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医综合考研复习经验及规划

合集下载

中医综合考研的复习指南攻略

中医综合考研的复习指南攻略

中医综合考研的复习指南攻略中医综合考研的复习指南攻略考研中医综合内容相对较多,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不但要注意重要知识点,还要注重理解。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医综合考研的复习指南攻略,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中医综合考研复习常用记忆方法一、对称记忆大脑思维时对事物关联的对称面很关注,记忆效率高。

如任脉行走于前正中线、由下向上,督脉行走于后正中线、由下向上;腧穴定位找到了内关,手的外侧对称点为外关,大陵与阳池对称,曲泽与尺泽,昆仑与太溪对称,照海与申脉,三阴交与悬钟,阴陵泉与阳陵泉,中脘与中极对称等。

二、歌诀记忆歌诀记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中医药学习更是如此。

如概括小儿疫毒痢重点为:热惊昏休疫毒痢,毒邪内闭与外脱,黄连解毒(汤)清开灵,参附龙牡来固脱。

三、谐音记忆给相关材料以谐音,有趣味,记忆效果特别好例如麻黄汤四味药概括为干妈贵姓(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四、列表记忆将重要内容列表,是人们常用的学习方法,可促进记忆,在中医药的学习中亦如此。

例如方剂或者中成药的主治、特点,可列表说明。

中医儿科学发展史学术成就内容多,也可将重点内容列表记忆。

五、重点记忆不抓住重点,面面俱到,是学不好、记不住的。

例如中药学的重点为每味中药的功效,如果每一味药的归经、性味都要记,负担太重了,并且功效与归经、性味联系密切,由功效可大致逻辑推理推出归经、性味。

因此学习中药学应抓住分类,每药功效、每药的特点。

有的药功效较多时,可用8个字左右记下其主要功效,这样可以记得牢。

考研中医综合复习六大建议(一)明确复习目标明确的目标是做好应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只有复习的目标明确,复习过程中才能积极地调动大脑的潜力,提高记忆的效率和准确度,使时间的浪费减到最少。

在复习开始之前应当先冷静下来进行思考,结合个人的实际和相关的条件,明确此次复习备考的目标。

1、全面把握医学的全在线纲的要求医学的全在线纲是复习备考的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熟悉和掌握大纲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复习内容的基本步骤。

中医综合复习计划

中医综合复习计划

中医综合复习计划1、看(4-6月)——看什么当然是看书,这个阶段只看教材,记住,是看,不是让你背!目的是把整个考研的6本书,系统的看一遍,让你的脑海中建立起来中医的理论体系,整个串一遍就行了!有时间就最好对照真题,把真题中出现的知识点在书上化出来就OK了!第一步:先看《方剂》——中医的灵魂,考研的灵魂!贯穿了中基、中诊,中药、中内!第二步:再看《中内》——加深巩固了解方剂和中内各自的理论结构!中内和方剂是中医的核心与灵魂。

第三步:再看《中基》《中诊》《中药》——看的时候不断回忆方剂中内的相关应用!第四步:再看一遍《方剂学》和《中内学》——第二遍看书你又能领悟到很多东西!当中唯一可添加的就是结合历年真题,把握一下出题的方向就OK了!以上四步就在七月前完成,你就成功了一半了!不过基础差的按顺序复习。

看到什么程度根据个人的基础、能力和时间吧!最低要求——让自己上升一个层次,知道各科的理论结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大方向要很清楚!比如:方剂:半夏泻心汤,首先知道他是“和解剂”,然后知道他是“调和肠胃”(5,7版教材的归类)(6版归类为调和寒热,意思是一样的),还有,方剂至少要熟悉方子的组成。

最次你得把书像看小说一样看一遍!太重要了!2、背(7-9月)——背什么当然是背考的东西了,也就是背大纲所有的知识点!对照大纲,对照你画出来的知识点,一个一个的背,理解着背,或者死记硬背,总之,要好好背一遍,这也是整个考研过程中最累的时候!怎么背早上保证2小时,晚上保证1小时就够了!比如早上背方剂的解表剂,晚上背中药的解表药,早上背中内的感冒咳嗽,晚上就背方剂的解表剂。

手里再拿个笔,可以把中药的相关知识点写在方剂上,把方剂的知识点写在中内的书上,联系在一起,更容易记住!这样循环背一遍,实际上就是整个背了2遍考点。

学习中医最忌讳孤立的学每一门课,切记要横向联系的学!这一阶段有时间可以把历年真题,按章节排版的那种书,跟着好好过一遍!就可以了,已经很累了!本人在7月会推出“强化讲解录音”,大家每天花半个小时听一下就可以了,主要是让大家知道考什么,别稀里糊涂的浪费时间!本人不推荐听启航的课,因为我感觉他们就没认真看大X和历年真题!要是他们讲的好,我也就没必要浪费我的时间了!。

医学考研之中医综合的复习经验谈

医学考研之中医综合的复习经验谈

医学考研之中医综合的复习经验谈考医学研究生的朋友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我相信勤劳的你们肯定已经看了不少书了,从图书馆的人数就可见一斑,对于各科的复习我们肯定也已经开始进行了,下面就是我的医学考研之中医综合的复习经验谈。

