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九五六年,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济南汽车制造总厂成立。1960年,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制造出中国首辆重型卡车黄河系列JN150,相等于车辆总质量的14吨。
在此期间,济南汽车制造厂的主要产品是,“黄河”JN150型八吨载货汽车和“黄河”JN151型八吨载货汽车,二者的不同在于:“黄河”JN150使用的是上海柴油机厂生产的“东风”6135型水冷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黄河”JN151使用的是杭州汽车发动机厂生产的“鼎”牌6120Q型水冷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东风”6135型发动机的排气量为12升,最大输出功率210马力;“鼎”牌6120Q型发动机排气量为10升,最大输出功率为160马力。由于前者的性能比后者要优秀,所以“黄河”JN150的销量要远大于“黄河”JN151,这种局面也促使杭发进一步研制新产品。
中汽重庆汽车分公司下属的四川汽车制造厂的主要产品是“红岩”CQ261重型军用越野车,其配套的发动机是中汽重庆汽车分公司下属的重庆汽车发动机厂根据法国贝利埃技术研制的6140水冷柴油发动机,其排气量为14升,最大功率为290马力。陕西汽车制造厂的主要产品是“延安”SX250重型军用越野车,其配套的发动机是杭发援建的6130水冷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其排气量为12升,最大功率为210马力,这种发动机是杭发在6120型柴油发动机之后最新研制的产品。第一拖拉机厂665车间的主要产品是“东方红”LT665军民两用重型汽车,其配套的发动机是一拖根据捷克斯洛伐克太脱拉风冷发动机仿制成功的V型八缸风冷柴油发动机,编号为8120F,其排气量为13升,最大功率为210马力。长征汽车制造厂产品主要是以SKD捷克斯洛伐克太脱拉为主,后来开始采用华柴道依茨BF8L413F风冷柴油发动机,其排气量为13升,最大功率为256马力。
由此不难看出在我国重卡行业发展的前二十五年中,主流的重型卡车产品都是采用12-14升柴油发动机,10升的柴油机的重型卡车市场份额很小。这是因为在此期间我国的重型卡车产品都是引进或者仿制于欧洲主流重型卡车厂家,也继承了欧洲大陆重型卡车产品“大排量、大马力”的特点
1960年5月4日,毛泽东主席到济南视察时,在珍珠泉展览会上参观了黄河JN150型样车;1966年1月11日,朱德委员长视察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并为黄河牌汽车题写“黄河”二字。60年代后期黄河牌JN150型汽车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1984年,济南汽车制造总厂与中国其它整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商合并,组成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其于1990年与数家相关业务实体组成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
1984年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
引进整车技术,在国内联合生产“斯太尔”系列重型
汽车,济汽是主要项目单位之一。在加速消化吸收“斯太尔”技术进程中,济汽利用斯太尔先进技术优化
黄河”第二代产品,在斯太尔产品和黄河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并通过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成果以及生产设备,使工厂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技术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2000年12月28日,经朱镕基、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四位总理、副总理同意,正式批准《关于重汽集团下放山东部分分立重组破产方案的编制》。
2001年1月18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济南正式宣告成立(简称中国重汽)。马纯济豪情满怀地向各界来宾宣布:中国重汽集团将以加倍的努力,实现“一年持平,两年赢利,三年大发展”的奋斗目标,担当起历史责任,回报社会和用户。
2002年8月18日,中国重汽集团建成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桥箱生产基地。
2003年6月9日,中国重汽集团与沃尔沃卡车公司重型汽车合资项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签约。6月30日,国家商务部批准了中国重汽与沃尔沃合资合作合同。7月10日,合资企业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3月31日,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举行隆重的开业仪式,同日,本土生产的第一辆沃尔沃重型卡车在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下线。
2003年12月1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重汽集团重组山东小鸭电器方案,中国重汽集团开始进入资本市场。2004年2月12日,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山东小鸭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由“小鸭电器”变更为“中国重汽”。
2004年8月6日,中国重汽(香港)国际资本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注册成立。8月7日,中国重汽(香港)国际资本有限公司经商务部批准正式成立。
2004年10月28日,代表国内重型汽车最先进水平的HOWO7系列重卡在中国重汽下线。这标志着我国的重型汽车整车技术开始与国际重型汽车先进技术接轨。
2005年12月12日,中国重汽集团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OWO重型卡车第
