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xxxx-22)

合集下载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2012年3月30日《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获国家住建部批复,按照住建部要求,《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总规》)成果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

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

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千呼万唤始出来!昨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正式公布,未来近20年,羊城如何发展,有了清晰脉络。

整个草案亮点颇多,赶紧来看看。

城市使命:“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独具特色,文化鲜明的国际一流城市;城市目标:至2020年:高质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兼具实力、活力、魅力的美丽宜居花城;至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成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宜居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城市水平的活力全球城市;至2050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

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富裕文明、安定和谐、令人向往的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

人口规模: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同时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区域协同:加强与香港、澳门全面深度合作;推进广佛同城、广清一体化、优化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发展布局、强化与深圳、东莞的科技合作等。

城市结构:以山水城田海为基地、以珠江水系为发展脉络、以生态廊道下相隔离、以交通骨架为支撑、聚焦航空、航运和科技创新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强化多点支撑、构建枢纽型网络空间结构。

城乡空间网络体系: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主城区: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九龙镇以南地区及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

是承担科技创新、文化交往和综合服务职能的核心区域。

副中心:南沙区全域。

是广州副中心与功能完整的滨海新城,也是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门户。

外围城区:花都城区、空港经济区、知识城、番禺南部城区、从化城区和增城城区,是承接主城区人口、功能疏解的主要区域和外围综合性服务地区。

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第一层级:城市级主公共服务中心,共2处。

第二层级:城市级次公共服务中心,共12处,分别是白云新城、白鹅潭、天河北部、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广州南站、市桥、蕉门河、新华、空港、知识城、荔城、街口。

从概念规划走向结构规划——广州战略规划的回顾与创新

从概念规划走向结构规划——广州战略规划的回顾与创新
t g W U a ; U u n i ; n Ch o HUANG n x Di g i
【 要】广州 2 0 摘 0 0年 战 略 规 划 是 结 合 城 市 发展 特 点 ,探 索城 市 快速 发 展和 市 场 体 制 下 城 市 规 划 工 作 方 法 的成 功 尝 试 。 经过 持 续 不 断 的 探 索 ,广 州
得到迅速的发展 .城市人 口规模从 18 年 3 5 9 9 6 万 增加到g 6 , 7 万 建成区面积从 5 k 4m 增加到4 5m 。 8k
为 了拓 展 2 世 纪 广 州城 市 发 展 的 战 略 思路 及 为 制 1 I 定 广 州 未 来 发 展 的 新蓝 图提 供 科 学 的依 据 .广 州 市 人 民政 府 开 展 城 市 总 体 发 展 战 略 规 划 咨 询 与 规
从概 念 规 划 走 向结 构 规 划
— —
广 州 战 略规 划 的 回顾 与 创 新
F OM R CON CEP L T P ANNI O TRU NG T S CTUR ANNI ALPL NG: VI W AND l OV TI RE E NN A ON OF S A GI . TR TE C PL AN OF GUANGZH OU
g cp a n n ; a g h u i ln i g Gu n z o
经过 了2 0 、2 0 年对城市 发展 战略的检 讨,为 03 06
落 实社 会 经 济 发展 模 式转 变的要 求 ,应 对 空间 发
展 战略转型 的挑 战,广 州 开展 了城市总体规划实 I 施保障机制研 究, 新的 发展 背景和 问题 的总结 , 并
1 7
l[ 兀
菇 } 赤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9-10-14 9:43:13 中国地产网评论数:欢迎评论广州在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持续性地开展了大量研究。

有些研究是问题导向型的,有些是实施型的,也有些是前瞻型、战略型的,大量研究成果为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储备。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前期研究报告——前言1984年国务院批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

到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城市总体规划安排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大部分已经实施完成,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

根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经过认真研究,从1989年开始修编《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在上报国务院审批过程中恰逢2000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总体规划暂缓批复,规划调整期间,广州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参照原上报国务院的城市总体规划”。

2000年,广州市开始编制《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方针,并相继编制了番禺、花都两个新区发展规划,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形成了城市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制度,及时地对规划进行政策调校,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科学性,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十五”期间,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区域中心功能进一步加强,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依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指示,在综合2000年之后广州的发展实际以及《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并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函(2005)105号文)。

