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肇庆叶挺独立团心得体会
参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心得体会参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心得体会最近,我有幸参观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
这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叶挺和他的独立团而建立的。
在这次参观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叶挺一生的坎坷和艰辛,也对他的英勇事迹充满了敬佩。
进入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照片和展板。
这些照片上的人物有的是年轻而英俊的军人,有的是英勇而坚毅的解放战士。
他们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透视出敌人的每一个动作。
展板上清晰地记录着叶挺独立团在抗日战争中的战斗历程,每一个战斗任务都被详细地描述了出来。
我看着这些照片和展板,不禁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接着,我们进入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的内部。
这个旧址被精心修复过,并且保留了当年的一些陈设和文物。
我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感受到了叶挺和他的战士们当时的艰苦和痛苦。
尤其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小小的办公室。
这个办公室只有几平米,却是叶挺独立团团部的指挥中心。
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内,叶挺和他的团长们曾经谋划过无数次的战斗计划,制定过无数次的战斗战术。
他们用聪明才智和毅力支撑起整个独立团。
叶挺是一个英雄,他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曾在平型关大捷中立下了军功,击退了大批日军。
他曾带领独立团深入日军阵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突击,给日军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他曾凭借一腔热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独立团的战士们。
他们冲锋陷阵,舍生忘死,为了国家的解放而奋斗到底。
许多年过去了,叶挺英勇事迹的影响力依然深远。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还有许多其他的展览和纪念活动。
比如,一个展览展示了叶挺的生平和事迹,向观众介绍了他的家庭背景和军事经历。
还有一个镜像展示了叶挺团部的实际工作环境,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氛围。
此外,还有一些文物和照片展出,用以证明叶挺的真实存在和他的英雄事迹。
参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叶挺的伟大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
2024年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李贵良____年____月____日,响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在严旭谱院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____市惠阳区叶挺纪念馆参观。
叶挺纪念馆坐落在惠阳区一个偏僻而幽静的小山村—秋长镇周田村,是一间6房2厅____天井的客家围屋,在院子中,竖立着叶挺将军手持“铁军”的特质。
故居内陈设着叶挺将军一家当年所用的家具,墙上挂着将军一家的照片,别以为将军的家是富丽堂皇,叶挺将军一家所用的都上普普通通的,如房间里床上罩的是麻布帐以及铺盖的是蓝印花粗被,劳作用的是普通客家农家田间劳作时的用物,可见当时将军一家过的是艰辛劳作的农家生活,从而也使将军养成节俭简朴的生活作风。
叶挺纪念馆还纪录了叶挺一生的革____事迹,将生平分为。
出身农家,从戎救国;赴法深造,编练新兵;北伐先锋,保卫____;举旗____,再战____;领导抗敌,卓著勋劳;皖南浴血,铁窗铮骨等七个部分。
从叶挺将军的一生革____事迹来看,叶挺将军,完全可以抛弃____的信仰与追求,接受____的____厚禄。
但他没有,他毅然决然地抛却了温暖的家庭,他毫不犹豫地唾弃优厚条件,为民族解放,舍生忘死,披肝沥胆,其崇高的人格与气节,惊天动地,为后人敬仰。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____家、____家、忠诚的____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叶挺将军一生,他忠诚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崇高品德,执政为民,为群众办实事,将军在革____事业中顾及大局,光明磊落、坚持团结,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增强党的战斗力,艰苦奋斗,廉洁奉公。
2024年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2)参观叶挺纪念馆的体会____年,我有幸前往叶挺纪念馆参观,深深感受到了这位伟大将领的英雄事迹和他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叶挺勇猛顽强的精神力量。
叶挺是中国著名的抗日将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之一。
肇庆红色之旅: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

作战勇敢 ,不怕牺牲 ,为其赢得 了
“ 军 ”的称 誉 。 铁 在 北伐 战争 中 ,独 立 团担任 北伐 先锋 ,为 其 所 在 的 国 民革 命 军 第 四 军赢 得 “ 军 ”称 誉 ,并 成 为 铁
市江滨东路西江河畔阅江楼 。
阅 江 楼 始 建 于 明 代 , 是 典 型 的 岭 南 四合 院式 建筑 群 , 为广 东省
察。纪念馆的设施建设和文物征集 日益 完善 ,成为了肇庆 市
干 部 群 众 和 青 少 年 开 展 革 命 传 统 教 育和 爱 国 主 义 教 育 的 重 要
基地和著名 的旅游景点。16 年7 ,被广东省公布为第~批 92 月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独立团在党支部的领导下 ,在党 员模 范作用的影响下 ,全 团
斗争 的新时期,为 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 的历史贡献 。 l 5 年 l 月 ,根据 朱德元 帅抵肇 视察 时的指 示 ,在 阅 99 0 江楼设立叶挺独立 团团部 旧址纪念馆 ,朱德 亲笔为纪念馆 题
书 馆 名 。随 后 , 有 6 多 名 党 和 国家 领 导 人 到 过 纪 念 馆 参观 考 0
墨客 云集 吟 咏之 所 ,也是 商讨 军
机 大 事 重地 。 12 年 1 月2 日,根 95 1 1 据 中 共 广 东 区 委 的指 示 , 以 一批 共 产 党 员 为 骨 干 ,在 肇 庆 成 立 国 民 革 命 军 第 四军 独 立 团 ( 称 叶挺 独 立 团 ) ,全 团2 0 又 10
啊 色
…u
肇 晟红色 乏徼
