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建成后大学生交通出行方式影响研究——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为例

合集下载

区域一体化的城际旅客出行行为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区域一体化的城际旅客出行行为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基 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5 1 0 6 8 0 1 3 )
从 目的分 布看 , 除公g - 出行 ( 比例 ;  ̄ - 3 " 2 1 9 , 6 ) 和探 亲访
公 路 与 汽 运
总第 1 5 8期
Hi g h wa y s& Au t o mo t i v e App l i c a t i o n s
( 昆 明理 工 大 学 交通 工程 学 院 ,云 南 昆 明 6 5 0 5 0 0 )
摘 要 :区域 快 速 铁 路 的 出现 , 打 破 了原有 公 路 主 导 的客 运 结 构 。文 中选 择 昆明 市 客 运 枢 纽 进
行抽样调查 , 对 区域 一体 化 的城 际旅 客 出行 距 离 选择 行 为 进 行 实证 研 究 , 调 查 发 现 不 同 出行 距 离
公 路 与 t 汽 运 Hi g h wa y s 8 L Au t o mo i v e Ap pl i c a t i o n s
9 8
第 5期
2 0 1 3年 9月
区域 一体 化 的城 际旅 客 出行 行 为 研 究 *
— —
以云南 省为 例
钱 艳春 , 何保红 , 桂 姣 ,胡 林 梦
图 1 云 南 省 客 运 区域 划 分
起 讫 点 固定 的 出行 ) , 将 以上 限制性 出行剔 除后 , 每

表 2 不 同 区 域 出 行 目的 分 布 情 况 统 计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1 —2 6 6 8 ( 2 0 1 3 ) O 5 一O O 9 8 一O 5
区域经 济整合 与协 调发 展是 城市 经济发 展 的新

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路径探究——以昆明呈贡大学城为例

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路径探究——以昆明呈贡大学城为例

0 引言
人类 当前 生 产 生活 方式 造 成 了 大量 C O : 排放 , 其 引
障高 校 正常 的教 研 、 日常管 理要 求 的 情 况 下 , 努 力 打 造

个环境 友好 型、 资源 节约型 的可持续 发展 的集信 息
化、 现代化 、 低碳化 于一身的新型校 园 。本研究 所倡
导 的低 碳大 学城 是 指一 个 相 对 的 概 念 , 是 以不 影 响 当前
起的全球气候变 化带来 的威胁 已成不 争 的事实 。各 国
纷 纷 采取 措施 来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 中 国也 于 2 0 0 9年 1 1 月
学生的学 习和生活 、 老师 的教学研究等基础性活动质量
如何实现校园低碳建设极为重要。
世纪 9 0年代 的高校合并 后当前 又出现各地大学城规模
1 低碳校 园的理论依据
1 . 1 低碳校 园 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指 以低 能耗 、 低污染 、 低 排放为基础 的 发展模式 。第一次提出“ 低碳经济 ” 概念的是英 国, 它 提出发展低碳经 济的核心是在于促进 能源技术 和减排
技术 创新 、 产 业结 构 调 整 和管 理 制 度 创 新 以及 彻 底 转 变
建设 的现象 , 能 源耗 费 速 度 逐 年 增 加 。包 括 土 地 、 建筑 、
基础设备 、 交通 、 水、 电、 饮 食、 文体 、 医疗等 一系列 的消 费的增加 , 给高校带 来了沉 重的经济负担 , 给高校 的教 学带来 了较大的成本 。而通过建设低碳校园 , 可以有效
城 在 城 市 中所 占 的规 模 及 其 人 口承 载 能 力 增 大 , 因而 ,
层面的探究来对整 个大学城 的建设和发展过程进 行合 理的控制和引 导 , 从而 逐步实 现大学 城 区域 内的低碳

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研究——以昆明市轨道交通为例

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研究——以昆明市轨道交通为例

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研究——以昆明市轨道交通为例摘要:随着地铁在城市空间中作用更加凸显,以及人们出行方式的转变,轨道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成为规划设计阶段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论文从轨道交通规划入手,以昆明市轨道交通为例探讨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的关系,总结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之间存在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提出对应的策略。

推动轨道交通规划的有序开展和各项计划的落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效的不断提升,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引言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通常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手段,通过对城市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网络的整体形态。

结合城市重要客流集散点,锚固重要站点;根据客流预测数据,研判客流走廊,形成线路走向。

轨道能促进城市生活、商务、商业、娱乐设施向站点集聚,反之成熟的商业中心、商业空间又为地铁车站吸引了更多的乘客流量,两者相互依赖,协同发展,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轨道交通以其独特运营方式和大运量、准时、安全、高效等诸多优势,使其建设无可厚非地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

