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PPT:高温低温电流损伤
合集下载
法医学课件-第五章 高温、低温及电流损伤1
第五章 高低温及电流损伤
高温损伤包括烧伤、 烧死、烫伤、烫死、 日射病、热射病。 低温损伤包括念 1. 烧伤(burn):火焰、灼热的物体等 作用于人体形成的损伤。
2.烧死(death from burn):因烧伤致 死者。
3.烫死(death from scalding):由高温液 体和蒸汽形成的损伤称烫伤(scalding) (旧称汤泼伤),死亡者称烫死,属 广义的烧死。
鹅爪现象。
2、 内部征象
⑴呼吸道烧伤并吸入烟灰、 炭末(热作用呼吸道综合 征)。
⑵口腔、食管、胃粘膜炭末 附着。
⑶血液中有碳氧血红蛋白。
⑷硬膜外热血肿。
⑸其他。
四、烧死的法医学鉴定
烧死的法医学鉴定要解决以 下问题: 1、个人识别: 2、是否烧死: 3、烧伤时间: 4、烧伤程度: 5、死亡方式:
⑷骨骼肌纤维断裂、坏死。
⑸骨折、骨珍珠形成。
四、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
1、电击死的确定:
1)尸体上发现电流斑。 2)尸体有窒息征象。 3)现场勘验发现电源漏电。 4)死者有接触漏电处可能。 5)排除其他死因。注意一定要排除
其他死因,有电流斑不一定是电击 死,无电流斑的也不一定不是电击 死。
第二节 电击死
一、电击死的概念:电流通过 人体所引起的组织、器官的损 伤称为电流损伤 (electrical injury)。因电流损伤致死者称 为电击死(death from electricity,electrocution)。
二、电击死的机制
1、心室纤颤:多发生于电压较低 时。
2、呼吸麻痹:可以是中枢性的, 见于电流通过脑干,损害脑干及 延髓上部,也可以是周围性,电 流通过呼吸肌,作用于呼吸肌, 使其发生强制性痉挛所致。
高温损伤包括烧伤、 烧死、烫伤、烫死、 日射病、热射病。 低温损伤包括念 1. 烧伤(burn):火焰、灼热的物体等 作用于人体形成的损伤。
2.烧死(death from burn):因烧伤致 死者。
3.烫死(death from scalding):由高温液 体和蒸汽形成的损伤称烫伤(scalding) (旧称汤泼伤),死亡者称烫死,属 广义的烧死。
鹅爪现象。
2、 内部征象
⑴呼吸道烧伤并吸入烟灰、 炭末(热作用呼吸道综合 征)。
⑵口腔、食管、胃粘膜炭末 附着。
⑶血液中有碳氧血红蛋白。
⑷硬膜外热血肿。
⑸其他。
四、烧死的法医学鉴定
烧死的法医学鉴定要解决以 下问题: 1、个人识别: 2、是否烧死: 3、烧伤时间: 4、烧伤程度: 5、死亡方式:
⑷骨骼肌纤维断裂、坏死。
⑸骨折、骨珍珠形成。
四、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
1、电击死的确定:
1)尸体上发现电流斑。 2)尸体有窒息征象。 3)现场勘验发现电源漏电。 4)死者有接触漏电处可能。 5)排除其他死因。注意一定要排除
其他死因,有电流斑不一定是电击 死,无电流斑的也不一定不是电击 死。
第二节 电击死
一、电击死的概念:电流通过 人体所引起的组织、器官的损 伤称为电流损伤 (electrical injury)。因电流损伤致死者称 为电击死(death from electricity,electrocution)。
二、电击死的机制
1、心室纤颤:多发生于电压较低 时。
2、呼吸麻痹:可以是中枢性的, 见于电流通过脑干,损害脑干及 延髓上部,也可以是周围性,电 流通过呼吸肌,作用于呼吸肌, 使其发生强制性痉挛所致。
法医病理学高温与低温损伤PPT课件
第3页/共44页
电能 化学物质 放射性物质
电流烧伤 化学性烧伤 放射性烧伤
第4页/共44页
二、烧伤的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
深度 烧伤面积
(一)深度的判断
临床应用以三度四分法,法医病理学常伴有尸体炭化,而采用四度分级法。
第5页/共44页
I 度烧伤(erythematous burn)
• 主要是表皮层损伤,主要为角质 层、透明层、颗粒层结构不清, 细胞空泡样变,凝固性坏死等。 肉眼见损伤局部红、肿、干燥, 呈斑片状改变。愈合后不留疤痕, 可有短时间的色素沉着。
第37页/共44页
3、低温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表 现
(1)神经系统 (2)心血管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内分泌系统
第38页/共44页
4、冻死的过程及死亡机制 (1)兴奋增强期 (2)兴奋减弱期 (3)抑制期 (4)完全麻痹期
第39页/共44页
5、冻死形态改变 (1)外表征象
• 肺出血性肺水肿、肺不张,肺血管可有纤维蛋白性微血栓、脂 肪性栓塞。
第21页/共44页
第22页/共44页
第23页/共44页
心脏和血液
• 心肌急性缺氧性改变 •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其他有毒气体。
消化道 • 吞咽炭末、烟灰是生前烧死的证据之一 • 个体严重烧伤,尤其是生存一段时间,可出现应急
第30页/共44页
死后局部皮肤炭化, 炭化边缘红线
生前烧死,局部炭化,边缘 水疱形成红肿
第31页/共44页
(四)死亡方式
• 意外多见。 • 自杀:自焚,目的性强。 • 他杀,单纯利用烧死少见,多伴有其他手段他杀后焚尸,燃烧现场多以尸体为中
心。可伴有毒药物中毒,机械性损伤,火器伤等。其中枪弹伤可年能残留金属物, 如:弹壳、弹丸、铅丸等。
电能 化学物质 放射性物质
电流烧伤 化学性烧伤 放射性烧伤
第4页/共44页
二、烧伤的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
深度 烧伤面积
(一)深度的判断
临床应用以三度四分法,法医病理学常伴有尸体炭化,而采用四度分级法。
第5页/共44页
I 度烧伤(erythematous burn)
• 主要是表皮层损伤,主要为角质 层、透明层、颗粒层结构不清, 细胞空泡样变,凝固性坏死等。 肉眼见损伤局部红、肿、干燥, 呈斑片状改变。愈合后不留疤痕, 可有短时间的色素沉着。
第37页/共44页
3、低温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表 现
(1)神经系统 (2)心血管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内分泌系统
第38页/共44页
4、冻死的过程及死亡机制 (1)兴奋增强期 (2)兴奋减弱期 (3)抑制期 (4)完全麻痹期
第39页/共44页
5、冻死形态改变 (1)外表征象
• 肺出血性肺水肿、肺不张,肺血管可有纤维蛋白性微血栓、脂 肪性栓塞。
第21页/共44页
第22页/共44页
第23页/共44页
心脏和血液
• 心肌急性缺氧性改变 •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其他有毒气体。
消化道 • 吞咽炭末、烟灰是生前烧死的证据之一 • 个体严重烧伤,尤其是生存一段时间,可出现应急
第30页/共44页
死后局部皮肤炭化, 炭化边缘红线
生前烧死,局部炭化,边缘 水疱形成红肿
第31页/共44页
(四)死亡方式
• 意外多见。 • 自杀:自焚,目的性强。 • 他杀,单纯利用烧死少见,多伴有其他手段他杀后焚尸,燃烧现场多以尸体为中
心。可伴有毒药物中毒,机械性损伤,火器伤等。其中枪弹伤可年能残留金属物, 如:弹壳、弹丸、铅丸等。
