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第一课时练习题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长征·七律》(试卷+答案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长征·七律》(试卷+答案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朗读节要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五岭透迤/腾/细浪B.乌蒙磅礴/走/泥丸C.金沙水/拍云/崖暖D.大渡桥横/铁索/寒2.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择.菜(zé)B.洗漱.(shù)C.过瘾.(yǐn)D.粗糙.(cāo) 3.下列句子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要想取得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B.要想取得成绩,必须刻苦学习。

C.要想取得成绩,不刻苦学习不行?D.要想取得成绩,不能不刻苦学习。

4.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树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

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眠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5.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今日长缨在手D.一唱雄鸡天下白。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七律长征》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结束的情况下写的。

B.红军对待困难大无畏的精神值得大家感动。

C.党中央大力重视并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D.他这种违反错误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二、填空题7.给加点字注音。

逶迤..(_____)岷.山(_____)..(_____)磅礴8.解释《七律·长征》中的词语。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查字典填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第1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Wēi yí______ pang bó______ 云yá mín______山答案:逶迤|磅礴|.崖|岷解析:分析:“逶迤、磅礴”是形旁相同的词语,“崖”是山崖,不是天涯,岷读二声。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即字形,理解词语含义,注意比较和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平时应多读、多记。

2.这首诗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一幅幅威武雄壮的画面,这五幅画面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解析:分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五句诗分别描写五个事件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诗句内容。

理解诗句,提炼词语,加以概括。

3.给下列诗句断句。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解析:分析:反复诵读,理解句意,根据语感、内容或结构划分节奏。

点评:本题考查给诗句断句。

常规的情况五言为二三,七言为四三。

经典模式是五言诗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

五言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也比较常见。

4.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①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④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答案: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五岭逶迤腾细浪|金沙水拍云崖暖解析:分析:学习诗歌,要达到理解背诵默写课文的要求。

《七律·长征》练习题附答案(五年级上册)

《七律·长征》练习题附答案(五年级上册)

导语: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巩固课堂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下面是《七律·长征》练习题(五年级上册),欢迎同学们过来练习和参考。

读课文,再完成后面的习题。

七律·长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诗句默写。

2.这首诗共____句,是围绕“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第____句和第____句上,其中____和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和____是“万水”的代表。

4.写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诗中用的词是“________”;写乌蒙山高大雄伟,很有气势,诗中用的词是“________”。

可逶迤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____________,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也只不过是____________。

5.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___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从诗中“___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

6.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长征》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 )B.表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 )C.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 )答案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4 红军不怕远征难3.二三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4.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5.喜悦开颜6.C。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5《七律 长征》一课一练试题(含答案)共4套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5《七律 长征》一课一练试题(含答案)共4套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5.七律·长征一、填空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逶.(wēi wěi)________迤磅.(bàng páng)________礴乌蒙.(méng měng)________ 岷.(mín mǐn)________山2.根据要求完成字词练习。

(1)根据字义,选字填空。

度:①事物所达到的程度;②度量,能容纳承受的量;③过,由此到彼;④所打算或考虑的。

渡:①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②载运过河;③渡口。

远________重洋________日如年置之________外过________时期(2)根据词语的用法,选词填空。

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困难、危机等。

①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________这个难关。

②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________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3.查字典填空。

“崖”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

“索”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七律(lù)云崖(yá) 等闲(xián)B. 逶迤(yí) 铁索(suǒ)泥丸(wán)C. 长征(zhēng)磅礴(páng) 磅秤(páng)D. 岷山(mín) 蒙骗(méng) 乌蒙(méng)2.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尽:A完;B达到极端;C全部用上;D用力完成;E全、所有的。

①三军过后尽开颜。

________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________③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七律长征练习题

七律长征练习题

七律长征练习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期间创作的著名诗篇,其中“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金沙”指的是____。

2. 诗中“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描述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渡过的____。

