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生活中的噪音》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8《生活中的噪声》l粤教版
课题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生活中的噪声
单元
3
学科
科学知识 1、了解身边的噪声现象; 2、知道噪声是可以防控的。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测量,了解身边的噪声现象; 2、能够控制实验变量,认识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是有差别的。 科学态度 1、乐于尝试用各种材料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2、愿意采取行动,减少噪声危害。 探究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
做探究实验的方法。
教学过程
科学
年级 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课前问答。 1、思考:产生回声需要哪些条件? (首先要有障碍物的存在,其次声源要与障碍物存 在一定的距离。) 2、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小鸟的 叫声悦耳,工地上嘈杂的声音却让我们难受呢? (有,因为小鸟的叫声是乐声,而工地里的声音是 噪声。) 3、生活中你还听到哪些令你感到难受的声音? (汽车的轰鸣声、工业机器作业声、飞机起飞的声 音等。) 二、问题引入。 1、出示情景图,波波和彬彬在路边讨论的情景, 引出疑问: 问题 1:波波和彬彬在讨论什么? (他们在讨论高架路两边的隔墙。) 问题 2 :为什么高架路两边要有隔墙呢? (因为高铁进过时,会产生很大的声音,隔墙就是 来隔离声音的。)
板书
生活中的噪声 噪声:嘈杂、刺耳,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
1、为了减少噪声危害,人们往往采用隔音材料或 吸音材料制造隔音墙、耳塞等。 (出示戴上耳塞防噪的方法)
2、思考:想要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怎么样, 我们该如何做实验? ( 1)首先我们要控制声源不变然后再使用不同的 材料进行隔音效果测试。 ( 2)在选用不同材料测试时,它们的厚度要尽量 保持一致。 3、探究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
【精品】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 第24课 生活中的噪声|粤教版
第三单元声音第24课生活中的噪声教学目标1使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体验问题,让学生充分关注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通过采访收集事例、自主查询科学资料、走访相关部门、访问有关人员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的社会实践能力。
2认识噪音的形成与噪音带来的危害。
3通过对声音传播的原理学习与探究,了解目前消噪的方法,引发联想,产生改造生活的美好愿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认识噪音的形成与噪音带来的危害。
难点:通过对声音传播的原理学习与探究,了解目前消噪的方法设计: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方法:观察、实验、分析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什么是噪声自然界和人类存在于声音的世界。
声音对于人们有绝对的意义,但是,正像任何事物都必须有限度一样,声音也必须有适当的“度”。
如果声音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就会成为干扰人们正常生活的噪声。
学生交流讨论什么样的声音才是噪声。
老师告诉大家正确的解释:物理学角度的噪声是指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体发出的声音。
环保角度的噪声是指凡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二、分析问题——噪音危害知多少噪音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你知道它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吗?(可以采用上网查询、书本摘录、采访有关技术部门等方式来了解。
)课堂汇总:1、汇总搜集到的资料:(听觉、身体、神经、精神、视觉等……)2、学校里的实验:用噪声测试仪来进行测试实验:记录下安静时、吵闹时、读书时、操场上等不同地点和时间所产生的噪音分贝数和人的感受。
3、老师给大家一些确切的数据(科学数据分析),补充说明噪音的严重程度和对人危害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不能测试到的工厂、工地、大马路、飞机场等地点)总结:所以象我们老师和学生常处在喧闹的环境中,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是很严重的。
三、调查感受——寻找噪声源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吵闹,噪音成了世界繁荣的代价。
我们东台也正在迅速崛起,但一系列的噪音问题也随之而来。
你是否关注过我们的城市,哪些地方是噪音最为肆虐的地方?哪些地方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安宁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做个调查吧!可以采用观察、实地考察、采访、听介绍、向长辈咨询等方式,记录下噪音地区的群众对噪声的感受,写几个事例。
18.《生活中的噪声》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粤教版
(5)噪声与心理健康:介绍噪声对人类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和减轻这些影响。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3. 随堂测试:教师设计随堂测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查学生对噪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给予评价。
4. 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噪声的产生和控制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数据记录、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答案准确度、思考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18.《生活中的噪声》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粤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生活中的噪声》,来源于四年级上册科学粤教版。课程主要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危害和控制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噪声对生活的影响,掌握控制噪声的方法,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声音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方法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1)收集身边的噪声源,进行分类和记录,分析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调查所在社区的噪声污染现状,了解居民对噪声污染的看法和建议。
(3)设计一个噪声控制方案,针对一个具体的噪声源提出解决办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噪声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2. 培养学生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噪声?2. 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有哪些?3. 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心理的影响;4. 如何有效减少生活中的噪声?三、教学设计:1. 导入环节(10分钟):播放一段城市街头的录音,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生活中的噪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解(30分钟):通过PPT展示噪声的定义、分类、常见来源,以及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心理的不良影响。