昆明从2005年开始就着手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前期研究工作,希望用轨道交通方式解决日益加重的城市交通问题,截止2022年底,昆明轨道交通已开通运用线路共6条,包括1、2、3、4、5、6号线,线路总长165.85千米车站103座(其中换乘站10座),日均客流量50.9万人次,轨道交通在昆明市民的日常出行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角色。

本论文从轨道交通规划入手,以昆明市轨道交通为例探讨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的关系,总结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之间存在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提出对应的策略。

推动轨道交通规划的有序开展和各项计划的落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效的不断提升,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参考。

1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学城出行特征调研大数据分析报告

大学城出行特征调研大数据分析报告

松江大学城七校师生出行特征调查分析报告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2010年1月目录第一篇调查方案及过程第1章大学城师生出行特征调查方案 (2)1.1调查目的 (2)1.2调查对象 (2)1.3调查形式 (2)1.4调查容 (2)1.4.1 基础信息 (2)1.4.2 出行信息 (3)1.4.3 满意度信息 (3)1.5调查的具体指标及调查问卷 (4)1.5.1 学生 (4)1.5.2 教师 (4)1.6调查实施方案 (5)1.6.1 抽样 (5)1.6.2 调查的场所、时间、方式 (8)1.6.3 试调查与访问员的培训 (8)1.6.4 辅助手段 (9)第2章调查及数据筛选录入过程 (10)2.1调查过程 (10)2.1.1.学生调查 (10)2.1.2.教师调查 (10)2.2数据筛选 (10)2.3问卷数据录入 (10)第二篇大学城学生出行特征调查报告第1章样本特征 (12)1.1样本容量 (12)1.2样本构成 (12)1.2.1 各校样本量 (12)1.2.2 性别比和生源地 (12)1.2.3 家庭收入情况比 (13)1.2.4 年级构成 (13)1.2.5 生家庭住址 (14)第2章出行特征基础信息 (15)2.1出行频率 (15)2.1.1 总体出行频率 (15)2.1.2 生源与出行频率 (16)2.1.3 性别与出行频率 (17)2.1.4 家庭收入与出行频率 (18)2.2出行日期 (19)2.1.1 离开学校的出行日期 (19)2.1.2 返回学校的出行日期 (21)2.3出行时段 (22)2.3.1 离开学校的出行时段 (22)2.3.2 返程的出行时段 (24)2.4出行目的 (25)2.4.1 总体出行目的 (25)2.4.2 男、女出行目的 (27)2.4.3 是否生源出行目的 (29)2.4.4 年级对出行特征的影响 (31)2.4.5 学校对出行的影响 (32)第3章出行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34)3.1出行目的 (34)3.1.1 出行目的与出行频率 (34)3.1.2 出行目的与出行日期 (36)3.1.3 出行目的与出行时段 (37)3.2出行方式 (39)3.2.1 总的出行方式构成 (39)3.2.2 主体出行方式与家庭区 (39)3.2.3 购物出行方式 (41)第4章地铁出行与公交车出行的比较 (43)4.1.1 地铁和公交出行时间比较 (43)4.1.2 各区平均出行时间 (44)4.2出行费用 (45)4.2.1 地铁出行费用 (45)4.2.2 公交出行费用 (46)4.2.3 各区出行费用 (46)4.3地铁集散时间 (47)4.3.1 学校到地铁站点时间及方式 (47)4.3.2 离开地铁后出行时间和方式比例 (49)4.4对9号线满意度 (50)4.4.1 不选择9号线出行原因 (50)4.4.2 采用所选择出行方式的原因 (51)第5章平时出行与无出行 (53)5.1平常情况下多出的出行(问卷中2.2) (53)5.1.1 出行目的 (53)5.1.2 出行频率 (54)5.2上周无出行样本分析 (55)5.3全无出行样本分析 (55)第6章单个学校学生出行特征 (57)6.1华政 (57)6.1.2 出行目的 (57)6.1.3 出行时段 (58)6.1.4 出行方式 (59)6.2对外贸易学院 (60)6.2.1 样本结构 (60)6.2.2 出行目的 (61)6.2.3 出行时段 (61)6.2.4 出行方式 (62)第三篇大学城教职工出行特征调查报告第1章样本特征 (65)1.1样本容量 (65)1.2样本结构 (65)1.2.1 性别比例 (65)1.2.2 年龄 (66)1.2.3 进校时间 (66)1.2.4 工作性质 (67)1.2.5 私家车拥有与否 (68)1.2.6 家庭居住地 (68)1.2.7 家庭收入 (70)第2章出行特征 (71)2.1出行目的与频率 (71)2.2工作性质与频率 (72)2.3出行方式 (74)2.3.1 总体出行方式 (74)2.3.2 出行方式与家庭居住区 (75)2.3.3 私家车出行 (78)2.3.4 校车出行 (78)2.4出行日期和时段 (80)第3章其他 (81)3.1回程特征 (81)3.2不选择9号线的原因 (82)3.3选择既定出行方式的原因 (83)3.4平日出行 (83)3.5七校教师出行区别 (84)附件一附件二第一篇调查方案及过程第1章大学城师生出行特征调查方案1.1 调查目的在九号线沿线站点中,大学城站主要服务于大学城的师生通勤和通学需求,客流量较大,在整个九号线客流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解大学城师生的出行特征,以及对九号线的利用和评价情况,特进行本次调查,以期估计九号线客流发展潜力,提出客流促进措施,促进九号线的利用率,并使九号线更好的为大学城师生服务。

