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重点推荐)新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四 人地关系 第2讲 资源问题课堂即时巩固【下载】

合集下载

广东高二地理知识点大全

广东高二地理知识点大全

广东高二地理知识点大全中国地理是中考和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掌握好地理知识对于我们广东高二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广东高二地理知识点大全,希望能帮助大家备考顺利。

第一章: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的定义、内容、目的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运动以及地球的坐标系统。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1. 大气与气候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大气运动、大气降水、气候要素、中国气候特点。

2. 水文与水体地球的水循环、河流的特征与分类、地下水与水资源、中国河流与湖泊。

3. 生物与生态环境生物的区系与分布、自然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章:人文地理环境1. 人口与城市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问题与控制、城市的类型与分布、城市的功能与布局。

2. 农业与乡村农业类型与分布、农业经济形式、农业问题与发展、乡村旅游与乡村环境保护。

3. 工业与交通工业的类型与分布、工业化的问题与发展、交通的类型与通道、交通网络与物流。

第四章:区域地理环境1.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自然地理分区、中国的气候与水文、中国的植被与土壤、中国的自然灾害。

2. 中国人文地理环境中国的人口分布、中国的城市体系、中国的农业与乡村、中国的工业与交通。

3. 世界地理与国际交往世界的自然地理分区、世界的人口与城市、世界的农业与工业、世界的交通与通信。

第五章: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研究方法1. 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GIS与RS的基本概念、遥感技术与应用。

2. 地理研究方法地理实地考察与调查、地理模型与地理模拟、地理数据与地理统计。

通过对广东高二地理知识点的整理,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备考过程中,大家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注重实际操作和地理技术的应用。

希望大家能够扎实地掌握这些知识,顺利通过地理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技法突破专题二人地关系系统1_2_4环境问题课件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技法突破专题二人地关系系统1_2_4环境问题课件

分析大鲵数量骤减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答案:原因: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遭破坏,供觅食、栖息的水域日益退化;工农 业的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使水质盐碱度不断上升,水质变坏;水利工程堵塞了繁 殖交流的通道,基因交流困难。 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大鲵原生态生存环境;人工孵化培育大鲵幼苗, 提高成活率;加强对大鲵资源的动态监控;在山溪和河道上面修建专门通道,以 增加繁殖场所和交流渠道等。
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 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 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防治措施
封山育林、采育 结合、退耕还林, 制定和完善相关 法律法规
控制人口数量、 改善经济结构、 退耕还草、圈养 牲畜等
湿地 干涸
自然原因:沉积物自 然充满湖泊和沼泽;
人为原因:土壤侵蚀 、环境污染、围湖造 田、大量引水灌溉和 截流等
自然原因:受天敌、
生物 多样 性减少
外来物种、环境变迁 影响,自然灭亡;
人为原因:狩猎、污 染,森林、草地、湿
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
气候恶化、水旱 灾害加剧、水污 染加重、生物多 样性减少等
加大对湿地保护 的宣传力度,加 强湿地保护立法 和执法,建立湿 地自然保护区, 退耕还湿等
恶化人类生存环 境,限制人类生 存发展机会的选 择,甚至严重威 胁人类的生存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尝试解答] 有利条件:该岛位于北极圈内(冰原地区),终年严寒(冰冻);处于 北冰洋中,人类活动影响小。 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随着全球变暖,(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该岛上的冰雪(永冻层) 融化,融水可能渗入进出种子库的隧道,威胁种子库安全。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尝试解答] 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 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 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讲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通向可持续发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讲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通向可持续发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讲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精选教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讲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精选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讲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精选教案的全部内容。

第二讲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阶段人地关系史前文明时期人类适应自然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依赖的关系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人地关系不协调,但有了科学的萌芽工业文明时期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题主要为环境污染。

(2)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认识已产生了科学的萌芽.例如“天人合一"理论、“顺天时,量地利"思想、因地制宜等。