3. 案例分析(2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类型噪声对人们的影响。
4. 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就自己讨论的案例内容进行展示和讨论,其他小组可提出问题和意见。
5. 知识巩固(15分钟):设计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噪声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评价教学效果。
四、课堂延伸:1. 深化拓展:安排学生到周边环境噪声比较严重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以加深对噪声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 学科整合:结合音乐、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探讨音乐对人们情绪和生理的影响,从多角度了解声音对人类的重要性。
3.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整理一份生活中常见噪声源清单,并提出降噪措施,督促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五、评价方式:1. 学生作业:作业完成度、内容准确性和深度;2. 小组讨论表现:合作能力、讨论的深度和广度;3.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噪声问题的整体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活动安排:在课程设计中应保持活动多样性,增加学生参与度和兴趣;2. 学生引导: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实践;3. 教学资源: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践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生动性。
《生活中的噪声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生活中的噪声》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影响;
2. 掌握减少噪声污染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珍爱环境的认识和行动。
导学内容:
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类健康的风险有哪些?
2. 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有哪些?
3. 如何减少生活中的噪声污染?
4. 个人如何从平时生活中做起,珍爱环境,减少噪声污染?
导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噪声污染?噪声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步:进修
1. 了解噪声的定义和风险:
噪声是指那些不期望的声音,它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包括耳膜受损、听力下落、睡眠障碍、情绪波动等。
2. 探讨生活中的噪声源:
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交噪声、家庭噪声等。
3. 进修减少噪声污染的方法和技巧:
- 减少交通噪声:选择低噪声的交通工具、避免高峰时段出行等;
- 减少家庭噪声:应用隔音材料、减少家电应用时的噪声等;
- 个人防护:佩戴耳塞或耳罩等。
第三步:实践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减少噪声污染的方案,并向全班汇报。
第四步: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认识到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风险,掌握减少噪声污染的方法和技巧,并培养珍爱环境的认识和行动。
拓展延伸:
1. 学生可自主收集有关噪声污染的信息,撰写小结或心得体会;
2. 学生可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内地区的噪声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学生可组织相关活动,倡导减少噪声污染,珍爱环境。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24课《生活中的噪声》说课稿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24课《生活中的噪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噪声》是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24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噪声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噪声的来源、特点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噪声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等基本知识,这为学习《生活中的噪声》奠定了基础。
但噪声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对于噪声的分类、测量等知识仍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噪声的来源、特点及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从生活中减少噪声的干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噪声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噪声的来源、特点及对生活的影响。
2.难点:噪声的测量方法及如何减少噪声的干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引出本课主题。
2.探究噪声的来源: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分析其产生原因。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噪声的特点,如响度、频率等。
4.讨论噪声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举例说明噪声对生活的影响,如影响学习、休息等。
5.减少噪声的干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噪声的干扰,如隔音、降噪等。
6.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减少噪声的方案,并进行展示。
7.总结与拓展: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如生活中噪声的来源及影响。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来源:生活中各种声音•特点:响度、频率等•影响:影响学习、休息等•减少噪声:隔音、降噪等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验参与度、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熟识生活中的各种噪声对个人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2.培育同砚正确的环境保卫认识和环保行为习惯。
3.提高同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噪声?不同类型的噪声有哪些?2.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有哪些?分别来自哪些方面?3.噪声对人类健康的风险有哪些?4.如何有效缩减生活中的噪声污染?5.个人如何做到保卫环境,缩减噪声污染?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引导同砚谈论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噪声,引出“噪声”这一主题,并提出谈论问题。
