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解读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解读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布鲁纳(Bruner)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结构主义教学观是教育领域中的经典理论之一。
布鲁纳提出的结构主义教学观对于教育实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本文将对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核心观点和理论内涵,并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其核心理念是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对于知识结构的重构和改变,而非简单的知识灌输。
布鲁纳认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调整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结构,这种调整和重构是学习的本质。
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呈现学习”和“交互学习”三种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现和互动的方式来建构知识结构,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这种知识建构过程。
除了“发现学习”之外,布鲁纳还提出了“呈现学习”这一概念。
在“呈现学习”中,教师将知识以系统化和逻辑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建构有组织的知识结构。
这种学习模式在教育实践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系统地教授知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和本质,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和理解知识。
布鲁纳认为,“呈现学习”和“发现学习”并不是孤立的两种模式,而应该结合起来,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灵活地选择和运用这两种学习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建构知识结构。
布鲁纳还提出了“交互学习”的概念。
在“交互学习”中,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来建构知识结构,这种交互包括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与教学材料之间的互动等多种形式。
布鲁纳认为,学生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建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们彼此交流,共同建构知识。
在布鲁纳看来,学习不是个体的孤立行为,而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来建构知识结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简评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简评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由皮埃尔·布鲁纳提出的,是一种语言教学模式,主张从
不同的话语元素和话语层次出发,将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紧密结合,拓宽了单词和句子的
界限,使重点由词汇到句法,以及句子及其上下文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有效的表达。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以语言结构为基础,以实现语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通过使
用真实语境,确保真实的语境,形成有效的语用句法模式,可以来理解语言的语义,并实
现在实际生活中连贯表达。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由下而上、由易而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以十架
“表面功能”作为引导,形成节奏的过程,以句法语用为主,把表达能力和技术操练放在
正确的位置,注重运用语言实践来减少学习障碍,鼓励学生运用更大想象力,提高语言使
用能力。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把重点放在学习者,鼓励他们自由谈话,运用自己的口语熟
练程度,拓宽知识面,形成完整的思维模式,有效模拟社会语言行为,激发学习兴趣,增
强口头表达,以达到更高的语言熟练度和实现语言的效果。
从上文可以看出,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创新的、系统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以语言结构为基础,以实现实际的语言的能力为目的,通过使用真实语境,确保真实的语境,形成有效的语用句法模式,从单词,句子到句子及其上下文,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
有效的表达,以实现语言表达的能力,改善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语言
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语言环境,是一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语言教学理论。
简评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简评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摘要】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通过结构主义的思想来解释学习过程。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概述、核心观点、实践应用、优势和局限性。
文章指出,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个体和环境的互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实践操作上存在难度。
通过对该理论的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概述、核心观点、实践应用、优势、局限性、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育理论流派,其创始人是法国教育学家约翰·布鲁纳。
作为结构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对于教育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背景介绍部分将探讨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起源及发展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结构主义成为当时法国哲学界的主流思潮,该思潮认为一切事物都可被看作特定的结构,并且结构内部的各个元素相互影响、相互连结。
在这一背景下,布鲁纳开始将结构主义思想引入教育领域,提出了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育实践中迅速得到推广,其系统性和普适性受到广泛认可。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开始,引出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实践应用,分析该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最终探讨对未来教育研究的启示和展望。
通过全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1.2 研究意义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了教育学领域的新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研究还可以拓展教育学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促进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
简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简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出的教学观主
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认为知识有结构,知识的掌握需要从整体上进行,不能将知
识孤立地教授。
因此,教师应当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帮助
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本质和整体结构。
二、强调知识本身的价值和重要性,认为知识是对世界的描述和
解释,是一种具有内在逻辑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系统。
因此,他主张教
学内容应当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普遍
性和不可替代性。
三、认为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发现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当发挥引
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作用,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整体结构,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倡交际教学和合作学习,认为知识和意义是社会和文化构
建的产物,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在交
往中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交流技能。
综上所述,布鲁纳的教学观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强调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教育实践意义。
第一节∶结构主义理论概述
第一节:结构主义理论概述一结构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20世纪30到50年代的法国,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主体哲学在学界一统天下,尤其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活跃,萨特几乎成为了法国人的精神偶像。
