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文言知识总结 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合集下载

《小石潭记》必备知识点

《小石潭记》必备知识点

读懂山水。 ①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答案】示例: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02.文言知识
通假字
日光下澈 “澈”通“彻”,穿过,透。
古今异义
1.全石以为底 古义: 把……作为 2.乃后生 4.不可久居
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毛泽东:“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 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刘禹锡发 展了这种唯物主义。”
2 背景资料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 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卲州刺史,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期 间,他常常寄情山水,以抒发自己的忧伤郁闷之情。其间,经他 发现的胜景很多,他一一作文记载,写成“永州八记”。本文是 其中的第四篇。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 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 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 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 江》) 【注释】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代表作品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 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 江雪》《渔翁》。
人物评价
苏轼:“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 厚之流是也。”
欧阳修:“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 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山穷与水险, 上下极沿洄。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课文详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课文详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课文详解预习须知一、写作背景柳宗元因受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牵累,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的十年间,他以山水为寄托,遍游附近的奇山异水,写下了文笔清秀、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作品“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之一。

二、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明道”,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存《柳河东集》。

此篇需背诵。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主题概述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潭水、潭石、游鱼、溪流、树木等,着意渲染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突出了小石潭清幽、明丽、深远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三、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闻水声闻: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2.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往3.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4.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二)一词多义可水尤清冽(清澈)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2.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不可久居(能够)3. 环如鸣佩环(玉环)竹树环合(环绕)4. 为全石以为底(作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5. 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介词)隶而从者(跟从)6. 差参差披拂(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7. 乐心乐之(以……为乐)似与游者相乐(逗乐)(三)重要虚词1.之①心乐之(代词,代指水声)②乃记之而去(代词,代指小石潭的景物)2.其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代词,那)②不可知其源(代词,它的)3.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把)②卷石底以出(连词,相当于“而”)③以其境过清(介词,因为)4.而①潭西南而望(连词,表修饰,不译)②乃记之而去(连词,表顺承,不译)(四)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2.心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3.下见小谭(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4.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5.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感到寒冷)6.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爬行那样)7.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五)特殊句式1.倒装句①全石以为底。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 《小石潭记》(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 《小石潭记》(解析版)

专题12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小石潭记》(解析版)之一。

参加永贞元年(805)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⑵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

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⑶[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

⑷[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冽:凉。

⑸[尤]格外。

⑹[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⑺[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⑻[坻]水中高地。

⑼[嵁]不平的岩石。

⑽[翠蔓]翠绿的藤蔓。

⑾[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⑿[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

⒀[可]大约。

⒁[许]表示约数。

⒂[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⒃[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布:映照⒄[澈]穿透。

⒅[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⒆[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

⒇[俶尔]忽然。

(21)[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2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3)[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24)[凄神寒骨]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25)[悄怆幽邃]凄凉幽深。

(26)[悄怆]凄凉。

(27)[邃]深。

(28)[清]凄清。

(29)[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30)[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⑴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答案】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答案】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⑶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答案】潭中的鱼大约的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

⑷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答案】阳光照在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⑸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答案】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与游人一同欢乐。

⑹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中考文言文详细注解系列26:小石潭记

中考文言文详细注解系列26:小石潭记

二十六、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1小丘2西行3百二十步,隔篁4竹,闻水声,如鸣珮环5,心乐之6。

伐7竹取8道,下见小潭9,水尤清冽10。

全石以为底11,近岸12,卷石底以出,为坻13,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14,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5。

(珮通:佩)[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16,皆若空游无所依17,日光下澈18,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19,俶尔远逝20,往来翕忽21,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2。

其岸势犬牙差互23,不可知其源。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24,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25,不可久居26,乃记之而去。

[译文]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同游者:吴武陵27,龚古28,余弟宗玄29。

隶而从者30,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小石潭记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在线看

小石潭记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在线看

小石潭记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在线看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ng)竹,闻水声,如鸣佩(pi)环,心乐(l)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n )石底以出,为坻(ch),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n),蒙络(lu)摇缀(zhu),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ch),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ng)幽邃(su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4.行:走。

5.篁(hung)竹:竹林。

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佩、环:都是玉质装饰品。

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伐竹取道,伐:砍伐。

取:这里指开辟。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0.见:看见。

11.水尤清冽(li):潭水格外清凉,清澈。

尤:格外,特别。

清冽:清凉。

清,清澈。

冽:凉。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

以:用。

为:作为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

近,靠近。

岸,岸边.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卷:弯曲。

以: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

15.为坻(ch)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16.坻:水中高地。

17.屿:小岛。

18.嵁:不平的岩石。

19.岩: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小石潭记》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小石潭记》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小石潭记》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本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二、文章体裁与背景1、体裁:本文的体裁是一篇“记”。

