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诊断学-第七章 神经系统的检查finish
奋传导中断,另一侧传导优势时,便引起这种运动。 奋传导中断,另一侧传导占优势时,便引起这种运动。
暴进暴退:是指病畜将头高举或低下, 暴进暴退:是指病畜将头高举或低下,以不等速度向前或向 后狂进,甚至遇到障碍物也不躲避。 后狂进,甚至遇到障碍物也不躲避。暴进见于纹状体或视神经 受损,暴退见于小脑病变。 见于小脑病变。 盲目运动:是指病畜做无目的的徘徊,也称强制彷徨。 盲目运动:是指病畜做无目的的徘徊,也称强制彷徨。患畜 不注意周围事物,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有时不断前进, 不注意周围事物,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有时不断前进,直到 头抵在障碍物而无法前进, 头抵在障碍物而无法前进,本病是大脑或小脑局部受损害而引 常见于狂犬病。 起。常见于狂犬病。 滚转运动:病畜向一侧冲挤,摔倒,强制卧于一侧, 滚转运动:病畜向一侧冲挤,摔倒,强制卧于一侧,或顺着 身体长轴向一侧滚转,称为滚转运动。常见于迷路、听神经、 身体长轴向一侧滚转,称为滚转运动。常见于迷路、听神经、
损。
运动性失调:是站立时不明显,而在运动时出现共济失调, 运动性失调:是站立时不明显,而在运动时出现共济失调,其 步幅、运动强度、方向均表现出异常,着地用力,如涉水样, 步幅、运动强度、方向均表现出异常,着地用力,如涉水样,其 原因是深部感觉障碍外周随意运动的信息不能正常向中枢传导所 引起。见于大脑皮层、小脑、前庭或脊髓受损。 引起。见于大脑皮层、小脑、前庭或脊髓受损。 按病灶部位可分为大脑、小脑、前庭和脊髓或外周性共济失调。 按病灶部位可分为大脑、小脑、前庭和脊髓或外周性共济失调。 五、 痉挛 是由于横纹肌的不随意运动引起。包括阵发性痉 是由于横纹肌的不随意运动引起。包括阵发性痉 单个肌群发生短暂、迅速、 挛(单个肌群发生短暂、迅速、如触电样一个接一个的重复的收 )、强直性痉挛 肌肉常时间均等的持续收缩) 癫痫( 强直性痉挛( 缩)、强直性痉挛(肌肉常时间均等的持续收缩)和癫痫(临床 上表现为强直、一阵性痉挛, 上表现为强直、一阵性痉挛,是大脑无器质病变而发生一场放电 所引起)。 所引起)。 动物的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又称麻痹。 六 、瘫痪 动物的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又称麻痹。
【诊断学总结】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学总结】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第一节脑神经、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检查一、脑神经检查:嗅神经以特殊气味的物品分别测试双侧嗅觉,引起嗅觉障碍提示同侧嗅神经损害,可由创伤、前颅凹占位性病变和脑膜结核等。
鼻腔本身疾病也可引起嗅觉障碍。
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眼底检查等。
动眼、滑车、展神经这三对脑神经同司眼球运动,合称眼球运动神经。
上睑下垂与眼球运动向内、向上及向下运动受限,均提示动眼神经麻痹。
眼球向下及向外运动减弱,提示滑车神经损害。
眼球向外转动障碍提示展神经受损。
瞳孔反射异常可由动眼神经或视神经受损所致。
三叉神经面部感觉及咀嚼运动由三叉神经支配。
面神经面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具有味觉功能。
观察鼻唇沟是否变浅,口角有无低垂或歪向一侧。
面神经损害时,舌前 2/3味觉丧失。
位听神经包括前庭及耳蜗神经。
检查包括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
舌咽、迷走神经询问有无吞咽困难、呛咳,观察腭垂是否居中,咽反射及舌后 1/3味觉是否正常。
副神经检查胸锁乳头肌与斜方肌是否萎缩,耸肩及转颈运动是否正常。
舌下神经观察舌肌有无萎缩,伸舌有无偏斜。
二、运动功能检查肌力分六级。
单瘫单一肢体瘫痪,多见于脊髓灰质炎为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常伴有同侧脑神经损害,多见于颅内病变或脑卒中。
交叉性偏瘫为一侧偏瘫及对侧脑神经损害。
截瘫为双下肢瘫痪,是脊髓横贯性损伤的结果,见于脊髓外伤、炎症等。
肌张力肌张力增高分为痉挛性及强直性,分别为锥体束及锥体外系损害所致。
肌张力降低见于周围神经炎、前角灰质炎和小脑病变等。
不随意运动是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为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
包括震颤、舞蹈样运动及手足徐动等。
共济运动包括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及快速轮替动作等。
三、感觉功能检查包括痛觉、触觉及温度觉。
深感觉包括运动觉、位置觉及震动觉。
复合感觉是指皮肤定位感觉、两点辨别觉和形体觉等,也称皮质感觉。
四、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眼心反射眼球加压20-30秒后,心率减慢10-12次/分,减慢超过12次提示副交感神经功能增强,心率加快提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麻痹则无反应。