然而,在接下来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形势发生了急剧逆转,以列维一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异军突起,逐渐取代了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统治地位。
萨特将现象学的方法作了最大化的发挥,用它来描述人(主体)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世界里的各种境遇感。
萨特在其《存在与虚无》中讨论了作为“主体”的人,所面临的孤独、空虚、自欺、说谎、自为、自我、情欲、冷漠、憎恨、恐惧、绝望、自由与责任等各种处境问题(萨特,1987)。
萨特的这些探讨己经超越了19世纪哲学的思考范围,体现了对人类现实生活体验的问题意识。
但是,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企图以人(主体)的意识来抹除由于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他者的分裂和对立所带来的认识论裂痕,用人的想象与欲望来填补主观感受与现实、表象与真相之间的空洞。
它容易使人们在处理社会与人生的实际问题时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色彩并最终陷入困境。
正如结构主义所批判的那样,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为代表的主体哲学(人道主义)在使世界日益人性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两难问题:由于世界日益人性化,创造了更多的人类主观性,任何证实或断言这种主观性的客观方式都消失殆尽;主体在没有实质的情况下变得愈加焦虑和孤独。
从学术背景来看,结构主义产生于新兴社会科学与传统学术堡垒“索尔邦1”的权力之争。
19世纪后期以来,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新兴社会科学不断产生,它们与老态龙钟的索尔邦迎头相撞。
这些新兴的学科可以脱离旧有的意识形态语言,直接面对文化和问题,凭借学者的思考与观察而提出新的理论架构。
这些新兴社会科学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结构的方法,并以之作为与古老索尔邦决斗的武器。
结构主义还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语言学成了科学的领头羊,它带领社会科学一步步迈向科学的胜境。
简评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简评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摘要】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的思维结构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认为知识构建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
其核心观点包括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知识的建构性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实践中,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通过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和情境学习,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知识建构。
与其他教学理论相比,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注重个体认知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建构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意义在于引导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机制,提高教学效果。
展望未来,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有望进一步融合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述、核心观点、实践应用、比较、意义、展望1. 引言1.1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述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的,它是一种关于学习和教学的理论体系。
布鲁纳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和交流不断建构和重构的。
在他看来,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是被文化和社会环境所塑造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教学应该注重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起符合自身认知结构的知识体系。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建构。
他提倡通过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望和对知识的渴望,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应该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参与者,而不是passively 接受知识。
教学应该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习者探索和发现知识。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非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和成绩。
通过理解和应用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建立起符合自身认知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知识体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
2. 正文2.1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体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国外著名教育教学理论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国外著名教育教学理论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就是在不断地探究与实践中完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了解国外著名的教育教学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A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
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北京教师招聘网/html/jiaoshi/yueduziliao/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表演式:一组动作;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有利于经济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课件
02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CHAPTER
学科结构
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学科知识体系 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强调学科知识的 内在逻辑和组织结构。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主张学生对学科知 识进行深度理解,掌握其内在逻辑和 原理,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知识点。
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该理论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认为 课程应该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 组织结构进行编排,以帮助学生建立 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教师的指导作用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教师在教 学中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 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组
织结构。
学生的主动学习
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和发现,培 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互动与合作
提倡教学互动与合作,鼓励学生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究学科问 题,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建构。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概述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实践应用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挑战与展望 • 结论
01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教育思想, 强调课程应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中心, 通过有组织、系统地传授知识来促进 学生的认知发展。
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类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 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
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多 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简介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理论概述1、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同化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