记是一种古代的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写作上可记述描写,也可议论抒情,属于散文的范畴。

2、背景: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忧伤与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第29卷(中华书局1974年版)。

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称为《永州八记》。

三、课文内容概括。

课文有五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全貌。

第二段:具体描写小石潭中的景物:潭水和游鱼。

第三段:探究小石潭源流的方位和描写小石潭的样貌。

第四段:写对小石潭的气氛的作者的独特感受。

第五段:记录同游者。

《小石潭记》复习重点解析

《小石潭记》复习重点解析

《小石潭记》复习重点解析 《小石潭记 》复习重点 小石潭记——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 壹。

一、词语 : 水尤清冽:格外。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路;出现。

为坻,为屿,为嵁: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 约。

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凄清;停留。

隶而从者:跟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下见小潭:在下面。

日光下澈:往下。

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一样;像蛇那 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凄凉;使-----寒冷。

记之而去:离开。

二、句子 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1 / 23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 听到水声,好象挂在 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 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 澈。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 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初三中考复习:小石潭记

初三中考复习:小石潭记

难点突破:
本文的修辞手法运用:
比喻句: (1)闻水声,如鸣珮环。将小石潭水撞击石头发 出的声音比作佩环撞击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小石潭水流动时声音的清脆悦耳。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形象逼真写 出潭水岸势的姿态,“不可知其源”则给了读者 一种迷惘的感觉。 拟人句: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形象地写出 鱼儿在清澈的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情景,写出了 作者内心看到小石潭美景后内心的喜悦之情。
内容要点归纳:
五、内容理解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的写作顺序是(游览顺序):发现小 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
2.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小石潭的特点:凄清。(分角度具体说) 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
第一段 移步换景
似 与游者相乐 。 好像 动词,逗乐,娱乐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潭西南而望 , 折 蛇 行 ,明灭可见。 斗
曲折 名词作状语, 爬行
像蛇一样。
动词,交错
其岸势 犬牙 差 互,不可知其源。
名词作状语, 像犬牙那样
环绕包围
坐潭上,四面竹树 环合 , 寂寥 无人,
寂静空旷
使…凄凉 忧伤的样子
使…寒冷 停留
定点特写
景中含情
隔 发 现 小 石 潭
闻 伐 取
水(声) 清脆 石 树 怪、奇 青


闻声
见形
第二段
潭水 潭中景物 衬 游鱼
动静结合 清澄 侧面描写


心情
由景生情
第三四五段 溪身:曲折蜿蜒
写小潭源流
岸势: 参差不齐 气氛 静

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02《小石潭记》(知识梳理)

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02《小石潭记》(知识梳理)

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02《小石潭记》(知识梳理)《小石潭记》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本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二、文章体裁与背景1、体裁:本文的体裁是一篇“记”。

记是一种古代的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写作上可记述描写,也可议论抒情,属于散文的范畴。

2、背景: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忧伤与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第29卷(中华书局1974年版)。

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称为《永州八记》。

三、课文内容概括。

课文有五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全貌。

第二段:具体描写小石潭中的景物:潭水和游鱼。

第三段:探究小石潭源流的方位和描写小石潭的样貌。

第四段:写对小石潭的气氛的作者的独特感受。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二)小石潭记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二)小石潭记
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 ,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 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
(11)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
示例:“一切景语皆情语”即借景抒情,是借景物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 选文中作者眼前景物之所以“寂寥”,正是因为其内心“悄怆”。
(9)作者游小石潭的心情由乐而悲,你如何看待他这种以物喜,以己悲的忧乐观?
示例一:我认为作者的这种忧乐观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心胸豁达 ,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示例二:我能够理解作者的这种忧乐观。人生遭遇挫折,加上外围 环境的凄凉,难免会产生悲伤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
(10)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变式提问:作者游览小石潭过程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析其变化原因。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久停留,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去。
3. 课文理解
(1)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 潭特点的作用。
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 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专题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小石潭记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2)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如:好像 乐:以……为乐
(3)伐竹取道
伐:砍倒
(4)水尤清冽
尤:格外 冽:清凉
(5)近岸,卷石底以出
卷:翻卷
(6)潭中鱼可百许头

