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讲评
必修三模块作文讲评

材料三: 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 个角度构思作文。
分析材料---写什么? 露珠 枫叶----红红地闪烁 荷花----泪滴似的透明 立意:
相同对象在不同位置会有不同形象(角色价值) 位置与形象(角色/价值) )
2011年海淀区高一语文期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考试前材料作文练习
材料一:必修三检测作文题目 不久前,在今古传奇武侠文学颁奖仪式 上,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新生代武 侠女作家放言:“武侠小说必须要创新, 我们就是要革了金庸的命。”此语一出, 掀起轩然大波,有人批评她“不自量 力”,有人嘲讽她“太想出名,借此炒 作”,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你 的看法是什么?请你自选角度,自拟题 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 字。
材料四: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因收视率不高而停播, 由此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 有人说:“收视率低了就应该叫停吗?” 有人说:“现实社会中虚伪太多,假话太多,那里 还有实话可说?” 有人说:“实话不一定非要实说。善意的谎言好过 恶意的实话。” 有人说:“有时候,实话也不能全说,说实话也需 把握好尺度。”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题目自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中国体育界曾出现过不少巨星,但让观众始终关 注、热议不断的似乎只有刘翔一人: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了欧美选手垄断 了一个世纪世界纪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有人 视他为神,将“翔”解释为“飞翔”。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虽不乏理 解声音,但也有不少人骂他是“刘降”。刘翔手 术后“诈伤说”依然存在,“劝退论”也很流行。 2009年东亚运动会刘翔复出夺冠,再次掀起“粉 丝”崇拜热潮,媒体“王者归来”的赞誉铺天盖 地。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议论文立论选取的技巧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议论文立论选取的技巧立论是议论文的灵魂,是*成败的关键。
没有中心立论的*,是肤浅杂沓而没有灵性的。
词句如衣饰,立论乃精魄。
正如古人所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所以,我们写议论文一定要先立意,选取议论的角度。
然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而我们认识事物也可以有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同一材料,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能得到迥然不同的结论。
所以,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展开思维的翅膀,在多角度的基础上选取最佳角度,是能力、智慧的表现,也是我们写作必须掌握的方法。
在实际写作中,选取立论的角度,我们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所谓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即是站在事物正确发展趋向的角度去分析、理解。
这也是我们写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
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材料,我们要注意事情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
下面,我们看一下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作文命题所给的一则材料。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
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
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
漆工说:“工钱已付过了。
”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
”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
”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
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对于这则材料,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正面的角度去立意。
材料讲述了一个负责任的漆工在完成自己的职责同时还做了看上去本不该他去完成的工作,从而拯救了他人生命,并给自己带来丰厚回报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可里面蕴涵的人生道理却是非常丰富的。
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立意:①谈责任心;②做好事不张扬、不求回报;③和谐社会需要人人尽力。
二、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所谓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即站在事物发展的对立面去分析、理解。
从这种角度去思考,往往是在从正面角度感到无处下手或者避免人云亦云的时候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它往往能起到一种柳暗花明、标新立异的效果。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三学案第一单元 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单元写作 Word版含解析

单元写作学案训练目标写作要言之有物。
本单元的三篇文章,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文化的,有经济的,有医学的。
从形式上看,有的是科学论文,有的是科普作品,但文字都是深入浅出,具有权威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文章都言之有物,有理有据。
如何让自己的文章有理有据,充实起来呢?1.名句串联做法:根据表达需要,将一些名言名句镶嵌在文句中,串联成文,造成一种前呼后应、排山倒海的气势。
如: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
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这弱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叹息。
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作者信手拈来李清照、柳永、李煜和苏轼等人有代表性的诗句,串联成文,既避免了完整的事实论据所使用的烦琐,又形成了文章本身的张力和质感,给人以内容的厚重感和更多的诗意回味。
2.夹叙夹议做法:一边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
如: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
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同流合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
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
被下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
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以屈原、毛泽东、邓小平作为论据,证明“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这一观点。
每个事例后都有一两句精辟的议论,既深化了所叙述的内容,又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
3.素描列举做法:用概括、凝练的语言把所引事例讲明白就可以了,而不必具体展开进行叙述。
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讲评

