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2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

多发急性期梗塞灶: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
性病变
脑CTA MIP及VRT图像:大脑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一、颅脑异常表现
(二)CT表现
2. CT增强——CT灌注检查 ➢ 脑血流量减低、血容量变化不明显或增加、平均通过时间延长且范 围与脑血管供血区一致,为脑缺血性疾病表现 ➢ 局灶性脑血流量和血容量均增加,常见于脑肿瘤脑膜瘤、转移瘤、 神经鞘瘤、动脉瘤和肉芽肿等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c
d
结核性脑膜炎CT表现:脑力额裂及脑沟柔脑膜异常强化 a. 平扫;b. 增强动脉期;c、d. 增强延迟期
一、颅脑异常表现
(二)CT表现
2. CT增强——CTA检查
➢ 脑血管单纯性狭窄、闭塞:常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 ➢ 脑血管局限性突起:颅内动脉瘤 ➢ 局部脑血管异常增粗、增多并迂曲为颅内动静脉畸形表现 ➢ 脑血管受压移位、聚集或分离、牵直或扭曲见于颅内占位
• 烟雾病,异常脑CT灌注:右侧颞枕叶MTT及TTP延长
Part 03
异常MRI线表现
一、颅脑基本病变
(三)MRI表现
1. 普通MRI检查——信号改变 (1)肿块 ➢ 一般肿块含水量高,呈长T1和长T2信号改变 ➢ 脂肪类肿块呈短T1和长T2信号改变 ➢ 含顺磁性物质的黑色素瘤呈短T1和短T2信号改变 ➢ 钙化和骨化性肿块则呈长T1和短T2信号改变
a
b
右侧颞叶血肿(亚急性期) a. T1WI呈稍高信号;b. T2WI呈混杂低信号,周围水肿呈长T1长T2信号
一、颅脑基本病变
(三)MRI表现
1. 普通MRI检查——信号改变 (5)梗死 ➢ 超急性期脑梗死在T1WI和T2WI上信号多正常 ➢ 急性期和慢性期由于脑水肿、坏死和囊变,呈长T1 和长T2 异常信号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精选PPT 15
CT 图像
1
5
4 6
8 3
2 7
• CT值--组织对X线的 吸收系数--密度
• 图像上越亮,说明CT 值越高,组织密度越 高
• 将水的CT值定为0, 骨皮质定为1000,空 气定为-1000;其余 介于中间
1、颅骨;2、小脑;3、松果体钙化;4、侧脑室前角;5、额叶;6、颞叶;
–显示骨折、肿瘤骨转移、网状内皮系统疾病、代谢 性骨病、骨纤、畸形性骨炎等
–观察颅骨骨折,有学者建议直接行CT
• 注意辨别正常颅缝、血管沟和骨折线 • 有时可看见颅内钙化,如松果体钙化、肿瘤钙
化等 • 侧位可观察蝶鞍的形态,如扩大提示垂体瘤等,
但不扩大也不能排除病变
精选PPT 4
脑血管造影
3 4
2 1
颅脑正常的MRI信号
T1WI T2 WI
18
骨皮质 低信号 低信号
骨髓质 脑膜 高信号 低信号
中 高 信 低信号 号
脑脊液 低信号 高信号
脑白质 脑灰质 血管
高信号 等信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等信号
精选PPT
中高信 号
流空信 号
流空信 号
颅脑X线解剖简介
精选PPT 19
平片-正位像
精选PPT 20
额窦
冠状缝 矢状缝
这是DSA图像,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1、颈内动脉颈段;2、颈内动脉虹吸部;3、大脑前动精脉选;PP4T、大脑中动脉;
5
DSA(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原理
• 最常用的是: 动脉DSA(intraarterial DSA) • 最常用的方法:时间减影法(temporal subtraction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三、垂体腺瘤
(一)临床与病理 1 、分为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 2、 属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
