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KDL

合集下载

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报告作者:张连桥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8期本文为铜仁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报告”之系列成果。

同时也是铜仁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构建文化语境——《外国文学史》教学改革与反思”成果之一摘要:对于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的调查,有利于我们指导学生进行文学经典的重读和建构。

文学经典的重读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于文学经典阅读与重构中。

关键词:文学经典;重读;建构主义作者简介:张连桥(1982—)男,土家族,硕士,铜仁学院中文系教师,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随着网络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文学经典已经开始被大学生们所淡化,绝大多数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首选的并非经典作品,除了少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文学经典外,通俗作品中的武侠和言情小说最为普遍。

为了提高大学生文学欣赏与感悟的能力,我们组织了铜仁学院“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与感悟论文大赛”,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同时,关于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我们做了调查问卷:面对中文系、外语系等五个系部,发放300份调查问卷,收回295份有效调查问卷。

针对文学经典,以及当下大学生如何面对文学经典,我们做了详细的统计,并分析如今大学生淡化文学经典的原因,由此寻找出能激励学生重读文学经典的办法。

一、调查问卷的回收及其数据分析以铜仁学院大学生为例,我们对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摸清铜仁学院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状况,从而进一步探讨文学经典在现代社会的生存价值,以及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提供参加。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共有20个问题:你认为文学经典有哪些特征、在你的阅读书目中文学经典所占比例、你是通过哪些方式接触到文学经典、你阅读文学经典的目的、你阅读文学经典的最初动力是什么、你阅读文学经典的深入程度、你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比较集中在哪些时段、你阅读文学经典和所学专业的关系、你喜欢哪一类文学经典、你喜欢哪一种文学经典的主题、你认为目前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状况如何、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读文学经典越来越少,原因何在、你喜欢哪类通俗文学、你喜欢哪类中国古典文学、对于四大名著你读过哪一本、对于外国文学经典,你比较喜欢哪个时期的作家及作品、对于外国文学经典,你喜欢哪个国家的文学、对于四类文学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你会优先选择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吗、你更喜欢男作家还是女作家等问题。

关于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调查报告引言 (1)一、归纳分析问卷 (1)(一)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基本情况 (1)(二)大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的认知状况 (5)二、分析经典文学渐渐“失宠”的原因 (7)(一)从社会发展层面上分析 (7)(二)从学校的教育层面上分析 (8)(三)从文学经典本身分析 (9)三、如何让现在大学生再次关注经典,提升阅读经典的兴趣 (10)(一)从社会角度分析 (10)(二)从学校角度分析 (11)(三)从学生角度分析 (12)结语 (13)引言经典文学没有一个特定的限制,但最基本的因素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经过漫长的历史考验与沉淀而获得公认地位的伟大艺术。

所承载的价值永恒性而不限于时代。

经典文学历来被认为是可以见证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伟大的文学作品,它们对于我们的时代与社会的进步起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经典文学的阅读对于帮助我们了解时代,完善自身的品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都具有弥足珍贵的作用。

然而,在日新月异的所谓大众文化的冲击下,浮绘的社会,躁动的青春越来越少的大学生会选择静下心来品读那一份经典更别提从中学到滴滴点点。

曾经古色古香的阅读方式如今早已成了浮士德的魇现。

作为XXXXXX会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近期我对本专业以及数信专业的学生做了一份有关经典文学阅读状况的调查问卷,希望从中可以了现在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一些基本情况。

经典文学是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记载着祖祖辈辈先人对于我们的恩惠,铭刻着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而我们应让经典重新回到我们身边,给我们明灯,树我们的对于真善美的世界观,让我们更好的开眼看世界。

没有那么多的渲染只是纯粹的社会现实无论赞美或是批判。

作为国家栋梁的下一代的我们应当尊重经典,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用自身行动感染周围人一起重温经典,呼吁经典的回归。

一、归纳分析问卷(一)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基本情况我给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数信专业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均发出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1份,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占135份,数信专业的占166份。

书籍阅读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书籍阅读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书籍阅读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书籍阅读的调查报告1调查背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句话。

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的性格成熟起来,敢于直面人生。

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普遍的今天,一个人素质的提高仅靠在校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另一重要途径。

从古至今,喜爱阅读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自新中国以来,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阅读量和阅读效率也有了一定的上升。

我市市民具体的阅读情况怎样呢为了解徐州市市民的阅读情况并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本人对书籍阅读进入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目的掌握徐州市市民关于书籍阅读的情况,了解徐州市市民在阅读发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调查对象:徐州市市民一般情况:这部分人大金在6至80岁之间,其中以大概以40岁为中心的正态分布,有阅读能力。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是在市内随机选择的各街道、居民区随机选择市民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

全市各证券营业点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并填写完整、答案清晰的192份,回收率达96%;四、调查时间:20xx年7月10日――――20xx年8月9日五、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市民的阅读时间,阅读书籍的数量及内容等。

