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单质的熔点、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碱金属、卤素知识点练习
![碱金属、卤素知识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e5501d8960590c69ec376db.png)
碱金属、卤素知识点练习一、单选题1.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卤化氢的稳定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弱B.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AgBr、AgI的顺序依次变浅C.卤素单质的熔点按Cl2、Br2、I2的顺序依次减小D.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Cl2、Br2、I2的顺序由难变易2.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3.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C.第IA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4.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H2B.碱金属单质都是质软、电和热的良导体,焰色反应都呈现黄色C.碱金属的密度都小于1g/cm3,因此碱金属单质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D.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5.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核电荷数递增,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依次降低B.随核电荷数递增,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C.碱金属单质都是密度较小的有色金属D.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随着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C.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D.碱金属具有强还原性,它们的离子具有强氧化性7.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金属单质均为银白色,密度均小于水B.碱金属单质从Li到Cs,熔点依次升高C.氢氧化铯碱性强于氢氧化钠D.碱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从Li+到Cs+氧化性依次增强8.有关卤素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升高B.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密度增大C.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D.核电荷数大的卤素单质可以把核电荷数小的卤素单质从卤化物中置换出来9.卤素互化物是指不同卤素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XX’型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结构相似、性质相近。
高中化学第四章 第一节 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四章 第一节 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1527339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7.png)
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某课外小组同学通过实验发现钾和钠的化学性质相似。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都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D.原子半径相差不大2.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单质均为银白色,密度均小于水B.单质与水反应时都能生成碱和氢气C.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都是过氧化物D.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3.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有关性质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最高正化合价增大 B.原子半径增大C.熔、沸点降低 D.氢氧化物碱性增强4.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这个电子B.都是强还原剂C.都能在O2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D.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强碱5.下列有关钾及钾的化合物叙述错误的是()A.钾及钾的化合物灼烧时均会发出紫色的火焰B.K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CO2C.金属钾燃烧时生成氧化钾D.金属钾可保存在煤油中6.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Rb与H2O反应最剧烈B.K比Na活泼,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C.碱金属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所以有强氧化性D.从Li到Cs都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且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7.有关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卤素单质的颜色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逐渐变淡B.卤素单质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C.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只具有氧化性D.卤素阴离子的半径比其相应的原子半径小8.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最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HAt很稳定 B.AgAt不溶于水C.砹是白色固体 D.HAt有弱还原性9.要除去碘水中少量的溴,可向碘水中()A.加入适量AgNO3溶液 B.加入适量KI溶液C.加入适量KBr溶液 D.加入适量NaOH溶液10.下列有关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层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递增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11.我国新报道的高温超导材料中,铊(Tl)是其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所有规律及原因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所有规律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55570fb866fb84ae55c8d08.png)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判断规律及原因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
熔点是一种物质的一个物理性质,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
