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泉州海洋环境现状公报

合集下载

泉州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

泉州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

泉州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篇一:泉州环境专题铸绿色长城,造美丽泉州1、泉州地区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泉州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较高,资源数量多,总量大。

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

但局部地区还存在着环境污染。

部分农村没有合理的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措施。

对工厂的排污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没有注意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有退化的现象。

另外工业的发展也加剧了水污染。

植被退化状况:草地、森林的退化状况。

土地退化状况: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等。

水生态失衡状况:江河断流、洪涝、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等。

污染状况:点源和面源污染状况。

生物多样性破坏状况:物种减少、退化等。

主要有水污染,大气污染,海域沿岸的水污染。

(一)泉州市陆域及海域水污染(1)陆域水污染晋江水系是泉州市的主要水体。

其中金鸡水闸至河口长21公里,为感潮河段。

泉州市陆域水系主要指晋江水系,其水系包括上游东、西溪及下游的南、北干渠。

其他各小支流多数直接入海。

晋江水系主要河段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和cod排放直接导致水污染。

(2)海域水污染根据实验调查,泉州湾为ii级水质,主要污染物是油类,崇武海区为i级水质;祥芝海区为i级水质;永宁海区为i 级水质;深沪海区为ii级水质,主要污染物是无机磷,围头澳为i级水质;晋江东部海区为ii级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无机磷;安海湾为i级水质;湄洲湾潮间带及海域为i级水质。

评价结果表明,泉州市沿海海域泉州湾,深沪湾及晋江东部海域为ii级水质,其余各海区为i级水质。

主要污染物是油类和无机磷。

海湾内的污染物含量相对较高,有机污染物含量偏多,这是我国多数港湾、近岸海域普遍存在的现象。

油类及无机磷含量与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农业肥料的流失有关。

磷是海洋含量浮游生物的营养物质,磷氮等营养元素如大量增加,再加上适宜的环境条件,就,有可能诱发“赤潮”污染的发生,近年来我市海域己发生过“赤潮污染”,给沿海渔业及养殖也造成很大损失。

泉州水环境现状分析报告

泉州水环境现状分析报告

泉州水环境现状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应该简要介绍泉州市的地理位置、水资源情况和水环境现状。

可以描述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近年来受到水质污染的影响,水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同时还可以提到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即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泉州的水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泉州市水环境现状进行概述,然后介绍了本篇报告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泉州水环境概况、水质污染现状分析和水资源管理措施三个部分,分别对泉州市水环境的整体情况、水质污染问题及管理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结论部分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报告旨在全面客观地分析泉州市水环境的现状,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泉州市水环境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水资源管理措施的调查与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泉州市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本报告还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水环境问题的重视,激发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推动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大力度,共同致力于泉州市水环境的改善与保护。

2.正文2.1 泉州水环境概况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一个以重要港口为特色的城市。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泉州的水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目前,泉州的水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水体污染严重。

在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下,泉州的水体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受到了影响。

