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后巩固作业人教版必修344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4.3-4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4.3-4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必修3 4.3-4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2.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一段时间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它们的数量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期间,若同时引入害虫的另一种天敌螳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B.在b~c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C.在c~d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发生了种间互助D.害虫数量减少可导致蜘蛛数量增加3.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兴起,最后达到一个稳定阶段,这就是群落的演替。

一般来说,群落自然演替的方向是( )A.朝着最大限度地利用能量的方向发展B.朝着更充分利用水分的方向发展C.朝着更充分利用矿物质的方向发展D.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4.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的影响,在距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呈负相关C.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中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D.水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种群数和个体总数5.在潮间带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它能够吃掉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如浒苔),如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6.(2013·玉溪模拟)下列有关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7.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群落的演替》教材梳理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群落的演替》教材梳理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群落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2.原因:群落是由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组成的。

各种生物种群都生活在现实的环境中,都要受到环境的影响。

生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随着时间的进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是一个动态系统。

深化升华群落演替到最后形成成熟群落,也叫顶级群落。

顶级群落在区系和结构上,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环境相互的关系都趋于稳定,演替的顶级群落意味着一个自然群落中的一种稳定情况。

二、演替的类型辨析比较初生演替一般来说比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要长。

原因是初生演替所依托的基质和环境极为贫瘠和严酷,而次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是比较肥沃和温和的,而且还可能有原有的群落毁灭后留下来的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如孢子、种子、部分生活着的器官等)。

三、群落演替的过程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斗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要点提示控制群落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1)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植物繁殖体的散布即植物不断地进行繁殖和迁移。

(3)植物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使它们之间不断相互影响,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4)在群落的种类组成中,新的植物分类单位(如种、亚种、生态型)不断发生。

(5)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4节群落的结构 演替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4节群落的结构 演替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第4节群落的演替【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4.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5.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学习重难点】重点:1.群落的结构特征2.群落的演替过程难点:1.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2.群落的演替过程【自主学习与点拨】知识点一、群落的结构【课堂导入】下图为某温带草原上生活着的多种生物,请观察并讨论:1.这个草原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在这个草原上生活的各个种群间是否各自独立?假如生活在该草原中的肉食性动物大量减少,草原上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3.什么是群落?4.在群落水平上,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哪些?【预习完成】一、概念同一内聚集在一定中各种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等,这些也就构成了群落的结构。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的丰富度:【思考与交流】右图表示从南极(90o 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 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

试分析说明: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2.①从分子水平看,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②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物种具有多样性,是由于的结果。

3.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变化的趋向是什么?4.上述示例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种群的丰富度,什么是丰富度?5.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我国新疆北部森林和南方森林的四、种间关系【预习完成】1、捕食2、竞争3、寄生4、互利共生【思考与交流】P72提出问题:1.如何解释资料1中出现的实验结果?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如何据图形判断捕食、竞争的关系?规律又有哪些?五、群落的空间结构【预习完成】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现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四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四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含解析

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课下提能一、选择题1.有关群落演替的表述错误的是()A.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B.保留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解析]选D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生产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所以人类活动不仅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也可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

2.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

在此过程中()A.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C.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D.森林形成后苔藓会消失[解析]选B弃耕的农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中的食物链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会发生更替,这也是演替的本质;森林群落形成以后,苔藓植物会减少,一般不会消失。

3.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过程中,苔藓之所以能代替地衣,是因为()A.苔藓能进一步使岩石分解,使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B.苔藓比地衣的进化地位高,适应性比地衣强C.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D.苔藓比地衣需要的有机物少,更适合于在裸岩上生存[解析]选C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它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这样,使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在此基础上,苔藓才能生长起来。

因为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就逐渐取代了地衣。

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群落也越来越丰富。

4.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以发生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D.沙丘、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解析]选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均存在竞争,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更容易形成森林。

生物必修3:第4节 群落的演替(人教版)

