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药材栽培技术(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87 4.94 -30.98 -17.79 17.65
地黄出口情况
(1995-2004年地黄药材出口统计)Ⅱ
年份
总量(t)
总量增减 (%)
总额(万 美元)
总额增减 (%)
平均单价 (美元 /kg)
增减(%)
2001 3498 -47.61 186.2 -55.63 0.53
-15.31
2002 3816 9.07
•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 • 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
血、衄血、咽喉肿痛 •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 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
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运城地区主产药材的市场情况 ---生地
• 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药材公司为缓 解生地市场供需矛盾,将地黄列为国家二 类统管商品,在河南、山西、河北等10多 个省市大力推广种植;70年代至80年代中 期产量迅速增长。
237.7 27.66 0.62
17.04
2003 5194 36.13
320.1 34.68 0.61
-1.07
2004 3566 -31.34 326.5 2.00
0.91
48.58
合计 37983 2706.9
2004年生地出口国家 或地区比例(%)
38.12% 20.61%
22.17%
韩国 香港 日本 越南 马来西亚 其他
2.3—3.3μm,宽4—5μm。孢子囊易脱落,基部近圆形,
大部分有一明显小柄,柄长3—6μm。孢子囊在水中易
萌发,释放游动孢子,囊的出孔宽4—7μm,游动孢子
肾形,休止时近球形。
• 本病原菌为同宗配合菌,藏卵器数量多,球形,淡 黄色,表面光滑,直径29—36(33)μm。雄器扁球形大都 同丝生,异丝生少,较小,一般为8一17μm;卵孢子球 形,淡黄色,直径19—25μm,近满器,壁厚2.5— 4.0μm。生长最适温度为23—28℃。不形成厚壁孢子, 在PDA上一般很少生孢子囊,藏卵器和卵孢子的数量也 很少。
化学成分Ⅰ
含梓醇(catalpol) 多种氨基酸和糖 甘露醇 β-谷甾醇及菜油甾醇(campesterol)等。
化学成分Ⅱ
• 地黄根茎:主要含B-谷甾醇与甘露醇,及 少量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 (Campesterol),还含地黄素(Rehmannin)、 生物碱、脂肪酸、梓醇(Catalpol)、葡萄 糖与0.0053%的维生素A类物质;根又含水 苏糖、4.2%精氨酸与3.O% r-丁氨酸。
生地商品规格
•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不分产地,将地黄分为五个等级,具 体标准为,但是提出地黄保持原形,不必加工搓圆。 一等 纺锤形七条形圆根,体重,质柔润,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 断面黑褐色或黄褐色,具有油性。无芦头、老母生心、焦枯、霉蛀。 每公斤16支以内。 二等 每公斤32支以内,余同一等。 三等 每公斤60支以内,余同一等。 四等 每公斤100支内,余同一等。 五等 油性少,支根瘦小,每公斤100支以外,最小货直径1厘米 以上,余同一等。
• 2003年至2004年秋,地黄主产地遭灾减产,2004年至 2005年春生地出现“天价”,攀升至25~30元。
• 2005年新老产区扩大生产,全国种植面积约8000~8667 公倾,总产量超过4万吨,产新前的8月下旬,价格大幅下 跌,统货价降至6~7元。
• 2006年种植又形成低潮,商品销售平平。
菌丝介绍
• 菌丝粗细随菌丝老幼变化较大,幼嫩 菌丝较纤细,宽为2.3—3.0μm;老龄 菌丝较粗,略呈浅黄色,宽为5—6μm; 一般菌丝宽2.5~4μm,分枝近直角状。 孢囊梗与菌丝无区别,合轴分枝,孢子囊 顶生,数量大,无层出现象。