我去年临考试两个月开始复习,当然啦,没考上.不过,根据考试成绩,对于各科的复习有了一点点认识.英语没有词汇基础是不行的,政治不狂背也是白搭,专业课要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复习资料,这些都是废话,就不细说了.我主要谈谈对中医综合复习的看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一定要结合历年真题.把真题按五门课不同章节编排,这样就使得哪些内容是出题重点一目了然,而且可以发现,很多内容在历年考试中是重复出现的,有的重复率还很高,间隔二、三年甚至连续两年出同一道题的情况也是有的(有些题目几乎没有改动,这可能也是综合科目的特点),这样复习时就大可不必按照大纲来了(大纲是很吓人的,无所不包),可以选择重点章节细看,结合近三、四年的真题,琢磨一下大概的路数就行了。

而且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很多都是面上的东西,没什么犄角旮旯,所以不必死钻(当然学校的专业课除外)。

因为都是客观题,所以五门课中,应该是中基、中诊好复习也好拿分,弄好了全答对也是可能的。

中药也比较好说,因为考的多是有特点的药及其有特点的功效,复习时也容易记。

方剂中考成分的题麻烦些,本身就不好背,再看到题目,肯定大头。

不过话说回来,这类题不算多,就是把它扔了又能怎样(也不可能一道也答不对吧),你难他也难,大家平等。

中内要是没有方剂组成掺活的话,问题也不大。

这一总结,你不考个一百分才怪。

我去年考了一百零三,因为复习时间短,又要顾着其他科,所以重要章节也没细看,当时只觉得好多都见过,如果复习时把它们砸实,分还可以再高的。

我工作快十年了,好多基础的东西用不上也就快忘光了,重新拾起来竟然还有感觉,我想对于未出校门儿和毕业不久的学弟学妹们来说,中综应该不在话下。

强调一句:一定要结合真题,尤其对那些现在开始着手复习的研友来说,这是很重要的! 一点小体会,有不妥之处,咱们一起探讨。

中医学考研学习计划

中医学考研学习计划

中医学考研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临床与药物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医学相关专业的考生,选择中医学作为考研方向,需要系统学习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技能和药物研究方法。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将来从事中医医疗、药物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个人情况和考研要求,制定以下学习计划: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1、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根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这些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掌握这些理论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的重要前提。

我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学习这些基本理论,掌握其要点和实际应用。

2、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

我计划系统学习这些诊断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病例分析,培养自己的诊断能力。

3、中医内、外科学中医内、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包括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

我将认真学习这些内容,深入了解中医治疗内、外科疾病的方法和原理。

三、临床技能学习1、中医针灸理论与技术中医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我将认真学习针灸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针灸技能。

2、中医推拿理论与技术中医推拿是中医学的古老疗法之一,通过推拿可以调理经络、疏通气血,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我将学习推拿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提高自己的推拿手法。

3、中药制剂学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我将认真学习中药制剂学的理论知识和制剂技术,学习中药的配伍原则和制剂方法,为将来从事中药研究和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四、药物研究学习1、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掌握中药的药理作用对于临床应用和药物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我将学习中药的药理学知识,了解中药对人体的作用机制、药效特点和不良反应。

2、中药药物研究方法中药研究方法是中医学科研的重要技术,包括提取、分离、鉴定和活性评价等方法。

中医综合考研复习攻略:不可忽视的基础

中医综合考研复习攻略:不可忽视的基础

中医综合考研复习攻略:不可忽视的基础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理论,中医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已经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重视。

自2010年开始,中医在全国考研范围内正式被纳入考试科目之中,由此可见中医在我国医学领域的地位与价值。

但是,关于中医的复习与考试,许多考生都会遇到不少困难与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现将针对中医综合考研的复习攻略进行详细探讨,帮助考生在大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第一步:准备工作相信许多考生对于中医的经典书籍并不是十分熟悉,因此在复习前必须先要掌握中医的基础知识。

在这一过程之中,最好能够查看中医学术丛书,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

此外,对于中医的基础理论,考生们必须要掌握其核心概念,例如中医的五行学说、阴阳平衡与养生保健等。

掌握了基础概念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深入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

第二步:中医理论的复习中医理论是中医的核心内容,而要在考试中较好地发挥,考生必须掌握各种核心概念与理论。

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先要掌握《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重点科目的基本理论,并且要与中医数码体系进行理性结合,这将对之后的复习带来更好的指导与信心。

除此之外,要想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表现,考生还需要深入掌握中医病证辨析、中医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可以查阅大量中医临床案例,对其中的思路与手法进行学习与分析,这将对之后的考试中受益匪浅。

第三步:中医药学方面的复习中医药学是中医考试的一大重点,而要在中医药学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考生应该专注于中药学分类、药物性质、药物组成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好这些基本知识之后,考生还需要通过针对中医药学方面的复习题目进行模拟考试,以此确定和巩固掌握的知识点。

完成过程之后,考生就可以逐渐提升对复杂题目的把握和理解。

总结中医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理论,其相关知识与内容在考研复习中同样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首先,针对中医的复习,考生必须要提前练习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以此来增强自己的实操能力和理论水平。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心得分享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心得分享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心得分享码页码页/总中医综合考研备考心得分享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医综合考研备考心得分享》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医综合是由国家统一命题考生报考学校所在地区组织阅卷由国家来划定分数线。

今天我整理了中医综合考研备考的经验与心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我这里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医综合...中医综合是由国家统一命题考生报考学校所在地区组织阅卷由国家来划定分数线。

今天我整理了中医综合考研备考的经验与心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我这里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医综合。

