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教材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工作指导手册
云南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简报第10期
![云南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简报第10期](https://img.taocdn.com/s3/m/d4a6c7f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4.png)
交流材料注意保存云南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简报(第10期)云南省中医管理局2012-6-12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4月份工作进展在3月份开展了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第二期培训会之后,云南省农科院药植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云南分所两家技术依托单位积极配合,开展工作,现将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4月份工作进展通报如下:一、普查准备工作25个试点县均成立了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了普查队并落实了具体的普查队员和普查办公室;相关设备(相机、GPS、电脑等)和装备(野外服装、标本夹等)均已完全到位,为野外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实地培训工作为进一步规范普查技术方案和落实监督普查工作进展情况,由省普查办公室统一部署,聘请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专家组对各县进行实地一对一培训。
- 1 -3月29日至31日,在项目依托单位医科院药植所云南分所省级专家的指导下,在景洪市基诺乡辖区内进行了为期3天的普查工作,采用以实地工作带动队员培训的方式,迈出了中药资源野外普查关键的第一步。
4月18日至4月22日,项目依托单位云南省农科院药植所在省级专家的指导下,组织普查试点县的技术副队长及相关人员集体前往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和盐津县进行为期4天的野外实地操作培训。
三、野外普查工作开展情况截至4月底全面开展野外普查工作的县有:勐海县、金平县、景洪市、元江县、屏边县、江城县、永胜县、泸西县、西畴县、盐津县、彝良县、砚山县、文山县、师宗县、沾益县、双柏县、武定县、禄劝县。
部分县由于干旱原因,还未能进行野外普查工作。
由于气候原因其他还未进行野外调查的县,现阶段主要是进行普查准备工作,如野外普查技术培训等,有的县现阶段主要是进行栽培药材、中药市场和民族、民间医生调查工作。
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赴云南检查指导工作4月21日至23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研究员、专家指导组张小波博士,赴云南省彝良和盐津县实地调研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
中药资源调查资料(45页)
![中药资源调查资料(45页)](https://img.taocdn.com/s3/m/54b1b11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0.png)
●标本及样品的采集
采集带繁殖器官的标本。 草本植物最好采全株,尽量保全性状的完整性。
雌雄异株植物需采集雌株和雄株。
●中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情况 ●交通运输及人口状况
优选
11
2、生态条件调查
①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对热量和水分具有再分配作用,因而影响 药用植物资源的形成和药用动物的活动,对中药资源在 地域上的分布和资源质量具有一定影响。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地形地貌 部位、地下水位深度等。
②土壤条件
根据目的不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可以分为两大 类型:种类及其种群特征调查;药材蕴藏量调查。
①药用植物种类及其种群特征调查
●种类鉴定 踏查:了解药用植物种类的分布规律 样方调查:调查不同生境条件下药用植物种类的变化
情况。
原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优选
14
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熟悉当地情况。关键是要了解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分 布情况。
优选
15
寄生的植物,采集时连同寄主一并采集。 木本植物剪取带有花、果及完整叶片的枝条(20~
30cm为适) 遇以根皮或树皮为药用部位(或鉴别部位),应取
一块树皮或挖小段根作为样品,编同一标本 号,附着于标本上。 及时做好采集记录,对易改变或消失的特征,如花 的颜色、气味、毛绒等应详细记载,防止遗漏。
2、物质准备
①资料查阅和收集是最重要的物质准备工作。
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动植物资源资料、地图资料、 生产规划和研究报告等。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制定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制定](https://img.taocdn.com/s3/m/b598bfe7998fcc22bcd10dc2.png)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制定作者:郭兰萍陆建伟张小波赵润怀张本刚孙丽英黄璐琦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07期[摘要]文章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设计的过程,在明确普查目的和目标的基础上,按工作流程对普查任务进行了分解,指出各地中药资源组织管理、立地环境及中药资源分布、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人员积极性及能动性等区域差异是本次普查技术规范设计中最大的难点,提出了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制定中强制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野外调查和市场调查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和专家经验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
文章在较详细分析了影响普查质量的关键环节技术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技术规范框架,包括3个组织管理规范,11个技术规范,合计14个规范。
认为这些规范的下发使用,不但为本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提供了行动规范,也将对我国中药资源调查和普查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数据库;样方技术规范是规范操作过程,保证工作质量的技术准则。
本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覆盖全国,规模大,情况复杂,参加人员众多[1]。
因此,制定全国一体化的普查技术规范是规范普查工作,保证普查质量的关键。
为全面推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2009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筹备小组(以下简称筹备小组),筹备小组历时2年多,先后多次召开普查技术研讨会,并专门组织人员编写了普查技术规范[2]。
