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节选)文言文字词整理
《秋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秋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欣然:乐滋滋的)2、以天下之美尽在已(美:美景)3、至于北海。
(北海:北方的大海)4、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旋:掉转)5、望洋而若有叹曰(望洋:仰视的样子)6、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穷:尽)7、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二、通假字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泾:径,直流的水波;辩:辨,清楚)三、古今异义1、于是: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义:在这时候。
今义:表承接的连词。
)2、面目: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古义:面部。
今义:面貌)3、大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修养很高、见识很广。
今义:言行举止得体庄重)四、词类活用1、时:秋水时至(名作状,在这个时候)2、东:顺流而东行;东面而视之(名作状,向东)3、少: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形作动,小看)4、轻:而轻伯夷之义者(形作动,轻视)五、句式1、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2、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六、难句翻译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译:我将长久地被见识广的人取笑。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译:我要不是到达你的门前,就危险了。
作家作品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思想:唯心主义。
正面夸大事物的相对性,否认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别。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生活态度:顺应自然。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二者为老庄。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秋水》知识点整理
——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词类活用(14个) 时、美、东、面、少(2)、轻、穷、语、数、 号、多、盈、虚、博
二、通假字(5个) 泾、辩、虚、豪、卒 三、古今异义(9个) 1、河(黄河) 3、于是(在这时) 5、大方(大道) 7、江河 (长江黄河) 9、向(先前,刚才)
2、至于(到了) 4、东面(面向东) 6、丑(鄙;按时) 2、虚 (“墟”所居之处;枯竭) 3、闻(懂得;听说;见闻) 4、若 (海神名;比得上) 5、大(巨大;“太”;大道) 6、为(看成;认为;取得、获得) 7、以(把;因为;凭;认为) 8、而(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表承接) 9、于(从;到;比;来;) 10、少(看少;以……为少) 11、之(提宾标志;的;代词,代后面一句话;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五、特殊句式(余下的自己补上) 1、东面而视(宾语前置) 2、闻道百(定语后置)
3、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 4、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6-8拘于虚也;笃于时也;束于教也(被动句 ) 9、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介词结构后置) 10、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被动句、宾语前置)
……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原文译文词解知识点汇总
秋水选自《庄子·外篇》,《秋水》篇。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假设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假设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那么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假设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不似稊米之在大〔tài〕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1〕时:按时令。
〔2〕灌:奔注。
河:黄河。
〔3〕泾:jīng通“径〞直流的水波,此指水流。
〔4〕不辩:分不清。
〔5〕旋:转,改变。
〔6〕望洋:仰视的样子。
〔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高尚之士。
〔8〕子:原指海神假设,此指海水。
〔9〕长:永远。
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10〕鼃:同蛙。
〔11〕虚:同“墟〞,居住的地方。
《秋水》翻译及文言知识重点整理
《秋水》翻译.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时:名词作状语,按季节.至:到.百:众多.川:河流.灌:注入.河:古今异义.古义:特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泾:同“径”,直.泾流:直流地水波.之:代词,这样.涘:水边,岸.渚:水中地小块陆地.崖:高地河岸.之:助词,地.辩:同“辨”,分辨,辨认.b5E2R。
秋天地雨水按季节来到了,众多地小河流地水都注入了黄河,直流地水是这样大,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辨不清是牛是马.p1Ean。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于是:古今异义.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地.于:介词,在.是:代词,这(时).焉:语气词,表停顿,不译.河伯:传说地黄河之神.欣然:高兴地样子.然:形容词词尾,……地样子.以:认为,觉得.之:助词,地.美:形容词作名词,美景.为:是.尽:都,全部.DXDiT。
在这时候,河神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觉得天下地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而:连词,表修饰.东:名词做状语,向东.行:走.至于:古今异义.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北方地大海,指东海地北部.东面:面朝着东方.面:名词作动词,面向,面朝.而:连词,表修饰.端:尽头,边际.RTCrp。
(河伯)顺着河流向东走,到了北海,面朝着东方一看,看不到水地尽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于是:古今异义.古义:在这时候.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地.焉:助词,无义.始:才.旋:旋转,掉转.其:代词,他.面目:古今异义.古义:指面部,脸.今义:指事物本来地样子.望洋向若:仰视着海神若.望洋:仰视地样子.若:海神名.而:连词,表修饰.叹:感叹.野语:俗语.之:代词,这样.闻道百:听到地道理很多.闻:听说,听到.道:道理.百:泛指多.以为:认为.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莫:没有谁.若:比得上.我之谓:即“谓我”,说我啊,说地就是我啊.之:宾语前置地标志.5PCzV。
文言文《秋水》知识点整理
一、【知识储备】1.字词积累秋水:秋天的洪水。
百川灌河:许多河流注入黄河。
灌,注入。
河,黄河。
不辩牛马:分辨不清牛和马。
辩,分辨,现在写作“辨”。
欣然:高兴的样子。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己,自身。
东面而视:面向东观看。
面,面向,朝向。
视,看。
望洋:抬着仰望的样子。
野语:俗语,俗话。
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少仲尼之间:认为孔子的学识少。
轻伯夷之义: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
方,道。
2.作家作品⑴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庄周的思想,是以老子为依归。
⑵《庄子》强调“全性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的知识和名誉地位,以追求与宇宙的抽象本质——“道”化为一体,从而达到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
《庄子》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
不同于其他人只是从统治者的残暴来看问题,作者还更为透彻地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则,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⑶背景链接本篇是《秋水》的节选,篇名为文章篇首的二字,与文章中心没有关系。
⑷《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
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白马跳过缝隙),忽然(一晃而过)而已。
