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差异
中国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002a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3.png)
中国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多样的国家。
其地理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从地形地貌、气候、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对中国地理差异进行总结。
一、地形地貌中国地处亚洲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濒帕米尔高原,南临南海,北界蒙古、俄罗斯、朝鲜。
其地形地貌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平原、西部高原与盆地和南部丘陵、山地等。
具体来说,中国的地形地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 东部沿海平原东部沿海平原主要位于中国东部,包括华北平原、长江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其中,华北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2. 西部高原与盆地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巴蜀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险峻,气候寒冷,是中国的水源保护区。
巴蜀盆地地势低洼,盛产水稻、茶叶等农产品。
塔克拉玛干沙漠则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景观壮丽。
3. 南部丘陵、山地中国南部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华南丘陵、云贵高原等。
这些地区地势多为丘陵、山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产品。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包括珠穆朗玛峰等多座世界最高峰。
以上所述,中国的地形地貌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气候、资源分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气候中国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在纬度、地形地貌和季风等方面。
具体来说,中国的气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的南部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干燥。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等作物。
2. 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中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干燥。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3. 干旱气候中国的西部地区属于干旱气候,降雨较少,气候干燥,土地肥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a5b42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7.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梳理一、中国的地理差异1.自然环境差异体现在: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差异,体现在:农业具有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小于0℃大于0℃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河流结冰期有无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大于800毫米干湿地区半湿润区湿润区植被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农田类型旱地水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薄交通运输方式陆路运输水陆运输(1)区域名称: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西北地区。
(2)区域界线:界线A大致与第一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吻合,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界线B大致与 1月0℃ 等温线和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与秦岭(山脉)—淮河(河流)大致吻合。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界线C大致与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二、北方地区1.位置与范围我国北方地区大致位于①大兴安岭(山脉)、③青藏高原以东,②内蒙古高原以南,④秦岭(山脉)—⑤淮河以北。
东临A 渤海和B 黄海。
2.自然环境(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图中甲是东北平原,乙是华北平原,丙是黄土高原。
(2)气候: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 400-800 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3)土壤: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被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被称为“黄土地”。
3.农业(1)以种植业为主。
(2)旱作农业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中考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
![(中考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5c1d113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9.png)
考点18 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考点热度★★★★☆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南北差异不明显。
二、四大地理分区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将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①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 降水②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③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800mm 气温、降水(或气候)三、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耕地类型旱地400mm<X<800mm 水田x>800mm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1月气温低于0度高于0度温度带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亚热带、热带河流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冬结冰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汛期长、冬季不结冰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干湿地区以半湿润区为主湿润区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水稻、油菜民居特征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主食以面食为主以米饭为主体育活动溜冰、骑马游泳、划船冬季河流结冰不结冰交通运输陆路运输为主,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水运是常用的运输方式考向一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图中山脉甲,该山脉的名称是A.昆仑山B.秦岭C.祁连山D.武夷山2.甲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A.0℃等温线B.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D.800毫米等降水量线3.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B.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D.该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答案】1.B 2.D 3.D【解析】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图中山脉甲,甲是东西走向的秦岭,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故选B。
中国地理差异
![中国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356d6a869dc5022aaea00c1.png)
西部 工业中心稀疏 经济发展滞后
东部
工业中心密集 四大工业区
经济较发达
我国的东西东西差异差异──交通、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交通、城市 城市
400毫米
西部 交通线稀疏 城市分布稀疏