第二部分: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什么是噪声,不同类型的噪声有哪些;2.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和其影响;3.讲解噪声对人类健康的风险;4.探讨如何有效缩减生活中的噪声污染。
第三部分:小组谈论(15分钟)将同砚分成小组,让他们谈论生活中的噪声源,并联想如何缩减噪声污染。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谈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沟通互动。
第四部分:进修任务(20分钟)同砚回到座位,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资料进修,并撰写50字以上的进修总结。
第五部分:口头表达(15分钟)每位同砚进行口头表达,分享自己对于噪声问题的看法和应对方法。
四、作业安置:1.要求同砚结合生活实际,绘制一幅描绘噪声对健康的影响图,并写一篇100字以上的读后感。
2.让同砚到周边环境中,观察并记录噪声源,写一份自我觉察报告,总结生活中的噪声问题。
3.鼓舞同砚乐观参与周边环境的噪声整治和环境保卫活动,并在班会上分享自己的心得。
五、评判方式:1.以作业完成状况评分,包括制作图画和读后感的表达。
2.口头表达能力的展示和表达的深度。
3.参与环境整治活动,并乐观分享心得体会。
六、延伸拓展:1.组织同砚到社区卫生站或医院参观,了解噪声对健康的详尽风险。
2.邀请环境专家来进行噪声污染问题的讲座,让同砚了解更多的环境保卫知识。
3.在学校周边进行环保宣扬活动,增强同砚对噪声问题的熟识和关注度。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噪声无处不在。
无论是来自街道上的车辆喇叭声、施工工地的机器轰鸣声,还是家里的电视机、空调等电器设备的噪音,噪声都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噪声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并提出有效的噪声管理措施。
二、作业目标1. 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来源;4. 提出针对性的噪声管理措施。
三、作业内容1.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以及对人体健康的风险;2. 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并记录下常见的噪声来源,比如家庭、学校、街道等地方;3.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噪声来源,进行深入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噪声管理建议;4.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PPT等形式,将自己的钻研效果进行展示。
四、作业要求1. 作业形式不限,可以是文字报告、图片展示、PPT演示等形式;2. 作业内容要求准确、清晰,能够表达学生对噪声问题的深刻理解;3. 作业需要包括噪声来源的分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噪声管理建议等内容;4. 作业提交时间为两周后,学生可以选择个人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
五、评分标准1. 对噪声的定义和分类有清晰的理解,10分;2. 对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深入的分析,20分;3. 对噪声来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15分;4. 提出的噪声管理建议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15分;5. 作业完成形式新颖、内容丰富,10分;6. 语言表达准确、清晰,10分;7. 总体评判,20分。
六、作业实施1.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始进行作业的钻研和准备工作;2. 学生可以在教室上进行展示,与同砚分享自己的效果;3.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质量进行评分,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增强他们对健康环境的认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24生活中的噪声教学设计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生活中的噪声教学设计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一、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噪声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第三单元声音的第八课。
噪声和我们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
通过本课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存在,还要认识到它离我们其实很近。
最后让学生知道噪声是可以防控的。
教材共编排两个活动,活动1.那里有噪声,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噪声并引导学生观察或测量身边的噪声,活动2隔音防噪,是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认识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是有差别的。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噪声都很熟悉,但噪声是如何形成的,噪声的危害、噪声的防控大部分学生并不清楚。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了解身边的噪声现象。
知道噪声是可以防控的。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观察、测量,了解身边的噪声现象。
能够控制实验变量,认识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是有差别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愿意采取行动,减少噪声危害。
四、教学重点:了解身边的噪声现象。
知道噪声是可以防控的。
五、教法: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将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观察法、讲述法、实验法。
六、教学准备:剪刀、闹钟、棉布、海绵、瓦楞纸、木板等。
七、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原有的教学经验和认知规律,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以下四个环节:(一)、媒体出示:生活情境:波波和彬彬正在讨论高架路两边的隔音墙。
产生问题:为什么高架路两边要有高墙呢?(二)活动1哪里有噪声教师谈话:路边的高墙是为了隔绝噪声。
提出问题:什么是噪声?组织学生:讨论和举例说明。
导出噪声的概念:比较嘈杂、刺耳,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问题驱动:噪声会对我们生活乃至健康造成影响,那么我们身边的噪声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学生:观察或测量身边的噪声教师引导:可以使用分贝计进行噪声测量。
如果没有仪器,则可以用耳朵去聆听。
《生活中的噪声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生活中的噪声》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文,学生能够了解噪声对生活的影响,认识到保持环境安静的重要性,并学会有效应对噪声的方法。
导学内容:
1. 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2. 认识到噪声对生活的负面影响
3. 进修如何有效应对噪声
导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生活中的噪声对我们有哪些影响?你平时会遇到哪些噪声?这些噪声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的?
