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心理困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感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心理困惑有效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尽快提高他们的教学素养,这是当今许多校长、领导们所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这篇文章,我认为,需要从了解青年教师成长中的心理困惑开始。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与一位三十多岁的男老师促膝长谈到深夜,当聊到事业这一块,他感慨万千。已到而立之年,家有妻子儿女,他作为一位普通的青年男教师,心理困惑重重,感觉工作没劲。不是说不想上进,是没有机会。这似乎验证了我们许多领导在讲的那一句话:青年教师工作看头三年,假如头三年你没成绩,那么你可能就很少再会有机会了,因为还有后来者。我们不少老师也曾经为这个头三年努力过。如他而言,刚开始参加工作,是不计任何报酬的加班加点,但是所体会到是一次又一次的“绿叶当陪衬”。他思想上有过痛苦地挣扎。但是拿领导的话来说:“新教师是要多做一点的,要不怎会有一个好的印象呢?大家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这里似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可能是他看清了,真觉得无望了。所以后来的几年几乎是荒废的,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在“吃老本”。再有一个原因,学校里缺少领头的人物(指的是有一定教科研水平的人),一个人干不起来,你想干,人家还对你“说三道四”。或者说有

这样的人物,但人家只顾自己,不肯帮助别人。他还讲到,他是非常反对让新教师写什么教学论文,或者参加某个论文比赛。你想想,一个刚出道的新教师,讲台都还没站稳,让他拿什么去做文章。所以,在网上大篇大篇地下载,或者东拼西凑的组合,这一切也都在情理之中。所产生的消极后果,那就是以后再让他们做文章,他们对别人的文章的依附性越来越强。

听他而言,我觉得有这样想法的人决不仅仅是个别,这是一种带有普遍共性的想法。如果我们不能认真面对这个问题并深刻地加以反思,那么对于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也只是形式上的问题。领导们任人唯贤是明智之举,何为是贤,领导自有认识。有一技之长的可算是贤,塌实勤奋的也算是贤,善于谋略、敢于直言的也是贤。青年教师队伍中,不乏这样的人。倘若弃之不用,就比如当年千里马没有被伯乐发现,那么可能就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青年教师底子薄,经验少,这是弱点,因为有这些弱点(可能也有自谦),他们一般不愿(有的也不敢)与别人去争。但他们有理想,有激情,所以他们总是不断地在努力。所以领导哪怕真的要拿绿叶去衬红花,也需要对其在精神上多加关照(诚挚的关照)。让青年教师觉得可信、可服、可敬。解除了这个心理疙瘩,作为青年教师也有必要对“头三年的成绩”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头三年是很关键,自己要努力把握。但是我们发现,真正在头三年一鸣惊人的青年教师也是不太多的。特别是像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中老年教师的竞争意识已有所觉醒,他们也成了青年教师着实有力的竞争对手,青年教师要想在头三年取得成绩谈何容易。其实青年教师可以把成绩虚化一点。奖状、荣誉故然是一种成绩,但是头三年你轮得到吗?(很少有人。)

如果我们把成绩理解为是对自身的一种教学素养的进步要求,那么我们青年教师自己就可以把握了。想想自己对教学现象是否产生了更多的思考,是否对于教学设计有了新的思路或比以住更有灵感了,想想自己比以往是否更善于把握课堂了或更善于与学生相处了,想想自己是否认真地积累了许多教学上成功的经验或第一手资料……等等,这些都是成绩,是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实实在在的成绩而不是功利主义。这种成绩是隐性而非外显的,是实在而非虚设的,是长期的而非一劳永逸的。在这个靠能力吃饭的时代,如果你够水平,总有一天有你说话的份。而在积累这些成绩的过程的同时,你也必定赢得了周围人的肯定,这又是一种新的成绩。至于说请他们写论文(更多的是被逼的),我觉得是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形式,可以进行一些教学沙龙活动,就是聊

一聊,聊得坦诚、聊得无拘无束,亮亮自己的观点,用用自己的例子。聊的过程是一种令教师轻松地体验教学研究的过程,是一种教把教学问题逐渐明朗化的过程,也是一种教学理念相互碰撞、相互吸收、借鉴的过程,我们要做的是把聊的东西整理一下,这可能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至少是一种很好的素材。进行这样活动,教师并不会感觉写教学论文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当然这仅仅是教学研究的入门。旨在于培养教师对于教学研究的兴趣,提高教师对于教学问题的敏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