诊断学课件:第三篇 体格检查 第九章 神经系统检查
1、肱二头肌反射
• 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 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 反射中枢在颈髓5~6 节
2、肱三头肌反射
• 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 前臂稍伸展。
• 反射中枢在颈髓6~ 7节
3、桡骨骨膜反射
• 正常反应为屈肘、前 臂的旋前。
• 反射中枢在颈髓5~6 节
Oppenheim
Gordon
霍夫曼征 (Hoffmann’s sign)
拇指和其他手指掌屈, 为阳性。
由于中指深屈肌受到牵 引而引起。一般较多见 于颈髓病变。
四、脑膜剌激征
检查内容、方法与阳性表现 1. 颈强直 2. Kerning sign 3. Brudzinski sign
临床意义
(向内、向上及向下),瞳孔及对光反射,调 节反射
• Ⅳ滑车神经:眼球向外下运动 • Ⅵ外展神经:眼球向外运动
• Ⅴ三叉神经:
– 面部感觉: – 角膜反射: – 运动功能:咀嚼动作、张口动作
• Ⅶ面神经:
– 运动功能: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是否对称 皱额、闭眼、露齿、微笑、鼓腮动作
– 味觉检查:
• Ⅷ位听神经:听力及前庭功能
下降(肌肉松软,伸屈肢体时阻力低,关节活动
范围增大) 多见于下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炎、前角灰质 炎)、小脑病变、肌源性病变等
(三)不自主运动
意识清楚的情况下,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 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为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
表现
✓ 震颤:静止性:帕金森 意向性:小脑疾患
✓ 手足徐动 ✓ 舞蹈样运动
3、病理反射检查
(一)浅反射检查(刺激皮肤或粘膜)
• 检查内容及方法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
下肢肌力检查
上肢肌力检查
2 肌张力(muscle tone) 肌肉静息状态下的 肌肉张力,是一种牵张反射。
3 不自主运动(abnormal movements)---震 颤(tremor)/舞蹈样运动(choreic movements)/手足徐动(athetosis)
4 共济失调(ataxia) ① 指鼻试验(finger to nose test) ② 跟膝胫试验(heel-knee-shin test) ③ 轮替动作(alternating movement) ④ 闭目难立征(romberg test)
指鼻试验
第三节 感觉神经检查
1 浅感觉 ① 触觉 用棉签轻触患者的皮肤或粘膜。 (脊髓后索) ② 痛觉 用大头针轻刺皮肤。(脊髓丘脑 侧束) ③ 温度觉 用装有冷热水的试管置于患者 的皮肤。(脊髓丘脑侧束)
4 三叉神经(Ⅴ),是混合性神经
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面部皮肤、眼、 鼻、口腔粘膜,支配痛觉、温觉和触觉。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咀嚼、颞肌和翼状 内外肌。 检查:①面部感觉(痛/温/触觉)角膜反 射(直接/间接) ②运动功能咀嚼、颞肌和 翼状内肌的肌力,下颌反射。
Pupillary light reflex
• 2 深反射 刺激骨膜或肌腱深感受器引起的反射 • • • •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肱二头肌反射(C5-6) 肱三头肌反射(C6-7) 桡骨膜反射(C5-6) 膝反射(L2-4) 跟腱反射(S1-2) Hoffmann Sign (C7-T1)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
谢谢
THANKS
认知行为疗法
对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认知障碍,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 患者改善认知功能。
康复训练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肢体障碍等,可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 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05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与护理
CHAPTER
康复训练
物理疗法
包括运动疗法、按摩、针灸等,有助于改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 和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业疗法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穿衣、进食、写字等,提高患者的生活 自理能力。
语言疗法
针对失语症或语言障碍患者进行的语言训练,帮助他们恢复语言表达 能力。
护理措施
预防并发症
