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频段声音与听感的关系

合集下载

人耳对声音频率各频段声音的感觉(EQ、音效)

人耳对声音频率各频段声音的感觉(EQ、音效)

5、6kHz--16kHz部分。这一频段控制着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一般来说提升这部分使声音宏亮,但不清晰,
还可能会引起齿音过重;衰减这部分使声音变得清晰,可音质又略显单薄。该频段适合还原人声。
下边列出几种常见EQ组合的特点。
●POP:流行乐,它要求兼顾人声和器乐,组合比较平均,所以EQ曲线的波动不是很大。
手鼓 200Hz~240Hz共鸣声频;5KHz影响临场感。
小军鼓(响弦鼓) 240Hz影响饱满度;2KHz影响力度(响度);5KHz是响弦音频(泛音区)
通通鼓 360Hz影响丰满度;8KHz为硬度频率;泛音可达10~15KHz
低音鼓 60Hz~100Hz为低音力度频率;2.5KHz是敲击声频率;8KHz是鼓皮泛音声频。
黑管 150Hz~6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3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双簧管 300Hz~1K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1~5KHz提升使音色明亮华丽。
大管 100Hz~200Hz音色丰满、深沉感强;2~5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小号 150Hz~2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7.5KHz是明亮清脆感频带。
3、250Hz--4KHz部分。这段包含了大多数乐器的低频谐波,同时影响人声和乐器等声音的清晰度,调整时要配合前面低
音的设置,否则音质会变的很沉闷。如果提升过多会使声音像电话里的声音;如把600Hz和1kHz过度提升会使声音像喇
叭的声音;如把3KHz提升过多会掩蔽说话的识别音,即口齿不清,并使唇音“m、b、v”难以分辨;如把1kHz和3kHz过
●ROCK:摇滚乐,它的高低两端提升很大,低音让音乐强劲有力,节奏感很强,高音部分清晰甚至刺耳。

不同频谱下音乐的不同听感和音质

不同频谱下音乐的不同听感和音质

不同频谱下音乐的不同听感和音质高音频段HF :6-20HZ 这个频段的声音幅度影响音色的表现力。

如果这个频段的泛音幅度比较丰满,那么音色的个性表现良好,音色的解析能力强,音色的彩色比较鲜明。

这个频段在声音的成分中幅度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强度不是很大,但是它对音色的影响很大,也就是说,强度不是很大,但是它对音色的影响很大,所以说它很宝贵、很重要。

比如,一把小提琴拉出a'--440Hz 的声音,双簧管也吹出a'--440Hz 的声音,它们的音高一样,音强也可以一样,但是一听就能听出哪个声音是小提琴,哪个声音是双簧管,其原因就是,它们各自的高频泛音成分各不相同。

一首歌曲也是一样,例如韦唯演唱一首《爱的奉献》,田震也演唱一首《爱的奉献》。

两首歌调一样,响度也一样,而人们一听使知哪个是田震唱的,哪个是韦唯唱的。

这就说明,两个歌手各自的高频泛音不同,高频成分的幅度不同,所以说两个人的音色个性也就不同。

如果这个频段成分过小了,那么音色的个性就减色了,韵味也就失掉了,声音就有些尖噪,出现沙哑声,有些刺耳的感觉了。

因此,高频段成分不要过量。

然而又绝对不能没有,否则声音会失去个性。

中高音频段MIDHF :600Hz-6Hz :这个频段是人耳听觉比较灵敏的频段,它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透明度。

如果这个频段的音色成分太少了,则音色会变和黯淡了,朦朦胧胧的好像声音被罩上一层面纱一样;如果这频段成分过高了,音色就变得尖利,显得呆板、发楞。

中低音频段MIDLF :200-600Hz :这个频段是人声和主要乐器的主音区基音的频段。

这个频段音色比较丰满,则音色将显得比较圆润、有力度。

因为基音频率丰满了,音色的表现力度就强,强度就大,声音也变强了。

如果这个频段缺乏,其音色会变得软弱无力、空虚,音色发散,高低音不合拢;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其音色就会变得生硬、不自然。