问卷共向市民提出了壹五个问题。

如下:(1—壹五为单选题16题为多答题)性别男女喜欢阅读吗很喜欢较喜欢一般较不喜欢很不喜欢你最喜欢哪类书籍人物传记科普书籍散文诗歌中国古典文学中外名著教辅书籍或作文选网络小说250页的书你能接受的最高价格是多少壹五元20元25元35元50 你平均一天的阅读时间是多长0.5小时以下0.5—1小时1—1.5小时1.5—2小时2小时以上平均每月能读几本书3本以下3—4 5—7 7—10 10本以上你是怎样读书的逐字精度逐句品读逐段略读每分钟能读多少字100字以下100—200 201—300 300字以上平均每月购买多少钱的书20元以下20—50 51—100 101—200 200以上平时在什么时间段读书每天早晨每天中午每天晚上每天都有时间但读书时间不固定只在周末有时间阅读家里有多少本藏书50本以下50—100本100—200300—400 400以上大约几天去一次图书馆或书店每天都去2—3天4—7天7—14壹五天或壹五天以上有购买期刊杂志的.习惯吗有无支持电子书吗支持不支持看完一本很好看的书有写读后感或笔记的习惯吗有无你最喜欢的作者是六、调查结果问题16调查结果金庸、鲁迅、琼瑶、曹雪芹、古龙、巴金、郭敬明、老舍、韩寒、施耐庵、杨红樱数据分析:从对读书的喜爱程度看,有?%的市民喜欢或很喜欢读书,这说明我市市民对阅读的态度良好,虽然如此,但是人均阅读时间却并不高,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却不足一小时,人每月读书不足5本;而且人们去书店的频率并不高,仅为;由于学习和工作繁忙,有只在周末阅读,这比我原本预料的高;此外,中仅有人会在读完一本书后做笔记。

关于中和镇初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中和镇初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中和镇初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视野、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为了了解中和镇初中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情况,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本报告旨在分析学生的阅读现状、阅读偏好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

同时,我们还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三、调查结果1. 阅读现状(1)阅读时间: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普遍较短,大部分集中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

(2)阅读内容: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其中小说是最受欢迎的文学体裁。

(3)阅读途径:学生的阅读途径主要集中在纸质书籍和网络阅读上,其中纸质书籍是主要的阅读方式。

2. 阅读偏好(1)题材偏好:学生更喜欢阅读轻松愉快的文学作品,如校园小说、青春成长故事等。

(2)作家偏好:学生更喜欢阅读当代作家的作品,如莫言、余华等。

3. 存在的问题(1)阅读时间不足:由于学业压力大、课余时间有限等原因,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阅读时间。

(2)阅读内容单一:学生的阅读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阅读体验。

(3)阅读指导不足:部分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导致阅读效果不佳。

四、建议1. 增加阅读时间:学校和家庭应鼓励学生增加阅读时间,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

2. 丰富阅读内容:学校和图书馆应提供更多种类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拓宽阅读视野。

3. 加强阅读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同时,学校可以开设阅读指导课程或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

五、结论本次调查显示,中和镇初中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阅读时间不足、阅读内容单一以及阅读指导不足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视野、培养审美情趣,我们建议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丰富阅读内容并加强阅读指导。

当代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当代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当代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作者:王逸鸣来源:《出版广角》2014年第05期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这样的矛盾心情:既无法排斥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将很多时间用于“刷屏”;同时又意识到浏览无效信息是在浪费时间,不得不约束和鞭策自己回归学术,阅读专业著作和各种经典。

经典阅读是一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经典著作是人类共有的体验和思想浓缩后的精华,为我们提供完善人性的典范,高尚生活的原型,净化心灵的境界,赏心悦目的美感”,这是经典阅读在人格培养上的魅力。

经典阅读在培养青年学生的德育、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当代青年学生应有的人文思想、增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发展战略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整个人类社会正在被一场前所未有的网络文化风暴席卷。

网络文化以其全新的传播形式、巨大的信息量和时效优势,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以及知识获得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对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更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因此,研究新时期网络文化盛行背景下的经典阅读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经典与经典阅读在现代汉语中,“经”与“典”合成词语“经典”,作名词或形容词解,名词意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及泛指宣扬教义的各宗教根本性著作,形容词意指著作的权威性,或事物的典型性和影响大。

其他学者也对经典作出定义,如王余光教授认为:“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领域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

”总结而言,根据目前对经典的定义,以下著作基本可以纳入经典范围:(1)传统国学领域中流传下来,可概括为经、史、子、集的著作,以及现当代学者的思想文化名著;(2)西方传入的思想文化名著,以及各专业领域的奠基性著作或集大成的著作;(3)对中国而言,还特别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二、经典阅读的重要性1. 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

当代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当代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当代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作者:王逸鸣来源:《出版广角》2014年第05期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这样的矛盾心情:既无法排斥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将很多时间用于“刷屏”;同时又意识到浏览无效信息是在浪费时间,不得不约束和鞭策自己回归学术,阅读专业著作和各种经典。

经典阅读是一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经典著作是人类共有的体验和思想浓缩后的精华,为我们提供完善人性的典范,高尚生活的原型,净化心灵的境界,赏心悦目的美感”,这是经典阅读在人格培养上的魅力。

经典阅读在培养青年学生的德育、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当代青年学生应有的人文思想、增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发展战略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整个人类社会正在被一场前所未有的网络文化风暴席卷。