水中污染物超标的情况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其次,水资源短缺。

虽然泉州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破坏,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逐渐凸显。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docx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docx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 — 2020 年)文本福建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 1b5E2RGbC 第一条区划目的.......................................................................................................................................................................... 1p1EanqFD 第二条区划依据............................................................................................................................................................................... 1DXDiTa9E 第三条区划原则........................................................................................................................................................................ 2RTCrpUDG 第四条区划目标............................................................................................................................................................................. 35PCzVD7H 第五条区划范围.................................................................................................................................................................................. 4jLBHrnAI 第六条区划成果............................................................................................................................................................................. 4xHAQX74J 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5LDAYtRyK 第七条地理概况与区位条件 .................................................................................................................................. 5Zzz6ZB2L 第八条海域自然环境条件......................................................................................................................................... 5dvzfvkwM 第九条海洋自然资源 .......................................................................................................................................................... 5rqyn14ZN 第十条海洋开发利用状况....................................................................................................................................... 7EmxvxOtO 第十一条面临的形势 ............................................................................................................................................................ 7SixE2yXP 第三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 96ewMyirQ 第十二条海洋开发与保护空间布局.................................................................................................... 9kavU42VR 第十三条沙埕港海域 ............................................................................................................................................................ 9y6v3ALoS 第十四条三沙湾海域 ................................................................................................................................................... 10M2ub6vST 第十五条罗源湾海域 ........................................................................................................................................................ 100YujCfmU 第十六条闽江口海域 ........................................................................................................................................................ 11eUts8ZQV 第十七条福清湾及海坛海峡海域 ......................................................................................................... 11sQsAEJkW第十八条兴化湾海域 ................................................................................................................................................... 12GMsIasNX 第十九条湄洲湾海域 ........................................................................................................................................................ 12TIrRGchY 第二十条泉州湾海域 ..................................................................................................................................................... 137EqZcWLZ 第二十一条深沪湾海域 ................................................................................................................................................... 13lzq7IGf0第二十二条厦门湾海域 ........................................................................................................................................... 14zvpgeqJ1第二十三条旧镇湾海域 ........................................................................................................................................... 14NrpoJac3第二十四条东山湾海域 .............................................................................................................................................. 151nowfTG4第二十五条诏安湾海域 .................................................................................................................................................16fjnFLDa5第四章海洋功能分区及管理要求................................................................................................................... 16tfnNhnE6第二十六条海洋功能分区概述............................................................................................................. 16HbmVN777第二十七条农渔业区......................................................................................................................................................... 16V7l4jRB8第二十八条港口航运区 ............................................................................................................................................ 1883lcPA59第二十九条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19mZkklkza 第三十条矿产与能源区 ............................................................................................................................................ 20AVktR43b 第三十一条旅游休闲娱乐区.......................................................................................................................... 21ORjBnOwc 第三十二条海洋保护区 ........................................................................................................................................... 222MiJTy0d 第三十三条特殊利用区 ................................................................................................................................................... 23gIiSpiue 第三十四条保留区................................................................................................................................................................ 24uEh0U1Yf 第五章实施保障措施............................................................................................................................................................ 25IAg9qLsg 第三十五条区划实施管理 ................................................................................................................................ 25WwghWvVh 第三十六条海域使用管理 ....................................................................................................................................... 26asfpsfpi 第三十七条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 ........................................................................................................ 27ooeyYZTj第三十八条监督检查.................................................................................................................................................... 29BkeGuInk 第三十九条技术支撑....................................................................................................................................................... 30PgdO0sRl 第四十条宣传教育............................................................................................................................................................ 313cdXwckm 第六章附则 .................................................................................................................................................................................... 31h8c52WOn 第四十一条区划效力..................................................................................................................................................... 31v4bdyGio 第四十二条区划附件.................................................................................................................................................. 31J0BM4Q M P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区划目的根据福建省海域自然属性和开发保护现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划定海洋功能区,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采用 Daniel 趋势检验的 Spearman 秩相关系数,分析 2004 年~2008 年全省近岸海域无机氮浓度变化趋势,在 α=0.05 显著性水平下,全省海域无机氮年平均浓度与时间的秩相关 系数为+0.3,低于秩相关系数临界值(0.90),上升趋势不显著, 见表 5。全省近岸海域无机氮变化趋势见图 2。
福建 省近岸海域污染 源主要来自陆域 和海域两大部 分,陆源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以及
2010 年第 6 期(总第 42 期)
95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禽畜养殖、农业污染源等,污染物类型主要为 COD、氨氮、 石油类等。 2.1.1 直排海污染源
根据环境统计资料,2008 年福建省沿海 6 个地市直排
4042.46
24.30
28795.50
332.91
48.60
1441.80
591.50
946400.00
18395.65

30.40
25201.60
1878.72

87482.85 2453.28
1.67
3522.49
298.35
27.41
1004.18
14.20
36778.00
1299.54
59.17
2008 年福建省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仍是 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海域 名称
宁德 福州 莆田 泉州 厦门 漳州 全省
一类 8.3 8.3 9.1 18.2 0 0 7.7
表 1 福建省近岸海域质量现状(2008 年)
各类海水比例(% )
二类
三类
四类
劣 四类
功能 区达 标率 ( %)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来源:中国海洋报发布时间:2012-04-1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国务院批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公开版)2012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区划》),这是继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后,国家依据《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对我国管辖海域未来10年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的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

《区划》由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区划》范围为我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区划》期限为2011年至2020年。

国务院批复指出,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战略空间。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已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统筹协调海洋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

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合理配置海域资源,优化海洋空间开发布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国务院批复强调,海洋功能区划是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法定依据,必须严格执行。

通过实施《区划》,到2020年,围填海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活动得到合理控制,渔民生产生活和现代化渔业发展得到保障,海洋保护区、重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得到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制度基本建立,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得到加强,遭到破坏的海域海岸带得到整治修复,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国务院批复要求,《区划》由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区划》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依据《区划》尽快完成地方各级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工作,明确各类海洋功能区的具体范围和管理要求,严格逐级审批。

