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谈阅读文献

合集下载

施一公--如何读文献

施一公--如何读文献

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老师的方法:具体描述见链接:/home.php?mod=space&uid=46212&do=blog&id=350496学生如何提高专业英文阅读能力。

【序:此文针对本科生和一、二年级的博士、硕士生,对高年级的博士生和博士后也应该有参考价值。

该文的一些背景可以参考我此前关于提高英文写作能力的博文:/m/user_content.aspx?id=349932】从小到大,我感性思维多一些,不善于读书。

85至89年在清华生物系读本科期间,从未读过任何一种英文专业期刊。

我受到的与英文阅读相关的训练一共只有两个。

一是我在1986年暑假期间选修的时任系主任的蒲慕明老师开设的《生物英语》系列讲座,隐隐约约记得蒲先生让我们阅读一些诸如DNA双螺旋发现之类的科普性英文文章,很有意思。

但时间较短,暑假过后也没有养成读英文文章的习惯。

二是《生物化学》这门课。

与现在的清华生命学院形成鲜明对比,我上大学期间的所有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是采用中文教材、中文讲课,只有郑昌学老师讲授的《生物化学》采用了Lehninger的《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而且郑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学生每次课后阅读10-20页教材。

我们同学大多感觉到专业英文阅读有所提高。

1990年4月至7月初,我在依阿华州Ames小镇的Iowa State University度过了初到美国的前三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在Herbert Fromm教授的实验室做轮转(rotation),跟随刘峰和董群夫妻两人做研究(刘峰现在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做教授)。

当时感觉最困难的就是读专业论文。

有一次,Fromm教授要求我在组会上讲解一篇《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文章,我提前两天开始阅读,第一遍花了足足六个小时,许多生词只能依靠英汉词典,文章中的有些关键内容还没有完全读懂,当时的感觉是JBC的文章怎么这么长、这么难懂?!真有点苦不堪言。

施一公教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英文文献的阅读与写作

施一公教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英文文献的阅读与写作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一)时间的付出【序:我从获得博士学位至今已经整整16个春秋,但博士阶段的感受仍然历历在目。

我从指导自己独立实验室的第一个博士生到现在也已经13年了,其中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中已经有11人在美国和中国的大学里担任独立实验室的PI。

他们的成长过程差别极大,性格、能力也各有不同。

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可以简单地遵循另外一个优秀科学家的足迹脱颖而出。

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家的成功是不可能复制的。

但是,优秀科学家常常具备的共同特点应该对年轻学生有很大启发。

本文主要来自我在200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入学教育里一次2.5小时的讲座,又综合了一些随后的思考和总结。

在那次讲座中,我一再强调,我的目的不是要求研究生完全按照我讲的去做,而是希望从根本上冲击、振荡一下研究生的思考角度,启发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本文很长,分四部分陆续发表出来。

】1.时间的付出。

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这是一条真理。

实际上,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

有时,个别优秀科学家在回答学生或媒体的问题时,轻描淡写地说自己的成功凭借的是运气,不是苦干。

这种回答其实不够客观、也有些不负责任,因为他们有意忽略了自己在时间上的大量付出,而只是强调成功过程中的一个偶然因素,这样说的效果常常对年轻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因为有些幼稚的学生甚至会因此开始投机取巧、不全力进取而是等待所谓的运气;另外一些学生则开始寻找他们的运气,把相当一部分精力和时间用在了与科学研究无关的事情上面。

说极端一点:如果真有这样主要凭运气而非时间付出取得成功的科学家,那么他的成功很可能是攫取别人的成果,而自己十有八九不具备真正在领域内领先的学术水平。

大约在十年前,著名的华人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曾经有一封非常著名的email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封email是蒲先生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的观点我完全赞同。

自我突围施一公读后感

自我突围施一公读后感

自我突围施一公读后感(原创版)目录1.施一公的人生经历与成就2.《自我突围》的主要内容3.读后感想:科学的力量、自我挑战的重要性、如何实现自我突围4.对我国科研领域的启示正文施一公,一位享誉世界的生物学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他一直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具有崇高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位充满激情和追求的科学家。

我阅读了他的著作《自我突围》,深受启发,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自我突围》是一部关于科学、人生和创新的书,书中讲述了施一公的人生经历、科研历程以及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施一公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成长为世界顶级科学家的。