网络文化以其全新的传播形式、巨大的信息量和时效优势,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以及知识获得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对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更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因此,研究新时期网络文化盛行背景下的经典阅读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经典与经典阅读在现代汉语中,“经”与“典”合成词语“经典”,作名词或形容词解,名词意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及泛指宣扬教义的各宗教根本性著作,形容词意指著作的权威性,或事物的典型性和影响大。

其他学者也对经典作出定义,如王余光教授认为:“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领域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

”总结而言,根据目前对经典的定义,以下著作基本可以纳入经典范围:(1)传统国学领域中流传下来,可概括为经、史、子、集的著作,以及现当代学者的思想文化名著;(2)西方传入的思想文化名著,以及各专业领域的奠基性著作或集大成的著作;(3)对中国而言,还特别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二、经典阅读的重要性1. 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

经典文学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KDL

经典文学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KDL

湖北师范学院经典文学阅读现状调查报告文学院1104班小分队作者:孔德利、纪望群、王思雨目录一、序言二、正文1、调查目的2、调查对象3、调查方式4、调查时间5、调查内容6、调查结果及分析7、附件湖北师范学院经典文学阅读现状调查报告序言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的反映。

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文学是艺术家借以表达自己观点、想象的一种表达途径。

文学区别于文字的地方在于,后者是工具,前者借后者得以流传。

文学既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反映,也就是说,文学凝结着艺术家的生活经验,是艺术家生活经验经由大脑“再加工”的产物。

按照最普遍的划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文学产品不外乎“古今中外”四个字。

时间上的“古今”和空间上的“中外”涵盖了地球现存所有事物。

依照这种划分,文学就可分为:古中国文学、古外国文学、当代中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

当然,人们广为接受的说法并不全是这样,但绝对是在此框架内的。

文学的生产者是艺术家,消费者是阅读者。

生产需要技术,文学生产者在文学方面有特殊技能——这种技能很大一部分来自天赋。

他们具有超乎常人的归纳生活、表达想法的能力。

艺术的普遍标准在于欣赏者是否能通过艺术品与艺术家产生共鸣。

共鸣,即欣赏者内心的释放,是表达欲的间接满足。

简单地说,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广大群众经由艺术家来满足自己的表达欲。

而在这种欲望被满足的过程中,人们的意识受到影响,这种受了影响的意识作用于现实。

文学便得以完成它作为社会意识最根本的使命:间接影响社会存在的发展。

人类历史留下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不论是否宣扬正确思想,基本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经验的归纳,这些作品对于当今人类的最大意义在于,提供了思维经验,使得人们可以从新的高度审视自己、创造未来。

这正是人类发展进化的总步调。

大学生作为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接触文学作品有利于对自己的开发和审视,对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很有意义。

阅读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并加以(符号的)辨认、(行文的)理解、(内容的)分析之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

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

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

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名著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名著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写作与文化。

但许多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都只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大多数人都无法精读。

通过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的调查,可以使学生们充分了解现在的问题所在,并使他们了解到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学生的课外生活更加充实。

通过调查,可以帮助教师、家长了解学生阅读情况,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我们通过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及参考了《语文学习》之后,初步确定了调查表的内容。

经过小组讨论和指导老师的修改后,我们制作出了调查表。

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打印成稿。

在发放调查表时我们还是比较顺利的,通过几个熟人、老同学将调查表发放,这还是很有成效的。

这次调查侧重于高一,很多人都比较合用。

但有些例外,对于文字题比较马虎。

在使用调查表之后,对于统计来说,也是一件十分繁琐和大量的工作。

我们几个人进行了分工,每个人负责一部分,身为组长,我当然负责大部分工作。

我们忠实地仔细记录了每一个数据,最后由我完成了初步的统计工作。

这耗费了我们一个周末的时间。

之后,剩下的工作自然交给了对于电脑比较擅长的张俊同学,他运用中文Excel97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我又添加了一些图片,使这些数据显得更加形象生动。

奉贤中学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课外阅读和对于语文学习兴趣的情况。

因此我们小组随机抽取了高一、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答卷高一188份,高二50份,其中男女比例约为1:1,为保证调查的数据真实、可信,我们采用了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当堂发卷,当堂收卷。

关于学生阅读名著的动机。

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阅读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阅读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机。

调查显示:由24%的高一学生和2%的高二学生阅读名著是为了写好作文,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数学生阅读的功利化倾向,高二学生在这一问题上比高一学生要平和得多。

名著阅读情 况的调查报告800字

名著阅读情 况的调查报告800字

标题: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1. 了解人们对名著的阅读情况,包括阅读频率、方式、喜爱程度等。

二、调查对象1. 调查对象:全国各地芳龄在18-60岁之间的成年人。

2. 调查规模:本次调查共计调查1000人。

三、调查方法1. 线上问卷调查2. 随机抽样的方式,保证样本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四、调查结果分析1. 名著阅读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被调查者称自己每年会读一些名著,其中25-35岁芳龄段的人裙名著阅读频率最高,达到80以上。

