的题目(请完成书本p96页的第1和第2题,请完成书本p96页的第3题)同学们认真思考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全班订正。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P5-P97分钟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反思并自己组织语言概述本节课的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巩固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与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提升学生进行图形观察、描述、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 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 通过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 增强学生对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意识。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图形的分类和性质,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 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和关系。

- 几何图形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图形的转换过程和转换规律。

- 解决涉及几何图形的复杂问题。

- 掌握几何图形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几何模型、图形卡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计算器。

教学过程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之前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知识,进行复习。

探究与发现- 分组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图形之间的转换规律。

小组合作- 分配任务,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与几何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总结与归纳- 让学生总结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

- 教师进行补充和解释,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准确理解。

应用与拓展- 设计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探索图形与几何的更广泛应用。

板书设计- 用图表和文字清晰地展示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

- 用不同颜色区分重点和难点。

- 在板书旁边附上相关的示例题目,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 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包括基础题目、提高题目和挑战题目,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总复习 第2节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总复习 第2节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

第2节图形与几何教材第93页,第96~97页的内容。

1.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空间观念。

3.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物间有联系可转化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难点: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

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我们已经复习了“数与代数”的相关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1.师: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我们先来说说长方体,你了解它的哪些方面呢?生1: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分为三组:长、宽、高,每一组都有4条。

生2: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特殊情况下,长方体会出现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也就是说,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

生3:长方体的棱长和是指长方体所有棱的长度之和。

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生4: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ah+bh)×2。

生5: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V=abh。

生6:关于长方体的体积我还有补充,长方体的体积还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进行计算。

也就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V=Sh。

师根据生汇报板书: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长方体的表面积:S=(ab+ah+bh)×2长方体的体积:V=abh=Sh2.师:你们的发言真精彩,在发言中,可以看出很多的同学都在认真思考,很棒。

那正方体呢?能像刚才那样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生1:正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2图形与几何》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2图形与几何》教案

图形与几何。

(教材第93页和第96、97页的练习题)1.对本册书中图形与几何方面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巩固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图形,你们还记得吗?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还学习了哪些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内容?生:确定物体的位置。

师:对。

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和确定位置,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整理。

【设计意图:由提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关于图形的内容,把学生带到“图形与几何”的课堂】1.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师: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顶点、面,谁能说出它们的特征?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长方体中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对的面完全相等;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完全相等。

师: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生1:展开图中相邻的面一定不是折叠后立体图形中相对的面。

生2:折叠时,要先确定底面,再想象折叠过程。

师:好。

请看下面的平面展开图,想一想,哪个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关于平面展开图的第2题)同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对这块知识掌握得很好。

下面请打开教材第96页第3题,把长方体、正方体和对应的展开图连起来。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了解它们面和棱的特点,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奠定基础】2.整理体积单位。

师:我们学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你们还记得体积单位吗?生:常用的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师: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呢?生: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2_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2_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2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五年级的数学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2 图形与几何》。

一、教材分析《2 图形与几何》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单元,共有10个课时。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图形的对称,以及图形的运动等。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知识的拓展,也是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周长和面积计算、对称及运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理解图形的对称和运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理解图形的对称和运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对图形对称和运动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理解图形的对称和运动。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

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教学目标1.对书中图形与几何方面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能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巩固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93页“图形与几何”第2、4题和第96~97页“练习”的第1~7、10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回顾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正方体以及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

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是怎样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公式是怎样的?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整理长方体(一)、长方体(二)、确定位置这三单元的相关知识。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3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提问: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长方体中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完全相同。

2.引导学生复习体积单位。

(1)提问:我们学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你们还记得体积单位有哪些吗?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常用的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提问: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呢?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回答:棱长是1厘米的正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3分钟)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追问:计量液体的体积用什么作单位?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3)提问:你知道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备课说课稿一、说教材《总复习》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最后一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对整个学期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因此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本册书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和掌握本册书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和归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说教法、学法1. 教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学法: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等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途径,整理和归纳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整理和归纳,形成自己的复习资料。