生物必修3:第4节 群落的演替(人教版)
新课导入
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 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 爆炸声是有史以来最响 亮的声音,岩浆所到之 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 一片祼地。
几年后长出小草,出现 再后来动、植物逐渐增 一种蜘蛛。 多,形成小树林。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 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 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 恢复到原来的群落结构。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 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 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 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 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03年1 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课堂小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 群 概念: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天津七里海群落演替
内蒙古锡林郭 勒盟多伦县
温带草原植物群落演 替为半荒漠植物群落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进行 的。人类可以对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 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 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 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 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随堂练习
1.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D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2.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的演替阶段后, 可演变为一个森林。在演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 是( ) A A.沼泽 B.湿地 C.草原 D.森林 3.哪一项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A ) 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一、群落的结构特征(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种间关系1)捕食:(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如:羊吃草,狼吃鹿。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

如: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

3)竞争: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

如: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4)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

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细菌;绦虫和猪。

(4)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物种分布,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的分层与食物和栖息条件有关。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物种分布,不同地段往往分布不同种群,同一地段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二、群落的演替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1)群落演替的过程和主要类型①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但被彻底消灭........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②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互利共生(如图甲):根瘤菌、大肠杆菌等 捕食(如图乙) 2、群落的种间关系 竞争(如图丙):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 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寄生:蛔虫、绦虫、虱子、蚤 植物与光照强度有关垂直结构 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3、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4、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重点知识:一、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坐标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判断(1)看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先后关系,一般先上升或下降的曲线代表被捕食者。

(2)看曲线峰值的高低,一般曲线峰值高的是被捕食者,另外,被捕食者的个体一般也比捕食者的小,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相对较多。

右图曲线中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

捕食与种内斗争要区分开大鲈鱼吃小鲈鱼,这属于种内斗争。

捕食属于种间关系精品课件:教案:一、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

“群落的演替”从群落水平揭示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而演替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学生无法亲历完整的演替系列,又因城市学生对地衣、苔藓等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对演替的理解往往是静态而模糊的,阐明群落的演替也变得困难重重。

学生的概念学习一般要经过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感性到理性、理性到实践的过程。

本节课以“退耕就能还林吗?”、“退耕还林背后的自然规律是什么?”等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弃耕农田中的物种取代过程,逐步建立现象与概念间的联系,最终抽象概括出演替的概念与机制,之后借助各种直观素材及学生活动突破思维障碍,分析归纳出两种演替类型的异同点,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最后,鼓励学生探讨演替理论在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深化核心概念,将新课程理念中的STS思想落到实处。

由图1可知,本节课增加了研究方法的教学。

当学生对演替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的时候,往往会提出一个新问题:“这么漫长的演替过程,人们是怎么研究的呢?”,而其方法早已蕴含在各种文字、图片素材中,将其提炼出来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还明确了知识学习与研究方法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领悟到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凸显理科教学的特点。

本节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储备,优化组合了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桥梁和支架。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件(夯实双基 高频考点 专项突破 把脉高考)新人教版必修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件(夯实双基 高频考点 专项突破 把脉高考)新人教版必修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
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
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
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解析:选D。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
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
争的结果常是一种生物生存下来,而 另一种生物逐渐消亡,D项两种绿藻 为竞争关系。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
表示。
(2)数据统计法:如“调查某地某种
生物的种群密度”的实验结果可以
通过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计算得出 的数据来表示。 2.结果分析的方法 对比现象变化或数据变化,找到规
律,得出结论。
3.典例分析 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对某地区一定区域 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 年的调查结果(单位:株/m2),请分析 豚草在2007—2011年间其种群数量增
寄生

对寄主有害, 对寄生生物 有利。如果 分开,则寄 生生物难以 单独生存, 而寄主会生 活得更好
蛔虫与 人;噬 菌体与 被侵染 的细菌
关系 数量坐标 名称 图
能量关 系图
特点
举例
竞争
(1)一般生态 需求越接近的 不同物种间竞 争越激烈 (2)数量上呈 现出“你死我 活”的“同步 性变化”
牛与 羊; 农作 物与 杂草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群落 的演替
回归教材夯实双基
一、群落的结构
1 .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
域中各种生物_____ 种群 的集合。
2.物种组成 物种数目的多少。 (1)丰富度:群落中________ (2)特点:不同群落丰富度_____ 不同 。
(3)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 度的研究。 3.种间关系