因为基音成分过强,相对泛音的强度就变弱了,所以音色缺乏润滑性。

频率响应特性对音质的影响-------声波的音感分析Microsoft Word 文档

频率响应特性对音质的影响-------声波的音感分析Microsoft Word 文档

声波的音感分析音响系统中的低音、中音和高音各频段频率特性必须保持平衡(均匀),才能达到良好的自然还音效果。

由于系统设备本身的状态、房间共振、界面反射和吸收等原因,会造成室内某些频率的叠加而过强,某些频率的相互而减弱,使声音的音调和音色发生变化,影响了还音的音质,因此对系统的频率特性的均衡处理得是否平衡是影响音质效果的第一要素。

各频率对音质的影响如何呢?可以把声音的频率分为四段,它们相对太小,决定了还音的特性:1.低频150HZ以下的频率范围,是声音的基础部分,决定了声音的丰满度。

低频不足时,声音单薄;低音过强时声音浑浊、发闷;合适时声音厚实。

余音适宜。

60hz以下的频段,人们的感觉比听觉更灵敏,如果没有足够的声压级,听到的低音会不足。

80hz附近的频率,听觉和感觉达到平衡,能产生极强的“重感”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声场刺激效果。

因此迪厅或者酒吧低音音箱可以选用15寸喇叭而不选择18寸的低音就是这个道理。

2.中低频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决定声音的力度和低音的硬度。

中低频不足时,声音疲软;过强时,声音生硬,产生嗡嗡声,影响清晰度;合适时,低音坚实、有力、丰满;其中100hz-250hz频段具有良好的丰满度,是人声、小号、吉他、弦乐丰满度主要音感频段。

3.中高音500hz-4000hz,是声音信息和声音清晰度得主要来源部分,它还是决定声音的明亮度。

中高频不足时。

声音朦胧,主旋律不突出;过高时,声音过亮、刺耳;合适时,音质优美、明亮。

频率趋向于500hz时,音感越感到坚实。

3400hz附近的频段是人耳外耳道共振频率,因此听感特别灵敏,与它的两次谐波6.8khz 频段可形成尖刺的音感效果,这两个频段过大时,人耳是难以容忍的。

因此应特别注意,不能过量。

2.8khz附近频段对声音明亮度关系最大,稍微提升一点就可明显感觉。

4.高音4000-12000khz是影响音色的主要部分,是声音细节所在。

高音过强时,声音嘶哑;不足时,声音细节(如沙锤)消失。

听觉的基本特征

听觉的基本特征

听觉的基本特征
1、听觉范围。

人耳能够听到声波范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声波的频率范围:人耳可听到范围,一个是声压的幅值范围:被听觉阈值(最低声压级,和声音的频率有关)和痛域(使人耳感到疼痛的声压级,与声音的频率关系不大)决定。

2、听觉的等响特性。

反映人们对不同频率的纯音乐的响度感觉的基本特性。

说明认为判断声音和相对与声压级和频率都有关系。

以低于或者高于原始声音的声压级重放音源,则会改变原始声音中的各频成分的相对响度关系,产生音色变化。

3、听觉阈值。

如果把可闻频段的信号保留,把不敏感频段的信号只反映强信号,对难以察觉的弱信号忽略不计,这样可以使信息量大大减少,从而压缩声音信息量。

4、听觉得掩蔽特性。

听觉得掩蔽性是指一个比较强的声音往往会掩盖较弱的声音,从而使其不能被听到,分为频域掩蔽和时域掩蔽
频域掩蔽:稳定条件下,一个包含多种频率成分的声音同时发声时,幅值较大的频率信号会掩蔽相邻幅值较小的频率信号,使之完全听不见,而且低于该频率的掩蔽交窄,高于该频率的掩蔽范围较宽,可达该频率的数倍。

时域掩蔽:人耳除了对同时发出的声音在相邻频率信号之间有掩蔽现象意外,在时间上相邻的声音之间也存在掩蔽现象。

声音各个波段作用

声音各个波段作用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1.2k
1.2kHz可以适当多一点,但是不宜超过3dB,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但是,过多会使声音发硬。
1k
1 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1 kHz下测试。这是人耳最为敏感的频率。
800
这个频率幅度影响音色的力度。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劲有力;如果这个频率不足,音色将会显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频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这个频率过多了,则会产生喉音感。如果喉音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适当的喉音则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危险频率",要谨慎使用。
男声
60-100
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区。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这段频率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音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
大鼓、定音鼓,还有钢琴、大提琴、大号等少数存在极低频率的乐器
20-60
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空间感,这是因为乐音的基音大多在这段频率以上。这段频率是房间或厅堂的谐振频率。这段频率很难表现,在一些HiFi音响中,不惜切掉这段频率来保证音色的一致性和可听性。
8~12kHz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适当突出(5dB以下)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例如:系统(声卡、音源)的噪声会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音管乐器
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
12k-16k
12k-16k这段频率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所谓小提琴的“松香味”就是由此段频率决定的,这段频率过于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后期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激励器来美化这段频率。