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文一词多义1.居①停留---不可久居(小石潭记)②在某种地位---佛印居右③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乡④坐---令女居其上⑤过了居有顷2.亡①失去②通无③灭亡④死亡⑤逃3.绝①极点---以为妙绝(口技)②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③非常---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④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横渡4.故①<名>事故;变故。

乡园多~,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②<名>缘故;原因。

③<形>旧;旧的;原来的。

④<副>旧时;从前。

⑤<名>老朋友;旧交情,旧知识⑥<形>衰退;衰老。

暮去春来颜色故⑦<动>死亡;去世。

⑧<副>故意;特意,特地—故使人问之⑨<副>还是;仍然。

大人~嫌迟。

⑩<副>通“固”,本来。

⑾<连>所以;因此。

5.诚①诚心---帝感其诚,命夸娥式二子负二山②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③确实---臣诚知不如徐公美6.易①容易②交换③更换、改变7.顾①看、会头看---君臣相顾,泣下沾襟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③表反问语气,难道、反而---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举①举起---肩举驴上,引避道左②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③全④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⑤推荐---众议举宠为督6被选拔、被起用管夷吾举于市9.去①离开---睨之,久而不去②距离---日始时去人近10.轻①轻视;不重视②减少轻其赋税③宽大;宽容古之君子其待人也轻以约。

④轻率,不稳重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⑤贱轻鄙(微贱)11.益①增加---有所广益②更加---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③渐渐---益习其怕,又近出前后(习:熟悉,习惯稍)④好处---满招损,谦得益12.会①会合②时机③恰好、恰巧碰到13.达①到---达于汉阴②得志、显达14.兵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②军队---可汗大点兵③战争---兵旱相乘(乘:交加)15.度①揣度③估计④尺、尺码16.方①方圆②刚③才④正17.极①极点---屋极有窗以达气②尽---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8.业①事业---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②职业---捕鱼为业③学业---术业有专攻19.意①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②神情---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0.道①道义---伐无道,诛暴秦②说---何可胜道也哉?③道路---会天下大雨,道不通④方法---策之不以其道①食物、粮食②吃③饭④供养,给…吃⑤喂养6接受,享用22.得:(1)动词,得到。

《小石潭记》全文注音及翻译

《小石潭记》全文注音及翻译

小xi ǎo 石sh í潭t án 记j ì柳li ǔ宗z ōn ɡ元yu án 〔唐t án ɡ代d ài 〕 从c ón ɡ小xi ǎo 丘qi ū西x ī行x ín ɡ百b ǎi 二èr 十sh í步b ù,隔ɡé篁hu án ɡ竹zh ú,闻w én 水shu ǐ声sh ēn ɡ,如r ú鸣m ín ɡ珮p èi ①环hu án ,心x īn 乐l è之zh ī。

伐f á竹zh ú取q ǔ道d ào ,下xi à见ji àn 小xi ǎo 潭t án ,水shu ǐ尤y óu 清q īn ɡ冽li è。

全qu án 石sh í以y ǐ为w éi 底d ǐ,近j ìn 岸àn ,卷ju ǎn 石sh í底d ǐ以y ǐ出ch ū,为w éi 坻ch í,为w éi 屿y ǔ,为w éi 嵁k ān ,为w éi 岩y án 。

青q īn ɡ树sh ù翠cu ì蔓m àn ,蒙m én ɡ络lu ò摇y áo 缀zhu ì,参c ēn 差c ī披p ī拂f ú。

潭t án 中zh ōn ɡ鱼y ú可k ě百b ǎi 许x ǔ头t óu ,皆ji ē若ru ò空k ōn ɡ游y óu 无w ú所su ǒ依y ī,日r ì光ɡu ān ɡ下xi à澈ch è②,影y ǐn ɡ布b ù石sh í上sh àn ɡ。

第10课《小石潭记》知识点及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0课《小石潭记》知识点及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知识链接】作者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

柳宗元是中国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韩愈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背景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

【原文】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重点词句】(一)古今异义1、去:古义:离开。

(乃记之而去)今义:前往,到某处。

2.居:古义:停留。

(不可久居)今义:住。

3.可:古义: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4.布:古义:映,显现。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5.佁(yǐ)然:古义: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二)一词多义1.可:(1)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

