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算法研究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算法研究一、引言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时间序列数据逐渐成为了重要的信息来源。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时间序列数据广泛应用于金融、气象、电力、交通等领域。
然而,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具有高维度、非线性、显式和隐式异常等特点,如何对其进行异常检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二、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算法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算法是对时间序列数据异常进行判断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异常数据,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真实情况。
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传统的基于统计模型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传统的基于统计模型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包括平均数、标准差、百分位数、Z-score等。
这些算法主要基于时间序列值在滚动窗口中的分布,通过计算统计参数来判断当前值是否为异常值。
这类算法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数据处理效率,但不够灵敏,需要提前定义阈值来判断异常值。
2.基于机器学习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主要包括回归模型、聚类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
这些算法通过在数据集中学习关联规则,来判断当前值是否为异常值。
具有较高的泛化能力和准确率,但需要大量的标记数据,并且算法的训练时间较长。
3.基于信号处理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基于信号处理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主要包括小波分析、卷积神经网络和重构误差等。
这些算法通过分析时间序列信号的特性,来判断当前值是否为异常值。
这类算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适应性,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支持。
三、综合分析在上述几种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算法中,基于机器学习和基于信号处理的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在应用中,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
此外,在算法研究的同时,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型评估等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和研究。
只有综合考虑到这些问题,才能得到更加准确、可靠、高效的异常检测算法。
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的效果评估研究论文素材
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的效果评估研究论文素材一、引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时间序列数据成为各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对于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值往往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异常检测方法成为时间序列分析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的效果评估研究,并为相关研究提供素材。
二、常用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1. 基于统计方法的异常检测基于统计方法的异常检测通常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量来确定异常点。
其中,Z-score方法、箱型图方法和图像法是常用的统计方法。
2. 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利用训练数据集构建模型,并通过判断新数据与模型的匹配度来确定异常点。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NN)和决策树(DT)等。
3.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异常检测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是利用ARIMA、VAR、SSA等模型建立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并通过比较实际观测值与预测值的差异来确定异常点。
三、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的效果评估指标1. 准确率准确率是评估异常检测方法的重要指标。
在二分类情况下,准确率指的是正确判断异常点和非异常点的比例。
对于多分类情况,可以使用混淆矩阵来计算准确率。
2. 召回率召回率是指被正确判断为异常点的数量与总异常点数量之比,反映了异常点检测的敏感度。
较高的召回率意味着异常点更容易被检测出来。
3. 精确率精确率是指被正确判断为异常点的数量与总异常点与非异常点之和的比例,衡量了异常检测的准确性。
较高的精确率表示异常检测结果更可靠。
4. F1得分F1得分综合考量了召回率和精确率,是一个综合评估指标。
F1得分越高,表示异常检测方法的效果越好。
四、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的效果评估研究针对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的效果评估,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异常检测中的异常时间点检测与时间序列分析
异常检测中的异常时间点检测与时间序列分析第一章异常检测概述1.1 异常检测的定义与目的异常检测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发现与预期模式不符的数据点的过程。
它在众多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金融风险管理、网络安全监控、工业生产质量控制等。
异常检测的目的是了解数据中的异常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异常情况。
1.2 异常时间点检测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关系异常时间点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异常检测方法,它通常是通过比较数据点与预设阈值的差异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而时间序列分析则是一种通过分析数据点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来挖掘数据中的模式与规律的方法。
异常时间点检测与时间序列分析相辅相成,通过结合这两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异常时间点。
第二章异常时间点检测方法2.1 基于统计方法的异常时间点检测基于统计方法的异常时间点检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它通过计算数据点与均值之间的偏差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标准差法、箱线图法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数据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情况。
2.2 基于聚类方法的异常时间点检测基于聚类方法的异常时间点检测是一种通过将数据点分成不同的簇来判断异常的方法。
在聚类过程中,如果某个数据点无法归类到任何一个簇中,就可以认为该数据点是异常点。
常用的聚类方法包括K-means 算法、DBSCAN算法等。
第三章时间序列分析方法3.1 平稳性检验与差分法平稳性是时间序列分析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平稳性检验通常使用单位根检验等方法来判断数据是否平稳。
如果数据不平稳,可以使用差分法来进行处理,通过对数据进行一阶或高阶差分来使数据平稳化。
3.2 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分析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分析是一种通过计算数据点与其滞后值之间的相关性来探索时间序列数据的方法。
自相关函数(ACF)和偏自相关函数(PACF)可以反映数据点在不同滞后阶数下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这些函数的图像,可以得到数据的周期性和趋势性信息。