高考一轮必修3第4章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高考一轮必修3第4章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
9
• 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 • 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同种食物或生活空间的现 象)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含竞争; • 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之一。
很明显,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括生物与生 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 图示如下:A代表生存斗争、B代表种内斗争、C代表 种间斗争、D代表竞争。
羊和草;狼 和羊
不同步.性变化
7
特别提醒
1.上述各种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捕食对捕
食者和被捕食者从种群角度都是有利的。
2.共生与寄生都是种间关系,且共同生活在一起,
但共生是双方互利共生,寄生是对一方有利而
对另一方有害。
3.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
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
1
考点一 群落
一、群落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同一时期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强调该区域中 全部 生物,包括全 部植物、动物、微生物 。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 、种间关系、空间结构、 群落的演替 等。
(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
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群落演替的原因
(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
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
(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
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 要条件。
14
特别提醒
.
6
寄 生略
竞 争
捕 食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双基提要]1.生物的群落是一个 系统群落的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条件的剧烈改变,仍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原有生物群落会被破坏和干扰,一个群落会逐渐被 所替代,这样的过程称之为生物群落的演替。

2.生物群落的演替可分为两种类型 和 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后被彻底消灭了植被的地方发生了演替。

如 、 、 或 的生物群落的演替。

3.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裸岩地面上的演替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裸岩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灌木阶段→ 阶段,从而使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变得进一步丰富多样,会使群落系统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以上为初生阶段。

4.群落的次生演替是原来群落结构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一些生物种群被 了,又有一些种群占据原有种群的空间,使另一些生物种群 了,经过一段时间,最后使群落达到一个 的阶段。

例如在弃耕的农田上的群落演替就是次生演替。

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其大致过程是:弃耕的农田→草木植物阶段→ 阶段→森林阶段。

但在干旱荒漠地区,也可能演替为 或 阶段,而不能最后演替为森林阶段。

5.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的演替有着重大的影响,常常会改变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的 和 ,破坏阻止或逆转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

6.为了促进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保持好自然环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 、 、 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在一些破坏严重的地区,提出了 伟大生态工程,保持好生态环境。

[课堂反馈]例1.如果时间允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弃耕农田总能演替为树林B.内蒙古大草原总能演替为森林C.荒漠化的内蒙古大草原总能演替为丰茂的草原D.荒漠化的内蒙古大草原总能演替为森林例2.下列各项中,属于原生演替的是A.苔藓一地衣一草本植物一灌木一乔木B.地衣一苔藓一草本植物一灌木一乔木C.草本植物一苔藓一地衣一乔木一灌木D.地衣一草本植物一苔藓一乔木一灌木例3.在岩地上的生物不断分化的生物是A.地衣B.苔藓C.地衣和苔藓D.微生物例4.最先开始出现昆虫和小动物的群落演替阶段是A.地衣阶段B.苔藓阶段C.草木植物阶段D.灌木阶段例5.最先出现鸟类动物的群落演替阶段是A.苔藓阶段B.草木植物阶段C.灌木阶段D.森森阶段 例6.右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2种量值的变化曲线,A B 时间(年)这两条曲线分别为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D.A表示食肉类的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在下列生物群落演替中,不属于初生演替类型的是A.我国长白山地因森林大火,若干年后又重新出现了生物群落B.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形成了新岛,几十年后出现了动植物生物群落C.长年覆盖的冰雪山峰,因气温变暖暴露了山峰的裸岩,逐渐出现了地衣等生物种群D.某地沙丘经多年演化成一片森林植被2.下列哪种因素不是生物群落引起次生演替的外在因素A.火灾B.冰山融化C.人工围湖造田D.病虫等3.一般情况下,群落的演替总是开始于A.细菌的出现B.植被的定居C.动物的定居D.人类的定居4.下列哪些不是人类活动改变了原有生物群落面貌A.开垦土地B.放火烧山砍伐森林C.过度放牧草原沙化D.洪涝灾害5.大自然的生物群落演替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不可能性的是A.加速B.延缓和破坏C.改变方向 D.影响不大6.人类的哪些活动不利于生物群落的演替朝着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A.在沙漠边缘种树种草B.湖边围湖造田C.我国西部地区山坡上退耕还林还草D.长江上游筑坝蓄水发电7.在完全自然状态下,经过群落演替而形成的群落特征不是A.处于动态相对稳定的状态B.在时间上的演替和空间分布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C.群落中和种群越来越少,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越来越弱D.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完善8.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群落演替A.营养级数目的增多 B.生产力的提高C.提高群落的稳定性 D.减少有机物的储存9.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巩固作业(十二)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内培养,得到图a所示结果。

