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a9f7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6.png)
造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造林项目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森林资源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本项目旨在实施造林项目,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贡献力量。
二、项目目标1. 完成造林面积:XX平方公里2. 提高森林覆盖率:XX%3. 提升森林质量:XX%4. 确保项目施工安全、环保、高效三、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总体布局根据项目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特点,结合造林目标,合理规划造林区域。
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优化施工线路,降低施工成本。
2. 施工流程(1)前期准备:包括规划设计、招标采购、合同签订、人员培训等。
(2)土地整理:清理造林地,进行土壤改良,为栽植做好准备。
(3)苗木准备:选购优质苗木,进行假植、修剪、包装等处理。
(4)栽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苗木栽植,确保栽植质量。
(5)浇水抚育:栽植后及时浇水,进行抚育管理,确保苗木成活。
(6)修剪维护:定期对林木进行修剪、疏枝,保持树形美观、健康。
(7)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林木生长安全。
(8)后期管护:包括防火、防盗、环境保护等。
3. 施工组织结构项目总监:负责项目整体策划、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
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技术创新等工作。
生产经理:负责项目生产进度、人员安排、设备管理等工作。
采购经理:负责项目原材料、苗木采购等工作。
安全环保经理:负责项目施工安全、环保等工作。
财务经理:负责项目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等工作。
4. 人力资源配置根据项目需求,合理配置各类人才,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主要包括:(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整体运作,协调各方关系。
(2)技术员:负责项目技术指导,协助总监进行技术管理。
(3)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4)采购员:负责原材料、苗木采购。
(5)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
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ee263890c69ec3d5bb7594.png)
五、施工组织设计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第xxx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二○一六年四月十一日目录五、施工组织设计 (1)目录 (2)5.1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5.2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4)5.2.1工程概况及特点 (4)5.2.2项目重点、难点分析 (9)5.2.3 施工总平面图 (10)5.2.4测量放线工程方案及技术要点 (13)5.2.5造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要点 (14)5.2.6、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5)5.2.7补苗方案及措施 (19)5.3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20)5.3.1本工程质量目标 (20)5.3.2质量管理体系 (20)5.3.3质量保证体系 (20)5.3.4质量保证的组织措施 (21)5.3.5质量责任承诺 (34)5.4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35)5.4.1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和方案 (35)5.4.2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6)5.4.3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18)5.4.4创优计划 (22)5.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26)5.5.1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6)5.5.2水环境保护措施 (27)5.5.3环保技术组织措施 (28)5.6施工进度计划、工期以及保证措施 (35)5.6.1.工期承诺 (35)5.6.2施工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35)5.7资源配备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41)5.7.1项目班子人组成情况 (41)5.7.2主要机械装备计划 (43)5.7.3劳动力安排计划(施工人员配备) (45)5.7.4如何保证苗木成活率措施 (51)附表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55)附表2劳动力计划表 (58)附表3施工进度计划表 (59)附表4临时用地表 (60)附表5施工总平面图 (61)5.1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1)依据现场及甲方招标文件要求及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本招标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须达到下列现行国家以及河北省或行业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2)甲方提供的资料、投标基本要求、会议、资料;(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造林绿化施工的有关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
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ee263890c69ec3d5bb7594.png)
五、施工组织设计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第xxx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二○一六年四月十一日目录五、施工组织设计 (1)目录 (2)5.1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5.2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4)5.2.1工程概况及特点 (4)5.2.2项目重点、难点分析 (9)5.2.3 施工总平面图 (10)5.2.4测量放线工程方案及技术要点 (13)5.2.5造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要点 (14)5.2.6、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5)5.2.7补苗方案及措施 (19)5.3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20)5.3.1本工程质量目标 (20)5.3.2质量管理体系 (20)5.3.3质量保证体系 (20)5.3.4质量保证的组织措施 (21)5.3.5质量责任承诺 (34)5.4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35)5.4.1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和方案 (35)5.4.2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6)5.4.3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18)5.4.4创优计划 (22)5.