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练习卷: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与科技文化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卷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卷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65dd3afe009581b6bd9eb65.png)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卷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他们并不把事情本身认作有效准,而是把事情归结到感觉上面,以感觉为最后因由。
”“他们”指( )A.智者学派B.文艺复兴者C.宗教改革者D.启蒙运动者答案:A2.“他认为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
不存在绝对真理或公平的永恒标准。
既然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既定的时间和空间就只能有特定有效的真理。
”持此观点的是( )A.普罗塔戈拉B.柏拉图C.牛顿D.爱因斯坦答案:A3.苏格拉底指出,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
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
这一观点( )①指出了知识是人生存之本②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③认为人的道德水平是相等的④是对智者学派的反思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4.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这表明苏格拉底( )A.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B.否定理性的价值C.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D.主张美德即知识答案:C5.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
此观点( )A.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B.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潮流C.是外邦人与罗马公民斗争的产物D.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答案:A6.(2018·浙江余姚选考模拟)“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
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
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
”这一情形所出现的时代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B.宗教改革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答案:A7.(2018·浙江台州选考模拟)“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十)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世界科技文化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十)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世界科技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8b2117e02020740bf1e9b0a.png)
专题限时训练(十)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世界科技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鹰潭模拟)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无知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2.(2014·德州模拟)罗素指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再一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在这样的思潮中,人的活动应当以其自身价值而受到重视,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培育了人才B.人文主义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诞生C.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D.民主政治制度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3.(2014·潍坊模拟)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
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
”材料体现了()A.信仰得救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神权至上4.(2014·大连质检)“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材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A.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强化了上帝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C.实现了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D.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5.(2014·合肥三模)英国思想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谈道:“所有社会成员应相互约定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一个人亦即君主,以建立能保障人们的安全与幸福的国家,而且契约一旦成立就不可推翻,人民应无条件服从君主。
高考历史二轮模块专题:西方人文精神及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历史二轮模块专题:西方人文精神及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7a76c2e53a580216fcfeae.png)
►板块三世界史专题十二西方人文精神及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文艺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湖北名校联考)古希腊智者的教育活动以传授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为主要内容,注意辩驳论证的技巧,目标在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表达能力和政治素养。
智者的教育活动()A.适应了政治体制需要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 D.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解析:选A根据材料“传授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注意辩驳论证的技巧,目标在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表达能力和政治素养”并结合所学可知,智者的教育活动与雅典民主政治注重演讲,阐述政治主张的情况相适应,故A项正确;智者的教育活动与缓和社会矛盾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不一定是对真理的追求,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而不是智者学派,故D项错误。
2.(2019·郴州一模)1530年,伊拉斯谟出版了一本名为《男孩的礼貌教育》的小册子,受到广泛欢迎。
书中对日常行为方式与社交生活中的有关礼仪进行了阐述,对于一个人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姿势、手势、服饰、面部表情、擤鼻涕等都做了规定。
该书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表明文艺复兴()A.推动了教育的世俗化B.促进价值观念的变化C.推动宗教生活世俗化D.带来世俗生活文明化解析:选D材料“对日常行为方式与社交生活中的有关礼仪进行了阐述”,体现了世俗生活的文明化,故选D项;材料是对世俗生活的规范,与教育世俗化、价值观点的变化以及宗教生活世俗化均无关,排除A、B、C三项。