该规范先后修订10余次,并在2012年2月正式下发普查试点应用。
本文根据普查技术规范设计的过程,在明确普查目的和目标的基础上,按工作流程对普查任务进行了分解,分析了普查技术规范制定的难点及对策后,重点对影响普查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设计,并最终提出了普查技术规范框架,为全面细化和完成普查技术规范提供了总体依据。
1 普查目标及任务分解1.1 普查目标及工作原则围绕全面掌握我国中药资源及传统知识信息,构建国家中药资源中心及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为政府制定中药资源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企业研究开发中药资源提供技术支撑,进而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最终为全国人民医疗事业服务的目的,本次中药资源普查制定具体目标。
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方案(最新)
![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81cecede83d049649a66583f.png)
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X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X-X年)》、《X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X-X 年)》有关精神,切实做好我县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摸清中药资源分布,助力脱贫攻坚,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落实X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任务的通知》(国中医药办科技函〔X〕X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具体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野生药用植物(重点品种样方和一般品种样线调查)、人工种植药用植物、中药材流通市场、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等工作任务。
二、组织机构及职能成立X县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县中医院为普查工作依托单位:组长:X副组长:X成员:X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县域内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组织协调和实施;具体组织和协调县域人力资源,在专家指导下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及时听取普查队工作汇报,充分利用普查成果发展县域中药资源产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卫计局,陈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中药资源普查人员在县域内开展工作,提供办公场所及生命、财产安全保障。
三、工作任务(一)确定中药资源普查目录。
按照“全省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调查中药资源目录”和“全省特色重点调查中药资源目录”,确定我县中药资源普查目录。
(二)人员培训。
由省普查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对所有普查队员、信息员进行普查技术规范、普查信息采集方法培训,使其掌握普查技术规范及信息采集、管理、上报等工作。
(三)普查工作。
重点调查药用植物,采集制作植物标本,收集信息,加工入药部位形成药材;一般调查药用植物,采集植物制作标本,收集信息;采集特色调查药用植物制作标本,入药部位加工形成药材;所有调查采集信息均应符合国家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定要求,并上传至中药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四、工作要求根据国家要求,普查工作外业调查、栽培药材调查自X年3月至10月;内业整理自X年4月至12月;中药材市场、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自X年3月至12月。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https://img.taocdn.com/s3/m/d6bd1400ce2f0066f4332292.png)
、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从去年开始,分批在22个省(区、市)共655个县组织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
在我省开展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除达到国家的目的之外,对促进陇药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地理位置特殊,东西跨度很大,具有明显的生态多样性,造就了丰富的中芪、大黄著称全国。201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陇药发展的意见》。2011年省政府又出台了《甘肃省“十二五”陇药发展规划》。省上把发展陇药产业当作经济转型跨跃的增长点之一。2012年全省中药材种植近270万亩。其中陇西中国文峰药材交易城吸引了国内外1000多家药商、药企,流动客商1万多人,500多家公司入驻交易城,向全国18家大型中药材市场供货,年交易额100多亿元。
二、认真总结经验,明确中药资源普查重点任务
2012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各级政府和卫生、药监、农业、科技、旅游等部门紧密配合,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18个县级普查队整理相关数据、信息并填报了全国普查数据库系统,共制作合格植物压制标本20869份,采集药材标本1168份,种子标本1151份,调查了264个栽培地,调查中药生产企业131家,共拍摄照片228531张,录制音像资料675份,发现甘肃分布新记录中药材品种6个,发表学术论文2篇。各试点县在普查工作中,起草了各县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并在2013年春季,各试点县较好地完成了春季开花药用植物的采集工作。
