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项目化设计—以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项目化设计—以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1c8795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a.png)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项目化设计—以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课程的一种新形态,它强调“以任务为导向,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从课标的诠释可见,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项目为载体”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形态,要理解语文学习任务群,“项目”是关键,“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及资源等均通过学习项目得以整合。
然而,当前统编教材的编写仍然采用传统的文选形式,虽然单元后面有“单元学习任务”,但选文与单元学习任务分离,难以实现课标要求。
基于课标要求与教材编写现状,我们引进项目学习,力图通过单元的项目化设计与实施,来解决统编教材中学习任务群的落地问题。
一、学习任务群的项目化设计基础:了解学习项目学习任务群的项目化设计,是指以学习项目为载体,用项目整合教材中的学习资源(选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任务,重构教材内容,对教材单元进行项目转化的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群的项目化设计基础,是了解项目与学习项目。
(一)项目项目,英文为 Project,原是管理学中的概念。
《中国项目管理质量指南(ISO10006)》把项目解读为具有独特的过程,有开始和结束日期,由一系列相互协调和受控的活动组成,过程的实施是为了达到规定的目标。
《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纲要》中对“项目” 的定义为:“项目是创造独特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的一次性工作任务。
”可见,项目是一项有预定目标与时间、经费限制的工作任务,这项任务的完成过程由一系列互相协调和受控的活动组成,任务完成以产出成果(产品、服务)为标志。
综上所述,构成项目的要素是任务—条件—活动—成果。
任务,指项目要完成的工作。
条件,指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经费和资源等。
活动,指项目完成的过程与方式。
成果,指项目工作任务呈现的结果,包括产品、服务、活动等形式。
(二)学习项目学习项目,是基于课程标准,为促进学生学习而设计的项目。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9665c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2.png)
红星照耀,接棒前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设计依据01单元定位本单元是高中选择性必修阶段的第一单元,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同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
本单元的课文以政论性、实用性的作品为主,其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开幕词,《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是回忆录,《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新闻作品。
它们涵盖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的革命历程,共同反映了“伟大的复兴”这一人文主题。
教育部2021年1月颁布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语文学科注重以文化人,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革命精神、深入感受爱国主义精神,体认英雄模范的高尚品质,陶冶性情、坚定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从特定叙事中切身感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渐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懂得尊重革命传统,珍惜当下,坚定自信,树立远大的志向;并能把握政论文、新闻、回忆录等实用类文本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创作中。
02大单元主题与任务群并行从主题角度看,本单元主要学习以写实为主的反映革命传统、革命精神、革命榜样的作品,目的是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和文化自信等。
从语文核心素养来看,本单元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课程标准还进一步明确指出这个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阅读阐发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与杂文,特别注意选择具有理论高度和引领作用的论著,分析其中论证的逻辑性和深刻性,体会革命理论著作严密逻辑和崇高精神有机结合的特点,提高理性思维水平;阅读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报告、演讲、访谈、述评等实用性文体的优秀作品,联系思想实际和亲身见闻,以正确的价值观,深入理解其内容,学习其写作手法。
基于此,本单元的设计可以通过单篇与群文,精读与泛读并举的方式,以作品中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为抓手,体会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鉴赏富有特色的语言,掌握实用类文的文体特征、阅读方法以及艺术特色。
第一二三单元教学设计讨论导引++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二三单元教学设计讨论导引++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2a9067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f.png)
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一二三单元教学设计讨论导引一、关于“学习任务群”与“真实情境”(一)阅读下面几段话,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想一个教学设计的框架,使之能用这些话进行阐释。
1.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2.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与评价”部分指出: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3.新课标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对“情境”的内涵进行的阐释: “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
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
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的相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
”4.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