肇庆是 一座 历 史悠 久 、风景 秀 丽的历 史文化 名城 ,也是一 个党 史资源十分 丰富 的 “ 区” 。在 民主 革命 时 老 期 ,以全 国著名的农 民运 动领 袖彭湃 、人 民军队创造 者之一 的叶挺 、中共 西江党组织 的创始人 周其 鉴和以身殉职
叶挺观后感

叶挺观后感引言叶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叶挺纪念馆,深入了解了叶挺的事迹和精神。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对叶挺的观后感进行详细的叙述和总结。
叶挺的背景与成就叶挺,原名叶楚怀,1892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冯门里。
叶挺年轻时聪明好学,为人仗义,勇于追求正义。
他早年就读于苏州美术学校,后考入杭州岳飞书院学习。
在学习期间,叶挺加入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组织,积极参与社会运动。
1919年,叶挺考入黄埔军校,并成为军委主席团特别顾问。
随后,他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干,被选为冯玉祥部队的指导员。
叶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
他曾参与北伐战争,建立起自己的军队,并与共产党展开合作。
叶挺在共产党内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包括中共代表团团员、中央执行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等。
他还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参与了长征,并在解放战争中组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游击队。
叶挺的精神和品质在参观叶挺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叶挺的精神所感染和启迪。
叶挺具有坚定的信仰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他无私地为了工农大众的解放而奋斗,始终没有动摇过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叶挺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困苦,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对人民事业抱有无限的坚持和热爱。
叶挺具备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
他在战场上勇敢无畏,善于制定战略和战术,对敌韧性十足。
他还深谙军民关系的重要性,注重与士兵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以确保战斗的胜利。
叶挺的品质也令人钦佩。
他秉承着光明正义的原则,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腐败和不公。
他对待部下和士兵非常亲切,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
叶挺的影响与启示叶挺的壮丽事迹和崇高精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叶挺的忠诚和信仰告诉我们,只有具备强大的信仰和坚定的目标,我们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守信仰,迎接挑战。
其次,叶挺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告诉我们,作为一名领导者,我们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并善于团结和带领团队,制定科学的战略和战术,以确保事业的顺利进行。
观肇庆阅江楼后感

观肇庆阅江楼后感6月11日早上,怀着欢快的心情,我带领这全班的同学做包车去参观位于西江边的肇庆阅江楼。
肇庆阅江楼乃肇庆八景之一,据说北宋名臣包拯曾在其旁建菘台驿。
清代阅江楼是文人墨客云集吟咏之所。
阅江楼还是商讨军机大事重地。
南明永历帝曾亲临阅江楼检阅抗清水师。
光绪年间,中法战争期间的主战派彭玉麟,曾在此指挥军事.....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们的包车不久就到了这个让我们西安王已久的地方。
车子刚停稳,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做好下车的准备。
一下车,雄伟的阅江楼就映入我们的眼帘。
那典型的中式建筑,不禁令人想起《阿房宫赋》里面的“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的景象,使大家对他充满了好奇,毕竟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国,古建筑也湮灭在城市化的浪潮之中。
而阅江楼经过几代人的修葺保护,完整的保存下来,是在好不容易。
其实我们这次参观阅江楼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家的爱国人情。
除了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阅江楼还铭刻着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革命记忆。
剧史料记载:“大革命时期,当地农民自卫军总部就设在阅江楼。
1925年11月21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在阅江楼成立,全团2100多人,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
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1959年,阅江楼被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
”叶挺独立团,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了,当年北伐战争,叶挺将军就是在这里带领着他的“铁军”打起北伐战争的第一枪。
为中国人推翻军阀混战社会留下不朽的功绩。
走进阅江楼的大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北伐战争的墙雕,威武的叶将军带领着革命先烈人无畏地向敌人冲去,不禁使人觉得当年的烽火岁月场景如今历历浮现在大家的眼前。
在一楼参观完以后,我们沿着楼梯走上了二楼。
楼上的布局很别致,很有浓郁的中国楼阁“廊腰缦回”的特色。
穿过走廊,我们走进一个八十多平方的展厅里面,那里展示这很多当年也挺独立团使用过的东西。
参观叶挺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叶挺纪念馆观后感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叶挺纪念馆,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之旅。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了解到了叶挺先生的伟大事迹,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
首先,叶挺纪念馆的建筑设计简洁大气,展示了叶挺先生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个性。
整个纪念馆分为多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不同的主题,通过图片、文字、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叶挺先生的一生。