6.孔子云:“常流不息,能普及一 切万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 行,或方或长,必循礼,好像有义;浩 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涧而不 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 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 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 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干 净,又好像善变化。”
• 因果、假设分析法
• xxx:做人应该像水一样---坚毅。 爱迪生……助他成功的正是那份坚 毅。如果他没有耐心,那我们现在 恐怕还要在黑暗中度过,哪里会有 街上灯火的繁华。在我们的学习和 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在困难面前仍有那份坚 毅,相信学习成绩总会有提高的。 假设分析法
• xxx:海纳百川,做人,当有水的宽容。林 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 一议员的不满:“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 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 :“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 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 ,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林 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人,不仅多了一 个朋友,亦为人所敬仰。
• 运用事例应做到像这样:
• xxx:滴水穿石,坚持不懈。(观点)滴在石头
上的水滴正式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将坚硬 的石头洞穿。人不也应如此吗?唯有坚持,才能 成功。(阐释)司马迁,遭遇宫刑,受尽世人的 嘲笑与凌辱,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坚持完 成《史记》。(事例)他正如滴在石头的水滴一 般,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会有这部流传千古的 巨著。如果他当初在面对逆境时选择死亡,那么 ,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中就不会有司马迁这一页 。(分析)
前列,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开出
最美的浪花。
• 水,有志气的水,总是不思 辛苦,积蓄力量,坚持自己的目标, 凭坚强冲向更辉煌的高度。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小说单元)“单元整体教学”经验和反思很多年来,语文课备受诟病,被国人指责为“少慢差费”,新课改进行以来,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于是我就尝试着单元整体教学。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课文分别是《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篇幅都很长。
以往我在教这三篇课文时,前两篇一般至少都各需要4个课时,第三篇至少要1个课时,一共要9个课时,采用单元整体教学后只需要2个课时就够了。
我是如何做到的呢?以前我是每篇课文都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出发,条分缕析,怎么不耗时呢?而现在只抓三要素中的人物这一要素,把目标定为: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方法。
对于三篇小说中的人物,不是每个人物都品赏,而是三篇各抓住一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林黛玉,祥林嫂,老人。
在品赏这三个人物的描写方法时,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根据需要,择要品赏。
品赏林黛玉时,引导学生抓住了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这些描写的赏析来引导学生完成对林黛玉形象的品赏。
而对祥林嫂这个形象的品赏,只引导学生找出小说中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三处地方进行赏析,组织小组讨论:从这三处描写中,我们看到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外貌的变化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为什么祥林嫂的心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只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逐渐地、一步步地呈现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及其在封建礼教重压下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心路历程。
祥林嫂的心理变化是通过她的外貌变化间接表现出来的。
既品析了人物及其描写手法,又体会到了外貌描写的作用和小说的主旨。
对于《老人与海》中老人的赏析,教学中完全放手,要同学们根据前面两篇课文学到的赏析人物的方法,自读《老师与海》,分组合作探究两个问题,然后由各小组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这两个问题是:(1)老人在与鲨鱼搏斗的每一个回合中的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反映了老人怎样的心理?你认为他的那一句内心独白最能代表他的这种心理?(2)在老人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精神?老人在你心里是怎样的形象?这样学生学以致用,既完成了对老人的及其描写手法的赏析,又明了小说的主题。
必修三一单元作文评讲

行扩展关系,比如一篇谈论尊老爱幼的文章,
分论点可以是1)我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
优良传统。2)当今社会依然提倡尊老爱幼。
3)世界各国都把论点,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
• 另一种关系是递进关系,同样以尊老爱
幼举例,递进的分论点可以是1)尊老爱幼 是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体现。2)尊老爱幼 是社会风气好坏的体现。3)尊老爱幼是人 类文明进步与否的体现。这种设置分论点 的方法依照从个人到社会再到人类的层次 递进,体现了逻辑的准确与思路的清晰, 给人一种高水平认识的感觉。强烈推荐在 写作中使用递进方式设置分论点,效果好, 得分高。分论点的句式最好使用统一的句 式,如排比。
费力寻找论点甚至不惜让阅卷人顶着酷暑归纳论点的作文,
致是个可以遵循的简单原则。一败涂地的作文中有相当一
部分是由于为了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和哗众取宠,而写出了
一些引起争议甚至极端到错误的论点,这样的教训是非常
深刻的。
4、第三至五段为分论点论述(必要时可多写一 段)。 这三段每段开头均为一个分论点,这
三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平
• 《论“水”》 • 《水,以柔克刚》、《上善若水》、 • 《水之大度》、《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 儿》、《坚者,水也》
2 开头第一段的写法 • 如果是给材料议论文,则该段必须将材
料压缩到60%左右,以此提醒阅卷人考生具 则可随便谈论一些与下文论点有关的现象
或者事实,不宜超过80字。此段结尾可以
备概括材料的语文能力,如果是话题作文,
高考议论文 写作入格训练系列
(一)高考议论文结构训练
高考议论文结构训练
• 1 题目的写法
•
两种写法:第一种指明文章论述范围,比 如《论友爱》、《谈理想》、《说勇气》等等; 第二种题目即论点,这种写法很特别也很 醒目,大多数情况下效果很好,读到下文会给阅 卷人一种紧扣题目的大局感,比如《团结就是力 量》、《重理轻文可以休矣》等等。
高中语文必修3第1次作文

关于“水”的名言警句
1.逝者如斯。——孔子 2.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老子 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4.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 ——《荀子· 劝学》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 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宫》 8.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唐· 杜甫《佳人》 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 朱熹《观书有感》 1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尽数》
拨开迷雾抓排列顺序。如果童 话写最后来了一头大象,结果是不是一样?