目前全省陇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长期以来,受种植农户分散、种质资源和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中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资源大省并始终没有实现到产业大省的转变,成为制约陇药产业长足发展的主要因素。此次普查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摸清全省中药资源分布情况、种植现状、产业发展状况,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提升中药产品的附加值,为推动我省中药制药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f2a5b9ef3968011ca2009177.png)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规划是按照《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的要求,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中药资源普查,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的职责,结合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近年中央领导在中药资源方面相关批示,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业内外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开展新一轮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而进行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标签: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中药资源普查也是基本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2008年12月开始筹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相关工作。
并于2011年8月组织开展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到目前已经通过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和中医药行业专项分3批组织开展了22个省(区、市)共655个县的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奠定了基础。
1背景和意义中药资源是中药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全靠丰富的中药资源支撑。
我国经历了3次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1960—1962年第一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普查以常用中药为主;1969—1973年第二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是全国中草药的群众运动,调查收集各地的中草药资料;1983—1987年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由中国药材公司牵头完成,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药资源种类达12 807种[1]。
历次中药资源普查,获得的基础数据资料均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但自1987年以后未再开展过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20多年间中药产业快速发展,民众对中药的要求不断加大,中药资源种类、分布、量、质和应用等与20多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1]。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制定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制定](https://img.taocdn.com/s3/m/5ca054f07375a417876f8f71.png)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制定文章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设计的过程,在明确普查目的和目标的基础上,按工作流程对普查任务进行了分解,指出各地中药资源组织管理、立地环境及中药资源分布、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人员积极性及能动性等区域差异是本次普查技术规范设计中最大的难点,提出了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制定中强制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野外调查和市场调查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和专家经验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
文章在较详细分析了影响普查质量的关键环节技术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技术规范框架,包括3个组织管理规范,11个技术规范,合计14个规范。
认为这些规范的下发使用,不但为本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提供了行动规范,也将对我国中药资源调查和普查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深远的影响。
标签: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数据库;样方技术规范是规范操作过程,保证工作质量的技术准则。
本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覆盖全国,规模大,情况复杂,参加人员众多[1]。
因此,制定全国一体化的普查技术规范是规范普查工作,保证普查质量的关键。
为全面推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2009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筹备小组(以下简称筹备小组),筹备小组历时2年多,先后多次召开普查技术研讨会,并专门组织人员编写了普查技术规范[2]。
该规范先后修订10余次,并在2012年2月正式下发普查试点应用。
本文根据普查技术规范设计的过程,在明确普查目的和目标的基础上,按工作流程对普查任务进行了分解,分析了普查技术规范制定的难点及对策后,重点对影响普查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设计,并最终提出了普查技术规范框架,为全面细化和完成普查技术规范提供了总体依据。
1 普查目标及任务分解1.1 普查目标及工作原则围绕全面掌握我国中药资源及传统知识信息,构建国家中药资源中心及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为政府制定中药资源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企业研究开发中药资源提供技术支撑,进而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最终为全国人民医疗事业服务的目的,本次中药资源普查制定具体目标。
全县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全县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b5b8ecb14e852458fb579a.png)
全县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完成我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任务,根据《X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X年X省中药资源普查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X中医药办发〔X〕4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按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完成X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二)合理安排经费,完成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实施;(三)掌握全县中药资源种类、分布、蕴藏量、资源变化趋势、传统知识、市场经营流通、栽培品种与栽培方法等中药资源本底资料;(四)实时掌握全县重点中药材资源的变化情况;(五)汇总全县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完成成果总结。