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
我把这个真实情境概括为,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
(王宁)(二)自从高中课标颁布以后,任务群教学有席卷一切之势,特别是各种观摩课、示范课、比赛课、交流课,好像非多篇组合就羞于展示了。
对此,你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说说看法。
二、关于教材(统编教材必修上前三个单元)(一)下面是教材单元任务的设计和分析,你是否认同分析的内容?你是否愿意按教材中的单元任务设计组织教学?为什么?1.必修上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一:作品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哪些是你以前未曾留意,而读过之后感受很深的?哪些已经点燃了你思考人生、积极上进的热情?认真阅读,欣赏这些作品,从你最有感触的一点出发,与同学就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da379beefdc8d377ee32a8.png)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青春激扬”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教学提示”。
二、教学内容《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百合花》《哦,香雪》三、单元学习目标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理解诗词运用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可以从“青春的价值”等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小说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提升审美能力。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尝试诗歌写作,增强语言表现力,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5.树立伟大革命抱负,理解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四、学习过程方案一:(一)“青春激扬”文艺活动1.准备班级准备组织一场以“青春激扬”为主题的文艺活动,节目包括《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五首诗的朗诵表演,以及讲述《百合花》的故事、《哦,香雪》的故事。
为了活动的顺利进行,请你从以下任务中至少参与完成一项任务:(1)请设计一张节目单,包含以上七个节目,注意节目单的式样、颜色、布局应该与晚会的主题相关;(2)选出一名活动的主持人,由主持人写一份晚会的串词稿,将《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五首诗的朗诵表演,以及讲述《百合花》的故事、《哦,香雪》的故事等七个节目有机地串联起来,串词稿要注意起到节目的承上启下作用,语言要注意切合“青春激扬”的主题,饱满热情,富有诗意。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d222d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8.png)
2.选准意象,创造意境 意象是诗歌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作者的情感和客观的物象感应 而以文字描绘出来的图景,是一首诗中具体的、单一的或片段的形象。 意境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总体呈现出来的 境界和情调。巧妙地选择意象,创造意境,可以使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 如临其境,在艺术美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陶冶。如《峨日朵雪峰之 侧》中塑造的众多审美意象:峨日朵之雪、巨石、岩壁上的蜘蛛……它 们共同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使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 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呼应 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 描写。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六方面进行思考: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⑤奠定情感基调。 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做铺垫等。
(5)分析技巧。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 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 排比、对仗、对比等,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 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如上文所举例子中, 《乡愁》运用比喻和排比,《我爱这土地》前部分情景交融,最后直抒 胸臆。
放号》
青春形象
青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百合花》
《哦,香雪》
青春形象
青春的价值
【答案】示例:
作品
与青春相关的内容
青春形象 青春的价值
例:“恰同学少年,风华正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框架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框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9c72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a.png)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框架设计谱写青春华章——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框架设计一、设计依据、教学资源1.选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第二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四首中外现代诗;其中《峨》与《致》这两首为自读课文;第三课:两篇小说《百合花》《哦,香雪》;第一单元的选文,就文体来看,由诗歌和小说组成;从数量来看,共3课9篇课文;从课的组成来看,有单篇,有群文;就主题而言,以“青春激扬"为主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时代鼓荡下青春之力的释放;《沁园春·长沙》—“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青春理想;《红烛》-—青春的觉醒:青春的价值在于一直燃烧和发光《峨日朵雪峰之侧》—青春的独立、征服与攀登;《致云雀》—青春的高贵:了解尘世同时超越尘世;《百合花》-—青春的光华与灵智在于奉献;《哦,香雪》——传统与现代交汇处青春的站立。
2. 单元导语及学习提示导语: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
学习提示。
课程标准1.核心素养2.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 学业质量水平2-1能凭借语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隐含意思,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情感。
具有反思并理解语文学习经验的意识,能用多种形式整理、记录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所得。
2-3能整体感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