音频均衡器各频段的听感影响

音频均衡器各频段的听感影响

音频均衡器各频段的听感影响对于音频均衡器的调节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否则是不能发挥出均衡器这一有效调节手段的功能的。

由于音频均衡器是声音信号频率响应反应及振幅进行调整的声电处理设备,因此首先对各个频带范围内声音的听觉特性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如下:频率段(Hz) : 16k — 20k听感影响:这段频率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因此,听不到此段频率并不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当然也不代表您的听力不够好,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

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频的亮度,以及整体的空间感,这段频率过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代表性的乐器: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

频率段(Hz): 12k-16k听感影响:这段频率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所谓小提琴的“松香味”就是由此段频率决定的,这段频率过于醋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激励器来美化这段频率。

代表性的乐器: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

频率段(Hz): 8k-12k听感影响:8-12kHz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

适当突出(5dB以下)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

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例如:系统(声卡、音源)的噪声会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

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代表性的乐器: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音管乐器。

频率段(Hz): 4k-8k听感影响: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身可能出现齿音。

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

代表性的乐器: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频率段(Hz): 2k-4k听感影响:这个频率的穿透力很强。

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

频响介绍

频响介绍

1、声音宽:频带宽、失真小、线性好、动态范围大,并且分布比较均匀,中、低频段能量较突出,混响声比例合适,在听音上感到音域宽广、丰满舒适。

2、声音窄:高、低音两头欠缺,频带不宽,混响偏短,中频过份突出。

如用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0赫提升过多,便感到声音窄,高音缺少层次,低音丰满度差。

3、声音亮:在音质评价中,有时又称作明朗度或明亮度。

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音、中音、高音能量充足,并有丰富的谐音和高频上限谐音衰变过程较慢。

同时,混响声比例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

给人一种亲切、活跃感。

4、声音暗:这是缺少高频和中高频的一种反映,尤其是在5000~6000Hz以上有明显衰减,录音棚或听音室音响条件差,中、高频混响时间短,都会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暗哑无光彩。

5、声音厚:声音厚实有力、低频丰满,高音不缺,有一定的亮度,低频及中低频能量较强,特别是200~500Hz声音出得来,混响合适,低频混响不缺,失真小,录放音时音量表峰值调幅不一定很高,但响度却比较大,如果结合电影电视中画面的要求,将传声器适当处理得近一些,能给人一种近景的声音厚实的感觉,厚也称浓。

6、声音薄:音色单薄,缺乏力度,共鸣差,混响少,声能平均能量较小,缺少低频和中低频,整个频响在300~500Hz以下衰退过多,就会有薄的感觉,有时也称单。

7、声音圆:频带较宽,音质纯真,失真极小,有一定的力度和亮度,低音不浑,中音不硬,高音不毛,瞬态响应好,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混响特性、时间都比较合适,在听觉上感到丰满、明亮、清晰、保真度高。

8、声音扁:圆、扁是音乐部门常用的一种评价术语,指频带狭窄、声音单薄、音质不纯、失真较大或混响声不足、丰满度欠佳的意思,如多传声器、多声道录音包括录音棚声场之间的相位是十分重要的。

相位不对,音色扁而窄,低音缺少,失真大,丰满度差。

有时也称瘪。

9、声音软:有两种概念,一种是差的评价,指缺少中高音,主音不够突出,声音没有力度,另一种是好的评价。

声音频率和声音音调

声音频率和声音音调

声音频率和声音音调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以不同的频率和音调传达信息,引发情感共鸣。

本文将详细讨论声音频率和声音音调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声音频率声音频率是指声波的振动次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进行衡量。

不同声音的频率决定了我们对其的感知和理解。

常见的声音频率可以分为三个范围:1. 低音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被称为次声波,通常超出了人类的听觉范围,但可以通过其他感官如触觉来感知。