2.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复习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3.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4.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为今后的学习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六、说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练习巩固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理解图形的属性和分类,掌握图形的变换,能运用图形与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及其关系。

2. 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其子分类。

3. 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对称性、全等与相似、图形的度量(周长、面积、体积)。

4. 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变换。

5. 图形与几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和变换。

2. 教学难点:图形的变换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和变换,结合实例进行演示和讲解。

3. 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图形与几何:点、线、面、体2. 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3. 图形的性质:对称性、全等与相似、度量4. 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变换5. 图形与几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图形的分类、性质和变换。

2. 提高题: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拓展题:研究图形的创意设计。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过程是否顺畅。

2. 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兴趣是否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包括点、线、面的关系,以及图形的对称性。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图形的分类,包括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以及特殊图形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矩形等。

3. 图形的对称性,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4. 图形的变换,如平移、旋转和翻转。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能够对图形进行分类,并识别特殊图形。

3. 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图形的对称性,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点、线、面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2. 图形的对称性和变换的理解和应用。

3. 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几何模型、图形卡片、投影仪。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几何模型和图形卡片进行演示。

3.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对图形进行分类,并找出特殊图形。

4. 活动二: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图形的对称性,通过实例和投影仪进行演示。

5. 活动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图形的变换,如平移、旋转和翻转。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图形的分类,包括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以及特殊图形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矩形等。

3. 图形的对称性,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4. 图形的变换,如平移、旋转和翻转。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找出对称性和变换的实例,并记录下来。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1-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1-北师大版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习“图形与几何”的整理复习及96.97页练习题。

教材分析:
“图形与几何”(二、四、六单元)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物体的容积与体积,在平面图中描述物体的位置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

学情分析:
因为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学生能自觉地对知识进行整理与分析,学生们称这种形式为“教学知识树”。

所以,不少学生已经对本册内容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在这种氛围和良好学习环境下,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在勇于发言,敢于质疑,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展开图。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物体的表面积。

3.理解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区别,掌握容积单位,能正确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4.能根据物体的方向确定位置。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学会分类归纳,有序整理、系统复习的学习方法,提高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加深对确定位置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物间有联系可转化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重点: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归纳与反思。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梳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整理归纳法、交流讨论法、整理应用法、网络运用、ipad绘图。

媒体资源:
网络ipad移动终端镜像投屏,PPT课件。

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定义、性质和计算其周长、面积。

•能力目标:能够简单分析解决包括面积、周长等在内的相关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复习图形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难点:•在计算中,能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复习课前作业•通过小组讨论,搜集平时生活中常用的图形,了解学生对图形定义的掌握情况。

2.核心内容讲解1.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复习•正方形:4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相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角形:边数为3,内角和为180°。

•圆形:平面上和一个点(圆心)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2.计算周长和面积的方法•正方形面积:边长的平方。

•长方形面积:长乘宽。

•三角形面积:底边乘以高再除以二。

•圆形面积:半径的平方乘以π。

3.解决相关问题•问题一:若正方形ABCDEF的边长为6cm,则其周长为多少?•解题思路:正方形的周长为4倍的边长,因此ABCDEF的周长为24cm。

•问题二:若长方形ABCD的长为8cm,宽为6cm,则其面积为多少?•解题思路:长方形的面积为长乘以宽,因此ABCD的面积为48cm²。

3、教学巩固1.小组练习: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下列计算题。

•在图中所示的长方形中,若长为5cm,宽为3cm,则其周长为多少?•在图中所示的三角形中,若底边为8cm,高为6cm,则其面积为多少?2.展示学生练习情况,并进行纠错4、课堂反馈1.综合检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四种图形的定义及其计算周长,面积的公示。

2.学生评价:通过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发现问题,做好下一步的课堂教学设计。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复习图形的基本定义和性质,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强化了学生对基本公式的掌握。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公开课教案_12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公开课教案_1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之《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点,能熟练计算其面积和体积。