东部
交通线密集 城市分布密集
我国的东西差异 ── 人口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 人口
400毫米
西部
人口稀疏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联系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知识分析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原因。
一、地理差异显著
一、地理差异显著
我国的东西差异— ── 农业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部门
400毫米
西部
畜牧业为主 (分布着四大牧区)
东部
种植业为主 三大林区 渔业
我国的东西差异 ── 工业、经济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工业、经济
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D A C
B
(3)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是 C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是 D 。(填字母)
梳理归纳
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 地理差异显著 中 国 的 地 理 差 异 四大地理区域 地理差异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秦岭—淮河界线的地理意义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四大地理区域与地形区的联系
四大地理区域与气候类型的分布
我国的东西差异── 气候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气候
400毫米
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东部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的东西差异— ── 干湿区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干湿区
400毫米
西部 半干旱区 干旱区
东部 半湿润区 湿润区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8ba51a265ce0508763213dd.png)
地理差异对生产的影响
牧场
渔业
地理差异对生活、文化的影响
广东早茶
西北饮食
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不同
吊 脚 楼
骑楼
四合院
我国南北差异举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括
南繁北齐(语言) 南细北爽(性格) 南柔北刚(戏曲) 南米北面(饮食) 南甜北咸(饮食)
含义
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 划一
南方人说话比较婉转,北方人 比较直率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秦岭 半湿润 淮河 湿 润
暖温带
秦岭 淮河
亚热带
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 素
植被类型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 雨林
主要原因:
受气温条件的 不同? 制约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候的影响
温故知新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00mm 400mm 800mm
1 600mm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2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 温故知新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南景观
水田
冬季河流不结冰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北景观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活动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4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降水
中学地理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学地理 中国的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ac59a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4.png)
中国的地理差异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和地理差异。
这些差异在中国的各个地区之间产生了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和资源分布。
以下是中国的主要地理差异:1.北方与南方:–北方地区通常具有鲜明的季节变化,冬季寒冷而夏季炎热。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相对较为温暖。
这种气候差异带来了不同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和农业生产模式。
–还可以说北方人与南方人的生活习惯差异。
北方以米面条饭和炖菜为主食,南方则以米饭和菜为主食,并有更多的海鲜和水果供应。
2.西部与东部:–西部地区主要是高原和山脉,地势高大崎岖。
东部地区相对平坦,有广阔的平原和丘陵。
这导致了西部地区气候和植被的重大差异。
西部地区通常干燥寒冷,植被稀疏,而东部地区温暖湿润,植被茂盛。
–西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而东部地区则更多地依赖于工业和经济发展。
3.沿海与内陆:–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温差较大。
沿海地区有更多的港口城市和经济活动,内陆地区则更多地以农业为主导。
–沿海地区常常受到海洋的影响,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繁荣。
内陆地区则相对较远离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4.西南与东北:–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有许多高山和峡谷。
气候多样,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东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寒冷,其冬季温度极低。
这些巨大的气候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农业和农作物类型。
5.广东与广西:–广东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广西地区也属于亚热带气候,但相对较干燥。
这两个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植物和动物种类。
–广东地区比广西地区工商业更发达,而广西地区则经济相对落后,并以农业为主。
总结起来,中国地理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候、地势、植被、经济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这些差异源于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中国庞大的国土面积。
不同地区的差异为中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添了魅力,并为不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挑战。
这些差异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丰富了中国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中国地理差异
![中国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a609a6c31b765ce05081483.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
(2)降水差异:自向,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
(3)地势差异:自向,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东、南北。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西。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四大地理区域:A B C D 。
(2)西北与北方地区的界线a大致与山脉和一致,该界线大致与我国区和区界线北段一致,与山脉和 mm等降水量线一致,与干湿地区区和区一致,也是农业部门中区和区的大致界线,确定该线的主
北方地区的地形为和,①
原(最大平原),②高原,③平原,主要耕地类型为,主要农作物为。
南方地区主要地形有、、
和等,④平原⑤盆地⑥
高原。
西北地区主要地形为和,主要地形区有东部⑦
高原和西部⑧盆地和⑨盆地。
青藏地区主要地形为
⑩为世界最高高原高原。
(6)四大地理区域中,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的是和,畜牧业为主的是和。
东部经济发达,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位于北方的是d 和e ,位于南方的是f 和g 。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字母代表的山脉
(3)画出一二级和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并标注三级阶梯。
说出上图中代表的气候类
型的名称