同时,书中还分享了他在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于如何做出创新性研究的独到见解。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科学的力量是巨大的。

科学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还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施一公在书中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用心去做科研,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我挑战的重要性。

在科研领域,我们要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才能够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实现自我突围。

施一公认为,要想实现自我突围,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意识,最后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这些观点对于我国科研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科研人员的基本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要鼓励他们勇于挑战,敢于突破。

总之,《自我突围》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施一公的人生经历和科研成就,还能够学习到他在科研领域的经验和心得。

这对于我们每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文献阅读心得

文献阅读心得

最近在要看N多文献,要写报告,还得准备小论文,必须得把效率提高,找到适合自己的看文献的最好方法。

牛人一(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 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 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一、先看综述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

施一公写作六法则

施一公写作六法则

施一公写作六法则施一公,中国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他以在基因组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而闻名。

施一公写作的六法则是他对科研论文写作的经验总结,对于科研工作者和学术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法则:主题明确,突出亮点。

科研论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突出研究的亮点,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

在写作之前,我们需要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找出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确保论文的主题明确、有针对性。

第二法则: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科研论文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层次分明。

通常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各个部分的内容,确保论文的结构紧凑、层次清晰,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论文的内容。

第三法则:数据准确,结果可靠。

科研论文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结果必须可信。

在写作之前,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严格的统计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在论文中正确解读数据,避免歧义或错误信息。

第四法则: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科研论文的论据必须充分,论证必须有力。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提出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们需要对论据进行逻辑推理和严密证明,确保论文的论证有力、合理。

第五法则:语言精炼,表达清晰。

科研论文的语言必须精炼,表达必须清晰。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冗长啰嗦的句子和繁琐复杂的表达,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确保论文的语言精炼、表达清晰,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论文的内容。

第六法则:参考文献全面,引用规范。

科研论文的参考文献必须全面,引用必须规范。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确保论文的参考文献全面。

同时,我们需要正确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成果,避免抄袭和侵权,确保论文的引用规范。

施一公的六法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写作经验。

在科研论文写作中,遵循这些法则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效果,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应用。

看学者博文,谈文理兼备

看学者博文,谈文理兼备

看学者博文,谈文理兼备最近看了施一公写的博文:“饶毅其人其事”很有感慨,这篇文章写得真好。

文中详尽描述了两位生命科学领域同行学者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饶毅是一位有点个性和思想的人,他有时在公众面前表现有点张狂而不讨一些人喜欢,但是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爱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饶毅有两件事在我脑海里印象深刻(都是从公开媒体上看到)。

一件事说的是有一次北大学生邀请他和本科毕业名校的中文系主任陈平原一起和学生聊天。

主持人是一位看重出身的人,他只介绍了陈平原的本科毕业学校,而回避饶毅普通本科学校出身,只介绍博士毕业学校及海外经历。

饶毅补充说:“刚才主持人忘记介绍我的本科学校,我本科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也是一位江西老表)。

”为此,我写过一篇博文:“出身既以定,修炼靠自己,”表达我对当下一些人过度看重大学本科出身做法的批评。

还有一件事可能是他从美国回来不久,在给北大年轻学生一次演讲中说:我对北大最著名校友有的话并不赞同;但是他说的:“青年人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无疑正确。

以前看过施一公写的博文及他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其中有一篇题目为“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告诫优秀的年轻人”记忆犹新,文章最后一段话是这样的:“不要花时间去拉关系,尽全力作研究,以实力取胜!其实,一个人的尊严、学术地位以及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永远不可能靠拉关系获得,只能来源于自己真正的学术修养和贡献。

那些天天热衷于拉关系的浮躁科学家,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学术成果,即使表面风光,事实上也会被同行(包括一些他拉过关系、关照过他的人)从心里看不起。

在学术界,这永远是真理!在美国是,在中国是,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一样!”(引自“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助理教授的日子”,《科学时报》2011年2月11日A2版)。

这段话是我经常用来教育年轻学子的“经典”,它说出了我们这些践行者的心声。

除了施一公和饶毅的博文,我还看程代展(很长时间没有看到他在科学网的大作了)及其他几位稍微年长些学者和少数年轻人的博文,他们主要是从事自然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学者专家。