2010年,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将通过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拓展并优化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由中心主城区、南沙副城区、花都副城区、萝岗副城区、荔城组团、街口组团组成的“一主三副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功能分区,强化城市六大功能建设目标:经济中心、国际都会、创业之都、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和谐社会。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15•【文号】国函〔2024〕137号•【施行日期】2024.09.1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3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广州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性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等功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优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广州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广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8.0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9.8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29.15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9.7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135.0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9%;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45.42亿立方米;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广州未来十年发展规划

广州未来十年发展规划

广州未来十年发展规划来源:南方网发表评论()历时四年编制的《-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新近出炉。

这份规划报告在重新梳理广州战略规划体系的前提下,对未来十年广州的发展轮廓进行了勾勒: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

该份规划汇聚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城市规划院、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五家研究机构的集体智慧。

规划对广州过去年发展进行了分析:过去年迅猛的经济发展也遗留下老城区人口饱和、环境受到侵蚀和污染的问题;大学城也未能如愿带动城市的自主创新,珠江新城虽是CBD却被住宅大量占据、城市舒适度有所下降等。

对广州未来年的战略规划将坚决避免“摊大饼”式的发展,以免陷入城市无序发展的通病。

未来年,广州将以旧城区为主中心,形成番禺、南沙、花都等为六个副中心,众多卫星城镇形成的立体组团将成为整个大广州的发展态势。

规划对广州的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

未来的发展将以两个定位为根,延续生长出“国际商贸会展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制造业基地”等多个内容,而所有的定位都最终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交通、生态、产业布局。

在战略规划为广州描绘的下一个年的蓝图中,广州未来的中心城区将进一步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加快产业改造,建设信息、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和相关配套服务,副中心城区将发展大型钢铁、石化、汽车等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

至于劳动密集型、污染严重的产业类别未来将逐步淘汰和迁移至城市外围。

上述产业调整的直接结果是未来城区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取而代之的将是高端人才向中心城区集中,而产业工人将逐渐向城市外围迁移。

为此,战略规划提出,未来要给城市外围增加学校、医院、便利的商业网点,形成功能齐全的社区,特别在有大型产业项目布局的地方,结合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建设产业工人居住区,建立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网络。

通过以上各方面条件的改善,提升外围片区对人口的吸引能力,形成多个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新市镇,从而疏解城区人口及对外来人口进行分流,在空间上形成人口的合理分布。

广州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广州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信息港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生物岛、广州大学园区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广州创新人才和信息汇集的核心区,将建设成为迎接IT与信息时代的“信息港”。
四个大型物流中心:
•北部结合新白云国际机场、铁路、公路等对外交通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中心。
•南部结合龙穴岛深水港、疏港铁路、疏港公路建设,发展仓储物流中心。
•西部基于广佛都市圈的长远发展,考虑在芳村发展商品物流中心。
两轴:两条城市功能拓展轴
•东移轴:规划以珠江新城和天河中心商务区拉动城市商务中心功能东移,形成自中心城区、珠江新城、黄埔工业带向新塘方向的传统产业“东移轴”。该区目前尚有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储备,有良好的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开发已经有相当的基础。
•南拓轴:地铁四号线和京珠高速公路的定线,串联了一批基于IT和信息产业的新兴产业地区,从广州科学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生物岛、广州大学园区到广州新城、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龙穴岛深水港,可以提供约200平方公里区位优良的城市用地储备。规划确定该发展轴线为“南拓轴”。其中:
•结合广州市“一河多岸”城市景观,重塑珠江“母亲河”形象,形成“江城一体”的适宜人居住的富有滨江城市特色的山水人情城市,再造美丽江城。规划提出三条沿江发展的城市空间方案。
沿珠江前航道发展带,约432平方公里;
沿珠江后航道发展带,约91平方公里;
沿沙湾水道发展带,约160平方公里。
两个转移带:
白云山西侧“北部转移带”,是广州市旧城传统商业贸易功能疏解和发展的继续,必须采用严格控制下的低强度开发。作为旧城功能的补充,发展全市性的商贸物流中心,开发低强度的居住区。
广州的发展应以区域的共同发展为基础,加强区域的分工与合作,在区域整体协同发展中再创新优势。
5本次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深化工作旨在概念规划咨询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选择与深化,形成综合性成果。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

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

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保护历史传统文脉。

重点保护与修复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四地”特色的空间载体。

凸显现代特色风貌。

广州城市战略规划

广州城市战略规划

广州城市战略规划--“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2000年开始,广州城市战略规划确定为十字方针——“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