第二步:进修
1. 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通过阅读文章《生活中的噪声》,学生了解到噪声对人体的风险,如对听力、心理健康等造成的影响。
2. 认识到噪声对生活的负面影响
让学生思考:噪声会影响我们的进修和工作效率,会导致失眠等健康问题,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情绪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噪声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负面影响。
第三步:讨论
与学生讨论:你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哪些噪声?这些噪声是如何影响你们的生活的?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应对这些噪声吗?
第四步: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保持环境安静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学会在噪声环境下保持岑寂、集中注意力,学会有效应对噪声的方法。
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应对生活中噪声的文章,包括自己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噪声和对应的解决方法。
【拓展】
1. 让学生自主收集生活中的噪声,并对这些噪声进行分类和分析。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应对噪声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有效应对噪声的方法,并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第24课生活中的噪声粤教版
第三单元声音第24课生活中的噪声教学目标1使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体验问题,让学生充分关注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通过采访收集事例、自主查询科学资料、走访相关部门、访问有关人员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的社会实践能力。
2认识噪音的形成与噪音带来的危害。
3通过对声音传播的原理学习与探究,了解目前消噪的方法,引发联想,产生改造生活的美好愿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认识噪音的形成与噪音带来的危害。
难点:通过对声音传播的原理学习与探究,了解目前消噪的方法设计: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方法:观察、实验、分析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什么是噪声自然界和人类存在于声音的世界。
声音对于人们有绝对的意义,但是,正像任何事物都必须有限度一样,声音也必须有适当的“度”。
如果声音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就会成为干扰人们正常生活的噪声。
学生交流讨论什么样的声音才是噪声。
老师告诉大家正确的解释:物理学角度的噪声是指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体发出的声音。
环保角度的噪声是指凡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二、分析问题——噪音危害知多少噪音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你知道它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吗?(可以采用上网查询、书本摘录、采访有关技术部门等方式来了解。
)课堂汇总:1、汇总搜集到的资料:(听觉、身体、神经、精神、视觉等……)2、学校里的实验:用噪声测试仪来进行测试实验:记录下安静时、吵闹时、读书时、操场上等不同地点和时间所产生的噪音分贝数和人的感受。
3、老师给大家一些确切的数据(科学数据分析),补充说明噪音的严重程度和对人危害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不能测试到的工厂、工地、大马路、飞机场等地点)总结:所以象我们老师和学生常处在喧闹的环境中,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是很严重的。
三、调查感受——寻找噪声源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吵闹,噪音成了世界繁荣的代价。
我们东台也正在迅速崛起,但一系列的噪音问题也随之而来。
你是否关注过我们的城市,哪些地方是噪音最为肆虐的地方?哪些地方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安宁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做个调查吧!可以采用观察、实地考察、采访、听介绍、向长辈咨询等方式,记录下噪音地区的群众对噪声的感受,写几个事例。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其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噪声:噪声的概念及特点。
2. 噪声的分类: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噪声种类及来源。
3. 噪声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概念引入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环境中的噪音,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噪声,噪声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第二步:知识讲解教师介绍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引导学生对噪声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第三步: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案例,分析其来源、危害和对策,并展示给全班进行讨论。
第四步:实践操作学生团队合作,设计一个关于噪声防护的小组实践方案,包括调查周围环境中的噪声情况、提出改善建议并实施。
第五步:成果展示学生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并进行总结和分享经验,加深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四、评价方式1. 组内评价: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和其他组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合作精神、贡献度和表现等方面。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对噪声问题的认识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图书资料:关于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2. 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环境中的噪音和噪声源。
3. 实践工具:调查问卷、实地调查工具和防护装备。
六、课后延伸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噪声防护的宣传展板,并在学校进行展示。