孢子囊洋梨形,大小为24—40×19—25(μm),长宽
比值1.0一1.5(1.2),孢子囊具明显乳突,乳突高
生长习性
• 地黄喜温和稍微有点湿润的气候,喜 光、喜肥、忌积水, 载培时易选择土层深 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粘土地 根茎瘦细、质量差,不宜重茬,连作要在 三年以上,前茬作物忌萝卜,油料等。
性状
• 鲜地黄纺锤形或圆柱形条状,中间常缢缩作连 珠状;表面淡橙色,具皱纹、皮孔及芽痕;肉质, 易断,断面黄白色,皮部有橙红色小点;味微甜、 微苦。生地黄不规则团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黑 色,极皱缩;质韧,断面棕黑色,有光泽,具粘 性;味微甜。
199 5991 88.62 9
200 6677 11.31 0
总额(万美 元)
2.03
总额增减 平均单价(美
(%)
元/kg)
205.2 243.3 206.6 320.2 419.6
-15.01 0.90 18.56 0.94 -15.07 0.65 55.06 0.53 30.95 0.62
增减(%)
生地潮起潮落规律
1994年至2004年10年期间共出现了三次潮起 潮落。每当种植面积大于5300~6000公倾,生 产走向高潮,市场价就走向低潮;当种植面积 小于2667~3300公倾时,生地市场价格必然上 扬。
按中国药材公司匡算预测年销量为1.0~1.2 万吨。
生地历年购销情况(万吨)
3.5 3
大于销。 • 1988年对外贸易全面放开, 允许自由种植,全国收购0.657万吨,
国营公司销售1.1867万吨,出口0.0767万吨,库存1.2276万吨。亩产 可达万元以上,农民把地黄比作“黄金”。
生地年购销情况Ⅲ
• 1989年种植面积几乎翻倍,全国仅收购了0.373万吨,销 售0.6084万吨,库存0.9444万吨,农民叫苦不迭。
药用植物地黄疫病

病株初期只是近地面的根
茎处开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烂,病部组织由黄
色变褐色,逐渐向地上部扩展,
在其外缘叶片的叶柄上出现水
浸状褐斑,并迅速向心叶蔓延,
叶柄腐烂,叶片萎蔫。湿度大
时,在病部产生白色棉絮状的
菌丝体,后期离地面较远的根
茎干腐;严重时只烂剩褐色表
皮和木质部,细根也干腐脱落。
病原
• 病原 Phytophthora cactorμm (Leb.et cohn)称 恶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在V8 汁培 养基上,菌丝体灰白色,棉絮状,边缘整 齐,中等茂盛。菌丝无隔,无色透明,分 枝较少,无结节现象,
根及根茎类药材栽培技术
—地黄栽培技术
教学目标
• ◎※知道地黄的生物学特性 • ▲※1.能进行地黄种子的处理 • ▲※2.能根据地黄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栽培
和管理 • ▲※3.能进行地黄的采收及产地加工
• ※:重点 ★:难点 ◎:知识目标 ▲:工作任务
商品名
• 怀生地:又名怀地黄、怀庆地黄为产于河南温县、博
采收
秋季10月份,地上叶片逐渐枯黄,选晴天挖出根 茎,抖净泥土,除掉须根,如用鲜地黄,即可沙埋贮 存待用,干地黄生晒,火烘均可,边烘晒边发汗,至 根块无硬心,质地柔软为止。
加工
• 压时要轻,切忌独压,一次压不好, 最好要隔一段时间再压,三次五次均可, 以后慢慢干燥。因生地含糖性较高,干的 成度以挡手不粘,手摸为干硬为主,否则 将为湿货,不为扩干计算,切忌勿用硫磺 熏蒸,以防降低药效是也!
繁殖栽培

以根茎繁殖为主,秋季采挖时,选指头粗细的种根
沙埋贮存,到来年开春后大地化冻,施足基肥,整平土
地,将种根截成3至5厘米的小段,以行株距30×30厘米
开穴,每穴大根时放一段,小根放两段,撒少许草木灰
(石灰亦可)复土6厘米,15--20℃时10天可出苗,一
般亩用种量40至50公斤。
田间管理
• 苗高5厘米时,结合除草,间苗,每穴留一棵,如有缺苗断垅者可 补载,亩留基本苗4000至6000株,土地肥活者,可适当稀些,贫 瘠土地可稍稠些,800到1万也行。试松土、深中耕、苗旁浅松土, 垅间深中耕,植株封行后,不宜中耕松土,要施以追肥,以稀人粪 尿为主,亩用硫酸铵20公斤,饼肥50公斤,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 立夏前后,第二次在处署前后,因处署前后地下根茎正在膨大,所 以施肥要及时,施肥后,如遇天气干旱,要急时浇水。
注意
• 切忌大水灌漫,不然要烂根,影响产量,夏季雨水较多, 在植株封行前要结合松土培根,以免根部积水。如发生 抽苔现象,要急早去苔除蕾,促使养分集中于地下根茎 生长,如管理得当,亩产鲜地黄2000--5000公斤。
病虫害防治
• 地黄的病害主要有叶斑病,轮纹病,
发病前要用代森锌或波尔多液叶面喷施2 至3次,退菌特800倍液灌根一次,蚜虫、 红蜘蛛、蛴螬等可按常规方法防治。
• 秋季10月份,地上叶片逐渐枯黄,选 晴天挖出根茎,抖净泥土,除掉须根,如 用鲜地黄,即可沙埋贮存待用,干地黄生 晒,火烘均可,边烘晒边发汗,至根块无 硬心,质地柔软为止。
注意
• 因生地含糖性较高,干的成度以挡手 不粘,手摸为干硬为主,否则将为湿货, 不为扩干计算,切忌勿用硫磺熏蒸,以防 降低药效是也!
生地出口商品规格

