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基本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③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④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⑤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封其后代为士;⑥士以下不再分封。

3、作用:积极作用:加强了周朝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展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局限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①受封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②生产力发展,一些诸侯国势力壮大;③西周后期受破坏;

④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⑤春秋战国诸侯争战,天子管不了;

⑥战国末期,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周王室全失分封大权。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宗法制

1、基本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①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3、与分封制的关系: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4、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③与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③以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皇帝制度:

1、确立“皇帝”名号:秦统一后,秦王嬴政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使用“皇帝”称号,为以后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沿用

2、基本内涵: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①为了显示皇帝独尊规定: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所用的玉印称“玺”,以增强皇帝的神圣感;②皇权至上: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中央、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③皇位世袭:自称始皇,后世为二世、三世以致千万世。

(二)秦朝的中央机构

三个最高官职是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地位与丞相一样,但始皇实际并未任命太尉,而是自掌兵权。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三)郡县制

1、确立:①郡县制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③秦统一后,经过两次廷辩,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2、规定:①郡是中央政府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②郡的下设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③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

3、作用影响:郡县制的推行,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

(四)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

(1)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秦朝国力增强,疆域不断扩大,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2)秦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3)专制权威导致秦实行暴政,阶级矛盾激化,造成二世而亡。

2、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疑难解惑】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比较

2.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比较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初郡国并行制

①错误地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部分地恢复了分封制。②西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③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守,后称太守,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丞相。④汉景帝至汉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

1、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2、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概况:①唐朝设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②设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③设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④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作用:①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三)元朝的行省制度

1、原因:为改变宋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国土辽阔,为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2、概况:①河北、山东、山西由中书省直接管理;②省的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③行省拥有大权;④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⑤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3、作用:行省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四)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1)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

(2)史实:①汉武帝设立“中朝”,实际削弱了丞相权力。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③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④元设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元加强皇权的最大措施在于注重从宗教方面加强控制。

2、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1)特点: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服从中央,中央牢牢控制地方。

(2)史实:①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②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