分界清楚。可向上生长突破鞍隔。 3、 较大肿瘤可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偶
可钙化。 4、临床有压迫症状和内分泌亢进症状。
(二)影像学表现:
1、X线: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破坏 ,鞍底下陷。 2、CT:
平扫CT 5 软组织窗
平扫CT 6 软组织窗
平扫 骨窗
平扫 骨窗
平扫 骨窗
平扫 骨窗
增强 ①脑实质 ②血管 ③颅内其他结构
(1)内外板、气体 T1WI低或无,T2WI 低或无 。
(2)脑血管 T1WI和T2WI均呈低 信号。
T2W (3)脑脊液T1WI低 T2WI 高I 信号
2、CT平扫显示鞍区囊性病变,可有钙 化。肿瘤囊壁及实性部分可强化。
六、转移瘤
(一)临床与病理
1、肿瘤发生脑转移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 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甲 状腺癌。
2、幕上多见,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 3、肿瘤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常发生坏死、
囊变和出血,少数发生钙化。 4、小病灶大水肿。 5、肿瘤血供丰富。 6、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神经水
2、临床表现: (1)好发于中年人。 (2)桥小脑角综合征。 (3)高颅压。
(二)影像学表现
1、肿瘤居岩骨后缘,以内耳道为中心,类圆形或 半圆形。
2、常伴有内耳道扩大。 3、CT上多为等密度,也可为低密度、高密度和混 杂密度。
4、肿瘤较大时,有占位征象。 5、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听神经瘤CT
3
学习难点
1.中枢神经系统影像检查方法 2.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渐明显,强化逐渐明显。
医学下载吧
14
医学下载吧
15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一 脑肿瘤
2.脑膜瘤
最常见的颅内脑实质外肿瘤。
多发于40-60岁,女性多见。 好发于脑表面有蛛网膜颗粒的部位,幕上多见,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最多见
,其次为蝶骨嵴、嗅沟及前颅窝底、鞍结节、小脑桥脑角等。 多为球形或分叶形,血供丰富,包膜完整,分界清楚。少数呈扁平状或盘状
,沿脑表面蔓延。可见钙化。
CT表现:等或高密度,边界清楚,球形或分叶形,与大脑廉小脑幕 颅骨相连,明显均一强化。
MR表现:等T1等T2信号,边界清,有包膜,强化明显,有“硬膜尾 征”。
医学下载吧
16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一脑肿瘤
3.垂体瘤
鞍内最常见的肿瘤。>1.0cm为大腺瘤,<1.0cm为小腺瘤。 大腺瘤CT表现:蝶鞍扩大,葫芦状等或高密度占位,邻近组织受
医学下载吧
8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头CT图像
正常所见 三 CT图像
脊椎CT图像
医学下载吧
9
医学下载吧
10
医学下载吧
11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正常所见 四 MR图像
医学下载吧
12
脑肿瘤MR诊断
• 诊断要点
❖ 定位诊断 脑外肿瘤特点:靠近颅骨或脑膜、同侧的蛛网膜
下腔增宽、脑实质挤压征
直接征象:信号(囊性或实性、实性内是否有囊变、出 血、钙化、坏死)、大小、形态、边缘、数目
度出血灶。
医学下载吧
23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二脑血管病
3.动脉瘤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是SAH的常见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与异常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与异常影像学表现)

