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我国诊疗一体化核素及放射性药物临床应用与展望
![我国诊疗一体化核素及放射性药物临床应用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f69fca2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b.png)
我国诊疗一体化核素及放射性药物临床应用与展望应用单一放射性核素既可以进行诊断,也可以进行治疗,核医学诊疗一体化是应用不同诊疗核素探针将显像诊断与内照射治疗相结合,从而达到可视化诊断与精准治疗的目的(图1),即诊断性放射性药物分子影像能够显示病灶,病灶也能够靶向摄取标记的治疗性放射性药物,通过核素内照射治疗已发现的病灶,实现个体化诊断与治疗[1-2]。
图1 诊疗一体化放射性药物示意图核医学诊疗一体化已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嗜铬细胞瘤、骨转移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等肿瘤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3-4],具体放射性药物及其应用见表1。
表1 常用诊疗一体化放射性药物及临床应用[3-4]随着新型诊疗一体化核素及放射性药物的基础、临床研究和应用转化进展,核医学诊疗一体化将在更多肿瘤领域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1我国诊疗一体化核素及放射性药物发展历程1958年,我国临床核医学通过进口131I 进行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开启了我国放射性药物诊疗一体化的进程;1965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成功国产化制备并生产131I 等放射性核素;1972年,我国已初步建成适应当时医疗需求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99Mo-99m Tc发生器等制品及生产线;1985年,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生产了凝胶型99Mo-99m Tc 发生器,以进一步满足临床应用[5]。
1993年起,我国逐渐以进口医用放射性核素替代国产放射性核素。
2001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停止生产裂变型99Mo-99m Tc发生器和131I ;2008年,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亦停止生产凝胶型99Mo-99m Tc发生器和131I 。
直至2015年,我国放射性核素生产几乎全部停止,主要的医用同位素原料基本依赖进口。
2015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恢复生产131I,其供应量约占全国总用量的20%。
2020年,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制的第一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正式投入运行,自此我国正电子核素不再全部依赖进口。
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db52f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0.png)
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学科。
它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准确、及时、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核医学诊断1. 定位诊断核医学在定位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癌症诊断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注射进体内,被癌细胞摄取,形成像片,通过分析图像可以定位癌细胞位置。
此外,核医学还可以对其他病变如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进行定位诊断。
2. 功能诊断核医学可以通过提供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信息,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例如心脏病患者可以接受核医学心肌代谢显像检查来了解其心肌代谢情况,有助于确定病变程度和治疗方案。
其他类似的功能诊断还有肺部、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评估。
二、核医学治疗1.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是利用植入或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患病部位的方法。
该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如利用注射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利用注射放射性药物治疗骨髓瘤等。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到达患病部位,避免对健康组织的伤害。
2. 核素内照射治疗核素内照射治疗是利用放射性药物从内部治疗肿瘤或其他病变。
通常通过口服或注射将放射性药物置入体内,其放射性在体内产生较小的照射剂量,对周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但足以杀死患病细胞。
核素内照射治疗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骨髓瘤等疾病的治疗中。
三、剂量学核医学的剂量学被广泛应用于放射线诊断和治疗的剂量测量。
剂量学可以衡量人体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并在安全范围内确定最佳的剂量方案。
此外,剂量学还可以评估不同剂量对器官和组织的影响。
总之,核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给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加准确、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医学在未来将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完整版)核医学重点
![(完整版)核医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d09203ba0d4a7303763a36.png)
核医学第一章1。
放射性核素:是一类原子核能自发的,不受外界影响也不受元素所处状态的影响,只和时间有关而转变成其它原子核的核素。
2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
3元素:指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化学性质都相同的同一类原子.4核素:质子数,中子数,能量状态均相同的原子称为核素。