3. “更喜岷山千里雪”中的“岷山”位于中国的____地区。

4.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的是____。

5. 诗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五岭”是指____。

6. “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的“乌蒙”指的是____。

7. “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万水千山”形容的是长征途中的____。

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远征”指的是____。

9. “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只等闲”表达了红军____的精神。

10. 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开颜”意味着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七律长征》的作者是谁?A. 朱德B. 毛泽东C. 周恩来D. 邓小平2. “金沙水拍云崖暖”中“金沙”是指:A. 金沙江B. 金沙河C. 金沙县D. 金沙洲3. “大渡桥横铁索寒”中“大渡桥”位于:A. 四川B. 云南C. 贵州D. 陕西4. “更喜岷山千里雪”中的“岷山”位于:A. 四川B. 云南C. 贵州D. 陕西5.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是指:A. 红军、八路军、新四军B. 红军、国民党军、日军C. 红军、白军、蓝军D. 红军、绿军、黄军6. “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五岭”是指:A. 五座山岭B. 五个省份C. 五种植物D. 五条河流7. “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的“乌蒙”是指:A. 乌蒙山B. 乌蒙县C. 乌蒙地区D. 乌蒙族8. “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万水千山”形容的是:A. 长征的艰难B. 长征的遥远C. 长征的壮丽D. 长征的曲折9. “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远征”指的是:A. 长征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抗美援朝10.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开颜”意味着:A. 笑容满面B. 心情舒畅C. 精神振奋D. 士气高昂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七律_长征》过关练习(含答案)

《七律_长征》过关练习(含答案)

《七律_长征》过关练习(含答案)《七律·长征》过关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默写《七律·长征》,并回答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

3.诗中的“远征”指__________。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句话告诉我们取得胜利的最后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

5.全诗赞颂了红军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七律·长征》,完成1-5题。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五岭逶迤腾细浪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乌蒙磅礴走泥丸。

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金沙水拍云崖暖云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请写出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结尾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阅读《七律·长征》,完成1一6题。

七律长征每课一练

七律长征每课一练

21.七律长征
一、用“——”画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远征难(nán nàn)更(gēng gèng)
喜岷(mín míng)山尽(jǐn jìn)开颜
五岭逶(wēi wěi)迤(yíyǐ)
二、填空。

1、《长征》是的作品,他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文学家。

诗句中概括介绍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诗句是,。

读了这首诗,我的眼前浮现了红军战士、、
、、等五幅画面。

2、“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岷山”是的代表。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

3、(用成语填空)红军在长征途中爬过了的雪山,穿越了的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

当到达陕北时,红军战士已经累得,但是长征的胜利让他们乐得。

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的空前奇迹,是中国共产党人
的伟大壮举,有力地证明了革命队伍无坚不摧。

4、长征是指党中央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出发,途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行程二万五千里,史称二万五千里长征。

5、有人这么理解:从“暖”字可以推知巧渡金沙江在春天,从“寒”字可以推知飞夺泸定桥在冬天。

这样理解对不对?为什么?
6、我们从诗句中的、、、、等词语可以感受到“红军不怕远征难”。

7、毛泽东曾经说过:“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8、这首诗中包含了两个战斗故事,分别是______和__ ___
三、默写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七律长征》课后练习

《七律长征》课后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逶迤( wēi yí) 磅礴 (páng bó ) 更喜( gèng ) 岷山( mín )尽开颜( jìn )二、比一比,组词语。

征(长征)崖(悬崖)闲(清闲)证(证明)涯(天涯)闭(关闭)岷(岷山)磅(磅礴)困(困难)眠(睡眠)榜(榜样)因(因为)三、选词填空。

截然偶然竟然必然显然1、侵略者最终(必然)落得失败的下场。

2、姐妹俩性格(截然)不同。

3、他一向准时到校,这次迟到是(偶然)的。

4、没想到小红在这次讲演中(竟然)获得了一等奖。

5、敌人居高临下,(显然)更容易发现我们。

这句话告诉我们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难关是岷山“尽开颜”是全都喜笑颜开的意思。

“尽开颜”这个词语表达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4、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写于 1935 年10 月。

诗中第 1 句,写了长征的艰难及红军战士的态度。

诗中最后一句是总结全诗的句子,是写长征即将结束,红军战士笑逐颜开。

六、请按一年四季的正确顺序排列下列诗句的序号:__B、C、A、D___________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几年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七、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A、上面那石头吓了一跳,顾不得生气了。

(拟人)B、骄傲像隔年的草根。

(比喻)C、灯光如同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比喻)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拟人)八、、春节快到了,你试自拟一幅对联(要有横联)贴在自家门口。

横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九、某政要的儿子驾车外出,违反交通规则被抓,交警正在填写罚单。

【分层培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5《七律·长征》 同步练习题(基础 提升)

【分层培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5《七律·长征》 同步练习题(基础 提升)

5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基础篇1.看拼音,写词语。

yún yá dà dù hé děnɡ xián pánɡ bó()()()()2.比一比,再组词。

证()涯()岷()丸()征()崖()眠()执()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

()(2)气势盛大。

()(3)平平常常。

()(4)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险阻。

()4.对诗句选择正确的理解。

(1)五岭逶迤腾细浪()A.五岭绵延不断,像水中翻腾的细浪一般,反映了长征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B.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2)大渡桥横铁索寒()A.大渡河上的泸定桥,那裸露的铁索闪着冷冰冰的寒光。