例如,大自然中的雷声和地震引发的低音频率。

2. 中音频率:20 Hz到20 kHz之间的声音是人类可听到的范围,称为音频频率。

大多数人的听觉范围在此范围内。

中音频率是语言和音乐的主要传播频率,它们决定了声音的清晰度和可辨识度。

3. 高音频率:超过20 kHz的声音被称为超声波,超出了人类听觉范围。

但一些动物如蝙蝠和海豚可以听到这些高音频率,它们在导航和捕食中起到重要作用。

声音频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听到音乐,以及感知环境中的声音信号。

不同频率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体验,从低沉的雷声到激昂的音乐,每一种声音都有其独特的频率特征。

二、声音音调声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程。

它与声音的频率密切相关,但并不完全相同。

音调可以分为高音调和低音调,它们分别与声音的高频率和低频率相对应。

1. 高音调:高音调对应着较高的频率,声音听起来较为尖锐和明亮。

高音调的声音常见于一些乐器的音色,如小提琴、笛子等。

此外,高音调也常用于表示愤怒、兴奋或紧张的情感状态。

2. 低音调:低音调对应较低的频率,声音听起来较为低沉和阴郁。

这种音调常见于一些低音乐器的音色,如大提琴、低音吉他等。

低音调的声音常用于表示平静、悲伤或庄重的情感状态。

音调与频率紧密相关,但每个人对不同音调的感知和喜好可能有所不同。

一些人可能更喜欢高音调的声音,因为它们听起来更清脆和活泼,而另一些人则更偏好低音调的声音,因为它们听起来更加深沉和稳重。

各个频段的声音表现

各个频段的声音表现

大部分吹奏类乐 器
1.2k
1k
800
在300-500Hz频段的声音主要是表现人声的(唱歌、朗诵),这个 300-500 频段上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好则人声明亮、清晰,否则单 人声 薄、混浊。 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声声音的力度。这段频率是男 声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同时也是乐音中和弦的根音频率。在80- 160Hz频段的声音主要表现音乐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 150-300 好的话,会感到音乐厚实、有底气。这部分表现得好的话,在80Hz 以下缺乏时,甚至不会感到缺乏低音。如果表现不好,音乐会有沉 闷感,甚至是有气无力。是许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上限,具此可判 断您的低音炮音箱频率上限
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 音
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 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
8k-12k
8~12kHz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适当 突出(5dB以下)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 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 到高音丰富。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例如:系统(声卡 音管乐器 、音源)的噪声会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 、发毛。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 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 身可能出现齿音。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 这个频率的穿透力很强。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 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空虚频率成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 差,语音显得模糊不清了。如果这个频率成分过强了,则会产生咳 声的感觉。2~4kHz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般不宜衰 减。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高声音的明 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 会过重。 1.2kHz可以适当多一点,但是不宜超过3dB,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 度,但是,过多会使声音发硬。 1 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 参数是在1 kHz下测试。这是人耳最为敏感的频率。 这个频率幅度影响音色的力度。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 劲有力;如果这个频率不足,音色将会显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 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频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这个频率过多 人声、部分打击乐器 了,则会产生喉音感。如果喉音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适 当的喉音则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危险频率 ",要谨慎使用。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 器

关于人耳对音频的感应

关于人耳对音频的感应

关于人耳对音频的感应
人耳的听觉特性人耳对声音的方位、响度、音调及音色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存在较大的差异。

1、方位感:人耳对声音传播方向及距离、定位的辨别能力非常强。

人耳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之为”方位感“。

2、响度感:对微小的声音,只要响度稍有增加人耳即可感觉到,但是当声音响度增加到某一值后,即使再有较大增加,人耳的感觉却无明显的变化。

通常把可听声按倍频关系分为3份来确定低、中、高音频段。

即:低音频段2 O H z一1 6 0 H z、中音频段1 6 O H z一
2 5 O 0H z、高音频段2 50 0 H z一2 0 KH z。

3、音色感:是指人耳对音色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听觉上的综台性感受。

4、聚焦效应:人耳的听觉特性可以从众多的声音中聚焦到某一点上。

如我们听交响乐时,把精力与听力集中到小提琴演奏出的声音上,其它乐器演奏的音乐声就会被大脑皮层抑制,使你听觉感受到的是单纯的小提琴演奏声。

这种抑制能力因人而异,经常做听力锻炼的人抑制能力就强,我们把人耳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为“聚焦效应”。