[温馨提示]二、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20世纪后半叶,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安全,并影响了经济的顺利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内容错误!(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温馨提示](1)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4章 第2课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4章 第2课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解析】本题组考查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特点和人 地关系。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 们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活动,因此主要是通过耕作、 灌溉、施肥等农业生产活动,作用于土地资源、水 资源、生物资源,利用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 靠的食物。在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段 和生产活动改造(gǎizào)自然。
推理。
第十五页,共33页。
考点2 可持续发展的构成及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构成 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shèhuì)、经济、生态持 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 展是条件,社会(shèhuì)持续发展是目的。这三个 系统都是在人的管理调控下进行的。三者间的关 系如下:
第十六页,共33页。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解析】第(2)题,在城市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和 工业集中,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在农村(nóngcūn), 更多的是生态的破坏,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现 阶段,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压力,使得我国的环境 压力巨大,故选A。而其他选项具有片面性。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3)我国继上海实行休渔制度之后,今年已开始在长江 实行休渔制度,其主要作用是( )C A.保护中华鲟等珍稀鱼类洄游产卵 B.保护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濒危物种白鳍豚 C.防止过度(guòdù)捕捞导致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 D.我国渔获量已居世界首位,防止市场鱼类过剩
D.工业文明
时期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地关系、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可持续 (chíxù)发展的措施。第(1)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分采猎 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和后文明时期。 而在工业文明时期,由于大力的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 代价,片面的追求环境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 态的破坏。故选D。

【步步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考场传真 专题4 第2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步步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考场传真 专题4 第2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考向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与环境问题的产生(2012·浙江文综,1)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

完成第1题。

1.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③增加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P能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012·四川文综,4)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2题。

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

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考向2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3.(2012·江苏地理,17~18)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①B.②C.③D.④(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①引起大气污染②造成资源浪费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2011·北京文综,40(1)(2)]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1)分析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参考答案【研练真题找准考向】考场传真1.B [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应推广新能源;应降低单位GDP能耗;应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应增加森林的面积。

2020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湘教版必修2

2020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湘教版必修2

一、控制人口规模 1.控制人口规模的意义:世界各国协调__人__地__关__系____的根本 措施。 2.控制人口规模的目的: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减―轻→ 人口对__生__态__环__境____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 的关系。
二、转变发展模式

展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提示: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采取以 下对策:第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第二,提 高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使人们充分认识人口与可持 续发展的关系,自觉树立人口观念,自觉限制人口数量的 增长。第三,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健康与发展是密不可 分的,没有健康的人口就不会有健康的发展,发展不足又 是造成健康问题的根源。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土地资源 (1)地位和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 的_生__产__资__源_____和环境条件。 (2)保护措施:防治_土__地__荒__漠__化___,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 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2.森林资源 (1)地位:是地球上最大的___陆__地__生__态__系__统___,是维持地球 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2)保护措施:__合__理__利__用____和妥善保护;退耕还林。 3.淡水资源 (1)危机:世界上有 60%的地区处于淡水不足的困境,40 多 个国家严重缺水。
4.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 ) 5.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会引发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 √)
二、选择题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 ( ) A.大力提高工业产品的产量 B.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C.增加城市人口数量 D.提倡消费多元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第2课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 湘教必修2(湖南专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第2课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 湘教必修2(湖南专用)

规律技巧总结
“读图”、“据图”类试题的解题原则 在历年高考中,“读图”、“据图”等限定 解题信息来源的试题类型频频出现。该类试题的 解题原则是:备选项如果从地理图像所给信息中 不能得到肯定的推论就不能作为正确选项;在此 基础上再结合排除法判断出正确答案。因为此类 试题限定了解题信息只限于试题情境所给的地理 图像,故一定要在地理图像所给信息的基础上结 合地理原理、规律进行推理。
考点2 可持续发展的构成及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构成 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生态持续发展。 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这三个系统都是在人的管 理调控下进行的。三者间的关系如下: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首先体现在人们的观念转变, 具体表现如下所示: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 激化的阶段是 工业文明 时代。试分析该阶段 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答: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 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
D.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严重
【解析】 第5题,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已 经更多地关注环境质量的提高,环境质量已经得 到有效改善。 第6题,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也必须在 发展中得到解决。
7.(2006·江苏)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 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 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650~1780年该区域( B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
(2)进入20世纪该区域( D ) 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专题强化(4)人地关系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专题强化(4)人地关系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专题强化(4)人地关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图中序号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为生产规模过大B.②为过度利用自然资源C.③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D.④为破坏生态环境2、下列关于该图所反映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必须停止开发资源,恢复自然环境原始面貌B.人类与自然环境具有对立性C.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D.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翁丁佤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如下图),是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村落。