2. 鼓励学生自发进行噪声问题的实地调查和实践活动,增强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噪声问题的定义、分类和危害,培养对噪声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其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和防范生活中的噪声问题,提升整个社会的环境质量和人民的生活幸福感。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生活中的噪声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噪声问题,本次作业设计将以《生活中的噪声》为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
二、设计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噪声对人们的影响;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
三、设计内容:1. 学生将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场景或地点(如学校、家庭、公共交通工具等),对该场景或地点的噪声情况进行调查和观察,记录下噪声来源、噪声强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2. 学生将根据调查和观察结果,撰写一份关于该场景或地点噪声问题的报告,包括噪声来源分析、影响分析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3. 学生将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提出针对该场景或地点的具体解决方案,并设计一份实施计划。
4. 学生将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展示PPT,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分析报告以及解决方案。
四、评判方式:1. 调查报告的撰写质量(包括内容的完备性和逻辑性);2. 报告中对噪声问题的分析深度;3. 解决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4. 展示PPT的设计和呈现效果;5. 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贡献水平。
五、时间安排:1. 第一周:确定小组成员,选择调查地点,进行调查和观察;2. 第二周: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3. 第三周:讨论解决方案,设计实施计划;4. 第四周:完成展示PPT的制作,进行展示。
六、作业要求:1. 要求学生峻厉按照时间安排完成各阶段任务;2.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作业任务;3. 要求学生在展示时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4. 要求学生对其他小组的作业进行评判和点评。
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培养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团队合作认识,为今后的进修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生活中的噪声是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无论是来自交通、工作、家庭还是社交,噪声都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我们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噪声对生活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设计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对身心健康的影响;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环境珍爱认识。
三、设计内容1.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介绍噪声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一些常见的噪声来源;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噪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 制作海报:让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内容,设计海报,宣传减少噪声污染的重要性;4.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环境下的噪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5. 教室分享: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海报设计,让全班学生了解噪声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评判方式1. 小组讨论表现:包括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解决问题的创新性等;2. 海报设计评选:评选出最具创意和吸引力的海报;3. 角色扮演表现:评判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教室分享效果:评判学生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案的实用性。
五、延伸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周边环境中进行噪声测量和调查,了解真实的噪声情况;2. 社区宣传:让学生设计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减少噪声污染的重要性;3. 制定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个人或小组的行动计划,减少自身在平时生活中产生的噪声。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我们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珍爱认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创造一个更加清静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珍爱认识;2.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噪声,并提供解决方案;3.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噪声?噪声的分类和来源;2. 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心理的影响;3. 如何有效减少生活中的噪声;4.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珍爱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城市中车辆喧嚣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的强度和影响;2. 知识讲解:介绍噪声的定义、分类和来源,以及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心理的不良影响;3. 案例分析: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噪声源,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平时生活中有效减少噪声,并提出解决方案;5. 制作海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珍爱的海报;6. 分享交流: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解决方案;7.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四、评判方式:1. 参与度评判:根据学生在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判;2. 作业评判:评判学生制作的海报内容和设计,以及对噪声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是否合理;3. 总结评判: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判,包括知识掌握水平、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五、拓展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噪声污染问题;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活动,积极推动环境珍爱工作;3. 开展“无噪音日”活动,号召学生自觉降低噪声污染。