二、组织机构(一)成立X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1.X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略)。
以及经开区、各乡镇、各街道办卫计工作分管领导。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计局,由县卫计局局长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工作职责。
研究解决X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聘任X县中药资源普查专家委员会成员;审核X县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方案、普查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以及普查工作执行和完成情况。
(二)成立X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X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组成(略)。
2.工作职责。
组织成立X省X县中药资源普查队;组织专家制定本县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方案,监督指导普查工作的实施;根据国家和省级计划提出本县阶段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负责本县专项的招标、委托或协调,落实本县专项实施的相关条件,保证专项经费到位;参与本县专项的监督、检查、评估和验收工作,保证本县普查工作质量;负责向省级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提出任务调整或经费调整的建议;根据需要增设本行政区域中药资源普查附表,报省级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办公室批准后使用。
三、部门职责(一)县卫计局。
按照上级和县中药资源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开展相关工作,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宣传、方案制定、具体实施和资料上报等工作;与各乡镇(街道)加强沟通协调,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及时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中药资源普查有关情况。
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a318ed0d233d4b14e69f0.png)
XXX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文件精神,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XX省为十个试点省份之一,我X为XX18个试点项目县之一,按照《甘肃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为完成我XX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任务,特制定《XX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全面调查我县野生药材及栽培药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资源变化趋势等,并采集保存中药材资源标本,了解中药材加工技术及中药材供求关系状况,摸清我县中药材资源的基本情况;(二)为国家掌握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资源提供可靠依据,为建立我县和甘肃省中药材资源数据库、动态监控网络和预警体系奠定基础;(三)为我县和XX省制定中药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中药产业发展政策以及长远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四)取得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经验,为全面开展中药资源普查打下基础。
二、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和技术要求(一)成立X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部署实施和部门协调等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县卫生、食药监、农牧、国土、林业、科技、教体等有关单位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卫生局。
办公室主要负责全县中药资源普查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具体任务是:1、按照国家、省和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和要求开展工作,及时向县领导小组汇报中药资源普查有关情况;2、制定《XXX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3、按《XXX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技术规范》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培训、督导和评估、建立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发挥专家对中药资源普查的业务指导作用;4、组织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宣传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为中药资源普查创造良好环境;5、管理全县中药资源普查经费,提出中药资源普查专项经费安排建议,保证普查经费到位,组织本县中药资源普查有关设备的招标。
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5e61f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4.png)
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中药资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关注。
本次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方案旨在全面了解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为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普查目标1.摸清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和质量状况。
2.评估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3.提高中药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普查范围本次普查范围涵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重点调查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市场、中药企业、医疗机构等。
四、普查内容1.中药材种类:调查我国现有的中药材种类,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类。
2.分布状况:了解中药材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生长习性。