(不可久居)2.从:(1)介词,自,由。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

(隶而从者)3.清:(1)形容词,清澈。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用法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用法
1、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之壮也 烛之武退秦师
2、的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
二、之——代词
1、子犯请击之 烛之武
三、之——动词
1、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一、而——连词
1、连词,表承接,不译 朝济而夕设版焉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连词,表修饰,不译 夜缒而出
5、卒其不意 “卒”通“猝”,突然 6、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 7、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 8、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显露 10、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鸿门宴
1、皆为龙虎,呈五采 “采”通“彩”,彩色 2、具告沛公 “具”通“俱”,全、都 3、距关 “距”通“拒”,把手 4、毋内诸侯 “内”通“纳”,接纳
8.左右既前,斩荆轲 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9、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 同意 今义:有做某事的意愿 10、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袒露一只胳膊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11、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考虑
鸿门宴
1、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2、亡去不义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3、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嫁娶的事
一、其——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 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2、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或第二人称 可译为“我的”“我 自己 ”“你的”“你” 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
3、指示代词,“这”“那” 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二、其——副词
1、表商量或希望语气,相当于“还是”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2、若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花源记 副词,似乎,好像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烛之武退秦师 连词,如果 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动词,及,比得上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获 鸿门宴 代词,你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整理》
嘿呀,今天咱就来好好整理一下《小石潭记》的那些知识点哈。

先说说作者柳宗元吧,那可是个大文豪呀!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那心思可细腻啦。

就说小石潭吧,那水可清得嘞,清到啥程度呢?就好比我那次去山里玩,看到的那眼泉水,真的是清澈见底呀,都能看到水底的小沙石,还有小鱼在那游来游去,就跟《小石潭记》里写的似的。

那周围的环境呢,也是特别幽静,树木郁郁葱葱的,让人感觉特别宁静。

然后说说潭中的鱼,那真的是活灵活现呀,它们好像一点也不怕人,自由自在地游着,还时不时地来个“神龙摆尾”,哈哈。

这让我想起我家鱼缸里的那些鱼,每次我走近,它们就都凑过来,以为我要给它们喂食呢。

还有那岸势,犬牙差互的,特别有特点。

我就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小土坡上,那土坡的形状就有点像犬牙似的,凹凸不平的。

总之呢,《小石潭记》里的这些描写都特别生动形象,让我们好像也能身临其境一样。

咱可得好好记住这些知识点呀,以后说不定啥时候就用上了呢!哈哈。

哎呀,说了这么多,都是关于小石潭记的,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帮助呀,咱下次再接着聊别的知识点哈!。

中学古诗文之一词多义总结(之二)

中学古诗文之一词多义总结(之二)

中学古诗文之一词多义总结(之二)(按课文顺序)《冯婉贞》、《图画》、《木兰诗》、《核舟记》、《活板》、《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马说》、《卖柑者言》、《黄生借书说》1、中(1)中.有鲁人冯三保者(出自《冯婉贞》)释义:中间,方位名词。

读z hōng。

(2)度不中.而轻发(出自《冯婉贞》)释义:符合,适合,射中目标,动词。

读z hòng。

2、长(1)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出自《冯婉贞》)释义:头颅,首领,名词。

读z hǎng。

(2)而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出自《冯婉贞》)莫如以我所长.攻敌所短(出自《冯婉贞》)释义:擅长,动词。

读c háng。

3、度(1)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出自《冯婉贞》)释义:与“印”组成国名,读dù。

(2)度.不中而轻发(出自《冯婉贞》)释义:揣度,估计,动词。

读d uó。

4、亡(1)吾村亡.无日矣(出自《冯婉贞》)(2)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出自《冯婉贞》)释义:死,毙,动词。

5、盖(1)盖.借寨墙为蔽也(出自《冯婉贞》)释义:由于,因为,承上文表原因,连词。

(2)盖.五六百人也(出自《冯婉贞》)释义:大概,表推测,副词。

6、视(1)吾人视.觉之所得(出自《图画》)释义:看,动词。

(2)既视.建筑雕刻为繁复(出自《图画》)释义:比,比较,动词。

7、中(1)而于面之中.仍含立体之感觉者(出自《图画》)释义:里,内,中间,方位名词。

(2)中.外所同也(出自《图画》)释义:中国,名词。

(3)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出自《图画》)释义:中兴,双音词,衰微到兴盛。

8、益(1)西人更益.以绘影写光之法(出自《图画》)(2)而景状益.近于自然(出自《图画》)释义:更加,副词。

9、复(1)既视建筑雕刻为繁复.(出自《图画》)释义:复杂,繁杂,形容词。

(2)而名家亦复.辈出(出自《图画》)释义:再,又,副词。

10、意(1)而又含有音乐及诗歌之意.味(出自《图画》)释义:意思,名词。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原文: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代〕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通:佩)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注释:从:自,由。