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保持皮肤清 洁干燥,预防褥疮。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 心态和康复信心。
痫药物、抗帕金森药物、抗炎药物等。
症状缓解治疗
02
对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如疼痛、痉挛等,可采用药物
进行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03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非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
如电刺激、磁疗、热疗等,有助于缓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
目录
CONTENTS
• 神经系统检查基础 • 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 • 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与护理
01 神经系统检查基础
CHAPTER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1.浅反射:刺激不同部位的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射称为浅反射。
临床上常见的反射有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等。
⑴角膜反射:嘱被检查者眼向内上注视。
检查者用棉签纤维由角膜外缘向内轻触被检查者角膜,正常时该眼睑迅速闭合,成为角膜直接反射。
反射弧为三叉神经眼支-桥脑-面神经核。
⑵腹壁反射: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屈曲并拢,放松腹部。
用钝针或竹签由外向内轻划腹壁。
反射作用为该侧腹肌收缩,脐孔略向刺激侧偏移。
上中下腹壁反射中枢分为胸椎7-8、8-9、11-12节段。
⑶提睾反射:用钝针或竹签由下而上轻划股内侧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
消失或减弱见于同侧锥体束或生殖股神经损害等。
2.深反射:指以叩击骨膜或肌腱的方式而引起相应骨骼肌收缩的牵张反射,因通过肌梭等深部感受器传入而得名。
深反射检查的记录方式一般为:无反应(-)、迟钝或减弱(+)、正常(++)、亢进(+++)、阵挛(++++)。
⑴肱二头肌反射:检查者以左手托住被检查者放松后屈曲的肘部,并以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以叩诊锤轻叩拇指甲背,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肘关节屈曲。
反射弧中枢在颈髓5-6节段。
⑵肱二头肌反射:被检查者上肢放松、半屈下垂,检查者以左手托于肘窝外,用叩诊锤轻叩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肌腱。
正常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肘关节伸直。
反射弧中枢在颈髓7-8节段。
⑶桡骨膜反射:检查者轻托被检查者前臂,使其腕关节放松、下垂,轻叩桡骨茎突。
正常反应为前臂旋前、屈肘。
反射弧中枢在颈髓5-8节段。
⑷膝关节:被检查者平卧位,检查者一手托起膝关节,使髋、膝关节屈曲呈135°左右(被检查者坐位时,一侧下肢髋、膝关节90°屈曲,对侧被检查下肢架于其上并自然悬垂),轻叩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肌腱。
正常反应为股四头肌收缩,下肢伸展。
反射弧中枢在腰髓2-4节段。
⑸跟腱反射:被检查者仰卧位,下肢外旋外展位,髋、膝关节屈曲,检查者一手推压足掌使踝关节过伸,轻叩跟腱。
第九版诊断学精品课件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学(第9版)
(八)副神经
支配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副神经受损时,向对侧转头及同侧耸肩无力或不能, 同侧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萎缩。
(九)舌下神经
检查时嘱病人伸舌,注意观察有无伸舌偏斜、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单侧舌下 神经麻痹时伸舌舌尖偏向病侧,双侧麻痹者则不能伸舌。
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
诊断学(第9版)
诊断学(第9版)
(三)肌张力
1.肌张力增高 可表现为:①痉挛状态;②铅管样强直。 2.肌张力降低 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小脑病 变和肌源性病变等。
诊断学(第9版)
(四)不自主运动
1.震颤 类型有:①静止性震颤;②意向性震颤。 2.舞蹈样运动 多见于儿童期脑风湿性病变。 3.手足徐动 见于脑性瘫痪、肝豆状核变性和脑基底节变性 。
诊断学(第9版)
(二)深反射
反射强度通常分为以下几级: ➢ 0:反射消失 ➢ +:肌肉收缩存在,但无相应关节活动,为反射减弱 ➢ ++:肌肉收缩并导致关节活动,为正常反射 ➢ +++:反射增强,可为正常或病理状况 ➢ ++++:反射亢进并伴有阵挛,为病理状况
诊断学(第9版)
(二)深反射
1.肱二头肌反射 反射中枢为颈髓5~6节。
诊断学(第9版)
(四)三叉神经