5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称同位素。
6同质异能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而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的元素.7电离: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和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使电子脱离原子轨道而形成自由电子的过程。
8激发:原子的电子所获得的能量不足以使其脱离原子,而只能从内层轨道跳到外层轨道,是原子从稳定状态变成激发状态的作用。
9湮灭辐射:正电子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在介质中运行一定距离,当其能量耗尽时可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而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自为0。
511MeV的y光子而自身消失的现象。
10光电效应:y光子和原子中的内层壳层电子相互作用,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使其脱离原子成为自由光子的过程。
11康普顿效应:能量较高的y光子与原子核中的核外电子作用时,只将部分能量传递给核外电子,使其脱离原子核束缚成为高速运行的自由电子,而y光子本身能量降低、运行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12有效半衰期:由于物理衰变与生物代谢共同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3放射性核素的特点是什么?放射性核素具有核衰变和物理半衰期两个特点。
(1)核衰变是指不稳定的核素自发放出射线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过程,包括a,B+,B—,y衰变。
(2)物理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从No衰变到No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4核衰变的方式?a衰变:不稳定原子核放出a粒子(即一个氦核)转变成另一个核素的过程。
每次衰变母核便失去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
B+衰变:指放射性核素放出B+的衰变。
每次衰变时核中一个质子转化为中子,同时释放出一个正电子及一个中微子。
B—衰变:指放射性核素放出B-的衰变。
核医学概念与分类
![核医学概念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047595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2.png)
核医学概念与分类
核医学概念与分类
核医学是一门医学学科,主要研究利用放射性核素、放射性物质和反应源检测、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技术。
核医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放射性核素来发现、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疾病治疗和遗传改良提供有效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
核医学应用的范围包括核素检查、X射线定位检查、核素摄影检查、核医学疗法治疗等。
核医学可以分为几大类:
1.放射性核素检查:这类检查利用放射性元素提供肌肉、骨骼和内部器官等图像,以便发现疾病的轻微的变化。
2.X射线定位检查:这类检查利用X射线,根据植入的物体的位置,拍摄到特定部位的图像,以检测隐藏在内部的疾病。
3.核素摄影检查:这类检查利用放射性元素,通过拍摄图像,对肝脏、胰腺、肾脏、膀胱等器官的变化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疾病。
4.核医学疗法治疗:这类治疗利用放射性元素,把放射性元素植入或者注射到需要治疗的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核医学是一门医学科,它以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核素、反应源为检测和治疗疾病的基础,是当今社会先进的医学技术,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 -。
核医学简介介绍
![核医学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5f310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e.png)
通过核医学技术,可以研究神经传导的机制和功 能,了解神经系统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
3
细胞信号转导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和 过程,了解细胞对外部刺激的应答和反应,为疾 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01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生物材料的性能和组织工程中细胞的
定义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基于 磁场和射频脉冲的医学成 像技术。
应用
MRI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 中,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 高对比度的解剖结构和生 理功能图像。
优势
MRI具有无创、无辐射、 无骨伪影等优点,能够提 供高质量的解剖结构和生 理功能图像。
03
核医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诊断与治疗
肿瘤诊断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示踪剂来检测肿瘤的存在和位置,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这些技术能够早期发现肿瘤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核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核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并开始研究其 在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核医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诊断 、治疗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核医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放射性元素的发现、放射免疫分析、正电子 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如今,核医学已经成为一种高度专 业化、技术密集型的医学领域,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