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
外压力为标准压(1.01 X lO5Pa)时,称正常沸点。
夕卜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
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题目:下列物质按熔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D),A 、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萘B 、钠、钾、铯C 、干冰,氧化镁,磷酸D 、C2H6, C(CH)4, CH(CH Z)3CH在我们现行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完整总结物质的熔沸点的文字,在中学阶段的解题过程中,具体比较物质的熔点、沸点的规律主要有如下:1. 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 Si , Ge, 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川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W 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高熔点单质C, Si , 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C。
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C)。
②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 C, 26 X 105Pa)、沸点(268.9 C)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n B族Zn, Cd, Hg及川A族中Al, Ge, Tl ;W A族的Sn, Pb;V A族的Sb, Bi,呈三角形分布。
[全]高中化学必考-物质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总结
![[全]高中化学必考-物质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237597c850ad02df80415a.png)
高中化学必考-物质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总结物质沸点高低是由构成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大小决定的。
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包括分子间作用力和各种化学键。
以下从两大方面谈几点比较物质沸点高低的方法。
一. 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比较物质沸点高低1. 据碳原子数判断对于有机同系物来说,因结构相似,碳原子数越多,分子越大,范德瓦尔斯力就越大,沸点也就越高。
如:;2. 根据支链数目判断在有机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分子就越近于球形,分子间接触面积就越小,沸点就越低。
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3. 根据取代基的位置判断例如,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把这些分子看作一个球体,这三种分子的体积依次增大,分子间的距离也增大,因而分子间作用力减小,熔沸点就降低。
因此它们的沸点依次降低。
4.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对于一些结构相似的物质,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与分子大小成正比,故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沸点就越高。
如:。
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5. 据分子极性判断对于分子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都相近的共价化合物来说,分子极性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沸点就越高。
如:CO>N2。
6. 根据氢键判断因为氢键>范德瓦尔斯力,所以由氢键构成的物质沸点高于由范德瓦尔斯力构成的物质。
如:乙醇>氯乙烷;HF>HI>HBr>HCl。
一般情况下,HF、H2O、NH3等分子间存在氢键。
二. 从化学键的强弱比较物质沸点高低对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来说,构成这些晶体的化学键强弱,不仅能帮助判断物质熔点、硬度大小,还能用来判断物质沸点高低。
1. 根据晶体类型判断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顺序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而金属晶体的溶沸点有高有低。
这是由于不同类型晶体的微粒间作用不同,其熔沸点也不相同。
原子晶体间靠共价键结合,一般熔沸点最高;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间靠离子键结合,一般熔沸点较高;分子晶体分子间靠范德瓦尔斯力结合,一般熔沸点较低;金属晶体中金属键的键能有大有小,因而金属晶体熔沸点有高有低。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652bb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f.png)
北京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化学(答案在最后)试卷说明:试卷分值100,考试时间90分钟,I卷为选择题,共22个小题,II卷为主观题,包括第23至第27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Cu64I卷一.选择题(共22个小题,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机读卡相应的题号处............)1.下列变化过程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A.碘升华B.金刚石熔化C.金属钠熔融D.氯化钠溶于水【答案】B【解析】【详解】A.碘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A错误;B.金刚石中碳碳之间是共价键,融化的时候,需要破坏共价键,B正确;C.金属钠属于金属晶体,融化的时候破坏的是金属键,C错误;D.氯化钠中存在着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溶于水时破坏的是离子键,D错误;故选B。
2.某粗苯甲酸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
用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A.图中加热溶解,便于分离泥沙,故A正确;B.冷却结晶可析出苯甲酸晶体,故B正确;C.重结晶实验中不涉及萃取、分液,故C错误;D.苯甲酸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需要趁热过滤,防止损失,故D正确;故选:C。
3.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A.醛类—CHOB.羧酸—COOHC.酚类—OH D.CH 3OCH 3酮类—O—【答案】B【解析】【详解】A .属于酯类,官能团为-COO-,A 错误;B .属于羧酸,官能团为-COOH ,B 正确;C .属于醇类,官能团为-OH ,C 错误;D .CH 3OCH 3属于醚类,官能团为醚键:-O-(与氧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为碳原子),D 错误;故选B 。
