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与鼻窦恶性肿瘤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83b42d998fcc22bdd10d6d.png)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讨论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有条件者应对病人进行心电监护。
【关键词】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护理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较为常见,上颌窦恶性肿瘤最为多见,其次为筛窦癌,额窦和蝶窦癌较少见。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评估病人既往有无反复手术史、致癌物质接触史、外伤史、鼻腔良性肿瘤史等。
2.评估病人有无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了解既往健康状况。
(二)身体状况1.鼻腔及鼻窦癌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可表现为轻度鼻塞、涕中带血,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鼻塞,脓血涕。
2.随着肿瘤发展可出现面部麻木疼痛、嗅觉障碍及顽固性头痛。
3.肿瘤溃烂时出现血性恶臭鼻涕。
4.其他牙痛、牙齿松动、硬腭隆起、面部肿胀、眼球移位、复视、视力下降等。
5.前后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菜花状新生物,表面有溃疡和坏死组织。
(三)辅助检查1.鼻内镜下活检。
2.CT及MRI可了解肿瘤的大小和范围。
(四)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心理活动、家庭支持程度、工作性质、经济收入情况、医疗费支付方式等。
(五)治疗原则以放射治疗联合手术治疗为主,一般先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4~6周手术,手术后根据肿瘤的范围辅以放疗或化疗。
【主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预感性悲哀与被诊断为癌症,担心预后和术后容貌破坏有关。
2.急性疼痛与手术创伤和鼻腔内填塞纱条有关。
3.自理能力下降与术后身体虚弱、伤口疼痛、卧床、输液等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口鼻腔结构改变、切口易被污染、营养摄入不足、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
5.潜在并发症术后出血、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
6.自我形象紊乱与术后面部塌陷、咀嚼功能障碍和发声功能障碍有关。
7.知识缺乏缺乏术前术后的有关信息以及出院后的自我护理知识有关。
【主要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了解病人的情绪状态,理解并引导病人正常的悲哀反应,鼓励病人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正视现实,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生活的勇气,促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但也要将其术后面容改变等情况向家属及病人讲明,让其有思想准备。
鼻腔鼻窦内的恶性肿瘤
![鼻腔鼻窦内的恶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b40215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5.png)
常见的病因包括长期慢性炎症、放射 线暴露、化学物质接触、遗传因素等 。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鼻腔鼻窦内恶性肿瘤在头 颈部肿瘤中较为常见,发 病率较高。
年龄与性别
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发病率 存在差异,可能与环境因 素和生活习惯有关。
PART 02
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化学治疗
化疗原理
化学治疗使用药物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于某些类型的鼻 腔鼻窦内恶性肿瘤,化疗可以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
化疗药物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紫杉醇类、氟尿嘧啶类等。具体药物选 择需根据肿瘤类型和病情制定。
化疗副作用
化疗可能导致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 下进行治疗。
内窥镜检查
生化指标检测
通过鼻腔内窥镜检查,观察鼻腔及鼻窦内 的肿瘤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并可取 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部分鼻腔鼻窦内恶性肿瘤可引起血清肿瘤 标志物水平升高,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有 助于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良性肿瘤