加强陆域污染整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加强陆域污染整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业项 目管 理 , 明确 排 污超量 地 区 ,不得 新建 项 目;
坚决 淘汰 落后 产 能 。二是建 立 各涉海 部 门的合作 联
二、我国近海水域污染 防治的对策建 议
1 .各 地 政府 要 树 立 科 学 的发 展 观和 政 绩 观 , 创 新 体 制 机 制 ,构 建 生 态 保 护 和 污 染治 理 协 调 机 制 ,建 立 节能 减排 长 效机制 。首先 ,要 从经 济社 会
发展 战略 的高 度 ,加 强陆源 污 染物 排海 控制 ,落 实 防控和 治 理 责任 ,强化 陆源 污 染监 管 ;加强 临海 工
从泉州近 海水域 污染整治情 况来看 ,
“ 十 一五 ” 以来 ,在 泉州 市委 、市政 府 的决策 部署
下 ,各级 各职 能部 门齐抓 共管 ,强化 对近 海 水域环 境污 染治 理 ,整治 力度 空前 ,治污 成效 显著 ,泉州 近岸 海域 生态环 境 逐渐走 上生 态 回归之路 。然 而 , 当 前泉州 近海 水域 环保现 状 ,特别 是污 染减排 效 果 仍不 尽如 人意 ,党委 、政 府 的环保 治理 总体 思路仍 未全 面有 效得 到落 实 。综 合 分析泉 州及 国 内近 海 水 域 污染 与整 治情 况 ,海 洋污 染 源8 0 % 来 自陆地 ,陆
保证污水处理设施 的建设和运营。同时,要落实企
业 治污 责任 ,督促 出资完成 有 关工业 治理 项 目。
3 .加 强近 海 水域 环 境 污 染整 治 与生 态 修 复 力
度 。一 是加 大投 入 ,开展 上 下游 至 入海 口的全 流域 水 环境 监测 、污 染源 跟踪 、溯 源追 究和 生态补 偿工
5 6
前 进 论 坛一 / 2 0 1 3 . 9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03•【字号】泉政文〔2012〕88号•【施行日期】2012.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前言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泉州北接莆田,南邻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最近距离仅97海里;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21万人(不含金门县)。

泉州海域面积11360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541千米,沿海大小岛屿208个,岛屿岸线72千米,大小港湾14个;适宜建港的岸线长达44.7千米,其中深水岸线42.10千米,可建各种泊位197个(深水泊位81个)。

泉州海域水产资源丰富,全市海洋渔场面积达5000多平方千米,有主要水产生物5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

“十一五”期间,泉州市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307.4亿元,占全市GDP的8.6%,初步形成了港口物流、船舶修造、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等较为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为打造海峡西岸蓝色产业带、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随着泉州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海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天然湿地资源日趋减少,入海污染物总量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沿海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等。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6.15•【字号】闽政[2011]51号•【施行日期】2011.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闽政〔2011〕5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五日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年~2020年)二〇一一年六月前言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介于东经11550~12043,北纬2330~2822之间。

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北接浙江省,西连江西省,西南部与广东省接壤。

福建省海域总面积1360万公顷,大陆岸线总长3752千米,海岸线直线长度535千米,海岸线曲折率为1∶7.01。

全省分布有海岛2215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1321个,海岛总面积11.56万公顷,海岛岸线总长2503千米。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渔业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盐业资源、砂矿资源、风能和海洋能资源等,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资源条件和突出区位优势。

沿海分布大小海湾125个,海湾屏蔽性好,条件优良,有7个海湾可大规模开发建设5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其中多处可建设20~30万吨的超大型深水泊位,岸线资源为全国之最。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近海有海洋生物3312种,其中鱼类752种,水深200米以内的海洋渔场面积1215万公顷,沿海浅海滩涂资源丰富,可利用养殖面积达15万公顷。

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岛屿众多,滨海文化渊源深厚,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海岸带和近海海域蕴藏的矿产资源已发现60多种,矿产地300多处,其中20多种具有工业利用价值。

福建省海洋环境问题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福建省海洋环境问题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高含量达 00 6 gL ( 准 ≤O0 m / ) .4 m / 标 .3 g L ,石 油
福建省沿海地区高强度、全方位的开发 ,在带来 经济腾飞的同时也付 出了近海环境污染和资源破 坏的代价。如果不对人类开发建设 活动加 以合理
的规范和限制 ,海洋环境资源及其 生态功能将被 损毁、耗竭或丧失。因此 ,如何加强福建省海洋 环境管理成为亟待解决 的重要课题 。
超标 ,最 高达 005 / 。 .6 mgL 12 沉 积 物环 境质 量 状况 . ‘ 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良好 ,变化趋
1 福建省海洋环境概况
11 水环 境质 量状 况 .
势较为平缓 ,基本符 合海洋一类 沉积物 质量标
准 ,但仍 然 呈现 超标 范 围逐 渐扩 大 ,超标 物 质增
福建省近岸海域清洁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较清洁海域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面积从2002年的56141降至2005年的3512重污染海域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面积从2002年的10125增至2005年的1612染范围逐步扩大污染物增加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等性磷酸盐最高含量达01046mgl标准0103mgl石油类最高含量达01533mgl标准0105mgl厦门海域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无机氮最高含量达01681mgl标准0130mgl活性磷酸盐最高含量达01063mgl
6 . mg k ) 。 0 0 / g
13 海 洋生 物质 量 状况 .
作者简 介 : 三钦 ,(95一 ,工程师 ,厦 门大学研修生 ,主要从事海域使用论 证和海洋环境与资源调查 。 汤 17 )
维普资讯
第 l 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汤三钦 : 福建省海洋环境问题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SWOT分析

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SWOT分析

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SWOT分析【摘要】泉州市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港口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

“蓝色国土”必将成为泉州开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本文就泉州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经济SWOT 泉州“21世纪是海洋世纪”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的共识。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创造过举世闻名的辉煌历史。