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平衡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2、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Vogotsgy)。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课件
在高等教育中,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可以应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术 水平。
02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 心观点
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知识结构是学科的基础,掌握知 识结构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学科内
容。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知识结构 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帮
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该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影响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启示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推动教育 的多元化和差异化。
详细描述
结构化教学注重知识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教师将学科知识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逻辑 进行整理,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易于理解。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04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 践案例
案例一:小学英语学科的应用
总结词
有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详细描述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小学英语学科中,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和句型结构,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特点包括:强调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 和结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 、注重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01 02
起源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以布鲁纳等人为代表 ,他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记忆和模仿,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 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构主义教学论
结构主义教学论结构主义是一种教学论,它强调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建立、理解和应用抽象思维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忆和重复知识。
该教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结构”,它认为知识是按照一定规律和关系互相联系的。
下面将对结构主义教学论进行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基本原则和应用。
首先,结构主义教学论强调知识的组织和连贯性。
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自己在这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中,并理解其含义和意义。
其次,结构主义教学论强调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重复,而忽略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结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只有当学生理解知识的结构和原理时,他们才能真正地掌握和运用它们。
因此,教学工作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第三,结构主义教学论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结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应该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和应用者,因此,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结构主义教学论还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表、框架和模型来解释知识的结构和关系。
学生可以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结构主义教学论也强调教学评估的重要性。
传统的评估方法通常侧重于记忆和机械运用知识的能力。
然而,结构主义教学论认为,教学评估应该关注学生对知识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因此,教学评估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实际情境和综合性项目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估。
总之,结构主义教学论强调知识的组织和连贯性,注重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
第四章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三)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 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 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的原理、基 础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学科结构不是 只有单一的模式,故可重组为各种特殊的 结构。
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理由:
(1)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 易理解; (2)有利于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 记; (3)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 (4)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
(一)积极影响 对美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 了重要影响如他将认知心理学纳入教育问题 的探索,为教育理论科学化开拓了新路。他关 于精选教材、发展智力、发现法教学、螺旋 式课程编排等研究,至今仍对西方课程理论产 生着影响。
(二)不足之处
但其教育主张也有不足,如他所言的学 科结构仍为主观设想,没有客观标准,“发现 法”也过于脱离师生水平,教学内容脱离社会 生活实际等等,最终导致了“学科结构运动” 在 实践中的失败。
第四章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一、布鲁纳的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产生的背景 三、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五、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与评价
一、布鲁纳与《教育过程》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1941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二次 大战期间,他先后在美国军队和一些地方 部门任职。由于他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 的卓越贡献和在社会活动方面的成绩,他 先后获得美国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教育 研究联合会和教育出版机构联合奖、梅里 尔—派尔美机构的嘉奖状等奖励。
《教育过程》
该书是他在1959年于马萨诸塞州主持的 一次包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 讨论会,重点改进讨论中小学学科教学以提 高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后,1960年出版了对 这次讨论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代表作——《教育过程》
中心问题:教育课程的编制中如何通过有效
地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 充分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改革的 指导思想与发展趋势,被誉为“教育理论的 一个里程碑”,是“有史以来在教育方面最 重要、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成为当时美国 教育改革运动的代表理论。
1、“把掌握知识的结构与发现知识的结构结
合起来”的理论做了过高的估价并把它绝对 化。 2、强调实行发现法,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但是广泛使用的结果并不理想。
布鲁纳教学思想的局限性:
3、在理论上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但在具体实践中又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师 的作用,也否认了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给 教学实践带来混乱。 4、发现学习法比较费时,难于全面推广。
D 反馈强化原则
基本要求为:
(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
则无指导作用; (2)思维定势非常顽固和处于焦虑状态下应 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 息无效; (3)处理方式:提供的矫正性信息不超出学 习者的能力范围。
四、何为“发现学习”?
