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湄洲岛统一祖国展览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湄洲岛统一祖国展览馆》
解说词
(作者:莆田湄洲中学高树)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前来参观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湄洲岛统一祖国展览馆》,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湄洲岛的中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被岛民誉称为湄洲岛最高学府的湄洲中学。本校始建于一九五九年,至今已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本校从小到大,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如今这么大的规模,建成了一座海岛完全中学。现在在校学生数已达二千多人,教师数120人,学校占地面各人66.8亩。四十多年的沧桑岁月,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铸就了本校今日的辉煌。
凭借着教育改革的强劲东风,合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节拍,为弘扬妈祖之精神,沟通两岸同胞之情感,让下一代更好地了解闽台的渊源历史,了解闽台的风土人情,促进两岸的相往来,加大祖国统一的进程,在这样重大的历史背景下,建造了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湄洲岛统一祖国展览馆》。
本展览馆分为两个展厅,第一展厅的主题是“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第二展厅的主题是“弘扬妈祖文化,促进两岸三通。”两个展厅分别展示了闽台的历史渊源和璀璨的妈祖文化。展览馆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馆内展出照片400多幅,说明文字3多字,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深情。
本展馆翔实珍贵的历史资料,热烈振奋的感人镜头,催人泪下的生动画面,向大家展示出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题材。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统一祖国教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
同学们,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第一展厅。第一展厅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第二个部分是闽台渊源。前言部分编排的内容有: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早在一九七九年一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海峡两岸的天空日渐晴朗,和平统一祖国的曙光在海峡两岸的上空俊容初露。江泽民同志关于推进祖国和平进程的八点看法和主张。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同时得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赞许和拥护。“天空皓月明两岸,海峡平浪渡千舟”,二十多年来,闽台两岸民间的交往不断发展。前言部分还编排有鲜艳的五星红旗和文字优美、语言铿锵的国旗颂。“国旗升起来了,国旗映出人民的笑意,国旗,在统一祖国的凯歌声中猎猎飘扬”,我们坚信,猎猎飘扬着的国旗必将鼓舞着我们沿着统一祖国的光辉大道继续迈进。
本展厅的第二部分有三层的意思:一是历史的昭示,台湾大陆本一家;二是血缘相亲,习俗相同,语言相通;三是海峡难隔两岸情,一脉相承骨肉亲。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去细细地领略。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早在三万多年以前,台湾和大陆就有文化联系,一万多年前,台湾海峡曾有一架“东山陆桥”,我们的祖先,就是从这里,迈出探索的脚步,走向台湾的。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就曾派1万
多名将士到达台湾,安抚民众。公元607年,隋肠帝曾派朝官渡过海峡,治理台湾政局。南宋时,台湾划归福建的晋江县。元朝时也在这里设置澎湖巡检司,明朝时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并从福建、广东迁移大批居民前往台湾居住。并在此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从16世纪初叶,台湾与大陆就开辟了航道,交往密切。1685年,台湾的安平港与福建的厦门港开始通航。1784年,台湾鹿港与福建泉州开始通航通商。1792年,台湾八里分港与福州,泉州开始通航、通商,交往频繁。
历史的昨天,外国侵略者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台湾的侵略,荷兰、法国、沙俄、日本、美国这些老牌帝国主义的铁蹄,都曾经蹂躏过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在大陆人民的支持下,从未停止过对侵略者的英勇抗击,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勇颂歌。
郑成功之伟大,在于他能顺应历史的潮流,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清朝政府的腐败,在于让侵略者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不平等的条约里得到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祖国的领土又遭受了任人宰割的悲剧。中国人民永远也忘记不了这屈辱的一页。到近代,虽然台湾被日本霸占了50多年,但在三战之后,终于又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国民党的残兵败将如丧家之犬败退台湾,使台湾再一次离开了祖国的怀抱,拆散了许许多多的骨肉之情,50多年不堪回首的历史,50多的撕心裂肺的思念,海峡咫尺、殷殷相望,亲人哪,你在哪里,回答他们的却只有惊涛与骇浪和那无言的礁石。
请大家随我来看这幅画面,历史上,福建人民曾几次大规模
移居台湾,带去了先进的农具和优良的种子。为开发垦植农田,为台湾岛的建设洒下辛勤的汗水。
这一顶顶石磨,这一件件蓑衣,这一只只花篮,这一架架水车,无一不凝聚着闽台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这足已成为两岸人民交往的历史见证。同时也为世人昭示台湾大陆本一家。
接下来,请随我参观本展厅的第二部分:语言相通,血缘相亲,习俗相近。在台湾有80%的台胞祖籍福建,同在海峡望明月,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史以来,闽台两岸人民采用不同的方式庆贺传统的节日,除夕团圆、元霄闹灯、清明扫墓、端午竞渡,中秋望月……闽台民俗风情,何其相似乃尔。多才多艺的两岸同胞,长年累月勤劳耕作,开创出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这一张张绚丽多姿的湘绣,一束束鲜艳夺目的花朵,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雕像,充分说明了台湾同胞继承大陆传统艺人的精华,同时也展现出祖国不朽文化遗产的风姿。
妈祖香火传到台湾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台湾现有妈祖宫庙800多座,信徒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很多的家庭供奉妈祖神像,早年随开台先民东渡的妈祖神像,被尊称为“开台妈祖”、“开基妈祖”,民间有妈祖回娘家谒祖朝拜的习俗,在两岸不相往来的年代,台胞还经常地举行隔海遥祭。自台胞入赴大陆探亲之后,妈祖朝圣旅游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高山族,在祖国的怀抱里,一提到高山族,大家的耳边肯定会响起邓丽君小姐的“高山常青,绿水常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那悠扬动听的歌声。碧海蓝天,绿水青山,构筑了美丽富绕的台湾岛,同时也展示了我们祖国多采多姿的美丽画卷。
最后,请大家继续领略本展厅的第三部分:海峡难隔两岸情,一脉相承骨肉亲。看到这的时候,我忽然记起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听完这首诗之后,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照片,相信大家会油然而生一种心灵的震憾和楚楚的伤感,以致于一些情感易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