4.下列物质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是A.乙烷B.丙烷C.邻二甲苯D.对二甲苯【答案】A【解析】【详解】A .乙烷只有一种位置的H 原子,因此其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A 符合题意;B .丙烷有2种不同位置的H 原子,因此其一氯取代产物有2种,B 不符合题意;C .邻二甲苯有3种不同位置的H 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3种不同结构,C 不符合题意;D .对二甲苯有2种不同位置的H 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2种不同结构,D 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达标检测(学生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达标检测(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c101c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5.png)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试验的方法加以确定。
下列有关氯水中存在的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含有NaHSO4的石蕊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Cl2分子存在B.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C.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D.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2.氯化溴(BrCl)和Br2、Cl2具有相像的性质,下列有关氯化溴性质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在CCl4中的溶解性BrCl<Br2B.BrCl氧化性比Br2强C.BrCl能使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常温下BrCl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和NaBr3.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如图进行卤素的性质试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4.下列是卤素单质(F2、Cl222( )A.单质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B.单质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单质③在常温下是液态D.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依次是④>③>②>①5.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B.该试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需进行尾气处理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潮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6.2.8克某金属在氯气中完全燃烧后,质量增加了5.325克,该金属是( )A.Cu B.FeC.Al D.Na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试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氨气是电解质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C.氯气可以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作用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渐渐滴入BaCl2溶液,溶液的红色渐渐变浅最终褪色8.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框图中的氯碱工业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过程②中结晶出的MgCl2·6H2O要在HCl氛围中加热脱水制得无水MgCl2C.在过程③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过程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2-4、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依次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9.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假如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Ⅳ图中:潮湿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10.某无色溶液中含有:①K+、②Ba2+、③Cl-、④Br-、⑤SO2-3、⑥CO2-3、⑦SO2-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试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视察到的现象如下:A.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⑦B.确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⑥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⑦D.确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0分)11.(8分)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其中B、D为气态单质。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不同类型的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不同类型的晶体](https://img.taocdn.com/s3/m/feb48a3b2f60ddccda38a0fb.png)
晶体的类型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根据晶体构成 微粒和相互作 用不同分为四 种类型:
1、离子晶体
氯化钠晶体和晶体模型
氯 化 钠
Cl-
Na+
1、离子晶体
• 定义:
离子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间按一定方式 有规则地排列而成的晶体叫做离子晶体。
构成微粒 阴、阳离子 作用力
离子键
形成离子晶体的物质: 离子化合物(NaCl、Na2O、BaSO4、铵盐等) 物理性质: 具有 的熔沸点,有 的硬度, 固态时 导电,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 导电, 有些离子晶体 于水,有些 溶于水。
【问题探究1】
①在NaCl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 6 引着_个Cl ,每个Cl 同时吸引 着_个 6 Na+。
【问题探究2】
②在NaCl晶体中是否存在单 个的NaCl分子? 不存在
符号“NaCl”表示什么含义?
归纳 离子晶体一般熔沸点 较高、硬度较大,不 导电,但在熔融状态 时能导电。
2、分子晶体
原子晶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体 熔沸点 硬 度 较高 较硬
金属晶体
很低
一般很软
很高 很硬
有高有低 有硬有软
晶体不导 晶体不导 导电情况 电、熔化 电、熔化 不导电 能导电 微粒种类 离子 分子 微粒间的 作用力 离子键
一般 不导电 大多良好
原子 共价键
分子间 作用力
总结:1、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化学键
原子间 或离子间
作用力大 作用力小
影响化学性质和 物理性质
范德华力
分子之间
影响物理性质 (熔沸点等)
分子之间无化学键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高考化学溶沸点比较
![高考化学溶沸点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ded8a7be009581b6ad9eb39.png)
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1)由周期表瞧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就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