肿瘤治疗
核医学通过放射性药物来治疗肿瘤。放射性药物能够选择性地集中在肿瘤组织 ,释放出辐射能量来杀死癌细胞。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少等优点。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07035e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9.png)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素在人体内的应用的学科,它综合了核物理学、放射医学和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核医学通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以及利用核反应和核辐射等原理来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
核医学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供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并且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核医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核素的生产和标记:核医学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核素的生产和标记是核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核素的生产可以通过核反应、裂变或衰变等方式进行,而核素的标记则是将核素与某种生物活性分子结合,使其能够在人体内发挥特定的作用。
2. 核医学的诊断应用:核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核医学可以通过核素的放射性特性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生物过程和器官功能,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核医学的常用诊断方法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
3. 核医学的治疗应用:除了诊断应用外,核医学还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核医学治疗主要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效应来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核医学治疗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如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放射性磷治疗骨癌等。
4. 核医学的安全性和辐射防护:核医学使用放射性物质,因此安全性和辐射防护是核医学的重要内容。
在核医学应用中,医务人员需要正确使用和处理放射性物质,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同时,辐射防护也是核医学应用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防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损伤。
5. 核医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医学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新的核素和标记方法的出现,使核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上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此外,核医学还与其他医学领域相结合,如核医学影像与分子生物学、基因治疗等,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核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核素的应用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e29d4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c.png)
肿瘤治疗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体或药物,可以精准地攻击肿瘤细胞,同时减 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
利用核医学技术可以检测心脏和血管的病变位置、程度和范围,为心脑血管疾病 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包括优化、防护、限制和正当化。这些原则指导着辐射防护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辐射源的管理、防护设施的 设计和运行、个人和群体的防护、照射的限制和正当化等。
辐射防护的实践与方法
辐射防护的实践
包括识别和控制电离辐射源,以减少对公 众、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照射。实践还涉及 开发和实施质量保证计划,以确保辐射防 护工作的有效性。
VS
辐射防护的方法
包括屏蔽、距离、时间和控制进入等。这 些方法应结合使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辐 射照射。例如,屏蔽材料可以阻挡辐射, 距离可以减少照射剂量,时间可以避免长 时间或高强度暴露在辐射下,控制进入可 以防止非必要的人员进入高辐射区域。
核医学设施的安全管理
核医学设施的安全要求
核医学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以及公众的 健康。这些标准和规定通常包括辐射源的管 理、防护设施的设计和运行、个人和群体的 防护、照射的限制和正当化等。
在应用方面,随着个性化医疗和精准 医疗的推广,核医学将更加注重个体 差异和特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 对个体基因组、蛋白质组等信息的分 析,可以实现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案 的设计,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 质量。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 展,核医学还将涉及更多新兴领域, 如纳米医学、免疫疗法等。
02
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医用物理学