定义: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
成结论,提炼一般性原理或规律; (4)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知识运用于实际, 接受检验和评价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运用 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对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评价:
1、重视早期学习;
2、注意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3、提倡发现学习; 4、强调教师作用的发挥。
布鲁纳教学思想的局限性:
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 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 联系,形成概念,获得真理。 优点:A、激发智慧潜力 B、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 C、掌握探索的方法 D、有助于记忆的保持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1.强调研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所以,XXX强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2.强调直觉思维XXX的发现法还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研究上的重要性。
他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
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
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象性的。
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
3.强调内在动机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
所以,XXX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
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
所以,他提出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就是使学生有一种求得才能的驱力。
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研究的效率。
事实表明,对自己能力是否具有信心,对学生研究的成绩有一定影响。
XXX在强调学生内部动机时,并没有完全承认教师的作用。
在他看来,学生研究的效果,偶然取决于教师何时、按何种步调给予学生改正性反馈,即要适时地让学生晓得研究的结果,假如错了,还要让他们晓得错在那里以及若何纠正。
让学生有效地晓得研究的结果,取决于:⑴学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接遭到改正性信息;⑵假定学生接受的改正性信息的时间、场合都是合适的,那么学生在什么条件下能够使用这些改正性信息;⑶学生接受的改正性信息的形式。
XXX还认为,学生利用矫正性信息的能力与他们的内部状态有关。
如果学生因驱力太强而处于焦虑状态,那么,提供矫正性信息不会有多大用处。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发现法的优点
(1)有利于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 (2)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 学生的自信心;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的态度和 探究的思维定式; (4)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六)提出了螺旋型课程
以螺旋课程来组织和实施学科的基本结构。 要求:
霸世界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热衷于追求教育 的卓越性,追求教育培养大量社会精英,特 别是培养大批科技精英。
(二)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 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上正
确的方式,有效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这个大胆假设往往被人误解,然而它的实质是“使 问题配合学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该问题的某方面以 便作出这种配合。”他要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 课程事实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 式”
(二)美国教育 质量的下降
20世纪以来以杜威“儿童中心主义”为指 导的美国教育,已积结了许多弊端,也导致了 教育质量的下降。因此,建立一种高质量的、 重智育的教育新体系,已成当时美国教育改革 的必然选择 。
对美国教育进行反思后的结果
1、教什么——结构课程:“教学不是教知 识,而是教知识的结构”。 2、怎么教——发现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发 现、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3、为什么要这样教——培养学会学习、善于 创新的创新人才
《教育过程》
该书系统阐述了他自己的结构主义教育 思想(核心为结构课程论)。 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广为流传, 他则成为60年代风靡众多国家的结构主义教育运 动的先锋。
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苏联的冲击
二战以后,美苏进入“冷战”时期。1957年苏 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深受 震撼,并由此认为自己在科技竞争中已落后于苏 联。为此美国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决 定增加教育拨款,培养科技人才。1959年又召开 了伍兹霍尔会议,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四)重视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
直觉是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 而直接迅速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它是 直接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途 径而不遵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的进行。 直觉在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创 造活动的重要特征。
Logo pany m o C
Logo pany m o C
(三)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
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 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的原理、基础的公理和 普遍性的主题。学科结构不是只有单一的模 式,故可重组为各种特殊的结构。
Logo pany m o C
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理由: (1)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 易理解; (2)有利于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 记; (3)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 (4)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
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深受
震撼,并由此认为自己在科技竞争中已落后于苏
联。为此美国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决
Logo 定增加教育拨款,培养科技人才。1959年又召开
pany m
了伍兹霍尔会议,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o
C
(二)美国教育 质量的下降
20世纪以来以杜威“儿童中心主义”为 指 导的美国教育,已积结了许多弊端,也导致了 教育质量的下降。因此,建立一种高质量的、 重智育的教育新体系,已成当时美国教育改革 的必然选择 。
霸世界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热衷于追求教育 的卓越性,追求教育培养大量社会精英,特 别是培养大批科技精英。
Logo pany m o C
(二)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 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上正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简介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理论概述1、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同化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