二、【文本解读】一、谋篇立意:这篇文章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
二、文章脉络课文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文末),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弗如。
三、写作方法1、对比手法的运用。
《秋水》节选(九年级语文版)的字词解释
《秋水》节选(九年级语文版)的字词解释
字词积累:
秋水:秋天的洪水。
百川灌河:许多河流注入黄河。
灌,注入。
河,黄河。
不辩牛马:分辨不清牛和马。
辩,分辨,现在写作“辨”。
欣然:高兴的样子。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己,自身。
东面而视:面向东观看。
面,面向,朝向。
视,看。
望洋:抬着仰望的样子。
野语:俗语,俗话。
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少仲尼之间:认为孔子的学识少。
轻伯夷之义: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
方,道。
秋水(节选)文言文字词整理
①泾流之大“泾”同“径”,直。
②不辩牛马“辩”同“辨”,辨识。
2、词类活用
①且夫我尝少仲尼之贤“少”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
②而轻伯夷之义“轻”,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轻
③秋水时至“时”,名词用作状语,按时令
④顺流而东行“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⑤东面而对“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3、特殊句式
①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应为“若己”,意为“比得上自己”。
②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应为“谓我”,意为“说的是我”。
③闻道百定语后置,应为“百道”,意为“很多的道理”。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表示被动的固定结构。
⑤我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固定结构,可翻为“不是……,就……”
4.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
望洋向若(联绵词,仰视的样子)
大方之家(修养高,明白事理)
秋水时至(时令,季节)
之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有教师对“之”的用法提出质疑,有待查实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秋水》节选(九年级语文版)的字词解释
1)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2)古今异义词东面而视(面:动词,面对,面向。
东面,古指面朝东,今为方位名词)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古指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现泛指有某种专长的人、有见识的行家。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
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百川灌河(古特指黄河。
今指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词类活用秋水时至(名词"时"作动词"至"的状语:按时令,按季节)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少,小看)而轻伯夷之义(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轻。
轻视)(4)特殊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要)不是,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秋水(节选)》基础字词梳理
精选教育课件
8
6.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2)状语后置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宾语前置句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4)定语后置句
闻道百
精选教育课件
9
5)固定句式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 则 , 表 选择“不是……就”)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表被
动)
精选教育课件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义:介词短语,在这种 情况下;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精选教育课件
7
(2)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古义:专指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3)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深明大义或专 长于某种学问;今义:不吝啬,自然,不拘束)
精选教育课件
4
精选教育课件
5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顺流而东.行(向东) 秋水时.至(按季节,依时令) (2)形容词作名词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景)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以……为
少/以……为轻)
精选教育课件
6
4.通假字
(1)泾.流之大(“泾”通“径”,直) (2)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 5.古今异义
《秋水(节选)》基础字词梳理
精选教育课件
1
字音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成语积累
精选教育课件
2
1.字音
两涘.(sì) 伯夷.(yí)
渚.崖(zhǔ) 殆.矣(dài)
《秋水》翻译及文言知识
《秋水》翻译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时:名词作状语,按季节。
至:到。
百:众多。
川:河流。
灌:注入。
河:古今异义。
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泾:同“径”,直。
泾流:直流的水波。
之:代词,这样。
涘:水边,岸。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崖:高的河岸。
之:助词,的。
辩:同“辨”,分辨,辨认。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了,众多的小河流的水都注入了黄河,直流的水是这样大,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辨不清是牛是马。
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古今异义。
古义:在这时。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于:介词,在。
是:代词,这(时)。
焉:语气词,表停顿,不译。
河伯:传说的黄河之神。
欣然:高兴的样子。
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以:认为,觉得。
之:助词,的。
美: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为:是。
尽:都,全部。
在这时候,河神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觉得天下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
3.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而:连词,表修饰。
东:名词做状语,向东。
行:走。
至于:古今异义。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北海: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
东面:面朝着东方。
面:名词作动词,面向,面朝。
而:连词,表修饰。
端:尽头,边际。
(河伯)顺着河流向东走,到了北海,面朝着东方一看,看不到水的尽头。
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于是:古今异义。
古义:在这时候。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焉:助词,无义。
始:才。
旋:旋转,掉转。
其:代词,他。
面目:古今异义。
古义:指面部,脸。
今义:指事物本来的样子。
望洋向若:仰视着海神若。
望洋:仰视的样子。
若:海神名。
而:连词,表修饰。
叹:感叹。
野语:俗语。
之:代词,这样。
闻道百:听到的道理很多。
闻:听说,听到。
道:道理。
百:泛指多。
以为:认为。
《秋水》文言文知识整理36222
《秋水》文言文知识整理36222-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秋水一、通假字1.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
)2.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辨认。
)二、古今异义1.于是..焉河伯欣然而喜(古义:在这时候。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义:脸。
今义:指事物本来的样子。
)3.至于..北海(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今义:慷慨,不吝啬。