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26)5.5.1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6)5.5.2水环境保护措施 (27)5.5.3环保技术组织措施 (28)5.6施工进度计划、工期以及保证措施 (35)5.6.1.工期承诺 (35)5.6.2施工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35)5.7资源配备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41)5.7.1项目班子人组成情况 (41)5.7.2主要机械装备计划 (43)5.7.3劳动力安排计划(施工人员配备) (45)5.7.4如何保证苗木成活率措施 (51)附表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55)附表2劳动力计划表 (58)附表3施工进度计划表 (59)附表4临时用地表 (60)附表5施工总平面图 (61)5.1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1)依据现场及甲方招标文件要求及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本招标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须达到下列现行国家以及河北省或行业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2)甲方提供的资料、投标基本要求、会议、资料;(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造林绿化施工的有关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5d04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8.png)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及目标1.背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造林工程成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
2.目标:通过组织合理的造林施工工作,达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功能的目标。
二、施工组织架构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包括项目计划制定、资源调配、施工进度监控、质量控制等。
3.施工队长: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包括人员组织、设备维护、施工现场管理等。
4.行政人员:负责项目的相关行政工作,包括报表统计、材料采购、人员管理等。
三、施工组织过程1.前期准备(1)确定施工范围:根据项目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施工的具体范围。
(2)制定施工计划:根据项目计划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人员调配、设备安排、工序实施等。
(3)采购材料:根据施工计划和项目需求,采购所需的造林工具、苗木等材料。
(4)技术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其造林技术水平。
2.施工实施(1)人员调配:根据施工计划和工序要求,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设备安排:根据施工计划和工序需要,安排适当的设备投入施工,如挖掘机、铲车等。
(3)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质量管理等,确保施工工地的秩序和安全。
(4)工序实施:按照施工计划,逐步实施各个工序,包括清理现场、翻土、栽种、浇水等。
(5)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如对栽种的苗木进行质量检验、对施工工序进行过程管控等。
3.后期管理(1)验收工作:对施工完成的区域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维护管理:对已造林的区域进行长期维护管理,包括定期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档案整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档案资料,包括施工记录、验收报告、材料采购单等。
四、风险管理1.人员安全风险: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设备故障风险: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a6397059eef8c75ebfb334.png)
天全县二郎山国有林场2017年中央基建投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日期:2018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一、基本情况 (3)二、编制原则 (9)三、主要技术措施 (9)第二章施工布署及平面布置 (12)一、施工部署 (12)二、施工平面布置 (15)第三章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23)一、植物种植施工方法 (23)二、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采用不同的管护方法 (39)三、围栏设施建设 (64)第四章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72)一、工程质量目标 (72)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72)三、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73)第五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87)一、安全生产总目标 (87)二、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7)第六章项目机构组成情况 (94)一、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94)二、项目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95)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措施及保证措施 (101)一、施工总进度计划说明 (101)二、进度保障措施 (105)第八章主要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计划 (108)一、劳动力安排计划 (108)二、劳动力安排保证措施 (110)三、主要施工机具表 (112)第九章管护措施 (113)一、养护管理期的施工方案 (113)二、扬尘防治工作及文明施工措施 (118)三、雨季施工方法及相应措施 (121)四、冬季保暖养护措施 (123)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基本情况1.1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天全县二郎山国有林场2017中央基建投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名称:天全县二郎山国有林场项目主管单位:天全县林业局实施单位性质:独立法人事业单位实施单位法人代表:李远华1.1.2 项目提要及建设内容建设性质:新建及改造建设地点:二郎山国有林场15作业区。
建设期限:项目工程建设1年,施工建设期2018年完成,建设管护期3年,即2018-2020年。
建设内容:采用香樟集约人工造林,505.05亩;套种香樟改培灯台、黑壳楠,套种桢楠改培青冈、柳杉,2494.95亩。
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施工作业设计编写提纲
![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施工作业设计编写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b2eb8c719e8b8f67c1cb9d1.png)
…林场
…分场
(工区)
…
(三)现有林改培技术措施 1、闽楠 (1)改培类型(1) 将改培类型(1)中的改培措施进行细化,如锄草(除草)
5
劈杂、时间、方法(全面劈草或带状)、扩穴连带等;施肥 时间、肥种及肥量等;
(2)改培类型(4) 改培类型(4)中的改培措施进行细化,如间伐强度、间 伐方法、间伐后保留株数等,施肥时间、肥种及肥量等。 (3)… 2、杉木
10
表 2: 年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现有林改培小班现状与施工作业设计一览表
单位:亩、°、m、年、株/亩、cm、m3/亩
林
现状因子
改培设计
班
立地因子
林分因子
-
改
种 抚育 原
抚育