高温低温及电流损伤课件
,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穿着合适的服装
穿着透气、轻便、宽松的服装 ,有助于散热和减少汗液蒸发
时吸收的热量。
寻找阴凉处避暑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寻找阴凉 处避暑,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
温环境中。
CHAPTER 02
低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低温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体温调节
低温环境下,人体会通过收缩血管、降低皮肤温度等方式 来减少热量流失,但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可能导致体温过 低,影响生理功能。
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特别 是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的人来说 更应注意。
CHAPTER 03
电流对人体损伤的类型及预防
电击伤的类型及预防
类型
电击伤分为直接电击伤和间接电击伤,直接电击伤是指人体直接接触电源而受 到的伤害,间接电击伤是指人体接触了带电体附近的物体而受到的伤害。
预防
采取安全措施,如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使用绝缘材料、避免接触裸露的电线和 电器设备等,同时教育人们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破损的电器设备。
低温环境下的人体急救处理
迅速保暖
将患者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用 棉被、毛毯等保暖物品包裹患者
,提高体温。
复温处理
对患者的体温进行监测,如体温过 低,可采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复温 措施。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 脉搏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 就医。
电流损伤的急救处理
断开电源
立即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物体将 患者与电源分离,避免二次伤害
注意力不集中
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感 到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 中,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
睡眠质量下降
高温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 降,影响身体恢复和心理 健康。
高温环境下人体健康的防护措施
穿着合适的服装
穿着透气、轻便、宽松的服装 ,有助于散热和减少汗液蒸发
时吸收的热量。
寻找阴凉处避暑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寻找阴凉 处避暑,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
温环境中。
CHAPTER 02
低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低温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体温调节
低温环境下,人体会通过收缩血管、降低皮肤温度等方式 来减少热量流失,但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可能导致体温过 低,影响生理功能。
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特别 是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的人来说 更应注意。
CHAPTER 03
电流对人体损伤的类型及预防
电击伤的类型及预防
类型
电击伤分为直接电击伤和间接电击伤,直接电击伤是指人体直接接触电源而受 到的伤害,间接电击伤是指人体接触了带电体附近的物体而受到的伤害。
预防
采取安全措施,如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使用绝缘材料、避免接触裸露的电线和 电器设备等,同时教育人们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破损的电器设备。
低温环境下的人体急救处理
迅速保暖
将患者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用 棉被、毛毯等保暖物品包裹患者
,提高体温。
复温处理
对患者的体温进行监测,如体温过 低,可采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复温 措施。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 脉搏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 就医。
电流损伤的急救处理
断开电源
立即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物体将 患者与电源分离,避免二次伤害
注意力不集中
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感 到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 中,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
睡眠质量下降
高温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 降,影响身体恢复和心理 健康。
高温环境下人体健康的防护措施
《法医高低温和中毒》PPT课件
中毒:由毒物作用引起的疾病,称中毒.
医学PPT
39
毒物分类:
1,按化学性质分: 2,按毒理作用分:
3,混合分类:
医学PPT
40
二.中毒的鉴定
解决是否中毒?何种毒?
是否致死量?何时进毒?案
件性质等。应作案情调查。临
床分析。现场勘验。尸体检
查。
医学PPT
41
第二节 常见中毒
一.强酸,强碱中毒
二.砷化物中毒
皮肤电流损伤
电击工具-竹筒,其上装
有电线 医学PPT
36
昏迷中用蚊帐钩绕两手 腕部通电致死
电击杀人工具
医学PPT
37
死
者
胸
腹
部
有
树
枝
状
医学PPT
雷 38
第六章 中毒
一.概念
毒物:某种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进入人体,在 一定条件下,能引起功能障碍的,称毒物. 毒物与药物并无截然分界,如剧毒药品( 阿托品,吗啡),无毒食盐,一次服大量可中毒.