另外,超过50的被调查者称自己会定期阅读名著,而其他人则是偶尔会选择名著。

2. 名著阅读方式在名著阅读方式上,60的被调查者表示偏好纸质书阅读,25的人则更愿意在电子设备上进行阅读。

还有10的人倾向于听名著有声读物。

3. 喜爱的名著类型经过调查发现,历史、文学、哲学类名著是受调查者喜爱的类型,分别占比30、25和20,而其余15的人则更偏爱科幻、悬疑、推理类名著。

4. 名著阅读的意义调查显示,70的受访者认为通过阅读名著可以得到知识和启迪,同时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修养。

还有20的人把名著阅读视为一种放松的方式,另外还有10的人认为是提高情商和思维的一种途径。

五、调查总结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名著阅读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受众裙体,尤其在适当的芳龄段。

名著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也能提高人的品味和素养,有助于培养人的思维和情感。

然而也有部分受访者对名著阅读并不感兴趣,可能是因为其题材内容与个人喜好不符。

对于名著阅读的推广,还需要通过更多的方式来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愿意接触名著,从中受益,并且看到名著阅读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意义。

六、名著阅读的挑战与应对1. 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快餐式的文化娱乐形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选择轻松、简便的方式来消磨时光,对于厚重的名著反而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

关于中学生读经典名著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读经典名著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读经典名著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1. 调查背景经典名著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具有卓越的艺术品质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中学生的阅读素养和人文修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逐渐下降。

本调查旨在探讨中学生读经典名著的现状,以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立意抽样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共计1000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中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情况、读书动机、阅读困难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问题。

3. 调查结果3.1 经典名著的阅读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0%的中学生表示经常主动阅读经典名著,60%的中学生偶尔读一些,而有20%的中学生几乎没有读过经典名著。

3.2 读书动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读经典名著的主要动机包括:提高阅读能力(35%)、扩大知识面(28%)、满足好奇心(20%)、学习人生智慧(12%)、获得成就感(5%)。

3.3 阅读困难中学生对于经典名著的阅读困难主要包括:复杂的文字和古文阅读(40%)、故事情节较长(25%)、难以理解的哲理和思想(20%)、时间安排不合理(10%)、其他(5%)。

3.4 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对经典名著阅读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过多的课外任务和考试压力(35%)、缺乏阅读指导和鼓励(30%)、电子产品依赖和社交媒体消耗时间(25%)、家庭、朋友圈等环境影响(10%)。

4. 结论与建议由于经典名著对中学生阅读素养和人文修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学生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和阅读效果。

4.1 教育部门应加强经典名著的教学和推广,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在课程安排中加入经典名著的阅读内容,提高中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4.2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培养中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提供阅读指导和资源,鼓励参与经典名著阅读俱乐部等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关于中学生读经典名著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读经典名著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读经典名著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1. 调查背景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中学生在课业之余开始注重文学阅读,而经典名著在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被认为是必读之书。

然而,现实中的中学生是否真的热爱经典名著阅读,以及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态度如何,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涵盖了广东、北京、上海、重庆和四川等多个地区的中学生群体。

问卷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回收问卷500份,回收率达到83.3%;访谈对象则包括了10位不同年级和学科的中学生,进行半结构化的深入访谈。

3. 调查结果3.1 经典名著阅读量本次调查中,中学生平均每年读经典名著的篇数为8篇,其中高年级学生阅读量相对较多。

此外,男女学生的阅读量差异不大,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学生的阅读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私立学校学生阅读量更多。

3.2 经典名著喜爱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喜爱程度并不高。

仅有2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喜欢或者喜欢读经典名著,36%的受访者认为经典名著晦涩难懂,不易理解,15%的受访者认为经典名著过时,没有现实意义,还有21%的受访者表示时间紧张,经常无法安排时间读经典名著。

3.3 经典名著阅读方式本次调查显示,中学生经典名著阅读方式比较单一,66%的受访者选择在家中安静阅读,只有少数学生选择在公共场合或者学校图书馆进行阅读。

此外,互联网上的电子版文化产品成为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主流渠道,有73%的受访者通过电子设备阅读经典名著,而传统的纸质书则只有18%的受访者选择。

3.4 中学生对经典名著阅读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选择阅读经典名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语言文字能力(22%)、学习古代文化(19%)以及提升自我修养(18%)。

而一些学生也表示是因为课程要求而不得不读经典名著(15%),督促自己学习(13%)或者是因为对经典名著故事情节感兴趣而读(8%)。

关于初中生经典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初中生经典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初中生经典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作者:蔡舒来源:《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7年第01期摘要为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名著的方向和要求,将优秀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在青少年身上继承发扬下去,并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取向教育工作,“强化经典阅读,提升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对此目标作出深入调查、理论研究和系统实践。

此次关于初中生经典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将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经典阅读初中生阅读现状调查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阅读名著,光亮人生。

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名著经典以其充满智慧的文字启迪着现代人。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提出的要求,阅读优秀的文化作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义务教育阶段更是树立学生阅读名著意识,培养学生阅读经典能力的关键阶段。