)三、一词多义1.见(1)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表被动(2)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看见2.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名(2)以为莫己若.动词,比得上3.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2)始.吾弗信开始4.闻(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动词,听说(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见闻,学识四、重点虚词1.之(1)泾流之.大代词,这样(2)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标志(3)仲尼之.闻助词,的(4)两涘渚崖之.间助词,的(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助词,的(6)野语有之.曰代词,这样(7)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助词,的(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助词,取独(9)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助词,的(10)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助词,的2.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在。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东面.而视(面向,面朝)2.名词作状语(1)秋水时.至(按季节)(2)顺流而东.行(向东)3.形容词意动用法(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认为...少,小看)(2)而轻.伯夷之义者(认为...轻,轻视)4.形容词作名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景)六、特殊句式1.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表被动)2.宾语前置句(1)我之谓也(“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我谓也”。
秋水文言文知识
秋水文言文知识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秋水》文言文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
2.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辨认。
二、古今异义1.于是焉河伯欣然而喜古义:在这时候。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义:脸。
今义:指事物本来的样子。
3.至于北海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今义:慷慨,不吝啬。
5.百川灌河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东面而视面向,面朝2.名作状(1)秋水时至按季节(2)顺流而东行向东3.形容词意动用法(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认为...少,小看(2)而轻伯夷之义者认为...轻,轻视4.形容词作名词(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景四、一词多义1.见(1)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表被动(2)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看见2.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名(2)以为莫己若动词,比得上3.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2)始吾弗信开始4.闻(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动词,听说(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见闻,学识5.之(1)泾流之大代词,这样(2)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标志(3)仲尼之闻助词,的(4)两涘渚崖之间助词,的(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助词,的(6)野语有之曰代词,这样(7)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助词,的(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助词,取独(9)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助词,的(10)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助词,的6.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在。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五、特殊句式1.被动句(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宾语前置句(1)我之谓也(“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我谓也”。
)(2)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己”置于谓语动词“若”前面,即“莫若己”。
《庄子-秋水(节选)》原文、注释、译文
《庄子-秋水(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原文】《秋水(节选)》《庄子》秋水时①至,百②川③灌④河⑤。
泾流⑥之大,两涘⑦渚崖⑧之间,不辩⑨牛马。
于⑩是(11)焉(12)河伯(13)欣然(14)自喜,以(15)天下之(16)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17)行,至于北海(18)。
东面(19)而视,不见水端(20)。
于是焉河伯始(21)旋(22)其(23)面目(24),望洋(25)向若(26)而叹曰:“野语(27)有之(28)曰‘闻道(29)百(30),以为莫己若(31)’者,我之谓(32)也。
且夫(33)我尝(34)闻少(35)仲尼(36)之闻(37),而轻(38)伯夷(39)之义者,始(40)吾弗(41)信,今我睹(42)子(43)之(44)难穷(45)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46)矣。
吾长(47)见笑于(48)大方之家(49)。
”北海若曰:“井蛙(50)不可(51)以(52)语于海(53)者,拘于虚(54)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55)于时(56)也。
曲士(57)不可以语于道者,束(58)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59)知尔(60)丑(61)。
尔将可与语大理(62)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63)海,万川归之(64),不知何时止(65)而不盈(66);尾闾(67)泄之,不知何时已(68)而不虚(69)。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70)。
此其过(71)江河之流(72),不可为量数(73)。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74)者,自以比形(75)于天地,而受(76)气于阴阳(77)。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78)存乎见少,又奚以(79)自多(80)?计(81)四海之(82)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83)空之在大泽(84)乎?计中国(85)之在海内,不似稊米(86)之在大仓(87)乎?号(88)物之数谓之万,人处(89)一焉(90)。
人卒(91)九州,谷食之所生(92),舟车之所通(93),人处一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泾流之大“泾”同“径”,直。
②不辩牛马“辩”同“辨”,辨识。
2、词类活用
①且夫我尝少仲尼之贤“少”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
②而轻伯夷之义“轻”,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轻
③秋水时至“时”,名词用作状语,按时令
④顺流而东行“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⑤东面而对“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3、特殊句式
①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应为“若己”,意为“比得上自己”。
②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应为“谓我”,意为“说的是我”。
③闻道百定语后置,应为“百道”,意为“很多的道理”。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表示被动的固定结构。
⑤我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固定结构,可翻为“不是……,就……”
4.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
望洋向若(联绵词,仰视的样子)
大方之家(修养高,明白事理)
秋水时至(时令,季节)
之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有教师对“之”的用法提出质疑,有待查实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