脑静脉与静脉窦
脑静脉造影
正常颅脑CT
Chinese gooseberry
颅脑CT的正常解剖
• 颅骨 • 硬脑膜 • 脑实质:大脑额、颞、顶、枕
叶及小脑、脑干 • 大脑深部灰质核团:尾状核、
豆状核、屏状核等 • 脑室系统:双侧侧脑室、三脑
室、四脑室 • 蛛网膜下腔:脑池、脑沟、脑
裂。脑池是蛛网膜下腔的局部 膨大:鞍上池、环池、桥小脑 角池、枕大池、外侧裂池和大 脑纵裂池及小脑上池等 • 血管系统
1、椎动脉 2、基底动脉 3、小脑上动脉 4、大脑后动脉
椎-基底动脉造影正位
椎动脉造影(侧位)
4 3 2 1
1、椎动脉 2、基底动脉 3、小脑上动脉 4、大脑后动脉
椎-基底动脉造影侧位
2、静脉与静脉窦期 (1)浅静脉:为分布于大脑表面的皮质 静脉。
(2)深静脉:分布于大脑深部的静脉。 (3)静脉窦
头颅正位
头颅侧位
正常颅缝
矢状缝 冠状缝 人字缝
头颅正位片 显示的颅缝
侧位片上的冠状缝和人字缝
颅压增高时显示颅缝增宽
颅底片显示冠状缝和矢状缝
脑膜中动 脉压迹
脑膜中动脉压迹
板障静脉 压迹
蛛网膜颗粒压迹
蛛网膜颗粒是一种正常的 解剖结构,是蛛网膜突入 到硬脑膜静脉窦内形成的 绒毛状或颗粒状突起,脑 脊液经此吸收循环。
第一节 正常影像表现
头颅X线平片
• 常规位置:头颅正侧位片 • 特殊位置: (1)颅底位 (2)汤氏位 (3)视神经孔位 (4)斯氏位 (5)卡氏位 (6)蝶鞍点片 (7)头颅切线位片
X线平片
1、头颅大小、形状; 2、颅板:内板、外板和板障; 3、颅缝; 4、颅板压迹:脑回压迹、脑膜中动脉压迹、 板障静脉压迹、蛛网膜颗粒压迹。 5、蝶鞍(侧位); 6、内耳道(正位) ; 7、生理性钙化:松果体钙化、大脑镰钙化、 床突间韧带钙化、脑室脉络丛钙化。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
颅骨病变:骨折、炎症和肿瘤 颅内病变:蝶鞍、内耳道和颈静脉孔扩大,协助定性、定位
26
基本病变表现-CT、MRI
27
疾病影像表现
28
胶质瘤
组织类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等 分级:I级星形细胞瘤、II级成星形细胞瘤、III、IV级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影像表现:
平片:颅高压、肿瘤定位征 脑血管造影:现少用 CT、MRI:
沟、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小脑幕,少数脑室内
组织类型:合体型、纤维型、过渡型、砂粒
型、成血管细胞型
影像表现:
CT、MRI:CT平扫或T1W呈等或略高密度/信
号,T2W等或高信号,常有钙化,与脑膜广基相连, 界清,有占位效应,瘤周水肿无或轻,均匀明显强 化,MRI可见“脑膜尾征”,邻近骨质增生或破坏
14
正常表现-MRI
15
16
17
基本病变表现-平片
颅高压征:颅内占位病及继
发脑水肿或脑积水 儿童:
头颅增大、囱门增宽、颅板变 薄、颅缝分离、脑回压迹增多
成人:蝶鞍改变
鞍背和鞍底骨质模糊或消失
18
基本病变表现-平片
脑瘤定位征:
局限性颅骨变化:破坏(恶性肿瘤)、增生(脑膜瘤) 蝶鞍改变:增大(鞍内型)、扁平(鞍上型)、双鞍底
MRI:T1W稍低信号,T2W等或高信号
33
垂体瘤
C+-
C+
T1W
34 C+
垂体瘤
T1W
T2W
C+
T2W
T1W
35
听神经鞘瘤
影像表现:
CT、MRI:桥脑小脑角池内CT平扫或T1W等、低或高,
CTA:静脉团注水溶性碘剂后,当对比剂流经脑血管时,进行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
★ SE序列1800脉冲两侧施加双极脉冲 ★ 表 观 弥 散 系 数 (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
ADC )和 DWI图
右侧大脑半球梗塞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病例1
男性,53岁,右侧肢体麻木、头晕1天
病例1 DTT
两个梗死灶均未累 及皮质脊髓束,病 人肌力正常
★ 脑脊液腔隙,T1低,T2高信号 ★ 颅神经,Ⅱ、Ⅴ 、Ⅶ、Ⅷ、Ⅸ ★ 脑血管流空信号 ★ 颅骨与软组织
正常表现(MRI冠状1)
冠状位 T1WI
正常表现(MRI冠状2)
冠状位 T2WI
正常表现(MRI矢状1)
矢状位 T1WI
正常表现(MRI矢状2)
矢状位 T2WI
MRI新技术
第一节
★ 磁 共 振 波 谱 (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
病例2
女性,72岁,突发左侧肢体无力1天,肌力Ⅱ级
病例2 DTT
病灶累及右侧皮质脊 髓束,病人肌力下降
病例3
男性,65岁,右侧肢体无力1天,右侧肢体肌力Ⅲ级
病例3 DTT
右侧皮质脊髓束受压无中断,治疗后6天复查,压迫缓解
一、正常X线表现
(血管造影1)
第一节
★ 颈内动脉 ◆ 颅内有数个弯曲总称虹吸部 ◆ 岩段、海绵窦段、前膝段、床突上段和终 段 ◆ 前膝段先向前发出眼动脉,继而分出脉络 膜前动脉及后交通支向后走行,最终分为 大脑前、中动脉
一、正常X线表现
Hale Waihona Puke (血管造影2)第一节
★ 大脑前动脉 ◆ 水平段、上行段、膝段、胼周段和终段 ◆ 侧位,眶额动脉、额极动脉和胼缘动脉 ◆ 前后,水平段和上行段之间向对侧发出前 交通动脉,连接两侧的大脑前动脉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伴意识障碍 ✓ 2)好发部位:基底节区、丘脑区、脑桥、小脑
血清:55-65%
血液的CT特点
红细胞:35-45%
✓ 3)病理特点:脑小动脉微型动脉瘤或玻璃样变,破裂 出血,产生占位,推移周围脑组织