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据,尤其是时间序列数据,例如实时监测的气象数据、股票交易数据、物流运输数据等。
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
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这些数据中存在的异常事件,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异常检测技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识别出时间序列数据中的不寻常或异常事件。
异常检测技术能够发现那些在常规数据分析中无法被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有助于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工业与商业的效率以及精确度。
目前,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三类:模型驱动、数据驱动和混合方法。
1. 模型驱动方法模型驱动的方法是通过建立一个模型来描述正常的数据模式,这个模型通常是基于一些先验知识构建的,例如ARIMA、指数平滑等。
通过将模型拟合到时间序列中,我们可以预测时间序列的下一步,并根据实际的观测值进行比较。
当实际观测值与预测值存在差异时,我们就可以判定为异常事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消除数据中的噪音和随机性,缺点是需要假设数据的分布和结构,并使用大量的数据来建立模型。
2. 数据驱动方法数据驱动的方法则是不需要假设数据分布和结构,通常是基于距离、密度、聚类等统计量对样本数据进行建模,直接抓取数据本身的特征来进行异常检测。
常见的数据驱动方法有LOF(局部异常因子)、KNN异常检测、DBSCAN等,这种方法可以使得算法快速匹配大量数据,优点是适用范围广,但是在分类上难以延伸到新的数据。
3. 混合方法混合方法则是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首先使用数据驱动的方法粗略地筛选出异常数据,然后再利用模型驱动的方法来判定,从而实现混合检测。
目前,一些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例如基于神经网络的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卷积神经网络(CNN)等,因为模型的能力有限,其成为检测及诊断的研究重点。
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算法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算法研究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传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算法则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着重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算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深度学习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它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神经网络模型,从而可以学习出复杂的特征表示和模式。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来说,深度学习算法可以通过自动学习数据的时间依赖关系和特征表示,从而更好地识别异常。
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算法中,一种常用的模型是循环神经网络(RNN)。
RNN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神经网络模型,它可以处理任意长度的序列数据,并且能够自动学习序列数据之间的时间依赖关系。
通过使用RNN模型,我们可以将时间序列数据映射到一个低维的特征空间,并通过比较原始数据与重构数据的差异来检测异常。
除了RNN模型,卷积神经网络(CNN)在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CNN模型主要用于图像识别,但其在处理一维时间序列数据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使用一维卷积操作,CNN可以从不同时间尺度上提取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从而能够更好地捕捉异常。
另外,变分自编码器(VAE)也是一种常用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算法。
VAE可以学习出数据的潜在空间表示,并通过比较输入数据与重构数据的差异来检测异常。
相比于传统的自编码器,VAE能够更好地处理时间序列数据,因为它考虑了数据的分布情况。
除了以上提到的算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算法也值得关注。
例如,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是一种能够解决传统RNN梯度消失问题的模型,递归自编码器(RAE)通过递归自动编码器的方式提取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表达,时空卷积神经网络(ST-CNN)可以同时处理时间和空间信息的异常检测等等。
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
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时间序列数据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集合,广泛存在于金融、交通、气象、医疗等领域。
时间序列数据中可能存在各种异常值,这些异常值往往包含有用的信息,但也可能干扰正常的数据分析和建模过程。
因此,如何有效地检测和识别时间序列中的异常值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1.2 研究意义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与识别可以帮助人们发现特殊事件和突发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在金融领域中,通过分析股票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波动的情况,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外,异常检测与识别还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帮助识别疾病的早期症状。
1.3 研究目标本文旨在综述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与识别算法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等,探讨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传统统计方法2.1 简单移动平均法简单移动平均法是最早被广泛应用于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异常检测方法之一。
它通过计算滑动窗口内数据的平均值来检测异常值,但该方法对异常值的灵敏度较低,且只适用于平稳序列。
2.2 级联回归模型级联回归模型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趋势与周期性,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预测期望值,并根据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残差来检测异常值。
该方法对于具有明显趋势的时间序列数据效果较好,但对于非线性关系较弱的数据不适用。
2.3 离群点统计检测法离群点统计检测法是一种基于假设检验的方法,通过计算样本与样本均值之间的偏差来判断是否为异常值。
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Z分数、T 分数和箱线图等,但这些方法对数据分布要求较高,且对于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效果较差。
第三章机器学习方法3.1 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方法通过将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聚类,将属于同一簇的数据视为正常值,不属于任何簇的数据视为异常值。
该方法适用于没有标注异常值的数据集,但对于高维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存在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
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与预测技术研究
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与预测技术研究时间序列数据是在不同时间点上收集的一系列观测值的有序集合,涉及各种领域,如金融、气象、交通等。
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与预测技术对于有效管理、决策制定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一、概述时间序列中的异常点指的是与其他数据点相比有明显不同的观测值。