鼻腔鼻窦内良性肿瘤如血管瘤、乳头 状瘤等,生长缓慢,症状较轻,与恶 性肿瘤在影像学和内窥镜下有明显区 别。
康复护理
术后护理
01
鼻腔鼻窦内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和换药
,以确保手术效果和预防感染。
心理支持
02
恶性肿瘤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
够的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训练
03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呼吸训练、语
言训练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73a6245780eb6294dc886c3d.png)
概况
1、原发多见,远处转移而来者少。 2、癌(>80%)多于肉瘤(<20%) 3、位置隐蔽,早期症状少,不易确诊。 4、与眼眶颅脑毗邻,晚期难以判断原发部位。 5、症状随肿瘤原发部位和累及范围而异。
概况
6、发病年龄 癌 :40-60岁 肉瘤:较年轻
7、发病部位 鼻腔:外侧壁>鼻中隔 鼻窦:上颌窦 > 筛窦 > 额窦 > 蝶窦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Malignant tumors of nose and sinuses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概述 (流行病学)
鼻-鼻窦恶性肿瘤占耳鼻咽喉科恶性 肿瘤的21.74%~49.22%。癌多数发生于 40~60岁之间。原发于鼻窦的恶性肿瘤较 原发于鼻腔者为多见,上颌窦恶性肿瘤 发病率最高,达80%。在我国,北方仅 次于喉癌,南方则仅次于鼻咽癌。
2、口腔颌面 ⑴上唇上列牙麻木: 眶下神经受累 ⑵牙痛 : 上齿槽神经或牙槽 ⑶张口困难 侵犯翼腭窝、颞下窝、颞窝—翼内外 肌、咬肌、颞肌—下颌关节运动受限 ⑷面颊膨隆、腭部肿块
3、眼: ⑴流泪—鼻泪管阻塞 ⑵复视、突眼—眼球受压、眼肌瘫痪 ⑶视力下降—眶尖受侵犯
4、神经、颅脑:头痛 5、耳:耳鸣、耳聋 6、颈部、全身症状:颈淋巴结肿大、
恶病质
诊断
1、病史的综合分析:重视、警惕 >40岁 单侧进行性鼻塞、血涕
2、前、后鼻镜检查 3、鼻腔、鼻窦内窥镜检查 4、病理活检、细胞涂片:确诊依据 5、影像学:X线片、 CT、MRI 6、手术探查:术中冰冻切片
治疗 综合疗法
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
预后
差,上颌窦癌5年生存率仅30%~40% 关键:早期发现、诊断
乳头状瘤恶变向 颅内和眶内侵犯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03例临床病理分析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03例临床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bb3583680203d8ce2f2463.png)
2 结 果
技术 , 明显提 高 了此 疾 病 的诊 断率 。根据 免 疫组 化 分为 T、 B和 N/ K细 胞淋 巴瘤 。B细胞 淋 巴瘤 多位
于鼻 窦 , 在西 方 国家 略 占优 势 , 腔 中以 T/ 细 鼻 NK 胞淋 巴瘤 为 主 , 亚 洲 多 见 ] 在 。早 期 的 鼻 腔 鼻 窦
恶性淋 巴瘤往 往诊 断为“ 死性 中线 肉芽肿 ” 对 其 致 , 认识 有 一 个 发展 过 程 。他 们 不 同 于 B细胞 恶 性 淋
3 3 鼻腔恶 性肿 瘤患者 , 2 9例 , 9 0例 男 0 女 4例 , 年龄 2 1 , 均 4 ~8 岁 平 6岁 , 经 手术 或 活 检病 理 确 均 诊 。鼻 出血 或 涕 中带血 1 3例 , 塞 9 0 鼻 7例 , 腔 内 鼻 可见新生 物 , 表 面粗 糙不 平 6 其 7例 , 鼻 隆起 变形 外 2例, 6 眼球 突 出 1 0例 。鼻腔恶 性 肿瘤 共 6种 , 中 其 鳞癌 1 7例 (8 6 ) 腺 癌 6 4 4 . , 2例 ( 0 5 ) 恶 性 淋 2. , 巴瘤 5 4例 ( 7 8 , 翻性 乳 头 状 瘤 恶 变 2 1 . %) 内 6例
心性和血 管破 坏性 的 形态 学 特点 对 诊 断很 重 要 , 所 以需 要深 部 活检 , 助 于病 理科 医师及 时 准确 的 ]有
诊断。
鼻腔 和鼻 窦恶 性肿 瘤 的发 病率 不 高 , 占全 身恶
性 肿瘤 的 2 口 , 中原 发 于鼻 窦 的 恶 性 肿 瘤 约 占 ]其
7 左 右 。鼻腔 和 鼻窦 恶性 肿 瘤位 置 隐 匿 , 以早 0 难
期 发现 , 多数患 者就 医时病情 已经发 展至晚 期 , 给治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疾病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9547ddb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7d.png)
目录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1)临床分类 (2)流行病学 (3)病因 (3)症状 (4)检查 (5)诊断 (7)治疗 (8)预后 (9)日常 (10)饮食 (11)预防 (12)就医指南 (12)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 and parana sal sinuses)是指发生在鼻腔及鼻窦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
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原发于上颌窦者最多见,甚至可占60%~80%,其次为筛窦,原发于额窦和蝶窦者少见。