1.团结就是力量; 2.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人多力量大; 3.面对困难,应当不分敌我,团结起来,共同 战胜困难; 4.团队精神是当今企业战无不胜的精神; √ 5.不应忽视微小力量的作用。
“意”就是议论文中的论 点。
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 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 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 是立论。
智慧体操
上述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 个类型不同?请说明你的理由。
其实,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这四个图 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1.圆形,因为它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
2.三角形,因为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2.处世若水之谦卑,存心若水之亲善,言诚若水之真诚, 为政若水之条理,办事若水之圆通,行事若水之自然,人 品若水之纯洁。 3.心态静如水,为人明如水,轻名利 淡如水,笑对 坎坷 韧如水。
角
外形 坚持
度
参 考 论 点
水无形,随容器而安。
水滴石穿,坚持不懈,锲而 不舍,金石可镂。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下)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注意事项:议论文在确立论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前后一贯,首尾一致。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用多个分论点进行论述。
选取的分论点应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开头提出什么观点,最后仍要归结到什么观点。
在论证过程中,不能任意离题发挥,或者变换论点。
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
2。
论点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且观点鲜明。
论点切忌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3。
论点要积极健康,有针对性。
4。
论点涉及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切忌“假”“大”“空”。
范文导航:不同人不同世界2014年山东一考生多彩的世界犹如嵌在画框内的一幅幅图画,而当它展现在人们眼前时,在每个人眼中呈现的却纷繁各异。
雅俗闹静、美丑明暗,每个人眼中自有一个世界。
推开窗子,让我们望向正在案前奋笔疾书的格林兄弟……为了搜集世界各地的神奇怪异的故事,格林兄弟可谓煞费苦心。
他们想将其集结为一册,整理成为一本各地奇异怪闻集。
窗外日月交替星辰流转,他们不顾艰辛仍伏案工作,最终因工程量太大以失败告终。
那本未完的书稿被一位朋友偶然发现,挖崛出其宝贵的文学价值,于是《格林童话》问世了,而且闻名遐迩。
面对同一本书,格林兄弟关注于其史学价值,而朋友眼中则看到其文学价值,毋论对错,这都是人们心中世界的反映。
不同人有不同的眼光,看到的世界也千姿百态。
透过玻璃,让我们注目工厂里辛勤的他……褚时健,亚洲第一卷烟厂――红塔山烟厂的创立人。
一开始办厂缘起就是他透过窗户看见了与别人所见不一样的世界。
面对畅销全球的万宝路香烟,有人看到它的享受功用,有人看到外国货的品质优良,褚时健却看到中国还没有一个国产品牌可以与之抗衡,于是云南红塔山诞生。
面对同一个事物,人们因为境界的不同,作出了对此事物不同的反应,也踏上了不同的生命道路。
高中语文必修三之精简文章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说明一、单元编排意图本单元注重文学欣赏,学习中外小说。
从内容上来说,本单元的三篇小说,涉及古今中外,涵盖人类生活的多个层面。
既有展示中国古代大家族生活的《林黛玉进贾府》,也有表现现代中国妇女命运的《祝福》,还有塑造现代西方硬汉形象的《老人与海》。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人以人生的启示与精神的陶冶。
从表现手法上来说,这三篇小说也是各有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以现实主义的细腻笔法,真实而客观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物风貌。
作为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由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而《祝福》则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的视角,以倒叙的手法,追述了底层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情节曲折完整,人物相貌、语言描写入木三分。
《老人与海》则不重在描述故事,而是重在揭示哲理,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
像《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命运乖戾的渔夫,但在作品的象征层面则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
二、课文说明《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本文选自书中的第三回。
它通过一个从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必要的交代。
1.了解典型环境描写的意义。
《红楼梦》是围绕一个封建簪缨世家的兴衰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因此这个大家族就是小说中的典型环境。
宁、荣两府都是奉皇帝之命“敕造”的,“荣禧堂”的匾额是皇帝御笔所赐,室内陈设的“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与尊敬,也显示了贾家的显赫地位,来往的宾客也都是“座上珠玑昭日月”的豪门贵族。
就连仆妇们的吃穿用度、交接礼节,也是非寻常人家可比。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小说单元)“单元整体教学”经验和反思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小说单元)“单元整体教学”经验和反思很多年来,语文课备受诟病,被国人指责为“少慢差费”,新课改进行以来,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于是我就尝试着单元整体教学。
2014年11月6日—7日,我和王慧娟老师到北师大万宁附中参加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举行的全省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教研活动,聆听了由海口实验中学徐芹老师执教的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小说单元)“单元整体教学”展示课,深受启发,收获颇多,下面我就谈谈徐芹老师这节课给我的启发和带给我的收获。