培
单 位
分场(工区)
序 号
大 班 小 班
小 班 面 积
地 类
山 权
林 权
立 地 类 型
土 壤 种 类
坡 向
坡 度
海 拔 高 度
2
时,统计到比例大的树种中。即:以闽楠为目的树种,闽楠 在该小班中所占比例比其它珍贵树种大。
(3)混交造林设计 混交比例、混交树种和混交配置方式等。说明采用块状、 行间和星状等混交方式。 (4)林地清理及整地 炼山或不炼山,林地清理方式、水平带品字型挖穴规格、 施基肥,保留山顶、山脚、山沟原生植被带等。 (5)种源及苗木 说明采用的苗木种子来源及良种类型,苗木类型(裸根 苗或营养袋苗,扦插苗或实生苗)、规格(一级苗或合格苗, 一年生或二年生苗等)。 (6)栽植及补植 造林时间、造林方式和补植措施。 (7)抚育管护 头 3 年每年抚育方式、次数,施肥时间、肥种及用肥量 等。 2、杉木 (1)造林地选择 Ⅱ类地以上。 (2)造林初植密度 167 株/亩左右。 (3)混交造林设计
完整版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完整版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c09e1519b89680202d82543.png)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第二节、施工要点第三节、施工准备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三节、奖罚措施第四章、主要机具设备品种及数量第五章、各类绿化树种苗木来源安排、保障措施、进场及施工计划第一节、加密造林与幼林抚育技术措施第二节、苗木来源安排及保障措施第三节、进场及施工计划第六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第一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第三节、克服质量通病措施第四节、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管理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施工措施第二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第九章、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第一节、雨季造林措施第二节、补植方案措施第十章、养护方案及措施第十一章、森林防火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林业局2016年储备林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二、工程内容:人工造林约1300亩三、质量标准:1)合格;符合国家及本招标文件所列有关造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2)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要求;3)苗木质量达标,造林质量合格;4)在养护期内,分种树、分规格的苗木保存率95%以上,无病虫害,生长旺盛。
四、工期:2016年4月-2018年11月(2016 年4月25日前完成配水、5月10日前完成绿化,2017 年、2018 年管护)。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一、《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二、《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四、关于本工程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五、关于本工程的作业设计书、资料及附件。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c4372c9cf84b9d528ea7adb.png)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第二节、施工要点第三节、施工准备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三节、奖罚措施第四章、主要机具设备品种及数量第五章、各类绿化树种苗木来源安排、保障措施、进场及施工计划第一节、加密造林与幼林抚育技术措施第二节、苗木来源安排及保障措施第三节、进场及施工计划第六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第一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第三节、克服质量通病措施第四节、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管理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施工措施第二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第九章、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第一节、雨季造林措施第二节、补植方案措施第十章、养护方案及措施第十一章、森林防火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林业局2016年储备林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二、工程内容:人工造林约1300亩三、质量标准:1)合格;符合国家及本招标文件所列有关造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2)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要求;3)苗木质量达标,造林质量合格;4)在养护期内,分种树、分规格的苗木保存率 95%以上,无病虫害,生长旺盛。
四、工期:2016年4月-2018年11月(2016 年4月25日前完成配水、5月10日前完成绿化,2017 年、2018 年管护)。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一、《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二、《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四、关于本工程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五、关于本工程的作业设计书、资料及附件。
造林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a90d7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d.png)
造林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一、前言造林工程是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造林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工程质量,本文将详细阐述造林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1. 项目背景:根据我国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本项目旨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 项目地点:项目位于我国某地区,涉及多个乡镇。
3. 工程规模:造林面积共计XX亩,包括人工造林、迹地更新造林、疏林地补植补造等内容。
4. 施工期限:项目分为多个阶段,预计总施工期限为XX个月。
三、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总体布局:根据工程规模和地形地貌,合理划分施工区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顺序: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首先进行地形测量、伐区规划,然后进行林木采伐、土地整理,最后进行造林、抚育管理等环节。
3. 施工队伍组建:根据工程需求,组建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管理、技术指导、施工操作等人员。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提高施工质量。
4. 施工设备配置:根据施工需求,合理配置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林木采伐设备、运输车辆等。
确保设备性能稳定,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
5. 质量控制与验收: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监管,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对不合格部分进行整改。
