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九窍的奥秘
道家三關九竅
道家三關九竅道家三关九窍所在的“任、督、冲三脉”构成人体的“小天地”。
《内经·灵枢》称:“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有所谓经络“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如果脏腑的虚实得不到内部调节,人体的病候得不到排除和纠正,乃至威胁人体生命的存在。
吐纳、调息、导引要经过“前三田”(上、中、下三丹田),“后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三窍”(阴窍、阳窍、中宫窍),共为九窍。
道家也称“九窍”为:明堂、洞房、泥丸、气府、鹊桥、重楼、鸠尾、绛宫、黄庭。
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注实质为丹房)。
其中上丹田是练功的主窍,通此一窍,可以窥探天地之奥秘,把握造化之玄机。
窍与经络穴位有着联系,但它又不是穴位,因为穴位只能影响局部,窍则联系整体。
什么是三关?这要从丘长春真人的《修真图》说起,修真图右上字曰:「人之一身,有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后有三关:尾闾、夹脊、玉枕也。
尾闾在脊椎之下尽头处,关可通内肾之窍。
从此关起一条髓路,号曰漕溪,又名黄河,乃阳升之路,直至两肩夹骨对处为夹脊;又上至脑,为玉枕。
此三关也。
前有三田:泥丸、土釜、玉池是也。
泥丸为上丹田,方圆一寸二分,虚开一窍,乃藏神之所。
眉心入内正中之处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再入一寸为洞房,再入一寸为泥丸。
眉心之下谓之鼻柱,又名雷霆府。
金桥下至口中有两窍通喉,谓之鹊桥。
喉是颈骨,乃内外之气所由出入者也。
后有软喉谓之咽,乃接饮食,通肠胃者也。
其喉有十二节,号曰重楼。
直下肺窍,以至于心,心上有骨,名为鸠尾。
心下有穴名曰绛宫,乃龙虎交会之处。
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穴也,乃中丹田。
《道钟警明》曰:「九重者,人身背骨有三关,即尾闾夹脊玉枕,此三关,左右皆有窍,故曰,九重铁鼓,当过关之妙法,所以运过关,亦要照前节说明,必由中窍而运行,若驰别路,则不能得道矣。
」因此三关有前后,前三关是泥丸、土釜、玉池;后三关是尾闾、夹脊、玉枕。
又因为后背骨脊梁有三关,一个关是一个窍,每一个关旁边又有两个窍,所以一关有三窍,三关共九窍,故名:「三关九窍」。
九窍不通的原因
九窍不通的原因何为九窍?九窍具体是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
《脾胃论》里有一句话叫“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脾作为后天之本,是主运化水湿的,主升清阳。
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被脾升举至上焦,滋养心肺,并由肺布达九窍、四肢以及皮肤,清阳之气出于头面官窍,九窍就会通利。
反之,当脾虚失健,导致清阳不升,湿浊不化时,就有可能九窍不通。
因此,九窍不通的原因是脾胃出问题了。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种方法来判断我们的脾胃是否出问题了,从而判断九窍不通的原因。
一、口唇看脾胃《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这说明脾开窍于口,脾胃有问题有时就会表现在口唇上。
一般来说,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
脾还主涎液。
中医认为涎与唾合称为口水。
《黄帝内经》中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
一个人的脾气充足,则涎液能正常传输,帮助我们进行吞咽和消化,但它会老老实实待在口里,不会溢出来。
一旦脾气虚弱,脾本身的固摄功能失调,“涎”就会不听话了,比如在睡觉时会流口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哈喇子”。
为什么小孩子爱“流哈喇子”?因为小孩子的身体发育还没有成熟,脾胃本身还弱,所以爱“流哈喇子”。
如果经常性地“流哈喇子”,我们可以从健脾入手,进行调理。
二、从鼻子看脾胃脾胃与鼻有什么关系呢?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而胃经起于鼻部,因此脾胃的经脉与鼻窍也是相通的。
一个人的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水谷精微无法上输濡养鼻窍,而引起鼻腔干燥,有时还会引起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等问题。