2.通过复习归纳、练习,巩固图形与几何的知识。

3.掌握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与联系,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本学期学习了两个章节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系统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

PPT出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册数的关于图形几何知识进行回顾,给学生设疑,吸引学生进行下面的复习和学习。

)二、系统梳理、知识内化(一)知识点一: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性质2、知识巩固:把下面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填在表中。

(单位:cm)(设计意图:通过系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特点进行系统的学习,对接下来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知识点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1、对长方体的表面积下定义: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2、对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进行学习巩固:长方体前、后面的面积=长×高长方体上、下面的面积=长×宽长方体左、右面的面积=宽×高3、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宽+长×高+长×高+宽×高+宽×高=(长×宽+长×高+宽×高)×24、设疑: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吗?认一认,想一想。

(设计意图:通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个已有的知识进行延伸,认识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从而从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得到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5、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x棱长x66、设疑:长方形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正方体呢?PPT动态演示:随着长方体的长、宽、高发生变化,长方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以动态展示的直观效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长方体的长、宽、高发生变化,长方体的体积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北师大版

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教学内容】教材第92页内容。

(本册数与代数知识整理)【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并能应用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教学难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分数加减法(列出本节课复习的目标,让学生明确)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2.教师PPT课件出示分数加减法计算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讲评、评价。

全对的同学可获得1颗☆。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回忆分数乘、除法的知识。

(1)分数同整数相乘。

(2)分数同分数相乘。

(3)分数除以整数。

(4)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师小结: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0除外,0没有倒数。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2页第2题。

集体讲评,全对的同学可获得1颗☆。

3.指名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容易出错。

4.(PPT 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讲评,全对的同学可获得1颗☆。

三、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1.PPT 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第4题。

提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在列方程时首先要找出什么? 怎样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 学生根据问题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教师板书完整过程。

2.完成教材第95页第9,10题。

集体讲评,全对的同学可获得1颗☆。

四、课堂小结你们获得了几颗星?通过这节复习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第2,5,6题。

六、布置作业完成《·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一、内容概括本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核心知识点,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案内容主要包括对各个知识点的概括性梳理和针对性的复习训练。

五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几大板块。

本教案将通过细致的内容概括,引导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回顾。

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和思维拓展,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 回顾本学期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和目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之“回顾本学期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和目标”段落本学期五年级数学学习的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

在数与代数方面,学生掌握了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规则,对数的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空间与几何方面,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

还学习了如何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对统计与概率有了初步的认识。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概念及性质,理解数的运算规则。

几何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能描述平面图形的特征,理解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测量计算。

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方法,对统计与概率有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总复习阶段,我们需要回顾本学期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和目标,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2. 强调总复习的重要性及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在进行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时,总复习阶段尤为重要。

这一阶段不仅是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梳理,更是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时刻。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复习》公开课教案_19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复习》公开课教案_19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教材分析本册中的图形与几何主要包括7大知识点: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点。

2.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

3.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4.体积单位换算。

5.长方体,正方体展开与折叠。

6.露在外面的面。

7.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并且在此之前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因此为学习这类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学生平日里的努力,复习这块内容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但要把这块知识整合起来,到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并运用与实际生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特点以及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2.会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3.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二)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采用“自主、合作、相互交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整合意识。

(三)情感态度:渗透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

五、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

2.难点:能根据平面图确定两地相对位置。

六、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基础过关、闯关题卡七、教学设计课前准备:请孩子课前自行对本册书中图形与几何知识进行整理。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温故而知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说过的话,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生:复习旧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温故知新”,走进奇妙的图形世界,一起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板书)(二)回顾整理,归纳知识1、同学们打开书目录页,谁能说说本学期学的内容中,哪些单元是属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呢?(学生回答:本学期关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有:第二章长方体(一),第四张长方体(二),第六章确定位置(教师相继板书)课前老师布置了整理的任务,相信大家都已经做好了知识结构图,现在我们要分小组进行交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你整理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交流小贴士:(大屏幕显示,找学生来读要求)(1)本册学习了那些具体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2)经过怎样的过程获得这些知识?(3)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可举例说明。