3.数量与质量:评估中药材的产量、储量和质量状况。
4.保护与利用:调查中药材的保护措施、利用方式和市场前景。
五、普查方法1.文献调研:收集国内外关于中药资源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实地调查: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中药材种植基地、市场、企业等地进行实地调查。
3.数据统计: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形成普查报告。
4.普查培训:对普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普查质量。
六、普查步骤1.准备阶段: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制定普查方案,筹集资金,组织培训。
2.实施阶段:开展实地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七、时间安排本次普查自2023年开始,为期两年。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2023年:完成普查准备和培训工作,启动实地调查。
2.2024年:完成实地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八、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将普查成果纳入政策制定和实施。
2.经费保障:确保普查经费的合理使用,保障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普查技术和设备,提高普查质量。
4.宣传推广:加强普查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中药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工作指导手册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工作指导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464aa3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f.png)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工作指导手册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工作指导手册目录1. 引言1.1 目的1.2 背景1.3 适用范围2. 普查数据库建设准备2.1 人员组织与培训2.2 数据采集设备准备2.3 数据采集方法3. 数据采集流程3.1 数据采集前准备3.2 数据采集3.3 数据整理与录入4.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4.1 数据库建设4.2 数据库管理4.3 数据库维护5. 数据使用与共享5.1 数据使用5.2 数据共享6. 结束语1. 引言1.1 目的本手册旨在指导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以确保中药资源普查数据的全面、准确、及时和有效。
1.2 背景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资源的调查以及其相关信息的收集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为了推动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1.3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全国范围内进行中药资源普查的相关工作人员,包括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等方面。
2. 普查数据库建设准备2.1 人员组织与培训在进行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建设之前,需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数据库建设与管理、数据采集与录入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2.2 数据采集设备准备准备适用于中药资源普查数据采集的设备,包括移动设备、相机、GPS 定位装置等。
2.3 数据采集方法确定中药资源普查数据采集的方法,包括调查问卷、采集表格等的设计和制作。
3. 数据采集流程3.1 数据采集前准备根据普查目标和范围,明确需要采集的数据内容和数据字段,设计数据采集表格。
3.2 数据采集按照设计好的数据采集表格,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中药资源普查数据的采集,包括现场调查、实地拍摄和信息录入等。
3.3 数据整理与录入对采集到的中药资源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如文件命名与归类,数据字段的提取和整理,录入到数据库中。
4.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4.1 数据库建设根据普查数据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和建立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数据字典的编制、数据表的建立等。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对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促进的研究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对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促进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7c819fdd3383c4bb4cd255.png)
第16卷第22期·总第294期2018年11月·下半月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往受限于规模小、资金少的尴尬境地,基础建设与基本配备落后不足,部分受检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储存条件不佳,设施不全,房屋面积不够、无库房或周转库等,不符合《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要求,这些都会间接对饮片质量造成影响。
除了政府部门应加强资金投入与建设外,各级医疗机构也应当从自身条件出发,合理利用现有的相关资源。
4.3加强培训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安全有效药事部门要强化自身的业务建设,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做好各种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各岗位的职责,保证饮片从采购、验收、保管、养护、调剂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安全,建立行之有效规范的流程化工作和考核监督体系,真正使中药药事工作在规范中发展进步。
4.4加强监管规范中药饮片委托代煎及配送服务为满足患者需求,医疗机构可开展中药饮片委托代煎及配送服务,建议探索建立第三方集中监管外包煎药模式,通过对中药饮片质量的监督及对煎药各个环节的指导,从而保证煎药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建立完整的制度和监管体系,对煎药配送的整个流程进行监管,杜绝安全隐患。
4.5借鉴经验规范外包中药房管理医院作为主体,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药事管理经验的同时,应派专人(中药专业)负责,严格按照《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标准,对委托外包的饮片企业制定管理制度,签订保证饮片管理质量的协议,并定期进行督查和评估,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5]。