灼伤:由炽炭,烧红的固体致伤称灼伤.
医学PPT
2
一.烧伤的征象
(一).体表:温度高时间长,面积广,烧伤重.
1.烧伤面积:估计法有二:
手掌法:伤者本人五指并拢后的一个掌面 相当于全身体表面积1%.
九分法:按(1970年)为:
头颈部为一个九 9%
两上肢为二个九 18%
躯干为 三个九 27% 100%
两下肢为五个九+1 46%
医学PPT
23
腹部Ⅱ度冻伤
医学PPT
24
冻死者的胃 胃明
显皱缩,黏膜下散
死
在有点、片状血。
后
《高温与低温损伤》PPT课件
*低温损伤:冻伤(frostbite)与冻死(death from cold)
多见于北方冬春季节。
05年12月15日4点半,吉林省辽源市最大的医院--市中心医院发生火 灾。现场19具遗体、抢救无效死亡14人。死者全是医院患者。
05年12月22日12时48分,浦东陆家嘴汤臣一品工地(14万元/平方 号称上海第一天价楼盘)失火,黑烟弥漫整个陆家嘴地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高温对全身的作用
当成人烧伤超过30%、小儿超过15%体表面积时, 除局部改变外,全身尚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变 化。烧伤后的全身反应与烧伤的面积和深度常呈平行 关系。
烧伤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大面积烧伤后,引起: 脱水、继发性休克、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急性肾 缺血、下部肾单位肾病与尿毒症、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或溃疡形成、低蛋白血症、负氮平衡、继发感染并加 重为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2)儿童烧伤面积估算:
12岁以下的儿童,其躯干及双上肢面积算法同成人。 相对于成人,儿童头大、下肢小;年龄越小,头部所 占比例越大而下肢的比例越小。 头颈部面积%=9%+(12-年龄)%; 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
如10岁少年,其头颈部面积%=9+(12-10)=11%; 双下肢面积%=46-(12-10)=44%。
表面积而制定的估计方法。 将全身体表面积划分为若干9%的等分: 头颈部为9(3+3+3)%;双上肢为18(5+6+7)%;躯干 (会阴1%)为27(13+13+1)%;双下肢(臀部5%) 为46(5+7+13+21)%。
**手掌法:将伤者手指并拢,则手掌面积约为其体 表面积的1%。简便、易行,在测量小面积不规则 烧伤时较实用,并可弥补新九分法的不足。如果 伤者手的大小与检查者相似,可直接用检查者的 手掌来估算。
多见于北方冬春季节。
05年12月15日4点半,吉林省辽源市最大的医院--市中心医院发生火 灾。现场19具遗体、抢救无效死亡14人。死者全是医院患者。
05年12月22日12时48分,浦东陆家嘴汤臣一品工地(14万元/平方 号称上海第一天价楼盘)失火,黑烟弥漫整个陆家嘴地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高温对全身的作用
当成人烧伤超过30%、小儿超过15%体表面积时, 除局部改变外,全身尚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变 化。烧伤后的全身反应与烧伤的面积和深度常呈平行 关系。
烧伤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大面积烧伤后,引起: 脱水、继发性休克、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急性肾 缺血、下部肾单位肾病与尿毒症、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或溃疡形成、低蛋白血症、负氮平衡、继发感染并加 重为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2)儿童烧伤面积估算:
12岁以下的儿童,其躯干及双上肢面积算法同成人。 相对于成人,儿童头大、下肢小;年龄越小,头部所 占比例越大而下肢的比例越小。 头颈部面积%=9%+(12-年龄)%; 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
如10岁少年,其头颈部面积%=9+(12-10)=11%; 双下肢面积%=46-(12-10)=44%。
表面积而制定的估计方法。 将全身体表面积划分为若干9%的等分: 头颈部为9(3+3+3)%;双上肢为18(5+6+7)%;躯干 (会阴1%)为27(13+13+1)%;双下肢(臀部5%) 为46(5+7+13+21)%。
**手掌法:将伤者手指并拢,则手掌面积约为其体 表面积的1%。简便、易行,在测量小面积不规则 烧伤时较实用,并可弥补新九分法的不足。如果 伤者手的大小与检查者相似,可直接用检查者的 手掌来估算。
法医学-4.高温与低温损伤(幻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仅外周血含碳氧血红蛋白
消化道 胃肠道可见烟灰炭末
无烟灰炭末
其他脏器 有充血或出血,可见退行性变 无充血或出血
其他致命伤
无
常有
2、确定死亡方式 3、个人识别:对尸体炭化、 面容毁损和肢体离断的难以 辨认的死者应进行个人识别。 4、其他
冻伤与冻死
冻伤(frostbite):低温致体表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损 伤。 冻死(death from cold):过低 的环境温度使机体的散热量 大于产热量,且超过体温的 生理极限,破坏机体的物质 代谢和生理功能所致的死亡。
浅Ⅱ度烧伤:损伤仅达真皮浅 层,愈后不留瘢痕。