异常点的存在可能暗示着异常事件,如机械故障、市场变化等。
因此,准确识别和预测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异常点对于迅速应对潜在问题至关重要。
二、异常检测技术1.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通常基于假设检验和离群值检测来识别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异常点。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均值和方差的控制图、箱型图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统计特性稳定的时间序列数据,但对于非线性和非稳态的数据可能表现不佳。
2. 时间域方法时间域方法主要关注时间序列数据中的波动和趋势。
常见的时间域方法包括移动平均、指数平滑、差分等。
这些方法通过消除趋势和季节性来减少噪声,从而更容易识别异常点。
3. 频域方法频域方法将时间序列数据转换为频率域进行分析。
常见的频域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时间序列中的周期性和趋势,从而更准确地检测异常点。
4. 机器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方法通过构建模型来学习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并据此进行异常检测。
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决策树等。
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的时间序列数据,但需要充足的样本和特征工程。
三、异常预测技术异常预测技术旨在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和建模来预测潜在的异常事件。
准确的异常预测可以帮助组织在预先采取行动之前及时识别和应对问题。
1. 时间序列拟合时间序列拟合是一种常用的预测技术,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释时间序列数据。
常见的时间序列拟合方法包括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等。
这些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的异常点。
2. 机器学习预测机器学习方法在异常预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行为检测研究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行为检测研究引言时间序列数据是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种数据形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被生成和记录下来,例如金融交易数据、生物医学数据、网络流量数据等。
然而,这些数据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异常行为,如异常交易、异常生理状态、网络攻击等。
这些异常行为的识别对于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行为检测研究,并介绍几种常用的异常检测方法。
一、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时间序列数据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系列观测值的集合。
与传统的静态数据不同,时间序列数据具有以下特点:1. 序列性:时间序列数据的观测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顺序,因此其前后观测值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依赖关系。
2. 动态性:时间序列数据中的观测值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需要考虑时间维度对数据的影响。
3. 季节性:时间序列数据中可能存在周期性变化,例如某些指标在某个时间段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4. 噪声性:时间序列数据中可能存在各种噪声,包括测量误差、异常值等。
二、异常行为检测的定义和意义异常行为检测旨在识别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异常行为。
异常行为指的是与一般行为模式明显不同的行为,可能是由于故障、攻击或其他未知原因引起的。
异常行为的检测对于维护系统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金融领域,异常交易的检测可以帮助银行及时发现诈骗行为;在生物医学领域,异常生理状态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疾病或健康问题。
三、常用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1. 基于统计的方法基于统计的方法是最常用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之一。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均值、方差、中位数等。
通过计算观测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
然而,基于统计的方法对于复杂的时间序列数据往往效果不佳,因为它们忽略了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动态性。
2.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时间序列流数据异常检测问题
联合建模与多源信息融合
总结词
联合建模和多源信息融合是未来时间序列流数据异常检 测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详细描述
通过整合多个数据源和相关信息,构建更加全面和准确 的异常检测模型。联合建模可以消除单一模型的局限性 ,提高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多源信息融合则可 以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融合,从而更好地 挖掘时间序列流数据的潜在规律和特征。
模型鲁棒性
异常检测模型需要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以避免受到噪声和异常值的干扰,提高检测准确 率。
实时性要求与计算效率
实时性要求
时间序列流数据是动态产生的,异常检测需 要满足实时性要求,及时发现异常并做出响 应。
计算效率
由于时间序列流数据量可能较大,因此需要 优化算法和模型,提高计算效率,以满足实
时性要求。
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方法
01
02
03
均值检测
通过计算数据的均值,将 远离均值的点视为异常点 。
方差检测
通过计算数据的方差,将 远离方差范围的点视为异 常点。
百分位数检测
通过计算数据的百分位数 ,将远离百分位数的点视 为异常点。
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
孤立森林方法
利用孤立森林算法对数据进行训练,异常点被视 为远离其他点的对象。
支持向量机方法
通过构建二分类器,将正常数据分类为正类,异 常数据分类为负类。
K-近邻方法
根据数据点的k个最近邻的距离判断是否为异常点 。
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
自编码器方法
通过训练自编码器对数据进行编码, 异常点被视为编码误差较大的点。
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方法
通过训练长短期记忆网络对数据进行 预测,异常点被视为预测误差较大的 点。
异常检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Ⅱ)
异常检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异常检测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寻找不符合正常模式的数据点或事件。
它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中的重要任务,被广泛应用于金融欺诈检测、网络安全、医疗诊断、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就异常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异常检测的基本原理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最早也是最直观的异常检测方法之一。
它基于正态分布和离群点的定义,通过计算数据点与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来判断是否为异常值。
例如,如果数据点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超过3个标准差,则可以认为是异常值。
机器学习方法除了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异常检测。
其中,基于无监督学习的方法如聚类和密度估计是比较常见的。
聚类方法通过将数据点划分为不同的簇,然后将孤立的簇或离群点视为异常。
而密度估计方法则通过对数据点的分布进行建模,然后判断新数据点是否符合该分布。
时间序列方法在时间序列数据中,异常检测是一项关键的任务。