参考文献[1]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A/OL].2011⁃01⁃30.[2]董军.基层中医医院中药药事管理的现状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24):2293⁃2295.[3]陆学工.医院药事管理现状及改革探讨[J].中国药业,2016,25(22):20⁃22.[4]翟龙妹,张安.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事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上海医药,2015,36(10):10⁃13.[5]曾建国.32家一级医院药事管理情况分析[J].中国药事,2011,25(10):1009⁃1010.(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任世禾收稿日期:2018⁃08⁃03)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开始于2009年[1⁃3],山东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于2014年开展,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41县(其中试点县19个)的资源普查[4]。
国家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新疆试点方案
![国家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新疆试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375a1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d.png)
国家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新疆试点方案国家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新疆试点方案一、背景介绍•中药资源普查是对我国中药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价的重要工作之一。
•新疆作为重要的中药资源区域,面临着中药资源调查的紧迫需求。
•国家决定在新疆进行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旨在全面了解新疆中药资源状况,为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目标与任务目标•全面了解新疆中药资源种类、分布、数量、质量等情况。
•评估新疆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潜力和问题。
•提出合理化利用新疆中药资源的对策与建议。
### 任务•制定中药资源普查的详细方案。
•组织实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对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
•进行研究和评估,提出对新疆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建议。
三、工作内容1.制定中药资源普查的详细方案–设定普查的范围、时间和指标要求。
–确定普查方法和工作流程。
–制定普查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计划。
2.组织实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成立普查工作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分工。
–完善普查工作手册,明确普查人员的操作规范。
–开展中药资源的实地调查和样本采集工作。
3.对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建立中药资源数据库,整理普查数据。
–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形成统计报告和图表。
–根据统计结果,评估新疆中药资源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潜力。
4.进行研究和评估–结合统计结果和实地调查情况,分析中药资源的保护现状和问题。
–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探索新疆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综合评估中药资源普查的成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四、工作流程1.制定方案与准备工作–研究新疆中药资源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
–梳理前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的经验和教训。
–制定中药资源普查的详细方案。
2.组织实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成立普查工作组,组织培训和分工。
–开展中药资源的实地调查和样本采集工作。
3.数据整理与分析–建立中药资源数据库,整理普查数据。
–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形成统计报告和图表。
中药资源传统知识调查基本程序与关键技术方法
![中药资源传统知识调查基本程序与关键技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8ea637551810a6f424865b.png)
中药资源传统知识调查基本程序与关键技术方法中药传统知识调查是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重要内容,也是此次普查的主要创新点之一。
基于我国丰富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以及已经开展的相关调查工作,结合中药传统知识调查为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思想,该文介绍了中药传统知识调查的关键技术方法和程序步骤。
在调查准备阶段,应该注重中药传统知识的概念界定;在外业调查环节,应该有效找到传统知识持有方,并在事先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知识的记录;在内业整理阶段,应该尽量满足知识产权的要求,以期最终的调查结果能够为建设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做本底。
中药资源区划,信息关键人访谈,以及信息的标准化是关键的技术性方法,尤其是在区域一级进行有针对性的传统知识普查时,采用滚雪球法可以有效地寻找到特定调查区域的医药传统知识持有方。
正确的技术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获取中药传统知识,并且对于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惠益分享目标是必要的,也有助于我国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制度建设,推动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标签:传统知识; 获取与惠益分享; 事先知情同意; 中药知识产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传统知识调查是本次普查的主要任务之一[2],调查内容涵盖中药、民族药和民间药的理论与应用。
而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医药发展,特别是国际化的重要步骤[5-7]。