3.(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的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圣像画,但此时的圣像画少了高高在上、冰冷不可侵犯的畏惧感,而是多了一丝尘世的生命气息和亲近感,如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再有头顶上的金色光圈,而是显得更为温和、端庄。
由此可知,这种变化了的圣像画() A.意在阐明神是人造的理念B.蕴含了世俗的人文精神C.否定了宗教的神圣地位D.反映了宗教改革的成果解析:选B“圣像画少了高高在上、冰冷不可侵犯的畏惧感,而是多了一丝尘世的生命气息和亲近感”不能表明“神是人造”,故A项错误;“如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再有头顶上的金色光圈,而是显得更为温和、端庄”体现了人文的精神,故B项正确;“大量的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圣像画”不能体现反宗教的精神,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不是宗教改革,故D项错误。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强化练习卷: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与文艺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强化练习卷: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与文艺](https://img.taocdn.com/s3/m/93cdbe07f242336c1fb95e5f.png)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与文艺一、选择题1.有人在欣赏完《蒙娜丽莎》后曾有这样的感受,认为蒙娜丽莎“薄情冷淡而又引人动情,美丽动人而又有点不可接近”。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画作所表现的是对宗教题材的“人”的歌颂B.是激进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的反映C.刻画了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的少妇的美丽D.表现了人文主义学者对艺术欣赏的新情趣2.(2019·河南高三调研)法国科学家笛卡尔(1596-1650)指出,科学的本质是数学。
他说:“我尤其对数学推理的确实性与明了性感到高兴。
”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
这种认识( )A.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B.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兴起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D.消除了人们的宗教信仰3.(2019·华中师大附中高三押题)16世纪3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
与之前相比,英国国教内部变动不大,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
英王意在( ) A.加强专制王权B.与意大利争夺殖民霸权C.打击教会神权D.缓和与罗马教廷的关系4.(2019·山西师大附中期中)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
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旧威权罢了。
这说明宗教改革( ) 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B.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C.没有实现真正的信仰自由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5.(2019·陕西高三五联)法国思想家卢梭批评英国人“只有在选举议会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议员一经选出,他们就是奴隶。
他们就等于零了。
”这表明卢梭主张( )A.人民主权不可分割B.推翻英国的君主制C.权力必须实现相互制约D.订立契约保证人民自由6.(2019·云南曲靖高三二模)学者杨晓东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
2019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综合训练48
![2019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综合训练48](https://img.taocdn.com/s3/m/21a1b76e7fd5360cba1adb1a.png)
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古希腊对神的崇拜没有统一,说明古希腊人的思想是开放的、自由的。
答案 A2.解析材料均是关于智者教授修辞、治国等知识的内容,没有涉及诸侯割据、社会剧变;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色彩浓厚,不存在中央集权。
答案 C3.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了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树立人的尊严,强调人的主观感受。
答案 A4.解析伯里克利生活的时期属于雅典民主的繁荣时期,A项错。
苏格拉底生活在普罗塔戈拉之后,B项错。
普罗塔戈拉因船沉而亡,属于偶然事件,并非神的报复,C项错。
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其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
答案 D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完整理解和比较历史概念的能力,切入点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都肯定了人的价值。
智者学派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领取报酬,强调知识的纯洁与崇高。
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答案 A6.解析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A项错误。
新教产生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C项不符合题意。
1436年的文艺复兴还没有告别君主专制,D项错误。
主张以人为本,追求现世幸福,正是人文主义者追求的目标,B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 B7.解析由材料信息“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可以升华,变得神圣”可知,材料表达的主旨是肯定人和人性。
B、C、D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
答案 A8.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合法的行为都符合教义。
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表述不全面。
答案 B9.解析在欧洲宗教改革后,《圣经》被看做是信仰的唯一标准;而依据题中信息,可知该思想家的言论是对《圣经》权威的挑战,应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
答案 B10.解析宗教改革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D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质量检测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含解析)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质量检测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9773540912a21615792958.png)
阶段质量检测(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过:“崇拜神是浪费时间,死后一切不复存在,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享乐。
”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中,与伊壁鸠鲁最为接近的是( ) 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孟德斯鸠D.王守仁解析:选A 伊壁鸠鲁认为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享乐,而彼特拉克倡导追求享乐和现世的幸福,故A项正确。
2.普罗塔戈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