《他在探究生命的密码》阅读题及答案

《他在探究生命的密码》阅读题及答案

《他在探究生命的密码》阅读题及答案(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7-9题。

他在探究生命的密码1967年5月,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给他取名“一公”,就是一心为公的意思。

父母对他要求格外严格,他也一直比别人更加刻苦。

1985年施一公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

由于他敏锐地指出导师在一个演算上的错误,被导师刮目相看,成为导师眼里最出色的学生。

1997年4月,施一公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

短短9年间,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并很快成为学校分子生物学系的领军人物。

2008年2月,40岁的施一公,毅然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执教的职务,从美国全职回到中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施一公的辞职回国在全世界学术界引起一定的震动。

有朋友劝阻他:“你现在豪情万丈,但用不了两年,就会被国内的大染缸染得看不出颜色。

”施一公回应说:“回国就是回家。

我的意志很坚定,国内学术界的潜规则改变不了我几十年形成的人格和做事方式。

国内的科研环境目前不比美国好,但将来的发展一定会比美国强。

”施一公回国后,迅速组建了实验团队,除了他,全都是年轻的博士生。

阿尔茨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据统计,该症已是发达国家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我国目前约有500万该症患者,占世界发病总数的1/4。

而到2050年,估计全球每85人就有1人罹患该病。

人类曾经花了很大气力鉴定老年痴呆症的起因,终于找到γ-分泌酶是最重要的“罪魁祸首”。

可一直以来的结构研究却屡屡碰壁,在结构决定功能的科学世界里,如果连这个蛋白长什么样都看不见,就很难解释它的发病机理,更别提药物研究了。

自我突围施一公读后感

自我突围施一公读后感

自我突围施一公读后感
在读完施一公的著作《自我突围》后,我想分享一些个人观点和读后感。

《自我突围》是施一公教授回顾自己在科研领域中的经历和心得的一部著作。

通过这本书,施一公向读者们展示了他在科学研究中的奋斗和成功,并分享了他对于科学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先,施一公教授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他从小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并为此奋斗了多年。

他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坚持不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他的故事激励了我,让我明白只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就能在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

其次,施一公在书中强调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品质。

他认为科学研究需要不断地追求真理,提出新的问题并寻找答案。

他还强调了科研者需要有坚定的求知欲和扎实的基础知识。

通过他的描述,我深刻理解到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成果,更是一种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只有坚守科学原则,并且经过充分的思考和实践,才能取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最后,施一公也谈到了科学和社会的关系。

他强调了科学家应该为社会作出贡献,并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人们的生活。

他认为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类和改变世界。

这使我意识到,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成就,科学研究更应该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引擎。

总之,施一公的《自我突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他的故事,我学到了坚持追求梦想、探索真理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和经验也让我更加明确了科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这本书不仅适合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阅读,也能为广大读者提供启示和思考。

施一公自我突围读后感

施一公自我突围读后感

施一公自我突围读后感施一公,这位著名的中国分子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以其独特的学术视角和卓越的科研能力,一直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引领着突围的步伐。

他的自我突围,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的不断突破,也反映在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上的不断超越。

阅读《自我突围》这本书,我深感施一公教授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观念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极高的启示意义。

在《自我突围》一书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施一公在学术生涯中的种种挑战与突破。

例如,在博士后阶段的研究方向选择时,施一公舍弃了当时热门基因组学,而是选择了在当时中国并不受重视的结构生物学。

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他的前瞻性和勇气,更反映出他对于科学研究的深刻理解。

他曾说:“一个科学家,首先要热爱科学,对科学有热情;第二要有做原创的决心;第三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

”这种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对原创的决心,以及远大的目标,正是他在自我突围中的关键力量。

除了学术上的突破,施一公还在教育上进行了自我突围。

在这一过程中,他展现出了对于教育改革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在生活态度上,施一公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围。

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认真负责。

他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就并不取决于他的能力和机遇,而取决于他有多大的决心和热情。

”这种决心和热情,使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追求自我突破。

对我而言,《自我突围》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部人生启示录。

施一公教授的自我突围精神,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他教会了我如何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决心,更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计划。

只有有了目标,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计划,更好地面对挑战。

其次,他让我明白,在科学研究中,热爱和热情的重要性。

只有热爱科学研究,才能保持持久的动力,才能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最后,他让我认识到,在教育改革中,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关于施一公院士探究生命世界历程小论文