那么,这些年过去了,广州的战略规划取得怎样的成就,赋予房地产的机会又是如何?东进:“东进”是2000年以来广州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如今,天河区东部、黄浦区西部等已纳入成熟城区的范畴,而科学城板块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迅猛,出现了保利林语山庄、万科城等代表性项目。

广园东-增城板块,近年来随着"东进"策略的推进,市政配套建设不断完善。

西联:“西联”,主要是加强广佛都市生活圈的建设,随着广佛地铁等城际快速干道的修建,市政配套的逐渐完善,广佛都市圈中房地产亮点频出。

南拓:“南拓”,是广州城市另一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让广州城市空间格局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的重要增长极核。

主要辐射番禺、南沙两区,其中包括闻名全国的华南板块、被誉为"中国房地产样板房--广州星河湾"等等。

北优:“北优”,主要是白云机场的搬迁,城市空间结构获得优化提升的契机。

中调:“中调”,主要是指中心城区按照“调优、调高、调强、调活”的要求,舒解密度,提升功能,优化环境,保护传统,凸显文化。

主要辐射区域包括广州旧八城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广州CBD--珠江新城。

诚然,2000年以来广州的城市战略规划使得广州城市空间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财政边界也从原来的1443平方公里扩展到3718.5平方公里,整整扩大了2.5倍。

在广州的城市战略方面,从“拉开结构、建设新区、保护名城”转向“多极提升、内调外优、保护名城”。

在时间规划方面,初定到2010年,基本完成“东西南北中”的空间拓展战略目标;2010-2015年,是空间拓展战略提升的阶段;2015年-2020年,是提升到优化的阶段。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通知

20 1 7
年第



第 第 第


十五 条 十 六条 十七条
移 动 源 和 面 源 精细 化 管 理
水环 境 治 理 总 体战 略 水体环 境 属 性 分类 管 理
饮用 水 源 环境 质 量保 障
重 污 染 水体治 理

二十
八条
第 二十 九条 第 三 十条 第 三十
广 州 市 重大 环 境风 险 源 表
目 标指 标 说 明


附件

规划


附图
附图 附图
广 州 市环 境 战 略 分 区 图
广 州 市 生 态保护 红 线 规划 图
广 州 市 生 态环 境 空 间 管 控 区 图




附图 附图
附 图


广 州 市 大气环境 空 间 管控 区 图
生 态保 护 红线 区 管 理分工
生 态保 护 红线 动 态 调 整
第五 章
严格管控环境 空 间
划定环境空 间 管 控 区 生 态环境 空 间 管 控
第 十 八条 第十九条 第



十条 十

大 气 环境 空 间 管 控

水 环境 空
间 管控
第 六章








规划总则

本文 与 正 式文 件 同 等 效 力


广 州 市人 民 政府 公 报
20 1 7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变迁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变迁

五十年代的海珠桥
五十年代的长堤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广州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广州
第九方案以大城市思想占位主导思想,第九方案比第八方案,城市用地 扩大了约80%,人口增加40万人。同时,确定在三元里以南的走马岗兴建新铁 路客运(1958年经铁道部批准)。
第一期,恢复与形成时期(1949年~1957年)
广州
建国初期,广州确立了“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目标,以重建灾区 (海珠桥、西堤、黄沙三大灾区)为起点,建设工业生产城市。 “一五”时期, 国家全面引入前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广州先后编制了9个城市总体规划 方案,最终确定城市沿珠江“向东成片发展”,并以“控制市区、发展郊区” 的工业布局方针新辟工业区,编制了《工人住宅区规划》和《新村规划》, 规划理论、技术、方法采用了前苏联模式,城市性质由近代的商业城市向工 业城市转型。
其变化历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期,恢复与形成时期(1949年~1957年) ; 第二期,波动与停滞时期(1958年~1977年) ; 第三期,发展与滞后时期(1978年~1995年) ; 第四期,制度建立与转型时期(1996年至今)。
广州
第一期始于1949年10月广州解放,标志广州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始。 区分第一期与第二期的主要依据是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三个副中心 花都副中心、增城副中心、从化 副中心。
广州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变化总结