特别是在第一展厅,展示了叶挺先生年轻时参加北伐战争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四溢的时代。
其次,叶挺先生的事迹让我深感敬佩。
他在北伐战争中,带领部队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后,他积极投身国共合作,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的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叶挺先生在长征途中遇到困难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来担任红军总指挥,以保护红军队伍的安全。
他的爱国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令人钦佩。
最后,参观叶挺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叶挺先生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革命,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终身。
他的精神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同时,叶挺纪念馆也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断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而
努力。
总之,参观叶挺纪念馆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英雄精神的宝贵机会。
通过叶挺先生的事迹,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中国革命的艰辛过程和伟大成就,更能够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阅江楼观后感

阅江楼观后感阅江楼,又名叶挺独立团团部纪念馆,座落在肇庆市城区正东路石头岗上,居高临下,屹然矗立在浩荡东去的西江河畔,气势雄伟非凡。
久闻此楼乃肇庆八景之一,也是广东省四大名楼之一。
阅江楼不仅是因为其宏伟壮观的古建筑而闻名中外,更是因为其悠远深厚的历史底蕴而长存天地间。
据史料记载,宣德六年,肇庆知府王莹将石头庵改建,名为崧台书院。
崇祯十四年再度改建,正式立名为阅江楼。
各楼之间可以全部贯通,组成四合院式的整体建筑,中间是典型的岭南庭院,设有水池假山以点缀,四周有前人所栽的米兰古树,馨香四溢,沁人心脾.。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由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由共产党员叶挺任团长,于1925年11月成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
独立团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被誉为“铁军”。
1959年重修并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纪念馆”,朱德为纪念馆题了馆名。
馆内设《端砚春秋》陈列和《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
196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2月8日,江泽民来到阅江楼,参观了《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后,欣然题词“北伐先锋,永垂青史”。
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身为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叶挺住的卧室也不过是一桌两椅、一木床、一水盘和一衣架。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样的环境是极其的窘迫。
当我听到喇叭里传来军官训练的口号声时,我的心里只剩下难以描述的敬重与钦佩。
那浑厚而坚定的声音里充满着激情和希望,它似乎传递着无坚不摧的勇气,让人为之热血沸腾。
作为一个独立团的首领——叶挺,坚守自己的原则,艰苦作战,一心只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使我深深地折服了。
在这个高举和平与发展旗帜得时代里,艰苦的战争岁月似乎渐行渐远,我们享受着革命烈士用血汗换回的安定生活,但作为新生代的主力军,我们怎能不以祖国建设为主,不以创新发展为荣?奋起吧!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用坚定信心战胜动摇,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为我们可爱的中华人民,为我们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力所能及的力量!。
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作为一场历史之旅,我来到了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叶挺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叶挺先生的英勇事迹,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真谛。
在参观叶挺纪念馆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观看历史照片、听取讲解,更是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和危险。
叶挺先生作为一位优秀的将领和革命家,在这个时代面对了无数的困难和险情。
在纪念馆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馆室中,展示了他的家人和同袍们为共和国的事业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这些珍贵的历史珍品显示出叶挺先生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无比重要性,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
在这个充满暴风骤雨的时代,叶挺先生用自己不屈不挠的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挑战命运,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跟随着党中央前往敌人内部,做出了丰功伟绩。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深感叶挺先生的思想感染了整个时代,并激励了后人继续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参观叶挺纪念馆的过程中,我还深刻地认识到了纪念馆所表达的核心思想,那就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一种,是中国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叶挺先生所说:“民族是我的母亲,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做出出卖我的母亲的事情。