第一单元写作任务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写作任务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be52f8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2.png)
以青春之我拥抱我之青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任务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分析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
刚刚步入高中的高一学生完成了新学段的跨越,经过军训的洗礼,对自己的成长和青春有了新的认识。
高一学生具有了初步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联系生活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完成写作。
二、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已有的语言积累和感知,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进行话题写作。
2.通过语言的运用和实际的写作,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获得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进而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3.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弥足珍贵。
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青春的感受,感悟青春品质的培养以及增强对未来的理想追求。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春的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展示亲身经历的图片和与自己有相同处境的青春视频,启发学生自我思考进而达到对青春的思考。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悟可言。
2.教学难点:如何在有话可说、有悟可言的基础上,能用准确生动且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明确、灵活、批判地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创设情境席慕蓉说:“跋山涉水,走进你的眼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用一千次回眸,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
”我们前生得回眸多少次才能够换得高中三年的朝夕相伴啊?数据表明,在这个世界上两个人相遇的概率是0.00487。
所以缘份真的妙不可言,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你我能够相遇相识,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意外。
出示PPT:学生军训后拍的集体大合照,引出青春话题。
(组照略)师:请学生们观察照片,看着这个照片,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班长手里的奖状、整齐的队伍、发自内心的笑容,黝黑的皮肤、脸庞的汗水、独属于10班的精神气……)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肯定的奖状、团结的队伍、收获的笑容……而这些正是我们的青春啊!(二)深入思考、情感激发1.唤起记忆、感知青春出示PPT:继续展示学生们在军训中的一组照片。
语文核心素养下,任务群教学如何落实——以部编版必修上第一单元单元教学为例
![语文核心素养下,任务群教学如何落实——以部编版必修上第一单元单元教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b39713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8.png)
语文核心素养下,任务群教学如何落实?———以部编版必修上第一单元单元教学为例■何桂平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 063000)【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0-0158-01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新课改的核心。
而高一新生在进入新的学习阶段时,教材就设计了“青春”为主题的单元教学任务,这是让学生思考:为何而学?从青春价值的角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实现人生价值。
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部编本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真可谓用心良苦,也很好地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教学任务。
“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一个新术语,代表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概念,也是贯彻到新教材教学的最重要的概念。
任务群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整与分的问题。
无分不能深入文本,学生沦为欣赏标签的看客,热闹一场,收获寥寥。
无整就不能有收获感,学习内容零零碎碎,学生一地鸡毛。
所以,笔者认为,必须分与合相结合,实现单元的群文教学。
一、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理解和鉴赏相关文学作品的核心意象(形象),体会不同的青春形象,激发青春的热情,理解青春的价值。
2.通过品鉴语言,通过文学冲突分析情感变化,借助小说的叙事理解,学习文学作品表现手法,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书写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眼中的青春。
二、课前准备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在教学提示(3)中说到:“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教师要积极创设阅读情境,提供阅读策略指导,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将学生引向深度阅读、深度写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单元总体设计及安排任务一:字斟句酌品青春(文本细读)6课时《沁园春·长沙》———万类霜天《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太平洋《峨日朵雪峰之侧》———蜘蛛《红烛》———红烛《致云雀》———云雀《百合花》———百合花、破洞《哦,香雪》———窗、铅笔盒、火车【子任务二】认真阅读文本,小组合作探究这些意象有何特征?作者为什么重点抓住了这些特征?作者借此要表达什么?【子任务三】阅读老师提供的“文学冲突”相关材料,理解文学冲突,结合本单元文学作品,完成下面的问题。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总6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总6页)](https://img.taocdn.com/s3/m/33b66f1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b.png)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总6页)单元目标1.感要命领的伟大革命负和豪放胸襟,理解文章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解春青的价值,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2.领会本单元诗歌与小的内容、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打特点、体会诗歌和小的独特魅力。