深Ⅱ度烧伤:损伤达真皮深层, 尚残留皮肤附件,愈后留有瘢痕。
Ⅲ度烧伤:伤及皮肤全 层,甚至达皮下、肌肉、 骨等。
Ⅳ度烧伤:临床上无。 法医学上将烧焦炭化的称 为Ⅳ度烧伤。
三、烧伤面积的计算
一般认为,烧伤面积比 烧伤深度更重要,Ⅱ度烧伤 达1/2或 Ⅲ度烧伤达1/3,即 可引起死亡。
冻伤按损伤深度分四度 面积计算
冻死尸体的特征
冻死尸体冰冷,四肢屈曲,皮肤 苍白,尸斑呈鲜红色。
“苦笑面容”,及“反常脱衣” 现象。 维斯涅夫斯基斑(Wischnevsky, s fleck ):胃粘膜有暗红或褐色 的出血点,且沿血管排列。
电流损伤
一、概述
电击伤(electrical injury): 电流通过人体致皮肤和其他 组织器官损伤
胞的液体,泡底与泡周充血, 和泡周不充血,无炎症反应
白细胞浸润
痂皮
其下充血水肿、有白细胞浸 组织呈凝固性坏死,无炎症
润,血管内有血栓形成
反应与血栓形成
外眼角皱褶
仅外周血含碳氧血红蛋白
消化道 胃肠道可见烟灰炭末
无烟灰炭末
其他脏器 有充血或出血,可见退行性变 无充血或出血
其他致命伤
无
常有
2、确定死亡方式 3、个人识别:对尸体炭化、 面容毁损和肢体离断的难以 辨认的死者应进行个人识别。 4、其他
冻伤与冻死
冻伤(frostbite):低温致体表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损 伤。 冻死(death from cold):过低 的环境温度使机体的散热量 大于产热量,且超过体温的 生理极限,破坏机体的物质 代谢和生理功能所致的死亡。
浅Ⅱ度烧伤:损伤仅达真皮浅 层,愈后不留瘢痕。
深Ⅱ度烧伤:损伤达真皮深层, 尚残留皮肤附件,愈后留有瘢痕。
Ⅲ度烧伤:伤及皮肤全 层,甚至达皮下、肌肉、 骨等。
Ⅳ度烧伤:临床上无。 法医学上将烧焦炭化的称 为Ⅳ度烧伤。
三、烧伤面积的计算
一般认为,烧伤面积比 烧伤深度更重要,Ⅱ度烧伤 达1/2或 Ⅲ度烧伤达1/3,即 可引起死亡。
冻伤按损伤深度分四度 面积计算
冻死尸体的特征
冻死尸体冰冷,四肢屈曲,皮肤 苍白,尸斑呈鲜红色。
“苦笑面容”,及“反常脱衣” 现象。 维斯涅夫斯基斑(Wischnevsky, s fleck ):胃粘膜有暗红或褐色 的出血点,且沿血管排列。
电流损伤
一、概述
电击伤(electrical injury): 电流通过人体致皮肤和其他 组织器官损伤
胞的液体,泡底与泡周充血, 和泡周不充血,无炎症反应
白细胞浸润
痂皮
其下充血水肿、有白细胞浸 组织呈凝固性坏死,无炎症
润,血管内有血栓形成
反应与血栓形成
外眼角皱褶
高温和低温损伤课件
案例二
患者张某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进行重体 力劳动,由于未采取有效的防暑措施 ,出现高热、脱水等症状,经紧急送 医抢救后康复。
冻伤案例
案例一
患者王某在严寒冬季外出时不慎摔倒,手部皮肤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出现红肿、 疼痛等症状,最终导致手部肌肉坏死。
案例二
患者赵某在冬季户外长时间停留,由于未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出现全身冻僵、 呼吸急促等症状,经紧急送医抢救后康复。
高温环境下,应定时补充水分, 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
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适时休息 ,减少体内产热。
注意环境温度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可使用风扇、空调等设备降温。
治疗措施
如出现高温损伤症状,应及时就 医,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进行治
疗。
02 低温损伤
低温损伤的成因
01
02
03
环境因素
高温与低温损伤的医疗救治案例
案例一
患者刘某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出现中暑 症状,经紧急送医抢救后,医生采取 了物理降温、补液等治疗措施,患者 逐渐康复。
案例二
患者孙某在冬季户外活动时出现冻伤 症状,经紧急送医抢救后,医生采取 了保暖、止痛等治疗措施,患者逐渐 康复。
05
高温与低温损伤的日常防护
高温天气防护措施
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
在高温环境下要多喝水和补充电解质 ,在低温环境下要注意保暖和补充能 量。
了解身体状况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活动时,要注意 个人防护,如涂抹防晒霜、戴帽子、 手套等。
04
高温与低温损伤的案例分析
高温中暑案例
案例一
患者李某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进行户外 活动,由于未及时补充水分和休息, 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最终 导致昏迷。
患者张某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进行重体 力劳动,由于未采取有效的防暑措施 ,出现高热、脱水等症状,经紧急送 医抢救后康复。
冻伤案例
案例一
患者王某在严寒冬季外出时不慎摔倒,手部皮肤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出现红肿、 疼痛等症状,最终导致手部肌肉坏死。
案例二
患者赵某在冬季户外长时间停留,由于未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出现全身冻僵、 呼吸急促等症状,经紧急送医抢救后康复。
高温环境下,应定时补充水分, 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