当今面对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区域竞争,泉州市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再创历史新辉煌,必须依托海洋、走向海洋,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要财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一、泉州市发展海洋经济的SWOT分析1、优势因素分析(1)区位优势突出。

泉州位于福建省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闽南金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北接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可辐射内陆地区,东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台湾最近距离仅97海里,而且是著名侨乡、沿海经济开发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是福建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2)泉州依山傍海,海洋资源丰富。

泉州海岸线长达541.2公里,可利用开发建港的海岸线长113.7公里,其中深水岸线57.2公里。

泉州海域面积3969平方公里(台湾海峡中线以西),近海渔场面积5060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土地总面积的一半。

有盐、贝、藻、鱼、虾等海洋资源600种以上。

潮汐能和风能是沿海突出的海洋能资源。

而且台湾海峡海底可能蕴藏着石油资源,是泉州的油气远景区。

滨海非金属矿产有海砂、硅砂、花岗岩、高岭土等,总储量达26亿吨以上,潜在经济价值550多亿元。

(3)港口条件优越。

泉州市作为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港口资源丰富,可建万吨以上的深水泊位120多个,其中湄洲湾南岸深水岸线10.5公里,是可建3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巨港。

现有大小港湾20个,包含著名的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等。

沿海岛礁208个,岛屿岸线长72公里,距岸近,便于开发利用。

(4)海洋文化优势。

泉州自古人多地少,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反而造就了泉州人发展工商业,特别是从海外贸易找出路,以海为田、贾贩四方、乃至漂洋过海开拓创业的海洋文化性格。

东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东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1 海水环境质量状况2009年,东海区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91 950平方公里(黄海中南部23 760平方公里,东海68 190平方公里),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40 120平方公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16 460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13 80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21 570平方公里。

东海区超标污染物分别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近岸海域超标污染物还包括铅和汞。

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站位分别占总监测站位的67.4%和55.1%,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射阳河口、长江口、杭州湾、舟山群岛、乐清湾等海域。

近岸海域铅、汞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站位分别占监测站位的41.9%和27.8%,铅的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海州湾、长江口和杭州湾局部海域;汞的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海州湾和长江口海域。

2009年东海区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2.2 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2009年,东海区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

近岸局部海域受到铜的污染,个别站位硫化物、汞、石油类、滴滴涕和多氯联苯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上述监测指标超标的站位占总监测站位的比例分别为11.2%、3.28%、2.46%、2.46%、4.96%和1.65%。

近岸沉积物污染主要表现为:江苏连云港局部海域受到石油类的污染;上海奉贤、金山局部海域受到铜的污染;浙江温州局部海域受到铜的污染;福建宁德近岸局部海域受到滴滴涕和多氯联苯的污染,硫化物超标;福建厦门局部海域受到汞和滴滴涕的污染,硫化物超标。

2.3 近岸海域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状况2009年,东海区对近岸海域缢蛏、僧帽牡蛎、泥蚶、牡蛎、紫贻贝等贝类体内污染物的残留量进行了监测。

结果显示,监测的贝类体内的铅、石油烃残留量普遍超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局部海域监测的贝类体内镉、砷、滴滴涕残留量超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个别站位贝类体内石油烃和滴滴涕的残留量超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1997~2009年东海区近岸海域贝类体内污染物的残留量变化趋势海域石油烃总汞镉铅砷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苏北近岸⇔⇔⇔⇔⇔⇔⇔⇔杭州湾和宁波近岸✍✍⇔⇔⇔⇔⇔⇔台州和温州近岸⇔⇔⇔⇔⇔⇔⇔⇔宁德近岸⇔⇔⇔⇔✍⇔⇔⇔闽江口至厦门近岸⇔⇔✍⇔⇔⇔⇔✍2.4 主要港湾环境状况2009年,对东海区12个主要港湾进行监测。

绿色屏障无公害 国家认定成典范——泉州海洋与渔业局创伟绩建功业

绿色屏障无公害 国家认定成典范——泉州海洋与渔业局创伟绩建功业

全国渔业树起一座标杆 ,也成为一个典范 。2 0 06年在喜创 “ 3 3 13 ”工程 中,海洋经 济统计和渔业统计工作 ,被 国家农业部评 为年 度先进单位;水产业创立福建省著名 商标五枚 ,无公 害水产品认 定,获得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认证 ;全市无公 害水产品认 定 8万 亩,占水产 养殖 面积 2 % 5 。通过 国家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中心评 审认证 ;绿 色食 品、无公 害产品独 占全省鳌 头。防台抗洪被 省政府授 予先进集体 ;被省 海洋 与渔业局评 为安 全生产 目标管理责任 考核 先进 单位 这就在大泉州经济总量不起 眼中,让人刮 目
相看,胜似个 儿矮、模样 高,实 力小 、能耐 大。却给人们印证 、 证、佐证 :泉州渔业 凸显 “ 验 世上 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的事业
真谛 。这是泉州 党政领 导的呕心 ,是分管职 能行政 长官的用心 ,是渔业主管部 门精心 的结果。这个评语 ,绝非言过其实,适得其
所 ,言之 有物 ,是 诚 言 、是 实 言 、是 坦 言 、是 真 言 。
鱼规模化开 发。 根据省局 关于开展 水 产苗种 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精神 , 开
展水 产苗 种许 可发证工 作 。全 市发放 水产苗种许可证 4 本。 1 建设 “ 大型抗风 浪深水 网箱养殖基地 ” 。按 国家农业部 下达福建泉 州市 项 目,总投资 8 0 7 4 . 万
“33 13 ”工程渔业项 目认定标准和入选 条件 确定 市级 以上水产 产业 化龙头 企 业2 6家、水产特色生产基地 7 o家,水 产 品专业批发市场 5 、省级以上名牌 家 水产品 、省著名商标 5 。其 中3 流 枚 家
均纯收入 7 7 元 ,比增 6 9 。为祖国 11 .%
海洋与渔业建功立业,超前超越 。