说出上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99140c95901020206409c38.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越向北气温越低。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我国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例如,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东高西低的特点。
种植业作物料作物大豆(地形区:东北平原)平原、四川盆地)糖料作物甜菜(地形区:东北平原)甘蔗(地形区: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其它经济作物棉花(地形区:华北平原)棉花(地形区:长江中下游)、茶、竹子等作物熟制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珠江三角洲:一年三熟交通运输方式陆运为主水运为主传统交通工具:南船北马传统民居特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优点:防寒保温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优点:通风散热传统运动项目溜冰、滑雪赛龙舟主要食物面食米饭传统饮食习惯:南米北面文化剧种梆子、秦腔,唱腔高亢越剧、黄梅戏,唱腔委婉园林规模庞大小巧玲珑二、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回答问题: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A 南方地区、B 北方地区、C 西北方地区、D 青藏方地区。
2、(1)图中1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划分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图中2是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划分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或降水,与400mm等降水量线分布接近。
该分界线北端大致沿大兴安岭(山脉)分布。
(3)图中3是青藏地区和另外三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划分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与第一、二阶梯分界线分布接近,大致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山脉)分布。
5.中国的地理差异
![5.中国的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bfe37c07f1922791688e8fa.png)
1、自然地理差异:我国、、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从南往北,逐渐升高,逐渐降低。
自向,距海越来越远,降水。
自向,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东、南北。
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西。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西部。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有:①它是我国地区和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月等温线;③是我国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区和区的分界线(干湿区);⑤是我国和的分界线(温度带):⑥是我国和的分界线(气候类型):⑦决定我国河流是否有。
二、四大地理区域1、(1)综合、和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A、B、C、D(2)、甲、乙、丙三条分界线分别是:甲乙丙(3)、甲乙丙三条分界线的主导因素:甲乙丙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0℃0℃年降水量以上~河流流量河流有无结冰期典型植被林林气候、气候气候耕地类型传统民居墙体,屋顶坡度墙体,屋顶坡度较1、自然地理差异: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从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有:①它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干湿区);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温度带):⑥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气候类型):⑦决定我国河流是否有结冰期。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3c969d4d15abe23482f4d53.png)
B
1月0℃ 等温线
800毫米
c
界线c
中国地势图
昆仑山
c 祁连山
横 断 山
降水 地势 气温和降水 (气候)
名称 称 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名 界线 界线 AA
界线 界线
自然环境的差异
气温、降水、地形地势、 植被、土壤等
人文景观的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农业、工业、人口、城市、 交通、民居、饮食等。
地理差异显著:
1、气温差异:由南向北:气温越低。 纬度 因素 2、降水差异:自东南向西北:降水 越来越少。
海陆 因素 3、地势高低起伏差异:自西向东:地 势越来越低。 地形 因素
秦岭---淮河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年降水量 小于800mm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等 有结冰 冬季河流是否结冰 农田类型 旱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花生 主要油料作物 甜菜 主要糖料作物 传统民居结构 传统交通方式 秦岭淮河以南 高于0℃ 大于800mm
高原、盆地、平原等 无结冰
主要原因 北方: 为什么 温带落叶阔叶林 植被 为什么 不同? 类型 不同? 气 温 南方: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 候
河流 为什么 流量 不同? 北方: 流量小
为什么 主要原因 不同?
南方: 流量大
降 水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划分依据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的 特点
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长江三角洲 如 自然区域: 温度带 干湿区
热带
地形区
工业区
经济区域:如:
经济特区
牧区、农耕区 湖北省 行政区域: 如:省、县、乡 谷城县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b5399647e21af45b307a824.png)
大 兴 安 岭
西北内陆: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祁
昆
仑山 脉
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
连 山 脉
太 行 山 脉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第一级阶梯
横 断山
脉
巫 山 雪
第三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峰
山
东南沿海: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
从图5.1可以看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我们一般午后不休息, 一年中除夏季外,晚上 8点以后,大街上就很 少有行人了。
我们一般午后要休息 一会,晚上9点以后喜 欢走上大街,很晚才 回家。
广州人
哈尔滨人
图5.2
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
阅读材料
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
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 是很有名的,糖是他们做菜必不可少的原料。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 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居民多喜 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人们饮食口味差异的形成,与当 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的人们交往频繁,带动了烹饪技术和饮食 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作为辣味菜代表的川菜火爆全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 子。
图5.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 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图5.2)。
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专题十三中国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
![专题十三中国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d5cdccf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5.png)
专题十三中国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地理差异显著(一)自然地理差异1.自然环境差异的3大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