3.学习从言、形象、情感特点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4.结合单元诗作的学习、尝试写作诗歌。
可以以本单元的作品为学习的范本,也可以选择自已喜欢的申外诗歌作为习的材料,从生活出发,寻找素材,激发诗情,抒发真情实感。
掌诗歌写作的一般技、重语言的锤炼。
编写意图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
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同时,对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作了如下说明:(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本单元作为该任务群的第一个单元,以“青春激扬”为人文主题,围绕诗歌、小说的阅读鉴赏展开设计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有关青春的体验和思考。
单元教学以情境为依托,以任务为引领——以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单元教学以情境为依托,以任务为引领——以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aa853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0.png)
2021·02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以单元任务为核心,以真实情境为依托,突出语文课堂活力。
用单元学习任务来引领单元教学,是在实践中探索教学路径的一剂良方。
以统编教材第一单元为例,设计一个适应单元人文主题落实的需要,又生发于单元学习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来统领单元教学,以其为抓手,来统领单元教学。
与此同时,这个实践活动还能凸显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联与整合,通过这样的教材整合与实践活动,来突显“双线组元”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摘要关键词单元学习任务;单元教学;情境;实践;关联与整合2020年秋季,各省市高中教学开始普遍使用统编教材,正式进入了新课程的落地实践。
“语文学习任务群”和大单元教学概念成为了统编教材的最大亮点。
其中的第一单元“青春激扬”,第1、2课都是诗歌,第3课是两篇小说,打破了以往教材按照文章体例编排的习惯。
统编教材每个单元后面的学习任务如何实施才能展现完整的单元概念,并能体现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的“双线组元”?这个问题在一线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产生过。
那如何才能解决疑惑,笔者认为应该先从深入掌握“新课标”理念、尝试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开始,尝试从“单元学习任务”入手,进一步用好新教材。
一、教材的整合性体现新课改的顶层设计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可知,无论是之前的新增学业质量标准和以核心素养作为学业质量标准的衡量尺度,还是现在的统编教材18个学习任务群的系统性构建与序列化实施,都体现了从“知识的积累”转向“人的发展”的教育质量观的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仅体现时代的发展要求,也体现国家在教育改革上的顶层设计。
教育质量观的转变对我们一线教育教学中的教、考、评都有指导意义。
教育改革观念的进步最终要通过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教学和每一个学习任务群来落实。
它需要教师转变老旧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质量观,改变旧教材的使用习惯,对统编教材的系统性与序列化要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进而进行先导性的设计以回应教育质量观的转变。
部编版高一语文新教材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一语文新教材第一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939cc26edb6f1afe001f74.png)
高一语文新教材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主题:青春的价值第一部分:单元教学教材分析本单元的5 首诗歌和两篇小说,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对青春的吟唱,作者或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让我们体验到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
学习本单元可以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求理想,拥抱未来。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第三部分:单元活动设计一、单元学习活动目标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
二、单元学习活动任务欣赏本单元作品,从你最有感触的某一点出发,和同学就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反复诵读本单元诗歌作品,围绕意象和诗歌语言,探讨欣赏诗歌的方法,揣摩作品的意蕴和情感,感受不同的风格。
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去理解两篇小说的内涵,欣赏小说的描写艺术,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新细节描写,并作简要点评。
借鉴本单元诗歌意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发挥想象,写一首诗,书写你的青春岁月。
汇总所有同学的诗作,编一本诗集。
三、单元学习活动方案(一)规划活动过程,设计学习支架本单元的主问题是:小说和诗歌的意境创设何以如此回味无穷?次问题是:小说和诗歌还有哪些独特魅力?(二)分解主问题为三个子问题:1.意境的概念与特征是什么?如何欣赏其特征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2.意象特征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是如何创设美感的?3.运用文本所学,尝试写作一首诗歌。
(三)分解次问题为二个子问题:1.《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体现出怎样的意蕴和情感,各有什么不同的风格?2.《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有何异同点?本单元的主问题与次问题都在课内进行。
学生须在认真研讨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相关的资料信息,通过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小组讨论、师生问答、补充修正等活动,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任务设计教学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任务设计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e1c2c94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b.png)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任务设计教学例说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就成了高频热词。