时间序列方法通常通过建立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型来预测未来的数值,然后将实际观测值与预测值进行比较。
如果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异超出了一定的阈值,就可以认为是异常。
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规则的方法是指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则来判断数据是否为异常。
这些规则可能是领域专家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也可能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
例如,对于温度传感器而言,如果温度超过了某个阈值,就可能表明传感器出现了故障。
二、异常检测的应用金融欺诈检测在金融领域,异常检测被广泛应用于欺诈检测。
通过分析客户的交易行为和消费模式,银行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的交易行为,如盗刷、洗钱等,从而保护客户的资产安全。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异常检测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监测设备传感器的数据,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或异常状态,从而进行维修和调整,减少生产线的停机时间。
医疗诊断在医疗领域,异常检测被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患者监测。
例如,通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
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时间序列是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序列,如股票价格、气温变化等,其数据具有时间关联性和时序性。
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就是用来识别时间序列中的异常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如金融风险预测、工业生产监控等。
一、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的分类1. 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是通过建立时间序列的统计模型来判断异常值。
常用的统计模型包括ARIMA模型、季节性模型、指数平滑模型等。
2.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是通过模型训练来判断异常值。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
3.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建立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来识别异常值。
常用的深度学习方法包括循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等。
二、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的应用1. 金融风险预测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可以用于金融风险预测,例如预测股票价格的波动。
通过对股票价格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可以发现异常波动的原因,进而做出投资决策。
2. 工业生产监控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监控,例如监测机器在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状态。
通过对机器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机器的异常状态,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3. 网络安全监测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可以用于网络安全监测,例如监测网络流量的异常变化。
通过对网络流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网络攻击行为,保障网络安全。
三、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的优缺点1. 优点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可以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帮助用户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损失。
此外,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可以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
2. 缺点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需要一定的数据科学知识。
此外,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对数据的精度要求较高,对于存在噪声的数据容易产生误判。
四、总结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可以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帮助用户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损失。
电力系统中的时序数据挖掘与异常检测算法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时序数据挖掘与异常检测算法研究概述: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时序数据。
时序数据挖掘和异常检测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维人员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预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中的时序数据挖掘与异常检测算法的研究现状和方法,以及相关应用。
1. 时序数据挖掘算法:时序数据挖掘是指从时间序列数据中发现、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模式、规律或知识的过程。
在电力系统中,时序数据通常包括电力负荷、电压、电流、功率等多维度的变量。
常用的时序数据挖掘算法包括ARIMA模型、SARIMA模型、Holt-Winters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等。
这些算法可以帮助我们拟合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从而辅助决策和规划。
2. 异常检测算法:异常检测是指从数据集中识别出与正常模式不符的特殊事件或样本的过程。
在电力系统中,异常通常指的是电压波动、电流超出额定值、供电中断等不正常的现象。
常用的异常检测算法有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其中,统计学方法如箱型图、Z-Score等适用于简单情况;机器学习方法如One-class SVM、孤立森林等适用于复杂情况;深度学习方法如自编码器、循环神经网络等适用于处理高维数据和复杂时间序列。
3. 时序数据挖掘与异常检测应用案例:在电力系统中,时序数据挖掘和异常检测广泛应用于负荷预测、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等领域。
以负荷预测为例,通过对历史的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负荷趋势和负荷峰值,从而合理调度电力资源和设备,并避免电力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在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中,时序数据挖掘和异常检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电力系统中潜在的异常情况,从而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时序数据挖掘与异常检测的挑战和展望:尽管时序数据挖掘和异常检测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异常检测系统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研究
异常检测系统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研究在如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各种异常检测系统被广泛应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异常行为和不正常的趋势。
其中,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探讨异常检测系统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I. 异常检测系统的概述异常检测系统是一个能够自动或半自动地检测数据中异常行为或不正常趋势的系统。