干货,具有油性,条形或圆根,体质柔实,皮纹细,表面灰白或灰
褐色,断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显菊花心,具粘性。无枯心、焦枯。
资源分布
• 河南、浙江、江苏 • 安徽、山东、河北 • 辽宁、山西、陕西 • 内蒙古、湖南 • 湖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
药用部位
• 本植物的新鲜根茎(鲜地黄) • 蒸熟的根茎(熟地黄) • 叶(地黄叶) • 花(地黄花)之种子(地黄实)亦供药用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
• 全株有白色长柔毛和 腺毛。
爱、孟县、沁阳、武陟(旧时怀庆府)一带者,品质最优, 产量最大 • 干地黄:又名生地、生地黄、干生地等为鲜地黄洗净, 切片晒干或烘干而成 • 大生地:指根茎肥大体重者。品质较优 • 小生地:又名细生地、根生地、次生地指药材个体细小 如根者。品质稍次 • 以上商品以块根肥大、味甜者为佳
生长及产地
• 生于山坡、田埂、路旁 • 主产山西、河南、辽宁、河北 • 多栽培
2.5 2
1.5 1
0.5 0 1979年
1983年
1988年
收购量 销售量
生地历年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 1986年统货3~4元 1987年4~5元, ➢ 1988年6~7元,出口8~10元; ➢ 1989年3~4元,持续4~5年。 ➢ 1998、1999年10~12元 ➢ 2004年10元以上,2005年2-4月创造了
20-21元的历史高价。 ➢ 2005年产新后至2007年初统货在4.5~7
元。
生地历年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地黄出口情况(1995-2004年地黄药材出口统计)

年份 总量 总量增减 (t) (%)
199 1188 241.5 5
199 2288 92.57 6
199 2585 12.98 7
199 3180 23.05 8
地黄名称
• 地黄 Radix Rehmanniae • (英) Chinese Fox-Glove Root • 别名 酒壶花、山烟、山烟、山白菜 • 来源 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 Libosch. 的块根
处方名
• 生地、生地黄、鲜地黄、地黄 • 干生地、干地黄、大生地、细生地 • 怀生地、淮生地、生地炭处方中写生地 • 干生地、干地黄、大生地 • 细生地、怀生地、淮生地均指干地黄。
生地年购销情况Ⅰ
• 1979年全国收购量达3.3万吨,销售1.376万吨, 库存量约可销售3年,形成了历史的第一次积压。
• 1982年全国收购量达0.4468万吨,销售1.1824万 吨。
• 1983年全国收购量达0.8039万吨,销售1.2297万 吨,生产跌入低谷。
生地年购销情况Ⅱ
• 1984年全国收购量达1.261万吨,销售1.1638万吨,市场供应缓和。 • 1985年全国种植面积达5500公倾,产量在3万吨以上,再次出现产
化学成分Ⅲ
• 怀庆地黄的根茎也含甘露醇、水苏糖、0.11%的梓醇、蔗 糖、4.2%精氨酸、3.O% r一丁氨酸。干地黄中分得糸列 脂肪酸、β-谷甾醇、棕榈酸、丁二酸、胡萝卜甙及S8环 状化合物。地上部分含monomelittoside,leonuride及桃 叶珊瑚甙、梓醇甙、二氢梓醇甙。
功能主治
• 叶基生成丛 • 倒卵状披针形 • 基部渐狭成柄 • 边缘有不整齐钝齿 • 叶面皱缩 • 下面略带紫色
• 花茎由叶丛抽出, • 花序总状; • 萼5浅裂; • 花冠钟形, • 略2唇状, • 紫红色,
• 内面常有黄色带紫的 条纹。
• 蒴果球形或卵圆形 • 具宿萼和花柱 • 花期4~6月 • 果期7~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