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公交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公交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年月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公交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大学城位于城市偏远地区,地域广阔、人数众多,对于公交的需求比较的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物质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这个矛盾也日趋突出,我国的交通问题就尤为明显,特别是公共交通。

而且公共交通是被各国认为最有效率的交通方式。

大力建设公共交通是满足市场需求缓解交通拥堵的一个有力措施。

但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公交建设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中国要走向发达与世界接轨,公交建设必须摆脱落后的局面。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公交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对象为昆明市呈贡大学城的公交车,不包含地铁,在对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公交服务质量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公交服务质量的相关对策,并希望能够对国内城市公交事业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城;公交服务;服务质量;问题与对策一、绪论1.1本选题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选题研究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物质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这个矛盾也日趋突出,我国的交通问题就尤为明显,特别是公共交通。

而且公共交通是被各国认为最有效率的交通方式。

大力建设公共交通是满足市场需求缓解交通拥堵的一个有力措施。

但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公交建设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中国要走向发达与世界接轨,公交建设必须摆脱落后的局面。

而呈贡大学城作为昆明城市建设改革的第一站,必须要带一个好头。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建设的主题,公交建设的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对建设科学型城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间内,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过度依赖于资源的消耗,而忽略公交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高铁影响下的旅客出行行为研究

高铁影响下的旅客出行行为研究

缩短旅行时间
01
高铁网络的发展使得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旅 客的旅行时间明显减少。
02
高铁列车的速度和密度提高了旅客的出行效率 ,减少了在途时间。
03
高铁列车准点率高,减少了因交通延误带来的 不确定性。
增加旅客出行频率
高铁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使得旅客更愿意选择高铁出行,增加了出行频率。 高铁的快速和安全性能吸引更多的客流,尤其是商务和旅游客流。 高铁列车的班次增加,为旅客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
02
探究高铁对旅客出行行为的影响 有助于深入了解高铁在区域经济 发展中的作用,为政策制定者和 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高铁对旅客出行频率、目的地选择、出行时间等方面的影响。
研究方法
收集相关数据,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比分析高铁开通前后的旅客出行行为变化。
02
高铁对旅客出行的影响
车站安全设施
高铁车站配备了严密的安全措施,如监控系统、安检设备和消防设 施等,为旅客提供安全的乘车环境。
车辆安全设施
高铁列车上配备了多种安全设施,如紧急制动阀、车门安全装置和 旅客安全带等,确保旅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高铁运营管理对旅客出行安全的影响
1 2 3
调度指挥
高铁运营调度指挥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 通信技术,确保列车运行的准时和安全。
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提高铁路运输的可靠性。
促进公共交通
02
高铁的发展促进了公共交通的发展,使得旅客能够更加便捷地
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提高了出行效率。
减少交通拥堵
03
高铁的快速和准时特点,使得旅客更倾向于选择高铁出行,从
而减少了交通拥堵情况的发生。

高铁对昆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铁对昆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民出版社ꎬ2001������ [3] ( 英) 大卫������李嘉图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M]������ 周洁
译 ������ 北京:华夏出版社ꎬ2005������ [4] ( 瑞) 伯尔蒂尔������俄林 ������ 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 M]������ 王
继祖译 ������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ꎬ2001������ ( 责任编辑:魏书传)
关键词:沪昆高铁ꎻ区域经济ꎻ两面性
5 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一带一路” 倡议的历史节点上ꎬ
昆明市将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崭新的姿态积极融入对外贸
1����充分掌握地缘优势、全面提升区位优势而进一步拉
上海至昆明的高速铁路的互通属于我国« 中长期铁路网 动昆明的经济发展ꎮ 云南省比邻东盟自由贸易区ꎬ由借我国
FINANCE & ECONOMY 金融经济
高铁对昆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田 荟
摘要:近年来ꎬ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有效突破了我国运
2������ 高铁开通对昆明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力不足的瓶颈ꎬ产生了诸多正面效应ꎬ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
2������ 1 区位优势的提升
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ꎬ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区
由 34 小时缩短至 11 小时左右ꎮ 时间成本大幅度下降ꎬ东西 产力的提高ꎬ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ꎮ
部人员流动更为方便ꎬ真正使昆明融入全国高铁网ꎮ 它不仅
2������ 2 产业结构的优化
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ꎬ也拉近了沿途百姓的心理距
交通路线的拓展势必会带来运输的便利ꎬ在需求侧、贸
离ꎬ提升了在“ 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易的角度同时加快了商品和资金的对流ꎬ在供给侧要素的角