这种情况多是脾胃虚弱,气津不足,脾气不能摄血或肺虚火上冲鼻窍所致。
此外,一般鼻翼发红的人多是有胃热。
除了鼻翼发红外,还伴有容易饿、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
其根本原因在于脾的运化能力不足,使食物蕴积滞留于胃,食物积久化热、化腐所致。
如果鼻头发青,并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青色为肝木之色,肝气疏泄太过,横逆冲犯脾胃,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开9窃的方法
开九窍的方法民间~医仙
开九窍的方法
季秦安老师“自然疗法保健技能与方法”做的专题讲座
第一窍,“顶窍”百会。
先用中指点在“百会”,再伸掌,掌心对“百会”,同时想“百会”(意念百会)轻拍“百会”,舌顶上鄂发出“嗒!”声。顶窍即开。
中指按百会,食指紧贴按在百会穴后侧。吸气时脚后跟抬起,提肛;呼气时,脚后跟向下一蹲,会阴窍即开。
收功。
“百脉朝会”闭百会即可收功。(关闭百会的方法:中指对“百会”,意念会阴
,轻拍百会,嘴唇闭合,发出“叭!”声,百会即关闭。)
开窍方法:用一手无名指点压在另一手掌心劳宫穴,做弯曲伸展背部动作,心想“胛脊”窍,吸足气喊“嗨!”,夹脊窍即开。
第六窍,命门。
小指(肾)点按在肚脐神阙穴,做腹式深呼吸,气入丹田。吸足气后在用口吹出,,命门处会有沉沉的感觉,此窍即开。
第七窍,气海窍(下丹田)。
气海窍(下丹田)脐中下2寸,下丹田是人体元气贮藏之所。(气海窍不是任脉“气海穴”)。
(关闭百会的方法:中指对“百会”,意念会阴,轻拍百会,嘴唇闭合,发出“叭!”声,百会即关闭。)
第二窍,“意窍”天目。
“意窍”天目,即常说的印堂位置,位于额部眉头之间。用中指弹天目开意窍。深吸一口气,憋住气再弹击,弹完吐气,意窍即开。
第三窍,“神窍”玉枕窍。
玉枕窍在脑后,位于脑后枕骨粗隆上的凹陷处(从百会穴向后下方摸,第一个凹陷处即是),正对天目,意窍与神窍连心中间即为总窍“泥丸宫”。(玉枕窍非膀胱经的“玉枕穴”)。
中指贴于玉枕窍上方,食指压在中指指背,嘴张开,食指指肚弹击玉枕窍,口发“啊!”声,神窍即开。
第四窍,绛宫膻中。
膻中即中丹田,位于胸部正中线两乳头中间”即开。
道家九窍保健养生法
道家九窍保健养生法人体九窍是与宇宙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又是五脏六腑对外的器官门户。
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密切,与生命攸关。
人的九窍:即两眼、两鼻孔、两耳、口、前阴、肛men。
中医认为九窍是人体内脏与自然界相通的要道。
五脏分别与九窍相连,如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前后阴。
九窍生于先天而养于后天。
按摩各窍及其周围之穴位,一方面能提高各窍的生理机能,防止各窍废用;另一方面能内通五脏,保持内脏功能正常,防治脏腑疾病的发生,强身延年。
一、头部七窍养生保健法:【耳窍保健法】耳是人体听觉器官,为肾之窍。
祖国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一身之气贯于耳”、按摩耳窍能补益肾精、清醒头脑、流通气血、增强听力,耳部保健养生法,对耳聋、耳鸣、中耳炎等疾病有保健治疗作用,还可以提高肾脏功能。
(1)用两手拇、示(食)指分别对捏两侧耳轮及耳周各穴。
轮流捏完各穴位1遍,重复进行5遍。
(2)用两手中指或示(食)指指腹端在两耳听宫、听会之间上下来回各擦30次。
⑶双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顺时针同时转动18次,再逆时针转动18次。
两手食指从两耳孔中同时拔出,再把两手食指插入两耳孔中,用力一拔一插为一次,共做9次。
⑷右臂抬起,掌心朝下,绕过头顶上方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左耳轮尖往上提拽55次。
再用左手同上方法提拽右耳轮尖55次。
【眼窍保健法】眼是人体视觉器官,为肝之窍。
按摩眼窍能补益肝血、清利头目、增强视力,使眼神明亮、视物清晰,防治近视、远视、老花、散光、白内障等各种眼疾。
作好眼部保健法,对眼部一切病症都有很好的效果,并能提高肝脏功能。
(1)用两手示(食)指端分别从睛明穴,沿下眼眶分推至承泣穴,重复30次。
(2)用两手拇、示(食)指腹端对捏两眼眶周围的攒竹、丝竹孔、瞳子髂、承泣、睛明穴,从眶上各穴轮流捏至眶下各穴重复5遍。
(3)微闭双眼,将双手示(食)指或中指指腹端正对睛明穴轻按于上眼皮上,向眼内、外角方向各揉动20次。
五脏开窍于五官九窍
五脏开窍于五官九窍
1、肝—开窍于目
肝开窍于目,目为视觉器官,具有视物的机能,故称“精明”,肝经上连目系,目之所以能视物辩色,依赖肝血的濡养和肝气疏泄的协调。
肝血充足、肝气调和,目才能“炯炯有神”。
若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夜盲,说明肝的功能有所下降。