10000辆车驶下生产线,标志着HOWO重卡当年投放市场当年产销突破万辆,这在中国重卡史上尚属首次,在世界重卡史上也是奇迹。
2006年4月交通部向社会推荐的道路货运汽车及列车第一批车型正式发布。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HOWO列交通部首批推荐车型之首,有8种HOWO车型被推荐,分别有厢式运输汽车列车、20英尺集装箱运输汽车列车、散装水泥运输列车、煤炭运输车列车、40英
尺集装箱运输车列车。
2006年4月18日,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在济南成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型汽车发动机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
2007年,中国重汽集团产销重型汽车突破10万辆,位居国内行业之首,产销规模进入全球前五大重卡制造商行列,对重卡行业的带动力更加明显,对中国制造业的推动作用更加有力,与合作伙伴的合作空间更加广泛。
2007年11月28日----2010年重型卡车市场对比
中国重汽集团以红筹形式在香港主板上市,上市公司名为——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808。
毕竟中卡与重卡的区别不是“加大发动机马力、加重后桥、加厚大梁”那么简单,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远距离干线重载物流面前,“中重卡”产品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原中国重汽集团重组后,新生的中国重汽、重庆重汽和陕汽集团迅速整理内部资源,将有些陈旧的斯太尔产品线进行技术升级,分别研制出“斯太尔王”、“新大康”和“奥龙”等三个产品。这些装备WD615型排气量为10升柴油发动机的产品,一上市就在重载物流彰显出其深厚的底蕴和超然的优势,让“先天不足、后天恶补”的中重卡产品“西北王”、“运煤王”相形见拙。以10升为代表的大排量发动机终于又迎来了它的春天,只是过去的这个冬季有些漫长:十五年。
眼瞧着济汽、川汽和陕汽曾经几何痛苦的老泪纵横,换个名头变成中国重汽、重庆重汽和陕汽集团之后,就能把自己打得满地拾牙,让人如何甘心?在痛定思痛之后,在“中重卡时代”封侯拜相的一汽解放、东风汽车和北汽福田,做出了两手准备:一、升级老式重卡和中重卡产品的技术水准,比如一汽大连柴油机厂引进了德国道依茨2012和2013两大系列柴油发动机,东风汽车引进了康明斯ISDe和ISLe两大系列发动机,北汽福田间接入股天津铂金斯动力公司,组建雷沃动力。二、充分利用斯太尔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发新车型,一汽解放开发出J5系列产品,东风柳汽开发出“龙卡”系列产品,北汽福田开发出“雄狮”和“奇兵”等。面对传统中重卡企业的挑战,传统的重卡企业三强再次整合斯太尔资源,分别利用WD615发动机升级之后的产品分别研制成功HOWO、“金刚”和F2000等产品。这一次产品的升级换代让WD615发动机这一个排气量只有10升的发动机将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中重卡市场的下滑趋势,标准重卡产品的空前繁荣,让许多“外行”也加入到重卡的阵营之中,这其中包含传统的轻卡企业南汽集团和江淮汽车,也有华菱汽车这样的改装车企业。当然也有企业借机涅槃重生,那就是北方奔驰和重庆铁
马。在曲高寡和了十五年之后,兵工旗下的两大重卡企业合二为一,组建了北奔重汽。北奔重汽意识到斯太尔资源之于中国市场的价值之后,放下“奔驰技术嫡传弟子”的身段,依托潍柴WD615和法士特变速器,开发出北奔C型车,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经过一汽解放、东风汽车、北汽福田、东风柳汽、华菱汽车这些传统中卡企业,研制的“中重卡产品”和中国重汽、重庆红岩、陕汽集团、北奔重汽的标准重卡的“二次交锋”之后。传统中卡企业认识到再好的中重卡产品没法真正和标准重卡相抗衡,不研制标准重卡就等于自取死路。而2004年开始的治理超载超限的行动,更是把中重卡产品推向深渊。10升排量以上的柴油发动机,以其深厚的动力冗余和稳定的性能受到各家企业的重视。
是该为此前的远见感到光荣的时候了,条顿民族在冶金工艺上的造诣,总是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些名字:克虏伯、莱茵金属、曼恩,当然还有斯太尔。在迷茫的时候,老一辈的潍柴人从奥地利拆回了320套设备也拆回来一个潍柴的未来,经过十几年的消化吸收,凭着完全条顿化的生产线,加上后辈潍柴人的决绝欲望,WD615成了中国重卡的标准动力。以至于在后来一汽解放和东风汽车两大卡车枭雄,打造自己的重卡配套体系的时候,不约而同的将11升发动机和13升发动机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一定要避开强大的WD615型10升柴油发动机,还有潍柴人未曾示人的底牌——WD618型12升柴油发动机
较量无处不在!就在HOWO、“金刚”和F2000畅销的喜报,还没有在中国重汽、重庆红岩和陕汽集团手里攥热的时候,竞争对手已经上路了。面对国家治理超载超限的政策,一汽解放、东风汽车、北汽福田、东风柳汽、华菱汽车等传统“中重卡”企业,不约而同的去开发标准的重卡平台。这就是J6、天龙、欧曼9、霸龙507和星凯马,这些产品共同的特征就在于不再把自己的平台限制于10升级柴油发动机,这些技术平台还为搭载11、12和13升排量的发动机留出了足够的结构冗余。毕竟随着客户的逐渐成熟,10升排量发动机一统天下的局面会变成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10、11、12、13、15升等平分市场份额的局面。传统的重卡生产企业:中国重汽、上汽依维柯红岩、陕汽集团和北奔重汽面对竞争对手的产品更新,也都不约而同的研制出新一代的重卡平台:中国重汽HOWO-A7,上汽依维柯红岩“杰狮”,陕重汽F3000和北奔重汽V3也都将12、13升排量的发动机作为自己技术平台的标准配置之一。
车型对比
结束语
六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运营体系的变迁,自主品牌的中重卡产品经历
了一个“由大排量到小排量,再由小排量到大排量”的轮回。眼下,在“节能减排”的主流价值观号召下,有“东部调整产业机构、西部进一步大开发”的背景,以排气量10升柴油发动机为配套主流的重卡产品已经有些力不从心,11和12升排气量的柴油发动机基于机械效率、动力冗余方面的优点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逐渐向欧美发达国家“高速、大排量”主流重卡产品靠拢