当今社会阅读途径众多,书籍种类也庞杂多样,许多家长尤其是城区家长对孩子也有较高的阅读要求。

那么,面临着浩如烟海的书林,他们将如何抉择;学校又如何利用好教育中介,起好名著阅读的引领作用;孩子们在正确的阅读价值观的引导下,又如何选择合适的读本阅读,这都成为我们对经典阅读思考的问题。

为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名著的方向和要求,将优秀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在青少年身上继承发扬下去,并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取向教育工作,本课题组对此目标作出深入调查、理论研究和系统实践,此次关于初中生经典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将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案1.调查目的:前文已对该调查目的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在此不再赘述。

2.调查时间:2015年2月~2015年4月。

3.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泰州市海陵区各初中学校分别抽取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4.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初中生经典阅读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大学生读经典、用经典状况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读经典、用经典状况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读经典、用经典状况的调研报告实践主题:大学生读经典、用经典状况的调研实践时间:2019年7月15日~8月15日实践地点:网络调查问卷调研成员:一、实践背景及意义(一)实践背景:经典是民族精神的起源,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千古传承,并记录着民族基因中最高的智慧,是先辈人对子孙后代凝聚的谆谆教诲,所传诵的是圣贤伟人的思想光辉。

拜读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理应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然而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在网络日益发达的环境里,我们也随之不断迷失了自己,忘却了最初先辈人对我们的教诲以及先辈人们的思想灵魂。

当阅读玄幻小说的人超过阅读四大名著的人时,当网上阅读早已湮没书本阅读时,当各类电视节目冲击着大学生对阅读经典著作的渴望时,我们的民族经典正日渐式微。

我们大学生也逐渐地远离了民族经典著作。

几乎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学生在一个学期里基本上没有看过一本名著或是经典著作。

我们接触最多的书是教科书、杂志以及各类青春小说。

这些书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不能称之为“名著”或“经典”的。

中国大学生在“读经典、用经典”这一层面上做的相当不到位,因此也直接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高知识阶层的大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实践意义:阅读是人类重要的认识活动,是文化交流的基本方式,也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特别是经典著作的阅读,是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和形成健全人格不可替代的手段,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首选的并非经典作品,而是网络小说和杂志较为普遍。

但是近几年大学上阅读经典著作的情况已得到了较高的重视,因此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现状而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

二、调研问卷分析本次调研问卷填写了一百份,有效填写一百份,有效率达百分之百。

(一)大学生平均每天阅读著作的时间以及每学年会阅读多少著作。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阅读著作在一小时之内的人数占据总人数的53%,而阅读时间在一小时到三小时之间的人数占据总人数的29%,另外基本没有以及三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但是阅读时间超过三小时的人数仅占4%,除此以外,还有14%的人基本不阅读,通过这些数据说明大学生有一半的学生可以坚持每天阅读一个小时,但是任然有少数大学生每天基本不阅读。

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阅读现状调查报告第一篇:阅读现状调查报告阅读现状调查报告读书足以恬情,足以博采,足以张才。

博览群书,汲取百家之所长,上可知天文,下可晓地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通晓明达,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此,读书是很重要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经过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大大提速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使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快节奏生活模式的时代。

读书的目的,方式,习惯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很多人已经不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

针对这种现象,做了此次调查。

调查对象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接受此次问卷调查总人数为184人,其中男生138人,女生46人。

调查在课堂举行,当堂回收。

调查结果统计经过本次调查,得出的我校学生读书现状有以下几点。

1.兴趣爱好引导读书,所读书目类型广泛。

调查显示:对于读书目的,因为作业论文的学生仅为12.5%,而由于兴趣爱好的学生为55%。

可见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而阅读,而学生所喜欢阅读的书籍也多种多样,课内课外并重,选择专业知识书籍的为63%,对于陶冶情操的文学类及历史文学类达到74%和66%,而娱乐以及科普类等其他书籍也有一定的阅读。

在复合型人才当道的时代,单一的抓某方面的知识,已经不被社会所亲睐,只有增加我们各方面的见解,博闻强识才能算得上优秀。

2.严重的理工科主义。

对于当下我们最需要补充阅读的书籍,调查显示90%的学生都选择符合自己专业的学习书籍,几乎所有学生需要补充实用类书籍。

而对于文经管理,学生的认可度不到50%,法律类更少为25%,其他像军事,流行小说几乎无人问津。

作为理工科学生,历来追求专业知识过硬,强调实用主义;但是难道我们所有人就只能做工程师吗,难道不需要考虑十年后我们有自己的企业吗,难道只能选择在一棵树上吊死吗?严重的理工科主义,只能让我们永远最多只能做优秀的第二人。

法律知识几乎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短板,维权意识严重欠缺,然无奈的是我们还浑然不觉,不去学习。