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行:走。

小石潭记文言知识总结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小石潭记文言知识总结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小石潭记文言知识总结通假字一词多义等一、假字通“见”“通现”。

二、今古义异1、小生:古义青:年后生。

隶而从者,崔,氏二生小;今义指戏曲:艺中术的种一色。

角、去2:古:离义开。

记之而去乃;今义常:义用“往”为。

3、:闻古义听到。

:水闻;声今:用义鼻嗅子味。

气4、居古::停留。

不可久义居;今义:。

住5、,可义:古大。

潭中约鱼可许百头;今:副词义。

三、一多义词1、可:1)大约(。

中潭可鱼许头百;(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1从自)由。

从小丘,行百二西十步;2(跟)。

随而隶者,从氏二崔小:生曰怒,曰奉己。

壹3清、(:1清澈。

下)小见潭,尤清冽;(水2)冷清感到,凄凉。

以其过清境。

4差、:()1长短不。

参差披一拂;()2错,交动。

词岸其势牙差犬。

互5 、见(:1动词)通“现,”出现。

,下见小;潭2(动词)。

明可灭见。

6乐、:1()…以乐为形容,的词意用动。

法心乐之;()2逗乐嬉戏。

似与,游相乐者。

7 、以(1 因为。

)其境过以;清()而。

2石底以卷;(出3 把)。

全石以底为。

、8 而(1不译,连接两)动词个的。

乃记词而去;之(2)不译表,列关并系。

而从隶者;(3不)译,停作词顿潭。

西而望南。

、游9( 1游动)。

若皆空无所游依;(2)游览同游。

者1、环0 1(玉环)如。

鸣环;佩(2)环绕竹。

树环。

合11、为1()做。

为石以全底为;2)成(。

为为岩。

、四类活词用、1小丘从西行二百步。

十西:词名状作语,向西。

2下、小潭见下:。

名作状词语向,。

下3、皆空若游所无依。

:空词作名语状,空中在。

4、光下日澈下。

:名作状语,向下。

词、俶5尔逝远远。

名:词状语作向远处。

,6潭、南西望而西南:。

词作名状,语向西南。

7 斗、蛇行折。

斗:词作名语,像北状七星斗一样。

蛇:名作状语词像蛇,爬()那行。

样8、岸势犬其差牙互犬。

牙名:词状语作像,狗牙的齿样。

一9 凄神、寒。

凄骨形容:词的动用法,形使词作容词动使,凄…凉。

寒:形容的词动用使法使,感…到寒。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小石潭记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小石潭记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八年级学生文言文的积累还很薄弱,而学好文言文
学生学习能 首先要疏通字词,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对于八年
力分析 级学生是个难点,解决这个难点,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读
懂文言文。
首先由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并找出有 教学策略选
多义词的句子,在学生反复阅读这些句子的基础上,教 择与设计
师指导学生辨析多义词。
这篇文章中一词多义现象特别突出,作为八年级的学生
是难以理解的。掌握多义词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之一,本课例重点研究这篇文章的多义词。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
意。
教学目标
2、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多义词。 3、辨析多义词。
4、学习多义词,帮助理解课文。
5、学生能认识到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的常见现象
1、学生自读课文后找出有多义词的句子。
2、板书多义词并指导学生辨析:
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教学过程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其它文言文加深理解。如以:
“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与《岳阳楼记》中的“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用法是一样的。
课例研究综
在教师指导下理清了多义词,为学生读懂课文提供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小石潭记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教学设计 及总结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义:住。
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副词。
三、一词多义
1、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3、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
7、以 (1)因为。以其境过清;
(2)而。卷石底以出;
(3) 把。全石以为底。
8、而 (1)不译,连接两个动词的词。乃记之而去;
(2)不译,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
(3)不译,作停顿词。潭西南而望。
9、游 (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同游者。
一、通假字
“见”通“现”。 二、古今异 Nhomakorabea 1、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常用义为“往”。
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10、环 (1)玉环。如鸣佩环;
(2)环绕。竹树环合。
11、为 (1)做为。全石以为底;
(2)成为。为岩。
四、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
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2)冷清,感到凄凉。以其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1)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
(2)动词。明灭可见。
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