多做这方面的锻炼,可以提高人耳听觉对某一频谱的音色、品质、解析力及层次的鉴别能力。

不同频率在听感上的区别及改善方法

不同频率在听感上的区别及改善方法

频率段(Hz)听感影响代表性的乐器16k-20k这段频率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因此,听不到此段频率并不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当然也不代表您的听力不够好,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

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频的亮度,以及整体的空间感,这段频率过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

12k-16k这段频率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所谓小提琴的“松香味”就是由此段频率决定的,这段频率过于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激励器来美化这段频率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8k-12k8~12kHz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

适当突出(5dB以下)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

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例如:系统(声卡、音源)的噪声会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

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音管乐器4k-8k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身可能出现齿音。

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2k-4k这个频率的穿透力很强。

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空虚频率成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差,语音显得模糊不清了。

如果这个频率成分过强了,则会产生咳声的感觉。

2~4kHz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般不宜衰减。

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 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会过重。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1.2k1.2kHz可以适当多一点,但是不宜超过3dB,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但是,过多会使声音发硬1k1 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1 kHz下测试。

人耳对各个频率的感受

人耳对各个频率的感受

这段频率范围实际上对于人耳的听觉器官来说,已经听不到了,因为人耳听觉的最高频率是15.1KHz。

但是,人可以通过人体和头骨、颅骨将感受到的16~20KHz频率的声波传递给大脑的听觉脑区,因而感受到这个声波的存在。

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韵味、色彩、感情味。

如果音响系统的频率响应范围达不到这个频率范围,那么音色的韵味将会失落;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则给人一种宇宙声的感觉,一种幻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使人有一种不稳定的感觉。

因为这些频率大多数是基音的不谐和音频率,所以会产生一种不安定的感受。

这段频率在音色当中强度很小,但是很重要,是音色的表现力部分,也是常常被人们忽略的部分,甚至有些人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12K~16KHz频率:这是人耳可以听到的高频率声波,是音色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是一些高音乐器和高音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频段,例如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可给人一种“金光四射”的感觉,强烈地表现了各种乐器的个性。

如果这段频率成分不足,则音色将会会失掉色彩,失去个性;而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如激励器激励过强,音色会产生“毛刺”般尖噪、刺耳的高频噪声,对此频段应给予一定的适当的衰减。

10K~12KHz频率:这是高音木管乐器的高音铜管乐器的高频泛音频段,例如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音管乐器的金属声非常强烈。

如果这段频率缺乏,则音色将会失去光泽,失去个性;如果这段频率过强,则会产生尖噪,刺耳的感觉。

8K~10KHz频率:这段频率s音非常明显,影响音色的清晰度和透明度。

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

6K~8KHz频率: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明亮度,这是人耳听觉敏感的频率,影响音色清晰度。

如果这段频率成分缺少,则音色会变得暗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则音色显得齿音严重。

5K~6KHz频率: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可懂度。

如果这段频率成分不足,则音色显得含糊不清;如果此段频率成分过强,则音色变得锋利,易使人产生听觉上的疲劳感。

耳机频段划分标准

耳机频段划分标准

耳机频段划分标准你提供了一个标题“耳机频段划分标准”和一个看起来像是文档路径的内容,但不太明确你是想要按照这个标题创建一个特定格式(如Word、TXT等)的文档内容,还是有其他的要求呢?以下是一个按照这个标题创建的简单Word文档内容示例:---耳机频段划分标准一、低频段(20 - 200Hz)1. 特征在这个频段范围内,低频主要负责声音的厚重感和节奏感。

例如,鼓的低音鼓部分主要在这个频段发声。

低频可以让音乐、电影等音频内容具有更强的冲击力和氛围感。

2. 对耳机的要求耳机在低频段需要能够准确地还原声音的能量。

如果低频不足,会使音乐听起来单薄;而低频过度则可能导致声音浑浊。

好的耳机在低频段应具有良好的下潜深度,能够清晰地表现出低频声音的细节,如鼓击的力度和弹性等。

二、中频段(200 - 2000Hz)1. 特征中频段是音频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因为大多数乐器的基音和人声的主要频率范围都在其中。