很多年来,语文课备受诟病,被国人指责为“少慢差费”,新课改进行了10年,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听了徐芹老师的这节课,我看到了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曙光。
徐芹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包括一个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是《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篇幅都很长。
以往我在教这三篇课文时,前两篇一般至少都各需要4个课时,第三篇至少要1个课时,一共要9个课时,而徐芹老师只需要2个课时就够了。
她是如何做到的呢?很多老师教学小说,一般是每篇课文都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出发,条分缕析,怎么不耗时呢?徐芹老师没有这样做,她只抓三要素中的人物这一要素,把目标定为: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方法。
对于三篇小说中的人物,她也不是每个人物都品赏,而是三篇各抓住一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林黛玉,祥林嫂,老人。
在品赏这三个人物的描写方法时,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根据需要,择要品赏。
品赏林黛玉时,徐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了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这些描写的赏析来引导学生完成对林黛玉形象的品赏。
而对祥林嫂这个形象的品赏,徐老师只引导学生找出小说中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三处地方进行赏析,组织小组讨论:从这三处描写中,我们看到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外貌的变化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为什么祥林嫂的心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只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逐渐地、一步步地呈现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及其在封建礼教重压下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心路历程。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议论文立论选取的技巧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议论文立论选取的技巧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立论是议论文的灵魂,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没有中心立论的文章,是肤浅杂沓而没有灵性的。
词句如衣饰,立论乃精魄。
正如古人所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所以,我们写议论文一定要先立意,选取议论的角度。
然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而我们认识事物也可以有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同一材料,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能得到迥然不同的结论。
所以,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展开思维的翅膀,在多角度的基础上选取最佳角度,是能力、智慧的表现,也是我们写作必须掌握的方法。
在实际写作中,选取立论的角度,我们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所谓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即是站在事物正确发展趋向的角度去分析、理解。
这也是我们写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
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材料,我们要注意事情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
下面,我们看一下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作文命题所给的一则材料。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
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
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
漆工说:“工钱已付过了。
”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
”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
”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
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对于这则材料,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正面的角度去立意。
材料讲述了一个负责任的漆工在完成自己的职责同时还做了看上去本不该他去完成的工作,从而拯救了他人生命,并给自己带来丰厚回报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可里面蕴涵的人生道理却是非常丰富的。
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立意:①谈责任心;②做好事不张扬、不求回报;③和谐社会需要人人尽力。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作文讲评

月考作文讲评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享受生命中的惊喜生活让你我喜出望外。
一道雨后的彩虹是惊喜;一朵草丛中的红花是惊喜;一滴叶片上的晨露是惊喜;我们身边充满了无数的惊喜,等着你我去发现,去享受。
它可以让你暂时忘去痛苦,它可以抚平你心中的伤口,它可以让你重获信心。
在你身无分文、迷茫地行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一块亮晶晶的硬币时,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还可以拥有一块幸运币;当你眉头紧锁地思考题目却又始终想不到思路,跳回前一题时,又惊喜地发现可以利用这条共识去解答,真可谓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所以,我们不应该为了苦恼而苦恼,一下会带给你无限的希望,无穷的惊喜。
享受生命中的惊喜,心情郁闷后的意外发现。
烦躁的天气,沉重的课业,混乱的思绪让我透不过气,压得我无可奈何,心情变得低落、郁闷,真想逃脱这压抑的世界。