”这个句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叶挺先生为民族放弃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想起了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场景,更激励我在今后走好属于我自己的路,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参观叶挺纪念馆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思辨的重要性。
我们要学会将历史放在当下角度去思考,从中汲取智慧,在实践生活中把握机遇。
以叶挺先生为例,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不怕艰险,不退缩,终于赢得抗战的胜利,是因为他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
学习叶挺先生的经历和思想,进一步理解到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的领悟和思考,不断探究实现目标的途径,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才。
同时,在思辨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学会批判性思考,理性思考,做到虚心学习、开阔胸怀。
2023年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模板

2023年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模板《叶挺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一、参观背景2023年,我有幸参观了位于中国上海的叶挺纪念馆。
作为一位热爱历史的人,我对叶挺将军的事迹有所了解,但通过这次参观,我深深感受到了叶挺先生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情怀。
二、建筑特色叶挺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馆内建筑设计简洁大方,寓意着纪念叶挺先生的豪迈气概。
馆内主要分为两个展厅,分别介绍了叶挺将军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在中国革命中的贡献。
参观开始,我进入了第一个展厅。
三、叶挺生平展厅第一个展厅主要介绍了叶挺将军的生平事迹和成长经历。
展厅内的展品和图片真实再现了叶挺先生从小生活的农村到参军入伍,再到投身革命的过程。
通过展品所展现的一幕幕场景,我仿佛看到了叶挺先生青年时代的激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决心。
四、红军长征展厅第二个展厅是关于叶挺将军和他所领导的红军长征的展览。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举,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胜利。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与叶挺相关的历史照片和文物,了解了他在长征中的英勇表现和为党为国家付出的巨大努力。
这些展品都显露出叶挺先生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出色的军事才能。
五、感悟与启示通过参观叶挺纪念馆,我深深地被叶挺将军的精神所感动。
他从小就体验了农村贫困的生活,但他选择了投身军队和党的事业,毫不犹豫地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生。
他在长征中从未放弃,带领红军坚持不懈地战斗,最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他的勇敢和牺牲精神深深影响了我,让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无私奉献和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意义。
六、对未来的思考参观叶挺纪念馆,我深感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和人民努力奋斗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国家意识,以实际行动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七、总结与结论参观叶挺纪念馆,我深刻感受到了叶挺将军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情怀。
通过观看展品和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我更加崇拜他的勇气和决心,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决心。
2023年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模板

2023年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模板叶挺纪念馆是一座以纪念中国革命烈士叶挺将军为目的而修建的纪念馆。
作为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纪念性建筑,参观叶挺纪念馆不仅仅是一次观光旅行,更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
____年,我参观了叶挺纪念馆,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叶挺纪念馆的建筑设计非常独特而又庄重肃穆。
进入纪念馆的大门,就能看到一根高大的红色旗杆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让人感受到浓厚的革命氛围。
纪念馆建筑整体呈现仿古式建筑风格,结合了传统的廊式建筑和现代的玻璃幕墙,给人一种古朴而又现代感十足的感觉。
馆内外的设计与纪念馆的主题完美契合,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受。
而纪念馆内部的陈列布置也非常精细,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展品和文物,让人对叶挺将军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参观叶挺纪念馆让我对叶挺将军的事迹和贡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叶挺将军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先驱者之一。
通过参观纪念馆,我了解到叶挺将军年少参与革命,勇敢无畏地投身于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
他奋发图强,勇猛精进,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纪念馆内展示的叶挺将军的日记、手稿、战书以及他参与过的革命运动的照片和文件等珍贵文物,更加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叶挺将军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叶挺纪念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叶挺将军生平事迹的地方,更是一个对历史进行反思和启示的地方。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
