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醇沉工艺浅析
中药醇沉工艺浅析
中药醇沉工艺浅析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中药醇沉工艺浅析前言在中药生产过程中,乙醇沉淀法是常用于中药水提取液的纯化精制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药材先经水煎提取,其中生物碱、有机酸盐、氨基酸类等水溶性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同时也浸提出很多水溶性杂质。
醇沉法就是利用有效成分能溶于乙醇而杂质不溶于乙醇的特性,在加入乙醇后,有效成分转溶于乙醇中而杂质则被沉淀出来。
醇沉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杂质保留药物有效成分,因而醇沉单元操作工艺及其设备的适用性将密切关系着中药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与产品的剂型和质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影响醇沉工艺的因素2. 1 初膏浓度及温度为了保证醇沉时尽量除去杂质,同时减少有效成分损失和乙醇耗量,一般要将药材水煎液浓缩到一定浓度的初膏。
初膏浓度过高,则药液黏稠度较大,乙醇与药液难以充分接触,所产生的沉淀易包裹药液,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初膏浓度过低则药液量较大,需耗费大量乙醇。
因此,选择适宜的初膏浓度对水提醇沉工艺非常重要。
孙月霞等对板蓝根水提取液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最佳初膏浓度为1∶1~1∶2之间。
实验研究和文献数据分析表明,初膏浓度并非决定醇沉工艺分离纯化的关键性因素,但它决定最少的乙醇用量。
2. 2 乙醇用量及乙醇浓度通常当含醇量为50 ~60 时可除去淀粉等杂质;含醇量达60时,无机盐开始沉淀;含醇量达75 以上时,可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当含醇量达80 时,几乎可除去全部淀粉、多糖、蛋白质、无机盐类杂质,但是鞣质、水溶性色素、树脂等不易除去.醇沉液中含醇量的高低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醇沉液含醇量的加沉淀加快,通常醇沉液的含醇量在60 ~75 之间。
醇沉的含醇量如在70 ~75 之间,一般宜用90 左右的乙醇,此时所耗乙醇体积较少,与用95 浓度的乙醇相比,回收蒸馏要容易得多,乙醇单耗和能源消耗亦低;若醇沉液含醇量低,则所用乙醇浓度亦可相应低些。
关于现代中药醇沉杂谈
关于现代中药醇沉杂谈现代中药醇沉是一种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在中药制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醇沉指的是将药物用乙醇、水或醋等醇类溶剂沉淀过滤制得的醇渣。
醇沉技术可以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去除其中的不溶性杂质,提高中药的纯度和药效。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醇沉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本文将对现代中药醇沉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醇沉的原理醇沉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醇类溶剂的特性,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同时将不溶性的杂质分离,最终得到纯净的醇沉。
醇沉的过程一般包括溶解、过滤、浓缩和沉淀等步骤。
在醇沉过程中,溶剂的选择、温度、浓度等因素都会对成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醇沉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现代中药醇沉的创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中药醇沉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其中包括超声波辅助醇沉、微波辅助醇沉、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新技术的应用。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醇沉效率、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成为了现代中药醇沉的发展趋势。
1. 超声波辅助醇沉技术超声波辅助醇沉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效应,加速溶剂与被提取组分的质量传递,提高醇沉的速度和效率。
超声波还能改变溶剂的极性,增加其溶解能力,使其更容易溶解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超声波辅助醇沉技术在提高醇沉产率和纯度、缩短提取时间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将溶剂的温度和压力调节到临界点以上,使其同时具有气态和液态的性质,从而提高了其溶解能力和扩散速度。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醇沉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提取效率、纯化程度和环境友好性,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提取技术。
三、现代中药醇沉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现代中药醇沉技术在中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醇沉制得的醇渣可以用于中药制剂的制备,如颗粒剂、浓缩丸、胶囊剂等,也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治疗,其活性成分的纯度和稳定性能够得到保障。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中药醇沉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药水提液醇沉工艺
1.2.醇沉工艺的其他影响因素
目前很多工艺规定了加醇至某一特定含醇量,看似统一标准,实际上仍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沉淀过程。如果药液浓缩程度不同,虽然溶质(提取物)的量相等,但含溶剂(水)量差别很大,即使按正确的加醇量,达到含醇浓度相同,但不同药液中乙醇水混合溶剂的体积不同,提取物溶解的情况不同,导致醇沉工艺无法一致。