只有有效保护我国的中医药传统知识,才能在传统医药的国际竞争之中把握先机,维护民族与国家利益。
而保护的前提之一就需要对于中药传统知识通过标准化的调查方法,建立专业化的数据库。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框架内,通过对于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研究[8],特别是在传统知识领域进行的田野调查,已经对传统知识调查技术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9]。
本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第2部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的第9章“传统知识调查”的编写充分融合了这些经验[10],并结合中医药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从而为实现中药传统知识与中药基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可行的调查方案,并且充分考虑到知识产权的要求,力求与国际的知识产权发展协调一致,尽快实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国际化。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https://img.taocdn.com/s3/m/95455878fad6195f302ba612.png)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本次资源普查的流程如上图所示,其中“前期规划”之前的工作已经完成,我们所要做的是“野外调查”及以后的任务。
主要包括1.样方套设置2.普遍调查3.重点调查4.表格填写5.影像资料收集。
总结下来就三点:采标本、填表格、拍照片,其中采标本是最重要的,而且它还包括采集药材样品、种质及种苗。
一、样方套设置1.方法(1)若样地内小生境相同,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等距法确定样方套的位置;(2)若样地内小生镜不同,根据地形、海拔、地势自行设置。
2.要求(1)以样地准确位置为中心点,在其1公里范围内布置样方套;(2)每个样方套内样方的编号固定,如图所示;(3)记录乔木的株高,胸径,冠幅。
3.特殊样方套设置(1)无法完成5个样方套a.如果样地内天然植被面积过小,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样方套数量;b.如果样地内地形复杂,很多位置无法到达,只能完成小于2个的样方套,建议更换样地;c.如果样地内地形复杂,很多位置无法到达,且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允许样方套设置的较为集中。
(2)超过5个样方套a.如果样地内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可适当增加样方套的数量;b.如果其他样地内设置的样方套都较少,可以在某些样地适当增加样方套。
4.填写《中药资源普查样地及样方套信息记录表》二、普遍调查1.普通药用植物信息记录(1)随处发现随处记录,不受样地位置的限制;(2)如果一种药用植物出现5次以上,只记录5株个体的种类信息;(3)填写《普遍调查药用植物资源信息记录表》2.普通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采集(需要牢记)2.1要求(1)同号标本最好包含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且不少于5份;(2)普通药用植物重点关注分类特征;(3)在笔记本上记录路线、地形、遇见的人、野外草图等;(4)填写《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标本采集记录表》2.2方法注:咱们在山上采标本时先把标本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随后再压制;小而易碎的要先放小塑料袋中,再放入大塑料袋中。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照片分类,说明及示例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照片分类,说明及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c4701fb9e31433239689346.png)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照片分类、说明及示例
附件1 生境照片
附件2 工作照片
附件3 植物群落照片
附件4 植物个体照片
附件5 植物形态特征(根)照片
附件6 植物形态特征(茎)照片
附件7 植物形态特征(叶)照片—基生叶、茎生叶
附件8 植物形态特征(花)照片
附件9 植物形态特征(果实/种子)照片—暂无
附件10 植物形态特征(显著鉴别特征)照片—花序
附件11 植物入药部位照片—全草
附件12 药材照片—暂无附件13 标本照片—暂无
(1)生境及群落:生境照片反映所调查药用植物生长的大地形、大环境;群落照片反映所调查药用植物生长的植物群落类型和特征。
(2)工作:反映调查现场工作的照片。
(3)植物个体:反映植物整体特征的照片。
(4)入药部位:入药部位照片为入药部位与植物个体相连时的照片
(5)形态特征:用于物种鉴定的植物局部信息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及其它显著鉴别特征的照片。
(6)药材:反映干燥后的原药材的清晰图片,基本要求同入药部位照片
(7)标本:经过制作完整的标本照片(未鉴定和已鉴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系统工作指导手册(第二期)“基于我国自主卫星遥感数据的中药资源监测及服务”项目组研制中药资源遥感监测中心监制2012- 5目录第一部分辅助方案设计 (2)第一章准备工作 (2)1 数据准备 (2)第二章辅助方案设计 (4)1 样带计算 (5)2 类别合并 (6)3 样带勾画 (9)4 样带统计 (10)5 保存设计 (11)6 填写代表区域及样带辅助信息 (11)7 保存方案 (13)第二部分野外调查 (14)第一章准备工作 (14)1 PDA驱动安装 (14)2 表格数据导入PDA (15)3 空间数据导入PDA (17)第二章野外调查 (19)1 地图导航 (19)2 普查表填写 (20)3 重点调查表填写 (21)4 调查点查看 (27)第三部分内业整理 (28)第一章PDA数据整理 (29)1 PDA数据导入 (29)2 填报数据补充 (29)3 照片数据导入与关联 (30)第二章纸质数据整理 (32)1 照片数据导入 (32)2 纸质数据电子化 (32)第三章县级数据合并 (33)1 数据拷贝 (33)2 数据合并 (33)第四部分县级汇总 (36)第一章野生资源汇总 (36)1 野生资源名录汇总 (36)2 野生资源分布面积及蕴藏量汇总 (37)第二章栽培资源汇总 (39)1 栽培资源名录汇总 (39)2 栽培资源面积及产量汇总 (40)第三章市场资源汇总 (40)1 常用中药材市场综合情况走访表汇总 (40)2 常用中药材企业利用现状统计表汇总 (41)3 常用中药材出口情况走访表汇总 (42)第五部分数据上传 (43)按照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规定,县级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样线设计、野外调查、内业整理及数据汇总与上传。
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新技术与传统方式相结合,完成普查与调查工作。
其中,样线设计与PDA调查主要用于野生广布种的调查,也可使用平板电脑设备进行调查,栽培、市场药用资源的普查与调查主要使用纸质表格。
图1本次培训总体流程图第一部分辅助方案设计基于空间抽样理论的辅助方案设计主要用于调查队及省级技术专家委员会,按照《普查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县域内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野生广布种调查方案进行设计(抽样设计)。
也适用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专家组(委员会)对县域普查工作进行抽查时的抽样方案设计。