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为了民族解放而献身,为了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们身处一个幸福美好的时代,这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参观纪念馆,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此外,在参观叶挺纪念馆的过程中,我还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珍贵。
历史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前行的指导。
通过了解叶挺将军的事迹和他所处的历史背景,我对中国革命历史和国家发展的道路有了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模板

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模板标题:叶挺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引言:叶挺纪念馆作为一座重要的纪念性场馆,向我们展示了叶挺先生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杰出贡献和崇高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叶挺先生的伟大崇高,对于他的事迹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将从场馆的布局、展品内容以及对叶挺先生的感受等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正文:一、布局与环境进入叶挺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纪念馆门楼,墙上悬挂着“叶挺纪念馆”字样,庄重大气。
整个纪念馆占地宽广,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
各个展馆之间相互连接,布局合理,给人以开放、宽广的感觉。
纪念馆内部分为多个展馆,每个展馆都有其独特的主题。
例如,第一展馆以叶挺先生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示了他的家族、个人经历以及觉悟。
第二展馆展示了他参与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革命战争的壮丽事迹;第三展馆则展示了叶挺先生的理论思想、文化修养等方面;第四展馆展示了叶挺红军指挥部的工作情况和红军将领们的事迹。
每个展馆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和图片资料,结合了一些实物展示,使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叶挺先生的生平事迹。
整个纪念馆的环境设计得非常优雅,室内的光线适中,给人一种庄重而不压抑的感觉。
馆内的走道宽敞,参观者可以自由穿行,方便观赏各个展品。
另外,纪念馆内还配备了舒适的休息区和洗手间等设施,为参观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二、展品内容叶挺纪念馆的展品是参观者了解叶挺先生事迹和思想的重要窗口。
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既有文字资料、图片、实物,也有音频和视频资料。
在第一展馆中,我看到了许多亲笔信件、手稿等珍贵文物。
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现了叶挺先生的家族背景、个人经历以及觉悟的历程。
其中,尤为深刻的是他与家人的信件,其中蕴含着家庭的温情和对国家的热爱。
在第二展馆中,我看到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照片和文件。
这些图片展示了叶挺先生参与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革命战争的场景,展示了他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战斗精神。
同时,展厅也配备了一些历史模拟场景,通过声音、光影等方式还原了当时的战斗场景,使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当时的危机和紧张。
参观叶挺观后感300字

参观叶挺观后感300字
之前在惠州出差的时候,听说一代名将——叶挺将军的故居及纪念馆就在边上不远处,于是便与朋友一起驱车去参观了一番,当时没有带相机,于是用手机拍了些图片,与大家分享如下:
关于叶挺将军
叶挺,生于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逝世,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州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
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
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
叶挺将军纪念园
纪念园位于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于2011年9月10日叶挺将军诞辰115周年之际对外开放。
核心区占地面积300亩,由“一轴、二水、三广场、六景区、二十四景点”组成。
含叶挺故居、腾云学堂、叶挺将军故居、读书亭、练武堂、育英楼、会水楼、聚源堂、古井等历史建筑和叶挺将军纪念馆、纪念广场、叶挺铜像、牌坊、碑林、广场、农田、果园、山林、溪流、湖泊等景点。
叶挺纪念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顾客喜爱红色旅游景点。
参观肇庆叶挺独立团心得体会[工作范文]
![参观肇庆叶挺独立团心得体会[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c3b5b151e79b89680226d8.png)
参观肇庆叶挺独立团心得体会篇一:肇庆阅江楼游后感肇庆阅江楼游后感——13行管2班黄焰新 20XX年3月19号,在邓小平理论协会的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到肇庆的红色旅游景点——肇庆阅江楼游览。
阅江楼,是广东省四大名楼之一,南临西江,楼台高耸,重檐飞阁,蔚为壮观。
"江楼晚眺"自古以来是肇庆八景之一。
明宣德六年,将庵址改建为菘台书院,崇祯十四年更名为阅江楼。
清代阅江楼是文人墨客云集吟咏之所,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陈恭尹、翁方纲等均有题咏。
真可谓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阅江楼也被叫做肇庆博物馆,顾名思义,里面很多肇庆的特色。
最出名的就是端砚,端砚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
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阅江楼里面展出肇庆当代制砚名家、收藏家和砚厂、砚坊的端砚100多方。
古今端砚的生动组合,辅以模型、雕塑、场景、绘画等形式,把已逾千年的文房瑰宝端砚的独特风采,生动直观地给我们展示了。
端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人文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机械生产冲击着手工端砚制作,传统记忆的传承。