中医综合是由国家统一命题考生报考学校所在地区组织阅卷由国家来划定分数线。

07年开始中医综合满分300分,覆盖六门学科包括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和针灸考查知识面广泛是非分明考生基本没有临场发挥的余地全凭考前知识的积累与掌握。

试题既考查你对固定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你对问题灵活运用的程度复习起来难度大还很费时间和精力我只是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要注意的几点。

1.购买考试大纲。

按照大纲的要求复习。

2.购买对你有帮助的复习资料。

这里我向大家由北中医编写的《中医综合复习指导》和《中医综合最后冲刺试题》。

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将课本通篇复习当然这里的通篇复习是按照复习指导所列的要点对照课本进行复习。

3.不要偏废个别学科。

由于六门学科是大一、大二、大三时学习的很多知识点都被大家忘记了要知道一分之差就可以决定你的命运千万要将每一分都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4.按比例有重点地复习。

由于内科和方剂占分值较大联系也很紧密认真复习相当重要。

5.大量做习题以增加实战经验。

复习到一定程度就应该开始做题了对待每一道题都应认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你做错的题加标记考前再次复习一遍。

当你参加考试时发现很多题见过甚至做过你会更加自信答题的效果也会更好。

6.谨防盗版书。

购买复习资料时一定要选正规出版社的正版书盗版书的错误很多有可能使你将错误的答案带到考场上去。

上面罗罗嗦嗦说了那么多概括起来其实就是积累与重复。

考研中医综合如何复习

考研中医综合如何复习

考研中医综合如何复习
一、前期工作(1-3月份)
中综:把大纲打印下来,对照大纲,用快快记忆背中药;背方歌240首;中内龙凤决;针灸、中基、中诊(张凤瑞视频看一遍)英语:刷三遍单词,第一遍根据语境,第二遍根据词根词缀,第三遍根据大纲从头到尾刷一遍,3月份前要打牢单词基础
二、强化阶段(4-9月份)
中综:把书多过几遍,考研资料也都要看掉,把所有要背的都要背掉,按章节刷完第一遍真题。

英语:从四月份开始做真题,一个星期完成一套,九月底前必须刷完2015年真题,真题可以丛2005年开始。

作文背完第一遍。

政治:跟完课程(这里推荐徐涛),刷完第一遍1000题。

三、冲刺阶段(10-12月份)
中综:一定要尽可能的多背几遍,多刷几遍真题,从11月份起每天刷一套完整的真题,多总结错题
英语:从2005年真题开始多几遍,最近两年的真题留到最后测试。

作文需要反复背诵。

政治:多做选择题,大题背预测(肖四肖八)。

个人经验,祝大家前程似锦!。

2018年医学考研:如何复习中医综合?(精)

2018年医学考研:如何复习中医综合?(精)

2018年医学考研:如何复习中医综合?中医综合考研复习思路中医基础学:分原理部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精气血津液神。

病因部分:六淫,戾气,饮食,情志,内生五邪。

发病部分:发病原理,发病类型。

病机部分:五层病机。

预防治疗部分:预防,治疗原则。

复习时要把阴阳的原理、病机、治疗部分一块复习,这样不管在怎么考都难不倒了,其他各部分一定要同看全文,体会其中的每一句话,比如: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运化就包括运输,消化两方面的作用。

诊断学大体上的内容倒是不多,但细节处太过繁琐,而课本上分型的分段并不是很多,需要自己勾画,尤其是望诊部分。

后面的脏腑辩证,一定要相比较而记忆,不然随便拿出一个症状,或几个症状,就分不清哪型具有而哪型不具有了。

六经辩证,三焦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一定要把各自的症状弄清。

中药学相对其他科来说则要简单的多了,首先要把介绍药物之前的几章仔细看看,需要记忆的务必要记清出,后面的各章中,只需把药物来源,药性,归经,功用记住就行,其主治则可以根据功用来推,当然有些个别的则需个别记忆了。

方剂学对于功底好的同学,只要静下心来认真的把课本复习一遍,基本的就达到了大纲的要求了,但是有些特殊的地方则要特殊对待,比如桂枝一味药,很多首方子都有,但各自的功用却不同,需要好好把握。

对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首先要熟记方歌,这可以算是方剂学的灵魂内容了,记住了方歌,其功用主治则就知道的差不多了,因为方歌中基本上是以前两句为组成,后两句是功用主治,在把每首方子的病机了解了,基本上就可以了。

要知道不是每首方子的药物分许都要看,都要记,要有重点,毕竟复习精力有限。

内科学,需要很好的总结,把与考试有关的内容重点记忆。

从历年真题中可以看出,虽然内科书很厚,但是考试的内容很少,而且这部分少的内容分布又十分有规律。

抓着这一点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针灸学,对于针灸专业的学生来说则要简单的多了,首先经络腧穴中的十大特定穴的的九种是必背的,对于非针灸专业的学生,只记住这些穴位对考研来说就差不多了,针刺手法及艾灸部分建议看针灸专业的《刺发灸法学》,或者是找针灸专业的同学让其给讲讲,针灸中的补泄,这样后面的各论内外妇儿科就不用死记了。

考研中医综合考什么 该怎么复习

考研中医综合考什么 该怎么复习

考研中医综合考什么该怎么复习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一、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30题中医诊断学30题中药学30题方剂学30题中医内科学35题针灸学25题二、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A型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B型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A、B、C、D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X型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三、中医综合复习思路中医基础学:分原理部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精气血津液神。