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适时休息 ,减少体内产热。
注意环境温度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可使用风扇、空调等设备降温。
治疗措施
如出现高温损伤症状,应及时就 医,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进行治
疗。
02 低温损伤
低温损伤的成因
01
02
03
环境因素
高温与低温损伤的医疗救治案例
案例一
患者刘某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出现中暑 症状,经紧急送医抢救后,医生采取 了物理降温、补液等治疗措施,患者 逐渐康复。
案例二
患者孙某在冬季户外活动时出现冻伤 症状,经紧急送医抢救后,医生采取 了保暖、止痛等治疗措施,患者逐渐 康复。
05
高温与低温损伤的日常防护
高温天气防护措施
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
在高温环境下要多喝水和补充电解质 ,在低温环境下要注意保暖和补充能 量。
了解身体状况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活动时,要注意 个人防护,如涂抹防晒霜、戴帽子、 手套等。
04
高温与低温损伤的案例分析
高温中暑案例
案例一
患者李某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进行户外 活动,由于未及时补充水分和休息, 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最终 导致昏迷。
高等院校医药类课件 高低温及电流损伤
热气体
•烧伤类 烧伤、感染、休克、水电解质与酸碱紊
乱、内毒素血症
•损伤类 火场导致的各种损伤
烧死的形态学改变
(一)体表改变 衣着残片、皮肤烧伤、尸体重量减轻、
身长缩短、拳斗姿势、破裂创、眼睛改变(眼角皱褶、 结膜征候)
(二)内部脏器 呼吸系统(热作用呼吸道综合
征)、心血管改变(红色血液流动性、碳氧血红蛋 白)、硬膜外热血肿、消化道炭末、骨折
电烧伤(electric burn)
烘炉灼伤(Kangri burn):克什米尔人随身携带烘 炉(Kangri)取热引起腹部灼伤;以后可能发生癌变
烧伤程度及面积估计(高温对机体的作用)
(一)烧伤程度 1.一度烧伤(皮肤红斑) 2.二度烧伤(水疱) 3.三度烧伤(坏死)65-70℃ 4.四度烧伤(炭化) (二)烧伤面积估计 直接计算、新九分法、手掌法
3.硬脑膜外热血肿(extradural heat ematoma):
头部受火焰高温作用,脑及脑膜受热、凝固、收缩, 与颅骨内板分离,形成间隙,由于硬脑膜血管及颅 骨板障的血管破裂,渗出的血液聚集于该间隙中形 成血肿。 尸检时,该血肿易与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相混淆。但 应注意的是,当机械性暴力与高温共同作用于头部 时,鉴别时难度增加。
法医学鉴定:现场勘查;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鉴别;死亡原因;死亡方式;个体识别
•现场勘验: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寻找火源及收集引火物、
注意特殊气味
•尸体检验:外眼角皱褶、睫毛征侯、热作用呼吸道综
合征(生前烧死)
•死亡原因:火场窒息、烧死、损伤死 •死亡方式 他杀、自焚、意外(多数) •个体识别 存留物体、尸长、年龄、特征、骨骼牙齿等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内分泌功能加强 。周围循环衰 竭,各器官组织缺氧,功能紊乱,结构破坏。缺氧导 致毛细血管壁损伤,可促进血栓形成,或引起播散性 血管内凝血。
•烧伤类 烧伤、感染、休克、水电解质与酸碱紊
乱、内毒素血症
•损伤类 火场导致的各种损伤
烧死的形态学改变
(一)体表改变 衣着残片、皮肤烧伤、尸体重量减轻、
身长缩短、拳斗姿势、破裂创、眼睛改变(眼角皱褶、 结膜征候)
(二)内部脏器 呼吸系统(热作用呼吸道综合
征)、心血管改变(红色血液流动性、碳氧血红蛋 白)、硬膜外热血肿、消化道炭末、骨折
电烧伤(electric burn)
烘炉灼伤(Kangri burn):克什米尔人随身携带烘 炉(Kangri)取热引起腹部灼伤;以后可能发生癌变
烧伤程度及面积估计(高温对机体的作用)
(一)烧伤程度 1.一度烧伤(皮肤红斑) 2.二度烧伤(水疱) 3.三度烧伤(坏死)65-70℃ 4.四度烧伤(炭化) (二)烧伤面积估计 直接计算、新九分法、手掌法
3.硬脑膜外热血肿(extradural heat ematoma):
头部受火焰高温作用,脑及脑膜受热、凝固、收缩, 与颅骨内板分离,形成间隙,由于硬脑膜血管及颅 骨板障的血管破裂,渗出的血液聚集于该间隙中形 成血肿。 尸检时,该血肿易与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相混淆。但 应注意的是,当机械性暴力与高温共同作用于头部 时,鉴别时难度增加。
法医学鉴定:现场勘查;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鉴别;死亡原因;死亡方式;个体识别
•现场勘验: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寻找火源及收集引火物、
注意特殊气味
•尸体检验:外眼角皱褶、睫毛征侯、热作用呼吸道综
合征(生前烧死)
•死亡原因:火场窒息、烧死、损伤死 •死亡方式 他杀、自焚、意外(多数) •个体识别 存留物体、尸长、年龄、特征、骨骼牙齿等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内分泌功能加强 。周围循环衰 竭,各器官组织缺氧,功能紊乱,结构破坏。缺氧导 致毛细血管壁损伤,可促进血栓形成,或引起播散性 血管内凝血。