6. 安全与环保措施: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和现场巡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施工管理及协调1. 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2. 技术管理:设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问题解决等工作。
3. 沟通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乡镇政府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园林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园林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a4a9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7.png)
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园林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背景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旨在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园林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起到关键作用,确保施工过程高效顺利。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 安全第一: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 高效执行: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和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 资源优化: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项目效益。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 建立项目组织结构:确定项目经理、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等职责分工和协作关系。
2.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量和技术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及工期,并制定紧密的施工进度计划。
3. 确定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分析所需材料和设备的数量和种类,并与供应商协商制定供应计划。
4. 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安全管理手册,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加强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培训。
5. 质量控制措施: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施工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并安排专人负责质量检查和管理。
6. 环境保护措施: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要求,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1. 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评估其潜在影响和发生概率。
2. 应对措施:制定应对措施来减轻施工风险的影响,包括加强监测、提供足够的应急资源等。
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分析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过合理分析和评估,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资源可行性: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支持施工工作的进行。
- 技术可行性:拥有合适的施工技术和装备,能够满足项目的要求。
- 时间可行性:施工进度计划合理,能够按时完成项目。
结论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园林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和加强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工程效率与质量,实现项目既定目标。
同时,应采取合适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进一步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
以上内容经过可行性分析验证,具备实施条件。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70364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3.png)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根据及技术规范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第一节、施工总体思绪第二节、施工要点第三节、施工准备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三节、奖罚措施第四章、重要机具设备品种及数量第五章、各类绿化树种苗木来源安排、保障措施、进场及施工计划第一节、加密造林与幼林抚育技术措施第二节、苗木来源安排及保障措施第三节、进场及施工计划第六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第一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第三节、克服质量通病措施第四节、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管理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施工措施第二节、其他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第九章、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第一节、雨季造林措施第二节、补植方案措施第十章、养护方案及措施第十一章、森林防火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林业局储备林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二、工程内容:人工造林约1300亩三、质量原则:1)合格;符合国家及本招标文献所列有关造林绿化工程施工旳规范、规程和验收原则;2)符合招标文献旳规定规定;3)苗木质量达标,造林质量合格;4)在养护期内,分种树、分规格旳苗木保留率 95%以上,无病虫害,生长旺盛。
四、工期:4月-11月(年4月25日前完毕配水、5月10日前完毕绿化,年、年管护)。
第二节、编制根据及技术规范一、《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二、《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四、有关本工程旳《工程项目招标文献》;五、有关本工程旳作业设计书、资料及附件。
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第一节、施工总体思绪一、两个“保证”一是保证安全和质量,二是保证工期目旳。
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范本
![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64ac05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f.png)
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范本一、前言。
储备林是指为了调节气候、保护水源、防治风沙、改善生态环境等目的而建设的林地。
储备林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推进储备林建设工作,制定和实施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总体要求。