高铁对中国城市交通影响的研究

高铁对中国城市交通影响的研究

高铁对中国城市交通影响的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的交通需求越来越大。

高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安全的交通工具,正在对中国城市交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高铁在中国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二、高铁在中国城市交通中的地位1.高铁的快速发展自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铁线路通车以来,高铁行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城市间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截至目前,中国高铁网络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极大地提高了城市间的交通效率。

2.高铁的便捷性高铁的时速可达300公里以上,比传统铁路和公路交通更快更便捷。

乘坐高铁可以在短时间内穿越千里,大大节约了出行时间。

3.高铁的安全性高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拥有严格的安全管理系统。

与传统铁路相比,高铁事故率极低,乘客出行更加安全可靠。

三、高铁对中国城市交通的影响1.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高铁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了信息、人才和资金的流动,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高铁的开通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了经济带动效应。

2.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高铁的开通让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拓宽了就业和居住范围,提高了生活质量。

人们可以选择在不同城市工作、生活,享受多样化的城市服务。

3.减少交通拥堵和环保随着高铁的发展,许多人选择乘坐高铁出行,减少了城市间的汽车和航空交通需求,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高铁还是一种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减少了城市的尾气排放,保护了环境。

四、高铁对中国城市交通的挑战1.高铁建设成本高高铁建设、维护和运营成本较高,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压力。

一些中小城市难以承担高铁建设的巨额投资,导致高铁网络不够完善。

2.高铁与城市其他交通工具的融合问题高铁建设带来了城市间的高速交通,但与城市内部的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融合度不足,导致出行不便利。

如何实现高铁与城市其他交通工具的无缝衔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高铁带来的土地开发问题高铁站点周边土地价值上升,引发了城市周边土地的高价开发和资源浪费问题。

大学生地方依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大学生地方依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大学生地方依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呈贡大学城为例孙秀春;付保红;陈艳;王振【期刊名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年(卷),期】2016(028)006【摘要】人对居住地的依恋是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现象,大学生与大学城之间的依恋关系可以为衡量大学城规划建设的合理与否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新视角.依据地方依恋理论,构建了大学生地方依恋维度模型,以呈贡大学城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SPSS计量分析,了解了大学生对大学城的地方依恋程度差异,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得出结论:呈贡大学生的地方依恋在不同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其中地方认同程度最高,根植意愿最弱,大致处于地方认同感到依赖感过渡的阶段;功能依赖对其地方依恋的影响效应最低,并不能直接正面促进其根植性的形成;大学生由于个人背景不同,地方依恋程度有显著差异;居住时间、家乡地、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影响大学生地方依恋程度的显著因素.【总页数】8页(P52-59)【作者】孙秀春;付保红;陈艳;王振【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5.6【相关文献】1.云南省大学生运动动机的调查研究——以呈贡大学城五所高校为例 [J], 刘桂臣2.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参与公共体育课的认知情况查分析——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J], 李倩倩;李锡云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收视行为调查与分析--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学生为例 [J],4.高铁建成后大学生交通出行方式影响研究——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为例 [J], 林锦屏;韩雨婕;潘英凝5.大学生的地方依恋特征与形成机制——基于南京仙林大学城的调查 [J], 熊帼;张敏;姚磊;汪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校内出行方式选择调查报告

大学生校内出行方式选择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
2.对各种出行方式的评价
自行车: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行车是最 环保、经济的出行方式,同时也能锻 炼身体。但是,有些学生反映在高峰 期寻找停车位较为困难
步行:步行被认为是最健康的出行方 式,尤其适合短距离出行。然而,对 于距离较远或需要携带重物的学生来 说,步行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较为辛苦
电动车:电动车的速度快,省力,适 合远距离出行。然而,电动车的充电 设施并不完善,且有些学生反映电动 车的续航能力不足
步行环境改善:对于需要步行的路段,学 校可以改善路面条件,增加座椅和遮阳设 施,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的步行环境
电动车充电设施:学校可以增加电动车充 电设施,并优化充电点的分布,以满足学 生的需求。同时,可以设立专门的电动车 通道,避免与行人混行造成的安全隐患 校车班次调整:在非高峰期,学校可以合 理调整校车的班次和时间,减少学生的等 待时间。同时,可以设立校车预约系统, 让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预订座位
XXXX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 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开展出行规划课程: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 课程或讲座,教授学生如何规划和管理自 己的出行,培养他们的绿色出行意识和习 惯
建议和对策
通过上述建议和对策的实施,我们可以改善大学生的 校内出行环境,提高他们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x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 普及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
我们对某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随机 抽样调查,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