这说明他( )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解析:选B 在普罗塔戈拉看来,道德是以欲望和追求为衡量标准的,故A项错误;普罗塔戈拉作为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故B项正确;人的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非客观唯心,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传统神学观念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
3.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物质生活B.科学精神C.自由权利D.理性价值解析:选D 苏格拉底反映的是人文主义精神,故A项错误;理智不等于科学,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服从自己的理性,而不在于强调某种权利,故C项错误;理智是人理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
4.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宣称:“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上的幸福。
”这表明文艺复兴( )A.强调人和人性的价值B.论述了“天赋人权”思想C.是人类自我意识首次觉醒D.将人类从神权中解放出来解析:选A 材料中“在尘世上的幸福”反映了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天赋人权”思想属于启蒙思想,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信仰宗教,D项与材料中“热爱上帝”不符,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综合训练: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综合训练: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a600e12f705cc175427099b.png)
2019 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综合训练: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2018 德·州一模 )欧洲历史上往常将绘画、雕塑和建筑归为适用性和技术性的体力活动,艺术家被看作用手糊口的手艺人。
但在文艺中兴期间,它们渐渐被视为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的一部分,艺术家也上涨为受人尊敬的创建性精英。
这主假如因为“它们”( B )A .开始责备教皇和天主教会B .切合了人们思想表达的要求C.提升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 D .推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分析】艺术由“体力劳动” 变为“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文艺中兴经过艺术表达财产阶级思想文化诉求,应选 B 项; A 项与资料没关,清除; C 项不切合资料的要旨,清除;艺术自己不行能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清除 D 项。
2. (2018 ·考押题卷一高 )14~ 16 世纪罗马经历了约40 余位教皇,教皇们不单雇用人文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给教堂进行华丽堂皇的包装,还有的借助人文主义者们的才能对教会进行统治,甚至有诸多教皇是由人文才能而登上权益巔峰。
这反应出( B )A .人权至上思想占有主流B .人文主义思想冲击了社会看法C.人文主义思想源于宗教 D .文艺中兴运动开启了宗教改造【分析】14~ 16 世纪是西方文艺中兴的重要期间,“ 教皇们不单雇用人文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给教堂进行华丽堂皇的包装,还有的借助人文主义者们的才能对教会进行统治” ,其目的是应付文艺中兴运动对封建教会的冲击,这恰好说明人文主义思想冲击了社会看法,故 B 项正确;人权至上思想是启发运动的主要思想,故清除 A 项;至于人文主义思想源于哪里,资料没有说明,可清除 C 项;开启了宗教改造的是马丁·路德,所以D项错误。
3. (2018 ·南长郡中学高三实验班六模湖 )法国大革命迸发后,一些持责备态度的人以为启发运动一定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计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减少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负责。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1c0510f783e0912a3162a50.png)
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2,4分)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C.人D.政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018年4月浙江选考,19,2分)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A.人性解放B.政治启蒙C.禁欲主义D.与上帝对话【答案】A【解析】“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一说法说明该作者具有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个性解放,故选A;题干信息与政治无关,也不是禁欲主义,也没有与上帝对话的含义,故排除BCD。
2.(2018年11月浙江选考,30,2分)【加试题】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
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等信息,可以说明其思想主张人是平等的,体现了所有人类都拥有同等的权利,故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人民主权思想,故②错误;材料强调“人皆平等”,强调人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这是对古人类自身理性思考后的结果,是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对理性的迪拜的继承,故③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和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④错误。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艺 (含解析)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艺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e1abc719e8b8f67c1cb996.png)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艺(对应学生用书第163页)(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惠州模拟)古希腊的宗教是由诗人、艺术家以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创造出来的,并且各城邦分别建立起他们自己信仰的神。
他们对神的祭祀仪式非常简朴,祭司从普通民众中进行选任,没有专门的祭司阶层,也没有统一的宗教信条的束缚。
古希腊的这种宗教观()A.孕育了人文主义的传统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促进民主政治的确立D.促使了基督教的产生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这种人神同形共性特点,有利于古希腊人文主义传统的酝酿和发展,故A项正确;这种朴素民主的宗教观并不能直接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这种宗教观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而非促进民主政治的确立,这属于因果倒置,故C项错误;基督教思想产生于公元1世纪,对其产生影响的是希腊后期的斯多亚哲学,而非材料中的这种宗教观,故D项错误。
]2.智者学派授人以修辞、演讲之术而不论其学习目的之善恶,使他们攫取城邦权力或在法庭上胜诉,受到了很多雅典人的欢迎,但也有些人认为智者学派败坏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这反映了()【导学号:96084060】A.民主与专制的冲突B.平民与贵族的对立C.功利与道德的矛盾D.个人与集体的分歧C[希腊智者学派代表的是民主制度,与专制体制并没有任何关系,故A 项错误;智者学派并非单单是为贵族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平民的利益,故B项错误;智者学派的缺陷之一就是他们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而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必然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故C项正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