放下书包,一头倒入被窝,心里却越想越不平稳。
开始了那无止境的抱怨,头晕脑胀。
突然发现按桌上放着一杯绿茶,一口气喝完了它,凉爽到心底,长舒一口气。
咦,这时发现心情变好了,嘴边还带着一丝微笑,留有绿茶淡淡的香味。
一杯绿茶的惊喜,让我意外发现在愁苦时需要冷静。
享受生命中的惊喜,平淡生活的意外反思。
整天三点一线枯燥乏味的高三生活,平淡之中没有一丝涟漪,淡如水。
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可必须面对这样的生活。
生下来,思考该如何是好。
突然一道光线一闪,何必为了暂时的痛苦而磨灭了未来的阳光呢。
过了这一段时间,更多的光明未来等待着你。
思考现在做的目标是为什么。
学会了珍惜,人生只有一次高中,只有一次奋力拼搏大学的机会,错过不再拥有。
一次的意外反思,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时间,珍惜宝贵的高中生活,珍惜拼搏人生。
享受生命中的惊喜,失败之后的意外领悟。
失败乃兵家常是,总会遇到困难挫折。
在意识低沉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原来失败也是一种收获。
收获了经验,收获了勇气,更收获了一种处事的态度。
惊喜无处不在,乌黑密布的天空中突然出现的阳光,是惊喜;白雪皑皑的雪天里,墙角的一枝梅花独自开着绽放灿烂的笑容是惊喜。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议论文选取立论角度的写作指导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议论文选取立论角度的写作指导【教学目标】⒈学会发散思维,尽量多想,打开思路,广泛寻找多种立论角度。
⒉常用求异思维,比较筛选,寻找新颖而又有针对性的最佳角度展开议论。
⒊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开动脑筋,学会对身边事物进行多向思考,从而提高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议论文论点的确立。
【教学难点】所确立的论点要观点新颖且有针对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程类型】写作课【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工具】多媒体第一课时【导入】总述一、什么叫议论文?议论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
二、议论的三要素: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像1999年高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1、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2、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
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3、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1、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
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
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2、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议论文立论选取的技巧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作文:议论文立论选取的技巧在实际写作中,选取立论的角度,我们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所谓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即是站在事物正确发展趋向的角度去分析、理解。
这也是我们写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
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材料,我们要注意事情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
下面,我们看一下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命题所给的一则材料。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
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
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
漆工说:“工钱已付过了。
”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
”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
”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
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对于这则材料,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正面的角度去立意。
材料讲述了一个负责任的漆工在完成自己的职责同时还做了看上去本不该他去完成的工作,从而拯救了他人生命,并给自己带来丰厚回报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可里面蕴涵的人生道理却是非常丰富的。
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立意:①谈责任心;②做好事不张扬、不求回报;③和谐社会需要人人尽力。
二、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所谓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即站在事物发展的对立面去分析、理解。
从这种角度去思考,往往是在从正面角度感到无处下手或者避免人云亦云的时候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它往往能起到一种柳暗花明、标新立异的效果。
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要注意事情发展的事理逻辑,避免观点偏激。
再如上面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作文命题所给的这则材料,如果感觉从正面的角度思考的几个立意不容易下笔。
我们完全可以思路一转,从反面的角度去分析材料。
油漆工的“顺便”补漏,看似“多此一举”,结果却挽救了孩子们的生命。
所以我们借此可以大谈“多此一举”的好处,或者直接立意为“莫以善小而不为”。
这样,观点就显得新颖别致,在众多的作文中往往能够脱颖而出。
三、从侧面的角度去思考所谓从侧面的角度去思考,即从材料不太显眼的角度去分析、理解。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三学案第一单元单元写作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Word含答案

目标·重点学会发散思维,多角度立论。
一、典文·赏析赏析本文抓住关键词“沉潜”进行人生思考。
文章在开头即提出总的中心论点:沉潜是绚烂前的孕育,沉潜是高亢前的酝酿,沉潜是腾飞前的蓄势。