调查对象包括大一到大四的学生, 男女比例均衡,以了解他们的出 行习惯和偏好

昆明铁路需求及运营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昆明铁路需求及运营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昆明铁路需求及运营模式研究开题报告1. 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昆明市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然而,目前昆明地区的铁路运输系统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开题报告旨在对昆明铁路需求及运营模式进行研究,以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

2. 分析2.1 需求分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昆明市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这导致了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尤其是对高效、便捷的铁路运输方式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对昆明地区的铁路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昆明市民对于铁路出行方式的偏好。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结合历史客流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群对于铁路出行的态度、乘坐频率以及出行目的等信息。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昆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铁路需求。

通过分析不同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经济联系以及旅游需求等因素,可以确定昆明市与哪些城市之间需要建立或改善铁路运输线路。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昆明市的铁路运输需求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客流量数据和季节性因素,可以确定昆明地区在不同季节、节假日等特殊时间段的铁路运输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运营计划。

2.2 运营模式分析当前昆明地区的铁路运营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客流量高峰时段出现拥堵现象,列车晚点率较高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昆明地区的铁路运营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昆明地区铁路线网布局是否合理。

通过对现有线网进行评估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我们还需要考虑列车调度和停靠站点设置等问题。

通过优化列车时刻表、增加列车班次、调整停靠站点顺序等措施,可以缓解客流高峰时段的拥堵现象,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点率。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昆明地区铁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智能调度系统、电子客票系统等,可以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3. 结果通过对昆明铁路需求及运营模式的研究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昆明市民对于铁路出行方式持有较高的认可度和使用频率。

城市规划对大学生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

城市规划对大学生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

城市规划对大学生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出行行为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出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城市规划对大学生出行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效果。

首先,城市规划对大学生出行行为的影响体现在交通规划方面。

城市规划的设计可以直接影响到交通的便利性、可达性和多样性。

比如,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系统的布局,可以使大学生更方便地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

科学规划的交通系统还可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交通效率,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其次,城市规划的影响还体现在城市功能区划方面。

城市规划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商业区、居住区和教育区等。

这种区划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便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例如,规划城市附近的校园和宿舍区,可以减少大学生的通勤时间和交通成本,提高出行效率。

另外,合理规划城市的运动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对大学生出行行为的影响还体现在城市环境的舒适性方面。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可以提供更好的空气质量、更舒适的休闲空间和更美丽的自然景观。

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出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可以激发大学生步行和骑行的积极性,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的绿色化水平。

此外,城市规划还可以促进社交活动,对大学生的出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城市规划的设计可以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和社交场所,如公园、广场和图书馆等。

这些场所为大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和放松的场所,促进了社交活动的展开。

通过规划这些社交场所,城市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拓宽他们的人际网络。

然而,城市规划对大学生出行行为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规划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出行需求,否则可能导致交通不便利、环境不舒适等问题。

高铁发展下的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研究

高铁发展下的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研究

高铁发展下的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研究近年来,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张和提速,高铁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高铁的快速便捷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对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高铁发展下的城市居民出行行为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能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

一、高铁对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1. 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随着高铁网的逐步完善,高铁已经成为城市间出行的首选方式之一。

相比传统的汽车、飞机等交通方式,高铁的时刻表严格、运行稳定,能够准时到达目的地,在短时间内完成长途出行,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提升了出行效率。

2. 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选择高铁的快速便捷让许多城市居民更愿意选择高铁作为出行方式。

尤其是对于短途或中短途的出行需求,高铁成为了首选。

城市居民在出行计划中更多地考虑到了高铁的优势,选择高铁出行的比例逐渐增加。

3. 促进了城市内外的互联互通高铁的发展使得各个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

不仅是城市间的高铁通车,还有城市内地铁与高铁的衔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方式。

城市居民可以更轻松地在不同城市之间往返,促进了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二、高铁发展下的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特点1. 出行规律化程度高高铁的运行时刻表严格,城市居民出行能够更加规律化。

在高铁发展的城市,许多居民会根据高铁的运行时刻来安排出行计划,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出行规律。

2. 出行时间更加集中由于高铁的运行速度快,出行时间短,城市居民的出行时间更加集中。

高铁站在早晚高峰时段往往会出现人流高峰,城市居民出行集中度较高,对高铁站的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3. 形成了高铁出行习惯随着高铁的发展,城市居民逐渐养成了高铁出行的习惯。

对于一些城市居民来说,高铁已经成为了出行的首选方式,甚至优先于其他交通方式。

这种高铁出行习惯的形成,也为高铁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高铁发展下的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启示1. 鼓励多元化出行方式尽管高铁作为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备受城市居民追捧,但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多样性也至关重要。