它们的应用领域包括金融、安全、风险管理、电力、交通管理等。
异常检测系统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周期性、趋势性和季节性的行为,并通过与预期行为的比较来检测异常。
II. 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数据的时间变化的观察来揭示数据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时间序列可以分为两类:平稳时间序列和非平稳时间序列。
平稳时间序列是指自回归过程中,随机误差项的均值和方差保持不变、自相关系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的序列,它们可以应用传统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非平稳时间序列是指自回归过程中随机误差项的均值和方差随时间存在明显趋势或周期性变化的序列。
在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中,我们需要进行差分和变换操作,以达到平稳性的要求。
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时间序列聚类分析、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等。
ARMA模型是应用最广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之一,它可以用于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和分析。
时间序列聚类分析可以将相似的时间序列分组,便于进行后续的异常检测。
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则用于揭示时间序列的趋势和周期性变化,以便于识别数据中的异常行为。
III. 异常检测系统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的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布多个领域,其中,在异常检测系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讨论异常检测系统中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的应用。
1. 电力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它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环境变量预测未来电力负荷,以便于电力系统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算法研究
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算法研究时间序列数据是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系列数据点的集合,具有时间相关性和趋势性。
在各个领域,如金融、电力、交通等,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使得传统异常检测方法面临着巨大挑战。
因此,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算法研究成为了当前研究领域中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引言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大量时序数据被不断产生和积累。
时序数据中蕴含着丰富信息,包括趋势、周期性、周期性等特征。
因此,在各个领域中对于时序数据异常检测算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传统方法传统方法主要包括基于阈值法和基于统计学方法两类。
基于阈值法是最简单直接的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设定一个合适阈值来判断是否为异常值;而基于统计学方法则是通过对样本集进行分析与建模来判断是否为异常值。
三、机器学习方法在机器学习方法中,主要有基于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两种方法。
基于监督学习的方法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通过训练模型来判断未标注数据是否为异常值。
而无监督学习则不需要标注数据,通过对数据的聚类、异常点检测等方式来进行异常检测。
四、深度学习方法深度学习方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异常检测方法。
通过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对时序数据进行高维特征提取和建模。
与传统方法相比,深度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捕捉时序数据中的复杂关系和非线性特征。
五、基于时间序列特征提取时间序列特征提取是基于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中一个关键问题。
常用的时间序列特征包括统计特征、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提取与分析,可以更好地描述时序数据中的规律性与异常性。
六、基于时间序列建模在时间序列建模中,常用的模型包括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
这些模型能够对时序数据进行拟合与预测,进而判断未来数据是否为异常值。
七、基于时间序列异常检测应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算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金融数据分析中的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方法研究
金融数据分析中的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方法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数据的大规模涌现,金融数据异常的检测成为了金融数据分析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方法在金融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金融数据分析中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场景。
首先,什么是时间序列呢?时间序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反映了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在金融领域,时间序列经常用来描述金融资产的价格、交易量、波动率等指标。
由于金融数据具有时间相关性和动态性,传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在金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方法可以分为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
在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中,常用的方法有ARIMA模型、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等。
这些模型可以对金融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残差序列,从而判断数据是否异常。
然而,这些方法只适用于具有线性关系和正态分布假设的数据,并且对长期依赖的时间序列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则可以更好地应对非线性、非正态分布和长期依赖的时间序列数据。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训练模型来学习时间序列的特征,并通过对比实际观测值和预测值的偏差来判断数据是否异常。
除了基于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的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如小波变换、离群点检测和异常模式分析等。
小波变换可以将时间序列分解为不同尺度的子序列,从而更好地捕捉时间序列的局部特征。
离群点检测方法主要通过衡量数据点与周围数据点的距离来判断异常值。
而异常模式分析利用聚类等方法来发现不同时间序列之间的异常模式,从而提高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金融领域,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股票市场中,通过对股票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交易行为和市场操纵。
异常检测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
异常检测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异常检测是数据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在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金融领域的欺诈检测、制造业中的质量控制、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等。