是混合性神经,需下列检查。
1.面部感觉 注意区分周围性与核性感觉障碍。 2.角膜反射 直接和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见于三叉神经病变;单纯直接反 射消失见于面神经瘫痪。 3.运动功能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受损使病侧咀嚼肌肌力减弱或萎缩,张口 时由于翼状肌瘫痪,下颌偏向病侧。
诊断学(第9版)
医疗卫生基础知识:诊断学重点之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知识点归纳
医疗卫生基础知识:诊断学重点之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知识点归纳
推荐阅读:2013事业单位招聘| 卫生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诊断学体格检查是诊断学的核心考试内容,其中,在体格检查中,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难度大而且考点多,是学生复习中最难把握的一块内容,现在中公教育专家李夏露就将这部分内容中容易出考题的地方给同学们归纳一下,让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能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的内容:
1.脑神经检查:12对脑神经所支配区域的功能检查。
2.运动功能检查:肌力检查(肌力的分级)、肌张力检查(铅管样强直、折刀现象)、不自主运动检查(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共济运动检查(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快速轮替试验、闭目难立征)。
3.感觉功能检查:浅感觉检查(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检查(运动觉、震动觉、位置觉)、复合感觉检查(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体表图形觉)。
4.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等)、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阵挛)、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 征、Hoffmann征)、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5.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眼心反射、卧立位试验、皮肤划痕试验、竖毛反射等。
以上就是关于神经系统检查这部分内容的归纳,其中运动功能检查和神经反射检查是重中之重,希望大家在复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先理清思路,知道每个知识点应该归属于哪部分检查,然后将此检查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记忆,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复习效果。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38号金码大厦B座9层、11层、17层
全国统一报名电话:4006-300-999 网址:/。
动物医学《临床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课件
• 由此可见,神经病和精神病是不同范畴 的两种疾病,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 均不一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把这 两种概念搞清楚。
• 需要说明的是,神经衰弱和神经病、精 神病也完全不同,更不能混为一谈。
第七章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区别
•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常常存在一种错误的概念, 就是把神经病和精神病混为一谈。每当听到人 家说“神经病”,马上就会想到“疯子”、 “傻子”。
• 所以,不少文艺刊物和电视、电影中常常出现 将精神病称为神经病的错误叫法。其实,精神 病和神经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为 一谈。
• 第一节 精神状态的检查
1.精神兴奋
是中枢神经机能亢进的结果。 临床表现:不安、易惊,对轻微的刺激产生强 烈反应,甚至挣扎脱疆,不顾一切地前冲,后 退等。 提示:脑膜充血、脑炎、颅内高压、代谢障碍 及中毒病。
• 2.精神抑制
中枢机能障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乃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 占优势的表现。 ①精神沉郁 特征:病畜对周围事物注意力减弱、反应迟钝、离群呆立、头低 耳耷、眼半闭或全闭、行动无力、尚有意识反应;
• 见于:各种热性病、脑水肿、脑损伤、贫血、脑炎等。