六、教学资源:1. 录音设备和播放器;2. 海报制作材料;3. 专业人士的讲座资料;4. 环境珍爱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七、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深刻理解噪声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珍爱认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珍爱认识,为未来的环境珍爱工作奠定基础。
《生活中的噪声》 说课稿
《生活中的噪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活中的噪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噪声》是初中物理声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噪声现象的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噪声的来源、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噪声的概念、危害和控制方法可能还比较模糊。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问题,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噪声的定义和来源。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对噪声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2)通过对噪声控制方法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噪声的定义和来源。
(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2、教学难点(1)如何从物理学角度和环保角度理解噪声的概念。
(2)控制噪声途径的实际应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噪声的概念、危害和控制方法等基础知识。
(2)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噪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2、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
(2)实验探究法: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探究噪声的相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生活中的噪声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生活中的噪声》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 导入儿童工作中心,检查儿童穿着是否整齐干净,思想是否集中,准备可以开始教学。
2. 询问学生对于“噪声”这个词的理解,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有哪些。
3. 引导学生谈论噪声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二、学习目标1. 了解噪声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2. 学会识别和减少生活中的噪声。
3. 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学习内容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我们的危害有哪些?2. 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有哪些?如何识别和衡量噪声的大小?3. 如何减少生活中的噪声?个人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噪声影响?四、学习过程1. 师生共同讨论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有哪些?引导学生关注和意识到噪声对我们的危害。
2. 学生分组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噪声,如交通噪声、家庭噪声、工作噪声等,并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如何识别和衡量噪声的大小,了解不同噪声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4. 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生活中的噪声,如改善环境、使用隔音设备等方法,并讨论个人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噪声影响的策略和技巧。
5. 小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课堂拓展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义务清理噪声来源、宣传环保知识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感受不同环境下的噪声,并思考如何改善。
3.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学校中积极倡导减少噪声,建立健康、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六、课后作业1. 撰写500字以上的作文,谈谈自己对噪声的认识和生活中的噪声对自己的影响。
2. 收集生活中的噪声来源,并分析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3. 自主制定一个减少噪声的计划,并在家庭、学校中实施,记录实施效果和感受。
七、评价反馈1. 考察学生对于噪声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监督学生实施减少噪声计划的效果。
3. 收集学生对于课程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噪声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积极探索减少噪声、改善生活环境的方法,真正做到保护自己、保护环境,创造健康宁静的生活环境。
3、24 生活中的噪音 表格式教案
3、科学研究者们发现,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你能给以下场景下的人声画个声波传播图吗?(个别操作)
4、人类是聪明的,你能为他想办法来实现降噪吗?(小组讨论绘画演示)
5、噪音处处存在,我们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把我们的生活变的更美好。请你查找一下科学消噪的方法,把它用简单图示的方法告诉我们,并联想一下在生活中,哪些降噪方法是利用这些科学原理的?