阅江楼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造型宏伟,与中国革命时期的息息相关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南明永历帝曾亲临阅江楼检阅抗清水师。
光绪年间,中法战争期间的主战派彭玉麟,曾在此指挥军事。
大革命时期,当地农民自卫军总部就设在阅江楼。
1925年11月21日叶挺独立团在阅江楼成立。
1959年,阅江楼被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1962年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与肇庆市博物馆合署办公。
馆藏文物数千件,其中有著名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珍品、珍稀的康熙御书、宝贵的“铁军”叶挺独立团史迹文物。
陈列面积278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三大部分。
主要有《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馆文物陈列》、《端砚春秋》陈列,国内各地的艺术珍品也经常在本馆临时展出。
我们所在的二楼陈列的就是叶挺独立团的史迹。
陈列的文物有很多。
有一些报纸杂志等科普读物,还有一些军人用过的炊具以及其他的日用品,军人用过的床等物品也保留着,难以想象他们怎么在这么简陋的地方住那么长时间,而且是一个团的人住在那么小的地方。
团校学习叶挺将军事迹心得

团校学习叶挺将军事迹心得“我希望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贡献我的一切”……今年4月初起,叶挺将军纪念园首次集中展出叶挺12封家书信件手札,让所有参观者感动。
叶挺独立团将领曹渊之孙曹海潮含泪表示,从这些家书中,更深切地体会到革命先辈的崇高气节与伟大精神;叶挺独立团的铁军精神在军队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今天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精神。
叶挺原名叶为询,1896年出身于广东惠州农家,启蒙老师陈敬如为其改名“叶挺”,意为“人要上行、叶要上挺”,有挺身而出、拯救中华之期冀。
叶挺先后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长信,抒发“振污世,起衰弱”之志。
1924年,叶挺前往苏联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回国后,叶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后改任独立团团长,参加北伐战争。
他带领独立团进攸县、打醴陵、克平江、夺汀泗、取咸宁、占贺胜、陷武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军”威名由此远播,“北伐名将”享誉中外。
革命危急关头,1927年8月,南昌起义号角吹响,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成为首位工农红军总司令。
起义失败后,他漂泊海外。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根据党的指示,叶挺亲自组建和领导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再展“铁军”雄风。
1940年,叶挺率部取得反扫荡重大胜利,被各界称为“中华民族的干城”。
1941年,皖南事变震惊中外,叶挺谈判时被非法扣押,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广西桂林等地。
被囚5年多,叶挺不惧国民党威逼利诱,写信表示“个人之操守至死不可变”;并作《囚歌》明志,誓言“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1946年3月,叶挺终于获释。
出狱后第二天即致电党中央,希望重入中国共产党。
中共中央复电,称赞叶挺忠诚地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决定接受叶挺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叶挺独立团观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叶挺独立团观后感篇一:肇庆学院阅江楼观后感3000阅江楼观后感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每次读到《岳阳楼记》的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总是感到心潮澎湃,对岳阳楼充满着喜爱之情。
然而今天我要讲的并不是位于洞庭湖边的岳阳楼,而是位于肇庆市的广东省四大名楼之一的阅江楼。
在去阅江楼前也看了一下阅江楼的介绍:阅江楼,是广东省四大名楼之一,它座落在肇庆市城区正东路石头岗上,居高临下,屹然矗立在浩荡东去的西江河畔,气势雄伟非凡。
阅江楼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战争的主要阵地。
光绪年间,中法战争期间的主战派彭玉麟,曾在此指挥军事。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部曾设在此,叶挺为团长。
在北伐战争中,独立团被誉为"铁军"。
经过进一步了解,我才知道原来阅江楼就是叶挺独立团的团部旧址,也称作是“叶挺独立团团部纪念馆”。
而学过一点历史的我对叶挺的认识是不陌生的,当然听得最多的就是铁军“新四军”的英勇事迹了,不过在这里读书之后我才了解到了叶挺早期是在这里工作过的。
因此,我们同行几十具无不怀着对伟大英雄的敬仰之前一步步地靠近这座充满着历史使命感的阅江楼!登阅江楼是在今年的春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踏足肇庆市闻名国内外的阅江楼,久闻此楼乃肇庆八景之一,那一天风和日丽,天空一片晴朗,在这样的天气下我们兴致高昂,让我们的阅江楼之旅倍感愉快。
在去阅江楼的路上,因为不是空调车,刚上车的时候车厢里热流滚滚,没有抱怨,每个人都静静地期待这次神圣的旅行。
不过在车开动后,缕缕清风从车窗外吹进来,把初夏的躁热带走了。
一路上,友人提醒我,肇庆的众多景点中,脂粉味太浓,雨花台处处透露着哀伤,观完阅江楼,才能感受大气恢宏,因为阅江楼是经典的传世之作,只有阅江楼让多少游客遐想感慨万千,不仅带给游客端砚文化之赞叹,也会感受到铁军的威武之气。
2024年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二篇)

2024年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李贵良____年____月____日,为积极响应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号召,在严旭谱院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前往____市惠阳区叶挺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
叶挺纪念馆位于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这是一处地处偏远却宁静致远的客家围屋,拥有六房两厅及一天井。
在院落中央,矗立着叶挺将军手持“铁军”旗帜的雕像,庄严而肃穆。
馆内陈列着叶挺将军一家昔日使用的家具,墙上悬挂着将军一家的照片,展现了他们简朴的生活面貌。
房间内,麻布蚊帐与蓝印花粗被等物件,无不透露出将军家庭当年辛勤耕耘、节俭持家的生活作风。
叶挺纪念馆全面记录了叶挺将军光辉而传奇的一生,将其生平划分为七个重要阶段:出身农家,立志报国;赴法求学,锤炼新兵;北伐先锋,捍卫疆土;举旗起义,再赴战场;领导抗日,功勋卓著;皖南事变,铁骨铮铮。
纵观叶挺将军的革命生涯,他本有机会放弃信仰与追求,享受安逸与荣华,但他却毅然选择了民族解放的道路,舍生忘死,忠诚不渝。