高铁网络下城市交通出行行为模式分析

高铁网络下城市交通出行行为模式分析

高铁网络下城市交通出行行为模式分析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了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些年来,中国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建设了高铁网络,该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出行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城市交通出行行为模式。

本文将分析高铁网络下城市交通出行行为模式的变化,以期梳理出城市交通出行的趋势和特征。

一、高铁网络建设对城市交通出行行为模式的影响高铁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变化,首先,这种交通方式的速度比传统的飞机、汽车和火车要快得多,一些高速铁路每小时可达350公里左右,这也意味着人们的出行时间相应缩短,更多的人会选择高铁作为出行的首选。

其次,高铁的便捷性也是吸引人们的一大因素,由于高铁站一般都建立在城市中心地带或交通枢纽处,这对于人们出行的便利度有了极大的提高,许多人可以在自己家门口上车,到达目的地后也可步行或选择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进行接驳。

再者,高铁的安全性也比传统的交通工具更可靠,其完善的系统和设备极大地降低了一些人们担忧的安全风险,使人们安心使用这种交通方式。

综上所述,高铁网络的建设对城市交通出行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显著的,一方面,高铁网络的覆盖使得人们对于出行时间的花费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更多的人选择了以高铁为主的交通工具,另一方面,高铁在出行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也吸引了更多的人使用这种方式出行。

二、城市交通出行行为模式的调整高铁网络的快速发展既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同时也改变了城市交通出行行为模式的调整方式。

传统的城市交通出行模式主要有自驾、公交、地铁、出租车等方式。

然而,随着高铁的兴起,人们在选择交通方式时也开始重视接驳问题。

一方面,在高铁站附近出租车、地铁、公交等的投入使用率相应提高,地面交通网络也逐渐扩展至高铁站周边。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接驳高铁,有些城市还建立了一些旅游观光公交车,使人们在旅途中能够更加便捷地游玩。

除此之外,城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升级,一些特色的景点、商业区也因为地理位置优势的原因而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高铁开通后出行方式替代与诱发交通需求实证总结

高铁开通后出行方式替代与诱发交通需求实证总结

摘 要 : 自高速铁 路( Hi g h — s p e e d R a i l ,HS R, 以下简称 “ 高铁 ”) 开始运营 以来 ,尽 管 己历经近 5 O 年
的发 展 并 且 在 全 球 范 围 内拥 有 1 7 1 6 6 k m 里 程 , 但 是 对 于 高铁 需 求 量 的本 质 仍 然 所 知 甚 少 。 诸 多 信 息 表 明 ,全 球 高 铁 建 设项 目在 期 望 可 达 性 、 经 济 及 环 境 效 益 以及 对 高铁 预测 需 求 量 相 对 匮 乏 的跟 踪
关 键 词 :高 铁 ; 出行 方 式 替 代 ;诱 发 交 通 需 求 ;实 证
A Re v i e w o f Ex - Po s t E v i d e n c e f or Mo d e Su b s t i t u t i o n a n d I n d u c e d De ma n d F o l l o wi n g t h e I n t r o 。 d u c t i o n o f Hi g h . Sp e e d Ra i l
a f t e r i n a u g u r a t i o n o f t h e s e r vi c e s . d e s p i t e c l o s e t o 5 0 . y e a r e x p e ie r n c e o f HS R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l 7 1 6 6 k m o f HS R n e t wo r k a r o u n d t h e wo r l d .T h i s i s a r e a l l a c u n a g i v e n t h e s c a l e o f HS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r o u n d t h e wo r l d , t h e a mo u n t o f r e s o u r c e s c o mmi t t e d t o i t , t h e d e s i r e d a c c e s s i b i l i t y , e c o n o mi c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e l ' - f e c t s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HS R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v e l y p o o r t r a c k r e c o r d o f f o r e c a s t i n g d e ma n d f o r

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3篇

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3篇

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3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3篇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在节假日出去旅游,并且,寒暑期出行回家也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共同的话题。

并且因此,我们想就大学生选择何种出行交通工具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我校大学生出行状况。

二.调查准备过程:首先,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

接下来寻找了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

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1.调查时间:2013.6.10~2013.6.122.调查对象:重庆能源职业学院3.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情况。

4.调查方法:A问卷调查,共100份。

B.指定对象问询5.调查结果预测:本次调查题目贴近生活,由于某些因素限制,实施调查范围过小,能够调查的人群也十分有限,以及调查方法不够准确全面,结果必然不够准确。