国电南埔电厂环评简本

国电南埔电厂环评简本

国电福建南埔电厂二期工程复核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简本2011年8月1 项目概况南埔电厂二期工程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柯厝村北侧的红土台地上,西南距泉州市老城区约55km,距惠安县城约25km,西距福厦公路(324国道)约11km,东北距莆田市约26km,东偏南距湄洲湾电厂约10.5km,东南距湄洲岛约23km。

南埔电厂一期工程2×300MW机组已于2005年投产运行,拟建二期工程为2×6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复(环审[2005]699号),由于批复已超过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本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复核工作。

本期建设2×6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采用低氮燃烧及SCR脱硝、静电除尘、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不设烟气旁路,不加装GGH),烟气通过一座240米高烟囱排放。

本期工程的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均仍为晋北烟煤,采用铁海联运,由大秦铁路铁路运输至秦皇岛港,再由海船经水路运至湄洲湾电厂煤码头。

二期工程拟利用一期工程已建成的5万吨级煤码头,不用新建煤码头。

二期工程主厂房位于一期主厂房的西面,目前是一期工程的施工安装场地。

二期的输煤栈桥从一期的主厂房煤仓间引接。

煤场在一期已预留的场地上扩建。

二期扩建3个灰库,布置在一期灰库的西面,气化风机房靠近灰库布置,渣仓靠近锅炉房布置。

二期工程的温排水排放口位于一期西侧约200m向海修建250m的涵管,然后改为两侧建导流堤的明渠排放,明渠的出口处设置在-4.0m等深线(黄零)附近排放。

工程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站,各股废污水经处理后在正常工况下全部回收复用,不对外排放。

工程采用“干湿分排、粗细分排和灰渣分除”的原则,为综合利用创造条件。

采用正压浓相气力除灰系统输灰,湿式机械除渣。

飞灰的收集系统拟采用正压气力输送方式将电除尘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灰斗收集的飞灰送入灰库内,供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的灰经调湿后由汽车送入灰场碾压后贮存。

泉州湾海岸带地形地貌特征及控制因素

泉州湾海岸带地形地貌特征及控制因素

2011年8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31,No.4第31卷第4期 MARINE GEOLOGY &QUATERNARY GEOLOGY Aug.,2011DOI:10.3724/SP.J.1140.2011.04075泉州湾海岸带地形地貌特征及控制因素吴承强1,蔡锋1,2,吴建政1,赵广涛1(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266100; 2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摘要:利用最新测深资料绘制了泉州湾地形图、地貌图,对海岸带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表明泉州湾水深为0~20m,等深线走向基本平行于海岸线,局部地形变化剧烈,地貌类型可分为潮间带地貌和海底地貌(水下岸坡),且呈滩槽(水道)相间展布的特征;认为地质构造、全新世海侵、现代水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等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控制了泉州湾海岸地形地貌的形成与演化。

关键词:地形;地貌;控制因素;海岸带;泉州湾中图分类号:P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1492(2011)04-0075-07 泉州湾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接惠安县,西临泉州市,南缘晋江市与石狮市。

湾口往东敞海与台湾海峡相连,北起惠安县下洋村外佳屿,南至石狮市祥芝岬角,属开敞式海湾[1]。

该湾岸线曲折,岬湾相间,发育多个湾中小湾,海湾内岛礁众多,口门中部有大坠岛、小坠岛横亘,且为晋江、洛阳江汇合入海湾(图1)。

近年来,随着泉州湾周边经济的发展,填(围)海、水产养殖、沿海大道、港口码头等人类活动日益频繁,有必要对海岸带地形地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关于泉州湾海岸带地形地貌特征分析,仅仅是一些近海或海岸带综合调查报告①,[2]、海洋志[1,3]、或与海湾工程和沉积物等相关的研究[4-8]中涉及了少量的地形地貌,并未开展专门的研究工作。

上述的研究成果中涉及的少量地形地貌大都是依托于20世纪80、90年代的测深资料或泉州湾海图资料,限于当时客观条件,调查比例尺小,导航定位误差较大,且并未形成整个海湾的数字水深,难以准确反映地形地貌特征。