胶质瘤,Cho升高,Cr、NAA降低,有Lac峰
急性脑梗死, Cr、NAA降低,有Lac峰
5、功能性MR(fMRI): ✓ 利用MR成像技术反映脑的
生理过程和物质代谢等功 能变化,主要包括 ✓ (1)MR扩散加权成像 (DWI):反映水分子的 扩散速度,主要用于急性 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脑肿 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间脑: ✓ 丘脑、松果体、下丘
脑、视束、漏斗、垂 体及乳头体。 4)脑干: ✓ 包括中脑(四叠体、 导水管周围灰质、红 核、黑质、大脑脚)、 脑桥、延髓。
脑深部结构-分区:
✓1)基底节:尾状核 头、体部,壳核 及苍白球组成。
✓2)脑白质:半卵圆 中心、内囊、外囊、 胼 胝体等。
5)脑室系统和蛛网膜 下腔:
40HU) ✓ 慢性(>22天):低密度(0-20HU) ✓ 反复出血呈混杂密度;外伤史可能不明确
2020/3/16
✓ 常伴脑挫裂 伤或脑内血 肿,占位效 应较明显
✓ 硬膜外和硬 膜下血肿可 合并存在, 统称为颅内 脑外血肿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CT T1WI
T2WI T2WI T1WI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一 引言
✓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 影像学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
断有重要价值 ✓ 传统的X线检查方法应用范围限度很大 ✓ 80年代以后诊断主要靠CT、MRI
二 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医学影像-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时加强康复训练。
案例二:脑出血患者的影像诊断过程
01
02
03
04
患者信息
老年女性,突发头痛、呕吐, 伴左侧肢体偏瘫。
影像检查
CT平扫显示右侧额叶高密度 影,周围脑组织水肿。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 像学表现,诊断为右侧额叶脑
出血。
治疗建议
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等药 物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CT平扫表现为高密度影,MRI检查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低信 号。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平扫表现为脑沟、脑裂密度增高, MRI检查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 信号。
脑肿瘤
胶质瘤
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影,MRI检查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脑膜瘤
治疗和预防提供客观依据。
医学影像技术分类
根据成像原理和技术手段的不同, 医学影像技术可分为X线成像、 超声成像、核医学成像、磁共振
成像和光学成像等。
医学影像发展历史
自19世纪末X射线的发现以来, 医学影像技术经历了从简单的X 线平片到复杂的数字化影像的发 展历程,不断推动着医学诊断和
治疗水平的提高。
必要时手术治疗。
案例三:脑肿瘤患者的影像诊断过程
患者信息
中年女性,头痛、恶心、呕吐 逐渐加重,伴视力下降。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 像学表现,诊断为右侧颞叶脑 肿瘤。
影像检查
MRI T1WI显示右侧颞叶低信号 影,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 可见明显强化。
治疗建议
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病理 结果给予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
脊柱MRI
用于观察脊柱骨质、椎间盘、椎管内结构和椎旁软组织等,对脊柱骨折、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等病变的显示效果优于CT。