]3.文艺复兴名义上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是创造一种反对封建神权的新文化,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世界的主体,应该从神学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2019高三历史总练习能力测评卷: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
![2019高三历史总练习能力测评卷: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ba1e82e6d15abe23482f4dd9.png)
2019高三历史总练习能力测评卷: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以下两幅图片反映了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
这一特点突出说明了()A、古希腊人对神的敬畏和崇拜B、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C、古希腊哲学家主要研究“神”的本质D、古希腊城邦制度的高度发达解析:观察图片可以得出古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众神的人格化,它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答案:B2、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
这主要是指他()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C、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解析:此题结合苏格拉底的贡献进行分析。
A和苏格拉底无任何关系;B、C是智者学派的贡献;苏格拉底重视对人本身的研究,将对人本身的研究引入哲学领域。
答案:D3、欧洲部分哲学家特别强调学习“修辞学”。
所谓“修辞学”就是“不知道对与错、高尚与卑劣、正义与非正义,却发明了一种就这些事情说服听众的技艺,因此,尽管他对这些事情无知,却能在无知者中间显得比专家们更有知识”。
他们的代表人物是()A、苏格拉底B、普罗泰格拉C、孟德斯鸠D、康德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B4、某地举行“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活动,学生李明参加了这次活动,并搜集、查找有关“人文精神”的资料。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10.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与近现代中外科技文化的发展含答案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10.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与近现代中外科技文化的发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20a2bf5a8102d276a22fd7.png)
10、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与近现代中外科技文化的发展1、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
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
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法制建设B.促使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2、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
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
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人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A.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B.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 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3、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推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
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源自理念世界”。
综观这些古希腊哲学家们的言论,我们可归纳出古希腊哲学的共同特色是( )A.就个别的表象,解释事物形成的原因B.以隐晦的神谕来解释事物形成的原因C.不相信表象,转而探索背后的真相D.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提出个别答案4、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
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
”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一《一脉相承的西方人文精神》解析卷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一《一脉相承的西方人文精神》解析卷](https://img.taocdn.com/s3/m/914f8a000066f5335a8121c3.png)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一《一脉相承的西方人文精神》解析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
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A.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B.肯定人的价值和否定了神C.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D.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解析:选B题干强调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即思想的解放者,通过向人教授“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知识,提高希腊人的文化水平,从而认识到人的价值,从而把人从神的阴影中解放出来,所以肯定了人的价值,否定了神,故B项正确。
2.(2018·孝义摸底)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这说明他()A.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B.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C.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D.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解析:选C在古希腊哲学家中强调个体感受的是智者学派而非苏格拉底,后者强调的是个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看出,苏格拉底在这里强调的重点是认识自我而非社会秩序,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的研究非常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故C项正确;苏格拉底强调的只是一种条件性关系而并没有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故D项错误。
3.(2019届高三·武汉质检)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感到失望,觉得由于个人利益的存在,人们无法认识真理,进而热衷于对现实本质的认识,如怎么知道何者为真?可见,柏拉图认为() A.“人是衡量所有事物的标准”B.“理念是万物之本源”C.“人类正当的研究对象就是人自己”D.“本能是创造性的肯定的力量”解析:选B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认为,人本身和周围的世界都是不真实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因此提出理念论,主张理念是万物之本源,B项正确。
A项是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提出的,C项是18世纪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话,D项是尼采的话,故A、C、D三项错误。
2019届二轮:板块三 专题十 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与科技文化 (专题卷)