其高尚的人格与气节,令后人敬仰不已。
此次参观学习,让我对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缔造者之一——叶挺将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他忠诚于人民利益,执政为民,勤政爱民;在革命事业中,他顾全大局,光明磊落,坚持团结,为增强党的战斗力而不懈努力;他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2024年参观叶挺纪念馆心得体会(二)____月____日上午八点半,本单位在局长的率领下,对位于____省____市____区五里亭的中国____粤北省委旧址进行了庄严的参观。
据相关资料显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旧址于____年由____迁至____,并随后辗转至____、始兴等地。
直至____年春,它又由始兴迁回____市区五里亭镇良村,成为领导粤北地区人民坚持抗战的重要据点。
此后,旧址长时间被用作____市乳制品厂的办公与仓储场所。
中国____粤北省委旧址的发掘,对于深入研究____省委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抗战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阅江楼心得

游“阅江楼”,读“叶挺”心得体会自从来到肇庆学院求学之后,就慢慢地听说有关于肇庆阅江楼的一些事情了。
原来阅江楼就是叶挺独立团的团部旧址,也称作是“叶挺独立团团部纪念馆”。
而学过一点历史的我对叶挺的认识是不陌生的,当然听得最多的就是铁军“新四军”的英勇事迹了,不过在这里读书之后我才了解到了叶挺早期是在这里工作过的。
因此,怀着对伟大英雄的敬仰,今天我在班级的带领下来到了阅江楼。
印象最深刻的是要数西楼了,西楼上展出了不少的文物,特别是详细地介绍了“叶挺独立团”的历史,包括民国1926年1月,高要岭村农会与地主豪绅组织的“神打团”的流血事件,这是叶挺独立团成立后的首次战绩。
此时,想起那些为共和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先烈,我是肃然起敬,仿佛感受到了他们热烈的爱国血液在我的灵魂深处奔腾。
怀着这种极度的崇拜之情,我寄情于红色读物,渴望了解他们心中曾有的一丝一缕的革命情怀。
在众多的英雄之中,一名军人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他就是叶挺将军——中国革命的早期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杰出的军事家。
高挑的身材,微微上翘的眉毛使他显得虎虎有生气;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放射出睿智而刚毅的光芒;挺秀的鼻梁,下堤岸般坚毅的嘴唇透露出倔强的性格;硕大的耳轮给人以入世不凡的预兆。
叶挺将军的器宇轩昂、刚毅果断、百折不挠无不令人折服。
一八九六年,叶挺出生在广东省惠阳县秋长区周田村,出生于农家的叶挺自幼性格坚毅。
在十五岁那年,有一身“反骨”的他因不满封建专制,剪掉长辫响应革命而被捕入狱。
成年后,胸怀强兵富国之志的叶挺参加了革命,先后立下战功。
北伐战争,叶挺率领“铁军”痛击军阀,名声大振;抗日战争,叶挺指挥新四军威赫日寇。
其后,叶挺将军遭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暗算,被囚禁。
但他却没屈服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表现出了革命党人坚贞不屈的铮铮铁骨。
四月八日,一个天人共悲的日子,在飞向延安的途中,叶挺遭遇空难,不幸殉难,结束了他伟大而传奇的一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肇庆叶挺独立团心得体会篇一:肇庆阅江楼游后感肇庆阅江楼游后感——13行管2班黄焰新 XX年3月19号,在邓小平理论协会的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到肇庆的红色旅游景点——肇庆阅江楼游览。
阅江楼,是广东省四大名楼之一,南临西江,楼台高耸,重檐飞阁,蔚为壮观。
"江楼晚眺"自古以来是肇庆八景之一。
明宣德六年,将庵址改建为菘台书院,崇祯十四年更名为阅江楼。
清代阅江楼是文人墨客云集吟咏之所,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陈恭尹、翁方纲等均有题咏。
真可谓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阅江楼也被叫做肇庆博物馆,顾名思义,里面很多肇庆的特色。
最出名的就是端砚,端砚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
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阅江楼里面展出肇庆当代制砚名家、收藏家和砚厂、砚坊的端砚精品100多方。
古今端砚的生动组合,辅以模型、雕塑、场景、绘画等形式,把已逾千年的文房瑰宝端砚的独特风采,生动直观地给我们展示了。
端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人文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机械生产冲击着手工端砚制作,传统记忆的传承。
阅江楼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造型宏伟,与中国革命时期的息息相关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南明永历帝曾亲临阅江楼检阅抗清水师。
光绪年间,中法战争期间的主战派彭玉麟,曾在此指挥军事。
大革命时期,当地农民自卫军总部就设在阅江楼。
1925年11月21日叶挺独立团在阅江楼成立。
1959年,阅江楼被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1962年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与肇庆市博物馆合署办公。
馆藏文物数千件,其中有著名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珍品、珍稀的康熙御书、宝贵的“铁军”叶挺独立团史迹文物。
陈列面积278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三大部分。
主要有《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馆文物陈列》、《端砚春秋》陈列,国内各地的艺术珍品也经常在本馆临时展出。
我们所在的二楼陈列的就是叶挺独立团的史迹。
陈列的文物有很多。
有一些报纸杂志等科普读物,还有一些军人用过的炊具以及其他的日用品,军人用过的床等物品也保留着,难以想象他们怎么在这么简陋的地方住那么长时间,而且是一个团的人住在那么小的地方。
最吸引我们的房间应该是叶挺的房间了。
说是房间,其实只是在大厅的一个角落用木板间了一点儿小空间出来,一张小床,没蚊帐的,床上只有一张很薄的军被,一张小桌子,外加墙上的一扇小窗子,这就是叶挺房间的全部了。
这个所谓的房间,还没有一个厨房那么的。
很难想象,那一支支和日本的先进装备相差那么远的步枪是如何把日本侵略者打得无处可逃的。
我们国家的英雄们在那么艰难的时期里所表现出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即使在现今社会也还是值得我们去敬佩和学习的,好好缅怀,借着这阅江楼。
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小时的游览,我们的心境却有了不一样的升华。
很好的一次实践,让我们在感受历史文物的同时也对祖国的伟大再一次的从心底里的热爱,那些可爱的人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篇二:游肇庆阅江楼有感游览阅江楼的心得上个星期三,我们09生物技术班一起组织去肇庆阅江楼观赏。