第二部分 中枢神经影像学

第二部分 中枢神经影像学
扫 描 , 别 得 到 其 S I图 , 现 摄 入 咖 啡 因 后 的 S I 分 W 发 W
学 者尝试采 用新 的 C TP扫描 方法 , 在一 次扫描 中同时
获得 C A 和 C T TP图像 , 并将 C TP图像 覆盖范 围扩 大 到 8c 同时减 少 了放 射剂 量 和对 比剂剂 量 。也 有 学 m, 者 对对 比剂注射 方式 进 行 改进 , 采用 双 流 道增 强 技 术
AS ) L MR灌 注成像 技 术 ( MRP 的 临床 可 行性 和价 值 )
等 。研究表 明 , P和 C P对 于脑 缺 血 中心 区和 半 MR T
对 于静脉 性脑 缺血疾 病 , NA 2 0 RS 0 7内容 主要 涉
及脑 静脉 系统 的显 示方 法 和 脑静 脉 血 栓形 成 的诊 断 。
后脑 动脉 血管 的痉 挛 , 因此 可用 于 研 究 脑外 伤后 脑 动
脉 的 变 化 情 况 。对 比 增 强 MRA 技 术 较 1 5 D- .T 3
TO A 技 术能更 好地 评价 置入 弹簧夹 后动脉 瘤 的 F MR 情况 。3 0 A 对 置入 了铂 金 弹 簧 夹 的 动 脉 瘤 的 . T MR
软 件得 到的 C TP测量 结果存 在差 异 , 获得 的几个 参 在 数 中 , C F外 , B MTT 和 T 除 B C V、 TP均 有 差 异 。另 外 , ee n等通过 大样 本研 究 , 次 报 道 了动 脉 自 P tr Va 首 旋 标 记 MR灌 注 成 像 技 术 的 临 床可 行 性 和 价值 。对 有 症状 的动脉 粥样硬 化患 者 , 高血 压 与高 r B C F有 关 ,
层 静 脉 栓 塞 , R 的 诊 断 价 值 优 于 M S T 和 M S TA, M C C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
•无强化:囊肿,脑炎,水肿。
④ MRA
4、MR表现
④ MRA
1. 1H波谱成像检查。 2. 功能性检查
➢ 扩散加权成像(DWI)及扩散张量 成像(DTI)
➢ 灌注成像(PWI) ➢ 功能成像(BOLD)增强
四、常见病影像诊断
脑卒中 颅脑损伤
(一)脑卒中
包括:脑梗塞和脑出ຫໍສະໝຸດ 。从临床症状鉴别诊断较为困难,通 过影像诊断极为简单。
位可清楚显示脑部与脊髓的形态结构, 如灰白质、脑室、脑裂、脑干、脑血管、 脑垂体等。其效果可与大体标本媲美。
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CT表现
①密度改变
高密度:
脑出血、钙化、富血管肿瘤
低密度:
肿瘤、炎症、梗死、水肿、囊肿、脓肿等
等密度 混杂密度
脑挫伤(出血,水肿)
脑膜瘤钙化
脑 梗 死
质量可 无创伤安全性高
缺点:
碘过敏 有辐射
胼胝体周围 动脉瘤
4、MR扫描
平扫:显示肿瘤、出血、梗塞、感染、畸形。
常规检查
➢T1WI:显示解剖结构好 ➢T2WI:显示病灶好
特殊检查
➢水抑制FLAIR:显示病灶更敏感(无水干扰) ➢脂肪抑制:了解病灶内是示含有脂肪 ➢磁敏感成像SWI:微出血敏感
窗宽/窗位
1000
-1000
3、CT扫描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变。
确定病变性质。 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分辨肿瘤与水肿。
转移瘤
3、CT扫描
图像后处理技术:
MPR MIP VR SSD
3、CT扫描
CTA: 脑血管疾病的检查,部分取代DSA功能。 优点:
颈动脉造影 椎动脉造影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 异常影像学表现
2020/9/27
1
异常影像学表现
2020/9/27
2
学习要点
第二节
本节应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 1. 熟悉异常X线表现 2. 掌握异常CT表现 3. 掌握异常MRI表现
2020/9/27
3
学习难点
第二节
本节学习中的难点:
1. 颅内压增高以及蝶鞍的形态改变的X线表现 2. CT常见高密度病变及CT病灶强化的机理 3. 常见短T1长T2病灶及短T1短T2病灶
2020/9/27
49
第二节
病变区形态、结构不清(直接征象), 右侧脑室受压闭塞,中线向左移位(间 接征象)
2020/9/27
50
第二节
2020/9/27
MRA显示血管
51
第二节