3.传统读书渠道仍为主体,新兴渠道发展迅速。

经典文学阅读现状问卷调查结果

经典文学阅读现状问卷调查结果

经典文学阅读现状问卷调查结果1、您读课外书的频率是:A、不读27.1B、偶尔读42.6C、常读23.1D、每天读7.22、您偏好的书籍类型是:A、娱乐杂志22.7B、漫画11.0C、通俗文学57.9D、严肃文学8.43、是否认为经典文学对大学生更有益:A、是73.8B、否 2.8C、没概念23.44、认为阻碍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最重要因素是:A、心理畏惧 2.9B、书的实用性16.9C、课余时间63D、引导16.35、您觉得看书最重要的作用是:A、应付考试19.6B、提升素养62.1C、没用18.36、经典名著和由之翻拍的电影或电视剧,您更愿意:A、看原著24.2B、看电影54.3C、看电视剧20.1D、都不看 1.47、对于课堂上所涉及或推荐的经典文学原著,您通常会A、全部看完0.5B、看大部分18C、挑感兴趣的看52.2D、根本没推荐28.48、下列各类文学,您最喜欢:A、中国古典文学28B、中国近代文学16.3C、中国当代文学8.5D、外国文学47.29、在阅读经典文学时,您通常:A、借助相关书评、序32.6言了解书的内容44.4B、浏览情节,以看故事为目的C、直接细读品味20D、细读并作读书札记 3.010、如果学校举办了与经典文学原著阅读相关的讲座,您是否愿意去听(暂不考虑时间等因素)?A、非常愿意 5.1B、愿意39.1C、无所谓35.6D、不愿意20.2*11、在经典文学阅读方面,您有什么想说的?没什么说的67.2%文学院好好加油8%希望学校出台措施加24.8%强文学阅读【注】1.统计结果为约数;2.本次调查共投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

答卷者中,男生148人,女生79人;*3.最后一题为问答题,此处采用阿珍的统计结果,参考时请注意;4.本组组员:孔德利、洪桂珍、纪望群、徐文晨、高文婷、王思雨、牛小强、郑欣。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阅读情况调查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阅读情况调查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阅读情况调查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宋体五号居中)摘要:当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信仰迷失、理想淡化、思想空虚、政治热情丧失、缺乏社会责任感、功利色彩浓厚等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现象,这种情形令人十分担忧。

为此,探究利用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名著典籍阅读情况阅读是人类重要的认识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特别是经典名著的阅读,是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和形成健全人格不可替代的手段。

但随着网络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经典名著已经开始被大学生们所淡化,绝大多数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首选的并非经典作品,通俗作品中的武侠和言情小说最为普遍。

根据网络调查显示的其中关于”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离要求有多远”的专题调查结果,338名大学生阅读70部经典的平均阅读率仅为32.96%,可见,当代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但近几年高校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情况已得到较高的重视,通过必读书目的选读,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等推广经典名著的阅读。

对于现状做了一系列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85名大学生阅读47部经典名著共6188人/部,平均阅读率为46.20%。

对于四大名著,有60﹪的人看过其中一两部,有15.79﹪的人对于四大名著都看过,有8.42﹪的人看过多次,也有15.79﹪的人没有看过。

对四大文学名著,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

有54.8%的学生很喜欢中国古典名著,大部分人都读过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有20%的学生读过多遍。

根据问卷统计,90%以上的学生喜欢古典诗词,有的人熟记的唐诗达50首以上,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引用一些古典诗词。

喜欢外国文学的学生也比较多,不少人读过大部头《战争与和平》。

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卢梭的《忏悔录》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在设计问卷时,有一道题列举了几位著名作品中的人物,同学们只对少部分人物大体有所了解。

2024年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年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三、结论
我们由于种种原因,阅读习惯到六年级还没有养成,甚至出现不喜欢阅读的现象。现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只靠教科书是不行的,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我们与时代同步,让我们爱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2
一、调查意义与目的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有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3.课外书来源渠道
从我的调查情况来看,从学校图书室借书的占40%,同学相互借阅的占30%,家长买的占21%,学校中订的报刊杂志占9%。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书阅读不够重视,没有主动给孩子买书的习惯,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阅读上进行有益的指导。大部分同学的课外书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与同学处借的。但是,学校图书馆书籍也有限。同学互相借书,往往属于口袋书,没有多大好处。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调查涉及课外阅读的兴趣、习惯、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下面根据调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呈现和分析:
(一) 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较浓厚
目前金华城区小学高段学生对课外阅读所持态度如下列图表:
图1
从上列图表中不难发现,目前高段年级的小学生只有极个别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但89.44%的学生都喜欢课外阅读,甚至有52.85%的学生是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从对课外阅读持不喜欢态度的2位学生问卷中发现:2位学生每天几乎不读课外书,尽管父母都赞成课外阅读,家中也有较多书籍,而且所处的学校也有组织相应的课外阅读的指导,但对课外阅读仍不感兴趣。从问卷的主观题中看,其中一位学生在25个所列书目中,所看过的有《格林童话》、《西游记》、《昆虫记》、《名侦探柯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侧重于喜欢轻松趣味性读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师范学院经典文学阅读现状调查报告文学院1104班小分队作者:孔德利、纪望群、王思雨目录一、序言二、正文1、调查目的2、调查对象3、调查方式4、调查时间5、调查内容6、调查结果及分析7、附件湖北师范学院经典文学阅读现状调查报告序言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的反映。

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文学是艺术家借以表达自己观点、想象的一种表达途径。

文学区别于文字的地方在于,后者是工具,前者借后者得以流传。

文学既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反映,也就是说,文学凝结着艺术家的生活经验,是艺术家生活经验经由大脑“再加工”的产物。