广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完整版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完整版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目录引言 (4)(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4)(二)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 (6)(三)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过程 (9)(四)战略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17)1 回顾与挑战 (20)1.12000年战略规划要点 (20)1.2 2000年战略规划实施效果 (22)1.3机遇与挑战 (37)结语 (61)2 目标与定位 (62)2.1城市发展目标 (62)2.2城市定位与职能 (62)2.3城市规划目标 (64)3 发展战略 (67)3.1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67)3.2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90)3.3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 (97)3.4从安居到宜居—构筑宜居城乡 (106)3.5从二元到一体—实现城乡统筹 (127)4 空间与特色 (137)4.1城镇体系 (142)4.2 空间结构 (148)5 实施策略 (201)5.1生态优先串珠发展 (206)5.2优化主城构建新区 (213)5.3文化复萌强化特色 (218)5.4 制度保障持续发展 (220)引言广州市2000年的战略规划是结合城市发展特点,改进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成功尝试,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编制方法、实施检讨等方面开创性的、卓有实效的探索,为战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2007年开始,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应对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广州市及时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新一轮的战略规划经过规划咨询,多方案比选完成初步方案,落实解放思想调研成果完成中期报告,贯彻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了最终成果。

本轮战略规划不仅因应形势的变化提高了城市定位、明确了城市目标、深化细化了总体战略、科学制定了空间规划、制定了近期行动计划,还对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创新战略规划研究和编制方法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广州是中国南方的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

为了更好地引领广州未来的发展,建设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广州市制定了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旨在全面提升广州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一、创新引领是广州城市总体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广州将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体系。

建设广州创新科技园,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创新企业落户,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和政策优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广州在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

二、国际国内一流是广州城市总体发展的重要目标。

广州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化进程。

建设广州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与国际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提升外贸出口和服务贸易水平,打造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

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

三、宜居人文是广州城市总体发展的重要保障。

广州将积极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民生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提高人居品质和生活质量。

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广州的文化软实力。

四、低碳生态是广州城市总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广州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

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和措施,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

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建设和资源循环利用。

推动绿色交通建设,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广州市将加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加强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公示(全文)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

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

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保护历史传统文脉。

重点保护与修复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四地”特色的空间载体。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韩文超;刘云亚;刘松龄【摘要】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并根据不同时期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策略的不同,将城市总体规划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2000年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规划编制和实施等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政府在不同时期,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问题或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改革开放40年快速发展后,面对快速变化且日益复杂的城市发展问题,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机制逐渐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性.认为未来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重塑空间规划体系,重回总规战略性,重构“总控联动”机制.【期刊名称】《城市观察》【年(卷),期】2018(053)001【总页数】13页(P76-88)【关键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编制;空间结构【作者】韩文超;刘云亚;刘松龄【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政府规划编制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政府规划编制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7一、引言长期以来,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一直是规划实践和规划理论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实践层面,各城市政府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组织总规的编制和实施。

理论层面,学者们对总规编制和实施机制进行了持续的研究(邹兵,2003;赵民,郝晋伟,2012;郑德高,葛春晖,2014)。

尽管对于总规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论,但总规必须改革似乎已成为各方共识(陈岩松,王巍,2004;马武定,文超祥,2006;李晓江等,2011)。

但现有研究多从当下时点出发对总规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进行论述。

部分学者将总规放到更长的时间跨度,分析总规的地位、作用和演变趋势(杨保军,陈鹏,2012;易晓峰,2015),但总体而言此类研究尚不多见。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作为中国最富活力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社会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近十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绝对增长20%以上,全市总人口由770万人增长至994万人。

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对土地、环境和交通运输设施的需求急剧扩展,但是长期以来广州市中心城区发展受到“云山珠水”的自然格局、单一中心的城市结构和行政区划等三个方面的制约,难以优化空间布局,导致土地资源、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均无法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00年6月番禺、花都撤市设区。

行政区划的调整为广州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广州亟需拟定一个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的长远发展目标,并制定一个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以适应城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引导建设项目空间布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为拓展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并对城市规划的体系、层次和思想方法进行探讨,广州市政府于2000年6月邀请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五家国内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开展了广州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咨询活动。

2000年9月3日—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邀请全国规划、建筑、交通、生态专业的著名专家成功地召开了“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咨询研讨会”,同时结合五家规划咨询单位提出的规划概念与方案,对广州整体的发展策略、思路及方向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概念规划咨询研讨会达成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共识:1、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还将面临持续快速增长,广州应当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2、广州的发展应以区域的共生共荣为前提,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形成区域合作的珠江三角洲“组合城市”,在区域整体协同发展中再创新优势;3、广州应协调发展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强化教育产业的地位,实行科教兴市;4、城市空间结构应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采取“北抑、南拓、东移、西调”的发展战略;5、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重视北部山区、南部珠江口地区的生态维护以及城市组团间绿化生态隔离带的建设,把广州建设成为山水型生态城市;6、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善高快速路与快速轨道构成的双快交通体系。