![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医用物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7c8a43f2fab069dc502201e9.png)
示踪诊断
放射性核素成像
其基本原理:用不同的放射性核素制成标 记化合物注入体内,在体外对体内核素发射的γ 射线进行跟踪探测,可以获得反映放射性核素在 脏器和组织中的浓度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于放射性药物保持着对应稳定核素或被 标记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行为,能够正常参 与机体的物质代谢,因此放射性同位素图像不仅 反映了脏器和组织的形态,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有 关脏器功能及相关的生理、生化信息。
亢进的甲状腺滤泡细胞血流丰富,在B 超显示下一片火海征,而对于正常的那部 分滤泡细胞没有任何的损害。
钴-60治疗
这是一种外照射治疗方式,主要用于治疗深 部肿瘤。医学研究表明,癌细胞生长快、代谢旺 盛,对射线的敏感性比正常细胞高,用射线照射 时,癌细胞受到的破坏要比正常细胞大。 钴-60治疗是利用钴-60放射的γ射线照射疾患 部位,其特点是放射性活度很大,γ光子能量大, 射线单纯,而且治疗设备简单。
2、核医学的任务是用核技术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
放射性核素的物理基础
1:同位素: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具有 不同中子数的核数。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同位素性质比较稳定(没有放射 性),一是具有放射性。
2:衰变:指核素自发的发生结构 和能量状态的改变,放射出α、β、 γ射线并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过 程。
核衰变
放射性核素 的医学应用
制作人员
组长:林健聪
演讲:冯小勇 视频制作、PPT制作及控制:关邵翔
资料收集:林淑珠、林健聪、邵珠芳
目录
第一部分 什么是核医学 第二部分 放射性核素的物理基础
第三部分 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核医学
1、又称原子(核)医学,是研究同位素及核辐射的 医学应用及理论基础的科学,是核技术和医学相结合的 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一个重要方 面。
放射性核素在核医学应用中的辐射剂量估算
![放射性核素在核医学应用中的辐射剂量估算](https://img.taocdn.com/s3/m/7ef3e5b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d.png)
放射性核素在核医学应用中的辐射剂量估算曹瑛;邱小平;葛双【摘要】采用一种估算方法来研究放射性核素在核医学应用中的辐射剂量水平。
选取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诊疗用放射性核素,分别采用剂量系数法和点源模型估算内照射与外照射剂量。
并对比其他估算方法,分析受照剂量存在差异的原因。
结果发现,单次核医学诊断所致患者的全身待积有效剂量最高可达1.63 Sv,对 A、B 类医护人员造成的单次有效剂量分别为1.48μSv 和1.15μSv。
本研究估算结果稍大于实测有效剂量,小于其他估算结果。
该估算模型可作为核医学放射性核素辐射剂量水平的一种有效估算方法。
%To study the level of radiation dose on nuclear medicine of radionuclides with estimation method.We chose som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radionuclide to estimate the dose of internal radiation and external exposure with the estimation model of the dose coefficient method and point sour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dose that patient suffered in a single diagnostic CNM procedure was up to 1.63 Sv;the single effective dose that A and B medical staffs suffered were 1.48 μSv and 1.15 μSv.The dosage level of some part of Diagnostic radionuclide beyond medical guidance level.The estimation results wa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measured effective dose,less than other 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the estimation model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estimation method of the radiation dose level of nuclear medicine radionuclide.【期刊名称】《同位素》【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7页(P171-177)【关键词】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辐射剂量【作者】曹瑛;邱小平;葛双【作者单位】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72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核医学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放射性废物,污染环境;同时滞留在患者体内的放射性同位素,还会给患者、医务人员、家属及公众带来额外的辐射照射,存在一定的辐射危害风险[1]。
核医学主要内容
![核医学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50660e1866fb84ae55c8d6f.png)
总论1、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或生物制品进行疾病诊治和生物医学研究。
2、核医学的分类包括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两部分。
3、分子核医学: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现代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心的核医学分支学科。
4、实验核医学是利用和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认识正常生理、生化过程和病理过程提供新理论和新技术,已广泛用于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其主要内容包裹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