关于施一公院士探究生命世界历程小论文

我们在用我们的五官,就是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理解这个世界。

这个过程是不是客观的呢,肯定不是客观的。

我们的五官感受世界以后,把信息全部集中到大脑,但是我们不知道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所以在这方面也不能叫客观。

我们人究竟是什么呢?人的整个出生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精子在卵子表面不停地游逛,寻找一个入口,找到合适位点以后,会分泌一些酶,然后钻进去。

卵子很聪明,一般不会让第二个精子再有机会,所以一有精子进来,马上把入口封死。

精子进来后就被降解,然后精子的细胞核和卵子的细胞核结合,形成双倍体,受精卵开始发育,逐渐分裂为2个细胞、再分裂为4个细胞、8个细胞、16个细胞,此时受精卵还在子宫外面游逛,还没有着床。

继续分裂下去,形成64个细胞、128个细胞,这时它快要找到着床地点了。

着床之后,继续发育。

你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短短四个礼拜,胎儿开始有心跳。

慢慢地,神经管形成了,脊椎形成了,四肢开始发育,通过细胞凋亡,开始形成手指头。

到四五个月的时候,胎儿开始在母亲肚子里踢腾。

出生之前,胎儿的大脑发育非常快,各种神经突触迅速形成。

然而不要忘了,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自于一个受精卵。

然而受精卵也是由原子构成的,我们有多少原子?大约有6×10^27个原子,形成大约60种不同的元素,但真正的比较多的元素,不过区区11种。

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分子聚在一起形成分子聚集体,然后形成小的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最后形成一个整体。

于是人就产生了。

施教授在谈到生命认知的极限时,谈到我们只不过是由一个细胞走过来的,就是受精卵,所有受精卵在35亿年以前,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同一团物质,一个处于复杂的量子纠缠的体系,就这么简单。

其实我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但是我相信它。

我每呼吸一次会摄入10^22次方的氧原子进入我的身体,进入共价结构。

这一口呼吸至少有10^4次方以上的氧原子,被处在世界上一个很遥远角落里的,我没有见过的人呼吸过至少一次,这在一个月内就会做到,人一辈子一直在这么做。

成才秘笈-施一公

成才秘笈-施一公

成才秘笈中国科学院施一公成才秘笈-写好论文从读英文报纸起步施一公开篇语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成才之路格外艰辛,成才者在学习、科研等方面,自然也有各自的秘诀。

把这些秘诀挖掘出来,供成才路上艰难前行者借鉴,应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从本期起,《教育人才》版将陆续请成才者亮亮各自的成才秘诀。

今天我们首先请来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双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跟我们分享一下他学习英语的诀窍。

上大学时,我的英语不算好,英语四级考试仅为“良”,写作尤其糟糕。

我初到美国时,对英文环境适应得也很差,读一篇JBC的文章要五六个小时,还常常不理解其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心理压力极大。

每天读报1小时有幸的是,1991年4月,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遇到了学长和启蒙老师John Desjarlais。

听了我的苦恼后,他告诉我,“Spend 45 minutes everyday reading Washington Post,and you will be cruising with your written English in two years.”(每天花45分钟读《华盛顿邮报》,两年后你的写作能力会得心应手)。

这条建议正合我意,因为我原本就对新闻感兴趣!于是,每天上午安排完第一批实验后,我都会在10点左右花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华盛顿邮报》,主要看A版新闻版。

刚开始,我1个小时只能读两三个短消息或1篇长篇报道,中间还不得不经常查字典看生词。

但不知不觉间,我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

1992年老布什与克林顿竞选总统,我跟踪新闻,常常一个小时能读上几个版面的消息或四五篇长篇报道,有时还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师兄师姐听。

阅读直接提升了我的英文写作能力。

看完新闻后,我常常有动笔写感想的冲动。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游泳队取得了4金5银的好成绩,美国主要媒体在没有任何检测证据的情况下,纷纷指责这是中国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的结果,报道完全依据美国运动员的感觉。

非连续性文本施一公《青年与科学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施一公《青年与科学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爱因斯坦曾经说,真正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提出才是关键,并不是问题的最终解决,因为问题的提出包括对一个老的科学问题的重新描述和崭新描述,是真正对世界的贡献。