五年级数学下册_总复习第二课时教案_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_总复习第二课时教案_北师大版

第二课时课题:总复习教学内容:教材p93 p95 (图形与几何)教学目标: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点,能熟练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复习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3.复习巩固复式条形、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等统计知识。

加强分析与统计相关的问题的能力。

重点:能熟练地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会确定物体的位置,会应用统计图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掌握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会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数与代数”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有关内容。

回顾知识、分类整理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说说你学习了哪些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想一想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子?正方体展开又是什么样子?试着画一画。

把学生画的不同的展开图通过投影展示,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多样性。

课件出示教材p93页“独立思考”第2题如下:引导学生回答、、图折叠后,能围成正方形。

想一想:什么叫体积?什么叫容积?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结合小组汇报小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举例说明 1cm2 1dm2 1 m2各有多大?1l 1ml 水大约有多少?(学生独立思考后举例说明)巩固练习独立完成教材第96页“图形与几何”第1题。

如下:一生回答。

(2)独立完成教材第96页“图形与几何”第2题。

如下:分别找学生说出结果和互化方法。

(3)一块不规则的铁块浸没在底面积是48平方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中,水面上升了0.5厘米。

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a. 一生读题,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和理由后再板演。

b. 全班练习。

c. 师订正讲解。

(二)复习确定位置1. 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想一想我们学习了哪些方向?2. 一个方向如果处在东和北之间,如果不用东北来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回答用东偏北或北偏东,再加上一个具体的度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教材第93~97页内容。

1.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差不多特点,明白得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把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明白得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依照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进展空间观念。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能熟练地运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会确定物体的位置。

2.把握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和联系,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定位。

一、知识回忆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1)想一想,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模样?正方体展开后,又是什么模样?试着画一画。

依照学生的汇报,把学生画的不同的展开图用投影仪展现给大伙儿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多样性。

(2)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S=(长×宽+长×高+宽×高)×2=(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6a2(3)想一想,什么叫体积?什么叫容积?先独立摸索,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依照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那个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那个容器的容积。

举例说明1 cm3,1 dm3,1 m3各有多大,1 L,1 mL的水大约有多少。

学生独立摸索,尝试举例说明。

指名学生汇报。

2.确定位置。

一个方向,假如处于在东与北之间,能够用什么方一直表示呢?引导学生回答出:能够用东偏北或北偏东来表示,在用这种形式表示位置时,一样都加上具体的度数。

二、指导练习1.完成教材第96页“图形与几何”第1题。

巩固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明白得。

练习时,建议先让学生独立摸索,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独立完成教材第96页“图形与几何”第2题。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2)(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表格式)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2)(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表格式)
学生2:还需要知道距离。
学生3;可以用数对来表示位置,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位置。
(板书:图形与几何(2))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图形与几何”中“独立思考”第4题。
教师:小猴子想回到家,应该怎样做?
学生:先确定小猴子的位置。
教师:怎样确定小猴子的位置?
学生:要知道方向和距离。
教师:一个方向,如果在西与北之间,那么可以用什么方向来表
示呢?
学生:可以用西偏北或北偏西来表示,在用这种形式表示位置时一般都加上具体的度数。土
(1)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画图完成。
(2)展示学生作业,教师讲评,集体订正。
(3)教师:知道了方向和距离,小猴子应该怎样走?
学生:小猴子向西偏南45°(或南偏西45)方向走2000 m,就到家了。
2.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图形与几何”第10题。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确定位置的知识,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
教师:我们今天起来复习图形与几何的另一个知识点: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师:你知道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些条件吗?
学生1:需要知道位置与方向。
(1)教师:以学校为观测点,你能说说你的发现吗?
学生1:我发现商店的位置在北和西之间。
学生2:我发现少年宫的位置在西和南之间。
学生3:我发现书店的位置在南和东之间。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如何确定书店与少年宫的位置?
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1:书店在南偏东(或东偏南)45°的方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与几何。