B.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铁索高悬在湍急的河上,使人觉得寒气逼人。

(3)更喜岷山千里雪()A.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

B.更让红军欢喜的是,岷山白雪皑皑,风光十分迷人。

5.根据课文《七律·长征》内容填空。

本诗是一篇、的革命史诗。

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5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提升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七律(lù)云崖(yá) 等闲(xián)B.逶迤(yí) 铁索(suǒ) 泥丸(wán)C.长征(zhēn) 磅礴(páng) 乌蒙(méng)2.选择合适的汉字填入括号,组成词语。

渡度踱()步()江温()崖涯岸河()悬()生()3.读句子,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画“√”。

(1)红军越过(万代千秋万水千山千沟万壑),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了万里长征的胜利。

六上 《七律 长征》练习+答案

六上 《七律 长征》练习+答案

翻译: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们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

“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却只是小小的“细浪”“泥丸”。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所畏惧、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

颔联承接“千山”。

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颈联承接“万水”。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七律●长征》通过对红军⼆万五千⾥长征艰难历程的⽣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英雄⽓概和⾰命乐观主义精神。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第五课《七律●长征》课⽂原⽂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千⼭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泥丸。

⾦沙⽔拍云崖暖, ⼤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千⾥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岭、⼤庾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东、⼴西四省区交界处。

②[乌蒙]即乌蒙⼭,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③[⾦沙]即⾦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段。

④[云崖]⾼耸⼊云的⼭崖。

⑤[⼤渡]即⼤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

⑥[岷⼭]位于四川、⽢肃两省交界处。

⑦[三军]这⾥指红军队伍。

________ 本诗作者⽑泽东。

【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第五课《七律●长征》知识点 ⼀、我会写 崖yá(悬崖、⼭崖、断崖) 渡dù(渡⼝、渡江、渡船) 索suǒ(索取、搜索、铁索) ⼆、多⾳字 难nán(困难) nàn(灾难) 磅bàng(磅秤) páng(磅礴) 蒙méng(蒙蒙细⾬) mēng(蒙骗) měng(蒙古包) 三、近义词 等闲——平常 磅礴——雄伟 逶迤——蜿蜒 四、反义词 逶迤——笔直 开颜——愁眉 五、理解词义 三军:这⾥指的是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军的多个军团。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

乌蒙:乌蒙⼭,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

五岭:⼤庾、骑⽥、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

六、朗读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千⼭/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泥丸。

⾦沙/⽔拍/云崖/暖, ⼤渡/桥横/铁索/寒。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七律·长征》课课练习题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七律·长征》课课练习题

七律·长征一、看拼音,写词语。

tiě suǒ wēi yí mín shān hán lěnɡ()()()()pánɡ bó ní wán xì lànɡ hónɡ jūn()()()()二、按要求填空。

1、“丸”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读音是。

2、“礴”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再查音节。

右半部是画。

3、“岷”字读,组词:。

三、比一比,再组词。

岭()暖()闲()铃()缓()闭()征()浪()证()狼()四、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尽:①完毕;②全部用出;③都,全。

尽.开颜()用尽.力气()尽.力()2、开:①收拢的东西展开;②写出,说出;③使显露出来;④举行;⑤发动,操纵。

开.动脑筋()开.会()尽开.颜()开.价()开.发()3、颜:①脸;脸上的表情;②颜色;③体面,面子。

五颜.六色()尽开颜.()无颜.见人()五、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磅.礴(bànɡ pánɡ)困难.(nɑn nàn)逶.迤(wěi wēi)更.加(ɡēnɡɡènɡ)尽.头(jǐn jìn)岷.山(mín mǐn)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以后,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

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11个省,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师了。

红军长征共历时368天,平均每天有一次遭遇战,每15天打一次大决战;235天用于白天行军,18天夜行军,平均走182.5千米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37千米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山常年积雪,渡过4条河;经过11个省,攻占大小62个城市;总人数从开始的30万到最后只剩3万。

苏教版语文八上第1课《七律 长征》练习题

苏教版语文八上第1课《七律 长征》练习题

《七律长征》练习题一、选择题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七律(lù) 铁锁(suǒ)B. 岷山(mín)云崖(yá)C.逶迤(yí)迤逦(yǐ)D. 磅秤(bànɡ) 磅礴(pánɡ)【答案】A。