这种工艺在50年代用于多种中药单味药浸膏处理,最初在中医药界还是有些争议,在接下来的六十年代,除了大青叶颗粒剂中采用醇沉工艺[2],未见更多工艺中采用。70年代大搞中草药制剂,醇沉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各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前处理工艺中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醇沉工艺成为中药生产中的“通法”。然而,醇沉工艺存在很多问题,在应用多年后也日益暴露出来。
取一定体积浓缩液(v),蒸干后测定干燥失重求得水的质量,即可求得a
浸膏中所含水的体积:V水= W水D水= a V药液D水
由于D水=1,所以V水= a V药液 (4)
实际加醇量Vt = C2 V水 (C2- C1)
= a C2 V药液 (C2- C1)
= a V (5
小结
醇沉工艺在中药生产中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由于加醇量计算方法有误,以及其他因素导致醇沉工艺难以准确和统一。另一方面,醇沉导致中药有效成分损失较大,同时增加了物料的粘性,不利于生产和储存。随着新的技术的成熟和推广,以及可能的法规合理修订,从长远看,醇沉工艺将逐渐被膜技术等新的工艺取代。
)
即实际上需加入乙醇为原计算值与a的乘积,由于随着浸膏浓缩程度增大,a逐渐减小,导致真正加醇量逐渐减小。对于含水量为0.5gml的水提浓缩液,实际只需原加入量一半的乙醇即可。
中药醇沉工艺颗粒沉降过程的初步研究
在实 际的醇沉 过程 中, 醇沉 工艺 是否 真正保 留了中药 的有效 成 分 , 或是消 除 了 杂 质成 分 , 关于 这方 面的有 关报 道非 常少 , 甚 至部分 研究 学者对 此还 抱有 怀疑
的态 度 , 普遍认 为其 中还存 在很多 缺陷和 不足 。 所 以, 本文 重点对 中药醇沉 工艺 颗粒沉 降 过程进 行 了初 探分 析 , 从而 总结 出以下相 关结 论 , 以供 参 考 。 1 仪 器与 试 药 Ag i l e n t I l o o 高效 液 相 色谱 仪 , Ma s t e r s i z e r 2 0 0 0 激光 粒 度 仪( 英 国马 尔 文仪器 有 限公 司) , B T 0 0 - 3 o o M压 力泵 ( 保定 兰格 恒流 泵有 限公 司) , ME T兀J E R A E 2 4 0 电子 天 平( 梅 特勒 一 托 利多 有 限公 司 ) , T G L -1 6 C 台 式离 心机 ( 上 海安 亭 科 学 仪 器厂 ) , 7 5 卜G w分 光 光度 计( 惠普 上 海 分析 仪器 有 限公 司) , TH D—
当前 , 我国在对 重 要醇沉 工艺 的研究 中 , 主要 是以 中药 的有 效成 分含量 为 主, 对 其工 艺进 行深入 的 改进与 优化 。 但是, 就我 国现有 的参 考文 献资料 来看 ,
r n l 水稀 释 , 然后分 别加 入9 5 % 药用 乙醇进 行醇沉 , 使 终点药 液 乙醇含量 分别 为 : 7 5 %, 7 0 %和8 5 %。 乙醇加完 时为 起始 时 间, 加 完后均 搅拌0 . 5 h , 然 后静置 , 每0 . 5 h 取 样一 次 , 至2 . 0 h 。 3结 果
理论广角
I ■
关于现代中药醇沉杂谈
关于现代中药醇沉杂谈作者:倪蒙蒙詹丽君徐翔来源:《中文信息》2019年第07期摘要:影响中药醇沉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加醇计算方式。
醇沉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浓缩药液的密度即待醇沉膏密度、乙醇的用量及所用乙醇浓度、加醇方式以及药液温度、环境温度、醇沉时间等。
如果中药醇沉的影响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解析,则影响该工艺的准确應用。
浸膏醇沉工艺中混淆了溶质和溶剂的概念,计算加醇量时没有刨除浸膏中干提取物(溶质)的量,将整个浸膏(溶液)当作水(溶剂),导致计算加入乙醇过量,最终的含醇浓度比实际偏高。
关键词:醇沉因素含醇量加醇方式中图分类号:TQ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7-0-01一、历史沿革中药发展历史悠久,由于疗效好,副作用小,深受广大疾病患者所青睐。
中药醇沉工艺起源于上世纪中期,经过沿革与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与中药制剂的生产。
中药材先经过水提取,然后用一定体积倍数乙醇沉淀除去杂质。
该法的原理是利用中药中的大多数有效成分,如生物碱、多糖、苷类等容易溶于水和醇的特性,用水提出,并将提取液浓缩,加入适当量的乙醇经过一次或多次沉降,析出不溶解的物质,最后制出澄清液体的一种方式。
二、影响中药醇沉效果的主要因素1.醇沉时需要的乙醇浓度即工艺参数这是影响醇沉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工艺参数的选定,对产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乙醇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有效成分,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有时甚至会造成效药用成分的流失,造成产品不合格。
例如,当含醇量达到50%-60%,可以去除淀粉、粘液质、树胶等物质;达到75%时,可以去除蛋白质、油脂、脂溶性色素等;当醇沉浓度达到80%时,多糖、无机盐鞣质等成分也被除去了。
因此,首先确定需要达到的乙醇含量。
2.所用乙醇的百分浓度同样使100ml药液的乙醇含量达50%,用不同百分比浓度的乙醇,结果也是相差甚远。
用60%的需要500ml,70%的需要250ml,80%的需要167ml,90%的需要110ml,可以看出用60%的乙醇太浪费,也不利于回收,且沉淀成絮状,醇沉效果较差,醇沉渣中含有大量药用成分;加入高浓度乙醇,易造成局部浓度过高,形成大块沉淀,包裹有效成分,随沉淀除去,所以,加入乙醇浓度过高也不行。
中药水提液醇沉工艺1[整理版]
中药水提液醇沉工艺1中药水提液醇沉工艺醇沉工艺最初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药流浸膏剂型改革[1][2],可能借鉴草药浸膏,流浸膏的低浓度乙醇浸出药材的制备工艺,有研究者将中药单味药水提液浓缩后,加入等量的95%乙醇,达到与流浸膏类似的乙醇浓度,静置后取上清液继续浓缩成浸膏。
该工艺除去部分大分子沉淀物,有利于减小服用量,同时也较流浸膏工艺节约乙醇。
这种工艺在50年代用于多种中药单味药浸膏处理,最初在中医药界还是有些争议,在接下来的六十年代,除了大青叶颗粒剂中采用醇沉工艺[2],未见更多工艺中采用。
70年代大搞中草药制剂,醇沉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各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前处理工艺中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醇沉工艺成为中药生产中的“通法”。