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
金刚石与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与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与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就是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
最低熔点就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3)从晶体类型瞧熔、沸点规律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金属单质与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
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就是:①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指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或惰性气体原子间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
如烃的同系物、卤素单质、稀有气体等。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化学式也相同的物质(同分异构体),一般烃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烃的衍生物中醇的沸点高于醚;羧酸沸点高于酯;油脂中不饱与程度越大,则熔点越低。
如:油酸甘油酯常温时为液体,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态。
上述情况的特殊性最主要的就是相对分子质量小而沸点高的三种气态氢化物:NH3,H2O,HF比同族绝大多数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主要因为有氢键)。
晶体熔点和沸点的变化规律小结
![晶体熔点和沸点的变化规律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588fc25fbfc77da269b1b9.png)
3. 相对分子质量相 近时, 分子 的极性 越强, 熔、沸 点 越高
下表列出第 3 周期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
熔点/ 沸点/
SiH 4 - 185 - 112
PH3 - 133 - 85
H2S - 83 - 62
H Cl - 144 - 84
表中所列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 量相近, 且 都是等 电 子体, 但它们的 熔、沸 点却 有较 大差别。 甲硅 烷是 非 极 性分子, 熔、沸点 最 低, 从左 到 右, 随 分 子 极性 的 增 强, 熔、沸点逐渐 升 高。但 极性 最 强的 HCl 却 反 常地 低 于 H2 S, 这是由于氯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半径, H Cl 分子 小 于 H2 S 分子, 使色散力变小, 故熔、沸点较 H 2 S 低。
中学教学参考
疑难点击
晶体熔点和沸点的变化规律小结
河北保定市易县中学( 074200) 李振民
一、分子晶体熔、沸点的变化规律 分子晶体是依靠分子间作用力 即范德 华力维系 的, 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相比弱得多, 使得分子 容易克 服 这种力的约束, 因此,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 1. 分子构型相同的物 质, 相对 分子质量 越大, 熔、沸 点越高 分子间作用力有 三个 来源, 即 取向 力、诱 导力 和 色 散力。卤素单 质由 非极 性分 子构 成, 只 存在 色散 力, 随 相对分 子质量 增大, 分子内 电子数 增多, 由电子 和原 子 核的不断运动所产生的瞬时偶极的 极性也 就增强, 因 而 色散力增大, 导 致熔、沸点 升高。 同理, 稀有 气 体的 熔、 沸点变化也符合这一规律, 相对原 子质量 越大, 熔、沸 点 越高。但 也有例 外, 如熔点: CH4 > C2 H 6 > C3 H8 ; 沸 点: CH4 < C2 H6 < C3 H8 。 2. 分子构型相同的物质, 能形成氢键时, 熔、沸点升高 在常温下, 绝大多数非金 属元素 的氢化物 都是气 态
化学元素周期表熔沸点规律总结
![化学元素周期表熔沸点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0b7e3aa98271fe910ef951.png)
化学元素周期表熔沸点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熔沸点规律是怎样的?因为熔沸点递变在周期表中并不是完全有规律的,所以希望不要一味追求结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一旦理
解了判断的原理,元素周期表自然就掌握好了。
元素周期表中熔沸点有什幺规律
首先,判断元素单质的熔沸点要先判断其单质的晶体类型,晶体类型不同,决定其熔沸点的作用也不同。
金属的熔沸点由金属键键能大小决定;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离子晶体由离子键键能的大小决定;原子晶体由共价键键能的大小决定。
所以第一主族的碱金属熔沸点是由金属键键能决定,在所带电荷相同的情
况下,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键能越大,所以碱金属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降低。
第七主族的卤素,其单质是分子晶体,故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在分子构成相似的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也越大,所以卤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升高。
用这样的方法去判断同主族元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就行了,因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同周期的话,不太好说了。
通常会比较同一类型的元素单质熔沸点,比如
说比较na、mg、al的熔沸点,则由金属键键能决定,al所带电荷最多,原子
半径最小,所以金属键最强,故熔沸点是:nah2se>h2s;卤素:
hf>hi>hbr>hcl。
同周期比较的话,是从左至右熔沸点依次升高,因为气态氢
化物的热稳定性是这样递变另外有时还要注意物质的类型,比如让你比较金刚石、钙、氯化氢的熔沸点,只要知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熔沸点最高,其。
(完整版)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9e80a8650e52ea54189891.png)
第12 章S 区元素(第一套)一、单选题1. 重晶石的化学式是(A) BaCO3 , (B) BaSO4 , (C) Na2SO4 , (D) Na2CO32. 下列碳酸盐,溶解度最小的是(A) NaHCO3 , (B) Na2CO3 , (C) Li2CO3 , (D) K2CO33. NaN03受热分解的产物是(A) Na2O,NO2,O2;(B)NaNO2,O2;(C)NaN02,N02,02;(D)Na20,N0,02。