(1)纬度位置:自南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2)海陆位置: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3)地形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①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②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二)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东耕西牧(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南稻北麦2.经济:东强西弱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一)划分依据及名称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二)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限及主导因素1.界限①: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大致沿着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西北地区:400mm以下;北方地区:400mm-800mm)(2)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3)主要界限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4)确定界限①的主导因素:降水(或夏季风)(西北地区典型气候特征:干旱)2.界限②: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大致沿着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分布(2)大致沿着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南方地区:800mm以上;北方地区:400mm-800mm)(3)大致沿着我国1月0℃等温线东段分布(南方地区:冬季0℃以上;北方地区:冬季0℃以下)(4)南方地区典型气候特征:湿热(5)确定界限②的主导因素:气温+降水(气候)3.界限③:青藏地区与其他区域的分界线(1)大致沿着我国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分布(2)确定界限③的主导因素:地形地势或海拔,青藏地区典型气候特征:高寒。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92c2f3ef705cc17542709bb.png)
高于0°C 大于800毫米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有或无)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气候类型
高原、平原 高原、丘陵、平原、
有
无
以旱地为主 小麦
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地理差异
以水田为主 水稻
亚热带季风气候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干湿地区 温度带
植被类型
河流流量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暖温带
以落叶 阔叶林为主
项目 农业
2.人类活动差异
差异
具有西 牧 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人口、城市、交通线 表现为 东密西疏 的分布特点
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 高 西部 低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比较项目 (自然地理要素)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份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低于0°C
大于400毫米小于800毫米
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降水(水分)因素
C
A
B
200mm 400mm 800mm 1 600mm
中国的地理差异
活动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1月0°C等温线相接近
(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8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气温、降水(气候)
接近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59feb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f.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
方向差异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类活动差异
项目差异
农业具有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项目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主要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主要农作物小麦、花生、甜菜等水稻、油菜、甘蔗等
作物熟制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主要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水路运输
传统民居特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巧学妙记:秦岭—淮河一线的部分地理意义
二、四大地理区域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中国地理差异
![中国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ef3de3601f69e314232943e.png)
②赛马、摔跤、射箭、手鼓舞 ③锅庄、弦子 ④滑雪、 溜冰
☆明辨是非
1.“秦岭—淮河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反映了南北方居民的饮食差异 (√ ) 2.京剧、粤剧、黄梅戏都属于南方地区的典型剧种( × ) 3.北方地区的园林气势宏伟,南方地区的园林则小巧玲珑( √ ) 4.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因此分布着许多雅丹地貌( √ ) 5.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 √ ) 6.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和小麦 ( √ )
河谷
湟水谷地 藏南谷地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中考真题】 1.(2013·武汉学业考)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下面哪个主要 地理分界线最接近( ) A.1月的0℃等温线 B.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012·青岛学业考)读图,完成2、3题。
2.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年降水量的是( )
A.1 000毫米
B.200毫米
C.680毫米
D.880毫米
3.B地的河流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
A.含沙量大
B.水流量小
C.无结冰期
D.江阔水深
4.(2013·南通学业考)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山脉)-
中温带
热
带
高原气候区
热带
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慧眼识图】
年降水量>蒸发量: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区
干旱地区
200毫米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800毫米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蒸发量: ③半干旱区 ④干旱地区 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fd33480152ea551810a68739.png)
• 饺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个,馄炖要汤碗、 调料齐全,一口只咬半个;南人喜欢吃葱,北人 喜欢吃蒜;南人吃泡菜,北人吃咸菜;南人吃辣 椒是为了祛湿,北人吃辣椒是为了驱寒,南人是 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人是干辣、酸辣; 北人把吃读成“痴”,痴痴地只管吃,南人把吃 叫“七”,叫“恰”,叫“食”,叫“噎”,叫 “夹”,叫“塞”,南人喝茶也叫吃茶;南人吃 各种各样的茶,北人只喝花茶就够了,觉得花茶 既香且浓,殊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北人不懂 欣赏真正的茶中精品,比方龙井、碧螺春,因为 太淡,要细抿慢嚼才似乎有那么点味,不适合牛 饮。
“好吃不如饺子”东北饺子店, 在老家河北秦皇岛开第一家店时生意 就非常火爆, 1998年落户南昌时,经 营场面和秦皇岛一样火爆,一时间, 南昌市兴起了一股“饺子热”。但是, 没过多久生意便渐渐冷淡下来,渐渐 发展到今天的门可罗雀。老板百思不 得其解。 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板这是为什么吗?
饮食差异
• 北人与南人性格上的迥异同样造就出南北 方饮食文化差异。北人吃面,南人吃米; 北人喜欢大块吃肉,南人要把肉切得细细 的,煨的烂烂的,炒的嫩嫩的;北人爱大 碗喝酒,甚至冬天也喝冰啤酒,南人则要 把酒烫的温温的,甚至喝煮出来的“黄酒 ”;南人爱吃青叶子菜,几天不吃就不能 如厕,北人无所谓,光吃肉也不影响;北 人爱吃饺子,南人喜欢混沌,
艺术差异