时间序列数据作为异常检测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时间相关性和时序性的特点,需要针对其特殊性开展专门的分析技术。
1.2 问题定义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旨在发现与给定时间序列模式不符的突变点或异常情况。
这些异常可能包括孤立的异常点、连续的异常区域或周期性的异常行为,需要借助时间序列分析技术进行准确的检测。
第二章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2.1 基本概念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通过对数据中的时间因素进行建模和预测的方法。
时间序列由数据点按时间顺序组成,具有明显的时间先后关系。
2.2 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是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前提条件,平稳的时间序列具有恒定的均值和方差。
平稳性检验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和图形方法进行,如单位根检验、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分析等。
2.3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序列建模方法。
它使用时间序列的过去值和随机误差项来描述当前值的行为,可以通过最大似然估计进行参数估计。
2.4 长短期记忆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是一种能够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的循环神经网络。
LSTM网络通过引入门控机制解决了传统循环神经网络中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能够捕捉时间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
第三章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3.1 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基于统计模型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通过建立时间序列的统计模型,比较观测数据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来检测异常。
常用的方法包括ARMA模型、季节性模型和自适应模型等。
3.2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通过训练一个分类器来区分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
常用的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等。
3.3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自动地学习数据中的隐含特征。
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方法研究导言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在众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金融、电力、工业生产等。
传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效果不佳,而近年来出现的深度学习技术为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一章研究背景时间序列数据是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采集的数据,具有时序性和相关性,例如股票价格、温度变化等。
异常数据可以是突发事件、设备故障、人为干扰等,其检测对于预防事故并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基于统计方法或规则的异常检测方法往往对于复杂的时间序列数据具有局限性,无法发现一些潜在的异常模式。
而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可以从大规模数据中提取出隐含的特征,因此被引入到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中。
第二章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方法2.1 自编码器(Autoencoder)方法自编码器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将输入数据压缩成低维表示,然后再通过解码器将其还原为原始数据。
异常数据具有较大的重构误差,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原始数据和重构数据的差异来检测异常。
自编码器方法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在时间序列数据异常检测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2.2 循环神经网络(RNN)方法循环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处理时序数据。
通过将序列数据输入到循环神经网络中,可以有效地捕捉时间序列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
异常数据往往破坏了时间序列的连续性,因此可以通过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差异来检测异常。
2.3 卷积神经网络(CNN)方法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能够提取局部特征的神经网络模型,主要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
然而,将时间序列数据直接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往往会丢失时间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时间序列数据转化为二维形式,将时间步作为通道,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时间特征,通过比较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差异来检测异常。
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面临着海量数据的挑战。
时间序列数据是其中一种重要类型的数据,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包括股票价格、气象数据、心电图等。
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异常行为和潜在的问题。
传统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有一些局限性,而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从而提高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我们能够更好地识别和预测异常行为,为业务决策和问题排查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章相关工作2.1 传统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传统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
统计方法基于数据的分布特性,如均值、方差等进行异常检测。
机器学习方法则使用监督学习或无监督学习的方法,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进行异常检测。
然而,这些传统方法在处理较复杂的时间序列数据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充分利用数据中隐藏的复杂信息。
2.2 深度学习在时间序列异常检测中的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尤其是神经网络的发展,为时间序列异常检测带来了新的机会。
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取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复杂特征,并捕捉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规律。
深度学习方法在时间序列异常检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例如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处理图像序列、循环神经网络处理时序数据等。
第三章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3.1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时间序列异常检测之前,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数据清洗、去噪、标准化等步骤。
清洗数据可以剔除无效数据和异常值,去噪可以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干扰,而标准化可以将数据映射到统一的尺度。