然而,醇沉工艺存在很多问题,在应用多年后也日益暴露出来。
一.醇沉过程的问题1.1 醇沉计算公式的错误早期的醇沉工艺,多是浸膏浓缩至1gml,加入等量的乙醇。
后期因工艺中药液浓缩程度,加入的乙醇量各有不同,则多规定加乙醇至特定的乙醇含量(体积分数)。
一般都是基于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加入的乙醇量:C1V=C2(X+V) (1)V= C2X (C2-C1) (2)C1浓乙醇浓度(体积分数),V需要加入的浓乙醇体积;C2混合液乙醇浓度(体积分数),X中药提取液的体积包括现行的教科书[3]中都采用上面乙醇量计算方法,但一个明显但却被多数人忽视的错误:上述公式是计算纯水和酒精混合液中的乙醇浓度。
公式中的X应该是中药提取液中溶剂水的体积,而不能为浸膏溶液的体积。
以往将浓缩溶液视为水,这显然忽略了药液中提取物(溶质)的存在。
在溶液较稀的情况下,含固量很低时,水所占的比例(体积分数)很大,计算结果误差不大,但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浓缩的药液,浸膏溶液中溶质含量很大,这时水的体积与整个溶液的体积相差很大,再采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加醇量,将带来极大的误差。
正确所需加乙醇量应该以药液中的实际水的体积来计算,在上世纪90年代已有人指出这点[4],陆续有人推导了合理加醇量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5] [6]。
浅谈中药的醇沉工艺
浅谈中药的醇沉工艺前言在中药生产过程中,乙醇沉淀法是常用于中药水提取液的纯化精制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药材先经水煎提取,其中生物碱、有机酸盐、氨基酸类等水溶性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同时也浸提出很多水溶性杂质。
醇沉法就是利用有效成分能溶于乙醇而杂质不溶于乙醇的特性,在加入乙醇后,有效成分转溶于乙醇中而杂质则被沉淀出来。
醇沉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杂质保留药物有效成分,因而醇沉单元操作工艺及其设备的适用性将密切关系着中药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与产品的剂型和质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影响醇沉工艺的因素1 初膏浓度及温度为了保证醇沉时尽量除去杂质,同时减少有效成分损失和乙醇耗量,一般要将药材水煎液浓缩到一定浓度的初膏。
初膏浓度过高,则药液黏稠度较大,乙醇与药液难以充分接触,所产生的沉淀易包裹药液,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初膏浓度过低则药液量较大,需耗费大量乙醇。
因此,选择适宜的初膏浓度对水提醇沉工艺非常重要。
实验研究和文献数据分析表明,初膏浓度并非决定醇沉工艺分离纯化的关键性因素,但它决定最少的乙醇用量。
2 乙醇用量及乙醇浓度通常当含醇量为50 ~60% 时可除去淀粉等杂质;含醇量达60%时,无机盐开始沉淀;含醇量达75% 以上时,可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当含醇量达80% 时,几乎可除去全部淀粉、多糖、蛋白质、无机盐类杂质,但是鞣质、水溶性色素、树脂等不易除去。
醇沉液中含醇量的高低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醇沉液含醇量的加沉淀加快,通常醇沉液的含醇量在60 ~75% 之间。
醇沉的含醇量如在70 ~75% 之间,一般宜用90% 左右的乙醇,此时所耗乙醇体积较少,与用95% 浓度的乙醇相比,回收蒸馏要容易得多,乙醇单耗和能源消耗亦低;若醇沉液含醇量低,则所用乙醇浓度亦可相应低些。
3 醇沉温度与时间醇沉时间与罐内液温有直接的关系。
醇沉温度低,沉淀物析出与沉降的速度加快,所需的静置时间短,反之则长。
加醇时药液温度不能过高,主要以防止乙醇挥发损耗。
关于现代中药醇沉杂谈
关于现代中药醇沉杂谈现代中药醇沉是指用醇作为溶剂萃取中药有效成分后,通过蒸馏或其他方法将溶剂除去后,留下所需的沉淀物。
它是中药精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提取效果好、成分纯、易保存的特点。
醇沉在中药制剂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中药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现代中药醇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中药醇沉的原理、特点、应用、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药醇沉的原理相比于传统的水提取方法,醇沉能够提取更多的中药有效成分,同时由于醇的挥发性好,去除溶剂的过程相对简单,能够得到更纯净的中药沉淀物。
中药醇沉在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药醇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提取效果好。
由于醇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亲和性好,能够将更多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因此能够得到更高含量的中药沉淀物。
2.成分纯。
醇沉去除溶剂的过程相对简单,能够得到更纯净的中药沉淀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少。
3.易保存。
醇沉得到的中药沉淀物质地坚硬,易保存,能够长时间保存而不失效。
4.操作简单。
由于醇的挥发性好,去除溶剂的过程相对简单,操作方便。
中药醇沉在提取效果、纯度、保存和操作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药醇沉在中药制剂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备中药粉剂。
中药醇沉是制备中药粉剂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醇沉可以得到纯净的中药沉淀物,再经过研磨制成中药微粉,制备中药粉剂。
2.提高中药制剂的效果。
中药醇沉能够提取更多的中药有效成分,因此可以大大提高中药制剂的疗效。
3.制备中药口服液。
中药醇沉还可以用于制备中药口服液。
通过醇沉得到的中药沉淀物可以用作中药口服液的原料,增强口服液的药效。
中药醇沉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四、中药醇沉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中药研究的深入,中药醇沉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中药醇沉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提取效果。