5、临床核医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和治疗两部分组成。
诊断核医学包括以脏器现象和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体内诊断法和以体外放射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体外诊断法;治疗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高度集中的照射治疗。
6、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分支,前者的成果不断推动后者的发展,而后者在应用与时间中又不断向前者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7、核医学优势:①安全无创:放射性核素显像为无创性检查,所用的放射性核素物理半衰期短,显像剂化学剂量极微,病人所接受的辐射吸收剂量低,因此发生毒副作用的几率极低;②分子功能显像:核医学功能显像是现代医学影像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探测接受并记录引入人体内靶组织或器官的放射性示踪物发射的γ射线,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③超敏感和特异性强: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超敏感技术早起预警和探测病变,同时利用抗原与抗体、受体与配体等特异性结合和反义显像、基因表达显像等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客观、科学依据;④定量分析:在保证获得高质量的分子探针或示踪剂的前提下,借助生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进行半定量或定量分析;⑤同时提供形态解剖和功能代谢信息。
核医学核素诊断和治疗方法
![核医学核素诊断和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0900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4.png)
核医学核素诊断和治疗方法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它与传统的医学诊疗方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核医学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成为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本文将就核医学核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论述。
一、核医学的基本原理核医学主要运用放射性核素的特殊性质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衰变的特点,通过其自身的衰变过程释放出的放射线来观察和评估人体内部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根据放射性核素的选择和运用方式的不同,核医学可分为核素诊断和核素治疗两个方面。
二、核医学核素诊断方法核医学核素诊断方法是通过将合适的放射性核素引入人体内,利用核素自身衰变产生的射线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来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常用的核素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放射性同位素显像:该方法使用放射性核素进行显像,通过记录核素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来观察疾病的变化。
例如,甲状腺扫描常用碘-131进行显像,能够观察患者甲状腺的形态、功能和代谢情况。
2.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SPECT技术能够提供三维的图像信息,通过核素在人体内的发射射线,结合计算机技术生成详细的图像。
它在心脏、骨骼和脑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PET技术是核医学中最先进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利用注射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发射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产生湮灭反应,生成γ射线。
这些射线被探测器捕捉,结合计算机技术生成人体内的代谢和功能图像。
PET技术在肿瘤、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三、核医学核素治疗方法除了核素诊断方法外,核医学还有核素治疗方法,即利用放射性核素对疾病进行治疗。
核素治疗方法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领域:1. 甲状腺疾病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中,可以通过口服碘-131等放射性核素来破坏甲状腺组织,使其功能减低。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771b9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8.png)
变半衰期,其范围很广,分布在1015年到10-
12秒之间。
放射性: 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
01
(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稳定的元
01
素而停止放射(衰变产物) 衰变能:衰变时可放出能量,半衰期范围广。
01
二、医学特性
核素示踪技术是核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以放射性核素
核医学显像的本质就是体内放射性物质分布的体外测量同时将测量结果
01
结果图像化,可以获得定性定量定位的生物体物质的动态变化,反映了
02
人体内代谢、组织功能和结构形态。主要应用伽马相机、SPECT、PET。
03
3.核医学显像
伽马相机 伽马相机是将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分布快速、一次性 成像的设备。主要由探测器、电子学线路和图像显 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一次成像的γ照相机擅 长快速的动态显像,它可以输出动态的二维平片 (planar),它是核医学最常用的成像设备。
THE END THANK YOU !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20XX