按照最普遍的划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文学产品不外乎“古今中外”四个字。

时间上的“古今”和空间上的“中外”涵盖了地球现存所有事物。

依照这种划分,文学就可分为:古中国文学、古外国文学、当代中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

当然,人们广为接受的说法并不全是这样,但绝对是在此框架内的。

文学的生产者是艺术家,消费者是阅读者。

生产需要技术,文学生产者在文学方面有特殊技能——这种技能很大一部分来自天赋。

他们具有超乎常人的归纳生活、表达想法的能力。

艺术的普遍标准在于欣赏者是否能通过艺术品与艺术家产生共鸣。

共鸣,即欣赏者内心的释放,是表达欲的间接满足。

简单地说,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广大群众经由艺术家来满足自己的表达欲。

而在这种欲望被满足的过程中,人们的意识受到影响,这种受了影响的意识作用于现实。

文学便得以完成它作为社会意识最根本的使命:间接影响社会存在的发展。

人类历史留下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不论是否宣扬正确思想,基本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经验的归纳,这些作品对于当今人类的最大意义在于,提供了思维经验,使得人们可以从新的高度审视自己、创造未来。

这正是人类发展进化的总步调。

大学生作为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接触文学作品有利于对自己的开发和审视,对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很有意义。

阅读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并加以(符号的)辨认、(行文的)理解、(内容的)分析之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

这些符号最常见的乃语言文字,其他还有音符、密码、图表等也在此列;一般获取过程使用眼睛观看,可是也包括盲人用触觉来识别凸字等其他获取方式。

写作和阅读相对,是人类传递知识文化、沟通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

相比于说话和聆听,写作和阅读更能长期并廉价地保存信息,被保存的信息还可以被轻易地运送至不同的地域,因此写作和阅读更有跨时间、跨空间的优点。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同时,文学遗产却越来越多,这必然导致人们总体上吸收文学营养的机会减少。

经典阅读的意义凸显。

大学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点,具备社会快节奏的特点。

为了解我校学生对文学的态度以及阅读文学的现状,我们以问卷的形式做了简单的抽样调查,希望能为学校部门提供指导,也希望调查结果对学生有所启示。

一、调查目的掌握湖北师范学院学生对经典文学阅读的看法和他们的阅读习惯。

二、调查对象调查对象:250名(随机)湖师学生。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

共分发问卷250份。

四、调查时间六月中旬。

五、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受调查者的阅读习惯及意向,共设计10道选择题,一道问答题(详见“附件:1”)。

六、调查结果及分析调查结果见“附件:2”。

分析:“您读课外书的频率是:”这道题,设计此题目的在于从总体上了解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从结果看来,形势不容乐观。

有27.1%的受调查者选择了选项“不读”,如果答案如实填写,这意味着我校可能有27.1%的学生从不阅读课外书。

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表示“偶尔读”的受调查者占比最多,约42.6%的学生“偶尔读”课外书。

“常读”的比例为23.1%,显得尴尬,“每天读”所占比例仅为7.2%,表明极少数人有每天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大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的基础教育,阅读能力基本成熟,而大学相对自由作息安排和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给学生阅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从本题调查结果看来,有阅读习惯(“常读”和“每天读”选项的和)的同学仅为少部分。

这可能与学生们以往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关(但尚无确切数据证明),因此,为了培养综合素质更强的人才,学校有必要对学生反复强调读书尤其是读经典文学的重要性;学生自己也应当意识到这一点,利用有利条件作自我提升。

“您偏好的书籍类型是:”这道题,出题目的在于调查学生的阅读意向。

其中阅读“通俗文学”的学生最多,占57.9%,这反映通俗文学的优势。

当然,出题者自认为这道题出的比较失败,因为并不是人人都能区分“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甚至在现实中,这两者也并无实在的界限。

因此这道题价值大打折扣,不宜做深入分析。

“您是否认为经典文学对大学生更有益”这道题,正式进入本次调查的主题,即“经典文学阅读”。

本题调查受调查者对经典文学的认知,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是”更有益,此结果表明,多数同学还是知道经典文学于自身有益的。

然而对照前面两题的调查结果,矛盾便凸显了,多数受调查者认为阅读经典文学对自己有益,却只有少数受调查者有持续的阅读习惯。

“您认为阻碍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最重要因素是:”这道题,便是承接上一道题与前面几道题的矛盾而设的,前三题的调查结果之间的矛盾暴露的一个结果就是,确实存在这样一种阻碍,对大学生接触经典文学不利。

调查结果显示,2.9%认为最重要阻碍是“心理畏惧”(即通常我们所说的见到一部大部头的书而产生的畏惧),这表明这种“见到大部头的畏惧”对学生阅读经典影响甚微。

调查结果表明16.3%的受调查者认为最重要阻碍是“引导”,即缺乏相应的阅读指导,此选项被选次数仅高于“心理畏惧”项,与“书的实用性”一项被选次数相差无几,表明这两项也不是阻碍学生阅读经典的最大阻碍。

被选次数最多的是“课余时间”一项,占63%,意味着多数人认为自己阅读经典文献的最大阻碍是没时间。

查询我校各系课表得知,学生的课余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最“忙“的专业也不至于一天抽不出一个小时时间来阅读。