1.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储备林建设项目;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林地保护和恢复能力;3. 推动储备林建设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相结合;4. 强化储备林建设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三、建设内容。
1. 林地调查与规划。
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土保持情况等,进行储备林建设的调查和规划工作。
确定储备林建设的区域范围、种植树种、密度和结构布局等内容。
2. 林地治理与复垦。
对于已经退化的林地,进行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工作,恢复其生态功能。
对于受到破坏的林地,进行生态修复和复垦工作,恢复其原有的生态环境。
3. 树种培育与引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进行培育和引种。
注重选择耐旱、耐寒、抗逆性强的树种,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
4. 林地保护与管理。
建立健全的储备林保护制度,加强对储备林的日常管理和保护工作。
加强对盗伐、滥砍滥伐等违法行为的打击,确保储备林的长期稳定。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
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专家对储备林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2. 组织实施。
根据实施方案,组织专业团队对储备林建设进行实施。
确保工作按照规划进行,保证工程质量。
3. 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储备林建设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五、预期效果。
1.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储备林建设,提高当地的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水源、净化空气,提高土壤保持能力。
2. 促进乡村振兴。
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f51f03a8114431b80dd816.png)
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施工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一、基本情况 (2)二、编制原则 (3)三、主要技术措施 (3)第二章施工布署及平面布置 (6)一、施工部署 (6)二、施工平面布置 (7)第三章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13)一、植物种植施工方法 (13)二、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采用不同的管护方法 (19)三、围栏设施建设 (29)第四章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34)一、工程质量目标 (34)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34)三、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34)第五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43)一、安全生产总目标 (43)二、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3)第六章项目机构组成情况 (47)一、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48)二、项目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48)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措施及保证措施 (52)一、施工总进度计划说明 (52)二、进度保障措施 (54)第八章主要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计划 (56)一、劳动力安排计划 (56)二、劳动力安排保证措施 (58)三、主要施工机具表 (59)第九章管护措施 (60)一、养护管理期的施工方案 (60)二、扬尘防治工作及文明施工措施 (63)三、雨季施工方法及相应措施 (64)四、冬季保暖养护措施 (66)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2017年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工程2.建设性质生态公益(新建)3.建设单位***公司4.建设期限2018年4月—2022年12月,工程建设期1年,管护期4年,即2018年春季和雨季完成栽植,2018年秋季到2022年12月为管护期。
5.建设地点***西山两侧和文化广场南侧6.编制依据项目作业设计编制的主要依据:(1)《造林绿化规划(2011-2020年)》(2)《**市多种树工作方案》(3)《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 —2010)(4)《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林计发[2004]16号)(5)《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7)《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2001)(8)《水源保护林建设技术规程》(DB11/T 496-2007)(9)《水土保持林建设技术规程》(DB11/T 633-2009)(10)《***林业十三五规划》(11)项目区自然、经济、社会状况二、编制原则1.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突出整体效益;2.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社会效益;3.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同时做到造林和改善环境相结合,做到一次成林一次成景;4.加强合作,强化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发挥其效益;5.项目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衔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8d9517ec3a87c24128c416.png)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第二节、施工要点第三节、施工准备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三节、奖罚措施第四章、主要机具设备品种及数量第五章、各类绿化树种苗木来源安排、保障措施、进场及施工计划第一节、加密造林与幼林抚育技术措施第二节、苗木来源安排及保障措施第三节、进场及施工计划第六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第一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第三节、克服质量通病措施第四节、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管理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施工措施第二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第九章、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第一节、雨季造林措施第二节、补植方案措施第十章、养护方案及措施第十一章、森林防火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林业局2016年储备林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二、工程内容:人工造林约1300亩三、质量标准:1)合格;符合国家及本招标文件所列有关造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2)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要求;3)苗木质量达标,造林质量合格;4)在养护期内,分种树、分规格的苗木保存率 95%以上,无病虫害,生长旺盛。