如何借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将语文核心素养落实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如何整合学习资源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如何创设学习活动中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许多问题,让使用新教材的广大教师感到困惑。
教师在设计单元学习任务中“应时而变”的创造智慧。
必修(上)第一单元是“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的起始学习单元,以人文主题“青春激扬”组合了五首诗歌、两篇小说。
这些篇目中,《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百合花》是精讲课文,《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哦,香雪》是自读课文。
单元学习任务的写作要求是“学写诗歌”。
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落实课标所说的“语文课程评价要综合发挥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以“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觉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一、“变革教学方式”中的读写融合设计智慧教师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变革教学方式,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阅读、写作教学彼此割裂,且“阅读教学膨胀起来,挤压了写作教学的空间”。
在“阅读本位”范式下,自然迁就的是阅读的序,这就势必造成写作教学的无序,损害写作学习的效率,或者造成这样的情况,阅读教学的序和写作教学的序并行不悖、各行其是。
这样就导致了“读、写结合,以读带写”规范的名存实亡。
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书面语写作需要阅读所得到的知识、见识和思考来充实,也需要阅读所学的文章作法为范例,于是写作也可以引发阅读选择和阅读积累的需求。
学习任务群中的读写融通策略能使学生阅读、写作两种能力在一个个任务挑战、完成中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这是因为语文实践活动指向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是一个言语“表现”系统,居于课堂主体地位的学生将在听说读写及思悟、潜能、兴趣等方面被激发。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9d073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b.png)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是基于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设计。
本单元主题为“青春”,选文包括《沁园春·长沙》、《荆轲刺秦王》、《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经典诗篇。
教学任务旨在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使学生感受青春的热情与理想,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
他们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高中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此外,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需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选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和创作背景,如《沁园春·长沙》中的豪放派风格,《荆轲刺秦王》的爱国主义精神,《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浪漫主义情怀等。
(2)学会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情感、意境等,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作品,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够独立撰写文学评论和感悟。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比较阅读法,将不同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发现作品之间的异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结合课后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文学评论写作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2)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社会、关爱他人。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使他们具备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可编辑全文】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可编辑全文】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92a35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6.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青春激扬”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教学提示”。
二、教学内容《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百合花》《哦,香雪》三、单元学习目标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理解诗词运用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可以从“青春的价值”等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小说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提升审美能力。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尝试诗歌写作,增强语言表现力,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5.树立伟大革命抱负,理解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四、学习过程方案一:(一)“青春激扬”文艺活动1.准备班级准备组织一场以“青春激扬”为主题的文艺活动,节目包括《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五首诗的朗诵表演,以及讲述《百合花》的故事、《哦,香雪》的故事。
为了活动的顺利进行,请你从以下任务中至少参与完成一项任务:(1)请设计一张节目单,包含以上七个节目,注意节目单的式样、颜色、布局应该与晚会的主题相关;(2)选出一名活动的主持人,由主持人写一份晚会的串词稿,将《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五首诗的朗诵表演,以及讲述《百合花》的故事、《哦,香雪》的故事等七个节目有机地串联起来,串词稿要注意起到节目的承上启下作用,语言要注意切合“青春激扬”的主题,饱满热情,富有诗意。
部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130d21b9f3f90f77c61b02.png)