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_傅世锋

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_傅世锋

第31卷 第6期热 带 地 理Vol.31,No.62011年11月TROPICAL GEOGRAPHYNov.,2011收稿日期:2011-06-10;修回日期:2011-07-26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海三科2010015)作者简介:傅世锋(1981―),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划、评价和GIS 应用研究,(E-mail)shifeng-fu@。

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傅世锋1,蒋金龙1,李胜睿2,郑朝洪3(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361005;2.厦门大学 计算机系,福建 厦门 361005;3.泉州师范学院 资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摘 要:以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方法和步骤为基础,以系统的应用需求分析为出发点,进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分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界面与系统功能模块实现等研究,采用组件式设计方法,用C#4.0封装了ArcEngine 地图引擎,实现海洋环境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图形处理,以及查询、分析、评价和辅助决策等主要功能,为海洋建设项目的立项、选址、规划和海洋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以及海洋环境研究提供支持。

关键词: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信息系统;福建省中图分类号:P76;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11)06-0593-05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全省海域面积13.6×104 km 2,大陆岸线总长约3 752km,面积500 m 2以上的岛屿有1 546个,岛屿总面积约1 400 km 2,岛屿岸线总长约2 518 km。

全省拥有大小海湾125个,海湾屏蔽性好,港口资源丰富,可大规模开发建设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海湾7个。

近年来,福建省依托良好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泉州湾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油类的分布特征

泉州湾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油类的分布特征

泉州湾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油类的分布特征丁光茂【摘要】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oil in sea water and sediment in Quanzhou bay were discussed,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oil content in sea water and sediment in Quanzhou ba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nge of the oil concentration in water was from 0.006 to 0.216mg/L (average 0.068mg/L).The oil concentration in water was highest in Jinjiang estuary and summer.The range of the oil concentration in sediment was from 42.4mg/kg to 1290mg/kg(average 615mg/kg).The oil concentration in sediment was highest in sea area of Hanjiang and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ypes of sediment.%本文以2008年泉州湾海域表层海水、沉积物油类含量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泉州湾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油类的分布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表明,泉州湾水体油类含量范围为0.006~0.216 mg/L,平均值为0.068mg/L,含量分布呈湾内向湾外逐渐降低,以晋江入海口海域含量最高,夏季含量最高,冬季含量最低。

泉州湾表层沉积物油类含量范围为42.4~1290mg/kg,平均含量为615mg/kg,蚶江海域含量最高,表层沉积物油类含量与底质类型密切相关。

泉州惠安外走马埭海堤提级加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泉州惠安外走马埭海堤提级加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泉州市惠安县外走马埭海堤提级加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大学 Zhejiang University国环评证甲字第2002号1 前言泉州市惠安县外走马埭提级加固工程位于福建省湄洲湾南岸惠安县境内,地处惠安县辋川、东桥、净峰三镇辖区内,该区域海湾滩涂平坦。

工程区距泉州市区40km,离惠安县城10km.陆路、水路交通便捷,福厦公路、泉惠高速公路、福建省道201线、泉州沿海大通道从工程区外围通过。

外走马埭海堤2004年8月开工,2009年14。

011km的海堤工程整体完工,原设计为3级堤防,防潮标准为50年一遇,保护对象为外走马埭垦区,防护面积5.15万亩。

2012年下半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围垦区内成立泉惠石化工业区,垦区的用途发生了转变,外走马埭海堤工程防护对象变为以国家级大型石化基地为主的工业园区,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和《海堤工程设计规范》(GB/T 51015—2014)的要求,外走马埭海堤工程防潮标准应提升至200年一遇,工程等级为1级。

根据现场查勘及调查,现状海堤外观大体完好,断面规则,海堤两侧护坡基本完整。

3段海堤整体上沉降较均匀,部分堤段存在不均匀沉降现象,堤顶局部存在塌陷和裂缝;背海侧干砌石护坡局部有塌陷变形,临海侧消浪平台和护坡丁砌条石局部存在塌陷和错动现象;背海侧坡脚局部存在渗漏管涌现象,有水沙涌出。

背海侧堤后路沉陷破坏较多,路面损坏严重.4座水闸闸门漏水严重,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老化、锈蚀,启闭机液压杆锈蚀严重,部分闸门不能正常开启。

局部闸墩、启闭机排架、栏杆等部位混凝土有脱落,破裂和海水侵蚀破坏现象,钢筋裸露锈蚀,粗骨料外露。

为此,福建省泉州市外走马埭围垦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泉州市惠安县外走马埭海堤提级加固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福建海洋功能区划