患者常见鼻塞、流脓血涕、头痛、嗅觉障碍等表现。
英文名称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 and paranasal sinuses疾病分类呼吸系统疾病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是否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肿瘤科发病部位鼻常见症状鼻塞、血性鼻涕、头痛主要病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良性肿瘤恶变、接触致癌物质或放射线、外伤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检查、鼻窦CT或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前后鼻镜或鼻内镜检查、手术探查、病理检查及细胞涂片重要提醒本病的初始症状不明显,加之发病部位特殊,容易延误诊治。
因而40岁以上人群,出现单侧鼻塞、流脓血涕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临床分类1、根据发病部位分类(1)鼻腔恶性肿瘤原发性鼻腔恶性肿瘤少见,大多继发于鼻窦、外鼻、眼眶、鼻咽等处的恶性肿瘤的直接扩散。
(2)鼻窦恶性肿瘤①上颌窦恶性肿瘤: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尤以上颌窦恶性肿瘤最为多见,甚至可高达60%~80%。
上颌窦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对其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②筛窦恶性肿瘤:在各个鼻窦中,以筛窦体积最小,气房骨壁最薄,上壁有筛板的小孔,有时呈先天性骨质缺损。
筛窦恶性肿瘤可和上颌窦恶性肿瘤相伴出现。
③额窦恶性肿瘤:原发于额窦的恶性肿瘤极少见。
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复习题
![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3cb6b6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a.png)
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复习题1 鼻腔及鼻窦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A.血管瘤(正确答案)B.腺瘤C.乳头状瘤D.骨瘤E.淋巴管瘤2 关于内翻性乳头状瘤,正确的是A.与细菌感染有关B.上皮向基质内生长(正确答案)C.是恶性肿瘤D.易发生远隔转移E.基底膜被破坏3 患者,中年男性,左涕中带血1年,左鼻塞半年,左面部肿胀1个月,查体:左中道可见暗红色菜花样肿物,表面有坏死。
CT示:左上颌窦占位,前壁、内侧壁骨质破坏,可能的诊断为A.慢性鼻窦炎B.真菌性鼻窦炎C.上颌窦癌(正确答案)D.出血坏死性鼻息肉E.恶性肉芽肿4 患者,女,60岁,右侧鼻塞8个月,查体:右侧中鼻道桑葚样肿物,触之易出血,余未见异常。
CT示右上颌窦内壁软组织影,上颌窦自然孔扩大,无骨质破坏,未见钙化影。
考虑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后1年,发现肿瘤复发,该肿瘤易复发的原因是A.肿瘤上皮呈外生性增生B.肿瘤上皮向内翻转生长C.肿瘤为低度恶性D.肿瘤具有噬神经性特点E.肿瘤具有多发性生长特点(正确答案)5 患儿,男,12岁,右上颌部逐渐膨隆3年,伴鼻塞、多涕,无疼痛。
检查:面部不对称,右上颌部明显膨隆,质硬,边界不清,无疼痛。
CT示:右上颌骨囊性膨大呈均匀、致密如毛玻璃样阴影,周边有薄层硬化骨质。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A.面部发育异常B.骨肉瘤C.骨化脓性炎症D.骨纤维异常增殖症E.骨化纤维瘤(正确答案)6 某某,男,21岁,因反复鼻腔大出血来就诊,查体:贫血貌,鼻咽部见有圆形粉红色新生物,表面血管丰富,CT检查发现肿块有明显增强,临床考虑为鼻咽纤维血管瘤,不应行A.可行MRl检查进一步弄清肿块累及的范围,以及肿块的基底部位B.可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了解肿瘤血供,并可行栓塞治疗以减少出血C.为进一步明确肿瘤性质,可先行活检确诊,再行手术切除(正确答案)D.手术中可施行控制性低血压E.主要采取手术治疗7 患者,女,62岁,左面部隆起,伴左磨牙松动、疼痛2个月,曾在医院拔除左上颌牙齿2个,检查鼻腔未见肿块,左上拔牙处未愈合,有肉芽组织,首先应考虑A.左牙源性上颌窦炎B.左牙槽脓肿C.左上颌窦癌(正确答案)D.左鼻前庭囊肿E.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8 患者,青年男性,鼻塞、反复鼻腔大量出血,CT显示鼻咽后壁局限性软组织肿块,显著强化,首先应考虑A.鼻咽癌B.淋巴瘤C.鼻咽血管纤维瘤(正确答案)D.恶性肉芽肿E.脊索瘤9 男,40岁,持续左鼻腔脓血涕3个月,左面部麻木感1个月入院。
鼻腔鼻窦癌
![鼻腔鼻窦癌](https://img.taocdn.com/s3/m/956318de3968011ca200913b.png)
排除远处转移 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整理ppt
影像学检查
常规X片检查:
柯氏位片、华氏位片、鼻腔和鼻窦正位体层 价值不大,被CT/MRI所取代
CT检查
同时进行横断面及冠状面的薄层扫描(3mm) 在显示薄的骨质结构(如鼻窦和眼眶)及早期骨皮质侵犯方面优于MRI
发生于嗅上皮 神经内分泌肿瘤
整理ppt
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 浆细胞瘤 肉瘤
整理ppt
诊断
症状及病史:
症状:进行性鼻塞、鼻腔异常渗液及血涕、面颊部肿 痛及感觉异常、上齿列牙痛、眼球突出