• ②嗜睡 特征:病畜中度抑制,将鼻唇抵在饲糟上或倚墙或躺卧而沉睡, 只有给予强烈的刺激才能产生轻微的暂时的反应,但很快又陷入 沉睡状态。 ③昏迷 特征:患畜卧地不起,呼唤不应,全身肌肉松驰,意识完全丧失, 仅保留植物神经活动,心博动和呼吸变慢而节律不齐。 重度昏迷常提示预后不良。
•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凡是能 够损伤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各种情况都会 引起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检查(体格检查)——诊断学精品课件
(2)肱三头肌反射(反射中枢颈髓6~8) 检查方法: 以左手托病人的肘部,病人肘部微屈, 然后以叩诊锤叩击鹰嘴上方之肱三头 肌腱,正常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致 前臂伸展。
(3)桡骨膜反射(反射中心颈髓5~6) 检查方法: 以左手轻托病人前臂使之处于半旋 前位,腕自然下垂,然后以叩诊锤 叩击桡骨茎突,正常反应为前臂屈 曲并旋后。
异常:深反射减弱/消失:见于周围神经病(炎)、 神经根炎、脊髓前角灰质炎
亢进: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3.病理反射: (1)巴彬斯基征(Babinski sign)
检查方法: 病人仰卧,髋、膝伸直,医生以手 持病人踝部,用钝头竹签由后至前 沿足底外侧划至小跖趾关节处再转 向踇趾侧,正常反应为足趾向跖面 屈曲,此即跖反射。 阳性:砪趾向上背伸,其余四趾呈扇
同时顺序、内容应该熟练,为临 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做一名 好的医生必须具备的。因任何先进的 仪器、器械检查,均不能代替体检的 基本操作。
以下列举全身体检中容易出现的一 些问题,供学者借鉴参考。
(1)缺乏职业训练,对各部分体检内容 和顺序心中无数。
(2)缺乏思想性和组织安排,以至于检 查项目遗漏,顺序颠倒。
(3)布鲁金斯基征 (布氏征,Brudzinski sign) 检查方法: 基本同颈项强直的检查 阳性:屈颈时双髋、膝屈曲。
全身体格检查中常见的问题
以上重点讲述了全身体检中的一 些重点问题,有些未讲,特别是专科 性质较强的一些内容,有些内容需各 位学员参见教材自阅。值得强调的是 诊断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基础,学 习时不仅应牢记且应在自己身上和学 员之间反复练习,亦可参照检体录像, 首先要使体检手法规范。
4. 脑膜刺激征 下列体征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 腔出血、颅内压增高等。 (1)颈项强直 检查方法: 病人仰卧,医生以左手托住病人 枕部,右手平置于前胸,正常在 屈颈时,病人下颏能触到检查者 右手背。
诊断学 神经系统检查
记忆力是意识反应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患者 的近期和远期记忆的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神经 系统健康状况。
04 脑神经功能检查
视觉功能检查要点
1 视觉敏锐度检查
通过观察病人对光线、颜色和运动的感知能力,评估其视觉系统的敏锐度。
2 视野范围测试
通过让病人注视固定点,然后移动刺激物,观察病人能否察觉刺激物的移动,以判断其视 野范围是否正常。
3 对比敏感度检测
通过改变刺激物的大小、形状和颜色,观察病人能否准确识别,以评估其对比敏感度,从 而了解视觉系统的功能状态。
听觉功能诊断流程
听觉功能评估
病因诊断
治疗方案制定
通过专业的听力测试,包括 纯音听阈测定、语音辨识度 测试等,全面了解患者的听 觉功能状况。
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分析 可能的病因,如耳部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为治疗提 供参考。
03 意识状态评估方法
意识清晰度评估
评估语言清晰度
观察行为反应
询问个人信息
检查患者是否能流畅、准确 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包括词 汇的选择和语法的运用。这 是判断意识清晰度的重要依 据。
通过患者的自主动作和对外 界刺激的反应,如眨眼、转 头等,来评估其意识状态。 这些行为反应能反映患者大 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神经系统检查的重要 性
神经系统检查是诊断学中的 重要环节,通过对脑神经功 能的全面评估,有助于及时 发现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为治疗提供依据。
05 运动系统检查步骤
肌力检查方法
肌力等级划分
肌肉收缩速度测试
肌张力检查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对抗阻力的能 力,将肌力分为五个等级, 从0级到5级,以评估神经系 统的功能状态。
诊断学课件:7神经系统查体
(一)肌力:
1.定义: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2.分级:六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级:能作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正常肌力
眼球运动障碍 Eye Movement Disorders