SPECT 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的简称,它以γ发射体为成像对象,其 探测光子的原理和γ照相机相同。它是在γ照相机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目前大多采用横向断层扫描,即断层面与人体轴垂直, 将一个或两个γ照相机探头绕人体轴连续或分度旋转一周,将探 头从多角度上得到的连续的二维投影数据重建后即可得到横断面 的图像。
2.治疗方面
主要利用具有能量的射线可抑制和破坏病变组织的特性,达到临床
第八章 第三节核医学的临床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八章 第三节核医学的临床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c71308376c66137ef06190b.png)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131I治疗剂量的确定
(1)固定剂量法:简单易行、 疗效高,早发甲低率高。
推荐剂量: GD : 111~370MBq(3~10mCi)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4
十一、放射性核素治疗
(一)治疗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第一 第二类:发射α射线,如211At、212Bi、223Ra、
225Ac等。射程:μm 第三类:通过电子俘获或内转换发射的俄歇
电子或内转换电子,如123I、125I等。射程:nm
5
十一、放射性核素治疗
(二)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的特点 1.靶向性:病变组织高度特异性浓聚放射性
药物。如131I治疗甲亢和功能性甲状腺癌转移 灶, 131I-美妥昔单抗治疗肝癌。
2.持续性低剂量率照射:病变组织无时间进 行修复,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较小。
3.高吸收剂量:内照射治疗的吸收剂量决定 于病灶摄取放射性核素的多少和放射性药物在 病灶内的有效半衰期。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起 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主要包括甲状腺乳 头状腺癌和甲状腺滤泡癌。采用131I治疗DTC主 要包括去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即“清甲” 和治疗 DTC转移灶即“清灶”治疗。
➢ 甲状腺大小、质地 ➢ 131I在甲状腺内的有效半衰期 ➢ 年龄 ➢ 病程 ➢ 是否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给药方法
碘[131I]化钠口服溶液(简称131I) 应空 腹口服,服131I后两小时方可进食,以免影 响吸收。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f291750b4e767f5bcfce26.png)
b
6
2.治疗方面
主要利用具有能量的射线可抑制和破坏病变组织的特性,达到临床 治疗目的,可分为外照射治疗和内照射治疗两大类。
b
7
(1)外照射治疗:利用钴60治疗机,医用电子感应加速器和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仪器,使发生的伽马射线或X射线从体 外照射并脏,对敏感癌细胞具有杀伤力。常见的是伽马刀替换 外科手术刀;直接把低放射能的放射物敷于病灶,主要用于皮 肤和眼科疾病 (2)内放射治疗:利用有的组织对某些特定元素的选择性摄 取和聚集利用的特点,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从而破坏或抑 制病变组织的增长。常见的是用碘131治疗甲亢和部分甲状腺癌。
b
3二、Leabharlann 学特性1.放射性: 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 (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稳定的元 素而停止放射(衰变产物) 2.衰变能:衰变时可放出能量,半衰期范围广。
b
4
1.诊断方面
核素示踪技术是核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以放射性核素 或标记的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引入生物体内,应用射线探测方法 来对其进行精确定性、定量及定位测量。可分为体内诊断和体 外诊断两大类。
b
10
(2)SPECT 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的简称,它以γ发射体为成像对象,其 探测光子的原理和γ照相机相同。它是在γ照相机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目前大多采用横向断层扫描,即断层面与人体轴垂直, 将一个或两个γ照相机探头绕人体轴连续或分度旋转一周,将探 头从多角度上得到的连续的二维投影数据重建后即可得到横断面 的图像。
核医学
----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路朝义 安徽医专
核医学名词解释及考试重点
![核医学名词解释及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f0ecdeb52acfc788ebc913.png)
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或生物制品进行疾病诊治和生物医学研究。
在反映脏器或组织的血流、受体密度和活性、代谢、功能变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核医学的特点:1、安全、无创2、分子功能现象3、超敏感和特异性强4、定量分析5、同时提供形态解剖和功能代谢信息。
核素: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并处于同一能量状态的原子同位素:具有同样的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同,即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相同的位置),但中子数不同(即质量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放射性核素:原子核不稳定,它能自发放射出一种或几种核射线,由一种核素衰变为另一种核素者生物半排期:是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因生物代谢的作用,使其减少至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有效半减期的概念: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因物理衰变和生物代谢的共同作用,使其减少至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原子数量等于原子核衰变常数与其核数目之乘积。
核医学中反映放射性强弱的常用物理量。
国际单位:贝克勒尔(Bq)旧单位是居里(Ci),1Ci=3.7×1010Bq。