病史:多次息肉摘除史、内翻型乳头状瘤反复发作史 及原有鼻窦炎症状加重者
体检
眼眶、口腔、鼻腔和鼻咽 颅神经 颈部淋巴结
2009 AJCC分期 额窦和蝶窦癌因发病率极低,尚无一个广泛接受
的分期 鼻前庭肿瘤借鉴皮肤TNM分期
T1:肿瘤最大径≤2cm; T2:肿瘤最大径>2cm,但≤5cm; T3:肿瘤最大径>5cm; T4:肿瘤侵犯皮肤深部结构(如软骨、骨骼肌、骨)
整理ppt
T 分期(上颌窦)
T1
肿瘤局限于上颌窦内,无骨质侵蚀或破坏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整理ppt
分期
0期 TisN0M0
I
T1N0M0
II
T2N0M0
III T3N0M0;T1-3N1M0
IVA T4aN0-1M0;T1-4aN2M0
IVB T4bN任何M0;T任何N3M0
IVC T任何N任何M1
整理ppt
治疗现状
患者就诊时多为晚期
鼻腔及鼻旁窦恶性肿瘤
![鼻腔及鼻旁窦恶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3d842ba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9.png)
05
鼻腔及鼻旁窦恶性肿瘤的科研 进展
新药研究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肿瘤 标志物进行研发,提高药 物的特异性和疗效。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 胞,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 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来达 到治疗目的。
联合治疗药物
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 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并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分类
根据组织学分类,鼻腔及鼻旁窦 恶性肿瘤可分为上皮性肿瘤、非 上皮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等。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鼻腔及鼻旁窦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尚 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 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因
长期慢性炎症、放射线暴露、化学物 质刺激、吸烟等是鼻腔及鼻旁窦恶性 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病例二:晚期治疗与护理
总结词
积极治疗,精心护理
详细描述
患者病情已进入晚期,出现了面部肿胀、疼痛等症状。除了手术切除肿瘤外,医生还为 患者制定了化疗和放疗方案。患者在治疗期间得到了良好的护理,症状得到缓解,生活
质量得到提高。
病例三:复发与康复
总结词
复发后积极治疗,康复中保持乐观心态
VS
详细描述
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经过再次手术和 放化疗,病情得到控制。在康复过程中, 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 随访复查,最终恢复良好,重返正常生活 。
等。
饮食护理
并发症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 证营养摄入,增强身体
抵抗力。
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感染、出血等。
康复指导
01
02
03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定期进行复查, 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鼻腔鼻窦肿瘤概述
![鼻腔鼻窦肿瘤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5d74b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8.png)
鼻腔鼻窦肿瘤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但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02
鼻腔鼻窦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鼻塞
由于肿瘤阻塞鼻腔,导致 鼻腔通气受阻,出现鼻塞 症状。
流涕
肿瘤刺激鼻腔黏膜,导致 分泌物增多,出现流涕症 状。
嗅觉减退或丧失
肿瘤压迫或侵犯嗅觉神经, 导致嗅觉功能受损。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提高 机体的抗肿瘤能力。如使用PD-1抑制 剂等免疫疗法。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或抗原, 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精准治疗。如针 对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等。
放射治疗
放疗原理
通过放射线杀灭肿瘤细胞,以达到治疗目的。根据肿瘤的性质和位 置,可以选择不同的放疗方式,如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