法医学课件06高低温损伤
烧死的形态学改变
体表改变 烧伤:不同程度烧伤都可发生 眼睛改变:外眼角皱褶,睫毛征候等 衣着残片 拳斗状姿势 皮肤裂创/郓裂创 重量减轻,身体缩短:严重烧伤及炭化时
体表改变
眼睛改变 外眼角皱褶:烟雾刺激下反射性闭目,外眼
角形成未被熏黑的“鹅爪状”改变 角膜、结膜囊无烟灰、炭末 睫毛仅尖端烧焦
体表改变
拳斗姿势pugilistic attitude 肌肉遇高温而凝固收缩,屈肌强于伸肌,故
四肢呈屈曲状,类似拳击比赛中防守状态 死后焚尸也可形成
体表改变
皮肤裂创/郓裂创 高温作用使皮肤水分丧失、变脆,凝固收缩,
顺皮纹方向破裂,形成梭形创口,酷似切创, 皮下脂肪组织可从裂口翻出 易被误认为机械性外伤,要注意区分。
腐败明显延缓
形态学改变
内脏器官改变 胃粘膜:沿血管排列的暗红/褐色点状出血,
为维斯涅夫斯基斑,生前冻死的尸体较有价 值征象 其它改变(自学)
法医学鉴定
场所、地理环境、气温、季节 死者身份及其机体状态 全面系统的尸体解剖排除暴力及疾病死
冻伤:低温所致体表局部损伤 冻死:寒冷环境中,个体保温不足,散热量
远远超过产热量,超过体温调节的生理限度, 严重影响物质代谢生理功能所引起的死亡。
形态学改变
体表 衣着:单薄,有反常脱衣现象 面容:苦笑面容 皮肤苍白或粉红,鸡皮状 尸斑鲜红/淡红 尸僵发生迟,消失慢、强硬,可有冻僵现象,
新月形,边缘锐
纺锤形
血肿颜色 砖红或暗红
均为暗红色
血肿结构 松软,内含脂肪及气泡,致密,较坚硬 呈蜂窝状
与硬脑膜 粘连不紧密 关系
粘连紧密
伴发情况 头皮无外伤,颅骨烧焦、头皮有外伤,颅骨无
炭化,向外破裂
第五章高、低、电
–由于火场房屋倒塌、梁柱折断、木头砖石打击或压 迫,或被烧者跳窗等,由各种机械性损伤死亡
2020/2/9
FORENSIC PATHOLOGY
10
2020/2/9
FORENSIC PATHOLOGY
11
冻伤和冻死
• 低温所致的体表局部损伤称为冻伤。当 环境温度过低,个体保暖不足,人体散 热量远大于产热量,超过了体温调节的 生理限度,严重影响物质代谢与生理功 能引起的死亡,称为冻死。
2020/2/9
FORENSIC PATHOLOGY
12
影响冻死的因素
• 个体因素
– 年龄 – 机体状况
• 环境因素
– 潮湿 – 风速
2020/2/9
FORENSIC PATHOLOGY
13
冻死的过程及死亡机制
• 兴奋增强期
– 体温下降初期,出现进行性寒颤,体温降至 35℃时尤为剧烈。心跳和呼吸增快,血压上 升。
第五章
高温、低温及电流损伤
2020/2/9
FORENSIC PATHOLOGY
主讲:
法医教研室
1
烧伤和烧死
• 由火焰、灼热的物体等作用于人体形成 的损伤称为烧伤。因烧伤致死者,称烧 死。
• 由高温液体和蒸气形成的损伤,称烫伤, 死亡者称烫死。
2020/2/9
FORENSIC PATHOLLeabharlann GY2烧死的外表征象
• 电流烧伤:在皮肤与高压电源之间形成电弧或 产生火花的高温,加上衣服燎燃的火焰烧伤同 时起作用。高压电击时,由于电流热效应而产 生骨坏死、胶原破坏和无机物熔化。熔化的特 殊产物即所谓骨珍珠。
2020/2/9
FORENSIC PATHOLOGY
2020/2/9
FORENSIC PATHOLOGY
10
2020/2/9
FORENSIC PATHOLOGY
11
冻伤和冻死
• 低温所致的体表局部损伤称为冻伤。当 环境温度过低,个体保暖不足,人体散 热量远大于产热量,超过了体温调节的 生理限度,严重影响物质代谢与生理功 能引起的死亡,称为冻死。
2020/2/9
FORENSIC PATHOLOGY
12
影响冻死的因素
• 个体因素
– 年龄 – 机体状况
• 环境因素
– 潮湿 – 风速
2020/2/9
FORENSIC PATHOLOGY
13
冻死的过程及死亡机制
• 兴奋增强期
– 体温下降初期,出现进行性寒颤,体温降至 35℃时尤为剧烈。心跳和呼吸增快,血压上 升。
第五章
高温、低温及电流损伤
2020/2/9
FORENSIC PATHOLOGY
主讲:
法医教研室
1
烧伤和烧死
• 由火焰、灼热的物体等作用于人体形成 的损伤称为烧伤。因烧伤致死者,称烧 死。
• 由高温液体和蒸气形成的损伤,称烫伤, 死亡者称烫死。
2020/2/9
FORENSIC PATHOLLeabharlann GY2烧死的外表征象
• 电流烧伤:在皮肤与高压电源之间形成电弧或 产生火花的高温,加上衣服燎燃的火焰烧伤同 时起作用。高压电击时,由于电流热效应而产 生骨坏死、胶原破坏和无机物熔化。熔化的特 殊产物即所谓骨珍珠。
2020/2/9
FORENSIC PATHOLOG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脆,发生顺皮纹的破裂,形成梭形创口,酷似切创。
体表假裂创
7.外眼角皱褶与睫毛征候 在火场中,由于烟雾刺激,受害人往往反射性紧闭双
目,可在外眼角形成未被烟雾炭末熏黑的“鹅爪状”改变, 称为外眼角皱褶。角膜表面和睑结膜囊内也无烟灰和炭末 沉积。
由于双目紧闭,睫毛仅尖端被烧焦,称为睫毛征候。
这些表现均是生前烧死的征象。
• 通常所说的烧伤、烧死都是指的火焰与躯体直接接触后导致的损伤或死 亡。
The severity of thermal injury in an individual depends on:
• The severity of the burn • The extent of the burned area • The victim’s age • The presence of inhalation injuries
THale Waihona Puke e extent of the burned area
烧伤面积估算: 烧伤面积计算采用九分法、手掌法。 九分法:头面部6%,颈项部3% 双上肢18% 躯干26%,会阴1%
双臀5%,双下肢41%。
烧死的形态学改变
(一)体表改变
1.衣物残片 2.尸斑鲜红,尸表油腻 3.皮肤烧伤
体表II度、III度烧伤