3.2 特征提取深度学习算法需要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特征,以便进行模型的训练和预测。
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探究
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探究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介绍时间序列数据是指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集合,它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气象等领域。
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是指寻找那些与正常模式不符的数据点,这对于发现数据中的异常行为、预测未来趋势以及改进系统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进行探究,包括传统的统计方法和现代的机器学习方法,并从应用角度对比它们的优劣势,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第二章传统统计方法2.1 均值和标准差方法均值和标准差方法是最简单且常用的统计方法之一。
它基于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通过计算数据与均值之间的差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然而,这种方法无法处理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且对于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成本较高。
2.2 简单移动平均方法简单移动平均方法是一种平滑处理技术,通过计算窗口内数据的平均值来减少数据的波动性。
然后,将数据与移动平均线的差值与标准差相比较,超出标准差范围的数据点被认为是异常数据。
这种方法对于长期趋势的检测较为有效,但对于短期的异常行为检测效果较差。
2.3 时间序列分解方法时间序列分解方法是将时间序列数据分解为趋势、季节性和残差三个部分,然后分别对每个部分进行异常检测。
该方法能够检测出趋势变化和季节性异常,但对于残差部分的异常检测效果有限。
第三章现代机器学习方法3.1 支持向量机方法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它通过构建一个高维特征空间,并找到一个最优的超平面来划分正常数据点和异常数据点。
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处理非线性关系和高维数据时具有较好的表现,但对于大规模数据的训练时间较长。
3.2 随机森林方法随机森林是一种基于决策树的集合学习方法,它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对其进行投票来判断数据点是否异常。
随机森林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可解释性,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维数据时表现优异。
3.3 深度学习方法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它通过学习数据的特征表示来进行异常检测。
双向LSTM在时间序列异常值检测的应用
双向LSTM在时间序列异常值检测的应⽤最近在做时间序列异常值检测,除了常规的统计学算法以外,也想尝试通过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的⽅式去解决问题。
于是想,可不可以直接使⽤⼀个拟合效果⾮常棒的模型先去预测该时间序列的未来⾛势,再将预测后的值(predict_value)当前值(value)做对⽐,只要超过⼀定阈值就判定该值为异常值。
尝试了xgboost、ARIMA 和 LSTM 三者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是LSTM,简单记录⼀下建模和调参过程。
1.加载数据:源数据结构如下,只要 y 值。
2.加载数据,由于我这⾥代表时间的字段是从piontStart⾥⾯拿出去,并且需要去掉最后'000'再⽤time.localtime()转换成时间戳,不是重点,简单看⼀下就⾏。
3.准备训练和测试数据 4.建模阶段 5.训练阶段 这⾥有我之前调参时的Train_Score 和 Test_Score 对⽐记录 可以看到,使⽤双层结构的 LSTM 有⾮常严重的过拟合现象发⽣,单层LSTM已经可以很好的对时间序列进⾏拟合 batch_size 的⼤⼩也会对模型的收敛产⽣不⼩的影响look_back(即 time_step) 的⼤⼩会对过拟合的程度造成很⼤影响,如果步长取的太短也会造成过拟合 6.画图查看训练集和测试集拟合效果 7. 双向LSTM 增量学习 可以看到双向 LSTM 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拟合能⼒都⾮常出⾊。
但即便如此,LSTM在时序预测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多不⾜(⽆法预测没有在Train_Data出出现过的值)。
⽽且LSTM的误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前N个值每个值都存在⼀定的误差,再⽤前N个带有误差的预测值去预测第N+1个,结果可想⽽知) 为了尝试解决上述问题,尝试增量学习的⽅式。
LSTM 中增量⽅法⾮常简单。
8.我尝试使⽤⼀个新的数据集 zhengbao2.json 来对⽐原始model(mod1) 和增量后的模型(mod2) 分别对同⼀份数据进⾏预测,对⽐它们的MSE 可以看到,单从测试集来看,增量后模型能拟合更多情况的发⽣,但是总体误差也随之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的研究与应用姓名:林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指导教师:朱跃龙20080601河海人学坝I研究生论立时问序列异常榆测的研究‘J府用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1.1.1数据挖掘随着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
激增的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人们希望能够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
目前的数据库系统可以高效地实现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等助能,但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用数据库来存储数据,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分析数据,挖掘大量数据背后的知识,这两哲的结合促成了数据挖掘(DataMining)的产生。
定义1.1:数据挖掘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原始数据可以是结构化的,如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如文本、图形、图像数据;甚至是分布在网络上的异构型数据。
数据挖掘的方法可以是数学的,也可以是非数学的:可以是演绎的,也可以是归纳的。
挖掘出来的信息可以被用于信息管理、决策支持、过程控制等,还可用于数据自身的维护。
因此,数据挖掘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是~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它融合了数据库(Database)技术、人工智能(ArtmcialIntelli黜ce)、机器学习(MachineLeaming)、统计学(statistics)、知识工稗(KnowledgeEn百ne甜ng)、面向对象方法(Object.OdentedMethod)、信息检索(1nfonn“ionRetrieval)、高性能计算(Hi曲.Pe墒mancecomputing)以及数据I叮视化(DataⅥsualization)等最新技术的研究成果。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产生了许多新概念和方法。
数据挖掘的仟务是从数据中发现模式。
数据挖掘任务一般可以分两类,描述和预测。
描述性挖掘任务刻画数据库中数据的般特性;预测性挖掘任务在当前数据卜进行推断,以进行预测【21。
具体可以可分为:分类或预测模型发现、数据总结、聚类、关联规则发现、序列模式发现、依赖关系或依赖模型发现、异常和趋势发现等等。
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的研究与应用1.1.2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时间序列是按照时间顺序取得的一系列观测值。
对于时间序列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述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定义1.2:时间序列(形式1)时间序列(Times嘶es)是指一些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下获得的,并且和时间变化顺序相关的序列值(整数或实数)的集合【卸。
定义1.3:时问序列(形式2)时间序列是按照时间顺序取得的一系列观测值口引。
定义1.4:时间序列(形式3)时间序列是由记录值和记录时间组成的元素的有序集合,记为x=“=(vl,^),而=(v2,f2),...,‘=(L,≠。
))。
元素五=(vj,‘)表示时间序列在f。
时刻的记观测值为v,,记录时间fi是严格增加的[291。
从以这些上定义可以看出,时间序列数据作为一类特殊的数据类型,与其它数据类型相比,时间序列数据有着自身的特点[30]:(1)有明显的时间先后。