观察症状变化
如出现鼻塞、流涕、头痛 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 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鼻腔鼻窦肿瘤。
遵循医生建议
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 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 期复查,以促进康复。
康复与预后
心理康复
鼻腔鼻窦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康复,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
基因疗法
将具有抑制肿瘤作用的基因导入到肿瘤细胞中, 通过表达这些基因来抑制肿瘤生长或诱导细胞凋 亡。
基因检测与预测
通过对鼻腔鼻窦肿瘤细胞的基因组进行检测和分 析,预测肿瘤的发展趋势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研究
组织工程
01
利用生物材料和细胞构建鼻腔鼻窦组织结构,用于修复和替换
受损组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化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通 过调节免疫反应或增强免疫细胞的 活性来达到治疗目的。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13a56e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6.png)
THANKS
感谢观看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慢性炎症刺激等。
病因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环境因素,以 及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鼻窦疾病,都可能 增加患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鼻腔鼻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出现鼻塞、涕中带血、头痛等表现。随着病情发展, 可能出现面部肿胀、眼球突出等症状。
化学治疗
化疗药物
化学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杀死或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常用的化疗 药物包括顺铂、卡铂、5-氟尿嘧 啶等。
化疗方案
根据肿瘤的分期和病理类型,制 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化疗通常 在手术治疗后进行,以杀死残留 的肿瘤细胞并预防复发。
其他治疗方法
01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如使用免疫调节 药物或免疫细胞治疗等。
诊断
诊断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 诊的金标准,可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进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大小、范围和是否 有转移。
02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彻底切除肿瘤,以达到根治 的目的。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扩 散程度,手术方式可能包括部分或全 部鼻窦切除。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术后护 理也至关重要,包括伤口清洁、疼痛 控制和恢复训练等。
放射治疗
放疗原理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通常在手术治疗后进行,以杀死残留的 肿瘤细胞并预防复发。
放疗方式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db39c2b2f5335a8102d220ef.png)
• 上颌窦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对其临
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有很大影响。
öhngren氏自内眦和下颌角之间作一想象斜面,
再于瞳孔处作一想象的垂直平面,从而将上颌 窦分为四个象限。前下内象限生长的肿瘤早期 即出现牙的症状,易于早期诊断和完整切除, 预后较好; 后上外象限生长的肿瘤易破坏后外 侧壁进入翼腭窝,进而向上扩展,累及颞下窝 或颅中窝,预后较差;后上内象限生长的肿瘤, 症状出现较晚,易于侵入筛窦扩展至眼眶、颅 腔,难以完整摘除,预后最差。
N分级
• N0:无颈淋巴结转移 • 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 • N2: •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6厘米 • 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6厘米 • N2c双侧或对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
6厘米
• N3: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大于6厘米