例如,吉他、钢琴等乐器的声音在这个频段有丰富的表现,而人声的清晰度和可懂度也高度依赖于中频段的还原。

2. 对耳机的要求耳机在中频段需要具有较高的解析力。

这意味着它能够准确地区分不同乐器和人声的声音,避免声音的混淆。

中频段的音色还原要准确,不能有明显的音染,否则会使乐器和人声的声音失真。

三、高频段(2000 - 20000Hz)1. 特征高频段主要影响声音的明亮度和细节。

例如,钹、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在这个频段,同时高频也为人声和乐器增添了空间感和空气感。

2. 对耳机的要求耳机在高频段应具有良好的延伸性,能够清晰地还原出高频声音的细节而不失真。

如果高频延伸不足,声音会显得沉闷;而高频过于尖锐则可能导致听感疲劳。

同时,高频的表现也应该是平滑的,避免出现毛刺感。

---如果你是想要创建其他格式(如TXT)的文档,基本内容可以类似,只是格式上会更加简单。

如果你还有其他特殊要求,请进一步说明。

不同频率在听感上的区别及改善方法

不同频率在听感上的区别及改善方法

.均衡器地调整方法:超低音:,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地声音.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低音:,是声音地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地,是表现音乐风格地重要成份.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中低音:,是声音地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地力度和响度.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处过度提升,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地清晰度.中音:,包含大多数乐器地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地特征音.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地声音.中高音:,是弦乐地特征音(拉弦乐地弓与弦地摩搡声,弹拔乐地手指触弦地声音某).不足时声音地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地识别.高音:,是影响声音层次感地频率.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地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极高音:合适时,三角铁和立*地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地节奏清晰可辨.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平衡悦耳地声音应是:以下(低音)应是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中低音)应是浑厚有力百不混浊;(中高音)应是明亮透彻而不生硬;以上(高音)应是纤细,园顺而不尖锐刺耳.整个频响特性平直时:声音自然丰满而有弹性,层次清晰园顺悦耳.频响多峰谷时:声音粗糙混浊,高音刺耳发毛,无层次感扩声易发生反馈啸叫..频率地音感特征:沉闷如没有相当大地响度,人耳很难感觉.沉重附近能产生极强地“重感”效果,响度很高也不会给人舒服地感觉,可给人以强烈地刺激作用.丰满力度易引起嗡嗡声地烦闷心理.明朗附近如提升,会明显产生一种嘈杂感,狭窄感.透亮附近明亮感关系最大.尖锐形成尖啸,锐利地感觉.清脆易引起听觉疲劳.纤细>音感清彻纤细.均衡器地发展趋势运用数字滤波器组成地均衡器称为数字均衡器,数字均衡器即可作成图示,有可做成参量,还可以做成两者兼有地,它不仅各项性能指标优异,操作方便,而且还可同时储存多种用途地频响均衡特性,供不同节目要求选用,可多至储存种频响特性曲线.地是一款多功能通道地数字均衡器具有段参量均衡和段图示均衡,可同时或独立工作,带有限制器和噪声门功能,高精度地取样,比特线性模数数模转换;带有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接口,可用于外部遥控,,它地出现会逐步淘汰普通地模拟均衡器,是一款专业音频扩声领域具有极高性价比地.~这个频段声音地大部分感觉是松软地低音,而不是强劲有力,通过试验就可以知道.看看给地鼓提升这个频段会有什么效果.、~是声音地基础没错,但是绝占不到%,而且人声地鼻音也不在这个频段,大概在左右. 、~这频段,是个要在处理地时候非常小心地频段,绝不能靠提升这频段来获得人声地力度.稍不小心就会一团遭.、“处过度提升,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地清晰度.”应该说只要在低频部分加混响,都会影响声音地清晰度.当然,在现在地混音技巧中,这个规则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因为,我们经常会在欧美及港台地录音室里见到他们为地鼓和贝司加超短程混响.。

调音必知的7个声音频段和其量感控制

调音必知的7个声音频段和其量感控制

调音必知的7个声音频段和其量感控制当今音响技术的日益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的爱乐者踏足“发烧友”的行列,这其中有初涉圈子的“新新烧友”、但也不乏深谙音响理论的“资深烧友”。