• 北方唱戏热闹喧天,有些剧种干脆是“吼”出来的,如秦 腔。 • 南方唱戏抑扬顿挫、一唱三叹,许多剧种近似于民间小调 ,如黄梅戏、花鼓戏。 • 北剧讲究真功夫,适合演帝王将相,演历史剧。南剧玩弄 小情调,更适合才子佳人,民间传奇。北剧艺术的代表是 京剧,特点是男人扮女人。南剧艺术的代表是越剧,特点 是女人扮男人。北方的女人唱京韵大鼓,也能唱出一股英 雄豪气。南方的男人唱评弹,居然咿咿呀呀嗲嗲的仿佛是 小鸟依人,所谓北人比南人更具男子气,除了吃出来,还 有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唱出来的。北人唱歌是燕赵悲歌,苍 凉、悲壮、激越、凝重、悠远,南人唱歌是轻快、玲珑、 婉转、亲切、凄侧。 • 中国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分量唱南戏或北戏,唱南歌或 北歌,哼南调或北调。
课题15 中国的地理差异- 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课题15 中国的地理差异- 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1d6f5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d.png)
(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四大地区示意图,①~④表示四大地区,甲乙丙丁表示四条山脉。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
D 13.①与③的分界线( )
A.大致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大致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大致是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A 14.图中西安市气候类型是( )
D.大致是4000m等高线
屋顶坡度大 墙体薄
传统交通
陆路
民俗活动 溜冰、滑雪
水路 游泳、赛龙舟
西北地区 手抓羊肉
平顶凉房 蒙古包
陆路 那达慕大会
青藏地区 糌粑、青稞酒、酥油茶
帐篷 平顶碉房
以公路为主 雪顿节、晒佛节
02 中考真题精选
(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2)分界线和主导因素:
地区
分界线
南方与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北方与西北地区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青藏与其他地区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主导因素
气候 降水 地势
四.四大地理区域
2.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和范围
北方地区
轮廓图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2022·辽宁葫芦岛·统考中考真题)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D 7.以“高寒”为显著地理特征的地区是( )
A.甲
B.丙
C.乙
D.丁
B 8.与甲、乙两地区分界线位置大致相当的是(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等温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8706a06a76e58fafab003a4.png)
二、重点读图题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回答图中相应序号代表的区域:①、②、③、④.(2)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区域④与其它地区分界线划分依据是.(3)区域①与②的分界线C大致与一线重合,该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和.(4)在四大地理区域中,河流最为稀少的是地区;冰川分布最广的是地区.(5)在①②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
(6)在①地区中,有我国著名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基地.(7)①地区农田多为,以种植、为主;主要的植被类型是②地区农田多为,以种植、为主,传统民居特点是。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途中山脉的名称:A ,B ,C , D(2)山脉A、B、C之间的地形区是,山脉D以东的地形区是,以西的地形区是.(3)图中甲所在的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乙所在的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4)北方地区与乙所在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一线,就温度带来说,该线的南侧属于,该线的北侧属于;就干湿状况来说,该线的南侧属于,该线的北侧属于.第二节东北三省邻国①,邻省②河流③④山脉⑤城市⑥⑦油田⑧商品粮基地⑨.(1)黄土高原的范围主要包括、、等(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⑤_____ ___(3)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高原) B.________(山脉) C.________(山脉) D._______(河流)(4)图示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是。
该河初冬初春季节会出现现象。
(5)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其治理的根本措施是。
(6)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是.(7)为适应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要求,本市应该。
A.积极发展旅游业 B.积极发展高层房地产业C.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积极发展钢铁等重工业(8)随着城市迅速发展,北京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多选)A、人口迅猛增长、沙尘暴加剧 B、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C、住房紧张、环境污染D、科技力量落后(9)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CA.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科技智力资源密集 D.劳动力资源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2.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课型综合课
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期大家有的会留在家度过,有些同学可能跟家里人出去旅游,那么能分享一下在家或者到了外地的假期感受吗?现在请几位介绍一下那些地方情况好吗?
学生:好!(同学们鼓掌欢迎,烘托课堂气氛)展示中国地图,指出同学介绍的地方,引导同学们分享当地的植物、河流、建筑、饮食等状况。
[讲授新课]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齐来认识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
课堂活动: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三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板书:1、自然方面:
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过渡:这样的变化规律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板书: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
阅读:阅读第三页文字与“阅读材料”,归纳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学生归纳:
农业:西放牧东耕,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东密西疏经济:东部高、西部低饮食习俗:
活动:同桌间演示图5.2,并思考作息差异的原因:学生:发表意见
师生总结:温差造成作息的不同
展示:展示节日、农业生产、饮食等图片,进一步体现地理差异的显著。
总结并过渡: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使得我国地理差异很显著;有些地然地理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尤其是山脉;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板书:
3、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课堂活动:
活动一:请同学们观察书本第四页图5.3、5.4,并完成第五页活动题1 。
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和以北地区的地理差异。
多媒体展示:南方、北方的自然环境差异:
活动二:让同学们做活动2,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分方面的重要意义。
活动三:让同学们做活动3,分析“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师生
小结:活动中,了解到秦岭—淮河重要的地理意义,通过对主导因素的分析我们对中国的地理差异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更加具体。
下面来巩固练习:课堂练习:真是多媒体练习题目,学生思考并回答。
总结:中国的地理差异很大而且类型多样,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一部分,今后我们主要学习不同区域的位置、自然、人文环境等,希望我们能带着激情、好奇心去认识大中国。
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方面:
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
3、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