未来将不断优化醇沉的工艺和技术,提高醇沉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以满足不同中药制剂对有效成分的需求。
关于现代中药醇沉杂谈
关于现代中药醇沉杂谈现代中药醇沉是指将中药浸提后所得的溶液,对其进行醇沉处理,得到药液澄清而无杂质沉淀的技术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药醇沉技术在中药制备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中药提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从中药醇沉的定义、原理、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该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中药醇沉的定义中药醇沉是指将中药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与溶剂分离的一种技术方法。
中药醇沉的目的是将中药浸提后所得的溶液中的杂质与酸性物质去除,保留溶液中的有效成分。
在中药浸提完成后,需要对溶液中的杂质进行沉淀处理,将杂质沉淀除去后,再通过过滤等工艺方法,得到澄清的中药液体。
中药醇沉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添加一定的醇类溶剂,使得原溶液中的有效成分与杂质等其他物质发生分离。
醇类溶剂的加入会改变原溶液的溶剂环境,导致其中的凝聚态杂质沉淀出来,从而实现对溶液中的杂质的去除。
选择适当的醇类溶剂,以及合适的搅拌速度和时间,是保证中药醇沉效果的关键。
中药醇沉技术还被广泛用于中药饮片的生产过程中。
通过对中药浸膏进行醇沉处理,可以有效地除去浸膏中的杂质和不溶于水的物质,提高中药饮片的纯度和药效。
四、中药醇沉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药醇沉技术在中药制备过程中的应用也会不断提升和丰富。
未来,中药醇沉技术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更多的应用和突破:1. 制备高纯度的中药成品:随着人们对中药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中药醇沉技术将更多地用于制备高纯度、高品质的中药成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2. 提高中药成分的含量:通过对中药浸提液进行醇沉,可以有效地提高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达到提高中药成品药效的目的。
3. 开发新型醇沉剂: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新型的醇类溶剂,以期提高中药醇沉技术的效率和纯度。
4. 完善醇沉处理工艺: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提高醇沉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以及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中药醇沉技术作为中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未来有望发展出更多的应用和创新,为中药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醇沉工艺颗粒沉降过程探讨
中药醇沉工艺颗粒沉降过程探讨摘要:醇沉工艺是中药生产制备的关键工艺之一,是颗粒类中药药剂的主要生活技术,其原理是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利用适当浓度的乙醇进行多次沉降,去除中药中的糊化淀粉物质、粘液质、果胶等杂质,保证药剂纯度。
在中药醇沉工艺中,沉降过程极为重要,沉降质量能够直接影响中药颗粒制剂品质与药品效果。
因此,本次研究针对出醇沉工艺中的沉降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具体醇沉实验操作,分析沉降过程影响因素,目的在于为提升沉降过程效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中药;醇沉工艺;沉降过程现如今,针对重要醇沉工艺的研究主要是对其进行工艺优化,调整工艺量化指标等,缺乏对醇沉工艺沉降过程的实验研究,没有明确提炼出沉降过程特点。
因此,在本次醇沉工艺实验研究中,将沉降过程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能够影响沉降过程、沉降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从而提升醇沉工艺应用效率。
在实际过程中,建议工作人员立足于实际情况,精确分析实验结果,把握实验变化,利用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更有效的醇沉工艺沉降处理建议,为我国中药生产与制备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1]。
1.中药醇沉工艺原理醇沉工艺利用乙醇沉淀法提炼中药药剂,去除中药杂质的处理方法,能够去除中药中的杂质与废弃物,减少患者的药剂使用量,实现“精制”的目标,是通过中药汤药到中成药的方法进行制备的。
在中药醇沉工艺中,需要控制乙醇费电在78℃左右,且乙醇在回收之后可以反复使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经过乙醇处理的中药物料不易变质。
醇沉工艺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甚至能够运用于药效成分不甚清楚的中药复方制备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取方法。
但是醇沉工艺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比如:不便运用于固体中药制剂制备中,这主要是由于醇沉工艺中会去除多余的糖分,在回收乙醇之后会增加淀粉、糊精等辅料,会增加固体中药的生产成本[2]。
关于中药醇沉工艺颗粒沉降原理,具体如下:①在等待制备的重要溶液中加入1-4倍的乙醇,静置沉降,去除溶液中的醇不容物;回收乙醇,将浓缩乙醇稀释到规定浓度,过滤,灌封灭菌。
中药水提醇沉法的注意事项
中药水提醇沉法的注意事项
中药水提醇沉法的注意事项如下:
(1)药液的浓缩:
水提取液应经浓缩后再加乙醇处理,浓缩时最好采用减压低温,浓缩前后可酌情调节pH,以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去除无效物质。
浓缩程度应适宜,若药液浓度太大,经醇沉回收乙醇后,如再进行滤过处理,则成分损失量大。
(2)加醇的方式:
逐步提高乙醇浓度的方法进行醇沉,有利于除去杂质,减少杂质对有效成分的包裹而被一起沉出损失。
应将乙醇慢慢地加入到浓缩药液中,边加边搅拌,使含醇量逐步提高。
分次醇沉,每次回收乙醇后再加乙醇调至规定含醇量,可减少乙醇的用量,但操作较麻烦;梯度递增法醇沉,操作较方便,但乙醇用量大。
(3)醇量的计算:
调药液含醇量达某种浓度时,只能将计算量的乙醇加入到药液中,而用乙醇计直接在含醇的药液中测量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乙醇计的标准温度为20℃,测量乙醇本身的浓度时,如果温度不是20℃,应作温度校正。
实际生产中对浓缩药液和浓乙醇体积,用量取法很不方便,均用称重法。
生产中常用回收乙醇来沉淀杂质,其量不够时再用浓乙醇补足。
(4)冷藏与处理:
加乙醇时药液的温度不能太高,加至所需含醇量后,将容器口盖严,以防乙醇挥发。
俟含醇药液慢慢降至室温时,再移至冷库中,于5℃~10℃下静置12~24小时,若含醇药液降温太快,微粒碰撞机会减少,沉淀颗粒较细,难于滤过。
俟充分静置冷藏后,先虹吸上清液,可顺利滤过,下层稠液再慢慢抽滤。
中药醇沉原理
中药醇沉原理
中药醇沉是一种用于从中药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利用醇溶液中的醇与水混合产生的极性差异来分离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通常具有不同的极性特性,有些成分偏向于极性较高的水相,而有些成分则更倾向于极性较低的醇相。
利用这种差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醇和水的比例,将不同极性的成分分别溶解在醇相和水相中。
一般情况下,中药会先用水进行提取,得到的水提取液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成分。
接下来,将醇加入水提取液中,并充分混合。
由于醇溶液比水更加具有极性,醇会与水中的一些成分发生亲和作用,将它们从水相中提取到醇相中。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分离醇相和水相来获得醇相中的有效成分。
中药醇沉的原理实际上是一种分相提取的方法,通过调节溶剂的极性来分离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稳定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中。
重新审视中药水提醇沉工艺
重新审视中药水提醇沉工艺杜松* 1,2刘美凤31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2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州510240,3.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广州510640摘要:水提醇沉是常用的中药提取精制工艺,广泛用于中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自上世纪50年代应用于中药流浸膏剂型以来,醇沉工艺已成为中药浸膏的精制处理“通法”,然而长期应用中,醇沉工艺暴露出很多问题,同时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工艺的出现,对醇沉工艺提出了挑战。
本文回顾醇沉工艺在中药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并对其进行评价。
Ethanol precipitation of TCM liquid extracts: reviewDU Song* 1,2 , LIU Mei-feng3(1.Guangzhou Hanfang Pharmaceutical Co,Ltd, 2.National Engineer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TCM., Guangzhou ,510240, China;3.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School of Chem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 China)中药水提醇沉工艺最初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药流浸膏剂型改革[1][2]。
参考低浓度乙醇浸出草药制备浸膏或流浸膏的做法,有研究者将中药水提浓缩液加入乙醇,达到与流浸膏类似的乙醇浓度,静置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浸膏。
该工艺除去部分大分子物质,有利于减小服用量,同时也较一流浸膏工艺节约乙醇。
50年代,上百味中药单味药浸膏用此工艺制备。
该工艺诞生后,最初在中医药界还是有些争议,在1960年代中除了大青叶颗粒剂[2],《中药制剂汇编》收录品种未见新的中药产品采用醇沉工艺。
中药醇沉工艺浅析
中药醇沉工艺浅析前言在中药生产过程中,乙醇沉淀法是常用于中药水提取液的纯化精制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药材先经水煎提取,其中生物碱、有机酸盐、氨基酸类等水溶性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同时也浸提出很多水溶性杂质。
醇沉法就是利用有效成分能溶于乙醇而杂质不溶于乙醇的特性,在加入乙醇后,有效成分转溶于乙醇中而杂质则被沉淀出来。
醇沉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杂质保留药物有效成分,因而醇沉单元操作工艺及其设备的适用性将密切关系着中药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与产品的剂型和质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影响醇沉工艺的因素2. 1 初膏浓度及温度为了保证醇沉时尽量除去杂质,同时减少有效成分损失和乙醇耗量,一般要将药材水煎液浓缩到一定浓度的初膏。
初膏浓度过高,则药液黏稠度较大,乙醇与药液难以充分接触,所产生的沉淀易包裹药液,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初膏浓度过低则药液量较大,需耗费大量乙醇。
因此,选择适宜的初膏浓度对水提醇沉工艺非常重要。
孙月霞等对板蓝根水提取液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最佳初膏浓度为1∶1~1∶2之间。
实验研究和文献数据分析表明,初膏浓度并非决定醇沉工艺分离纯化的关键性因素,但它决定最少的乙醇用量。
2. 2 乙醇用量及乙醇浓度通常当含醇量为50 ~60 时可除去淀粉等杂质;含醇量达60时,无机盐开始沉淀;含醇量达75 以上时,可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当含醇量达80 时,几乎可除去全部淀粉、多糖、蛋白质、无机盐类杂质,但是鞣质、水溶性色素、树脂等不易除去.醇沉液中含醇量的高低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醇沉液含醇量的加沉淀加快,通常醇沉液的含醇量在60 ~75 之间。