经专家论证会评审与讨论,证明本方案合理、可实施,能够用于县域尺度的野生广布种调查样线设计。
辅助方案设计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图 2 辅助方案设计流程第一章准备工作1数据准备在登录系统之前需要准备本县的空间数据(10个省数据均已下发)。
1)在之前下发的本地数据库文件夹中,新建一个名为BasicData的文件夹(如果已存在,则不需要创建),该文件夹与原有“Database”文件夹并列。
图 3 数据存储结构2)将县级文件夹中的所有(只拷贝文件夹内的文件)拷贝到“BasicData”文件夹中。
图 4 拷贝数据内容3)这步完成之后,如果用户再此之前没有设置过本地数据,需要打开数据库系统之后单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本地数据(包括之前下发的本地数据和刚添加的BasicData空间数据)存放的路径。
标识码“D1”、“D2”分别表示第几台录入本县数据的机算计的标识码,每台计算机不能相同,否则数据合并时可能会有数据的丢失。
图5本地数据库设置注意:不管是设置过或是没有本地数据的用户都需要在本地数据设置的的功能出设置本机的标识码。
以便为了实现多台电脑录入同一个县的调查数据。
4)如果用户在之前使用数据库时设置过本地数据,则打开数据库系统,直接设置标识码即可,在县级方案制定-辅助方案设计,以及进度监控中可以查看和使用该数据。
第二章辅助方案设计辅助方案设计为样线设计提供一个依据,主要分为样带计算、类别合并、样带勾画、样带统计、保存设计等。
步骤:登陆县级数据库系统,点击,选择选项卡,弹出辅助方案设计的界面,此时界面上加载上地图文件,界面左下角是图例,点击,可将图例关闭,点击,可将图例打开。
工程文件中各图层可相互切换,例如选中,可将生境分类图与高级分级图切换。
图 6 样带设计工具条,工具条的含义依次为放大功能、缩小功能、平移功能、前一视图功能、后一视图功能、选择对象、删除、加载在线地图、加载卫星影像、将左边业务工具栏和左边地图全屏展示功能。
1样带计算样带计算可以计算样带长度或绝对误差率,其中目标含量为必填,即可根据目标含量、样带长度可以计算出调查样带的绝对误差率,也可根据目标含量、绝对误差率计算出调查的预计样带长。
步骤:点击业务工具栏的,可弹出样带计算对话框,计算该县预计调查的样带长度,为样带的设计提供依据,点击按钮,系统自动将样带长度按比例分配到各代表区域中。
图7 样带计算图8样带长度表表1样带计算字段介绍其中“目标含量”表示:样本内调查对象的蕴藏比例。
需要调查人员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查、结合历史经验来确定。
根据测算,全县样线总长度不得小于32公里(以全国平均县域面积为参考,以1‰抽样比进行抽样),各地应根据各县情况而定。
样线设置的结果应通过国家的认定,若精度偏低或布设不合理,需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更高的调查精度。
2类别合并调查人员利用生境分层基础数据,结合当地中药资源分布的特点,通过操作调查系统对中药资源生境分层进行合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建议将分层数合并至3-5层。
步骤:点击业务工具栏的,弹出类别合并对话框,可以多行选中,选中项同一赋值进行修改,单击修改,既可在表格新类别一列中填充统一赋值。
图9 类别合并再选其它的不同类型的覆盖物进行类别合并,假设林地为适合中药生长的区域,则选中所有覆盖物为林地的记录,统一赋值为“适宜药物生长区”,如下图所示:图10 类别合并之后再对草地和灌丛进行类别合并,假设草木和灌丛为“较适宜药物生长区”,至此将药用植物的生境分层基础数据分为3层,单击,弹出“显示样式设置”对话框,如下如所示。
可以双击“显示风格”中每一行的颜色框,在弹出的“风格选择”对话框中对颜色、填充样式及边线样式进行修改,点击,可以预览效果,不满意可以重新设置,点击按钮,完成渲染功能,地图上、样带信息表分别跟着改变。
图11 显示样式设置图12 风格选择设置图13 渲染3样带勾画类别合并完成后,在系统左下角的样带长度表中可以看到类别已经变成合并后的3类,每一类别之后都有预计的样带长,用户在此步勾画样带时要参考第四步样带统计的结果提示,是否达到或超出预计样带长。
图14 类别合并后样带长度表步骤:点击业务工具栏中的,可以在地图上进行勾画,双击即可完成一次样带勾画。
点击一次勾画一条样带,如果对所勾画的样带不满意,可以点击工具栏上的按钮,拉框将要删除的样带选中(选中后样带呈现浅蓝色),然后点击工具栏上的将其删除。
如下图所示:勾画了2条样带,按钮呈按下状态,地图上某一样带呈选中状态。
图15 样带勾画4样带统计对勾画的样带进行统计,得到实际样带长。
这步与第三步的样带勾画是交互使用的过程,如果第一次勾画样带不符合标准,需要再次勾画样带,直达样带统计完后符合标准为止。
步骤:点击业务工具栏,对勾画的样带进行长度统计,在样带长度表中得到实际样带长,并与预计样带长进行比较,如果预计样带长与实际样带长相差太大,会在样带长度表中标记出,如下图:图16 样带统计后样带长度表出现此状况时要按照红色字体提示重新勾画样带,本示例中只勾画了2条样带,可以看到实际样带长度都比预计样带长度要短,用户遇到此种状况要继续勾画样带,在勾画的过程中可以切换到高程分级图、坡向图及土地利用图中查看样带作为勾画的参考。
5保存设计保存设计是将辅助方案设计中所作的操作保存到代表区域信息表和调查样带信息表中。
步骤:点击业务工具栏,保存成功后,弹出如下提示对话框。
图17 保存设计6填写代表区域及样带辅助信息代表区域信息表中保存的各个代表区域的信息,跟辅助方案设计第二步中的类别合并有关,辅助方案设计得到的代表区域信息业保存在这里。
步骤:选择选项卡,弹出代表区域信息表界面,对地名,小地名,调查时间、调查人员等信息进行补充和填写。
下图中示例的全部代表区域和其它三种不同的的代表区域是系统根据类别合并的信息自动生成的。
图18 代表区域信息表表2代表区域信息表字段介绍填写完调查区域信息表之后,需要用户填写调查样带信息表,表中存的是各个样带信息及其对应的代表区域顺序号,点击左边树状目录,可在右边得到对应的调查区域的调查样带的信息。
步骤:选择选项卡,弹出调查样带信息表界面,对地名、小地名、调查时间、调查人员等信息进行补充和填写。
在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到上一步代表区域信息表填写时保留的4个代表区域的编号。
由于系统勾画样带是跨区域的,所以看到顺序号为110228-000的代表区域中包含4条样带信息。
表3调查样带信息字段介绍7保存方案填写完成后,可点击按钮,会将代表区域信息保存到数据库里,也可整个方案制定所有功能填写完成后,统一保存到数据库中。
建议每完成一部分填写之后都保存,以防止丢失数据。
第二部分野外调查野外调查可采用纸质调查、PDA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PDA调查仅用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栽培、市场调查需要使用纸质表格调查。
此部分功能无需登陆数据库,直接使用登陆界面的“直接进入”功能也可以下一步,我们还将使用平板电脑代替纸质表格,用于野外数据的采集(包括野生、栽培及市场调查)。
图20 野外调查流程第一章准备工作1PDA驱动安装此驱动安装文件,随PDA软件一起下发,也可以在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门户网站上下载PDA软件的安装包。
准备好安装包之后便在工作计算机中开始下面的步骤。
1)打开安装软件文件夹;2)打开“桌面配置软件”文件夹;3)打开“桌面端连接PDA驱动”文件夹;4) 如果您正在使用的是Windows7操作系统选择“Win7系统驱动”,运行程序;如果您正在使用的是XP操作系统选择“XP系统驱动”,进行安装;运行程序;2表格数据导入PDA在将表格数据导入到PDA之前确保PDA中已经安装中药资源普查的野外采集系统。
表格数据导入到PDA首先需要将数据库系统的表格数据导出,然后将导出的数据放置在PDA 的指定文件中即可。
1)在使用PDA之前需要将县级方案制定好的数据导入PDA中,以便获取代表区域和样带信息。
在普查数据库系统的“普查管理”工具栏上点击,在弹出的“PDA数据导入/导出”窗体中单击,选择本地数据所在路径,如下图的红色区域所示:图21 本地数据导出2)单击,选择要保存的路径,比如在桌面或电脑上其他地方新建名称为HERBAL的文件夹(以便之后将此导出数据移至PDA中),在弹出的浏览文件窗体中选中HERBAL文件夹,单击“确定”即可,系统会提示“已成功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