(教材第93页和第96、97页的练习题)
1.对本册书中图形与几何方面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巩固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图形,你们还记得吗?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还学习了哪些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内容?
生:确定物体的位置。

师:对。

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和确定位置,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整理。

【设计意图:由提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关于图形的内容,把学生带到“图形与几何”的课堂】
1.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师: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顶点、面,谁能说出它们的特征?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长方体中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对的面完全相等;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完全相等。

师: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1:展开图中相邻的面一定不是折叠后立体图形中相对的面。

生2:折叠时,要先确定底面,再想象折叠过程。

师:好。

请看下面的平面展开图,想一想,哪个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关于平面展开图的第2题)
同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对这块知识掌握得很好。

下面请打开教材第96页第3题,把长方体、正方体和对应的展开图连起来。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了解它们面和棱的特点,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奠定基础】
2.整理体积单位。

师:我们学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你们还记得体积单位吗?
生:常用的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师: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呢?
生: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师:计量液体的体积用什么作单位?
生: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师:你知道1升水和1毫升水大约有多少吗?
生:1毫升水大约是1滴水,1升水大约有2杯水。

师:你们还是很有生活经验的,下面我们来解决几个小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你知道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

师:好,运用它们的关系就可以进行单位换算。

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常用的体积单位,熟练地进行单位换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师:什么是表面积?体积呢?
生1: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们的表面积。

生2:长方体或正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它们的体积。

师: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或体积?
生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生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生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通用公式为“底面积×高”。

师:好。

请同学们运用这些公式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或体积。

(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表面积和体积问题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根据它们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6、97页的第6~9题)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关于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整理方向和位置。

师:我们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更准确?
生:用方向和角度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同时还要加上距离。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

现在小猴子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你能帮它找回家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第4题)
学生读题,然后打开教材第93页第4题。

连接小猴家和它现处的位置,量出角度,测量出图上距离再换算成实际距离,然后再进行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你们做得很好。

下面请正确描述一些场所的位置。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我们大家通过解决图形与几何问题,有什么感受?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1: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就可以熟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2:只有掌握基本知识点,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
图形与几何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体积(容积)单位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方向与位置
A类
1.填空。

(1)正方体是由()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有()条棱,它们的长度都(),正方体有()个顶点。

(2)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6cm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cm。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条棱,分别叫作长方体的()、()和()。

2.一个正方体木块,若把它切成3个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80cm2。

这个正方体木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考查知识点: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点及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B类
3.红星村要修一条长1800m、宽12m的公路,要先铺10cm厚的三合土,再铺6cm厚的沙石。

需要三合土、沙石各多少立方米?
(考查知识点: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1)6面12相等8(2)相等特殊(3)12a72(4)三长宽高
2.(80÷4)×6=120(cm2)
B类:
3. 10cm=0.1m6cm=0.06m1800×12×0.1=2160(m3)1800×12×0.06=1296(m3)
教材第96页练习
图形与几何
1.(1)升(2)立方厘米(3)毫升(4)升
2.30018600.360.8730.79350000
3.略
4. 6×2×3=36(cm3)
5.(10×6+6×5+10×5)×2=280(cm2)10×6×5=300(cm3)
(0.5×2.5+0.5×0.8+2.5×0.8)×2=7.3(cm2)0.5×2.5×0.8=1(cm3)
8×8×6=384(cm2)8×8×8=512(cm3)
6.6×6×6=216(dm3)216×2.7=583.2(kg)
7.0.84×0.75=0.63(m3)
8.48×0.5=24(cm3)
9.(1)18×20×30=10800(cm3)10800×1.5=16200(cm3)16200cm3=0.0162m3 (2)0.0162×40=0.648(m3)0.0162×40×365=236.52(m3)
10.东南45°西南30°商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