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纤维素要点

合集下载

实验探究葡萄糖、蔗糖、淀粉的性质

实验探究葡萄糖、蔗糖、淀粉的性质

实验探究葡萄糖、蔗糖、淀粉的性质实验探究葡萄糖、蔗糖、淀粉的性质邢红红实验⽬的:1、通过实验证明葡萄糖有醛基2、认识葡萄糖的特征反应3、通过实验证明蔗糖中⽆醛基4、通过实验认识淀粉⽔解的条件,体验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5、认识淀粉的特征反应实验原理:1、葡萄糖是⼀种多羟基醛,分⼦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为羧基,变为葡萄糖酸,期中葡萄糖与新制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是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其中反应式:2、蔗糖属于⼆糖⽆醛基,⽔解反应⽣成1分⼦果糖和1分⼦葡萄糖,⽔解产物葡萄糖可与新制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蔗糖⽔解反应式:3、淀粉属于糖类中的多糖,也属于天然⾼分⼦化合物,淀粉在酸或酶作催化剂的作⽤下可发⽣⽔解,其⽔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其反应式: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烧杯、三⾓架、⽯棉⽹、酒精灯、玻璃棒、试管、PH试纸试剂:2%硝酸银溶液、10%葡萄糖溶液、2%稀氨⽔、10%氢氧化钠溶液、10%硫酸铜溶液、淀粉固体、20%硫酸溶液、碘溶液、蔗糖固体、⼄醇实验过程:实验步骤:(1)在洁净的试管⾥加⼊1mL2%硝酸银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加⼊2%稀氨⽔,到最初产⽣的沉淀恰好溶解为⽌(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再加⼊10%葡萄糖溶液和⼄醇(1:1)的混合溶液2-3滴,充分振荡,再滴⼊1滴氢氧化钠,不断快速振荡,直⾄出现光亮的银镜为⽌。

(2)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另取⼀⽀洁净的试管,加⼊2mL10%氢氧化钠溶液,滴加5到6滴10%硫酸铜溶液,有蓝⾊沉淀⽣成。

⽴即加⼊2mL10%葡萄糖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步骤葡萄糖与银氨溶液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填葡萄糖中有⽆醛基)(3)在⼀⽀洁净的试管中加⼊2mL10%氢氧化钠溶液,滴加5到6 滴10%硫酸铜溶液,有蓝⾊沉淀⽣成,加⼊20%的蔗糖溶液5mL,⽔浴加热观察现象。

(4)在⼀⽀洁净的试管中加⼊20%的蔗糖溶液5mL,并加⼊5滴稀硫酸。

高二化学《糖类》知识点归纳+典例导析

高二化学《糖类》知识点归纳+典例导析

糖类【学习目标】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以及糖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方法应用和重要意义;2、掌握糖类中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糖类的组成。

(1)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m(H2O)n来表示(m、n能够相同,也能够不同)、注意:对糖类的通式的理解应注意两点:①该通式只表明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并未反映糖类的结构特点。

②有些属于糖类的物质不符合该通式,如脱氧核糖C5H10O4;而有些符合该通式的物质却不属于糖类。

如乙酸CH3COOH、乳酸。

(2)从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后能够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2、糖类的分类。

(1)依照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一般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低聚糖是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mol~10mol单糖的糖类。

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

多糖是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特别多摩尔单糖的糖类。

如淀粉、纤维素等、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单糖、低聚糖、多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3)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要点二、糖类的结构和性质1、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主要存在于葡萄及其他带有甜味的水果、蜂蜜中,植物的种子、叶、根、花中,动物的血液、脑脊液和淋巴液中、(1)分子结构。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它是一种多羟基醛、(2)物理性质、葡萄糖是无色晶体,熔点为146℃,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大学糖类相关知识点总结

大学糖类相关知识点总结

大学糖类相关知识点总结糖类的分类可以按照化学结构、甜度和营养功能来划分。

按照化学结构来看,糖类主要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是由一个单糖单位组成的简单糖类,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单位组成的糖类,如蔗糖、乳糖等。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单位组成的复杂糖类,如淀粉、纤维素等。