所以,第一点我想讲的是,科学精神就是求真。

这里讲的求真不是判断简单的对错,而是在人类知识的最前沿进一步去求真、探索。

科学精神也包括独立和合作。

独立和合作看似矛盾,实际是完全统一在一起的。

任何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往往来自于少数人,甚至一个人,而这些人在重大科学发现的过程中经常会经受一些磨难,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同意见,他们必须坚持自己的观点才可以最后成功,所以我们需要独立的思考。

但是科学的发展,经常需要大家在一起合作。

这种合作不止局限于团队内部合作,更依赖于团队之间的合作,甚至跨时代、跨行业的合作。

1895年,荷兰科学家伦琴先生发现了X射线的穿透力,最后在医学上带来了强大的应用。

但是伦琴没冇发现X射线还可以被衍射,而这一现象是上世纪被德国科学家劳埃发现的。

劳埃发现了衍射之后,他并没冇意识到X射线还可以帮助我们把物质结构解析得清清楚楚,而这一发现是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完成的。

他们父子携手合作,推演出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

这样的公式,最后应用于我们的分子结构解析,让我们可以窥探生命的奥秘。

他们四人分别获得了1901年、1914年和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之间跨时代的合作,把人类整个文明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所以科学精神也是合作的精神。

当然,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是批判性的思维,也就是质疑。

在这种质疑声中我们不断碰撞思想,不断改进提高,不断加深合作,最后推动科学往前发展。

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是非常典范的质疑,最后带来了科学的重大进展。

纵观历史,可以总结果出这样一个简单的规律,那就是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往往依赖于一项核心技术的创新。

任何一项核心技术的创新,无一例外源自于一开始的重大原创性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就是原始科学发现,而原始科学的发现完全依赖于科学精神。

大牛科学家访谈录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大牛科学家访谈录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大牛科学家访谈录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大牛科学家访谈录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大牛”科学家访谈录记者:在很多人眼中,你是海归科学家的典范。

施一公:每个科学家回国服务都有自己的理由,不能说谁是典范。

我反复强调,我在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但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一心只为公,也不是大公无私。

不要把所有的科学家都想象得十全十美,这样会让一些年轻人觉得科学家高不可攀,进而失去对科学的兴趣。

科学是高尚的,科学家并不一定都是高尚的。

记者:也有一些人批评你回国的动机不纯。

施一公:无论别人怎么说,都不会改变我回国的目标:培养一批有大志、敢担当的年轻人,改进、改善我们的教育科研环境。

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在物质条件方面,我放弃了很多。

只是,在美国我能想象到20年后的生活,也许还在做科研,也许已经在某大学担当重任,但这些离我的目标太远,不能成为我全部的追求。

回国有强烈的归属感,我觉得回国能做得更有价值。

如果这样就被称为回国动机不纯,我无话可说。

记者:怎样看待学生称呼你“大牛”?施一公:我希望多接触学生,希望学生了解真实的我,学生可以批判我,我的缺点毛病很多,爱发脾气,好顶撞,有过做错的地方。

记者:怎样理解“施一公效应”?施一公:这是对我的鼓励,我当然希望影响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客观上我也带动了一些人回国。

改善国内科研环境的事情我从回国第一天就在努力做了。

但是,我觉得效果还不够明显。

记者:如果给学生上思政课,想讲什么?施一公:一半个人经历,一半国际形势,足矣。

不讲理论!记者:有人说,你是美国国籍,凭什么给学生讲思政课、讲爱国主义。

施一公:是爱国主义,又不是爱国籍主义。

如果非要凭国籍,那杨振宁和李政道也不能讲了。

我在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叫《我是河南人》,有人说,你是美国人,不是河南人。

乡情怎么能因为国籍而改变呢?!记者:似乎你的一举一动都很受关注,有人说,施一公回来变了,会敬酒了。

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施一公

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施一公

施一公: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是科研工作者与同行交流、取得国际影响的必经之路。

有些国内的科学家实验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恼于论文写作力不从心,成为国际交流的一大障碍。

本文从笔者的亲身体验出发,给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年轻的PI(课题组长)提供一个借鉴。

我大学时的同班同学都知道,那时我的英语不算好(英语四级考试仅为“良”),写作尤其糟糕。

初到美国之时,对英文环境适应得很差,读一篇《生物化学杂志》(JBC)的文章要五六个小时,还常常不理解其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压力极大。