在这么一个繁花似锦的好时代,我们该如何来认真的审视与区别各类设备间的差异,特别是声音上的差异就变成了一道让大多数爱乐者难以分辨、取舍的选择题了。

事实上,大家在选择设备时还是以耳朵来实地聆听为主。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好听的声音呢?什么才是正真意义上能让听者产生愉悦心情的、自然平衡的声音呢?带着这个问题,小编将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有关“好声”的话题。

什么是声音的量感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只要高、中、低频段的量感调到一样大,那么出来的声音就是平衡的,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

从我们广泛聆听的一些音乐软体中会有大量的管弦乐团或是爵士、流行乐队的编制。

从这些音乐中我们不难了解,好听的高、中、低频段量感的分布应该是类似于金字塔的结构,也就是说低频段的量感占最多数,它能形成一种低频基础。

占据次位的是中频段量感,而高频段的量感会略少,这样的整体听感才会舒服。

那么,为何高频段的量感要略少呢?这主要是因为人耳对于2000Hz到4000Hz的这一频域段最为敏感,量感一多的话就很容易会产生噪耳、刺耳的反应。

如果有一些使用音箱听音乐的用户,那么你们在实际的聆听空间就必须要适当的使用一些吸收高频的手段才行。

在控制力方面,功放的输出功率、以及功放的阻尼系数高低都会对各频率的控制力造成影响,其中的表现不仅仅只针对低频段。

事实上无论是高频段、中频段或是低频段都需要良好的控制力,这样才不至于让乐器与人声的形体无法凝聚、或外溢出来聒耳。

只要高频段的控制力良好,那么我们在听小提琴拉到高把位的时候听感反而会觉得比较内敛。

而中频段控制力良好时,乐器与人声会变的饱满,形体浮凸。

如果低频段的控制力保持良好的话,那么它不仅可以产生宽松的弹性,而且最关键的是它将大大的提升低频的解析力。

声音的7个频段1极低频从20Hz到40Hz这个八度频域称为极低频。

什么频率声音听起来才最舒服

什么频率声音听起来才最舒服

什么频次的声音听起来才最舒畅?听觉是个体对声音物理特点的反响,也是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的通道。

经过听觉,人们能够获取由声音所传达的各式各种信息。

自然,声音也给人们带来烦忧,比如噪音。

至于噪音能惹起多大的烦忧,既取决于声音的性质,也取决于听者的主观态度。

同时,人能感觉的声音频次有必定的范围。

大部分人能够听到的频次范围从20Hz 到 20000Hz 。

我们把高于 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由于它们已超出人类听觉的上限;把低于 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由于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动物的听觉范围往常和人不一样。

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响敏捷,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响。

那么,声音每一段的频次都有什么特点?我们对其的感觉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下边,笔者就为大家详尽介绍各频次对人耳刺激的差别。

▌16K ~20KHz 频次这段频次范围实质上关于人耳的听觉器官来说,已经听不到了,由于人耳听觉的最高频次是15.1KHz 。

可是,人能够经过人体和头骨、颅骨将感觉到的 16 ~20KHz 频次的声波传达给大脑的听觉脑区,因此感觉到这个声波的存在。

这段频次影响音色的神韵、色彩、感情味。

假如音响系统的频次响应范围达不到这个频次范围,那么音色的神韵将会失意;而假如这段频次过强,则给人一种宇宙声的感觉,一种幻觉,一种神奇莫测的感觉,令人有一种不稳固的感觉。

由于这些频次大部分是基音的不和谐音频次,所以会产生一种不平定的感觉。

这段频次在音色中间强度很小,可是很重要,是音色的表现力部分,也是经常被人们忽视的部分,甚至有些人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12K ~16KHz 频次这是人耳能够听到的高频次声波,是音色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是一些高音乐器和高音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频段,比如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可给人一种“金光四射”的感觉,激烈地表现了各种乐器的个性。

假如这段频次成分不足,则音色将会会失去色彩,失去个性;而假如这段频次成分过强,如激励器激励过强,音色会产生“毛刺”般尖噪、难听的高频噪声,对此频段应赐予必定的适合的衰减。