醇沉的含醇量如在70 ~75 之间,一般宜用90 左右的乙醇,此时所耗乙醇体积较少,与用95 浓度的乙醇相比,回收蒸馏要容易得多,乙醇单耗和能源消耗亦低;若醇沉液含醇量低,则所用乙醇浓度亦可相应低些。
肖琼等专门研究了乙醇浓度和乙醇总量对中药醇沉工艺的影响。
结果表明,醇沉精制过程中当乙醇总量低于某一临界乙醇总量时,醇溶物的量随乙醇用量增加而增加;高于临界乙醇总量时,增加趋势减缓直至不再增加。
浅谈中药的醇沉工艺
浅谈中药的醇沉工艺前言在中药生产过程中,乙醇沉淀法是常用于中药水提取液的纯化精制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药材先经水煎提取,其中生物碱、有机酸盐、氨基酸类等水溶性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同时也浸提出很多水溶性杂质。
醇沉法就是利用有效成分能溶于乙醇而杂质不溶于乙醇的特性,在加入乙醇后,有效成分转溶于乙醇中而杂质则被沉淀出来。
醇沉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杂质保留药物有效成分,因而醇沉单元操作工艺及其设备的适用性将密切关系着中药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与产品的剂型和质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影响醇沉工艺的因素1 初膏浓度及温度为了保证醇沉时尽量除去杂质,同时减少有效成分损失和乙醇耗量,一般要将药材水煎液浓缩到一定浓度1 / 6下载文档可编辑的初膏。
初膏浓度过高,则药液黏稠度较大,乙醇与药液难以充分接触,所产生的沉淀易包裹药液,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初膏浓度过低则药液量较大,需耗费大量乙醇。
因此,选择适宜的初膏浓度对水提醇沉工艺非常重要。
实验研究和文献数据分析表明,初膏浓度并非决定醇沉工艺分离纯化的关键性因素,但它决定最少的乙醇用量。
2 乙醇用量及乙醇浓度通常当含醇量为50 ~60% 时可除去淀粉等杂质;含醇量达60%时,无机盐开始沉淀;含醇量达75% 以上时,可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当含醇量达80% 时,几乎可除去全部淀粉、多糖、蛋白质、无机盐类杂质,但是鞣质、水溶性色素、树脂等不易除去。
醇沉液中含醇量的高低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醇沉液含醇量的加沉淀加快,通常醇沉液的含醇量在60 ~75% 之间。
醇沉的含醇量如在70 ~75% 之间,一般宜用90% 左右的乙醇,此时所耗乙醇体积较少,与用95% 浓度的乙醇相比,回收蒸馏要容易得多,乙醇单耗和能源消耗亦低;若醇沉液含醇量低,则所用乙醇浓度亦可相应低些。
3 醇沉温度与时间2 / 6下载文档可编辑醇沉时间与罐内液温有直接的关系。
醇沉温度低,沉淀物析出与沉降的速度加快,所需的静置时间短,反之则长。
关于现代中药醇沉杂谈
关于现代中药醇沉杂谈现代中药醇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由于其易于服用和长期保存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现代中药醇沉还存在着许多争议和疑问。
本文将就现代中药醇沉的制作、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现代中药醇沉的制作现代中药醇沉是通过将中药提取液中的水分和有机溶剂分离而得到的固态制剂。
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提取、溶解、过滤、浓缩、结晶或沉淀等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确保中药醇沉的质量和效果。
目前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但随着绿色制药的发展,可持续性可替代的有机溶剂将会逐渐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
二、现代中药醇沉的应用现代中药醇沉可以直接用于制成片剂、胶囊或颗粒等制剂,也可以用于制备中药注射剂。
在临床上,现代中药醇沉常被用来制备质地均匀、重量稳定的制剂,以便于患者的服用和储存。
现代中药醇沉还可以提高中药的稳定性和药效,延长药效持续时间,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疗效。
三、现代中药醇沉的争议与挑战尽管现代中药醇沉有着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争议与挑战。
中药醇沉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现代中药醇沉在提高中药的稳定性和药效的也可能损害中药的活性成分。
虽然中药醇沉的制备和应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其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四、现代中药醇沉的未来发展针对现代中药醇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科研人员和制药企业正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一方面,他们正在加大对绿色有机溶剂的研发和应用,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他们还在研究如何提高中药醇沉的制备技术,保证中药的活性成分和有效成分不受损。
加强现代中药醇沉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高其在临床上的可预测性和安全性,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的原理是:水提液中一些大分子亲水性杂质难溶于一定浓度乙醇,在水提液中加入适量乙醇后使杂质沉淀除去。
水提醇沉法(水醇法)是指在中药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达不同含醇量,某些药物成分在醇溶液中溶解度降低析出沉淀,固液分离后使水提液得以精制的方法。
醇沉法的特点:
1、醇沉是以乙醇沉淀法去除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
它去除杂质,减少用药量,达到精制、便于制剂的特点,使得由原来的中药汤药制成中成药得以进行;
2、乙醇沸点适中(78 ℃),可回收后反复使用,其本身还具有杀菌作用,经过乙醇处理的物料不易发霉变质;
3、对于药效成分不甚清楚和作用机制不明确的中药复方,不失为一种简单适用的提取方法。
但是,醇沉的使用有一定限制。
例如,固体制剂不宜采用,因醇沉时将多糖等除去,酵液回收乙醇浓缩后又加数倍量的淀粉、糊精等辅料方能成型,这会使成本增加。
关于中药提取液醇沉加醇量的考察