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概念规划)-精品文档

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概念规划)-精品文档
10
非建设用地的涵义
•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综合国内非建设用地有关 定义,非建设用地(nonbuilt land,简称NBL)是指 •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在规 划期内不被用于城镇及乡 村建设的用地 • 它与建设用地一起构成了 整个城市的土地资源
11
案例借鉴
• 国内外一些城市已经开展了涉及非建设用地规划的
13
案例:东京城市控制区管理
东京土地利用规划图
城市提升区:1076.2 km2,占东京总面积的61.7% 城市控制区(相当于非建设用地):366.0 km2,占21.0%
14
案例:北京市限制区规划(2019-2020年)
• 《北京市限建区规划 (2019-2020年)》将北京 市域划分为禁建区、限 建区和适建区三大类。 其中,禁建区包括绝对 禁建区和相对禁建区。 绝对禁建区: 0.3%; 相对禁建区: 43.4%; 严格限建区: 29.4%; 一般限建区: 23.6%; 适宜建设区: 3.2%。
11
东进:延伸拓展,建构核心
• 延伸东进轴至荔城、石滩一带,建设萝岗新城,提升 荔城,构建东进双核心。
• 进一步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汽车、摩 托车及其配套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石化、 纺织、服装等产业。
2
北优:生态优先,打造国际空港城
• 坚持生态优先,切实保护流溪河水源及北部山林,适 当发展生态旅游。 • 以保障机场的安全运营为前提,发挥枢纽机场的带动 作用,积极拓展国际商务、会展、研发、休闲等综合 服务功能,完善物流等临空产业,打造国际空港城。
15
案例: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为984.7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地总面 积的50%,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相当于非建设用地范围。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引言 (2)(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二)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 (3)(三)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过程 (6)(四)战略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13)1 回顾与挑战 (15)1.12000年战略规划要点 (15)1.2 2000年战略规划实施效果 (17)1.3机遇与挑战 (26)结语 (42)2 目标与定位 (43)2.1城市发展目标 (43)2.2城市定位与职能 (43)2.3城市规划目标 (45)3 发展战略 (47)3.1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47)3.2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66)3.3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 (71)3.4从安居到宜居—构筑宜居城乡 (78)3.5从二元到一体—实现城乡统筹 (93)4 空间与特色 (101)4.1城镇体系 (105)4.2 空间结构 (109)5 实施策略 (150)5.1生态优先串珠发展 (154)5.2优化主城构建新区 (159)5.3文化复萌强化特色 (164)5.4 制度保障持续发展 (165)引言广州市2000年的战略规划是结合城市发展特点,改进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成功尝试,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编制方法、实施检讨等方面开创性的、卓有实效的探索,为战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2007年开始,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应对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广州市及时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新一轮的战略规划经过规划咨询,多方案比选完成初步方案,落实解放思想调研成果完成中期报告,贯彻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了最终成果。

本轮战略规划不仅因应形势的变化提高了城市定位、明确了城市目标、深化细化了总体战略、科学制定了空间规划、制定了近期行动计划,还对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创新战略规划研究和编制方法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2000年6月至9月,广州开国内大城市之先河,邀请国内五家规划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战略规划咨询工作。

2000年12月在咨询方案基础上,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进行了战略规划的整合与深化,完成了《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以下简称“2000年战略规划”),2001年4月获得广州市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0年战略规划提出了将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生活居住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和山水型生态城市的目标,以及“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发展战略,及时解决了当时条件下城市发展方向、发展思路等战略性问题,提高规划运作的时效性,对城市发展及建设活动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与控制,成为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此后,又分别于2003年、2006年开展了2000年战略规划实施检讨,开创并初步建立了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层面的动态实施检讨机制。

2003年由广州市政府主办、市规划局承办,召开了“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实施总结研讨会”,吴良镛、周干峙等院士和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参与单位和专家学者对三年来规划实施取得的成绩,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得以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建议,为进一步充实和调整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起到重要的作用。

2006年,广州市再次邀请时任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工程院院士、中规院顾问总工邹德慈等30多位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专家,召开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交通论坛,对战略规划的综合交通专项进行实施回顾研讨。