声音的音域与人耳的听觉范围

声音的音域与人耳的听觉范围

人耳对不同频率的敏感度
低频范围:20Hz-400Hz,人耳对低频声音的敏感度较低,需要较大的 响度才能感知。
中频范围:400Hz-4000Hz,人耳对这个频段的敏感度最高,也是语音 的主要成分。
高频范围:4000Hz-20000Hz,人耳对高频声音的敏感度逐渐降低,但 仍然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语音的高频成分。
声音的音域与人耳的 听觉范围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声音的音域
Part Two
人耳的听觉范围
Part Three
声音的音域与人 耳听觉范围的关 系
Part Four
声音的音域在音 乐中的应用
Part Five
如何利用声音的 音域与听觉范围 提升音乐体验
01
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音域特点
古典音乐:通常 音域较窄,音色 柔和,适合放松 心情
流行音乐:音域 较广,包含高、 中、低音,适合 不同年龄段听众
摇滚音乐:高音 域较多,节奏强 烈,适合释放压 力
电子音乐:音域 广泛,可调节音 量和音效,适合 不同场合和心情
提升对不同音域的感知能力
了解音域:熟悉不同音 域的特点和表现力,如 高音、中音、低音等。
受音乐。
选择具有高保 真音效的设备: 高保真音效能 够还原声音的 真实效果,提 供更加出色的
音乐体验。
考虑耳机的隔 音效果:好的 隔音效果能够 减少外界噪音 的干扰,提高 音乐聆听的清 晰度和纯净度。
适配不同音源: 针对不同的音 源,如CD、 MP3、流媒体 等,选择适合 的音频设备能 够更好地发挥 音乐的效果。
不同音域对人耳听觉的影响
低音域(如低音炮)对人耳听觉范围的影响:低音炮发出的低频声音能够引起人类的低 频听觉,使人感受到强烈的震撼感和能量感。

频率段对声音的影响

频率段对声音的影响

频率段(单位:Hz)听感影响代表乐器16k-20k 这段频率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因此,听不到此段‎频率并不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当然也不代‎表您的听力‎不够好,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

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频‎的亮度,以及整体的‎空间感,这段频率过‎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12k-16k 12k-16k 这段频率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所谓小提琴‎的“松香味”就是由此段‎频率决定的‎,这段频率过‎于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后期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激励器来美‎化这段频率‎。

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8k-12k 8~12kHz‎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

适当突出(5dB以下‎)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

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例如:系统(声卡、音源)的噪声会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

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音‎管乐器4k-8k 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身可能出‎现齿音。

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2k-4k 这个频率的‎穿透力很强‎。

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空虚频‎率成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差,语音显得模‎糊不清了。

如果这个频‎率成分过强‎了,则会产生咳‎声的感觉。

2~4kHz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般不宜衰减‎。

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 z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会过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频段声音与听感的关系:
20Hz--60Hz部分,人声一般不包含,这段提升能给音乐强有力的感觉,给人很响的感觉,如雷声。

如果提升过高,则又会混浊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特别是低频响应差和低频过重的音响设备。

60Hz--150Hz部分,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混厚感和丰满度,是低音的基音区。

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这段频率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单薄、苍白;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音色音色将会显得浑浊,语音的清晰度变差,还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

150 Hz--300Hz部分,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声声音的力度。

这段频率是男声低频的基音频率,同时也是乐音中和弦的根音频率。

如果这段频率成分缺乏,音色会显得发软、发飘,语音则会变得软绵绵;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声音会变得生硬而不自然,且没有特色。

300 Hz--1KHz部分,这段频率是人声的基音频率区域。

如果这段频率的幅度丰满,那么人声的轮廓明朗,整体感好、有力度。

如果这段频率幅度不足,声音会显得空洞、不坚实;如果这段频率幅度过强,音色会变得单调,相对来说低频成分少了,高频成分也少了,语音会变成像电话中声音的音色一样,显得很单调。

1--4KHz部分,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段频率非常敏感。

这段频率是影响声音明亮度和顺畅感,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少,音色则松散且音色脱节,声音将会变得朦朦胧胧;如果这个频率成分过强了,音色就会显得呆板、发硬、不自然,有跳跃感。

4kHz--5KHz部分,这是影响临场感(距离感)的频段。

提升这一频段,使人感觉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显得稍近了一些;衰减则就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如果在5KHz左右提升6dB,则会使整个混合声音的声功率提升3dB。

6kHz--16kHz部分,这一频段控制着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

一般来说提升这部分使声音宏亮,但不清晰,还可能会引起齿音过重;衰减这部分使声音变得清晰,可音质又略显单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