病因部分:六淫,戾气,饮食,情志,内生五邪。

医学考研:中医综合复习规划

医学考研:中医综合复习规划

医学考研:中医综合复习规划一次医学考研中医综合合理复习规划,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我们所使用的时间,能够让我们的复习内容简单化,能够让我们最快的理解知识点与重难点,同学们自己制定的复习规划是否给自己带来这些好处呢?1.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充分的复习时间是取得好的复习效果的保证。

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整个复习阶段的划分、每天与每周的复习时间的安排等方面。

一般来说,考研复习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全面复习阶段、重点复习阶段和巩固调整阶段。

全面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复习全部六门课程,需要考生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复习,记忆和掌握大纲要求的主要内容,这是整个复习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这一阶段所花费的时间最长,因为考生掌握基础知识所需的时间有差异,一般在一个半月以上。

重点复习阶段是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结合适当的模拟训练或自我检查,发现专业知识的弱点和盲点,并专门进行重点复习和提高,使专业知识的掌握趋于系统和完整,消除弱点和盲点,这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巩固调整阶段是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一方面继续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调整身体、心理状态,使之有充分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到高强度的考试中。

考研的准备时间非常珍贵,认真计划每天、每个小时的复习内容,制定一份详细的复习时间进度表,以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2.复习内容设定的合理性中医综合每天的复习内容应达到一定的数量,明确安排好每天的复习内容和进度,既不要感到吃力,又要照顾到时间和进度满足备考要求。

即使不能明确安排每天进度,至少应当有个粗略的进度表。

3.复习方法的合理性合理地运用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

虽然每个人在学习方法上都有自己的习惯和特点,但学习的基本方法却只有两个:不断重复、比较归纳。

其他学习方法都与提高重复的效率和变换比较归纳的方法有关,以加强记忆。

在复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经验,针对不同的科目合理地运用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中医综合,你需要系统的考研复习方法

中医综合,你需要系统的考研复习方法

中医综合,你需要系统的考研复习方法摘要:中医综合是由国家统一命题,覆盖6个科目,包括中基、中诊、中*、方剂、中内和针灸。

相比理科一类的考研复习,中医综合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主要是需要大家记忆,考题是非分明,基本上不会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临场发挥的余地。

所以中医综合的复习,要求大家能够熟练记忆教材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并且还要做到灵活运用。

所以?中医综合的复习,难度是比较大的。

当然,复习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工作。

那么,中医综合有哪些大家值得学习的技巧呢,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简要总结:一、要有一定的标准中医综合的复习,大家一定不能盲目进行,因为它的知识体系复杂,知识点较多,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复习计划,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复习不够全面。

这里小编建议大家拿到考试大纲,按照大纲上的要求来规划自己的复习。

二、合理选择资料中医综合考研复习,是离不开一些相关资料的。

这里的资料主要包括,大家上课的笔记、老师讲课的课件、教材以及参考书。

购买参考书时,注意买正版书,如果买到盗版书,里面往往会有许多小错误,有时候一些小错误就可能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局面。

三、有比例有重点地复习考试要考的6门课程,都是大家在大一、大二、大三学的了,有些课程学得早,很多知识点也许不少同学已经遗忘,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也要学会有重点地进行,首先将自己遗忘程度比较高的内容拿来复习。

同时,6门课程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各不相同,其中内科和方剂占的比重较大,它们之间的联系也紧密,所以大家复习由于不妨在这两科上面多花一些时间。

四、注重练习中医综合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如果只是一味地背诵,那么记忆可能会很快模糊,所以大家平时在复习中,还要注意经常记忆与联系的结合。

适度的练习除了可以更有效地加深大家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还能在练习过程中帮大家找出复习得比较薄弱的地方或者还不太会的地方。

所以练习是大家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的一个好方法。

当然,在练习中大家肯定会遇到一些自己做错的题或者不太会的题,这就需要各位对这些题目进行总结,并且对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进行二次复习,直至彻底掌握为止。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心得分享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心得分享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心得分享首先,阅读经典教材是非常关键的。

考研对于中医综合科目的要求是全面的,需要准备的内容广泛而深入。

因此,我建议大家选择一些经典的教材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如《温疫论》《金匮要略》等。

阅读经典的教材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中医的整体框架,并且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综合科目的复习不仅仅是复习考点和知识点,还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这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期刊,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跟踪了解最新的中医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和见识。

第三,做好笔记和总结。

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做好笔记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笔记和总结,我们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和概念整理成简单清晰的文字,方便我们以后的复习和记忆。

并且,通过不断回顾和总结,我们可以巩固和加深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做笔记和总结,可以是文字形式的,也可以是图表和思维导图的形式。

最后,多做题和模拟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做题可以帮助我们检验和巩固我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并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考试的难度和考点的权重。

所以,我建议大家多购买一些中医综合的书籍和题库,并且定期进行模拟测试。

通过模拟测试,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和训练。

而且,模拟测试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我们应对考试压力的能力。

考研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只要我们坚持努力,不断学习和进步,最终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以上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都能够顺利考入心仪的研究生院校!。

考研中医综合学习计划

考研中医综合学习计划

考研中医综合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和考研要求中医综合是中医学专业考研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考研中医方向的必考科目之一。

学习中医综合不仅要求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考研中医综合科目的题型涉及多种形式,包括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考察内容全面,难度较大。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需要根据考研要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安排好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下面是我对考研中医综合学习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二、学习内容和重点1.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的内容,学习重点应包括六经辩证理论、阴阳五行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等。

