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篇一: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4)交流总结:先找学困生动手操作演示;然后找学优生口述几何推理过程;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等角对等边”性质定理。

2.同类变换

找中等生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4,在 abc中,如果∠a=∠c,那么。

(2)如图5,在rt abc中,如果∠a=∠b,那么。

3.方法总结

(1)先用箭头指出一个三角形中两个等角所对的两条边,然后写出结论。

(2)“等边对等角”是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所以它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等角对等边”是由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等角得到两个等边,所以它是等腰三角形的识别定理。

4.解释应用

(1)求∠acb的度数。

(2)轮船在b处时,到灯塔c的距离是多少?

对于例题,采用如下步骤处理:

先找学优生将题中的数据转化成三角形有关内角的度数;

接着找中等生计算 abc各内角的度数;

然后找学困生分析得出结论;

最后找学优生口述解题过程,中等生、学困生书写解题过程。

拓展题:等边三角形的识别条件

(1)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度数是多少?(找中等生回答)

(2)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找学优生回答)(4)请你概括一下等边三角形的条件。(找学优生回答)

(三)分层作业,共同提高

学困生首先完成以下必做题目,再尝试完成中等生必做题目:

中等生首先完成以下必做题目,再尝试完成学优生必做题目:

学优生完成:

1.如图13,已知ad bc,bd平分∠abc, abd是等腰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14,在 abc中,已知ab=ac,bd,ce是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交于点o。

obc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四)畅谈收获,回顾反思

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六课后反思

1.更多的学生得到关注,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只提问十多个学优生、中等生,导致大

多数学生听课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而在本节课上,对于三个不

同层次的学生,我设置不同的学习方法,给他们搭建不同的舞台,

他们感到了被关注、被尊重,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动

手探究,积极发表见解,他们感觉到自己并不笨,只要努力学习自

己也能会做练习题,90%以上的学生独立完成了作业题,他们体验

到了成功的感觉,一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

2.使我感受到“面向全体学生”离我们并不遥远。

以前,我认为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班容量大,“面向全体学生”是

无法实现的。通过研究发现:只要我们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心

中真正装着全体学生,认真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在不同的环节关注

不同的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我们的课堂离“面向全体学生”就

会越来越近。

3.要坚持实践,不断反思,完善分层教学模式。

每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放之所有课皆能用,不能生搬硬套,应该因

课而异。分层教学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以后

的教学中,还需要通过“计划——行动——反思”不断去完善。

总而言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

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更多的

机会。分层教学中要鼓励成功,容忍失败,并帮助困难学生:分层

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随

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习与身心的变化,教师应及时调整学生层次,让所有同学时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要鼓励同一层次学生相

互竞争,不断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主

动发展”的教学理念。所以说分层教学是一种值得实践探究,并受到

师生欢迎的成功教学法。

【篇二: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案例列方程解决问题(四)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

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

利用实际生活的题材,分层引导,由简到难,深入浅出,使学生更

好的理解知识,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实际问题中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

含有两个未知数(形如 ax+bx=c)的实际问题。

(2)、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的方法,提高学生求解验

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体验数学的

应用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直接写出结果: 1.8a+0.5a= 105x+13x= c-0.3c= 8x-0.25x= 0.6x-0.13x= b+0.75b= 提问:你在

写出结果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填空:(1)、五年级科学小组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3 倍,设女生有 x 人,则男生有()人;设男生有 x 人,则女生有()人。提问:比较这两种设未

知数的方法,选择哪个量设为 x,另一个量容易表示?(2)、学校音乐兴趣小组有女同学 x 人,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 2.5 倍,男同学

有()人,一共有()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人。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本节课学习新知作铺垫。

3、引入新课:教师:当像上面这些式子出现在方程当中,我们应该

如何解决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出示旋转的地球图片和地图,让学

生整体感知地球上面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知道地球上海洋的面

积比陆地面积要大!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知识。

教师:从图片中,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海洋的面积要比陆地面

积大,那么,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出示: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 2.4 倍。)你想知道地球的表面积有多大吗?(出示:地球的表面积是 5.1亿平方千米。)教师讲解什么是地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