联系最后一题问答题的答案状况,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多而不精,造成课外活动丰富、课外时间充实的假象。

对于学校这固然是一种看起来不错的形象,然而对于学生发展,还是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学生认为课外时间不够,自然也不仅仅是学校的原因。

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自己想读书而终于没有做出合理的时间规划,终于出现”没时间“的借口。

人在犯错误后企图开脱罪责,比较常见。

由于问卷调查仍不能排除各方面的主观性,这些原因都是有可能的。

因此,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尽可能地消除阻碍,比如学校的激励以及标准、对学生的培训,比如学生自身规划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等。

“您认为看书最重要的作用是:”一项,设题目的在于了解受调查者对读书目的的认知。

根据前言中所讲,由文学的起源、发展可知,阅读虽不至于有统一的目的,却有着最直接最有效的目的,即提升自我修养。

这一题多数人(62.1%)选择了“提升素养”一项,剩余受调查者中各有一半选择了“应付考试”和“没用”两项,注意到题干中的“最”字(当然填写问卷的人可能未看清),假设受调查者认真填写了答案,那么这种情况实在是值得警醒的。

仍有大批的人认为读书最重要的作用是“应付考试”,相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造成冲击。

也仍有大批的人认为看书无用,这更是尴尬的现实。

这是我国当前教育现实情况的写照,笔者尚无好的建议,只寄希望于时间的行进和教育精神的落实。

“经典名著和由之翻拍的电影或电视剧,您更愿意:”设此题目的在于调查受调查者对于原著和电影电视剧的态度。

最多的人(54.3%)选择了“看电影”,24.2%的受调查者选择了看原著,20.1%的受调查者选择了“看电视剧”,只有1.4%的受调查者选择了“都不看”。

电影和电视剧是另外一种文学表达方式。

在表达原著作者的思想的同时不免掺杂导演自己的主观感情,甚者,原著所表达内容被横遭篡改,失去其之所以作为经典的立足点。

当然,并不是说看电影和电视剧不好,而是抱着想领略原著的目的去看其改编作品,是不恰当的想法。

读原著往往可以使人有更多元的解读,这对于思想的解放是更有益的。

“对于课堂上所涉及或推荐的经典文学原著,您通常会:”一题,旨在调查我校学生对老师推荐作品的阅读状况。

老师作为在阅历、知识方面更胜一筹的读者,推荐作品多为经典,为茫然不知所措的学生做出指点。

约一半的受调查(52.2%)者表示会“挑感兴趣的看”,18%的受调查者表示会“看大部分”这两个数字表明,我校学生对于课堂上老师推荐的文学原著还是相当重视的。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老师推荐学生阅读的方式有其可取之处。

“下列各类文学,您最喜欢:”一项,设此题旨在暗中调查学生对于中国文学的态度。

现代化以来,西方文明迅速传入中国。

中国有一套完整的古典文学体系,现当代文学良好的发展势头却遭到某些政治力量或外来力量的遏制,发展缓慢。

从调查结果来看,一半多一些的受调查者更喜欢中国文学,而中国文学的三个分类“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近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古典文学最受人喜爱。

这也从调查结果上映证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光辉历史,由于在我国大陆官方历史上把1840年后直至中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建立政权之间的时间成为近代,所以有“近代文学”一说,调查表明仍有不小一部分人(16.3%)对该时期文学有很大兴趣。

而“当代文学”一项,仅有8.5%的人选择。

当代文学发展起步晚而且饱受挫折,发展尚未成熟,是主要原因。

这道题的调查结果与我国发展的步伐相一致。

但是,由于受调查者均为中国人,而且可以判断,其中的大多数将来会生活在中国,因此,阅读中国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是很重要的。

个人素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还是“区分国籍的”。

学校多就业指导、安全讲座而少官方的文学讲座,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意义不大。

“在阅读经典文学时,您通常:”这道题,设题目的在调查受调查者的阅读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最多的受调查者(占44.4%)读经典文学“浏览情节,以看故事为目的”,32.6%的受调查者会“借助相关书评、序言了解书的内容”,20%的受调查者会“直接细读品味”,仅有3%的受调查者表示会“细读并作读书札记”。

这表明以调查样本为代表的我校部分学生阅读以“泛读”为主,极少数人会“精读”。

精读,指仔细地阅读,典出自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像这样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

”表明精读是阅读中最有效率的一种阅读方式,应予提倡。

但调查结果显示正好相反——不过这也是应当提倡精读的原因之一。

精读的方法,按照从网上找来的资料,如下:1、把经典论述的句子找出来;2、对书中的名词、概念加以界定(特别是一些关键的词);3、对该书形成的背景(或理论产生的背景)应有所了解;4、归纳出基本观点和特征;5、同类的事物要比较;6、找出理论的体系结构和逻辑关系;7、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操作、原则、步骤);8、理解典型案例;9、分析其指导意义、可应用的领域、途径;10、找出其局限性和不足;11 运用例子进行联想;12 自我思考一下假设性的问题和情况13 把已经理解过的东西用自己想法再次复述一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