关于中药提取液醇沉加醇量的考察关于中成药醇沉加醇量的考察一、醇沉加醇量误差原因分析醇沉是中成药生产中去除杂质的重要步骤,应用较广。
但是,生产中除了药液浸膏的相对密度、加乙醇的速度、搅拌方式及条件、静置时间及温度等对醇沉效果有明显影响外,加醇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1)计量误差:药液体积的计算(20?时的相对密度、重量);自制尺的度量误差;加入乙醇量的计量误差(温度、液位计);购买的药用乙醇的实际含醇量的波动;回用乙醇的含醇量;(2)计算误差:醇水相加的体积小于两相体积之和,且有沉淀生产时,实际体积进一步缩小,理论计算与实际值之间有误差;(3)理解误差:因标准中的表述“加…倍乙醇”的理解而引起的误差,有的按体积比,有的按重量比,也有按重量体积比; 实际加乙醇量不一致。
(4)操作误差;除醇沉前药液的相对密度波动;搅拌的速度;加入乙醇的速度等操作误差外,实际生产时有生产企业按醇沉时酒精计的刻度当作含醇量,从而引入误差,酒精计的刻度表示的是水与?时含醇量,由于醇沉时,酒精计的测量对象是药液与乙醇的混合物,且测定温乙醇的混合液在20度也可能不是20?,故醇沉时酒精计的刻度与实际含醇量有一定差异。
二、试验考察试验方法;操作规范;1、醇沉含醇量对指标成分及含固量的影响。
选择2个有代表性的产品(建议从九味羌活,黄芩苷、午时茶,橙皮苷、感冒退热,连翘苷中选1个;另选一个质量标准中醇沉含醇量要求明确的品种,如四物合剂。
以上均为2005年版药典标准)。
制备小样,分别考察不同含醇量对含固量、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如标准中要求的含醇量为50,,考察40、42、44、46、48、50、52、54、56、58、60,)。
含醇量可通过试验时的加乙醇量不同调节,以第二天醇沉上清液的含醇量为准;可用相同的浸膏,定量分成几份,平行试验,不必制成制剂。
2、考察“加几倍量乙醇醇沉”的误差:对于以上表述,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理解,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定。
中药水提醇沉
中药水提醇沉中药水提醇沉专题研究中药水提醇沉是一种常见的制药工艺,通过研磨草药、浸提、蒸发浓缩等步骤,将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浓缩提取出来,从而增强其药效。
本文将就中药水提醇沉的原理、方法以及应用进行探讨,以加深我们对这一制药工艺的认识。
一、中药水提醇沉的原理中药水提醇沉的原理是基于酒精与水溶液混合时会形成两相体系的特性。
由于酒精与水的相溶性差异,当两者混合后,酒精会与水相互作用形成“醇水混合溶液”,而草药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是通过溶于水和醇中的方式存在。
因此,通过酒精溶液与草药的浸提作用,可以将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快速提取出来。
二、中药水提醇沉的方法1. 草药研磨:首先将需要提取的草药进行研磨,使其变成较为细小的颗粒,以便提高浸提效果。
2. 浸提:将研磨后的草药放入浸提器中,加入适量的酒精水溶液,使草药充分浸泡在溶液中。
根据草药的特性和需要提取的成分,可以选择不同的浸提时间和温度。
3. 蒸发浓缩: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提后,将草药与酒精水溶液一同放入蒸发器中,通过加热使其蒸发浓缩,即可得到含有草药有效成分的沉淀。
4. 沉淀分离:将蒸发浓缩后的溶液进行过滤,分离出其中的沉淀物。
沉淀物即为中药水提醇沉得到的产品,可以进一步用于制药加工和药物研究。
三、中药水提醇沉的应用1. 传统中药制剂:中药水提醇沉是许多传统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之一。
通过该工艺,可以提取出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制成颗粒、丸剂等形式,方便患者服用。
2. 药膳研究:中药水提醇沉也常用于药膳研究中。
草药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该工艺提取出来,用于研制营养丰富、有益健康的药膳食品,对保健养生具有重要意义。
3. 药物研发:中药水提醇沉是传统草药研究的一项重要手段。
通过该工艺,可以提取出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用于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探索新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总结:中药水提醇沉是一种常见的制药工艺,通过酒精与水混合形成两相体系的特性,将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浓缩提取出来。
它在传统中药制剂、药膳研究以及药物研发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醇沉工艺浅析
前言
在中药生产过程中,乙醇沉淀法是常用于中药水提取液的纯化精制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药材先经水煎提取,其中生物碱、有机酸盐、氨基酸类等水溶性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同时也浸提出很多水溶性杂质。
醇沉法就是利用有效成分能溶于乙醇而杂质不溶于乙醇的特性,在加入乙醇后,有效成分转溶于乙醇中而杂质则被沉淀出来。
醇沉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杂质保留药物有效成分,因而醇沉单元操作工艺及其设备的适用性将密切关系着中药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与产品的剂型和质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影响醇沉工艺的因素
2. 1 初膏浓度及温度
为了保证醇沉时尽量除去杂质,同时减少有效成分损失和乙醇耗量,一般要将药材水煎液浓缩到一定浓度的初膏。
初膏浓度过高,则药液黏稠度较大,乙醇与药液难以充分接触,所产生的沉淀易包裹药液,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初膏浓度过低则药液量较大,需耗费大量乙醇。
因此,选择适宜的初膏浓度对水提醇沉工艺非常重要。
孙月霞等对板蓝根水提取液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最佳初膏浓度为1∶1~1∶2之间。
实验研究和文献数据分析表明,初膏浓度并非决定醇沉工艺分离纯化的关键性因素,但它决定最少的乙醇用量。
2. 2 乙醇用量及乙醇浓度
通常当含醇量为50 ~60 时可除去淀粉等杂质;含醇量达60时,无机盐开始沉淀;含醇量达75 以上时,可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当含醇量达80 时,几乎可除去全部淀粉、多糖、蛋白质、无机盐类杂质,但是鞣质、水溶性色素、树脂等不易除去.