况且,在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当地大学生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该调查结果可能具有片面性,但调查能代表我们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学生关于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情况,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数据统计和分析:1)调查表(共100份)调查表格式如下:1.您的性别是□男□女2.您的年级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3.您是所在院校本地(省市)学生吗□是□不是4.您觉得我们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如何□差□一般□好□很好5.您平均每月的生活费□低于500 □500~800 □800~1200 □1200以上6.您每月用于出行的费用为□低于100 □100~200 □200~300 □300以上7.您一次出行的交通话费一般是□3元以下□3~5元□5~7元□7~9元□9元以上 8.您每月的出行频率为□1~3次□4~6次□7~9次□9次以上9.您主要的出行方式为□公交车□火车□自行车□出租车□其他10.您为什么选择上述的出行方式□方便快捷□安全□价格便宜□舒适□环境好11.在大学阶段,你城市出行的主要目的为(多选)□学习□购物/娱乐□返家□会友□实习/兼职□公共事务□其他12.您觉得交通工具对个人形象的重要性□很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重要13.您最喜欢哪种交通工具□火车□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其他14.您认为哪种出行方式最划算□火车□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其他15.燃油价格上调对您有什么影响□减少出行频率□更换交通工具□没有影响16.您每次出行花费的时间为□1小时以内□1~2小时□2~3小时□3小时以上17.您的出行距离为□2公里以内□2~5公里□5~10公里□10~15公里□15公里以上18.您可以接受的候车时间为□小于10分钟□10~15分钟□15~20分钟□20分钟以上19.您一般和什么人一起外出□独自一人□男/女朋友□室友□其他20.您认为阻碍出行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闲暇时间不足□个人不喜欢出行□没有合适的外出伙伴□其他2)调查结果分析:1.出行方式选择:77%的同学热衷于公交车回家,14%的人认为公交车是最方便快捷的选择。

B题(本科生组)高铁建设对人们出行选择的影响分析

B题(本科生组)高铁建设对人们出行选择的影响分析

2019年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请先阅读“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细则”)
B题(本科生组):高铁建设对人们出行选择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几乎每家都拥有了私家车,这也就造成了每当节假日来临,高速公路就会出现拥堵情况的原因之一。

但是随着中国现代“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远途出行的人们也逐渐将高铁做为自己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高铁的修建一方面能够缓解普通列车的运行压力,另一方面对高速公路的运行也起到了减压的作用。

请你搜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1)高铁的开通,一部分人们便会选择高铁出行,从而会使得高速公路的车辆有所减少,请你选取合适的指标,分析高铁的开通对该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压力是否有所减缓,并分析是否显著。

(2)高铁即快捷,又舒适,但是相对于普通列车出行价格相对昂贵,因此不同地域的人出行方式的选择将会有所差异,请你选择发展不同的城市,尝试给出你所选城市高铁配置的最佳数量。

高铁毕业设计引言

高铁毕业设计引言

高铁毕业设计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高铁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作为一名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我选择了高铁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

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其建设和运营涉及到众多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铁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为高铁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首先,我将对高铁的建设进行研究。

高铁的建设需要考虑到众多的因素,如线路规划、站点选址、土地征用等。

我将通过对国内外高铁建设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高铁建设方案。

同时,我还将研究高铁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如何在高铁建设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次,我将对高铁的运营管理进行研究。

高铁的运营管理涉及到车辆调度、票务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我将通过对高铁运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瓶颈和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还将研究高铁的客户满意度,探讨如何提高高铁的服务质量,满足乘客的需求。

此外,我还将对高铁的技术创新进行研究。

高铁的技术创新是高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将研究高铁的列车设计和动力系统,探讨如何提高高铁的运行速度和安全性。

同时,我还将研究高铁的智能化技术,如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等,以期能够为高铁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最后,我将对高铁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

高铁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我将通过对高铁的投资回报率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评估高铁对我国经济的贡献。

同时,我还将研究高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如何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取得平衡。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希望能够全面了解高铁的建设和运营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我的毕业设计,能够为高铁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思路。

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高铁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20, 10(1), 13-21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20 in Hans. /journal/sdhttps:///10.12677/sd.2020.101002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Students’ Traffic Trips after the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A Case of Chenggong University Town of KunmingJinping Lin, Yujie Han, Yingning PanSchool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Earth Science,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Received: Nov. 14th, 2019; accepted: Nov. 27th, 2019; published: Dec. 4th, 2019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has developed rapidly, especially the official opening of Kunm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 It has had a huge impact on the choice of transportation mode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Chenggong University City. With the gradual increase in disposable funds and time, college students can frequently participate in various tourism activi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college students group in Chenggong University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to sort out and study the trans-portation modes selected by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high-speed rail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short and medium-distance travel, and also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long-distance travel; the six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safety, convenience, ra-pidity, comfort, punctuality, and personal habits. College students tend to choose high-speed rail travel;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high-speed rail, the college students’ group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factors affecting different travels.KeywordsHigh-Speed Rail Travel, Travel Mode, Influence Study, College Students,Chenggong University Town高铁建成后大学生交通出行方式影响研究——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为例林锦屏,韩雨婕,潘英凝云南大学,云南昆明林锦屏 等收稿日期:2019年11月14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27日;发布日期:2019年12月4日摘要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特别是昆明南站的正式开通运营,对呈贡大学城的大学生群体在交通方式的选择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可支配资金和时间的逐渐增多,大学生可频繁参加各种旅游活动。