滑车神经麻痹 上斜肌麻痹 下楼出现复视
外展神经麻痹 内斜视\复视 眼球不能外展 脑动脉瘤 颅底蛛网膜炎 糖尿病
(四) 三叉神经(trigeminus nerve) 1.面部感觉:头面部的痛、温、触觉 2.运动:
咀嚼运动:颞肌、咀嚼肌 张口:翼状肌 3反射:角膜反射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是临床医生最重要的基本功 可靠的神经系统体征可为临床确诊提供重要依据
✓ 检查神经系统前必须问清病史,得到初步印象 ,不致盲目检查。但在问病史的同时,就应观 察病人的情况,如姿势、表情、步态、动作等 。
✓ 特别对急症病人不能先在一旁按部就班地向 家属了解病史,置病人于不顾,应同时观察病 人意识状态,有无瞳孔不等大、有无呼吸困难 等,以便及时抢救。
意义:同侧全盲—— 一侧视神经损伤 两颞侧偏盲——视交叉中部损伤 同向偏盲—— 一侧视束损伤 象限盲——部分视放射及视中枢损伤 单眼不规则的视野缺损——视神经视网膜病变
正常的视野边缘是:颞侧90。、鼻侧60。、 上方60。、下方70。。
(二) 视神经(optic nerve)
3.眼底: 方法:眼底镜 观察:视神经乳头、视网膜血管、黄斑区、视 网膜各象限 病变:视乳头水肿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二)熟悉: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 (三)了解: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方法。
颅神经检查
感觉性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前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脑神经检查
4. 三叉神经(Ⅴ)
⑴ 面部感觉
⑵ 咀嚼肌运动
⑶ 反射 ①角膜反射 ②下颌反射
5. 面神经(Ⅶ)
⑴ 面肌运动: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
⑵ 味觉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脑神经检查
6. 位听神经(Ⅷ) ⑴ 蜗神经: ①Rinne试验 ②Weber试验 ⑵ 前庭神经 7.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Ⅸ、Ⅹ) ⑴ 运动 ⑵ 感觉 ⑶ 味觉 ⑷ 反射: ①咽反射 ②眼心反射 ③颈动脉窦反射
3. 复合感觉(皮层感觉) ①皮肤定位觉 ②两点辨别觉 ③体表图形觉 ④查包括
● 深反射 ● 浅反射 ● 病理反射 ● 脑膜刺激征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神经反射是由反射弧的 形成而完成的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 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 元→效应器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反射检查
1. 深反射:为骨膜、肌腱和关节反射 ⑴ 肱二头肌反射 ⑵ 肱三头肌反射 ⑶ 桡骨膜反射 ⑷ 膝反射 ⑸ 踝反射 ⑹ 阵挛:①髌阵挛 ②踝阵挛 ⑺ Hoffmann征 神经⑻系统R检查o诊s断s学olimo征
深反射(肌腱反射,肌牵张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桡骨膜反射 ●膝反射 ●踝(跟腱)反射
颈部征、耻骨征、下肢征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脑膜刺激征
(脑膜、神经根受激惹)
①颈强直 ②克匿格(Kernig)征 ③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征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颈强直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脑膜刺激征阳性 临床意义
●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高压 ●颈椎病变、坐骨神经病变等?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一般检查 二. 脑神经检查 三. 运动系统检查 四. 感觉系统检查 五. 反射检查 六.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一般检查
1.意识状态 ❖ 意识障碍
⑴ 嗜睡 ⑵ 昏睡 ⑶ 昏迷 ①浅昏迷 ②中昏迷 ③深昏迷 ❖ 特殊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 谵妄 醒状昏迷(去神皮经系层统检综查诊合断学征;无动性缄默症)
跖反射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浅反射 减弱或消失
●中枢性或周围性瘫痪 ●昏迷、麻醉、深睡 ●一岁以内婴儿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反射检查
3. 病理反射
⑴ 巴彬斯基(Babinski)征
⑵ Babinski等位征:
①Chaddock征 ②Oppenheim征 ③Schaeffer征
④Gordon征 ⑤Gonda征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方病 法理