很幸运,1991年4月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时遇到了学兄和启蒙老师John Desjarlais。

听了我的苦恼后,John告诉我,“每天花45分钟读《华盛顿邮报》,两年后你的写作能力会得心应手”。

这条建议正合我意。

我原本就对新闻感兴趣。

于是,我每天上午安排完第一批实验后,都会在10点左右花一个小时阅读《华盛顿邮报》,主要看A版(新闻版)。

刚开始,我一个小时只能读两三个短消息或一个长篇报道,中间还不得不经常查字典看生词。

但不知不觉间,我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

1992年老布什与克林顿竞选总统,我跟踪新闻,常常一个小时能读上几个版面的消息或四五个长篇报道,有时还把刚看到的新闻绘声绘色地讲给师兄师姐听。

阅读直接提升了我的英文写作能力。

看完一些新闻后,我常常产生动笔写自己感想的冲动。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游泳队取得了四金五银的好成绩,美国主要媒体纷纷指责这是中国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但没有任何检测的证据,完全凭美国运动员的感觉。

此事让我很气愤,我生平第一次给《华盛顿邮报》和《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各写了一封信,评论报道的不公平。

没想到两天后,《巴尔的摩太阳报》居然原封不动地把我的信刊登在《读者来信》栏目。

同事祝贺,我也洋洋得意。

[高分子材料] 施一公委员:科技评价不能唯论文数量是瞻

[高分子材料] 施一公委员:科技评价不能唯论文数量是瞻

2018-03-08在这几天的政协科协组讨论中,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委员一直保持低调。

别人说话,他默默记录,很少主动发言。

6日下午,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施一公开口了。

“我们来看第8页,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两倍,技术交易额翻了一番。

”施一公顿了顿,“也就是说,发明拥有量是之前的3倍,技术交易额只有之前的两倍。

平均每个专利交易额是五年前的%,数字不增反降。

”出了什么问题?“这是科技评价体系的问题。

”施一公说,在各个单位,无论是决定晋升还是评绩效,都会把专利数、文章数、被引数和文章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数作为重要参考指标,“这个风气愈演愈烈”。

“我以前预测,中国的论文数量会在2020年超过美国,没想到提前完成任务。

”施一公说。

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据记者了解,日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2018年科学和工程指标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发表学术论文万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不过,根据权威统计口径,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第八年排在世界第二位。

无论是第一还是第二,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但施一公也表达了忧虑。

他听说,一些科技组织的评估还认为,中国科技实力超过了美国。

“我很担心。

”坐在一旁的中科院院士袁亚湘委员听到这句“我很担心”,也点了点头。

“我再说得直白一点,文章数量,引用率,文章发表杂志的影响因子,在我们这么大的国家,都可以人为提高。

我想大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施一公说,“如果我们互引多了,杂志影响因子就上去了。

我们要把这三个指标做上去,易如反掌。

”有了数字指标,大家就拼命做数字,但没有数字指标,谁好谁坏,怎么评?“我没有特别好的建议。

”施一公坦言,“但美国不会强调这个,不会专门把它(数字指标)拿出来。

”施一公强调,他坚决反对“论文无用论”,但有些文章,就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是垃圾文章,“纯粹为发文章而发文章”。

2017届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精细阅读精准表达-专题练习(十一)

2017届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精细阅读精准表达-专题练习(十一)

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十一)实用类文本阅读-精细阅读精准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2分)施一公:用一流成果来爱国罗旭“即使在中国做着和美国同样的事,在祖国也会开心得多。

”“千人计划”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说,“回到清华后,我每天早上都很激动,既是新的充实的一天,又可以做很多事情。

”2008年,施一公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这是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至高荣誉。

但施一公却谢绝了这份邀请,选择了“千人计划”,回国到母校清华大学工作。

施一公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条件,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

作为享誉世界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的回国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的关注,《纽约时报》在头版进行专门报道,探求其中的原因。

“其实,我的动机再简单不过:报效生我养我的祖国。

这是每个中国人深入骨髓里的使命感与归属感。

”施一公表示,“我希望能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回来为祖国健康工作至少30年。

中国正处在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科学家理应敢担当、有作为,把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几年来,他在细胞凋亡、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重要原始创新成果。