![2019届二轮:板块三 专题十 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与科技文化 (专题卷)](https://img.taocdn.com/s3/m/bd1180296c85ec3a87c2c540.png)
限时规范训练(十)(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吉林二模)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
柏拉图的这一国家学说( )A.实际上指出了贤人治理国家的合理性B.否定了希腊政体的局限性C.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D.成为人文主义萌发的渊源解析:选A。
柏拉图的这一国家学说论证了社会分工中,只有哲学家(贤人)才有能力治理国家的合理性,故A项正确;这一国家学说指出了泛滥的直接民主制带来的希腊政体的局限性,故B项错误;C项属于近代启蒙思想,故C项错误;D项属于智者学派的影响,故D项错误。
2.在古希腊文明影响下产生的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
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如多利亚式希顿(图1)和爱奥尼亚式希顿(图2),公元前200-150年前后,由于黄金分制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图3)。
希顿的设计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B.追求自由精神C.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D.崇尚理性之美解析:选D。
高腰希顿能够反映人与艺术的结合,但这并非本质,它的出现是黄金分制法广泛应用的结果,故A项错误;高腰希顿主要体现黄金分制法,与追求自由无关,故B项错误;高腰希顿是黄金分制法应用的结果,与政治上的开放包容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由于黄金分制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可知希腊人崇尚理性,故D项正确。
3.中世纪画家创作圣母像往往以想象中的形象为模本,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却以现实生活中的母亲为原型。
这一变化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 A.现实主义绘画成为风尚B.宗教色彩日益淡化C.人的主观想象受到限制D.审美观念逐渐世俗化解析:选D。
西方现实主义绘画成为风尚是在19世纪中期前后,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题材的仍然很多,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绘制圣母的原型的来源,不是限制人的主观想象,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现世生活,审美观念逐渐世俗化,故D项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西方的人文精神及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文艺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西方的人文精神及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文艺](https://img.taocdn.com/s3/m/9d3ddf2e59eef8c75fbfb394.png)
专题过关高分练(十三)西方的人文精神及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文艺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道:“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败坏B.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C.智者学派的思想不能指导个人行为D.智者学派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解析:选A题干表明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忽视道德的主观随意倾向,并针锋相对发展出自己的学说,故A项符合题意。
2.“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
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
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
”这一情形所出现的时代应是()A.文艺复兴时期B.宗教改革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解析:选A根据材料“珍惜……尘世生活”“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可知是文艺复兴时期倡导追求现世的幸福和鼓励发财致富,故A项正确;宗教改革时期反对教皇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重视宗教生活,故排除B项;启蒙运动时期倡导人的“理性”,故排除C项;工业革命时期批判现实主义产生,对资本主义“金钱观”进行批判,故排除D项。
3.某学者在评价欧洲一作家的作品时说:“他承认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但并不一味强调人的自然欲望的天然合理性,而强调人智对自然欲望的引导和制约,用基督教式的爱去销蚀欲望中的粗俗乃至野蛮与疯狂的成分。
”该学者评论的这位作家应该属于() A.人文主义者B.禁欲主义者C.现实主义者D.宗教改革者解析:选A“他承认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人智对自然欲望的引导和制约,用基督教式的爱”反映了重视人的作用和价值,应属于人文主义者,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禁欲主义,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反对“基督教式的爱”,故D项错误。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上篇 板块三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与科技文艺课后作业(十五) 人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上篇 板块三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与科技文艺课后作业(十五) 人](https://img.taocdn.com/s3/m/db99c9b733687e21ae45a9c3.png)
专题十五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与科技文艺课后作业(十五)(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在古希腊,每逢盛大的体育运动,青年常脱光衣服,显露出健美的曲线来赢得更多的喝彩和人们的青睐。
这种现象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追求是( )A.男女平等B.推崇神灵C.人民主权D.歌颂人性解析:选D。
“显露出健美的曲线来赢得更多的喝彩和人们的青睐”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追求是歌颂人性,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涉及,排除。
2.(2019·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和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这段话所体现的主流思潮,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事件中(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C.启蒙运动D.新航路开辟解析:选B。
材料“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和天空”“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强调了人性,反对神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故B项正确;A项研究的对象是社会;C项是理性主义;D项属于经济领域。
3.(2019·金华十校联考)创作于14世纪初的一部文学作品,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作者作为一名活人对冥府进行了游历,其间赞颂了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这位“作者”是( )A.但丁B.薄伽丘C.彼特拉克D.莎士比亚解析:选A。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但丁的《神曲》赞颂了人的伟大,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A项正确。