除肝之外,目还有“五轮”学说,后期再轮。
2、心—开窍于舌
心开窍于舌,心主血脉,上荣于舌,心的气血盛衰可以从舌的变化反应出来。
若经常舌尖糜烂、生疮、疼痛,说明心的功能出问题了。
3、脾—开窍于口
脾开窍于口,指脾的经脉“连舌本、散舌下”,舌又主司味觉,食欲和口味都可以反应脾的运化机能是否正常。
若经常口角溃烂、黏腻或口淡无味、口中反酸,说明脾的功能有所下降。
4、肺—开窍于鼻
肺开窍于鼻,鼻为呼吸道最上端,通过肺系(喉咙、气管等)与肺相连,具有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
肺气充盈则呼吸通畅,声音洪亮。
若肺气耗损则声音嘶哑、低微,称为“金破不鸣”;若外邪袭肺,肺失宣肃,则出现声音嘶哑、重浊,称“金实不鸣”。
若出现经常咳嗽、嗅觉不灵敏或呼吸困难,说明肺的功能有所下降。
5、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耳是听觉器官,肾精、肾气上荣于耳,则听觉灵敏。
二阴指前、
后二阴。
前阴是排尿和生殖器官,后阴是排便通道,都与肾阴、阳密切相关。
若出现听力减退、耳聋失聪或伴尿频等症状,说明肾的功能有所下降。
【注】:临床诊断还需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判断,药物应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和服用。
《黄帝内经》中“地有九州,人有九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黄帝内经》中“地有九州,人有九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古代数理一统,试图天、地、人一统,也就是用一种数字或数学模式来表达天、地、人。
九在古代是龙数。
因为古人发现用八进制的八表达,有时候八不够用,会多一点,但用九又不够,也就是九达不到,所以变成龙数。
那么,神圣的东西都用九来表达。
地有九州,九州方圆,都是出自这种古代数理思想的表达。
也就是整个天下,被分为九州。
人有九窍,这一方面是数理一统思想的凑数。
而恰巧人的确有九个窍与外界沟通。
九窍指:双耳,双鼻孔,双眼,一口;加上下体的'水道'和'谷道'。
这是哺乳动物的特征,鸟虫鱼妖通常是八窍。
借此,古人强调人与动物的不同。
后来中国的整体文化也有这倾向,就是离兽性越来越远。
西游记中孙悟空就被这么摆了一道,蹦出孙悟空的这块仙石,“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这就是妖,意思说孙悟空不是人。
窍这个字,在古代周朝出现两种分歧:一种穴下面是巧,而工,我在头条文章《甲骨文的启发》连载中已经解释过,是巫师祭祀的台子、架子的样子。
而巧的右侧,在甲骨文中代表手持的号角。
也就是后来可见的吹的牛角号。
这窍负责人与天地的沟通,在上古,这是巫师管的大事。
窍,进出气、沟通、进出口这功能。
一种穴下面是敫,这个字甲骨文中没有或尚未辨识出了,周朝才有,表示沿着洞穴的巡行,什么巡行啊?气。
这时候,《黄帝内经》中关于气、穴的说法看来已经推广成系统了。
古代一直用这种,直到简体字才恢复甲骨文最初的样子。
以后说古人说的气的时候,再详细解读这个窍。
《黄帝内经》中“地有九州,人有九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黄帝内经》中“地有九州,人有九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地有九州,人有九窍”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中的《灵枢-邪客》。
《黄帝内经》与《山海经》、《周易》合成上古三大奇书,足见其地位。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句话,结合一下上下文: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
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这是一段很著名的理论。
近代有人总结,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是天人合一。
而上面这段文字就是最早的系统性描述“天人合一”文化中“天人”如何具体合一的。
在古代科技并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对自身和自然界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
很多情况下,对比,拟物是人们认识论中的常用技巧。
比如书法最早期的理论,很多也是借自然界的事物来阐释书法理论和技术。
像什么横画如“千里阵云,点如“高空坠石”等等。
同样,在认识和探索人题本是的时候,也借鉴了不少自然界的东西。
或者说很多认识是受到自然界的启发。
当黄帝问伯高人的肢节怎么和天地对应时,就出现了上面一长段的回答。