施一公开始主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工作后,积极探索建立新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大力提升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水平。

“核心就是打破铁饭碗,实行‘非升即走’的用人机制。

如果在6年之内达不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终身教授水平,就必须离开。

”施一公介绍,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才引进面向国内外开放,全部实行海外评审专家组评议;薪酬体系采取国际通行的年薪制,不让人才为柴米油盐发愁;每个实验室配备的启动基金,免去了人才的项目、经费申请之苦……截至目前,已有70多名国际顶尖青年人才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全职工作,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2010年举行的国际评估中,由世界一流学者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总体发展态势很好,其中结构生物学学科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小到大,我感性思维多一些,不善于读书。

85至89年在清华生物系读本科期间,从未读过任何一种英文专业期刊。

我受到的与英文阅读相关的训练一共只有两个。

一是我在1986年暑假期间选修的时任系主任的蒲慕明老师开设的《生物英语》系列讲座,隐隐约约记得蒲先生让我们阅读一些诸如DNA双螺旋发现之类的科普性英文文章,很有意思。

但时间较短,暑假过后也没有养成读英文文章的习惯。

二是《生物化学》这门课。

与现在的清华生命学院形成鲜明对比,我上大学期间的所有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是采用中文教材、中文讲课,只有郑昌学老师讲授的《生物化学》采用了Lehninger的《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而且郑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学生每次课后阅读10-20页教材。

我们同学大多感觉到专业英文阅读有所提高。

1990年4月至7月初,我在依阿华州Ames小镇的Iowa State University度过了初到美国的前三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在Herbert Fromm教授的实验室做轮转(rotation),跟随刘峰和董群夫妻两人做研究(刘峰现在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做教授)。

当时感觉最困难的就是读专业论文。

有一次,Fromm教授要求我在组会上讲解一篇《Jour 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文章,我提前两天开始阅读,第一遍花了足足六个小时,许多生词只能依靠英汉词典,文章中的有些关键内容还没有完全读懂,当时的感觉是JBC
的文章怎么这么长、这么难懂?!真有点苦不堪言。

为了能给Fromm教授和师兄师姐留下好印象,第二天又花了好几个小时读第二遍,还做了总结。

第三天我在组会上的表现总算没有给清华丢脸。

但是,前前后后,真搞不清楚自己为了这一篇文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
90年7月我转学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后,与本科来自北大的虞一华同在IPMB program。

虞一华大我一岁,来巴尔地摩之前已经在夏威夷大学读了一年的研究生,对于科研论文的阅读比我强多了。

他常常在IPMB的办公室里拿着《科学》和《自然》周刊津津有味地阅读,看得我很眼馋,也不理解其中那些枯燥的文章有什么意思。

他告诉我:他在读很有意思的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能有什么意思?虞一华给我讲了好几个故事:洛克菲勒大学校长诺贝尔奖得主David Baltimore如何深陷泥潭、人类基因组测序如何争辩激烈、HIV病毒究竟是谁发现的,等等。

我还真没有想到学术期刊上会有这么多我也应该看得懂的内容!从那时起,每一期新的《科学》和《自然》一到,我也开始尝试着阅读里面的新闻和研究进展介绍,这些内容往往出现在“News & Comment”“Research News”“News & Views”“Perspectives”等栏目,文笔平实,相对于专业的科研论文很容易读懂。

有时,我还把读到的科研新闻讲给我的同事朋友们听,而同事的提问和互动对我又是更好的鼓励。

除了《科学》和《自然》,我也常常翻看《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与《细胞》(Cell)、《生物化学期刊》(JBC)等非常专业的期刊不同,《科学》和《自然》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用来做科普教育的。

《科学》周刊的“Perspectives”和《自然》周刊的“News & Views”栏目都是对重要科学论文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一般1-3页,读起来比较通俗易懂,较易入门。

读完这些文章后,再读原始的科学论文,感觉好多了!而且可以把自己的体会与专家的分析比较一下,找找差距,有时甚至也能找回来一点自信!
从199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职到现在清华大学做教授,我总是告诉自己实验室的所有年轻人(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下面这几点读科研论文的体会,也希望我的学生跟我学:
1.请每位学生每周关注《科学》和《自然》。