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证三个分论点。
结构严谨,语言大气,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
二、技法·点拨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换一个角度来说,立论就是运用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形式。
立论有时是在破的基础上进行的,“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即此意。
立论是议论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须立论,驳斥别人的论点也是为了确立自己的论点。
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我们其实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我们都应突破自己以往的思维局限,对问题或材料展开多角度的发散思考,做到多思善想。
如何开阔思路多角度立论?1.变换角度,多向思维多向思维要求思维能针对问题,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
对于作文而言,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对同一问题、同一素材、同一题目、同一体裁进行不同的区分。
A.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问题(1):《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从正面、侧面和反面角度思考,可以有哪些结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必修三一单元作文评讲

评分标准
内容深度
文章是否对自律的重要 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 讨论,是否提出了有见
地的观点。
结构安排
文章的段落安排是否合 理,逻辑线索是否清晰, 是否有明确的主题和论
点。
语言表达
文章的语言是否准确、 生动,表达是否清晰、 流畅,有无语法错误和
拼写错误。
创新性和独特性
文章是否有新颖的观点 和独特的见解,是否能 够体现作者的个性和思
作者:王晓琳
亮点:立意深刻,结构严谨 ,文采斐然
摘要:文章以追求为线索, 论述了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 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价 值的道理。通过名人名言和 生动的事例,激励读者坚定 信念,勇往直前。
优秀作文三
01
题目:《创新是时代的呼唤 》
02
作者:张强
03
亮点:观点新颖,材料丰富 ,逻辑严密
04
摘要: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 了创新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 性,指出创新是推动社会进 步和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章呼吁读者敢于挑战传统 观念,勇于创新实践。
评讲范围
必修三第一单元所有作文
作文的各个方面
本次评讲将涵盖必修三第一单元所有 学生的作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 反馈和指导。
评讲将全面覆盖作文的各个方面,如 主题、内容、结构、语言、逻辑等。
不同类型和题材的作文
本次评讲将涉及不同类型的作文,如 记叙文、议论文等,以及不同题材的 作文,如人物描写、事件叙述等。
检查语法错误
在写作完成后要仔细检查语法错误,确保表达的准 确性。
合理安排结构
在写作前要构思好文章的结构,合理安排段落和 层次,确保文章逻辑清晰、连贯性强。
突出开头和结尾
通过设计引人入胜的开头和结尾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习作展评 《“感悟自然”习作展评》课堂教学实录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习作展评《“感悟自然”习作展评》课堂教学文字实录教学目标1、真切地抒发你对自然的体验和感悟,让我们欣赏你的才华。
2、通过展评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3、关注课堂体验,分享感受,陶冶情操。
提升写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1、展评者简介:你的构思,你的感悟。
(略——起介绍作用)你文中的精彩点。
(详——起提升作用)2、小组自由讨论,集中评价:说出你最喜爱的文章或段落,并说出喜爱的理由,或谈谈你从同学的习作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难点欣赏展评文段中的长处,并关注对自己的影响。
展评指导展示、评价对自然的感悟。
与习作者直接对话,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相互提升。
教学时数一教时。
一、教学理念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说:“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在展评的过程中不仅关注自己对自然的感悟,也可以关注别人的感悟,更可以关注别人的感悟对自己的影响;既可以展现个体风采,又尽现集体合作的智慧;通过相互交流、评价,从身边同学中学习写作,效果更佳。
二、课前准备1、读写结合:结合第一单元文本内容《黄山记》《巩乃斯的马》《瓦尔登湖》的学习,布置“感悟自然”的写作。
2、第一步:搜集、整理写作素材。
3、第二步:在写作课上完成初稿,当即分七个小组互评,根据组内互评意见课后进行修改,上交word文档。
4、第三步:将全班同学文章打印、下发、装订,课前布置通读全班同学文章,评出自己最喜爱的10篇文章。
10处精粹语段。
并备有全班习作的放映稿,便于课堂上展评使用。
5、分学习小组坐好,便于讨论解决问题。
三、课堂展评(文字实录)(一)教师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黄山记》《巩乃斯的马》和《瓦尔登湖》吗?徐迟在《黄山记》中对黄山的“险”和“奇”深有感触,从而领悟到“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看呵,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志气的人,总是走在时代的 前列,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开出 最美的浪花。 • 水,有志气的水,总是不思 辛苦,积蓄力量,坚持自己的目标, 凭坚强冲向更辉煌的高度。 • 水,没有颜色,没有形状, 看似很渺小,却揭示给我们巨大的 哲理: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
其实,人不就像水一样吗?没有东西可 以阻挡人的前进,除非他自己放弃,然而人 是不会放弃的,因为人类是如此的坚强! •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 没能上学。17岁时他患了伤寒和天花,之 后肺病和关节炎等又接踵而至;26岁时他 又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 就是在如此境遇下,他发誓要“扼住命运的 喉咙”,而《命运交响曲》等也因此而诞生。 一个如此不幸的人,他的生命之火居然能熊 熊地燃烧,只因他像水一样坚强!