按照甜度来看,糖类可以分为甜味糖和不甜味糖。

甜味糖主要包括蔗糖、果糖和葡萄糖;而不甜味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

按照营养功能来看,糖类可以分为可溶性糖和不可溶性糖。

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等,这些糖类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不可溶性糖主要是纤维素等,这些糖类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但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糖类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主要可以分为提供能量、构建细胞和参与新陈代谢过程三个方面。

首先,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人体摄入的食物中的糖类在消化吸收后,会被转化为葡萄糖,再通过代谢过程产生能量。

葡萄糖还可以转化为葡萄糖原,被存储在肝和肌肉中,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葡萄糖原被分解为葡萄糖,再通过代谢过程产生能量。

其次,糖类还是构建细胞的重要物质。

糖类可以通过合成脂质和蛋白质来构建细胞膜和细胞器,保护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最后,糖类还参与了多种新陈代谢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是糖代谢和糖原代谢过程。

糖代谢是指人体对碳水化合物进行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而糖原代谢是指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过程,这一过程保证了人体血糖的稳定性。

食物中的糖类含量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常见的食物中,糖类的含量主要可以分为高糖食物和低糖食物两种。

高糖食物主要包括糖果、甜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蔗糖和果糖,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糖升高,还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低糖食物主要包括蔬菜、水果等天然食物,这些食物中的糖类含量较少,摄入适量可以保持血糖稳定,还可以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此,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控制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低糖食物的摄入,保持血糖的平稳。

高二化学第七章 第一、二节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第七章  第一、二节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第七章 第一、二节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七章 第一、二节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二. 教学要求:1. 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理解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用处。

2. 理解葡萄糖的复原性、蔗糖、麦芽糖的水解反响。

3. 理解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响。

三. 重点、难点:葡萄糖、蔗糖的性质和用处。

四. 知识分析:(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 糖类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m n O H C )(2。

对通式的理解应留意:(1)该通式只说明糖类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并不反映糖类的构造;(2)该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通式,而少数物质符合通式又不是糖类。

2. 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它们的互相转化关系为:多糖水解二糖水解单糖−−−←−−−←缩聚(二)葡萄糖1. 葡萄糖的组成及构造:葡萄糖的分子式为6126O H C ,构造简式为CHO CHOH OH CH 42)(。

它是一种多羟基醛。

由于含有醛基,它跟醛类一样具有复原性。

2. 物理性质:葡萄糖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3. 化学性质(氧化反响):(1)银镜反响(用于保温瓶胆上镀银)OH NH Ag CHO CHOH OH CH 2342)(2)(+−→−∆COOH CHOH OH CH 42)( O H NH Ag 2342+↑+↓+(2)与新制2)(OH Cu 反响(检验人的尿液是否含超量的葡萄糖——检验是否患糖尿病)242)(2)(OH Cu CHO CHOH OH CH +OH CH 2−→−∆COOH CHOH 4)(↓+O Cu 2 O H 22+ (葡萄糖酸) (红色)(3)人体内的氧化反响(作为营养物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6)(6)(6)(2226126l O H g CO g O s O H C +→+mol 1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2804kJ 的热量。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课件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课件