基本上吧人从头到脚,和自然界进行了对比。
当时对地理的认识上,整个天下就分为九个州。
九也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一个概数,因为九是最大的阳数。
对应的,人体刚好有九窍:两耳,两眼,两鼻孔,口,前阴(生zhi器),后阴(肛门)。
中医基础理论——形体官窍(五官九窍)
中医基础理论——形体官窍(五官九窍)官窍官窍直接和外界相通,是人体内物质和信息交换的窗口,是五官九窍的统称。
五官分别是目、舌、口、鼻、耳,九窍其中七窍(阳七)在头面部,目两个,耳朵两个,鼻子两个和嘴一个;加上前后阴(阴二)两个窍并称九窍。
官窍不仅分属五脏,与其他脏腑也有特定联系,五脏异常,往往官窍也会发生相应异常变化。
舌舌有味觉,参与咀嚼,吞咽和发音四个功能。
舌为心之苗,心的经络上系于舌,舌头是否灵活,味觉是否灵敏和发音是否清晰,主要依赖于心的生理功能是否异常。
此外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在舌诊中会学习到:舌尖属心肺,左肝右胆,中心属脾胃,舌根属肾。
舌头可以反映出脏腑在病理状态下的寒热虚实,其中与脾胃的关系最密切,通过观察舌体和舌苔的色、质,是判断脾胃功能异常的主要手段之一。
()鼻鼻和喉、气管组成呼吸道,是气体出入的门户,使气体能够出入于肺。
主要有呼吸,嗅觉和协助发音三个功能。
肺开窍于鼻,在结构上与肺相连,是呼吸道的起始部,肺气通于鼻,肺的呼吸,嗅觉功能和肺气是否通利有关。
病理上肺气不利,常常会导致鼻塞、流涕、嗅觉失灵等鼻的生理功能失常。
此外鼻和脾、胆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脾对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脾能生血统血,鼻涕在中医称之为痰,脾是生痰之源,脾胃的功能失常往往会引起鼻的病变。
胆对鼻的影响主要是胆性刚强,胆经有热上通于脑,常在鼻部有火热上亢的病变。
口口包括了口腔内所有结构,有口唇、齿、舌、腭、咽等,是消化道的最上端。
口有消化,呼吸和发声的功能。
口参与消化主要体现在进出、咀嚼饮食,分辨口味,分泌津液上;口参与呼吸和发声主要体现在与喉相连,有协助气体进出和发声的作用。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口唇的变化能直接反映脾的生理状态,口唇红润有光泽说明脾气健旺,气血充足;口唇发白,说明脾气虚衰,气血不足;口唇暗紫,说明气血淤堵。
此外口与心、肝、肾也有密切联系,分别表现在舌为心之苗,齿为骨之余,肝气巡肝经环绕口唇。
“九窍”养生有窍门 长寿健康非难题
“九窍”养生有窍门长寿健康非难题目录:第一章:管好九窍益寿延年第二章:五脏养生有格言神志安宁是关键第三章:4个方案帮你对抗夏季头发油腻九窍养生?为什么不是七窍呢?九窍比七窍还多了两窍。
多的是哪两窍呢?九窍养生又是怎么回事呢?如何做好九窍养生,让自己健康长寿呢?管好九窍益寿延年中医将人体内部与外界相互沟通的几个胶条概括曾九窍,即两眼、两鼻孔、两耳、口、尿道、肛门。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做好对这九窍的保健,就能对人体各器官及脏腑机能起到调节作用,可延年益寿。
耳部保健方法:(1)双掌心向内,将位于二三指之间的劳宫穴对准两耳孔,两手五指紧贴脑后,两手掌共同一抬一按为一次,共做36次;(2)双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顺时针同时转动18圈,再逆时针转动18圈。
两手食指从耳孔中同时拔出,再插入,一拔一插为一次,共9次。
眼部保方法:(1)双手食指弯曲,用指腹侧分别刮左右上下眼眶;(2)用右手食指和拇指点按两眼内侧眼角上方凹陷处的睛明穴36次;(3)双手食指点按两眼瞳孔下、眼球与下眼眶之间的承泣穴36次。
以上对于近视、屈光不正等眼部疾患均有预防保健作用,还可提高肝脏功能。
口舌部保健方法:舌尖敲打两颊9下,敲打上下颚9次,舌尖轻抵上颚数秒,口腔中会分泌一定量的唾液,将这部分唾液缓缓咽下;双手食指同时按压在口角两侧、瞳孔直下的地仓穴36次。
效果:以上方法对口腔溃疡、牙周炎、咽炎等有保健作用,还能提高心、脾、肾脏功能鼻部保健方法:(1)鼻吸口呼法,现用鼻腔深吸一口气,再从口中缓缓呼出;(2)两鼻孔换气法,先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右侧鼻孔上,用左鼻孔吸气,吸满后放开右手,再用左手食指按压在左鼻孔上,气从右鼻孔呼出,反之,右鼻孔吸气左鼻孔呼气,一呼一吸交替进行36次尿道肛门保健方法:提肛缩肾: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臂伸直,掌心向内,垂放体侧。
吸气时肛门和生殖器缓慢上提,小腹凹陷,两脚跟抬起,呼气时肛门和生殖器缓慢向下放松,小腹凸起,脚跟缓缓落地,一呼一吸为一次,共做81次。
人体结构的奥秘:“九窍不通一窍通”与“一窍不通九窍
⼈体结构的奥秘:“九窍不通⼀窍通”与“⼀窍不通九窍⼈体结构的奥秘:“九窍不通⼀窍通”与“⼀窍不通九窍通”——李守⼒解读否泰⼆卦⼼得【要点】1、胎⼉出⽣以前是个泰卦的形象。