中国重汽2003年6月9日,中国重汽集团与沃尔沃卡车公司重型汽车合资项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签约。6月30日,国家商务部批准了中国重汽与沃尔沃合资合作合同。7月10日,合资企业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3月31日,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举行隆重的开业仪式,同日,本土生产的第一辆沃尔沃重型卡车在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下线。
历史
1956年,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济南汽车制造总厂成立。
1960年,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制造出中国首辆重型卡车黄河系列JN150,相等于车辆总质量的14吨。
1960年5月4日,毛泽东主席到济南视察时,在珍珠泉展览会上参观了黄河JN150型样车;
1966年1月11日,朱德委员长视察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并为黄河牌汽车题写“黄河”二字。60年代后期黄河牌JN150型汽车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1984年,济南汽车制造总厂与中国其它整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商合并,组成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其于1990年与数家相关业务实体组成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
1984年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引进整车技术,在国内联合生产“斯太尔”系列 重型汽车,济汽是主要项目单位之一。在加速消化吸收“斯太尔”技术进程中,济汽 利用斯太尔先进技术优化黄河”第二代产品,在斯太尔产品和黄河产品的系列化、通用 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并通过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成果以及生产设备,使工厂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技术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2000年12月28日,经朱镕基、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四位总理、副总理同意,正式批准《关于重汽集团下放山东部分分立重组破产方案的编制》。
2001年1月18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济南正式宣告成立(简称中国重汽)。马纯济豪情满怀地向各界来宾宣布:中国重汽集团将以加倍的努力,实现“一年持平,两年赢利,三年大发展”的奋斗目标,担当起历史责任,回报社会和用户。
2003年12月1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重汽集团重组山东小鸭电器方案,中国重汽集团开始进入资本市场。
2004年2月12日,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山东小鸭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由“小鸭电器”变更为“中国重汽”。
2004年10月28日,代表国内重型汽车最先进水平的HOWO7系列重卡在中国重汽下线。这标志着我国的重型汽车整车技术开始与国际重型汽车先进技术接轨。
2006年4月18日,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在济南成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型汽车发动机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
2007年,中国重汽集团产销重型汽车突破10万辆,位居国内行业之首,产销规模进入全球前五大重卡制造商行列,对重卡行业的带动力更加明显,对中国制造业的推动作用更加有力,与合作伙伴的合作空间更加广泛。
2007年11月28日,中国重汽集团以红筹形式在香港主板上市,上市公司名为——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808。
商标故事
在中东,中国重汽一位经销商把斯太尔的英文商标打在高楼上,赫然醒目。公司领导韦志海去中东开拓市场的第二天,经销商就转来律师函,要求“停止侵权”。韦志海说,“我们引进了斯太尔的车型及技术,前后花了17个多亿,使用牌子是理所当然的。”对方说,“合同中只允许你们使用汉字斯太尔,并不包括英文商标。”
“我们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品牌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实践证明靠别人的拐杖永远走不好路!”韦志海说。
现实促人警醒。中国重汽的管理者深刻认识到,没有自主品牌,搞国际化就像鸟缺了翅膀。即便相同的产品,也会导致不同的价格,国产重卡价格仅及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中国卡车的产销量和保有量、卡车品牌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和数量上的优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们的品牌价值无法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提并论。
努力打造国际品牌的中国重汽,如今有了可喜的收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HOWO卡车出口量越来越大,品牌效应日益明显。SINOTRUK(意为中国的卡车)国际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品牌价值30亿元,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机构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