04
蔗糖
蔗糖的化学性质
蔗糖是一种二糖,由葡萄糖和 果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化 学式为C12H22O11。
蔗糖为白色晶体,溶于水,不 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蔗糖具有旋光性,结晶蔗糖为 左旋体。
蔗糖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1 2
蔗糖的合成
在植物体内,蔗糖由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通过 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
蔗糖的分解
葡萄糖、果糖、麦芽 糖、蔗糖、淀粉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葡萄糖 • 果糖 • 麦芽糖 • 蔗糖 • 淀粉
01
葡萄糖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分子式
C6H12O6
结构简式
CH2OH(CHOH)4CHO
化学性质
具有醛基和醇羟基,可发生酯化、氧化、还原等 反应。
葡萄糖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生物合成
在植物和微生物中,葡萄糖可由 淀粉、纤维素等多糖水解而来, 也可通过糖酵解途径由甘油和丙 酮酸等简单物质合成。
糖。
果糖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在植物体内,果糖可由葡萄糖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 物之一。
在动物体内,果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果糖和蔗糖的分解。果糖在肝细胞中被摄取 并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
果糖的分解代谢主要在肝中进行,通过果糖激酶催化生成1-磷酸果糖,然后进入糖 酵解或糖异生途径。
果糖的生理作用
蔗糖在动物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供能或 合成其他物质。
3
蔗糖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
蔗糖在植物体内通过韧皮部运输到其他部位,如 根部、果实等。
蔗糖的生理作用
供能
蔗糖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之一,通过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其他物质
蔗糖可以作为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如核苷酸、多糖等。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的作用》实验要点导析 文档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的作用》实验要点导析 文档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的作用》实验要点导析1、实验成败的关键本实验的关键是蔗糖的纯度及蔗糖溶液的新鲜程度。

蔗糖是非还原糖,如果不纯,混有少量的葡萄糖或果糖,或放置时间过长,容易被微生物分解成还原糖,这样与斐林试剂共热时也能生成砖红色沉淀,使人产生错觉。

因此,实验中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要现用现配(以免细菌污染变质)。

2、两支试管均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本实验鉴定的原理是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淀粉和蔗糖没有还原性,淀粉分解的产物是麦芽糖和葡萄糖,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有还原性。

如果2号试管(注入蔗糖但未注入淀粉)也产生也砖红色沉淀,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试管不干净,残留有还原糖。

(2)蔗糖纯度不高,里面混杂有果糖、葡萄糖等。

(3)蔗糖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被溶液中的微生物分解成还原糖。

3、本实验的特点及本实验的重要启示本实验是探索类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分解是否都具有催化作用,探索酶催化化学反应的特点。

本实验给我们重要启示是:设计实验时,确定好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实验变量:淀粉酶。

因变量:淀粉、蔗糖水解的产物、水解的速率等的变化为变化的结果,即因变量。

从因变量入手推知自变量(实验变量)对其影响程度或它们之间的关系。

控制变量:淀粉、蔗糖在实验过程中的浓度和用量,淀粉酶的浓度和用量,水解过程中的温度等都为控制变量,需遵循同时等量原则,以排除控制变量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4、本实验设置1号试管的必要性本实验设置1号试管,可以进一步确认淀粉酶能够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并且对2号试管起到对照作用。

4、本实验检测底物是否水解的试剂斐林试剂可以换成碘液?由于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遇碘都不变蓝,无法判断蔗糖是否被水解。

知识讲解_糖类_基础

知识讲解_糖类_基础

糖类编稿:宋杰审稿:于冬梅【学习目标】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以及糖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方法应用和重要意义;2、掌握糖类中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高清课堂:糖类#糖类】1.糖类的组成。

(1)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m(H2O)n来表示(m、n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注意:对糖类的通式的理解应注意两点:①该通式只表明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并未反映糖类的结构特点。

②有些属于糖类的物质不符合该通式,如脱氧核糖C5H10O4;而有些符合该通式的物质却不属于糖类。

如乙酸CH3COOH、乳酸。

(2)从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后可以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2.糖类的分类。

(1)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一般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低聚糖是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 mol~10 mol单糖的糖类。

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

多糖是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的糖类。

如淀粉、纤维素等。

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单糖、低聚糖、多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3)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要点二、糖类的结构和性质1.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主要存在于葡萄及其他带有甜味的水果、蜂蜜中,植物的种子、叶、根、花中,动物的血液、脑脊液和淋巴液中。

(1)分子结构。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它是一种多羟基醛。

(2)物理性质。

葡萄糖是无色晶体,熔点为146℃,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4.2糖类教案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4.2糖类教案1

第二节糖类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构成和重要性质 ,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推、迁徙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经过研究实验,达成知识的建构。