6.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 结成晶莹如镜的冰,但不论变化如何, 仍不失其本性的。 再怎么变通,原则不能丢。 7.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 人也要不断追问和反省自己选择的 道路。
8.舟行水上。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 时代的弄潮儿。 9.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10.流水不腐。
• 范文: 水——攻坚者 • 当你想用手捧起水,水竟会从你的 手指间流走,无以成形,或许此时你会 觉得“天下柔者莫过于水”,但我却认 为“能攻坚者莫过于水”! • 水的确是刚强的,钢刀想要斩断它 的腰身,只是徒劳;石头想阻挡它的去 路,反倒被击穿;严寒想冻住它的热忱, 却使它更坚强;烈火想焚尽它的身躯, 它的灵魂却通入空气,无处不在......
6.孔子云:“常流不息,能普及一 切万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 行,或方或长,必循礼,好像有义;浩 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涧而不 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 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 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 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干 净,又好像善变化。”
•
东坡惨遭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没有消沉, 而是做了一滴最有志气的水,苏堤便是他坚强的 见证。他就是大海中最闪亮的浪花。 •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变迁,水依旧奔流不息, 依旧有着浪花一朵朵,尽管时间不会记载,有志 气的水总是积蓄自己的力量,开出最炫最美的浪 花。 • 是啊,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 爱迪生一天24小时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他 心中一直怀着一个信念:只要坚持,就能够实现 自己的梦想。终于,他发现了又廉价又耐温的钨 丝,给千家万户送去光明。他像水一样,走在了 时代的前列,开出了属于自己的最美的浪花。
水
水
1.水无形,随容器而安。
人处于被动或逆境时要随遇而安。 2.水滴石穿。 目标专注,同时具有韧性和毅力, 才能成功。
3.海纳百川。 为人宽容和有爱心最重要。 4.水沾染污垢,自己也变得浑浊。
人则应保持自身纯洁,出淤泥而 不染。
5.水是柔韧的代表,婉转地折败了刚硬, 即便抽刀断水亦无用。 生活中也不要处处逞强,平和低调的 人更易成功。
• 2 递进式结构: 中心论点:人生应如水一样懂得变 通。 • 分论点: • (1)变通可以使自己成功; • (2)变通可以使集体发展; • (3)变通可以使国家强大。
• 3 正反对照式结构: • 主要是在选材上,选择正面 事例鱼反面事例加以论述。
• 4 逻辑结构: • 即议论文的一般模式: • 提出问题(是什么) • 分析问题(为什么) • 解决问题(怎么做)
7.处世若水之谦卑,存心若水之 亲善,言诚若水之真诚,为政若水之 条理,办事若水之圆通,行事若水之 自然,人品若水之纯洁。
8.心态静如水,为人明如水, 轻名利 淡如水,笑对坎坷 韧如 水。
Hale Waihona Puke 打开思维的角度形状 特点 功用 成因 物和物之间的关系 俗语和名言警句 事物的象征意义 正面思考 反面思考 侧面思考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具有像水一样坚强 的性格显得尤为重要。想想看,如果我们 遇到难题,不会解答了,就采取逃避的方 法;如果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和不解,就 一蹶不振;如果我们遭遇不幸,就失去信 心,甚至失去人生的方向,那,我们会怎 样呢?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那隐藏着太阳的 乌云,而不能看到那乌云后面的太阳...... • 人的一生总会经历风吹雨打,如果你 想见到风雨后的彩虹,那么你就需要像水 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奋勇前进...... • 相信我们都会是攻坚者!