薄伽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无情暴露和鞭挞了封建贵族的堕落、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与题干无关,排除B。
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的发起者,有“人文主义之父”之称,与题干无关,排除C。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是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与题干无关,排除D。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十一) 一脉相承的西方人文精神 (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十一) 一脉相承的西方人文精神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8988fd680203d8ce2f24e7.png)
专题跟踪检测(十一)(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
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A.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B.肯定人的价值和否定了神C.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D.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解析:选B题干强调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即思想的解放者,通过向人教授“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知识,提高希腊人的文化水平,从而认识到人的价值,从而把人从神的阴影中解放出来,所以肯定了人的价值,否定了神,故B项正确。
2.(2018·孝义摸底)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这说明他()A.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B.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C.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D.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解析:选C在古希腊哲学家中强调个体感受的是智者学派而非苏格拉底,后者强调的是个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看出,苏格拉底在这里强调的重点是认识自我而非社会秩序,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的研究非常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故C项正确;苏格拉底强调的只是一种条件性关系而并没有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故D项错误。
3.(2019届高三·武汉质检)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感到失望,觉得由于个人利益的存在,人们无法认识真理,进而热衷于对现实本质的认识,如怎么知道何者为真?可见,柏拉图认为() A.“人是衡量所有事物的标准”B.“理念是万物之本源”C.“人类正当的研究对象就是人自己”D.“本能是创造性的肯定的力量”解析:选B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认为,人本身和周围的世界都是不真实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因此提出理念论,主张理念是万物之本源,B项正确。
A项是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提出的,C项是18世纪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话,D项是尼采的话,故A、C、D三项错误。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302d7ee58f5f61fb6366614.png)
2019年08月08日xx学校高中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C.人D.政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苏格拉底认为人不可能认识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
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
这体现出苏格拉底的思想()A.蕴含人文主义色彩B.宣扬理性主义精神C.关注人性本身研究D.深受宗教思想束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苏格拉底的话意在表明人应该关注自己的事情,重视人本身,不提倡关注外部世界。
这体现出苏格拉底的思想蕴含人文主义色彩,B选项理性主义精神不完全符合历史阶段特征,题干中没有提到对“人性”的研究,题干主旨也无法反映苏格拉底思想受到宗教的束缚。
3. “在他看来,人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
只有一种真正的不幸-那就是作恶,也只有一种真正的幸福——那就是行善。
由于没有人想要使自己不幸,因此也就没有人自愿作恶。
认识到善是什么的人就会行善。
”因此,“他”提出(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答案:B解析:材料“只有一种真正的幸福——那就是行善”表明“他”赞扬美德,故B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个人是判断一切的标准,而材料“只有一种真正的幸福——那就是行善”表明善是唯一的标准, 故A项错误;“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材料无体现,故 C项错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的是对待学问的态度而不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与科技文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其主要理由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 )
A.抵御了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
B.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
D.建立了不同以往的现代宗教
答案:B
2.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
于是,他按照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
这说明当时路德( )
A.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
B.信奉“教随国定”原则
C.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
D.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
答案:A
3.法国启蒙学者博马舍在剧作中为老贵族巴尔多洛安排了这样一段台词:“我们这个时代产生过什么东西值得赞扬?尽是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地心引力、电气、种牛痘、‘百科全书’、信教自由、思想自由。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法国( )
A.启蒙运动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B.启蒙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
C.出现了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
D.新旧思想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
答案:D
4.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据此可知( )
A.科学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B.启蒙思想源于科学知识进步
C.宗教改革推动启蒙运动产生
D.文艺复兴促进自然科学发展
答案:A
5.(2018·安徽十校联盟高三摸底)伏尔泰曾指出,“如果真正的伟大乃是来自上天赋予的了不起的才能,并且能将此才能用于启发自己与他人,那么像牛顿这种千年难逢的人,就真的是伟人了!”在伏尔泰看来,牛顿的“伟大”之处在于( )
A.理论总结B.高尚人格
C.思想启迪D.崇尚民主
答案:C
6.(2018·吉林二模)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
柏拉图的这一国家学说( ) A.实际上指出了贤人治理国家的合理性
B.否定了希腊政体的局限性
C.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D.成为人文主义萌发的渊源
答案:A