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及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平衡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2、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
皮亚杰(J.Piaget)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
儿童及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及“顺应”。
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认知个体通过同化及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及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基础 代表人物 产生的主要背景 理论要点 评价
• 理论基础: • 皮亚杰(J.P.Piaget)的认知心 理学
• 代表人物: • 布鲁纳(J.S.Bruner)
• 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
•
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
• 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智能发展
• 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
评价
优点
局限
1. 认识到学习基本概念基本原 1. 过高估计了基本结构的作用。
理的重要作用;
2.广泛使用发现法的结果并不
2.重视早期学习;
十分理想。
3.注意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
用;
4. 重视学习结果的强化与反馈;
5.提倡发现学习;
6.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
中的辅助者。
7. 促进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
提倡“发现学习法”
• “发现学习”是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 提出来的。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 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 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 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发现学习” 教学模式:(l)操作程序。带着问题观察具 体事实→建立假设→形成抽象概念→把学到的 知识转化为能力;(2)保障措施。以为以掌 握学科基本结构为内容的,因而要精选教材, 提炼基本结构,难度要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 去探索,诱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师生在教学 中处于协作关系。
教学原则
• 3.程序原则。布鲁纳认为,应当详细规定出所出 示的学习材料的最有效的序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学习活动,达到 有效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换和迁移能力的目 的。
• 4.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布鲁纳 认为教学是在刺激反应和纠正反应中进行的。教学 中要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反馈信息),掌握知 识的牢固程度,应用知识于实践的成效如何,得到 有效的评定(强化)。反馈信息有利于师生及时对 教与学的进程进行调整,安排好强化的时间有利于 学生更好地掌握、巩固知识。
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 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在 现代社会,尽管 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辅助工具,但教师 仍然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辅助者。教师是 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典 范和榜样。
教学原则
• 1.动机原则。所谓学习动机,实质上就是学习者所具备的学 习的意愿和能力,学习者的心理准备状态。布鲁纳认为,学习 是受一定的动机支配的,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习中的外 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学习的好奇心 (求知欲)、胜任感、互惠心(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 在动机。教师应注意对此要激发、维持、指向一定方向,另外 还要注意把外来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 原理及相互联系。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 可以归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 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 基本结构,以及该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他们主张,课程 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而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 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在布鲁纳看来,在有限的学 习时间内,学生不可能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他 强调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 结构。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而且学习学 科的普遍的或基本的原理,有利于记忆。在教学中,不仅 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理论,还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对 推测和预测的态度、对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
•
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
• 提倡早期学习是布鲁纳的中心思想。他在 《教育过程》一书的“学习的准备”部分 的第一句话就是“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 理智的方法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 的任何学生”。智力发展的阶段在很大程 度上是会随着文化、教育条件的不同而加 快、推迟或停滞。他强调基础学科能够提 早学习,使学生尽早尽快地学习许多基础 学科的知识,这是布鲁纳关于学校课程设 计的指导思想。
• 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
• 提倡“发现学习法”
Hale Waihona Puke • 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 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
•
2.结构原则
•
3.程序原则
•
4.反馈强化原则
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智能发展
• 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和教学的重要 任务就是依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 儿童的智能发展。皮亚杰反对用刺激-反应 的联系来解释学习,他认为学习必须建立 在业已发展的智慧结构基础之上,同时又 要促进智慧的发展。
• 2.结构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学论必须详细规定大量知识组织 起来的方式,以便于使学习者掌握。而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 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即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明 确知识结构能领会知识整体,使个别事实与知识结构发生联系, 不易遗忘、易于理解。对已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实现普遍迁移, 缩小“初级”知识与“高级”知识之间的差距,提高学习效率。 布鲁纳指出,教材应采用最佳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理想的知 识结构。
小学以课程革新为中心的教
育改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