•一、审题立意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 于“水”,而攻坚者又莫胜于 “水”。“水”蕴含着深厚的 哲学韵味。试从不同的角度思 考水,并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 一篇议论文。
关于“水”的名言警句
1.逝者如斯。——孔子 2.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老 子(道德像水一样无形,但又无处不在 ) 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
意义分析法
• (3)行文没有结构。 • 议论文结构一般有: • 平行式结构 • • 递进式结构 • • 正反对照式结构 • • 逻辑结构
平行式结构: 中心论点:人生如水,方能潇洒一生。 分论点:(1)平和心态静如水; (2)正直为人明如水; (3)看轻名利淡如水; (4)笑对坎坷韧如水。 总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如水 人生,潇洒一生。
常学习,才有源头活水,才 能保持聪慧的头脑。
二、存在的问题
• 1.审题方面: • (1)立意欠深刻。就水论水,不能展开联 想,思考人生与社会。 • (2)观点偏激,站不住脚。如:人都说,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而我 以为,水百害而无一利。 • (3)偏离重心。如:由“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一句话而引出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的 态度问题。
因果、假设分析法
• xxx:做人应该像水一样---坚毅。 爱迪生„„助他成功的正是那份坚 毅。如果他没有耐心,那我们现在 恐怕还要在黑暗中度过,哪里会有 街上灯火的繁华。在我们的学习和 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在困难面前仍有那份坚 毅,相信学习成绩总会有提高的。 假设分析法
• xxx:海纳百川,做人,当有水的宽容。林 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 一议员的不满:“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 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 :“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 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 ,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林 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人,不仅多了一 个朋友,亦为人所敬仰。
• 运用事例应做到像这样: • xxx:滴水穿石,坚持不懈。(观点)滴在石头
上的水滴正式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将坚硬 的石头洞穿。人不也应如此吗?唯有坚持,才能 成功。(阐释)司马迁,遭遇宫刑,受尽世人的 嘲笑与凌辱,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坚持完 成《史记》。(事例)他正如滴在石头的水滴一 般,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会有这部流传千古的 巨著。如果他当初在面对逆境时选择死亡,那么 ,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中就不会有司马迁这一页 。(分析) •
•
生活在现代转型期的社会,更 需要我们的“志气”。袁隆平意识 到人口形势的险峻,他觉得必须研 究出一种产量更高的水稻,才能供 应全国十多亿人口的生活。经过多 年努力,籼型水稻杂交成功了,产 量比普通水稻增加了一倍多,使得 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粮食也能自 给自足。
•
相反,那些没有志气的人,比如 清末的统治者,自夸国力大,没有勇 气承认西方世界的先进,视西方科技 为“旁门左道”,而没有真正了解到 外国的强大,实施闭关锁国,中国便 渐渐落后于世界的潮流,清政府成了 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变成了一 条任人宰割的“虫”。可悲啊,清末 的统治者闭关锁国,就犹如把自己变 成一潭死水,默默等待着被天收做天 上的云,毫无目的地被风把弄着,漂 浮着。
•
•
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
长江后浪推前浪,有志者当做时代的 弄潮儿。 • ----题记 • 问世间最有志者为何物?水当之不愧也。 • 为什么大海总被人们形容是壮观的?是 因为总有波涛的汹涌让浪花呈现一朵朵的 壮观景象。为什么生活如此精彩如此充满 活力?只因坚持和坚强为生活提供了动力。 我们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谁更有志气, 谁就是大海中最耀眼的浪花。
中心论点:水绕开石头,才能成就梦想。 分论点:(1)水绕开石头,是一种智慧; (2)水绕开石头,是一种信念; (3)水绕开石头,是一种精神。 总结:、、、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 不如像流水一样,在旁边寻找低处突围 ,绕道而行,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困境, 到达远方。
运用平行式结构应注意:角度最好一致。 角度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如:中心论点:人生应如水一样懂得变通。 分论点: (1)变通可以使自己强大;--为什么 (2)变通可以创造巨额财富;--为什么 (3)变通要有原则。--怎么做
•
又如众所周知的卧龙先生,他一生 追求汉室统一天下的理想:从躬耕陇亩 到名扬天下的隆中对,从荆州的退让到 城头镇定自若的琴曲,从白帝托孤到出 师表的感天动地,卧龙先生一直在为自 己的理想奋力奔走;纵使步履艰难也从 未放弃,直到五丈原英雄散尽,理想才 随他而去......为什么一个生活经历如 此坎坷的人却成了世人眼里的英雄?因 为他具有水的本质特征——坚强,即使 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勇敢面对,为的只 是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 2.文体方面:议论文必须具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 (1)写成了散文; • (2)论据的选择与运用:①全文没有 事例,空洞说理;②事例叙述过长,削 弱了议论文的文体特征;③选材雷同。 如爱迪生发明灯泡,诺贝尔发明雷管, 同属于科学界。选材最好能从不同领域 ,如科学界,教育界,文艺界,商界等 。④有事例,但缺少对事例的分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