2、⼈体有⼗窍,出⽣前只有⼀窍通,出⽣后⼀窍不通九窍通,九窍组成地天泰卦。
3、⼈中⽳,是⼈体的能量中点,是任督⼆脉的节点,是泰卦中⼼。
4、⼈体的五脏六腑的分布符合泰卦。
5、⼈体经络⾛向符合泰卦。
⼈是天地阴阳交感⽽⽣的。
⼈体的许多奥秘尽在否泰⼆卦,⼈体司空见惯的结构特征隐藏着宇宙的法则。
《黄帝内经·素问》说:“本乎天者,天之⽓也;本乎地者,地之⽓也。
天地合⽓,六节分⽽万物化⽣矣。
”“⼈⽣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命之⽈⼈。
”“⼈以天地之⽓⽣”。
否卦因“天地不交,⽽万物不通”,所以说“否之匪⼈”,否卦不是⽣⼈之道;泰卦说“天地交⽽万物通”,泰卦则是⽣⼈之道。
⼀个⼈有⼗窍,这⼗窍就是两个眼睛,两个⽿朵,两个⿐孔,⼀张嘴,⼀个肚脐、⼀前阴、⼀后阴(肛门)。
出⽣前是“九窍不通⼀窍通”,胎⼉全靠⼀根脐带⽣长,其他九窍处于休眠时期;这时的⼈处于先天状态,胎⼉⼀般头朝下,腹朝上,乾为⾸,坤为腹,乾在下,坤在上,所以胎⼉是泰卦的形象。
正因为是泰卦之象,所以能与母亲感通⽽⽣长。
当婴⼉⼀落地,脐带剪断⽽闭塞,“哇哇”⼀哭以后,婴⼉开始呼吸,于是“⼀窍不通九窍通。
”九窍开始作⽤了。
两眼、两⽿、两个⿐孔位于上,组成⼆⼆⼆坤卦,⼈中⽳以下,⼀张嘴、⼀前阴、⼀后阴,组成⼀⼀⼀乾卦,坤在上,乾在下,⼜是⼀个泰卦的形象。
▅▅ ▅▅两眼▅▅ ▅▅两⽿▅▅ ▅▅两⿐孔(⼈中)▅▅▅▅▅⼀⼝▅▅▅▅▅⼀前阴▅▅▅▅▅⼀后阴那么两卦之间即⿐⼦与嘴巴之间为什么成为⼈中⽳呢?顾名思义,⼈中,⼈之中也。
原来⼈体最基本的经脉是任脉和督脉,这是⼈体的先天元⽓的运⾏通道,任脉⾃嘴巴下边开始,属阴下⾏,⽌于⽓海丹⽥;督脉属阳,始于⽓海丹⽥,下经会阴,沿脊背上⾏,到头顶百会下⾏⾄上唇。
人生九窍,九窍通五脏,五脏足了,就生12...
人生九窍,九窍通五脏,五脏足了,就生12...
人生九窍,九窍通五脏,五脏足了,就生12节,12节究竟指什么?
黄帝问道伯高:愿望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
伯高回答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天有10日,人有手10指。
辰有12,人有足十指,茎、垂(生殖器和睾丸),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女子怀孕靠子宫和卵巢)。
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岁有365日,人有365节。
岁月12月,人有12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
此与人天地相应者。
从伯高的话中,可知人体的12节,与12月有关。
分别是上身的两腕、两肘、两肩、下身的两胯、两膝、两脚腕。
这些地方都是人体最关键的之处,都与天之阳气相通连。
中医:九窍通,百病消!最实用的通窍小妙招
中医:九窍通,百病消!最实用的通窍小妙招人们常说,脑袋开窍了才能聪明,实际上,身体通窍了则无病。
人体有九窍,即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尿道和肛门。
这些身体上的孔窍平时要多注意保健,保持畅通无阻,九窍要通,通则无病。
眼睛:闭闭眼、眨眨眼、做温敷眼睛是用来感知光线的器官,眼睛之所以能视,是因为其他脏腑的精气支持,所以,眼睛与其他器官是密切联系的。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也就是说,五脏六腑的精气会上升到眼睛,眼睛与身体经脉相连通,如果眼睛过于劳累,会牵连五脏六腑。
专家也指出,眼睛是全身疲劳的发源地,只要它们出现酸痛、发胀、干涩、视力模糊等疲劳问题,就会产生“疲劳毒素”,进而侵袭全身,使全身都“累”。
支招——闭目养气:老人常感到气不够用,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和哮喘患者,可以闭目静养以培补元气。
温水敷眼多眨眼:每天早晨洗脸时,将双眼浸泡于水中1~2分钟,然后擦洗脸部及眼周围肌肉,洗完后用双手轻轻搓揉眼部20~40次。
每晚临睡前,用温湿的毛巾敷双眼和额头,每次2~5分钟即可。
用经常眨眼的方式来强健眼肌,闭眼时停留时间略长一些,用双手轻揉眼睑,以增加眼球湿润度。
老人多吃西红柿红枣:西红柿富含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等营养,取新鲜西红柿,用开水烫洗去皮后,每天早晚空腹时吃1个;或做成西红柿鸡蛋汤食用。
这些对防治老年性白内障有很好的作用。
红枣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及铁、磷、钙等,能补血明目,提高视力。
耳朵:好心情、多搓耳、少噪音耳朵与人体的经脉和穴位密切相连,耳朵的形态、色泽和纹路的变化都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可以说,耳朵是一份完整的人体病历。