(生命科学界的学生还应该留心《细胞》)。

如果时间有限,每周花一个小时读读这两种周刊里的文章标题以及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科研论文的abstract,即可!这样做可以保证一个学生基本上能够跟踪本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和进展,同时开阔视野,大概知道其它领域的动态。

2.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细读《科学》和《自然》里的新闻及科研论文。

如果该科研论文有“News & Views”或“Perspectives”来介绍,请先读这些文章,这类导读的文章会提炼问题,就好比是老师事先给学生讲解一番论文的来龙去脉,对学生阅读原始论文有很大帮助。

3.在读具体的科研论文时,最重要的是了解文章的主线逻辑。

文章中的所有Figures都是按照这个主线逻辑展开描述的。

所以,我一般先读“introduction”部分,然后很快地看一遍Fig ures。

大概知道这条主线之后,才一字一句地去读“results”和“discussion”。

4.当遇到一些实验或结果分析很晦涩难懂时,不必花太多时间深究,而力求一气把文章读完。

也许你的问题在后面的内容中自然就有解答。

这与听学术讲座非常相似!你如果想每个细节都听懂,留心每一个技术细节,那你听学术讲座不仅会很累,而且也许会为了深究一个小技术环节而影响了对整个讲座逻辑推理及核心结论的理解。

5.对个别重要的文章和自己领域内的科研论文,应该精读。

对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每一篇论文则必须字斟句酌地读。

这些论文,不仅要完全读懂,理解每一个实验的细节、分析、结论,还必须联想到这些实验和结论对自己的课题的影响和启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6.科学论文的阅读水平是循序渐进的。

每个人开始都会很吃力,所以你有这种感觉不要气馁。

坚持很重要,你一定会渐入佳境。

当你有问题时或有绝妙分析时,应该与师兄师姐或找导师讨论。

7.科研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科研论文的阅读。

每一个博士生必须经过严格的科研论文阅读的训练。

除了你自己的习惯性阅读外,你应该在研究生阶段选修以阅读分析专业文献为主的一至两门课,在实验室内也要有定期的科研论文讨论(Journal Club)。

如果你的实验室还没有这种讨论,你们学生可以自发地组织起来。

8.前面几条都是讨论如何提高科研论文的阅读能力,但是一旦入了门,就要学会critical r eading。

不要迷信已发表的论文,哪怕是发表在非常好的期刊上。

要时刻提醒自己:该论文逻辑是否严谨,数据是否可靠,实验证据是否支持结论,你是否能想出更好的实验,你是否可以在此论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重要问题?等等。

天外有天,读科研论文是一件很简单、但也很深奥的事情。

一般的学生常常满足于读懂、读透一篇好的论文,优秀的学生则会举一反三、通过查找references纵深了解整个领域的历史、现状,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可能进展。

我从1990年对学术论文一窍不通到96年博士后期间的得心应手,还常常帮助同事分析,自以为水平了得。

但是有一件事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严重不足,颇为羞愧。

1996年,是SMA D蛋白发现及TGF-b信号转导研究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年,哈佛医学院的Whitman实验室在十月份的《自然》杂志上以“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一篇名为“A transcriptional partner for MAD proteins in TGF-b signaling”的文章。

读完之后,正好遇到TGF-b领域的著名学者Jo an Massague,我对Joan评论说:I’m no t so sure why this paper deserves a full articl e in Nature. They just identified another Smad-interacting protein, and the data qua lity is mediocre.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Joan马上回应我:I disagree! This paper links the cytoplasmic Smad protein into the nucleus and identifies a transcription factor as it s interacting protein. Now the TGF-b signaling pathway is complete. It is a beautiful Nature article! 这件事对我触动极大:原来大师的视野和品位远远在我之上。

从那以后,我也开始从整个领域的发展方面来权衡一篇文章的重要性,这件事对我今后为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审稿、自己实验室选择研究课题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今,我阅读一篇本领域内的科研论文,非常顺利,而且常常可以看出一些作者没有想到或分析到的关键点。

回想从前,感慨万千,感谢蒲慕明、郑昌学、虞一华、John Desjarlais、Jeremy Berg、Joan Massague等一批老师和同事对我的帮助。

我很留心,也很用心。

希望所有的学生也能通过努力和坚持对英文科研论文的阅读得心应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