2. 中医诊疗学: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脉诊、舌诊等诊断方法,以及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

3. 中药学:学习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配伍禁忌等内容。

4. 方剂学:主要包括方剂的基本理论、方剂的分类、常用方剂的组成与应用等。

5. 临床经验:包括名家医案、临床病案、临床经验等内容。

三、学习计划和安排1. 分阶段学习:考研复习时间通常为几个月到一年不等,我们可以根据时间安排将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分阶段学习的优势在于可以有计划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保证复习质量和效率。

2. 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能力,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包括复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等,确保每天都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每日学习计划也要兼顾到学科的综合性,不宜只限于死记硬背,应注重理解和实践。

3.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中医综合的学习内容较多,时间安排要合理,既要保证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又要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点的学习顺序,确保学习的有机连接和融会贯通。

4. 注意学科的整体性:中医综合学科是一个整体,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等各方面内容,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把握,不可片面理解或偏废某一部分内容。

中医综合复习方法

中医综合复习方法

中医综合复习方法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要综合复习中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理论体系的复习。

中医的理论体系包括了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等内容。

要全面复习这些理论,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籍或学术论文来了解各个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讲座等活动来深入理解各个理论的内涵和应用。

第二,诊断方法的复习。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

闻诊是通过倾听患者的言语、呼吸、咳嗽等来判断病情。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饮食习惯等来判断病情。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要复习这些诊断方法,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训练自己的观察、倾听、询问和触摸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与临床实习或参观医院的诊断室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

第三,治疗方法的复习。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

要复习这些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学习药方、针灸点位和推拿手法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各个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实际操作训练和观摩医生的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治疗技术。

第四,病例分析的复习。

中医的病例分析是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要复习这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病例分析书籍或参考医学杂志来了解不同病例的分析方法和经验。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病例讨论会或与其他同学进行病例交流来提高自己的病例分析能力。

总之,综合复习中医需要系统学习中医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病例分析来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只有全面掌握中医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临床情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中药考研学习计划

中药考研学习计划

中药考研学习计划1、考研规划要准备中药学考研,首先需要对中药学的课程设置和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中药学的课程设置包括中药学概论、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药学、中药资源学等多个方面,其中以中药学概论和中药药理学内容最为重要。

在考研规划中,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更好地掌握中药学相关知识。

2、复习方法在准备中药学的考研过程中,应该采用系统复习的方法,一方面要对中药学概论等基础知识进行温故知新,另一方面要对中药资源学等专业课程进行深入学习。

建议可以通过刷题、做习题等方式进行巩固知识点,同时要注重中药学相关内容的实际应用,比如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药学的知识。

此外,可以通过参加中药学考研培训班、听课、参加讨论等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学习和了解中药学相关知识。

通过培训班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了解中药学的内容和难点,同时也能够结识一些同样热爱中药学的同学,相互交流提升,共同进步。

3、学习资料为了更好地备考中药学考研,建议考生使用各种学习资料,如教材、辅导书、参考书等。

在被建议的资料类型中,最好先选择一些权威教材进行系统性学习,了解中药学的基本知识,然后可以再使用一些辅导书进行拓展学习,了解一些相关的前沿知识。

通过学习和阅读这些资料,能够更好地掌握中药学相关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取一些中药学的学习资料,比如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等,这些资料对于了解中药学的发展动态、了解中药学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都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在备考中药学考研的过程中,考生也需要及时查找、收集一些相关学习资料,这样能够更好地把握中药学相关知识。

4、实践经验除了理论学习,考生还可以通过实践经验来加深对中药学的理解。

可以通过实习、参加科研等方式,了解中药学的实际应用,这样能够更好地加深对中药学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实践经验,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药学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性,这对于备考中药学考研也是非常有益的。

中医综合复习备考的经验和方法

中医综合复习备考的经验和方法

中医综合复习备考的经验和方法中医综合备考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和庞大的任务,需要对中医基本理论、经络穴位、诊断与辩证、中药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复习和准备。

下面给出一些中医综合备考的经验和方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理论基础的复习:中医的理论体系非常庞大和复杂,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复习。

建议从基本的中医理论入手,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等,了解其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然后再逐步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医的病因学、病机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经络穴位的复习:中医的针灸疗法和按摩推拿疗法都涉及到经络穴位的运用。

因此,对经络穴位的复习必不可少。

可以通过记忆经络的走向和重要的穴位名称,同时也要了解每个穴位的主要功能和治疗作用,以及可以采用的疗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3.诊断与辩证的复习:中医的诊断和辩证是中医临床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临床诊断的方法和技巧,如望闻问切等,需要进行具体的复习和实践。

同时,辨证的能力对于中医综合考试也非常重要。

要了解常见疾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以及一些特殊病症的辨证方法和疗法。

4.中药学的复习:中医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中药学的复习,既要了解每种中药的药性、功效和用法,也要了解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要掌握中药煎煮和制剂等方面的操作方法。

5.多做题和模拟考试:通过做题和模拟考试可以检验自己的复习情况,也可以了解考试的形式和要求。

可以找一些综合考试题库进行练习,还可以参加一些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的环境和时间限制,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6.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中医的知识体系庞大,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来安排学习和复习的内容。

可以先根据自身情况和考试的时间安排,确定每一天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和复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