中医认为耳尖代表心,耳垂的经络直通心脏。
心脏如果有了疾病,耳朵就会露出马脚。
也就是说通过观察耳朵我们就能知道心脏是否健康。
还比如,在耳朵上的肺区或支气管穴区域有不同程度凹陷反应,那么就说明这个人的肺功能较差。
支招——经常按摩耳朵。
按摩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
人体奥秘——九外窍和九内窍
人体奥秘——九外窍和九内窍人体奥秘——九外窍人有九外窍。
头部有七窍——双眼、双耳、双鼻孔和单窍口;下部有两个单窍:尿道和肛门,共有三对双窍和三个单窍。
九外窍是人体能量出入的主要通道,是人体与自然界进行物资交换的门户。
知道九窍的能量出入奥秘,对我们的健康将会有很大帮助。
一、眼眼是心灵的窗户,眼是身体健康状况的显示器。
一般来讲,眼神光的强弱就表明人的身体健康的强弱,眼神光的善恶就表明当下人心灵的善恶。
眼睛要看东西,就必须心意识起作用,否则就会视而不见;心意识集中在眼上,人就能视物,视物的过程人就会向外释放生物光能量(这种光能就是人体三宝——精、气、神的神)。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肝”,是因长时间视物造成释放能量过多引起。
保健学的一句名言“闭目养神”,这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由于只要视物就要消耗能量,因此要合理使用眼睛,“闭目养神”的时间越长,身体就会越健康。
二、鼻鼻是人的福星器官,号称“鼻祖”恰如其分。
“肺开窍于鼻”,我们知道,鼻外与宇宙相连接,内与肺相连,吸入新鲜空气,呼出身体废气。
鼻子的吸是吸入宇宙能量,鼻子的呼是呼出体内废气,是释放体内的气能量,是人体气能量输入输出器官。
鼻是人第一重要器官,如果常人不呼吸,可能马上一命呜呼。
由于我们就在(空)气中,平常并不感觉气的重要,如果剥夺你呼吸的自由,你立刻就知道气对人的重要,而且是第一重要。
中国的道学(也称玄学),可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玄”字,“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个“玄”字就是指两鼻孔外人中穴上方这一区域。
这个地方是阴(体为阴)阳(虚空为阳)交接,天人合一的地方。
如果经常训练把心意识放在这个地方,久久熟练,形成自然,想让身体健康唾手可得。
三、耳中医云:“肾开窍于耳”,“肾藏精”,肾的五行属水。
耳要听到声音,心意识必须起作用,意识不起作用就会听而不闻。
心的五行属火,人在用心听是水火交融,也叫心肾合一、水火既济。
经常训练专心用耳朵听,在体内会产生生命所需要的能量,有助于身体健康。
人体宇宙学之九窍与易理
人体宇宙学之九窍与易理吴瑭论九窍真是精妙发人深省,看后深有感触。
当进动笔做笔记,写出一篇《九窍论》但是没有被采用,又没有留原稿,写起来很不容易。
今天大家看到的是第三次写出的,与前两次相比,虽然有条理了,但是却少了许多当时在灵感下想起来的东西,很是遗憾。
九窍与易理一、得位如果把九窍分成天、人、地三组,每组再分以阴阳,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美妙的关系。
在天、人、地三组中都是阳窍位于阳位,阴窍位于阴位。
这在易理中称为“得位”。
易理称“得位”多吉辞,但是得位又有使阳者过阳,阴者过阴之弊。
在九窍中可以发现阳窍用阴,阴窍用阳,如:前阴和后阴,后阴为单一,前阴有二(暗二);鼻与口,鼻为二,口为一。
阴窍用阳,为数一(阳);阳窍用阴,为数二(阴)。
至于耳目四窍,虽然耳为偶,目亦为偶,但是也没有出这个规律:这是偶为阴,奇为阳的实质性问题。
偶之所以为阴,一方面是能量分散,能级降低,称之为阴。
耳目比较之下,耳较目能量分散,称之为阴,也说的过去。
在道理上讲,所谓的阴阳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所以易理研究一太极,先定标准,作出比较而定阴阳。
这就是道理之相对性。
二、得比观察九窍还可以发现阳窍与阴窍相间。
如果用阴阳爻去表示,这种关系易理称之为“得比”因为阳爻遇阳爻,阴爻遇阴爻,会产生不好的作用,举个例子说:一个办公室中假若都是男的,而且性格燥烈,说不定天天干仗;如果都是女的,而且都是性格内向的都种我说可能糟了,后果大家可以想象。
阴阳相谐调,才是最妙不过的。
这在人种被心理学家称为一种什么现象,在我们人体中也有许多我们还不知道的机制,它们之间也要谐调才是。
这种关系让人惊叹不已。
然而这不是全部,还有家人。
三、家人对于用阴阳爻表示的九窍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与四爻,二与五爻,三与六爻,他们的属性不同,即家人之理。
易理中讲,爻位相当者如果阴阳属性相同,则为不吉。
这种东本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全息原理一样,当一个地方处于不正常状态中,那么相当的地方也会出现不正常的表现,全息诊断就是利用了这种原理的。
老辈人常说“九窍通,病无踪”,古人为何强调通“九窍”?