【单元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作者别样的青春年华;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
2.品读、品味诗歌意象,理解诗词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学习小说通过物象,“以小见大”塑造人物的方法。
3. 读懂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小说的主题4.尝试诗歌写作,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
(2)把握小说叙事和借“物象”抒情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诗词作者别样的青春年华,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尝试诗歌写作。
(2)理解小说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主题。
【课时】安排8个课时,二个环节:(1)第1-5课时:诗歌(2)第6-8课时:小说诗歌部分【教学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赏析,理解作者借意象抒发的情思,感受诗境,我选择了朗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领会文意并初步感受诗歌意境,指导学生分组学习,欣赏诗歌变幻多姿的意境。
同时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策略,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的《红烛》进行比较,重点感悟《沁园春•长沙》,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毛泽、郭沫若、闻一多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革命抱负,理解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教学过程】一、前置作业(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前预习文本,先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布置学生预习本单元文本,重点是《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多朗读,注意夯实基础,了解意象概念等。
晨读材料发放有关作者写作背景资料等。
第一、二课时(一)导语激趣青春是什么?单纯,拼搏,自信;理想,思考,信念。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别样的青春年华。
现在我们一起品味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让我们进入老一辈革命家的青春岁月吧。
(二)初读会意(设计意图:诗歌,是诗人用生命弹奏的歌谣,朗读是最好的读诗方法,所以用朗读来感受诗人生命的节奏。
)要求学生读好字音、停顿和起伏,并概括诗歌的上下阕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青春激扬”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教学提示”。
二、教学内容《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百合花》《哦,香雪》三、单元学习目标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理解诗词运用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可以从“青春的价值”等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小说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提升审美能力。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尝试诗歌写作,增强语言表现力,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5.树立伟大革命抱负,理解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四、学习过程方案一:(一)“青春激扬”文艺活动1.准备班级准备组织一场以“青春激扬”为主题的文艺活动,节目包括《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五首诗的朗诵表演,以及讲述《百合花》的故事、《哦,香雪》的故事。
为了活动的顺利进行,请你从以下任务中至少参与完成一项任务:(1)请设计一张节目单,包含以上七个节目,注意节目单的式样、颜色、布局应该与晚会的主题相关;(2)选出一名活动的主持人,由主持人写一份晚会的串词稿,将《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五首诗的朗诵表演,以及讲述《百合花》的故事、《哦,香雪》的故事等七个节目有机地串联起来,串词稿要注意起到节目的承上启下作用,语言要注意切合“青春激扬”的主题,饱满热情,富有诗意。
(3)诗朗诵请从《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五首诗中任选一首进行朗诵表演。
为了确保朗诵的效果,建议查找作者人生经历、诗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情怀追求。
在把握住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的朗诵。
可以单独朗诵,也可以多人朗诵。
朗诵时可以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
(4)讲故事给大家讲《百合花》的故事或者《哦,香雪》的故事。
要求:熟读课文,把握情节梗概,然后给大家以讲广播剧故事的方式讲述小说的内容。
最好是以小组合作,分角色讲述故事的方式,以讲述为主,表演为辅,在舞台上为大家还原小说的故事。
有条件的也可以将之改编成课本剧加以展演。
注意声情并茂,力求吸引听众。
2.演出选一名总导演,由导演根据需要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上下场组织、道具准备、背景音乐灯光控制、教室黑板布置等,为顺利展演节目做好相关安排后,就可以演出了。
3.评选设计一个类似下表的评价表,对参演的节目进行评价,然后选出最佳节目,加以点评、表扬。
4.反思总结在参加这次文艺活动中,对于如何把握诗歌、小说的思想感情,如何有感情的朗读或者讲故事,如何组织、表演等等,你有什么收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心得体会。
然后和全班分享交流。
(二)深化拓展1.赏析诗歌《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这五首诗歌风格各异,但诗人都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思。
任选一首,完成以下任务(1)解释“意象”的定义;(2)找出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3)概括这些意象的特点?(4)反思总结:如何通过意象来欣赏诗歌?结合你所赏析的这首诗,就这个问题写一篇关于“读诗之法”的小说明文,然后和大家交流。
2.举一反三查找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资料,建议阅读埃德加·斯诺的《毛泽东自传》,了解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经历,加深对这首词主旨的理解,谈谈你对青年毛泽东的情怀有怎样的认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很多诗词都能引发我们对青春的思考,阅读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周恩来《赤光的宣言》、朱德《太行春感》、陈毅《赣南游击词》等,任选其一,指出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然后你从中体会到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怀”?3.课外延伸建议阅读埃德加·斯诺的《毛泽东自传》,了解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经历,然后再选读几首毛泽东的诗词,以“青年诗人毛泽东的情怀”为题,写一篇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以及所写的心得,不少于500字。