总结来看,2000年战略规划是广州市结合城市发展特点,改进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一种成功尝试:编制中强调进行高层次的战略研究,着重针对宏观的、战略的、远景的问题,就城市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交通发展战略、生态保护与建设战略三个主要方面提出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和模式,突出前瞻性、战略性、整体性与长期性;实施中强调增强规划对城市整体、长远发展的引导和控制,着重规划对市场的调控,探索建立以三年为周期的动态评价与检讨机制,有效指导城市建设。

2000年至2007年间,战略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积极地发挥了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得到强化。

2000年战略规划在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编制方法、编制内容以及规划动态实施检讨等方面开创性的、卓有实效的探索,是今后开展城市规划工作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二)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自2007年开始,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应对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广州市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咨询工作。

(1)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2000年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全球经济开放度持续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风险性和波动性加大,在城镇密集地区以城市区域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经济竞争的趋势日益明显。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作为整体迎来了代表区域,乃至中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历史机遇与责任;同时,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内部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广州既面临新的机遇, 又面临严峻挑战。

领引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城镇群综合竞争力,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升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调整总体发展战略。

如何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职能,实现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2)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 拥有2000多年悠久的历史文明, “千年商都”的繁荣源远流长。

1980 年代初, 以广州为首的珠三角地区发挥濒临港澳的优势, 以令人瞩目的速度推进了工业化进程。

改革开放30年来, 广州的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

进入新世纪,广州持续保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繁荣、经济高效。

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城市环境恶化,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不明确,土地及各种资源粗放利用,城乡统筹建设的力度不强,以及区域竞争加剧,中心城市地位受到挑战等突出的矛盾。

2003年,中央提出转变发展模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

广州市也于2004年至2006年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系列调研等活动,提出推动广州市科学发展,建设广东省“首善之区”的发展目标。

进入“十一五”时期,广州市面临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挑战,也面临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新要求。

形势的变化要求及时全面地检讨2000年战略规划,调整、深化、细化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搭建新时期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整体框架, 使广州能够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 实现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目标。

(3)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2000年花都、番禺撤市设区,广州市城市发展空间得以拓展,2000年战略规划及时调整城市功能结构和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制定了指导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经过几年发展,广州市通过拉开建设、开辟新区,多中心组团式的网络型城市结构框架已见雏形;以机场、港口、铁路为龙头,以"双快"交通体系为骨干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也已基本构建;“山、城、田、海”的生态城市架构与城乡生态安全格局初步形成;旧城改造稳步推进,旧城区的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产业开始向外围疏解。

但为了实现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地位,增强综合服务功能,领引区域发展的目标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空间发展战略需要及时做出深化、完善和调整,集中体现在:●重点突出、分片集中发展,在空间格局拓展的同时强调结构的优化与提升;●新区拓展与老区优化并举;●将全面的生态观念融入城市建设,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公交优先,大力发展大运量公共交通,构建高效、便捷、生态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城市文化的继承、发扬与建设,凸显城市景观特色。

2007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在“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基础上,增加了“中调”战略,形成了“十字方针”。

这一转变拉开了广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序幕,标志着未来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将从外延式“拓展”向内涵式的“优化与提升”转变。

这种转变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

促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统筹空间资源,来配合、实现这种转变, 选择使广州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增长的空间形态发展模式。

(4)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需要2000年以来,广州市的城市发展是在《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 —2010)》的指导下进行的, 它对促进广州市近年来经济社会与城市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总体规划指导城市中远期发展的实效性和时效性,适应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保证科学管理城市和依法行政的需要,广州市政府于2006年初启动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的前期准备工作。

2006年3月向建设部提出申请开展总规修编的工作报告,同年8月21日获批准。

为了贯彻总体规划“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组织原则,集思广益,深入研讨面向2020年的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为总体规划纲要编制提供技术支持,也需要及时开展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三)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过程●解放思想、扩大视野,从全球化与区域合作视野思考广州的定位与发展目标●贯彻生态优先、城乡一体、组团发展、节约用地与适度规模的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谋划新时期的总体发展战略●把握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深化、细化多中心网络型的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发展战略,从“拓展”走向“优化与提升”(1)开展前期研究工作2006年3-9月,开展并完成了《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报告》。

前期研究报告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广州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保障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广州的城市规划目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布局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6年9月22日召开的全国专家咨询会上,来自国内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对广州市动态检讨城市规划及其实施的做法表示认同和赞许,并就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发展战略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达成以下共识。

(2)组织开展现状调查工作2007年3月至 7月,组织开展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专项设施现状调查工作,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专项设施现状调查的衔接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