M分级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鼻窦多于鼻腔 上颌窦最多,占60-80%,然后依次为筛 窦、额窦、蝶窦。
病理类型
• 鳞状细胞癌最多见,约占70%,好
发于上颌窦,腺癌次之,多见于筛 窦。此外还有淋巴上皮癌、移行细 胞癌、基底细胞癌、肉瘤、未分化 癌等。
良性新生物可转为恶性的 包括鼻息肉恶变、乳突状瘤 癌变、纤维瘤恶变。
• பைடு நூலகம் 分级
上颌窦 T1:肿瘤局限于粘膜,无骨质破坏 T2:肿瘤侵蚀或破坏下部结构,包括硬腭和/或中 鼻道 T3:肿瘤侵犯下列任一部位:面颊皮肤,上颌窦 后壁,眶底或前组筛窦 T4:肿瘤侵犯眶内容物和/或以下任一结构:筛板, 颅底,鼻咽,蝶窦,额窦
筛窦 T1:肿瘤局限于筛窦,伴或不伴有侵蚀 T2:肿瘤侵犯鼻腔 T3:肿瘤侵犯眶前部和/或侵犯上颌窦 T4:肿瘤侵犯颅内,侵犯眼眶外包括眶尖, 侵犯蝶窦和/或额窦,和/或鼻皮肤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模板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6b70b0e453610661ed9f4b3.png)
临床表现
当肿瘤增长向各方向扩大时,最易侵犯纸样板进入眼眶,使眼 球向外、前、下或上方移位,并有复视。后组筛窦肿瘤可侵入 球后、眶尖,常致突眼,动眼神经瘫痪,上睑下垂。此外,内 眦处可出现包块,一般无压痛。肿瘤侵犯筛板累及硬脑膜或有 颅内转移者,则有剧烈头痛。淋巴结转移常在颌下或同侧颈上 部。 (3)额窦恶性肿瘤: 额窦的前后骨壁之间距离很小,后壁骨壁较薄,有时呈自然 缺损。额窦恶性肿瘤原发者极少见,早期多无症状。
诊断
N2c: 双侧或对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均不超过6cm。 N3: 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大于6cm。 注: 中线淋巴结视为同侧淋巴结。 M——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的存在不能确定。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3)组织病理学分级: G——组织病理学分级。 GX:
诊断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占70%~ 80%,好发于上颌窦;腺癌次之,多见于筛窦。
概述
此外尚有淋巴上皮癌,移行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黏液表皮样 癌和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等。 肉瘤占鼻及鼻窦恶性肿瘤的10%~20%,好发于鼻腔及上额 窦,其他窦少见。以恶性淋巴瘤为最多,超过60%;软组织肉 瘤以纤维肉瘤最为常见,此外尚有网状细胞肉瘤、软骨肉瘤、 横纹肌肉瘤、黏液肉瘤、恶性血管内皮瘤及成骨肉瘤等。
临床表现
面颊部疼痛和麻木: 位于上颌窦顶部的肿瘤,容易侵犯眶下神经而发生面颊部疼 痛和麻木感,此症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甚为重要。鼻塞: 多为一侧进行性鼻塞,系因鼻腔外壁被窦内肿瘤推压内移或 被破坏,肿瘤侵入鼻腔所致。 磨牙疼痛和松动: 位于窦底部的肿瘤,向下侵及牙槽,影响磨牙,可发生疼痛 或松动。常误诊为牙病,但于拔牙后症状依旧。 上颌窦恶性肿瘤晚期破坏窦壁,可向邻近器官扩展引起下列 症状: 面颊部隆起: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课件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af72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7.png)
化学治疗的优缺点
优点是对于晚期或转移的 肿瘤有一定的疗效;缺点 是副作用较多,如恶心、 呕吐、骨髓抑制等。
其他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制剂或免疫细胞来增强 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
中医中药治疗
采用中草药或针灸等方法,调理 身体内环境,提高机体抵抗力。
基因治疗
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 抑制其生长或促进其凋亡。
03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预防与保 健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烟雾,保 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气污
染。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积极治疗鼻部疾病
及时治疗鼻部炎症、息肉等疾 病,避免病情恶化。
避免过度暴露于辐射
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辐射较 强的环境中。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研究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
通过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基因检测,识别其基因变异情况 ,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路径与多学科协作