之前听同学说过,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成立了一个“叶挺独立团”,团部就设在阅江楼,一直想找个机会去游览下,今天终于有幸到这里参观了,所以心情是有点兴奋的。
去的那天天下起了大雨,霹雳呱啦地的,就像断了的珠链一样,真有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尽管雨很大,但我们的兴致还是一点不减,冒着大雨,穿过大街小巷,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阅江楼。
阅江楼在端州古城东门外的石头岗上,南临西江。
大概正是由于南临西江,可以远眺西江之水自楼前滔滔东去,所以叫阅江楼吧。
阅江楼前是宽阔的停车场,穿过停车场就是石阶,爬上了石阶便是阅江楼的楼台了。
顺着走上去,很容易忽略石阶两旁的石狮子。
其实这两只石狮子是大有来头的,听历史老师说过,这对大石狮是肇庆现存石雕中的珍品,是由整块的汉白玉石雕成,是南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建万寿宫时所雕。
我们分散为几批人,一批一批地进了阅江楼内。
这楼有两层高,站在楼门前往里看可以看到一个庭院。
我们顺着门口旁的楼梯上去了。
二楼是个展览馆。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成立了一个“叶挺独立团”,团部就设在阅江楼,1959年的时候,阅江楼被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1962年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与肇庆市博物馆合署办公。
馆藏文物有数千件。
我们所在的二楼陈列的就是叶挺独立团的史迹。
陈列的文物有很多。
有一些报纸杂志等科普读物,还有一些军人用过的炊具以及其他的日用品,军人用过的床等物品也保留着,难以想象他们怎么在这么简陋的地方住那么长时间,而且是一个团的人住在那么小的地方。
最吸引我们的房间应该是叶挺的房间了。
说是房间,其实只是在大厅的一个角落用木板间了一点儿小空间出来,一张小床,没蚊帐的,床上只有一张很薄的军被,一张小桌子,外加墙上的一扇小窗子,这就是叶挺房间的全部了。
这个所谓的房间,还没有一个厨房那么的。
小米加步枪是我们伟大的红军战士赶走侵略者,击败国民党,解放全中国的武器,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
很难想象,那一支支和日本的先进装备相差那么远的步枪是如何把日本侵略者打得无处可逃的。
小米没有亲眼看到,但是看到了装小米的那些小布袋,这么一点儿食物,撑着他们翻过大雪山,走过大草地,直至胜利,想到这个,我突然有点感慨,伟大的红军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展览馆里的那些军队文物,其实是我们早就该看到的,早就该接触的。
我们学校政治,学习历史,要求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党,但是我们的身边能够接触到的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要热爱以上说的那些东西却很少。
我们可以发自心底地热爱我们的学校,家人,老师,同学或是其他自己身边触手可摸的人或事物,但是国家,军队或是共产党什么的,似乎离我们十分的遥远。
在阅江楼里所看到的一切,让我发自心底地有热爱我们的红军战士的感觉。
阅江楼的那堂课是我们这个学期最有意义的实践课,书本或是电影上的东西是可以写,可以拍摄出来的,我们大多是为了考试而记住它,而有一些东西看过了是不会让人遗忘的,那些东西考卷上不会有,老师也不会要求你去背诵,你不会遗忘的原因正是因为它们是发自你心中的感慨,来自你内心深处的声音。
这次游览,我体会到许多在历史书上体会不到的东西,阅江楼真实地还原了当时战争的生活,让我们在游览的同时了解历史,体会历史,使我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能谨记历史,时刻警惕我们不要遗忘历史。
黄俊锡XX-4-21篇三:游览肇庆阅江楼心得游览肇庆阅江楼心得自从来到肇庆学院求学之后,就慢慢地听说有关于肇庆阅江楼的一些事情了。
原来阅江楼就是叶挺独立团的团部旧址,也称作是“叶挺独立团团部纪念馆”。
而学过一点历史的我对叶挺的认识是不陌生的,当然听得最多的就是铁军“新四军”的英勇事迹了,不过在这里读书之后我才了解到了叶挺早期是在这里工作过的。
因此,怀着对伟大英雄的敬仰,今天我在学校团委的安排下参观了阅江楼。
刚从车子下来,就远远地看见了阅江楼那典型的南方园林庭院式古建筑,它筑于高约8米的山岗上,坐北向南。
在面向大门的南楼檐下悬挂着木匾额上有楷书“阅江楼”巨字,从这三个大字上就足已体现出了阅江楼的雄伟,让人对这个纪念馆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进了大门,穿过广场,沿着数十级石阶便上到楼台,石阶两侧有大石狮一对踞守,神态庄严威武。
迈进门槛,只见一行“北伐先锋,永垂青史”八个大字刻于花岗石上。
认真看落款,原来这八个大字是江泽民题的。
后来了解到,江泽民于XX年2月8日来到过这里,在参观了独立团的陈列之后,欣然地题了以上的八个字。
穿过屏风,进到了大厅,两边都摆满了古式的桌椅。
进了庭院,内植米兰,据说已有300余年数龄,并且还有水池、假山,还种了不少的花草。
而正面和侧面都有既独立又相连接的楼,是典型的广东四合院式的古建筑。
根据馆内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首先从东楼而上参观《铁军独立一雄团》。
登上二楼,首先看到就是独立团的领导人物的头像和各种关于独立团的介绍。
我细细地看了介绍,原来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由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由共产党员叶挺任团长,于1925年11月成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
后来又在这里招收了来自广东、广西等各个地方因为失去土地而参军的青年。
叶挺在这里整顿军纪、训练队伍,进行过“四操三讲”的强化训练,从而在后来的北伐战争中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参观完东楼后,到了南楼(也就是刚进门就看见的那一座)。
通过打开的木窗向外观看,映入眼眸的是气势雄伟非凡的西江。
西江之水自楼前滔滔东去,江中浮光点点远接天际,对岸青山连绵,两座高塔与阅江楼隔江相对,诗情画意真的是令人陶醉。
这也许就是阅江楼500年来不少文人墨客登楼抒怀,写下许多想象雄奇的诗篇的灵感所在吧!虽然我不是文人墨客(来自: 小龙文档网:参观肇庆叶挺独立团心得体会),但我也感受到了在浩荡东去的西江中的那种壮丽油然之情。
东楼之上还陈列出了不少的以前独立团所用过东西,包括军服、枪等,甚至于还有一间还原当时情景的卧室。
通过这些活生生的文物,使我彷佛回到了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而不同于电视上的是,展现在眼前的都是真实的情景。
参观完南楼,就是西楼了。
西楼上也展出了不少的文物,特别是详细地介绍了“叶挺独立团”的历史,包括民国15年(1926年)1月,高要岭村农会与地主豪绅组织的“神打团”的流血事件,这是叶挺独立团成立后的首次战绩。
同年5月,叶挺独立团奉命作为北伐先遣队出师北伐,讨伐军阀吴佩孚。
独立团在友军的配合下,所向无敌,攻克了军阀吴佩孚在汀泗桥、贺胜桥的重要据点,锐不可挡,直抵武汉三镇,赢得了“铁军”的称誉。
而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团参加了南昌起义,踏上了新的征途。
来自于水车博客通过这一次参观阅江楼的经历,增加了我的阅历,感受到“叶挺独立团”的精神和他们那种为解放中国的顽强斗志。
来自于水车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