因此,本文以呈贡大学城的大学生群体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法对大学生出行所选择的交通方式进行梳理与研究。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高铁在短、中途出行中优势显著,在长途出行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六大影响因素即安全性、便捷性、快速性、舒适性、准时性、个人习惯影响下,大学生皆趋向于选择高铁出行;高铁建成后,大学生群体对不同出游影响因素重视程度迥然。

关键词高铁旅游,交通出行方式,影响研究,大学生,呈贡大学城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之中,“行”的实现离不开交通,交通本身作为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媒介通道,在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

随着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交通工具不断地改进和更新,缩短了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出行时间和距离,人们的出行半径也逐渐增大,从而提高人们的出行频率。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交通圈既是经济圈,又是旅游圈[1]。

不断更新的交通工具和持续完善的交通条件,对旅游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高铁所具有的畅通高速、稳定安全、高效便捷等优点,使其在客运市场中极具优势。

高铁所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使旅游者出行半径逐渐增大,影响旅游流空间分布模式及集散态势,进而影响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变化[2] [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研究高铁驱动下旅游活动的变化,研究兴趣浓厚[4]。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高铁的运行促进学者们对交通可达性、旅游经济、旅游行为等影响研究,二是高铁的建设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促使国内外学者们就应对措施及策略等进行深入研究。

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通过对旅游者决策行为进行研究,能够了解旅游者的出行选择行为及影响机制。

目前对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二是出游交通工具的选择[5]。

而对于旅游者交通出行方式影响研究,主要是轨道交通对居民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6],而关于高铁对大学生交通出行方式影响研究较为欠缺。

在高铁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研究方面,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其旅游活动、旅游行为及旅游交通出行方式影响研究尤为重要。

本研究选取呈贡大学城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昆明高铁运营后大学生交通出行方式影响进行调查研究。

为什么昆明高铁投入运营后,呈贡大学城的大学生出游方式发生了剧变?在出行距离、安全性、便捷性等影响因素影响下,大学生更偏好于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对昆明高铁林锦屏等运营之后大学生交通出行方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能更好地应对高铁时代给旅游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2.1. 研究区概况呈贡大学城坐落贡新城雨花片区,位于吴家营、朗家营、缪家营自然村地界内,于2005年12月28日奠基,总占地24617亩,距离昆明市区约24公里。

目前,已有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及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九所高校入驻大学城,形成以产、学、研为主的科技文化城市功能区[7]。

2.2. 数据来源在收集、梳理和归纳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按照问卷设计原则初步设计调查问卷。

为验证调查问卷设计的有效性,通过预调查,对问卷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适当调整。

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为人口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所在省份、月基本生活费、出行费用来源等;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出行交通方式影响研究。

此次调查共收到197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168份,有效率为85.3%。

3. 数据分析对家庭所在省份、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月基本生活费这几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由表1可知。

Table 1.Respondents’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statistics表1.受访者社会经济特征统计表家庭所在省份人数/比例云南省省内96/57.1%省外72/42.9%性别人数/比例男94/55.95% 女74/44.05%年龄人数/比例18岁以下18~24岁24岁以上1/0.6% 160/95.2% 7/4.2%受教育程度人数/比例大专本科研究生35/20.8% 111/66.1% 22/13.1%月基本生活费人数/比例1000元以内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0元以上49/29.2% 104/61.9% 13/7.7% 2/1.2%在收集、梳理和归纳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按照问卷设计原则初步设计了调查问卷。

为验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通过预调查,对问卷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适当调整。

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为人口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所在省份、月基本生活费、出行费用来源等;第二部分为高铁建成后影响大学生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

此次调查共收到197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168份,有效率为85.3%。

(1) 家庭所在省份有效调查样本中家庭所在地在云南省的人数为96人,占有效样本总数的57.1%;外省的人数72人,占有效样本总数42.9%。

(2) 性别有效调查样本中,男性94人,占55.95%,女性74人,占44.05%。

整体来说,女性所占比例略高于林锦屏等男性。

(3) 年龄由于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所以年龄数据的差距不大,其中18~24岁这一年龄层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符合统计学计数要求。

(4) 教育程度有效调查样本中本科生的占比最大,而专科与研究生的人数相差不大,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5) 月基本生活费有效调查样本中月基本生活费处于中等水平的占多数,低水平次之,高水平的则相对较少,总体来看,月生活基本费用越高,样本数越少,样本呈不标准正态分布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