病变可见小环状、结节状、斑片状及线条样 异常对比强化
2020/9/27
52
2020/9/27
第二节
53
2020/9/27
2020/9/27
38
2020/9/27
第二节
39
三、异常CT表现(3) 第二节
★ 对比增强改变 ◆ 机理 1. 病变组织血循环丰富,病理性血管 2. 病变周围组织充血、过度灌注 3. 血脑屏障形成不良或破坏 ◆ 强化程度 ◆ 强化均一 ◆ 强化形式:环状强化
2020/9/27
40
2020/9/27
47
第二节
病变为出血呈短T1、长T2异常信号(亚急性 期);周边呈短T1、短T2异常信号(含铁血黄 素沉着)
2020/9/27
48
第二节
二、 形态和结构异常,多方位及功能成 像:包括直接和间接征象(占位征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2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
1. 引言
a. 目的:本文档旨在指导医务人员进行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

b.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各个医疗机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

2. 检查前准备
a. 病历收集: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病史、症状、既往疾病等。

b. 检查指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确定进行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的指征。

c.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d. 仪器准备:确保影像学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3. 检查方法
a. 放射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详细步骤和操作技巧。

b. 影像采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检查要求进行影像采集,确保得到清晰、准确的影像。

c. 检查时间: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所需的时间不同,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检查时间。

4. 影像学评估
a. 影像学解剖学:详细介绍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包括脑、脑干、脊髓等部位的解剖特点。

b. 影像学所见: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异常结构、异常信号等进行详细描述和评估。

c. 诊断建议: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提出初步诊断建议,并结合临床资料,进一步明确诊断。

5. 结果分析与报告
a. 影像学结果分析:对影像学所见进行综合分析,进行病变定位和病变性质判断。

b. 结果报告撰写:按照规范的格式和要求撰写结果报告,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查方法、检查所见、初步诊断建议等。

6. 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a. 影像学检查流程图
b. 影像学检查结果报告模板
7. 法律名词及注释
a. 法律名词: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对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进行定义和解释。

b. 注释:对于文档中涉及的关键词或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和注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