7.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课件、网络资料等等,都可以成为中医综合备考的学习资源。

要善于整理和归纳这些知识,提炼出自己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并进行重点复习和强化训练。

中综复习经验

中综复习经验

中综复习经验总体:1.3⽉到7⽉底,⼀遍,做笔记,把中药、中内按习惯浓缩成背诵样本。

然后中基、⽅剂就是简单看,不懂看教材,找到突破点。

后⾯的两遍,是摘抄知识点和纠错真题。

笔记分三本,⼀中药,⼀中内,⼀本专门记中基和中诊易错的知识点和真题中容易错的地⽅。

把重点放在中药、⽅剂以及中内上。

2.设定⽬标:⽬标具体就是要有⼀个⽬标分数。

制定计划:7天为⼀个周期,精确到半⼩时,计划以时间结合内容为导向(⽐如每天中药1⼩时背完多少种药、⽅剂1⼩时背完多少⽅歌等等),每周检讨完成计划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检讨相当重要!3考研是独⾏者的风景,虽然景⾊单⼀,路途狭窄,不要寄希望于他⼈,关键在⾃⼰。

4⽆捷径,就是背,理解背,死记硬背,只求记在⼼⾥!⼀、中基1.以理解为主,多看书,多思考,把易混淆的知识点记在⾃⼰的笔记本上,多复习;把⼀些相似题⽽出题⾓度不⼀样的题⽬摘抄下来,放到⼀起去⽐较,从⽽在考试时避免⼀些陷阱。

2.真题复现率特别地⾼,所以说⼀定要做真题,⽽且要反复做。

3.重点是在多选⽅⾯,要把考纲吃透,条理清晰。

4.⼀轮后,看着考纲想内容,构建框架。

5.总结真题中的内经原⽂,这是⾼频考点。

⼆、⽅剂1.⽅歌背得滚⽠烂熟;2.⽅解要⽤⼼过⼀遍,争取达到看到这个⽅⼦就可以想起它的主要⽅解的程度。

注意其中的“姜”是⽣姜还是⼲姜,“地黄”是熟地黄还是⽣地黄,“芍”是⾚芍还是⽩芍等等这些容易混淆的地⽅。

要注意⼀些特殊药物在某个⽅⼦中的作⽤;3.背诵内容主要是功效、主治和⽅歌。

最终⽬的是你记得⽅⼦的药物组成和功效。

重点依然在功效。

4.中药和⽅剂两门课程可以交叉复习,主要以记忆为主,课本加上⾃⼰的理解背诵,这两门课需要硬着头⽪拿下,背到脱⼝⽽出,不要有侥幸⼼理,考前的懈怠都是你丢的分数。

中药还要熟悉特殊药的⽤法剂量,⽅剂也要理解常考药在⽅剂中的特殊作⽤。

这两科就是背,背到吐,吐完接着背。

三、中诊1.细节题特别多针对⾃⼰觉得模糊的知识点反复去记背,⼒求到熟悉的程度。

我的中医综合复习计划

我的中医综合复习计划

我的中医综合复习计划
总体来说我的复习顺序是中医基础(同时每晚背一章中药和一章方剂的方歌,这个需要重复多遍,所以我把它英语单词类似,利用任何小时间来记忆),这样一次就复习了三科了。

然后中内我是好好整理了的,因为本人针推专业,对于中内学的时候就不是重点,所以现在只能多下功夫了。

针灸的内容就基本没看了,第一因为这是我最熟悉的内容,基本上都还记得。

第二它本身占得分数就不多。

最后我觉得最难的是中诊,所以把它放在了最后复习。

不过最后值得说的一点是,我对专业课的期望值不是特别的高,200分左右就可以了,因为本身我们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就低。

所以对于中药和方剂,我从来就没想过全部背过,那个难度太高了。

我中药就背了200多味药的功效,至于归经属性应用,你们觉得用背么?如果根据功效都推不出来这些,我就实在是不知道说啥了。

反正对于中医综合吧,我每天就是用上午的时间和晚睡前来复习的。

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值,虽然每年都有250以上的人,只是真的很难,当然如果有实
力的话,您加油喽!~如果实力一般我觉得可以采用我的方法,也就两遍绝大部分考点可以记住的。

最后说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吧,就是看书的时候一定要做题。

最好是看一章做一章,无论是配套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当然最好是历年真题。

第一遍复习的时候整理出不熟悉的知识点,并标出错题。

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就直接只看那些整理出的笔记和错题。

如果还有时间第三遍的话,就整体在过一遍,着重曾经出现的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综合考研复习经验及规划中医综合的复习,同学们在开始时面对茫茫书海手足无措,后来才渐渐有了经验,时间却已经不多。

因此凯程教育小编整理了最近几年中医综合考研的复习经验,并给同学们制定一下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多的复习规划。