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b所示结果。

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
A.竞争
B.捕食
C.互利共生
D.寄生
2.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
3.(2011·海南高考)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的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4.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会发生的是( )
A.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
B.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减少
C.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
D.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减少
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到达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阶段、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
B.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C.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方向
D.不论哪种演替,最先出现的都是地衣
6.如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
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
B.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
C.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稳定性逐渐降低
D.在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生态位重叠程度在下降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7.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

(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渡为灌木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________。

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

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______。

(2)对于退耕年份不同的林地进行研究得到如下数据:
分析上表可知:
①物种数目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前50年与50~150年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_______法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

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生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
)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种间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

造成种间竞争激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一方面即可)。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两种单细胞生物单独培养时,A、B两物种都能生存,当两者混合培养时会使其中的B物种消失,所以两者应该是竞争关系,而互利共生、寄生、捕食都不会使其中的一种消失,而且题干中所提到的是两种单细胞生物,也构不成捕食关系。

2.【解析】选A。

从树冠到地面的分层现象说明的是垂直结构;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有区别说明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3.【解析】选D。

围湖造田是人为干扰群落演替的方向,因此会影响群落的演替;演替的过程中,群落内的物种组成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次生演替是在原来土壤条件保留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比较快,而初生演替没有任何物质基础,因此速度较慢;弃耕农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不属于初生演替。

4.【解析】选C。

土壤中有机物越丰富,土壤中的微生物会越多,同时微生物的作用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地衣是拓荒者,可以分泌有机酸使岩石风化变成土壤,增加了有机物的含量。

5.【解析】选A。

群落演替是“优势取代”的过程,而不是“取而代之”的过程,故A项正确;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与无机环境相关的,干旱沙漠中就不可能演替成为森林阶段;人类活动既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也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初生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是地衣。

6.【解析】选A、D。

人类的活动对群落演替可能是有害的,如排放污染物,也可能是有益的,如植树造林;图中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稳定性是逐渐增强的;群落演替过程中生态位重叠的种类在竞争中有一部分被淘汰,所以重叠程度下降。

7.【解析】(1)群落演替的过程就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研究群落要研究物种的丰富度和群落的结构,不同地段是一个水平上的差异,而不是垂直结构。

(2)从撂荒7年到150年的近天然林中树种数量由22种达到了128种,对于部分个体平均胸径和高均呈上升趋势。

(3)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用样方法,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油松和刺槐资源的重叠系数最大,为0.884,所以两者的竞争最激烈;阳坡光照充足,能够满足较多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需,而使水分、无机营养等相对少一些,所以物种间竞争比较激烈。

答案:(1)群落的演替物种丰富度群落的水平结构
(2)①随着次生演替的进行,次生林的恢复是向着物种数量的增加、林木不断生
长的方向进行的
②在次生演替的前50年内,群落内树种种类增长比较快,而50年~150年之间次生林群落植物种类增长的速度放缓
(3)样方油松和刺槐阳坡受强光照的影响,温度较高,水分流失较快,造成耐旱植物间水分竞争激烈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