7.在古希腊文明影响下产生的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
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如多利亚式希顿(图1)和爱奥尼亚式希顿(图2),公元前200-150年前后,由于黄金分制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图3)。
希顿的设计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A.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B.追求自由精神
C.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D.崇尚理性之美
答案:D
8.中世纪画家创作圣母像往往以想象中的形象为模本,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却以现实生活中的母亲为原型。
这一变化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
A.现实主义绘画成为风尚
B.宗教色彩日益淡化
C.人的主观想象受到限制
D.审美观念逐渐世俗化
答案:D
9.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组织“自然秘密协会”于1560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
1601年,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拥有32名院士,包括物理学家伽利略。
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教会由研究神学转向研究科学
B.意大利保留了丰富的古典文化
C.文艺复兴带来的社会文化氛围
D.禁锢人们思想的神学已被推翻
答案:C
10.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绘画作品中的民众人物,不仅服饰上日益丰富和华丽,而且人物也开始戴上各种头饰和手饰。
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市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
B.广大民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C.艺术家绘画技艺日趋高超
D.人文主义思想促进了个性解放
答案:D
11.某同学在读了一篇文章后做了下图所示的读书笔记,对此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理性的奠基人
B.伽利略实现了对数学和实验理性的综合运用
C.古希腊哲学为西方近代科技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D.希腊哲学传统和近代工艺传统的结合催生了近代科学
答案:D
12.为反对学院派独霸艺坛,也为争取艺术独立,一群美国画家在20世纪初走到了一起,他们以真挚、热情的态度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被评论家称为“传播丑陋的人”,被嘲讽为“垃圾箱画派”。
下列作品与材料中的艺术风格一致的是( )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形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与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
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和民族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
——摘编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从前本无考试的制度,所以无论是选举还是委任,都有很大的流弊。
就选举上说,那些略有口才的人,便去巴结国民,运动选举;那些学问思想高尚的人,反都困讷于口才,没人去物色他。
就委任上说,凡是委任官,都是跟着大总统进退……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须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
(中国)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
从前美国有一位学者叫作巴直氏,他是很有名望的,著过一本书,叫作《自由与政府》,说明中国的弹劾权,是自由与政府中间的一种最良善的调和方法。
——据《孙中山的弹劾研究考略》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法的精神”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种精神在18、19世纪欧美国家的体现。
(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孟德斯鸠相比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何创新,并评析孙中山的政治主张。
(10分)
答案:(1)内容:法律要与国家的自然形态、生活习俗和政治制度等相适应。
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运用了启蒙思想的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原则,也确立了适合美国地域辽阔等国情的联邦制原则;法国在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后,最后在1875年颁布宪法,用妥协的方式实现了共和制,既实现了现代民主,又适应了当时法国传统势力较强的国情。
(其他符合史实和题目要求的答案亦可)
(2)创新:孙中山发展了孟德斯鸠的权力分立思想,提出把监察权(或弹劾权)从立法权中分立出来;把考试权(或选官权)从行政权中分立出来。
评析:进步性,在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同时,注重同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优点相结合;局限性,没有看到政治体制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对当时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社会环境认识也不充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古老的希腊哲学话语,完整的含义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解读。
第一,人身方面,人必须有人身自由,人不能成为他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
第二,精神方面,人必须有精神自由,人不能成为神及其代言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蒙昧、蒙骗中解脱出来。
第三,物质方面,人必须有物质自由,人应当追求理性,追求科学,用发展生产力来克服物质世界的限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完整含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渊源。
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觞于这一思想,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摘编自张晖明等:《人文精神的回归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近代欧洲文明发展的相关知识,任选两个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
答案:观点:近代欧洲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角度一:文艺复兴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体现了精神方面的进一步解放。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上来,体现了人身方面的进一步解放。
角度二:近代欧洲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使人们享有了一定的民主权利,体现了人身方面的进一步解放。
角度三:欧洲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即科学革命),破除了迷信和盲从,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不仅激起了人们探索社会规律的热情,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冲破了自然对人类的束缚,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物质方面的进一步解放。
角度四:近代欧洲工业革命兴起和发展,通过技术革新,使工业布局摆脱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物质方面的进一步解放。
(说明:任意两个角度即可)
总之,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近代欧洲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