布
置
作
业
课前收集有关噪音的资料
板
书
设
计
生活中的噪音
教
学后记
一、能够从学生的问题开始,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提出问题的空间。上课一开始,我先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噪音,唤起学生对噪音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噪音问题研究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并且按照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有能力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学生提出问题后,及时把这些问题打在屏幕上,与学生一起梳理问题,分析问题研究的可行性,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指导探究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本课的探究活动包括两部分,一是课前搜集资料的过程。问题解决得如何,关键在于资料搜集、调查的过程。我在课前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收集资料,并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学生在研究“噪音的来源”这个问题时,我就鼓励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噪音想起,先想想自己经常生活的学校和家庭是否存在噪音问题,然后在扩展到社会上的噪音问题。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
《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及其特点;3.学会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对生活的干扰。
二、教学内容:1.噪声的定义及分类;2.噪声对人体的影响;3.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4.减少噪声干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及其特点;3.学会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对生活的干扰。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噪声的定义、分类以及对人体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噪声的风险;2.实例法: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让学生认识到噪声的来源和特点;3.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如何减少噪声对生活的干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城市噪声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对生活的干扰;2.讲解:介绍噪声的定义、分类及对人体的影响;3.展示: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如交通噪声、工厂噪声等;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噪声对生活的影响,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减少噪声对生活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对噪声问题的关注和认识;2.作业:安置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周围的噪声源,并提出减少噪声干扰的方法;3.考核方式:通过教室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判。
七、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噪音调查,了解不同环境下的噪声水平;2.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认识。
以上是《生活中的噪声》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噪声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通过本次课程的进修,能够认识到噪声对生活的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噪声对生活的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生活中的噪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粤教科技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单元中的24课《生活中噪声》。
教学分析:
从教材角度看,《生活中的噪声》是粤教科技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单元中的24课。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身边的噪声,知道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常用方法减少噪声的办法,懂得减少噪声应从我做起,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学生角度看,三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本课程学习的方法,能自主探究科学课堂。
《生活中的噪声》是《声音》单元中的最后一课,学生已经经历了对声音的初步认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噪声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对它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建立没有完整的概念。
基于此,本课的教学致力于给学生构建完整的概念,让他们正确认识噪声,自觉在生活中减少噪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身边的噪声现象。
2.知道噪声是可以防控的。
能力培养
1.制造噪音,了解身边的噪声现象。
2.能够控制实验变量,认识不同的材料的隔音效果是有差别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2.愿意采取行动,减少噪声危害。
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实验记录等探究,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对人们的影响。
难点:指导学生自主制造噪声,制造隔音装置。
教学准备:课件、葫芦丝、小叉、沙锤、鼓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噪声
1.师导入:同学们,世界处处充满着各种声音。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声音,请同学们仔细听,你有什么感受?
2.课件出示生活中嘈杂的声音,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交流对声音的感受,引发他们对噪声的探究。
【设计意图】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效果律提到,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机体的行为后果,凡是带来满意后果的行为会被加强。
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倾听生活中的噪声,能激发他们对噪声探究的欲望。
二.发现噪声
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声音,有些声音比较嘈杂、刺耳,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这种声音就是噪声。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发现过这样的声音吗?
1.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汇报。
2.噪声也是声音的其中一种,你知道多大的声音才视为噪声呢?
3. 教师总结,帮助学生构建对噪声的初步认识:严谨来说人们会使用噪声测试仪来测量噪声,一般大于90分贝的环境为噪声环境,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的疾病发生。
【设计意图】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一般由感性到理性,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噪声,初步建立对噪声的认识,为学生对从噪声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三.制造噪声
过渡:同学们,利用噪声测试仪的确很快可以辨别噪声,但今天老师没有带噪声测试仪,只给大家带了:葫芦丝、小叉、沙锤,鼓,你们可以尝试制造一下噪声吗?
1.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葫芦丝、小叉、沙锤,鼓,鼓励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材料设计方案。
2.小组汇报交流方案,并改进方案。
3.小组领取实验材料,动手制作,并做好记录。
4..教师抛出问题追问:为什们葫芦丝、小叉、沙锤、鼓是乐器,制造出来的声音却是噪声呢?
5.小组交流,教师相机板书:乐音是有节奏,有规律,使人愉悦的,噪声是无节奏,无规律,使人难受的
【设计意图】《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
为了做到学以致用,教师为学生提供乐音与噪声的材料,鼓励学生探究,将课堂的知识用在科学的现象中,加深学生对噪声的认识。
四.防控噪声
过渡:噪声听起来确实让人很难受,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控呢?
1.教师提供:剪刀、闹钟、棉布、海绵、瓦楞纸和木板。
小组交流:如何设计隔音装置呢?
2.小组领取实验材料,动手制作隔音装置。
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不同的材料的隔音效果是有差别的,希望同学们能发现更好的防控噪音的方法,我们一起来防控噪音,好吗?
【设计意图】生活实际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利用科学道理解释生活现象。
让学生从科学探究再次回到生活中来,探究减少噪声方法,使学科学转变为用科学。
板书:
24.生活中的噪声
不悦耳
难受
无节奏、无规律
【设计意图】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又是一个微型教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的知识,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