建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路径,加强多学科协作,实现患者治 疗的全程管理和效果优化。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心理 支持,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病例一中的患者因早期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及时就医并确诊为鼻腔鼻窦恶性 肿瘤。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和术 后放化疗。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预后良好。
病例二:手术治疗效果
总结词
手术治疗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手 术切除肿瘤,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鼻腔和鼻窦的肿瘤精选全文
![鼻腔和鼻窦的肿瘤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88198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2.png)
横纹肌肉瘤鉴别诊断
嗅神经母细胞瘤: 多位于鼻腔顶部, 常破坏筛板骨质,部分可见骨质增生或膨胀性改变, 非何杰金淋巴瘤:多位于鼻腔前部,易向前浸润鼻前庭、
鼻翼及面部皮肤, 骨质破坏较轻, 纤维血管瘤:多见于青少年男性, 沿自然孔道与裂隙侵袭生长,可压迫周围骨质使之变形、
血管瘤-鉴别诊断
黑色素瘤的特征: 病变多发生于中年患者; 病变在平扫MRI上呈短T1短T2信号 病变容易发生于鼻腔,其次是鼻窦、鼻中 隔等,左侧较右侧更为常见
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特征: 病变更容易发生于鼻窦腔内; 病变实质内可能含有骨质和软骨。
横纹肌肉瘤
① 横纹肌肉瘤(RMS)多见于小儿,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② 临床表现可有鼻塞、流脓血涕、眼球移位等, 进展快。 ③ 肿瘤起源于向横纹肌分化的原始间叶细胞, ④ 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头颈部,其次为泌尿生殖道、四肢、腹膜后和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鉴别诊断
骨化纤维瘤的特征: 多为单骨性病变,下颌骨多见(约占75%)膨胀性病变, 边界清晰 边缘为较厚的骨性包壳,中心为较低密度。 囊变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区分困难
畸形性骨炎(Paget病)的特征: 有自限性,早期多表现为骨质破坏,而中、后期CT表现呈 磨玻璃样改变 此病多累及颞骨和颅盖骨,颅面骨少见;骨质的“棉线 样”CT表现有助于Paget病的诊断。
血管瘤-鉴别诊断
鼻腔息肉: 骨质压迫吸收,破坏少见 仅病变边缘强化,实质部分无明显强化
出血性坏死性息肉的特征: 病变容易累及鼻腔及筛窦 CT:多呈混杂低密度影,内部可见点、片状高密 度出血影,低密度影的囊变坏死区,骨质吸收、 变形 MRI:信号混杂,与出血的时期、坏死组织及储 留的粘液相关,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与血管瘤较 难鉴别,靠病理检查
鼻窦恶性肿瘤
![鼻窦恶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02ffa46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f.png)
鼻-鼻窦恶性肿瘤
诊断
鼻-鼻窦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因此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 •单侧脓血性鼻涕和鼻塞,应警惕鼻-鼻窦恶性肿瘤。单侧面颊部疼 痛或麻木感和单侧上列磨牙疼痛后或松动应警惕上颌窦恶性肿瘤。 •前、后鼻镜检查极为重要。必要时行鼻内镜检查。 •肿瘤组织活检及鼻窦穿刺细胞涂片病理学检查是最终诊断依据。 •鼻窦CT或MRI检查可明确肿瘤大小及范围。 •对于高度怀疑恶性肿瘤但临床不能明确者,可重复活检或行鼻窦 探察术,术中结合冰冻切片。 •与局部转移的鼻咽癌鉴别。
鼻-鼻窦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鼻窦恶性肿瘤——额窦恶性肿瘤 早期多无临床表现。肿瘤发展则出现额部头痛表面皮肤麻木
和同侧鼻出血。肿瘤向外下发展则出现额部及眶上内缘隆起、 眼球向下、外、前移位和复视等。
鼻-鼻窦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鼻窦恶性肿瘤——蝶窦恶性肿瘤 罕见。有原发性和转移性。早期多无症状,待出现单侧或双
本节内容
鼻-鼻窦恶性肿瘤
鼻-鼻窦恶性肿瘤
前言
•鼻-鼻窦恶性肿瘤属鼻-前颅底肿瘤的范畴,其中上颌窦恶性肿瘤发病率 最高。 •鼻窦恶性肿瘤中上颌窦恶性肿瘤最见,筛窦次之,额窦少见,蝶窦罕见。 •鼻-鼻窦癌中,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腺癌次之。此外还有淋巴上皮癌、 移行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粘液表皮样癌和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等。 •鼻-鼻窦肉瘤中,以恶性淋巴瘤最多,超过60%,软组织肉瘤以纤维肉 瘤最常见。
鼻-鼻窦恶性肿瘤
治疗
手术、放疗、化疗三种方法。或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1、上颌窦恶性肿瘤 2、筛窦恶性肿瘤 3、额窦恶性肿瘤 4、蝶窦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