4. 下列哪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A) Be 和Mg (B) Mg 和Al (C) Li 和Be (D) Be 和Al5. 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A) Li (B) Be (C) Na (D) Mg6. 下列最稳定的氮化物是(A) Li3N (B) Na3N (C) K3N (D) Ba3N27. 下列水合离子生成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Li+ (B) Na+ (C) K+ (D) Mg2+8. 下列最稳定的过氧化物是(A) Li202 (B) Na202 (C) K202 (D) Rb2029.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离子性最小的是(A) LiCl (B) NaCl (C) KCl (D) BaCl210.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A) BaC03 (B) CaC03 (C) K2C03 (D) Na2C0311.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磁性的是(A) Na202 (B) Sr0 (C) K02 (D) Ba0212. 关于s 区元素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由于s 区元素的电负性小,所以都形成典型的离子型化合物(B) 在s 区元素中,Be、Mg 因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对水较稳定(C) s 区元素的单质都有很强的还原性(D) 除Be、Mg 外,其他s 区元素的硝酸盐或氯酸盐都可做焰火材料13. 关于Mg , Ca , Sr , Ba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单质都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物M3N2(B) 单质都易与水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C) M(HCO3)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MC03的溶解度(D) 这些元素几乎总是生成+2 价离子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 错的填“X”)1. 因为氢可以形成H+所以可以把它划分为碱金属2. 铍和其同组元素相比离子半径小极化作用强所以形成键具有较多共价性3. 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2024年上海市高二上学期化学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上海市高二上学期化学试卷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323e8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c.png)
2024年上海市化学高二上学期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二氧化碳(CO₂)B. 乙醇(C₂H₅OH)C. 氢氧化钠(NaOH)D. 乙酸(CH₃COOH)答案:C解析:非电解质是指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物质。
A选项二氧化碳在水中形成碳酸,B选项乙醇是分子化合物,C选项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在水中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D选项乙酸在水中部分电离,也属于电解质。
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
2、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 乙醇(C2H5OH)B. 乙酸(CH3COOH)C. 甲烷(CH4)D. 氯化钠(NaCl)答案:D解析:无机化合物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或者是含碳但不是有机化合物的化合物。
乙醇、乙酸和甲烷都是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是盐类,属于无机化合物。
3、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NaOH)B. 硫酸(H2SO4)C. 乙醇(C2H5OH)D. 氯化钠(NaCl)答案:C解析:非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物质。
氢氧化钠、硫酸和氯化钠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成离子,因此它们是电解质。
而乙醇在水溶液中不解离成离子,不导电,因此属于非电解质。
所以正确答案是C。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 硫酸(H2SO4)B. 氢氧化钠(NaOH)C. 盐酸(HCl)D. 碳酸(H2CO3)答案:B解析: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硫酸、盐酸和碳酸都符合这个定义,而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是钠离子(Na+),因此它不属于酸。
选项B正确。
5、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同分异构体在物理性质上可能有相同之处,但在化学性质上总是不同的。
C.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它们的分子量一定不同。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所有规律及原因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所有规律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5557e26bed5b9f3f90f1c70.png)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判断规律及原因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
熔点是一种物质的一个物理性质,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
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
外压力为标准压(1.01×105Pa)时,称正常沸点。
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
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题目:下列物质按熔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D ),A、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萘B、钠、钾、铯C、干冰,氧化镁,磷酸D、C2H6,C(CH3)4,CH3(CH2)3CH3在我们现行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完整总结物质的熔沸点的文字,在中学阶段的解题过程中,具体比较物质的熔点、沸点的规律主要有如下:1、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高熔点单质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
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l;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
+分子间作用力++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分子间作用力++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efa766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4.png)
28.1
18.8
X—H…Y强弱与X和Y的电负性有关。电负性越大,则氢键越强,
如F原子电负性最大,因而F-H…F是最强的氢键。
已知F-H…F是最强的氢键,为什么H2O的沸点会高于HF?
物质的沸点与氢键的强弱和数目有关。
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方向性:A—H…B—尽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饱和性: X-H只能和一个Y原子结合。
Br2、I2的熔化沸腾过程中,破坏了范德华力;它们的熔沸点取决于 范德华力的大小,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对比下表,范德华力可能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物质 正戊烷 新戊烷
相对分子质量 72 72
沸点/℃ 36 9.5
分子的极性越大, 范德华力越大。
分子
相对分 子质量
范德华力 (kJ/mol)
HI 129
一个分子中 电负性很大的原子
另一个分子中 电负性很大的原子
δ-
X
··· δ+
δ-
H
Y
共价键
氢键
孤电子对
*氢键键长一般定义为X—H…Y的长度,而不是H…Y的长度。 常见形成氢键的元素有:N、O、F
思考讨论 根据氢键的形成原理,你认为最强的氢键是什么?