4.颅脑 烧伤患者常有脑水肿,小脑扁桃体疝形成 烧死尸体颅骨骨折,骨折一般为星芒状或裂隙状,骨折片向外翻。
烧后颅骨骨折
烧后颅骨星芒状骨折
硬脑膜外热血肿(extradural heat hematoma)
头部受火焰高温作用,脑及脑膜受热、凝固、收缩,与颅骨内板 分离,形成间隙,由于硬脑膜血管及颅骨板障的血管破裂,流出的血 液聚集于该间隙中形成血肿,即硬脑膜外热血肿。
III度烧伤后瘢痕形成
Severity of burns
Fourth-degree burns ➢ Deeper than the skin ➢ Incineration
尸体焚化
尸体焚化后残余骨片鉴定
Summary
• First-degree burns: erythema • Second-degree burns: blister • Third-degree burns: eschar • Fourth-degree burns: incineration
4.尸体重量减轻,身长缩短,四肢末端缺失 见于炭化的尸体 尸体炭化
5.拳斗姿势(pugilistic attitude) 全身被烧炭化时,肌肉受
高热作用而凝固收缩,由于屈 肌强于伸肌,所以四肢常呈屈 曲状,类似拳击比赛中的防守 状态,故称为拳斗姿势。
拳斗姿势
6.假裂创(false split) 高温使皮肤凝固收缩,皮下组织中水分蒸发,干燥
II度烧伤,水疱形成
Severity of burns
Third-degree burns ➢ Full-thickness ➢ Escar: coagulation necrosis
dry white leathery appearance or black charring
儿童体表III度烧伤
c.肺部明显充血、水肿甚至出血,重量增加。
2.心血管及血液的改变 血液流动性 心外膜可有瘀点性出血; 心血呈樱桃红色或鲜红色,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很高
3.消化道
食道、胃内有时可见炭末,说明死者在火场中有过吞咽行为,比 呼吸道的炭末沉积更具有价值。
迟发性死亡者较多见的改变是胃、十二指肠溃疡(Curling溃疡) 的形成。
四氧化二氮、氰化氢等剧毒气体;羊毛和丝织品燃烧时,释放出硫 化氢和硫的氧化物等。
4.机械性损伤 火场中房梁、屋柱、墙壁等重物倒塌砸压或跳窗高坠所致的严重
机械性损伤。
烧死的法医学鉴定
(一)现场勘查 1.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2.寻找火源及收集引火
物 3.注意特殊气味
(二)鉴别烧死与死后焚尸
烧死
(1)皮肤烧伤伴有生活反应 (2)眼睛有“睫毛征候”与
“鹅爪状改变” (3)气管、大支气管、胃内
可 见烟灰、炭末沉着 (4)呼吸道表现为“热作用
呼 吸道综合征” (5)肺脏呈典型的休克肺改变 (6)心血内查出致死量的HbCO (7)烧伤周围组织酶活性增高 (8)无其他可解释的死亡原因
死后焚尸
皮肤烧伤无生活反应 一般无此改变
烟灰、炭末仅在口鼻部
呼吸道无高温作用的表现
Severity of burns
First-degree burns ➢ Superficial ➢ Erythema ➢ Sunburn
I度烧伤(阳光灼伤)
Severity of burns
Second-degree burns ➢ Types: superficial
deep ➢ Partial-thickness ➢ Blister: moist, red
8.其他改变:胸腹壁破裂,内脏脱出;骨破裂
腹壁破裂,肠管脱出
左小腿胫腓骨骨破裂
(二)内部器官改变
1.呼吸系统改变 (1)咽喉、气管 腔内烟尘炭末
气管、支气管腔内大量炭末
2 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
a.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处呼吸道粘膜表面沉 积 大量的烟灰与炭末;
b.喉头水肿,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出血、坏 死,也可发生水疱,有时形成白喉样假膜。
死亡机制
1. 烧死 ①创伤性休克; ②低血容量性休克; ③红细胞破坏释出钾,高钾血症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或心跳骤停; ④内脏的并发症和继发感染。感染性休克。
2. 窒息
3.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生前烧死者心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达40%
以上)。 火场中有含氮物质如硝化纤维素膜燃烧时,可释放出二氧化氮、
高温、低温及电流损伤
2010年1 月15日 胶州路教师公寓大火,死亡58人,受伤70余人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火灾,4名女大学生身亡
烧伤(burn) 烧死(burn deaths)
• 或称热力损伤(thermal injury),是指因炽热的流体(烫伤, scalds)、固体(接触烧伤)或火焰(火焰烧伤)而引起的组织细胞部 分或全部毁损性损伤。
无此改变 无或含量极低(吸烟者) 酶活性不增高 有其他死亡原因
(三)死亡方式的鉴定
体表假裂创
7.外眼角皱褶与睫毛征候 在火场中,由于烟雾刺激,受害人往往反射性紧闭双
目,可在外眼角形成未被烟雾炭末熏黑的“鹅爪状”改变, 称为外眼角皱褶。角膜表面和睑结膜囊内也无烟灰和炭末 沉积。
由于双目紧闭,睫毛仅尖端被烧焦,称为睫毛征候。
这些表现均是生前烧死的征象。
• 通常所说的烧伤、烧死都是指的火焰与躯体直接接触后导致的损伤或死 亡。
The severity of thermal injury in an individual depends on:
• The severity of the burn • The extent of the burned area • The victim’s age • The presence of inhalation injuries
THale Waihona Puke e extent of the burned area
烧伤面积估算: 烧伤面积计算采用九分法、手掌法。 九分法:头面部6%,颈项部3% 双上肢18% 躯干26%,会阴1%
双臀5%,双下肢41%。
烧死的形态学改变
(一)体表改变
1.衣物残片 2.尸斑鲜红,尸表油腻 3.皮肤烧伤
体表II度、III度烧伤
4.颅脑 烧伤患者常有脑水肿,小脑扁桃体疝形成 烧死尸体颅骨骨折,骨折一般为星芒状或裂隙状,骨折片向外翻。
烧后颅骨骨折
烧后颅骨星芒状骨折
硬脑膜外热血肿(extradural heat hematoma)
头部受火焰高温作用,脑及脑膜受热、凝固、收缩,与颅骨内板 分离,形成间隙,由于硬脑膜血管及颅骨板障的血管破裂,流出的血 液聚集于该间隙中形成血肿,即硬脑膜外热血肿。
III度烧伤后瘢痕形成
Severity of burns
Fourth-degree burns ➢ Deeper than the skin ➢ Incineration
尸体焚化
尸体焚化后残余骨片鉴定
Summary
• First-degree burns: erythema • Second-degree burns: blister • Third-degree burns: eschar • Fourth-degree burns: incineration
4.尸体重量减轻,身长缩短,四肢末端缺失 见于炭化的尸体 尸体炭化
5.拳斗姿势(pugilistic attitude) 全身被烧炭化时,肌肉受
高热作用而凝固收缩,由于屈 肌强于伸肌,所以四肢常呈屈 曲状,类似拳击比赛中的防守 状态,故称为拳斗姿势。
拳斗姿势
6.假裂创(false split) 高温使皮肤凝固收缩,皮下组织中水分蒸发,干燥
II度烧伤,水疱形成
Severity of burns
Third-degree burns ➢ Full-thickness ➢ Escar: coagulation necrosis
dry white leathery appearance or black charring
儿童体表III度烧伤
c.肺部明显充血、水肿甚至出血,重量增加。
2.心血管及血液的改变 血液流动性 心外膜可有瘀点性出血; 心血呈樱桃红色或鲜红色,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很高
3.消化道
食道、胃内有时可见炭末,说明死者在火场中有过吞咽行为,比 呼吸道的炭末沉积更具有价值。
迟发性死亡者较多见的改变是胃、十二指肠溃疡(Curling溃疡) 的形成。
四氧化二氮、氰化氢等剧毒气体;羊毛和丝织品燃烧时,释放出硫 化氢和硫的氧化物等。
4.机械性损伤 火场中房梁、屋柱、墙壁等重物倒塌砸压或跳窗高坠所致的严重
机械性损伤。
烧死的法医学鉴定
(一)现场勘查 1.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2.寻找火源及收集引火
物 3.注意特殊气味
(二)鉴别烧死与死后焚尸
烧死
(1)皮肤烧伤伴有生活反应 (2)眼睛有“睫毛征候”与
“鹅爪状改变” (3)气管、大支气管、胃内
可 见烟灰、炭末沉着 (4)呼吸道表现为“热作用
呼 吸道综合征” (5)肺脏呈典型的休克肺改变 (6)心血内查出致死量的HbCO (7)烧伤周围组织酶活性增高 (8)无其他可解释的死亡原因
死后焚尸
皮肤烧伤无生活反应 一般无此改变
烟灰、炭末仅在口鼻部
呼吸道无高温作用的表现
Severity of burns
First-degree burns ➢ Superficial ➢ Erythema ➢ Sunburn
I度烧伤(阳光灼伤)
Severity of burns
Second-degree burns ➢ Types: superficial
deep ➢ Partial-thickness ➢ Blister: moist, red
8.其他改变:胸腹壁破裂,内脏脱出;骨破裂
腹壁破裂,肠管脱出
左小腿胫腓骨骨破裂
(二)内部器官改变
1.呼吸系统改变 (1)咽喉、气管 腔内烟尘炭末
气管、支气管腔内大量炭末
2 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
a.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处呼吸道粘膜表面沉 积 大量的烟灰与炭末;
b.喉头水肿,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出血、坏 死,也可发生水疱,有时形成白喉样假膜。
死亡机制
1. 烧死 ①创伤性休克; ②低血容量性休克; ③红细胞破坏释出钾,高钾血症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或心跳骤停; ④内脏的并发症和继发感染。感染性休克。
2. 窒息
3.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生前烧死者心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达40%
以上)。 火场中有含氮物质如硝化纤维素膜燃烧时,可释放出二氧化氮、
高温、低温及电流损伤
2010年1 月15日 胶州路教师公寓大火,死亡58人,受伤70余人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火灾,4名女大学生身亡
烧伤(burn) 烧死(burn deaths)
• 或称热力损伤(thermal injury),是指因炽热的流体(烫伤, scalds)、固体(接触烧伤)或火焰(火焰烧伤)而引起的组织细胞部 分或全部毁损性损伤。
无此改变 无或含量极低(吸烟者) 酶活性不增高 有其他死亡原因
(三)死亡方式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