福建海洋功能区划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文本福建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区划目的 (1)第二条区划依据 (1)第三条区划原则 (2)第四条区划目标 (3)第五条区划范围 (4)第六条区划成果 (4)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5)第七条地理概况与区位条件 (5)第八条海域自然环境条件 (5)第九条海洋自然资源 (5)第十条海洋开发利用状况 (7)第十一条面临的形势 (7)第三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 (9)第十二条海洋开发与保护空间布局 (9)第十三条沙埕港海域 (9)第十四条三沙湾海域 (10)第十五条罗源湾海域 (10)第十六条闽江口海域 (11)第十七条福清湾及海坛海峡海域 (11)第十九条湄洲湾海域 (12)第二十条泉州湾海域 (13)第二十一条深沪湾海域 (13)第二十二条厦门湾海域 (14)第二十三条旧镇湾海域 (14)第二十四条东山湾海域 (15)第二十五条诏安湾海域 (15)第四章海洋功能分区及管理要求 (16)第二十六条海洋功能分区概述 (16)第二十七条农渔业区 (16)第二十八条港口航运区 (17)第二十九条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19)第三十条矿产与能源区 (20)第三十一条旅游休闲娱乐区 (21)第三十二条海洋保护区 (22)第三十三条特殊利用区 (23)第三十四条保留区 (24)第五章实施保障措施 (25)第三十五条区划实施管理 (25)第三十六条海域使用管理 (26)第三十七条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 (27)第三十九条技术支撑 (29)第四十条宣传教育 (30)第六章附则 (31)第四十一条区划效力 (31)第四十二条区划附件 (3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区划目的根据福建省海域自然属性和开发保护现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划定海洋功能区,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实施海洋功能区划,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海洋产业发展,实现福建省海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湄洲湾 大港湾 泉州湾
较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富营养化严重,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均超过海水水质
第四类标准,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晋江口、后渚港区等内湾及中部海域。 深沪湾 大部分海域为较清洁海域,海湾西南侧海域无机氮含量超
过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 围头湾 安海湾 较清洁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湾内大部分海域无机氮含量超过海水水质
I 注:公报中涉及的全市性统计数字,均未包括金门县
3
图1
2011 年泉州市海洋环境监测站位分布图
4
2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
2.1 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
2011 年,泉州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到 清洁海域标准的面积比例为 44.3%,较清洁海域比例为 30.3%,轻度污 染海域比例为 8.3%,中度污染海域比例为 3.8%,严重污染海域比例为 13.3%。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泉州湾和安海湾,主要污染 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金 门 县 24.4°N 118.4°E
118.7°E
119.0° E
119.3° E
图 3 泉州近岸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6
溶解氧 各主要海湾海水溶解氧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与 2010 年持 平。 化学需氧量 各主要海湾海水化学需氧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与 2010 年持 平。 无机氮 湄洲湾和大港湾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深 沪湾和围头湾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泉州湾和 安海湾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超过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与 2010 年相比, 大港湾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明显降低;湄洲湾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有所 降低;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变化不大;安海湾 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明显升高。
2011 年 泉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二О一二年五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福建省海洋 环境保护条例》和泉州市人民政府赋予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职 责,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实施了 2011 年度全市海洋环境调 查、监测和监视工作。通过分析监测结果,综合评价海洋环境 质量,编制了《2011 年泉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现予以发 布。 希望通过公报的发布,有助于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进一 步了解我市海洋环境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保护意识, 更加关心和爱护蓝色国土,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海上泉州”。
25.3°N
图 例
第 一 类 海 水 水 质 第 二 类 海 水 水 质 第 三 类 海 水 水 质 第 四 类 海 水 水 质 劣 四 类 海 水 水 质
25.0°N
泉 州 市 丰 泽 区 泉 州 湾 晋 江 市 大 港 湾 惠 安 县 湄 洲 湾 泉 港 区
石 狮 市
24.7°N
安 海 湾 深 沪 湾 围 头 湾
海洋沉积物采样监测 表1
海域 湄洲湾 大港湾 泉州湾 深沪湾 围头湾 安海湾 有机碳 说明
积物质量状况变化不大。
2011 年与 2010 年主要海湾沉积物质量比较
硫化物 明显升高 明显降低 持平 铜 铅 —— 镉 汞 升 降 高 低 砷
2.4 海洋生物
浮游生物 2011 年 5 月和 8 月,在泉州近岸海域布设 32 个站位,开展浮游生物 监测。 鉴定到浮游植物 282 种,主要组成为硅藻,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 4.56×105个/升,平均生物多样性指数为 2.55。湄洲湾、泉州湾和深沪湾 浮游植物种类较多,安海湾和泉州湾平均细胞密度较高。 鉴定到浮游动物(含浮游幼虫)280 种(类) ,主要组成为桡足类, 平均密度为 848.0 个/立方米,平均生物量为 230.4 毫克/立方米,平均生 物多样性指数为 2.46。深沪湾和泉州湾浮游动物种类数较多,安海湾平 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较高。 与 2010 年相比, 浮游生物的优势种有所变化, 除湄洲湾外,其他海湾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均有所升高。 总体表明,海域浮游生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较稳定。