老辈人常说“九窍通,病无踪”,古人为何强调通“九窍”?老辈人常说:“九窍通,病无踪”,那么,我们的九窍要如何养?什么是九窍?简单来说就是双眼、鼻孔、耳朵、嘴、以及前后二阴。
“九窍”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我们九窍的通畅与否,以及功能的正常发挥。
则是我们一身脏腑机能、气血阴阳是否平和如常的一个缩影。
因此,若是聚焦于九窍的变化。
我们就可以洞察其体内脏腑的异常情况。
养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养九窍。
第一窍:双眼肝,开窍于目。
而眼睛的视物功能,只有在肝血的濡养下才能正常发挥。
有了肝阴的濡养,我们才不会眼干、眼涩、眼昏花。
因此,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后,视力就开始持续衰退。
这就可以将其理解为是肝血不足的表现。
此外,若是还有肝阳上亢的影响。
那么,我们的眼睛就容易发红或是肿胀;若是肝经受到风热之邪的侵扰,那么眼睛难免会红、肿、痛。
因此,若是目之一窍出了问题。
就需要考虑是否为肝中阴血不足了。
要如何养?我们可以取适量的决明子泡水代茶饮,来改善眼干、眼涩以及眼红肿的问题。
同时,还有降血压的效果。
当然,要是再加入适量菊花,还会更好。
第二窍:鼻孔我们的鼻孔为肺窍。
因此,通过鼻子所反应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洞悉肺的大概情况。
比如说流鼻涕,其实,这是因为肺气无法运行津液所引起的。
我们的肺,可以将脾胃传导而来的津液,输布给我们的四肢百骸和五脏六腑。
若是肺无法运化津液,那么就会凝聚,形成鼻涕。
因此,鼻子不通气、有鼻涕,这其实是肺气失常的一种表现。
因此,若是鼻子堵了,那么肺气也就堵上了。
鼻窍如何通?这其中,较为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强肺气。
用黄芪泡水代茶饮,黄芪能健脾益气、固表御邪。
第三窍:耳朵我们的耳朵为肾之窍。
中医常讲,肾开窍于耳。
若是肾阳亏虚,肾气亏虚,那么双耳就容易失聪。
同时,若是肾阴不足,相火偏亢。
那么也会体现在我们的耳朵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耳鸣。
九窍的位置与功用 ,就是黑马的10个表现
九窍的位置与功用 ,就是黑马的10个表现
九窍是指人体的九个重要器官或开口,包括两耳、两目、一口、一鼻、一肛门和一阴门。
每个九窍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和功用。
1. 两耳:位于头部两侧,主要用于听觉感知和平衡。
2. 两目:位于头部前部,主要用于视觉感知。
3. 一口:位于脸部中央,主要用于进食和说话。
4. 一鼻:位于脸部中央,主要用于呼吸、嗅觉和过滤空气。
5. 一肛门:位于身体后部,主要用于排泄固体废物。
6. 一阴门:位于身体下部,主要用于排泄液体废物和生殖。
黑马的10个表现可能是指黑马在比赛或其他活动中展现出的优秀表现。
具体表现可能因活动而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表现:
1. 高速奔跑:黑马具备出色的速度和耐力,在竞赛中可以迅速奔跑。
2. 弹跳能力:黑马可能具备出色的弹跳能力,能够轻松跳过障碍物。
3. 稳定的步态:黑马的步态可能非常稳定,不易被外界干扰。
4. 灵敏的反应:黑马可能对于鞭策、指令或其他外界刺激具有敏感的反应。
5. 协调的动作:黑马可能能够展现出协调的动作,如转弯、转身等。
6. 强大的肌肉力量:黑马可能具备强大的肌肉力量,能够应对高强度的运动。
7. 自信和勇气:黑马可能表现出自信和勇气,不畏困难和挑战。
8. 聪明和灵活:黑马可能具备聪明和灵活的思维,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9. 良好的耐力:黑马可能具备出色的耐力,能够持久地完成长时间的活动。
10. 强大的意志力:黑马可能展现出强大的意志力和毅力,能够坚持不懈地完成任务。
?头盖骨藏着这么多秘密
头盖骨藏着这么多秘密骨头的变化是真气烧开的,这样短时间骨头发生变化,确实是想不通。
因为百会顶端如洞,说明中脉粗大如洞,接受纳入外气可以川流不息。
元气浩大,就有足够能量来吸纳宇宙信息,百会洞带着频率很高的思维波向外发射。
到此,只是保任的功夫,修自然本心,保任内心的无念、无住、无缚就可以了。
这个老子的无为法门,心性好的都坐上了直升飞机,到底是什么原因?无为法是以无所生,无师而得,无学而就,无索而获,那就是天玄了。
老子发现宇宙的永恒能量“道”,人体生存的始终都是“道”决定的。
人能借助天地间的道性能量,就可以长寿、长生。
生命靠两种物质维持,一种是物质的供养五脏六腑,一种是非物质的外气能量,通过经络进入体内。
毛孔是人体的窗口,人体就是靠小窗口来吸收非物质能量,毛孔与经络相连,外气能量就是从毛孔连着穴空进入经络,达到身体的脏腑器官,非物质能量是高能的,这种能量对人体的滋补作用是超越物质的。