分子功能影像: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是现代医学影像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显像原理与X 线、B超、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核磁共振(MR)等检查截然不同,它通过探测接收并记录引入体内靶组织或器官的放射性示踪物发射的γ射线,并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这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锝-99m(99m Tc)特点:核性能优良,为纯γ光子发射体,能量140keV,T1/2为6.02h,99mTc 是现象检查中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氟[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f15e3c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5.png)
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核医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断地给治疗疾病带来新的机会。
核医学技术最初来源于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其从原子核发射出的辐射来探测疾病,进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阐述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这种专业的技术知识。
一、放射性核素的应用核医学的核心技术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来探测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
放射性核素会发出辐射信号,病人身体内用药物来激活本身调和的分歧器官和组织。
临床医学中通过选择适当的放射性核素来影像人体各个部位,从而发现有疾病的部位。
例如,利用碘-131对甲状腺进行影像,可以查看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判断其是否存在功能亢进等疾病。
此外,钴-60和铁-59等放射性核素则被用于诊断放射性治疗对癌症治疗效果的检查。
放射性核素的应用确保了医疗工作者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困扰人们的健康问题。
二、 PET技术的应用PET技术是核医学中的一种技术,它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来获取人体内部的任何器官或组织的深入信息。
PET技术特点在于它使用辐射物质在患者体内的代谢位点的相对增加或减少来检测出器官或组织的功能模式,从而得出判断出患者特定疾病的详细信息。
PET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并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几乎覆盖了临床医学的所有领域。
通过PET技术可以了解不同组织的代谢速率,在某些应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癌症治疗方面,PET技术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利用SPET和SPECT技术实施疾病诊断SPET和SPECT技术是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缩写。
这两种技术是核医学领域的重要诊断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SPET和SPECT技术能够评估脑内的神经元钙通道活性,并了解神经元同位素代谢速率的变化情况。
例如,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可以通过SPET和SPECT技术检测出患者脑内突触后神经元的代谢和能量消耗状态变化,以便更早地发现疾病。
武汉大学核医学整理(放射性核素治疗)
![武汉大学核医学整理(放射性核素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9455a4d580216fc710afd39.png)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治疗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所释放出来的射线治疗疾病的学科,又称为治疗核医学原理●放射性药物的靶向:以不同方式引入体内后,利用核素与器官或组织的亲和关系,被机体所吸收、分布,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
病变细胞代谢旺盛、血流丰富,摄取放射性药物更高。
●放射性药物的辐射效应:发射γ或β射线直接照射病变组织,从而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细胞,达到治疗疾病目的;而正常组织或细胞摄取少,故不会产生破坏作用。
特点●原理:利用核射线治疗疾病,电离与激发引起一系列的辐射损伤,出现细胞代谢、功能与结构变化。
尤其是增殖旺盛的异常细胞对辐射比较敏感,因此其损伤作用更加明显。
●对病变组织具有选择性:病变组织功能、代谢活性高于正常组织,故比正常组织能更多选择性摄取某些放射性药物,其副作用小。
●治疗作用持久,方法安全、简便。
多数治疗仅需一次口服或注射给药,无创伤,且可重复治疗。
类型●外照射与敷贴治疗:90Y或32P敷贴器治疗某些皮肤病、术后瘢痕、眼科疾病等,90Y前列腺治疗仪治疗前列腺肥大等。
●内照射治疗①普通治疗:口服131I、32P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及嗜铬细胞瘤治疗等。
②介入治疗:腔内、动脉血管介入、组织间植入治疗等③放射性核素导向治疗:抗体介导的放射免疫治疗、受体介导的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肿瘤基因治疗等。
核素治疗基本原理利用核素发射出的α、β射线、俄歇电子、或内转换电子在病变组织中产生一系列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射线作用于组织细胞,将其能量部分或全部移交给组织,通过辐射能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使机体生物活性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遭到损害,导致细胞繁殖功能丧失、代谢紊乱失调、细胞衰老或凋亡。
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治疗用放射性核素1、α粒子发射体:●射程50~90m,约为10个细胞直径的距离。
短距离释放巨大能量,内放射治疗中有巨大潜力。
LET400倍。
●●211At(砹)和212Bi2、发射β射线的放射性核素:如131I、32P、89Sr、90Y等碘是用于标记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首选核素,可通过体外显像测定药代动力学和在病灶内的滞留时间。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治疗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f8379cb27284b73f3425065.png)
机制一: 内照射→水分子→电离和激发→自由基→细胞毒性→神 经体液失调、生物膜和血管壁通透性改变→细胞肿胀坏死 。