4.小说鉴赏(1)你对《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中哪位人物形象的印象最深?他/她为何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关于如何写作小说的启发。
(2)《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在时代背景上有何不同?表现的主题是否有一致的地方?谈谈你的看法,和班里同学交流、讨论。
(3)从《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中各选择一两个感人的运用细节描写的片段,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简要点评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然后与班里同学分享、交流。
(三)学以致用1.写诗请你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给未来留下宝贵的记忆。
要求:要和“青春”有关,可以借鉴本单元的诗作的表现手法,使用恰当的意象,注意语言的形象性、音乐性和节奏感。
写之前可以先研读一下本单元的五首诗作,结合课后“学习提示”,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意象、手法等等,然后再比着葫芦画瓢,可以仿写,也可以原创,以降低写作难度。
写完后,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品评,提意见,然后修改完善后,选出本小组的代表,和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诗作。
2.作文本单元作品抒发的都是青春情怀,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青春才是最美的?然后以“最美的青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如果写议论文,则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如果写小说或者记叙文,则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不少于700字。
(四)语言积累按要求积累第一单元的生字词,包括单元导语、课文、课后学习提示、单元任务、相关链接材料及课上由老师增补的生字词。
方案二:(一)读1.感受最美青春本单元作品抒发的都是青春情怀,通读本单元的课文,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青春才是最美”的?然后和全班同学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 开诗文朗诵会任选本单元的一首诗,也可以是和“青春”有关的课外的其他诗歌或者文章选段,有感情的朗读,把你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开一次以“青春激扬”为主题的诗文朗诵会,同学之间相互点评,评选出最佳朗诵者。
(二)赏1.把握意象赏析诗歌《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这五首诗歌风格各异,但诗人都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思。
任选一首,完成以下任务(1)解释“意象”的定义;(2)找出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3)概括这些意象的特点?(4)反思总结:如何通过意象来欣赏诗歌?结合你所赏析的这首诗,就这个问题写一篇关于“读诗之法”的小说明文,然后和大家交流。
2.知人论世感受情怀(1)伟人情怀查找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资料,建议阅读埃德加·斯诺的《毛泽东自传》,了解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经历,加深对这首词主旨的理解,谈谈你对青年毛泽东的情怀有怎样的认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很多诗词都能引发我们对青春的思考,阅读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周恩来《赤光的宣言》、朱德《太行春感》、陈毅《赣南游击词》等,任选其一,指出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然后你从中体会到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怀”?(2)诗人情怀有人说“诗如其人”,通过读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怀境界。
从《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这五首诗中,任选一首,可以查找作者的人生经历与诗作背景,谈谈你从中感受到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怀”?(3)品味语言提升审美诗歌的语言往往十分精炼传神,体会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鹰击.长空《沁园春·长沙》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呦!从《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这五首诗中,再找出至少三处你认为比较精妙的炼字选词,赏析表达效果,然后和大家分享交流。
4.小说鉴赏(1)你对《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中哪位人物形象的印象最深?他/她为何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关于如何写作小说的启发。
(2)《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在时代背景上有何不同?表现的主题是否有一致的地方?谈谈你的看法,和班里同学交流、讨论。
(3)从《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中各选择一两个感人的运用细节描写的片段,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简要点评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然后与班里同学分享、交流。
(三)写1.写诗请你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给未来留下宝贵的记忆。
要求:要和“青春”有关,可以借鉴本单元的诗作的表现手法,使用恰当的意象,注意语言的形象性、音乐性和节奏感。
写之前可以先研读一下本单元的五首诗作,结合课后“学习提示”,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意象、手法等等,然后再比着葫芦画瓢,可以仿写,也可以原创,以降低写作难度。
写完后,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品评,提意见,然后修改完善后,选出本小组的代表,和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诗作。
2.作文本单元作品抒发的都是青春情怀,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青春才是最美的?然后以“最美的青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如果写议论文,则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如果写小说或者记叙文,则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不少于700字。
3.字词积累按要求积累第一单元的生字词,包括单元导语、课文、课后学习提示、单元任务、相关链接材料及课上由老师增补的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