物质能量的剩余在体内形成堆积,在血管和其他器官堆积,压迫经络传输精微的道光德能,人体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改变两种维持生命的能量摄入的比例,非物质性能量要远远大于物质性能量。
道光德能就是长生丹的外药,人体的元精发动,真阳之火烧遍全身,那是地户打开,下玄关开启,地气大量涌入的现象。
精满气足,元精化元气沿中脉冲到头顶,百会的骨头很快被烧软,烧出明显的坑,是天门打开。
头部如坛城般的九窍,与天体行星能量直接对应,九个窍像是九颗螺丝钉,一个个段烧开,《内经图》上的那个九峰山中的灵台就打开了,灵台直接和宇宙相通,类似于金字塔的吸收宇宙能量的效应,灵台的真性就是宇宙的真性,此台绝妙生玄,接近能生多种智慧,也就是中脉通,六通具足,具有与高级生命、光体生命沟通的能力。
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自己又在自转。
这两种永恒的动,呈现为宇宙螺旋的大太极,在人体则是小太极,随着天体一刻不停,生命就是永恒的动。
操作这个动的是那个不生不灭的永恒的静,在人体就是无念的元神,元神是头脑十分清醒的“无思维”状态,无生无灭的无分别相的“无云晴空”般的心灵绝对本体,修道就是修心,将向外的六根用反观的方法净化,用静就是用元神将宇宙能量招摄到体内。
九窍
例句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周礼·天官·疾医》:“两之以九窍之变。”郑玄注:“阳窍七,阴窍二。” 《楚辞·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 《吕氏春秋·开春》:“饮食居处适,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高诱注:“通利,不壅闭。” 宋范成大 《问天医赋》:“百骸九窍,无一得适。” 明汤显祖 《紫箫记·下定》:“朝云暮雨,相逢美姬;教人九窍都通利。”
起源
《难经·三十七难》除了将眼、耳、鼻、口归属九窍外,亦把“舌”、“喉”谓之“窍”,不无道理。
若论九窍用药治病,当先明何谓之“窍”。辞书曰:窍,“窟窿”、“孔洞”也。换言之“窍”即人体与外 界相通的洞。祖国医学对人体孔窍的叙述有“七窍”,“九窍”,“窍”,“下窍”,“空窍”,“苗窍”等不 同名称。除“苗窍”之“苗”不一定是孔洞外,多指孔洞而言,只不过是所指的部位不同而矣。
经典说法“九窍”中前阴尿道谓之窍,很少有将前阴阴道谓之窍的。实际上临床中将阴道视同“窍”者,亦 不鲜见,故今将阴道归属“九窍”之中,似亦无不妥。九窍用药治病就是通过上述“窍”作为给药途径,在辨证 论治思想指导下,采用单一或综合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疗人体外邪、内伤因素所引起各种病症之目的。
谢谢观看
九窍
人体部位名
01 释义
03 例句
目录
02 出处 04 起源
九窍”即指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释义
指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而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处
《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新认识“提肛功”不练太浪费
1.智能气功高级教师大专班,预期效果而重新编造,以形意拳内功(劲)理论为基础之“直腿松腰法”里就包括往上收縮下肢气血,
附:此时期的气功发展到了相当阶段,尤其智能气功普及教学,组场,治病,研究,发展,总结了相当经验。
2. 学习“黄帝内经”…….我们人体的“窍穴”中,吸气功能大,后背“腧穴”散气功能大,而“洞”“孔”类尤其眼更散气,因此就有“闭目养神”“闭目藏真”
“闭目塞听”,智能气功创始人推动气功大发展的庞明老师讲过:闭眼很重要,练好了也出功夫。
再说大小便又是全靠“内气”的推动才能完成,当然就会损失(带走)许多“内气”,乃至形成整个气机(趋势)的大“出口”,“提肛功”的用虚劲“内力”上提,正是训练的“内气”收摄能力,
同时加强下肢静脉回流,又上托了“内脏”,也间接起到采气作用,还类似于佛教高级修行“宝瓶气”上提下压原理…….,
因此就有坐“木馒头”的,当然“会阴”穴原理更深(此处忽略),古人动手朮要把肛门塞住…..,
我们人体的九窍穴(加二阴)中,鼻,有出有入,口,说话(伤)气,有进食,眼大出,但要收集信息,唯有二阴,只出不入,避谷已为了相对的“少排”,又“好汉架不住三泡稀屎”
实践:
当你欲入侧时运气,或相当一段时间未大解
气感最强烈,疲惫了,用意内提(会阴为主)立复,
我经常上提不放十几分钟,
延伸:练肛功同时内扣脚趾.内含手心,沉肩.乃至多个穴位同时向脐内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