第四类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超过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
25.3° N
图 例
清 洁 海 域 较 清 洁 海 域 轻 度 污 染 海 域 中 度 污 染 海 域 严 重 污 染 海 域
25.0°N 泉 州 市 丰 泽 区 泉 州 湾 晋 江 市 大 港 湾 惠 安 县 湄 洲 湾 泉 港 区
石 狮 市 24.7° N 安 海 湾 深 沪 湾 围 头 湾
10
表2
海湾 湄洲湾 泉州湾 深沪湾 大港湾 安海湾 总种数 (种) 171 137 136 79 40
2011 年泉州市主要海湾浮游植物调查结果
平均细胞密度 (个/升) 2.21×105 7.46×105 3.87×104 4.04×104 1.64×106 生物多样性指数 3.04 2.38 3.00 2.86 1.74 优势种(类群) 柔弱角毛藻 中肋骨条藻 中肋骨条藻 中肋骨条藻 中肋骨条藻 中肋骨条藻 辐射圆筛藻 旋链角毛藻 尖刺菱形藻 距端根管藻
24.4°N 118.4° E
118.6°E
118.8°E
119.0° E
119.2° E
图 6 主要海湾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
图 7 泉州近岸海域活性磷酸盐分布图
重金属(含砷) 各主要海湾海水铜、镉、汞和砷含量均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或第二 类标准,与 2010 年基本持平。 石油类 各主要海湾海水石油类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或第二类标准,与 2010 年相比,石油类含量有所升高。
金 门 县
24.4°N 118.4°E
118.7°E
119.0° E
119.3°ELeabharlann 图 4 主要海湾海水无机氮含量
图 5 泉州近岸海域无机氮分布图
活性磷酸盐 大港湾和围头湾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标 准,湄洲湾和深沪湾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
7
安海湾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超过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泉州湾海域 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超过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与 2010 年相比,泉州湾 和安海湾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含量有所升高,其他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 含量变化不大。
石油类
注:明显升高或明显降低:2011 年数据比 2010 年高或低,且不在同一评价等级中;升高或降低: 2011 年数据比 2010 年高或低,且在同一评价等级中;持平:2011 年数据与 2010 年变化不大。
9
2.3 海洋贝类质量
2011 年,对湄洲湾 13 个养殖区、大港湾 2 个养殖区、泉州湾 3 个养 殖区、深沪湾 3 个养殖区和围头湾 4 个养殖区的牡蛎、缢蛏、菲律宾蛤 仔、褶牡蛎和太平洋牡蛎开展了监测。检测指标包括:铜、铅、镉、多 氯联苯、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按照《海洋 生物质量》 (GB 18421-2001)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站位贝类体 内铜、铅和镉残留量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标准,少数站位贝类体内铜残 留量超过第二类标准;所有贝类体内均未检出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 按照《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 5073-2006)进行 评价,结果表明: 除部分站位贝类体内铜残留量超标外,其余各项指标 均符合规定。
围头湾 81 4.74×104 2.30 旋链角毛藻 中肋骨条藻 注:2011 年 5 月和 8 月,湄洲湾监测站位 11 个;深沪湾监测站位 7 个;泉州湾监测站位 6 个; 大港湾和围头湾监测站位各 3 个;安海湾监测站位 2 个。
崇武滨海旅游区
2011 年,国家、省、市、县海洋部门在泉州市近岸海域组织开展了 多项海洋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海洋环境质量趋势性监测、主要海湾环境 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监测、海水浴场环境监测、海洋垃 圾监测、海水入侵监测和重点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等。 我市环保部门也结合工作职责开展了近岸海域环境监测工作。 综合各项监测结果表明: 泉州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全年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为 77.8%;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符合分级控制要求比例为 80.0%;近岸海域 清洁和较清洁海域面积比例为 74.6%,污染海域面积比例为 25.4%,主要 分布在泉州湾和安海湾,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海域 沉积物质量较 2010 年有所改善,大部分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
8
2.2 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
2011 年,对近岸海域沉积物环境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铜、铅、 镉、汞、砷、石油类、硫化物、有机碳、粪大肠菌群、六六六、滴滴涕 和多氯联苯。结果表明: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大部分监测指 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 (GB 18668-2002)第一类标准。除安 海湾沉积物石油类和铜含量超 过第一类标准外, 其他海域沉积 物监测指标含量均符合第一类 标准。与 2010 年相比,湄洲湾 沉积物质量有所改善, 安海湾沉 积物质量有所下降, 其他海域沉
25.3° N
图 例
第 一 类 海 水 水 质
第 二 (三 )类 海 水 水 质
泉 港 区 湄 洲 湾 惠 安 县
第 四 类 海 水 水 质 劣 四 类 海 水 水 质
25.0°N
泉 州 市 丰 泽 区 泉 州 湾 晋 江 市
大 港 湾
石 狮 市
24.7° N
安 海 湾 深 沪 湾 围 头 湾
金 门 县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局长 泉州
2012 年 5 月
1
1 概

2011 年,我市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 执行市人大《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崇 武至秀涂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的决议》为主线,按照海陆统筹、综合治 理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 全面实施崇武至秀涂 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海漂垃圾 治理、入海小流域治理和海 湾环境生态修复,严厉打击 海洋环境违法行为,海洋污 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取得了明 显成效。市海洋与渔业局被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授予 “2011 年度东海区海洋环境 保护先进单位”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