村寨四周大山相围,寨内民居均为全木结构茅草房,当地为开发旅游业,原住民已基本搬离老寨。

2021年2月14日下午,一场突发大火在数小时内将老寨夷为平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翁丁佤寨的民居体现了人地和谐的思想,表现在( )A.建在海拔较高处,有利于减少外界的干扰B.底层架空的干栏式茅草屋,有利于防风避寒C.村落呈向心型布局,有利于抵御外来入侵D.原住民搬离老寨,有利于传统聚落的保护4、翁丁佤寨2月份易发生火灾,主要原因是( )A.天气干燥,茅草容易起火燃烧B.位于冬季风迎风坡,火势蔓延快C.植物蒸腾耗水量大,水源干涸D.四周被高山环绕,水汽难以进入林盘是川西一种典型的聚落。

林盘里竹树成林,掩映农舍,溪流穿林,鸟鸣雀飞。

下图为林盘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林盘体现的人地关系是( )A.崇拜自然B.人定胜天C.我行我素D.人地和谐6、林盘中树、竹林主要生态功能( )A.保护居民隐私B.调节局地气候C.提供生活燃料D.防止水土流失7、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一素养一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核心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一素养一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核心

素养一 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核心
“必备知识”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 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 本知识体系。
素养一 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核心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 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人 类的生存和活动都要受到一定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人 类的生存和活动也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人地关 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 环境和发展同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 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 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 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素养一 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核心
对于“人地协调观”发展的问题,我国提出了五大发 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在“绿 色”发展中,明确指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 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 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 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 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等。
1.多年来,导致十八洞村一直贫困的自然因素主要 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灾害
素养一 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核心
2.近年来,十八洞村脱贫致富采取的措施最可能是 ()
A.加强政策引导,发展林牧特色旅游 B.扩大水田面积,发展水稻—养鱼农业 C.完善交通建设,发展水路—公路交通 D.保护生态环境,鼓励外出务工经商 3.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根本原因是( ) A.农业结构调整 B.交通条件改善 C.政策支持引导 D.耕地面积扩大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34讲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必修2)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34讲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必修2)

第34讲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1)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地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特别提示 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特别提示 (1)不可再生资源:应在加强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同时,加强资源勘探,增加后备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

(2)可再生资源: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协调人,地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2)个人参与: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2015·浙江10月选考)解决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合理的措施是( )A.生产纯净水B.治理水体污染C.修建水利工程D.节约生产用水答案 B2.(2015·浙江10月选考)生物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资源生产的乙醇燃料和生物柴油等。

下图为“2006年~2012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图”(单位:108升)。

促使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全球粮食供应充足②环境保护意识增强③森林面积持续增加④化石能源污染环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D解析由题意可知,生物燃料的使用,会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等,但是会威胁到粮食安全、造成植被的减少。

3.(2015·浙江10月选考)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下图示意的是( )A.精确农业B.有机农业C.节水农业D.生态农业答案 A(2015·浙江选考)下图为“中国、美国和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示意图”。

2020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

2020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

2020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2020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的内容,具体内容:考试是对所学知识的大检阅,考前复习的质量是决定考试成绩的关键。

考前复习与平时的学习相比,是查缺补漏、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时间、主次分明地进行复习的过程。

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考试是对所学知识的大检阅,考前复习的质量是决定考试成绩的关键。

考前复习与平时的学习相比,是查缺补漏、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时间、主次分明地进行复习的过程。

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一)1、一轮复习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科基础能力过关。

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

基本过程:理清概念—掌握法则—熟记基本原理—变式训练。

这块教学内容较难,教学时应从易至难递进,不能在难度上一步到位;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特别对区位因素的分析,老师可以对每一类型的区位因素构建模式,学生先记忆强化模式,再结合似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同时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训练。

要明确学生掌握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目标,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复习时间安排具体如下:7.1——9.30复习中国地理10.1——111地图,等值线和地球11.1——12.1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2.1——12.10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差异12.10——12.20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12.20——1.1人口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1——1.10城市空间结构变化1.10——2.10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2.20——3.1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3.1——3.5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地理信息技术3.5——3.15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2、二轮复习目标: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提高,实现综合能力突破。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新考势课件:2-6 人口与地理环境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新考势课件:2-6 人口与地理环境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1)对迁出地 ①有利:缓解当地人地矛盾,生态环境趋好;更好的开发土地资源;加强与外地经济、 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促进技术的引进和收入的提高。 ②不利:造成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迁出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对迁入地(考的多) ①有利: 劳动力方面:补充劳动力(如果是老人迁入的,则除外)。 经济方面:扩大当地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产业方面:促进××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人才、高新产业必答)。 生态方面:改善生态环境(如有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答)。 交流方面:促进信息、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带动文化、技术创新(传统文化迁 移的必答)。 ②不利:增加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增加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环境、 治安方面的压力。
人口文化构 成
主要是指各学 历层次在总人 口中所占的比