氢键类型
F-H…F
O-H…O
氢键键能
(kJ ∙ mol − 1)
拓展视野
水中的氢键对水的性质的影响 (1)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增大了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 点比同主族元素中H2S的熔、沸点 高 。
(2)氢键与水分子的性质
①水结冰时,体积 增大,密度 减小。
②接近沸点时形成“缔合”分子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用化
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偏大 。
范德华力 (2)
![范德华力 (2)](https://img.taocdn.com/s3/m/50f9d9457cd184254a35353c.png)
A
4
拓展视野—教材P54 几种类型的范德华力
A
5
阅读材料:
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191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因 确立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子间范德华力而闻名于世。
他是分子间作用力的首位发现者,所以人们又把分子 间作用力叫做范德华力。
范德华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 体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思考:
液态
固态
分子距离缩短
分子距离缩短
分子无规则运动
分子有规则排列
说明了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
A
2
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事实2:
由分子构成的
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能发生三态(气、
液、固)变化,说
明分子间存在作用
力。
A
3
知识巩固:
1、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 ___将__气__体__分__子__凝__聚__成__相__应__的__固__体__或__液__体__的__作__用__。 2、分子间作用力实质:___一__种__静__电__作__用___; 3、存在:____所__有__的__共__价__分__子__之__间____; 4、它的强度比化学键___弱___(强或弱)的多; _______范__德__华__力__和__氢__键_____是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CO -199
结论2:
对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分子的极性越大,物
质间的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阅读教材——P54影响范德华力的因素:
A
12
三、影响范德华力大小的因素:
1、分子的大小
一般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2、分子的空间构型
一般对于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 结构越对称,范德华力越小,熔沸点越低.
2020-2021化学选择性2教师用书:第2章第3节第1课时共价键的极性范德华力含解析
![2020-2021化学选择性2教师用书:第2章第3节第1课时共价键的极性范德华力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e533d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6.png)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2教师用书:第2章第3节第1课时共价键的极性范德华力含解析第三节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第1课时共价键的极性范德华力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
能从微观角度理解共价键的极性对分子极性的影响,能说出范德华力对分子某些性质的影响。
2.通过键的极性及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的探析,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
一、共价键的极性1.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键的极性分类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成键原不同元素的原子同种元素的原子子电子对发生偏移不发生偏移成键原子的电性一个原子呈正电性(δ+)一个原子呈负电性(δ-)呈电中性(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①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②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如果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则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③极性分子中一定有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例如CH4是非极性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为非极性分子,如H2O2是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微点拨:键的极性只取决于成键原子的元素种类或电负性的差异,与其他因素无关。
2.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键的极性对物质的化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例如,羧酸是一大类含羧基(—COOH)的有机酸,羧基可电离出H+而呈酸性。
羧酸的酸性可用p K a的大小来衡量,p K a越小,酸性越强。
羧酸的酸性大小与其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有关,如下表所示.不同羧酸的p K a羧酸p K a丙酸(C2H5COOH)4。
88乙酸(CH3COOH) 4.76甲酸(HCOOH)3。
75氯乙酸(CH2ClCOOH)2。