醇沉液中含醇量的高低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醇沉液含醇量的加沉淀加快,通常醇沉液的含醇量在60 ~75 之间。
醇沉的含醇量如在70 ~75 之间,一般宜用90 左右的乙醇,此时所耗乙醇体积较少,与用95 浓
度的乙醇相比,回收蒸馏要容易得多,乙醇单耗和能源消耗亦低;若醇沉液含醇量低,则所用乙醇浓度亦可相应低些。
肖琼等专门研究了乙醇浓度和乙醇总量对中药醇沉工艺的影响。
结果表明,醇沉精制过程中当乙醇总量低于某一临界乙醇总量时,醇溶物的量随乙醇用量增加而增加;高于临界乙醇总量时,增加趋势减缓直至不再增加。
2. 3 醇沉温度与时间
醇沉时间与罐内液温有直接的关系。
醇沉温度低,沉淀物析出与沉降的速度加快,所需的静置时间短,反之则长。
加醇时药液温度不能过高,主要以防止乙醇挥发损耗。
一般等含醇药液慢慢降至室温时,再移至冷库中,于5~10℃下静置24~48 h,若含醇药液降温太快,微粒碰撞机会减少,沉淀颗粒较细,难于过滤。
可见,静置时间过长是导致操作周期过长的主要原因。
2. 4 加醇方式
在中药生产过程的醇沉工艺中,主要是将乙醇导入常温或低温浸膏中,进行沉析,醇沉初始就加入大量高浓度乙醇,倘若搅拌不匀未能将乙醇分散,造成局部区域含醇量过高,淀粉、蛋白质类迅速沉析并包裹浓缩液。
随着乙醇的增加包裹层质地越来越致密而难以分散,势必影响醇沉效果。
分次醇沉或以梯度递增方式逐步提高乙醇浓度,有利于除去杂质,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
但此时醇沉操作较为麻烦,乙醇用量也大。
有时,为了减少乙醇耗量,降低生产成本,将水煎提取液浓缩至规定比重后先放置沉淀桶内沉淀24 h,弃去沉淀物,再加入乙醇进行沉淀。
2. 5 搅拌速度
搅拌在醇沉过程中的作用与在其他工艺过程中的作用相似,有利于提高药液与乙醇的相际接触面积,提高药液与乙醇的均一性。
一般情况下,随着醇含量的增加,沉析速度加快,沉析完全,当醇含量达到80 时,几乎可除去全部蛋白质、多糖和无机盐类杂质。
但是随着醇沉浓度的升
高,有效成分易被沉淀物包裹而造成损失。
因此,醇沉时应提高搅拌速度,缓缓加入乙醇,以避免药液中局部乙醇浓度过高造成有效成分被沉淀物包裹所造成的损失。
因此,在醇沉工艺中,搅拌速度应有一适宜的范围。
搅拌速度过快则能耗增大,噪音增强,且对设备材质的要求有所提高。
此外,过快的搅拌速度会使生成的沉淀颗粒过小,难于过滤;搅拌速度过慢,药液中局部乙醇浓度过高,造成沉析物包裹有效成分,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同时也会造成沉淀物黏连,难以过滤分离。
因此,在醇沉时应根据物系的特征,选择适宜的搅拌速度以及乙醇的加入速度。
2. 6 原药材的影响
原药材的性状及初步处理过程影响到所用乙醇的浓度及醇沉效果。
屠家启通过对板蓝根冲剂醇沉工艺的研究发现,如果所用原药材为新货(即当年采收的药材),药材中的糖分及黏液质较多,浓缩后的浸膏黏性大,制粒比较困难,此时选用的醇沉浓度应高于88 .原药材如为历年采收的陈货,或者库存时间已超过一年以上,则粉性较强,醇沉使用的乙醇浓度以88 为宜。
叶荣科等为改进小叶榕黄酮提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对不同比例醇沉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自然干燥叶总黄酮比烘箱干燥叶提取率要高,其沉淀效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目前醇沉工艺存在的不足
(1)醇沉过程操作周期长。
目前影响醇沉操作周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水提液一般要冷至室温或更低温度才能加入乙醇;二是,醇沉后一般都要静置24~48 h才能抽取上清液。
有的药材品种一次醇沉杂质沉淀不完全,特别是容易发生包裹浓缩液现象的品种,需要进行多次醇沉操作。
醇沉次数的增加,乙醇的用量、单耗、耗能相应增多。
丁水平等研究了醇沉次数、醇沉浓度对醇沉除杂效果的影响。
(2)排渣困难。
醇沉后大量沉淀物因静置后聚集于罐底,造成沉析罐排渣困难。
抽取上清液后,沉淀物往往需要再次加入热水使沉淀物融化才能排出,而且有些沉淀物是黏稠的糊状物须经挤压处理后才能排出,样使处理沉淀物过程费时费工。
有的厂家针对排渣问题对沉析罐加了后续固液分离装置,将沉淀物用机械方法破碎再行排出。
(3)上清液抽取过程困难。
通常沉析罐都装有手动摇杆,以控制罐内抽取清液管道水平面的高低,但在实际操作中,要看清罐内液面情况是十分困难的。
此外,沉淀物堆积于罐底不会呈理想的水平面,所以抽取上清液往往会不完全,从而导致乙醇的损耗和有效成分的损失。
(4)乙醇耗量大。
醇沉次数的增加,沉淀物的聚集以及上清液抽取不完全等都会造成乙醇用量的增加。
李尧等从数学推理的角度,对中药生产中的水提醇沉法的含醇量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用醇量的经验公式。
(5)有效成分损失严重 .由于醇沉时大量沉淀物的出现,可吸附、包埋部分有效成分而造成损失。
韩桂茹等研究了水提醇沉对中药各类有效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醇沉后有效成分的损失在10 到50 .
(6)成品稳定性差。
一方面,醇沉时有效成分的损失,使药品质量难以稳定;另一方面,醇处理的液体制剂在保存过程中易产生沉淀和黏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