四、工期:2016年4月-2018年11月(2016 年4月25日前完成配水、5月10日前完成绿化,2017 年、2018 年管护)。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一、《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二、《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2001;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2001;四、关于本工程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五、关于本工程的作业设计书、资料及附件。
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一、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安全和质量,二是确保工期目标。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464db804a1b0717fd5ddf5.png)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第二节、施工要点第三节、施工准备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三节、奖罚措施第四章、主要机具设备品种及数量第五章、各类绿化树种苗木来源安排、保障措施、进场及施工计划第一节、加密造林与幼林抚育技术措施第二节、苗木来源安排及保障措施第三节、进场及施工计划第六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第一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第三节、克服质量通病措施第四节、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管理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施工措施第二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第九章、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第一节、雨季造林措施第二节、补植方案措施第十章、养护方案及措施第十一章、森林防火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林业局2016年储备林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二、工程内容:人工造林约1300亩三、质量标准:1)合格;符合国家及本招标文件所列有关造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2)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要求;3)苗木质量达标,造林质量合格;4)在养护期内,分种树、分规格的苗木保存率 95%以上,无病虫害,生长旺盛。
四、工期:2016年4月-2018年11月(2016 年4月25日前完成配水、5月10日前完成绿化,2017 年、2018 年管护)。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一、《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二、《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2001;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2001;四、关于本工程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五、关于本工程的作业设计书、资料及附件。
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一、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安全和质量,二是确保工期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施工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一、基本情况 (2)二、编制原则 (3)三、主要技术措施 (3)第二章施工布署及平面布置 (6)一、施工部署 (6)二、施工平面布置 (7)第三章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13)一、植物种植施工方法 (13)二、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采用不同的管护方法 (19)三、围栏设施建设 (29)第四章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34)一、工程质量目标 (34)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34)三、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34)第五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43)一、安全生产总目标 (43)二、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3)第六章项目机构组成情况 (47)一、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48)二、项目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48)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措施及保证措施 (52)一、施工总进度计划说明 (52)二、进度保障措施 (54)第八章主要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计划 (56)一、劳动力安排计划 (56)二、劳动力安排保证措施 (58)三、主要施工机具表 (59)第九章管护措施 (60)一、养护管理期的施工方案 (60)二、扬尘防治工作及文明施工措施 (63)三、雨季施工方法及相应措施 (64)四、冬季保暖养护措施 (66)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2017年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工程2.建设性质生态公益(新建)3.建设单位***公司4.建设期限2018年4月—2022年12月,工程建设期1年,管护期4年,即2018年春季和雨季完成栽植,2018年秋季到2022年12月为管护期。
5.建设地点***西山两侧和文化广场南侧6.编制依据项目作业设计编制的主要依据:(1)《造林绿化规划(2011-2020年)》(2)《**市多种树工作方案》(3)《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 —2010)(4)《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林计发[2004]16号)(5)《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7)《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2001)(8)《水源保护林建设技术规程》(DB11/T 496-2007)(9)《水土保持林建设技术规程》(DB11/T 633-2009)(10)《***林业十三五规划》(11)项目区自然、经济、社会状况二、编制原则1.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突出整体效益;2.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社会效益;3.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同时做到造林和改善环境相结合,做到一次成林一次成景;4.加强合作,强化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发挥其效益;5.项目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衔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三、主要技术措施1、造林方式以近自然林业为理念,运用乔灌混交、针阔混交方式,兼顾生态防护和城区景观,充分考虑树种适生性和色彩结构,确保主要树种在树种组成中占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树种的立体格局。
2、林种和树种选择按照本项目建设目标和我区的地理特点及适生树种生物学特性,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林种树种设计。
优先选择适应性强、耐干旱、寿命长、深根性、具有良好防护效益的乡土树种,如金叶榆、樟子松、丁香、山杏、柠条等。