86二氯乙酸1.29(CHCl2COOH)三氯乙酸(CCl3COOH)0.65三氟乙酸(CF3COOH)0.23为什么甲酸、乙酸、丙酸的酸性逐渐减弱?[提示]烃基是推电子基团,烃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的烃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所以,甲酸的酸性大于乙酸的,乙酸的酸性大于丙酸的……随着烃基加长,酸性的差异越来越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Cl2=2HCl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共用电子对 原子间
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 非金属原子间(化合物、单质(稀 有气体单质除外)、某些金属与非 存在范围 盐、强碱、铵盐 金属原子间)
分类
对物质性 质的影响
肯定有离子键、 可能有共价键 较高 较大
一般易溶于水 熔融或水溶液导电 一般破坏离子键, 可能破坏共价键
分子内只存在共价键
一般较低,个别很大
一般较小,个别很大
部分溶于水 熔融时不导电、水 溶液部分导电 一般不破坏共价键
强碱、大多数盐、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酸、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的氢化物
特别说明:
①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②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③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④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⑤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是含有共价键
Cl-
Cl
+17
287
Cl-
+17
288
Company Logo
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H
+1 1 7
2 +17
Cl
Company Logo
离子键与共价键对比
离子键 举例 概念 实质 成键粒子 共价键
2Na+Cl2=2NaCl
LOGO
化学键
卤素单质的熔点、沸点与相对分子质 量的关系
一、化学键
概念: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 互作用 理解重点:①相邻 ②原子间 ③强烈作用 分类:离子键 共价键
Company Logo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Na
+11 2 8
Na+
+11
281
Na+
Company Logo
温度/℃
250 200 150 100 50 -50 -100 -150 -200
-250
沸点
I2 I2 250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100
150 Br 2
Br2 200
0
50
Cl2 Cl2
F2 F2
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与 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Company Logo
Cl Cl Cl
Na
+
Cl
S
⑨忘记弧箭: Na +
Na+ Cl
Company LogoBiblioteka Cl+
Mg
2+
Cl
+
S
+
K
K
S
2-
K+
Company Logo
H2
H + H
H H Br Br
Br2
O2 HF H2O NH3
Br + Br
+
H +
F
+
H F H H O H
H + O N + 3 H
H N H H
Company Logo
作用力 强弱 较强 很弱 较化学键弱,较分 子间作用力强
对物质 主要影响物质 性质的 的化学性质 影响
①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分子间氢键的存 ②组成的结构相似的 物质,随着相对分子 在使物质的熔沸 质量的增大,物质的 点升高,在水溶 溶沸点逐渐升高 液中溶解度增大
MgO: Mg2+
Cl O
2-
KBr: K+
CaO:Ca2+
Br O
2-
⒉ AB2型:
MgCl2: CaBr2: ⒊ A2B型:
+ Na2O: Na
Cl Br
2-
-
Mg2+ Cl Ca
2+
Br
2-
O
+
+ K2S: + Na
K
S
K
+
NaOH:
Na
O H
Company Logo
极性键、非极性键 离子键越强,熔沸 点越高 共价键越强,单质或化 合物的稳定性越好
Company Logo
内 容 价键类型 原子种类 吸引能力
共用电子对
非极性键
极性键
共价键
相同 相当
不相同
不相当
不偏移(居于中央)
不显电性
偏移(倾向一侧)
相对带部分正电或负电
原子电性
元素化合价
判断方法 常见示例
均为0价 同种元素原子之间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⒈ AB型: NaCl: Na+
H Cl H O H
O C O
H N H H H H C H H
Company Logo
① NaCl:
或 Na
Na +
+
Cl
Na+ Cl Na+ Cl Mg
2+
Cl
② MgO:
Mg +
O
O
-
2-
③ MgCl2: Cl + Mg + Cl ④ K2S: K
(元素符号相同)
出现正价或负价 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
(元素符号不相同)
H O H O C O
Company Logo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 概念 粒子间的作 用力 熔沸点 硬度 溶解性 导电性 熔化时破坏 的作用力 实例 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Company Logo
物质中存在的作用力比较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某些强极性键的氢 概念 相邻的原子间强 分子间存在的微 化物分子间的相互 弱的相互作用 烈的相互作用 作用(静电作用) 分子间(HF、H2O、 作用力 分子内或晶体内 分子间 NH3) 范围
1.下列粒子的电子式错误的是:
B
2.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D
Company Logo
常见错误表达: ①电荷写错: K ②电子数错: F Br
2-
-
Br
O C O Mg H
+
③该括不括:
④不该乱括: ⑤随便合并: ⑥离共判错:
2+
F
=
-
⑦错误连接: Na + ⑧位置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