一、看真题是效率最高的方法中医综合的复习,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真题。

2015年中医综合的考研试题中,起码有一半的考题都和近几年的真题差不多,因此在复习时注重答案的背诵,一面考试时做起来茫然。

因此各位小伙伴们要注意了,中医综合的考试重题率是很高的,或者即使不是原题重现,考的知识点还是差不多的。

因此那种希望从头到尾把课本看的很熟,来一个我打一个,来两个我打一双,这种方法,虽然不是不对,但是太累了,效率不高。

你在这一科上花的时间太多,势必会对别的科造成影响。

做真题就相当于有老师在给你划重点。

因为复习时,课本往那一摞,觉得好多啊,但其实老师要命题,基本上还是有限的那几个地方。

因为一是这些地方重要,二是这些地方好命题。

因此先把真题上涉及的知识点都掌握了,考试就有底了。

怎么做真题呢?首先弄一本口碑好的真题,因为现在市面上的很多真题答案错误百出,会给我们造成很多困扰。

真题有错误不要紧,因为最终你还是要通过这个真题去找书上的知识点、去掌握它。

从这个意义上讲,买一本错误百出的真题也未必是坏事,因为这可以督促你积极对照课本找答案,所以不必在真题质量上太过纠结。

不仅要掌握这个知识点本身,还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相类似的知识点。

比如中基某一年考到五行配属五脏的问题,问肝为什么属木。

看到这个题,就应该想到把心脾肺肾都看了。

结果过了两年脾和肾也考了。

这就是相类似的知识点。

又比如考某舌象是什么病,下面四个选项。

做题时不仅要把正确选项记住,还要掌握其他三个选项中的病,各自的舌象是什么。

如此一来,照这种方法做真题,凡是真题上涉及的知识,都能掌握了,就很厉害了,因为这个信息量已经很大了。

尤其是有的同学一看真题,其中涉及到经典(主要是内经)的原文,觉得很恐怖,怎么考研的范围这么广啊,内经原文都考。

但一年一年看下来,发现考来考去就那么几句。

最经典的例子:1、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等等五句2、是故多食酸,则筋急而爪枯……等等五句3、太阳之脉,其终者……等等六句。

考过n多次。

比如今年考了个“久行伤筋”,保不齐明年就考“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视伤血”。

这些都是可以联想到的。

所以把真题掌握好很重要。

另外在复习真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一点,是错过的题要反复做。

同学们可能有这么一项经验,发现当时怎么错的,过一阵子再做,错的一摸一样,那当时那一遍就相当于白做了,因为说明那个知识点还是没有掌握。

整个复习过程,就是发现自己哪里不足,然后掌握它。

如果当时做错的现在还错,那当时就相当于做了无用功了。

要是能将真题以及涉及的知识点都掌握,我觉得60%的分数拿到没有问题。

不过还要注意,中基、中诊重题率相对较高,中药、方剂、中内重题率就低了,因为这几科内容很多,命题点很多,但大致方向是一致的。

比如方剂喜欢考功用,今天考这个方子的,明天就考那个方子的。

做真题就是要从真题中把握命题规律。

当然了,真题全部掌握不代表万事大吉,每年都有新题,上面也说过,只能保证60%的分数。

但是真题熟练掌握的,很容易就能把握命题方向,真要看起课本来也能抓住重点。

事实上,真有决心和毅力将真题熟练掌握的,通常复习的都比较好。

P.S.每年考试情况可能不一样,今年真题的重题多,明年就不一定了。

但最关键的还是通过真题抓重点。

二、具体每科的复习经验至于每一科具体而言如何复习,建议大家:先抓重点,再看其余。

中医综合一共考六本书: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针灸有的同学用的就是老牛耕地的办法,每本书都从头到尾的看。

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费时间效率低,看过的很难记住,而且严重影响了英语和政治的复习。

最好的是采取抓重点的方法,即每本书先把重点的地方看全看好了,这就抓住了考试的重点,对于考试就有底了。

这相当于有了骨骼。

有余力的,再往上面填血肉。

(一)中基这本书做真题很重要。

基本上每年都有很高的重题率。

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真题上都有。

(二)中诊上篇,舌诊、脉诊每年必考。

这两部分必须看熟。

脉诊——先背过后面那个表格,即7版教材118页那个表格。

每种脉的脉象、主病,以及浮脉类有哪些,沉脉类有哪些等等,都要记清楚。

但是死记硬背容易忘。

不好理解的需要借助前面的讲解。

比如促、结、代脉。

这个表格背过了就有底了,再看其他的。

主要有:1、脉象的胃、神、根各自的含义,就一句话,很容易记住。

2、《脉经》《难经》《景岳全书》《医宗金鉴》中寸关尺各自代表什么,有一年考了《难经》中右寸主肺与大肠3、120页相兼脉主病。

4、121页各种真脏脉,这个虽然临床上n多年都碰不上但是考研特别喜欢考。

十怪脉、七绝脉(这两个名词书上没有,看真题解析),各自的脉形、意义。

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可以看真题的解析,一般的真题书上都有。

5、妇人脉与小儿脉。

内容都很少,看一遍就差不多能记住了。

看完了这些脉诊就差不多了,不放心就再从头看一遍,看到有什么觉得可以命题的点就记一下。

但这些重点要记住。

舌诊——这部分是看起来最晕的,没别的办法就是要好好看。

看的时候最好抄下来,左边是舌象,右边是意义,要抄的很细,比如淡白舌,不仅要抄书上的临床意义一条。

下面的淡白光莹、淡白湿润等,也都要各列一条。

然后就是看着左边想右边,看着右边想左边,直到看熟为止。

整本中诊最难复习的部分在舌诊,所以这部分要花时间。

上篇诊法除了舌脉外其他部分的命题点也都很多,看真题就差不多有个脉络了。

中篇的辨证,这一部分对于以后中内的复习很有好处,所以推荐大家背目录,尤其是脏腑辨证那一块,把每个脏腑的证型都记住,整个中医复习的框架就有了。

(三)中药中药实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活儿,因为它不但内容多而且考得细,因此常看课本是正道。