人口文化总体
水平过低,不利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
于高新技术产
高人口素质
业的发展
国家或地区人
人口职业构 成
口中,劳动者人 口在各个社会 部门分配的比

人口的职业构 成比例随着人 口数量的变化 及人口年龄构 成的变化将发
生变化
对于老龄化日趋严重 的国家和地区,要增加 养老院等职业的人员; 对于人口增长比重较 快的国家或地区就要 对婴幼儿托儿所和婴 幼儿教师的职业人员
(7)某大城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为了调节职住平衡进行产业转移,也可能造成人口 的迁移。
考向一
考向二
第18页
引领高考/把握考试
二轮专题复习/考势 地理
4.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 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人口迁 移统计图中,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迁出率、迁入率(如图 1);另外也有坐标 图(如图 2),它的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迁出率和迁入率,显示静止的人口迁移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资源问题
(2018·安徽淮北一模)几内亚铝土资源丰富,所产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

2014年,中国某企业投资2亿美元,开采几内亚博凯地区的铝土矿。

2015年9月29日,首条满载铝土矿的18万吨散装船从几内亚启程到达我国烟台港。

目前,该企业正计划加大在几内亚投资,建设电解铝基地。

据此完成1~3题。

1.几内亚的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的原因是( )
A.农矿产品直接出口经济效益高
B.中国市场对铝土矿的需求量大
C.几内亚市场对铝制品需求量小
D.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
2.中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开采铝土矿的影响主要有( )
A.提高几内亚铝土矿附加值
B.扩大几内亚外汇收入来源
C.提高我国铝土矿的自给率
D.降低我国铝产业生产成本
3.该企业计划在几内亚建设电解铝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B.我国铝土资源枯竭
C.几内亚产业基础好
D.几内亚劳动力廉价
解析:第1题,几内亚位于非洲,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因此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故答案选D项。

第2题,中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开采铝土矿,产业主要是以开采业为主,铝土矿的附加值较低,A错误;能够增加铝土矿的产量,扩大几内亚外汇收入来源,B正确;提高我国铝土矿的来源,而不是进口铝,C错误;降低我国铝产业生产成本与技术有关,D错误。

故答案选B项。

第3题,电解铝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资源需求量大,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由于环境压力和产业生产成本的增加,我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导致我国将电解铝产业向外转移,故答案选A项。

答案:1.D 2.B 3.A
(2018·山东潍坊二模)下表为2016年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

据此完成4~5题。

4.
A.3月B.6月
C.10月D.12月
5.该河段航运的大致规律是( )
A.1~4月份因河流断流而停止
B.8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
C.5~10月份旅客发送量逐月增加
D.至少营运8个月
解析:第4题,出现凌汛的条件是河流有冰期的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图示为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最可能发生凌汛的是10月份,所以C正确。

第5题,图示为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冬季因河流断流而停止,8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所以B正确。

答案:4.C 5.B
(2018·福建南平高级中学模拟)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

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

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

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

据此完成6~8题。

6.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北高南低B.需水北少南多
C.河网北密南疏D.降水北多南少
7.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 )
A.裂谷众多B.路程遥远
C.高差悬殊D.河网密布
8.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 )
A.死海含盐量上升
B.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
C.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
D.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
解析:第6题,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北多南少,D对。

以色列地势南高北低,不是调水的原因,A错。

需水北少南多是社会经济原因,B错。

该地以干旱缺水著称,河网密度南北都很小,C错。

第7题,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高差悬殊,地势南高北低,设多座水泵站加压,C对。

裂谷地带不是沿途消耗电能多的原因,A错。

国土南北长约400千米,南北路程较近,B错。

河网密度小,D错。

第8题,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

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蒸发量不会减少,死海含盐量上升,A对。

不影响太巴列湖入湖水量,B错。

与北部地区降水量、南部地区蒸发量变化无关,C、D错。

答案:6.D 7.C 8.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