机制二:直接使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化学键断裂,导致分 子结构和功能改变,造成细胞周期阻滞或细胞凋亡。
放射性核素治疗
Radionuclide Therapy
简明核医学教程
• 第十三章 内分泌疾病核素治疗 • 第十四章 骨转移瘤的核素治疗 • 第十五章 核素介入治疗 • 第十六章 核素敷贴治疗 • 第十七章 其他核素治疗
课程设计
放射性核素治疗基础...............................2min 131碘治疗Graves甲亢.............................25min 131碘治疗DTC转移灶..............................17min 131碘治疗其他甲状腺疾病........................1min 放射性药物治疗骨转移癌........................15min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15min
放射性治疗药物
通常包括两部分: 药物部分:其生化性质决定了该药物在靶器
官内的选择性聚集---靶向作用 放射性核素部分:随药物进入靶器官,在衰变
过程中发射出的射线破坏病变组织进行治疗---治 疗作用
核素治疗(内照射)的特点
靶向性;持续内照射; 低剂量率;高吸收剂量
外照射
内照射
射线: X, 射线 能量高, 穿透力强
核医学临床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2017年
![核医学临床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2017年](https://img.taocdn.com/s3/m/3cf8c1b0524de518964b7d70.png)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1.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 1) Graves甲亢患者。 2)特别适用于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治疗效果
差或无效,治疗后复发者;有手术禁忌或手术 风险高者,术后复发或不愿手术者;有颈部手 术或外照射史者;病程较长者;老年患者(特别 是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合并肝功能损伤 者;合并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者;合并心脏病 患者。
➢ 甲状腺大小、质地 ➢ 131I在甲状腺内的有效半衰期 ➢ 年龄 ➢ 病程 ➢ 是否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给药方法
碘[131I]化钠口服溶液(简称131I) 应空 腹口服,服131I后两小时方可进食,以免影 响吸收。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131I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2.持续性低剂量率照射:病变组织无时间进 行修复,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较小。
3.高吸收剂量:内照射治疗的吸收剂量决定 于病灶摄取放射性核素的多少和放射性药物在 病灶内的有效半衰期。
十一、放射性核素治疗
(三) 131I治疗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自1942年开始使用131I治疗Graves病(Graves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精神刺, 预防感染。
✓病情严重者,服131I 2 3天后可考虑 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勿揉压甲状腺。 ✓1月内禁含碘食物和药物。 ✓服治疗量131I后,女病人半年内避孕。
(三) 131I治疗Graves病
3.临床疗效 显效时间 • 开始显效时间:2 3周,症状缓解,甲 状腺缩小。 • 明显显效时间:2 3月,部分病人半年
(2)计算剂量法:
计划量(MBq或μCi/g)×甲状腺重(g) 131I治疗量= (MBq或μCi) 甲状腺131I最高(或24h)摄取率(%)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课件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79900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e.png)
用于放射性碳测年,用于考古学、地质学等领域 。
氚
具有低毒性和短半衰期,常用于制作发光材料和 核能反应堆的燃料。
碘-131
具有长半衰期和穿透能力,常用于治疗甲状腺疾 病。
放射性衰变规律和测量方法
放射性衰变规律
放射性核素以指数形式衰变,其衰变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具 有固定的半衰期。
放射性衰变测量方法
PET/CT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 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尤其 在肿瘤诊断和分期方面具有高灵敏度 和特异性。
PET/CT成像技术的优 势
PET/CT成像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 和高灵敏度,能够提供准确的生理和 病理信息,对早期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具有重要价值。
SPECT/CT成像技术
01 02
选择合适的放射性药物、确定剂量、照射时间和方式等 。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优缺点
优点包括精确定位、剂量准确、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 缺点包括治疗周期长、部分肿瘤对射线不敏感等。
常见疾病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甲状腺疾病
利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亢进和甲状腺癌 。
心血管疾病
利用放射性碘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骨转移瘤
利用放射性锶治疗骨转移瘤,缓解疼痛并 防止骨折。
2023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 应用)课件
目录
• 核医学概述 • 放射性核素基础知识 • 核医学成像技术 • 放射性核素治疗与显像 • 核医学的未来发展 • 结论与展望
01
核医学概述
核医学的定义和历史
1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发射的射线进行 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2
核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科学 家发现了放射性核素,并开始将其应用于医学 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