而且很麻烦的是,中药是前五科中真题的重题率最低的。

至于要应对考试,建议大家“七步走”。

第一步,把每味考纲上规定的药的功效一条背过,滚瓜烂熟。

这是整个中药复习中最关键的一步。

这一步做好了中药复习一半的任务就完成了。

最好先背目录,哪一位药属于哪一类,这样会省一些事。

第二步,根据考纲,背相关药的来源。

背的时候看着目录,把要背的药标记出来,然后看着药名,想药的形态,它的用药部位是什么。

一般背部位就够了,至于植物所属的科属,很多年前年考过一次,再没考过,可以先放一放。

着重要鉴别的是根和根茎、种子和果实。

比如女贞子是果实、地肤子是果实、马钱子是种子,等等。

其实来源历年考的就少,但考纲上既然规定了还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来源并不难记,如果学过中药鉴定学就更easy了。

基本上看过一遍,把不好记的、容易混淆的抄下来,再看一遍,就差不多了。

第三步,背药性。

这个个人情况不同,量力而为。

要说明的是药性这东西每年最多一道题,而且常常是有中医基础的人都能做对的,所以在药性上花的时间要慎重。

四气的话喜欢考特殊的,比如川楝子在大队辛温行气中唯独属寒。

归经的话喜欢考理气药。

另外也喜欢考这样的:某一大类药有特殊的归经。

比如补血药多归心肝经。

第四步,背应用。

应用的内容非常庞杂,看起来无从下手。

但仔细看看命题,其实他的命题点有规律可循。

因此我有如下建议:第一遍看应用的时候,拿着红笔划重点。

画什么重点呢?1、特殊应用。

有了第一步的基础,背应用应该不难,要拿着功效对照下面所列的应用,一般都很好理解。

而且每种应用后都会出代表方,可以凭此代表方加深记忆,又可以兼复习方剂。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特殊的应用,比如金银花治痢疾,苍术治目盲,考试最喜欢考这个,中规中矩的反而考得少。

2、特殊话语比如,“……之要药”“不论寒热皆可配用”“善于……”,以及一些特殊评价,如“血中之气药,气中之血药”,这些通常都是一味药区别于大队同类药的特殊之处,相当于它们的个性,要十分注意。

这样画完重点之后,平均每味药都有一两句话,后来再看的时候就要着重看这些。

第五步,背用法用量。

用量的话喜欢考贵重药、有毒药、芳香药、动物药等,总之是非常规药量的用药。

看的时候把这些药都标出来,然后抄下来背。

抄下的大约占需要背的药(考纲上规定要背用法用量的)三分之一。

背的时候也不用死记硬背,背过在哪个区间就行了,比如麝香是0.03-0.1g,那就是在0.01-0.1之间。

蟾酥在0.015-0.03g,也是这个区间,但比麝香还少。

一般考试就考个大概,在哪个数量级上。

煎服方法哪些是重点也很清楚,不必多说。

第六步,使用注意。

重要啊,不多说了,该怎么办你懂的。

第七步,鉴别用药。

如果前面的功效应用都背好了,这个就不难,看一遍就够了。

这七步是针对各论来说的。

按这七步走,即先背所有的来源、再背所有的药性、等等类推,而且最好看着目录背。

而非看一味药,就把它的来源、药性之类的全都背了。

这样一是容易晕,二是容易漏。

对于基础不牢且时间充足的同学,还是先把课本从头到尾大体看一遍,再按照这七步走比较稳妥。

否则没有基础一上手就开始背,要记住比较困难。

各论部分真题的重题率是比较低的,因为知识点太多了。

但总论部分就要借助真题了,而且真题重题率很高。

因为它的命题点就那些。

不多说了,对着真题找重点就行了。

其实学习中药就像认识一个一个的人,他们的名字长相性格脾气、适合干什么事有什么活儿可以让他们干,以及各自还有的特性,等等。

每位药都是完整有个性的,等着你去了解去熟悉,每多看一点,就对每个人有更完整的了解。

而非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孤立的,很枯燥的等着你去记忆。

就好比徐大椿《医学源流论》里“用药如用兵”的比喻,作为医生要调兵遣将,当然要对手下的士兵有所了解。

带着这样的心态看中药,可能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吧。

(四)方剂复习方剂的其实很痛苦,因为一翻开课本,好多内容啊,这也觉得应该看,那也觉得应该看,最后弄得头晕脑胀,啥都不想看了,就把书扔了。

过一阵子翻翻真题,又看看课本,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

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方剂的命题规律太明显了,看课本时看那几个地方就够了。

哪几个地方呢?一、组成+用法二、功用三、主治这三个地方的内容,可占到命题的80%以上。

至于有的时候还会考到某方中某味药配伍的意义。

同学们一开始很容易被真题中的这种题吓到,以为方解全部要看,结果看的晕头转向,还什么都记不住。

后来发现,这种题考的并不多,而且即便看了,也未必有效果。

因为一是不同教材说法都不一样,有的看过了,一样做不对。

二是出题人一般水平是比较高的,不会出争议性很大的,凭借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做对的。

三是有一定重题率。

所以看方解这一部分可以放一放,把上面所提到的三个地方先掌握,再来看这部分。

具体的一些地方下面会说到。

转过来再看这三个地方,就会发现内容并不多。

今年要考的方子是240多个,每个方子就这么两三句话,比中药少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