3、造林模型设计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按照造林技术规程要求,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林种和树种造林技术要求,结合我区多年的林业生产实践经验,确定适宜的造林模型以及各造林模型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和相关指标:项目涉及**个小班,共计**个造林模型:***2017年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造林模型统计表4、苗木质量种苗不但是造林绿化的物质基础,也是造林成败的关键。
种苗使用要严格种苗规格质量标准,严禁不符合质量标准、干形差、带病虫害的苗木进入施工现场。
造林所使用的苗木应为根系发达、干形通直、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苗木产地原则不超一个纬度,距离在200公里范围内,确保苗木适应性,按要求做好苗木检疫。
5、造林密度为充分体现生态储备林的作用,我们充分借鉴本地区各造林树种的相关成功经验,依据项目区立地条件,设计造林密度为55-74株/亩。
6、混交方式及比例混交方式采用不规则块状混交,引乔入灌、引针入阔,营造乔灌、针阔混交林,提高森林预防火灾、病虫害的能力,提高林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7、整地整地时间主要安排在春雨季栽植之前,整地方式则根据项目区不同立地条件和树种确定。
整地规格为精品的以100×80×60厘米整地,一般的为80×80×60厘米整地,整地时表土和心土分开放,回填时先填表土,后填心土,活土层深度大坑35厘米、小坑25厘米。
要求坑内无杂草、石块、灌木根等杂物。
8、造林方法和季节根据该项目建设目的和项目区立地条件,采用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造林时间安排在春、雨季进行。
起苗:起苗前,苗田要灌水湿润土壤,以防起苗时损伤更多的根系。
严禁用手直接拔苗,起苗时轻拿轻放。
起苗后将容器苗根部放入塑料袋中保湿,并放置在阴凉处,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运苗:要求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长途运输要用框装,应避免敞篷运输,尽量遮盖篷布,同时以避免紧压闷堆,风吹日晒。
运输途中,防止颠簸。
下车后如不能及时栽植的,应将苗木直立置于阴凉处,喷水保湿或假植。
容器苗栽植: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穴深大于容器苗土坨高度,穴宽大于容器苗土坨直径。
容器苗靠坑内侧栽植,栽植时将容器去掉或将容器底部去掉。
埋土要超过原土印2-5厘米,周围填土踩实,不要损坏容器苗土坨。
根据土壤墒情状况,采取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浇水、铺地膜、施保水剂等抗旱措施。
9、幼林抚育管护为了保证造林成效,造林后三年内,一是要对造林地进行抚育,主要内容包括除草、松土、浇水、追肥和修枝等,每年进行2次。
二是要进行补植,对成活率达不到验收标准的,采用与林地树种规格接近的苗木进行补植,保证造林绿化效果。
第二章施工布署及平面布置一、施工部署(一)施工总目标1、质量总目标根据建设单位和招标文件的要求,以及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工程进行目标管理。
为此,我公司各级领导和有关的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门及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将对本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在总结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做到认真组织,精心施工,提升绿化效果,让用户满意。
2、工期目标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在充分研究施工方案后,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我们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内容。
3、安全目标确保工程安全,施工过程中杜绝重大伤亡事故,避免一般事故。
4、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争取创建文明工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项目环境监控体系,全面达到环保标准。
(二)施工指导思想为确保本工程施工总体方案及总目标的实现,本工程施工指导思想定为:强化管理、科技引路、技术先行、突出重点、严格监控、确保工期、优质安全、文明规范、争创一流。
强化管理:以人为中心,以工程为对象,以确保工期、创优良工程为目标,以合同为依据,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科技引路:针对本工程技术要点,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指导现场放线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绿化效果。
技术先行:学习新工艺、新规则,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图,配备精良的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确保新技术的实施。
突出重点:在施工过程中,抓住重点工程的重要工序和项目施工。
严格监控:对施工全过程实施严谨、科学的试验和监控,掌握第一手资料,旨在指导施工,控制质量。
确保工期:合理组织,精心安排,保证重点,确保在工期目标内完成所有工程项目。
优质安全:高标准、严要求,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指标的实现。
文明规范:切实搞好标准化工地建设,文明施工,做好施工场地条理化,施工操作规范化,工艺流程程序化。
争创一流:争创一流质量,一流管理,一流文明施工。
(三)施工总原则1、施工中明确项目管理目标,建立统一的工程指挥系统,配备专业施工队安全文明施工。
2、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3、贯彻合理的施工程序,加强安全管理,保持均衡生产。
(四)施工安排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确保工程质量,保证按时完成工程内容。
1、进场准备:进入现场及时组织人员完成进场准备,为工程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2、造林绿化:苗木栽植。
3、收尾工作:收尾工作以成品保护为重点,同时开始竣工资料整编和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及后期养护工作。
4、交工及验收:先由公司管理部门与项目部组织自检工作,然后再报甲方,验收合格后办理相关手续。
二、施工平面布置1、布置原则(1)满足施工需要,经济实用、合理方便,有一定档次。
(2)优化原材料的堆放和加工地点,尽量减少二次搬运。
(3)符合安全、文明施工、消防、环保、城管要求,全部按河北省施工文明工地标准布置。
2、布置依据(1)招标文件有关要求;(2)现场踏勘情况;(3)施工图纸;(4)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5)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案;(6)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3、施工场道(1)交通网络依靠新建道路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干道。
(2)生活、办公区道路生活区和办公区采用租用民房的形式。
(3)生产设施1)材料配件库生产区内设置三间材料仓库,房建修建规格 3×6×3.6m。
2)卫生设施生产用地区域靠道路边设一处三间的垃圾站,分类收集垃圾,房建修建规格3×9m。
3)所有生产设施房(棚)均采用砖墙(砖柱),木屋架,石棉瓦屋盖。
(4)办公设施本工程采用集中办公形式,以便于施工统筹协调,其主要设施有:业主、监理办公室,项目经理部办公室、一个会议室等。
现场办公室采用、食堂及餐厅采用砖墙木屋架瓦屋盖。
停车场砖柱木屋架瓦屋盖。
办公设施用房搭设一览表4、生活区布置(1)生活设施主要设施有:管理人员宿舍、职工宿舍、食堂、餐厅、淋浴间、厕所、垃圾站等。
此类临时用房全部租用附近民房。
职工宿舍内,上下铺,床架被褥统一、实行公寓化管理。
生活区食堂内配冰柜,蒸箱、炉灶等设施,要求通风、卫生,经常保持清洁,生熟间要分隔,内墙要铺贴2米高的白磁砖,其余部分抹平。
厕所、厨房内灶台、工作台等设施和售饭窗口内外窗台要铺贴白磁砖,门窗及洞口要设置纱窗,地面铺贴马赛克,排水良好。
现场浴室、厕所远离食堂,内设自动冲淋装置,内墙面贴1.5m高白磁砖墙裙,便池便槽侧壁贴白磁砖,地面贴防滑地砖。
整个生活区设垃圾桶2个。
派人定时进行卫生打扫,做到干净、整洁、无异味、排水通畅、道路整齐,并进行适当绿化、美化,为工人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展现公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