【解析】A项中“律”应读lǜ。

2.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B.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C.泥丸:用泥制成的小球。

D.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答案】C。

【解析】C项泥丸在这里的意思是“像小泥丸一样地滚动。

”故选B。

3. 下列每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A风尘仆仆 B平易近人 C戒骄戒躁 D只等闲(2)A风烛残年 B无边无际 C来龙去脉 D云涯暖(3)A围追堵截 B巍峨高大 C翻山越岭 D腾细浪(4)A艰苦卓绝 B水流湍急 C气势磅礴 D尽开颜【答案】B。

【解析】B项中“云涯暖”应为“云崖暖”。

4.给下列诗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A。

【解析】A项断句应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5.律诗中总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联诗句是()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

【答案】A。

【解析】律诗八句,两两成联,从前到后依次为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故选A。

6.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对偶)B.沾衣润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比喻)C.在我们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

(拟人)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训练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多选)A.比喻B.拟人C.夸张2.下面诗句中的“尽”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尽”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3.对联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

请你结合课文内容,选出下联。

(填序号)上联:腾跃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下联:()A.巧取金沙夺泸定,万水等闲B.盘遐四海遨碧波,笑看苍穹4.对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B.乌蒙/磅礴/走/泥丸C.金沙水/拍云/崖暖D.大渡/桥横/铁索/寒5.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三军指()A.前军、中军、后军。

B.陆军、海军、空军。

C.对军队的统称。

特指中国工农红军。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这首诗属于七言律诗。

________(2)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作用的诗句是前两句。

________(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诗只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________ (4)诗歌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首联是对“面”的概括描写,颔联、颈联、尾联是对“点”的详细描写。

________(5)“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后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________(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一联写的是水,表现的是红军对水的征服。

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________7.“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

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下列加点字造句。

5 七律长征(课时练)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5 七律长征(课时练)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5 七律·长征分层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一字多音。

(给下列多音字组词)难nán( )横héng( )磅bànɡ()nàn( )hènɡ()pánɡ()2.比一比组词。

律( ) 崖( ) 渡( ) 索( )津( ) 涯( ) 度( ) 系( )3.下面诗句中的“尽”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尽”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4.下列对《七律·长征》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B.颔联承接“千山”,以跨五岭,越乌蒙两个典型事例,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C.颈联承接“万水”,选取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两次典型战役,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D.尾联是写三军翻越千里积雪的岷山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历经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5.品析诗句,回答问题。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逶迤”和“磅礴”呈现出道路_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_,突出山势险峻;“细浪”指的是____________,“泥丸”指的是____________。

这种想象奇特,夸张至极,是把藐视困难的思想具体化、形象化,以此衬托出红军征服高山,____________的高大形象。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这两句诗列举了长征途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次战斗。

(2)诗句中一“暖”一“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客观现实,又写出了_____________。

【实用型】第1课《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苏教版八上).doc

【实用型】第1课《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苏教版八上).doc

七律长征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下边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6分)逶(y奬plain) 磅(b嶾plain)难()()横()()2.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3分)3.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4分)4.将下列诗句断句:(4分)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钱索寒。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6.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5分)⑴⑵⑶⑷⑸7.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

(4分)⑴⑵第二部分:(一)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4分)9.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5分)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4分)⑴⑵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秋天(杨炼)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载满秋天的回忆。

落叶夹进书册,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分离就分离吧,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再不必追悔往事,更无须怨十艮自己,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12.朗读时断句和重音处理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A、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B.叫心灵/懂得了分离C、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D.更/无须怨恨自己13、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5分)14.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既不悲秋、慨叹人生之无常,也不颂秋、盛赞人生的收获与成熟,而是表达一种用平常心态对待生活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七律·长征
第一课时
一、拼读写字看谁棒。

wēi yíyún yápáng bómín shā
n
二、我会正确识记汉字。

1.“丸”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礴”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__画,结构是________,“磅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比比,再来组词语。

征( ) 磅( ) 闲( )
证( ) 傍( ) 闭( )
症( ) 谤( ) 门( )
四、补充诗句,再回答问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征”是指( )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B.向远方征战。

C.长途征战。

2.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拟人C.夸张
参考答案
一、逶迤云崖磅礴岷山
二、1.W wán 小而圆的东西;专指丸药;量词,用于丸药 2.石16 左右(气势)盛大;(气势)充满
三、征讨证明病症磅礴傍晚诽谤闲扯关闭门口
四、1.万水千山只等闲 A 2.乌蒙磅礴走泥丸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