每个记录都必须有时间维,可以按时间进行排列。
如果按关联规则的表示方法,所得的规则应体现出时间要素,一般应是先发生的推出后发生的,体现出时间延迟的概念。
(2)多是数值型。
属性记录的属性类型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布尔型:二是类别型;三是数值型,如降雨量、气温值等。
(3)反映出序列特征。
不论哪种类型,应该是在某一时间段内连续的记录集,有一定的连贯性,有规律性可寻。
很多数据是以时间序列的形式出现的,如股票市场的每日波动,科学实验,一个工厂装船货物数量的月度序列,公路事故数量的周度序列,某化工生产过程按小时观测的产量,某水文测站测量得出的逐日水位数据等等。
时间序列数据可分为:(1)科学数据。
例如,水文数据,气象数据,地质数据,环境数据、天体物理学数据,医学数据及网络流量数据等。
(2)经济、市场及生产数据。
例如,股票数据,销售数据,用电负荷数据等。
(3)语音数据,包括声音、录音等数据。
可以看出,时问序列是一类重要的复杂数据对象,社会、科学、经济、技术等领域中广泛存在着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在计算rI『海人学硕11研究生论文时问序列异常榆测的研究与应用机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的今天,这样_人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被存储在计算机上,使得我们捕j有海量的时问序列数据。
时问序列数据在数据库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它广泛存在于各种大型的商业、医学、工程和社会科学等数据库中,形成规模庞大的时问序列数据库。
这些海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库真实地记录了应用系统在各个时刻的所有重要信息,如能找到某种高效率的数据处理方法,从时序数据中抽取时序内部的规律用于时序的数值、周期、趋势分析和预测等,必将大大提高这些时问序列数据库的实用价值。
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界里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因而己经发生的历史时问序列与将来发生的时间序列之间必然有其内在的联系。
因此,我们通过分析和研究反映事物过去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历史时间序列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发现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的。
这就能为决策者制定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或知识。
时间序列数据挖掘(Times耐esDataMini雌)就是基于这一需求所提出来的。
定义1.5: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是对一个或多个时问序列的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时问序列数据中提取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与时间属性相关的有用信息和知识并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经济、军事和生活等活动【21。
人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寻求有效的技术和方法来揭示这些时间序列数据集中所隐藏的知识或信息,把历史时序数据转化为对人类有用的知识和信息,这就使得时问序列数据挖掘的研究得剑了空前的发展,并己发展成为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时问序列数据挖掘对人类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正逐渐成为数据挖掘的研究热点之一。
1.1-3时间序列异常检测在数据挖掘过程中,常常存在与数据模型或数据一般规律不符合的数据对象,这类与其它数据不一致的数据对象就称为异常数据,它们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然而,这些数据对象可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而且相对于那些普通的数据而言,这类异常的数据往往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息,它们往往更具有研究价值。
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的原因有:(1)在数据的阅读、记录、计算、误操作时产生的错误,例如:一个站点测量出的水位数据为负值,就可能是由于输入错误,或者由于程序在处理遗漏数河海犬学硕士研究生论文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的研究与应用据所设置的缺省值所造成的。
(21异常数据也可能是从不同的数据源合并数据时由于各自的量度单位、时间不一致而引起的错误。
(3)另外,异常数据还可能是由于数据内在特性而造成的,如:一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工资在与其他公司雇员工资相比时,就可能构成一个异常数据;又如,在河流汛期测得的流量数据和该条河流其他时段测得数据相比,就可以看作是异常数据。
因此,可以看到,不能简单的把异常数据看作是“错误的数据”,并进行简单的处理。
对于数据中存在的错误数据,需要开发有效的检测算法,为数据分析提供清洁可靠的数据;但也可以看到,某些异常数据可能包含着某种重要的知识,分析它们能获得到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知识。
任何一个数据挖掘任务都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而是有着复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背景。
异常检测(a110malvdetection)也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很多领域。
比如:检测信用卡欺诈行为、监控电子商务中的犯罪行为、检测网络入侵等等。
在某些情况下,异常数据比其它数据甚至更为有用:在网络入侵检测领域,网络攻击的数量在整个网络数据流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在医疗数据库中,对胸部的x光摄影片图像进行是否有乳癌的分类时,异常的象素(有癌)往往仅是整个图像的一小部分。
尽管小事件很少出现(不频繁),但在上面的例子中,他们的重要性与其它事件相比更大,从而使他们的检测显得异常重要。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异常检测与其它许多数据挖掘研究的对象不同,它不是研究数据集中的绝大多数对象,而是关注那些数据集合中小部分的对象。
这些小部分的异常数据(对象)可能包含着某种重要的信息和知识。
因此,异常数据检测和分析是一个较为特殊却很有意义的数据挖掘任务。
时间序列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数据类型,在海量的时间序列中发现其背后隐藏的知识对于我们分析时间序列变化规律,科学地做出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数据挖掘概念提出不久,就有不少研究者把数据挖掘的思想运用到时间序列分析中来。
随着异常检测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其应用领域也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无序数据集合,很多研究者(尤其是国外)的目光更多关注到时间序列中的异常检测方法。
1.2研究现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国外就出现了专门针对异常检测的研究。
随着异常检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使用的检测方法也越来越多:4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的研究与应用(11统计学方法【3l基于统计学的方法是最早被提出来的。
统计中常用的方法是先对给定的数据集合假设一个分布或概率模型(例如一个正态分布),然后根据该模型,采用不一致检测确定异常。
该方法存在问题:一是绝大多数一致性检验是针对单个属性的,而许多数据挖掘问题要求在多维空间中发现异常点;二是统计学方法要求知道关于数据集合参数的知识,例如数据分布,但许多情况下,数据分布是未知的。
(21基于距离的方法【4,22j随后提出了基于距离的方法来检测异常点。
如果数据集合中至少有p部分对象与对象。
的距离大于d则对象。
是一个带参数口、d的基于距离的异常点,记为DB(p,d)。
这个定义统一了异常点的概念,所以被称作一致异常点。
直观而言,如果不依赖于统计检验,可将基于距离的异常点看作是那些没有足够多邻居的对象,此处邻居是基于距给定对象之间的距离定义的。
目前,该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了若干高效的基于距离的异常点挖掘算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基于索引的算法、嵌套循环算法和基于单元的算法,这些算法的主要特点是以对象间的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概括了基于统计模型的异常点的含义,并且对相对高维数据集有较好的挖掘效果;存在问题:一是距离函数和参数的选择问题;二是仅能发现全局异常点,而丢失了局部异常点。
(3)基于密度的方法【5,26】基于密度的异常点检测方法可以发现局部的异常点基本思想来自于密度聚类方法,该方法在判断一个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