反 射 检 查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巴彬斯基 (Babinski)征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病理反射阳性 临床意义
●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锥体束征) ●昏迷、深睡、用大量镇静药后. ●一岁以下婴儿(正常的原始保护反射)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反射检查
4. 脑膜刺激征 ⑴ 屈颈试验 ⑵ 克匿格(Kernig)征 ⑶ 布鲁津斯基试验 (Brudzinski):
运动系统检查
4. 不自主运动
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扭转痉挛
5. 共济运动
⑴ 指鼻试验 ⑵ 快复轮替试验 ⑶ 跟﹣膝﹣胫试验 ⑷ 闭目难立(Romberg)征
6. 姿势与步态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感觉系统检查
1. 浅感觉 ①痛觉 ②触觉 ③温度觉
2. 深感觉(本体感觉) ①运动觉 ②位置觉 ③振动觉
一般检查
2. 精神状态
错觉、幻觉、妄想、情绪;智能 (理解力、定向力、记忆力、计算 力、判断力)
3. 头部和颈部
⑴ 头颅部 ⑵ 面部及五官 ⑶ 颈部
4. 躯干和四肢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脑 神 经 检 查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脑神经检查
1.嗅神经(Ⅰ) 2.视神经(Ⅱ):视力、视野、眼底 3.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
浅反射(皮肤、粘膜反射)
●角膜反射 (桥脑 Ⅴ、Ⅶ) ●腹壁反射 (上:胸 7-8)
(中:胸 9-10) (下:胸 11-12) ●提睾反射 (腰 1-2) ●跖反射 (骶 1-2) ●肛门反射 (骶 4-5)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射腹 壁 反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提睾反射
肛门反射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角膜反射
(颈 5-6) (颈 6-7) (颈 5-6) (腰 2-4) (骶 1-2)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上肢深反射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检下 查肢
深 反 射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Hoffmann 征
Rossolimo征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周围性瘫痪 ●肌肉疾病(如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 ●神经性休克 ●深昏迷、深睡、深麻醉、大量镇静药 ●某些健康人
⑥Pussep征
⑶ 强握反射
⑷ 脊髓自主反射
①三短反射 ②总体反射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病理反射(锥体束损害、1岁内婴儿)
●巴彬斯基 (Babinski) 征 ●查多克 (Chaddock) 征 ●奥本海姆(Oppenheim)征 ●戈登 (Gordon) 征 ●霍夫曼 (Hoffmann )征 ●罗索里摩(Rossolimo)征
运动系统检查
3. 肌力:肌肉的收缩力,分六级(0~5级)
0级 完全瘫痪 1级 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 3级 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 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 5级 正常肌力
轻瘫试验: 上肢;下肢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脑神经检查
8. 副神经(Ⅺ) 胸锁乳突肌:转颈→斜颈 斜方肌: 耸肩→垂肩
9. 舌下神经(Ⅻ) ⑴ 中枢性:核上性病变 ⑵ 周围性:
①核性病变神经系统②检查核诊断学下性病变
运动系统检查
1. 肌肉形态和营养
2. 肌张力:肌肉松弛状态的紧张度和 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⑴ 肌张力减低 ⑵ 肌张力增高 ① 折刀样 ② 铅管样;齿轮样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深反射增强
●锥体束损害(常伴反射区扩大) ●某些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疾病
(神经症、甲亢、手足搐搦症、破伤风等)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
反射检查
1. 浅反射:是刺激皮肤、粘膜、角膜等引起 肌肉快速收缩反应
⑴ 角膜反射
⑵ 咽反射
⑶ 腹壁反射
⑷ 提睾反射
⑸ 跖反射
⑹ 肛门反射
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