经过合作研究,再次领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单糖、双糖、多糖的研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研究过程,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体验科学研究大的乐趣。

经过对糖类在实质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课的要点和难点1、教课要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教课难点:糖类的观点、葡萄糖的构造和性质、纤维素的酯化。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 ]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仍是让我赞叹绿叶的事业吧,她老是谦虚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

(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绿叶利用了低价的水和二氧化碳,化腐败为奇特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经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

人们每日摄入的热能中大概 75%来自糖类。

发问 ] 你今日吃糖了吗?(学生举例平时生活中的糖类物质)知识介绍 ]含糖食品与含糖量。

设问 ] 什么是糖?教材阅读 ]学生阅读教材 P79“资料卡片”。

板书 ]1、糖的观点: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部分糖切合通式 C n(H2O)m但不是全部的糖切合这个通式且切合这个通式的也不必定是糖。

2、糖的分类:单糖:葡萄糖、果糖不可以水解成更简单的糖分类二糖:蔗糖、麦芽糖1mol 糖水解生成 2mol 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水解生成很多mol 单糖小组实验 ] 学生察看葡萄糖晶体并做葡萄糖溶解实验。

糖类

糖类

3.酶 1)概念:具有催化特性的蛋白质 2)性质:具有蛋白质的通性(两性、盐析、变性、颜色反应)
催化剂: 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反应快,效率高 具有专一性和选择性
3、酶
(1)属于蛋白质 (2)特性:专一性、高效性、条件温和

下列过程中肯定不可逆的是(
A、蛋白质的盐析 C、硝酸酯的水解

B、蛋白质的变性 D、氯化铁的水解
(2)性质: ①溶于水时形成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性质 ②水解反应: 蛋白质在酸、碱或酶作用下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 酸(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全部是ɑ—氨基酸) ③能跟强酸强碱反应 ④盐析: 加轻金属盐 析出的蛋白质仍能溶于水,并不影响蛋白质的性质 ⑤变性: 在酸、碱、重金属盐、酒精、甲醛、苯酚、紫外光 照射、加热等作用下,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而凝结析出。 ⑥颜色反应: 蛋白质与许多试剂可发生颜色反应如分子中含有苯 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 ⑦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体
1、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中 什么物质最甜?什么物质不甜? 果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
2、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蔗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E.二甲酸乙二酯 F.乙酸乙酯
D.甲酸钠
3、写出蔗糖水解反应的方程式。
第二节 淀粉 纤维素
一、淀粉
1.存在:植物的种子或块根中
其中谷类含淀粉较多
C17H35 C17H35 C17H35 O C O CH2 O C O CH O C O CH2
+ 3H2O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硫 酸 3C17H35COOH 硬脂酸
CH2 OH CH OH

CH2 OH
甘油
• 肥皂的制取的原理
C17H35 C17H35 C17H35 O C O CH2 O C O CH O C O CH2

化学初三下糖类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初三下糖类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初三下糖类知识点归纳总结糖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

在化学初三下学期的学习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糖类的结构、分类、性质以及相关实验。

下面,将对这一部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糖类的基本结构糖类是由碳、氢和氧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CH2O)n。

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单糖是由3至7个碳原子构成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等;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形成,如蔗糖、麦芽糖等;多糖则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如淀粉、纤维素等。

二、糖类的分类1. 单糖:根据单糖的化学式和结构,可以将单糖分为三类,即三碳糖、五碳糖和六碳糖。

常见的三碳糖有甘露糖,五碳糖有核糖和脱氧核糖,六碳糖中的葡萄糖、果糖最为常见。

2. 双糖:根据缩合的单糖种类以及缩合方式,双糖可分为苷糖和异糖两类。

苷糖是由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的苷闻基缩合而成的,如蔗糖、乳糖等;异糖常见的有麦芽糖。

3. 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

根据缩合方式和组成结构,多糖分为淀粉、糖原、纤维素和壳聚糖等。

淀粉和糖原是由α-葡聚糖分子缩合而成的,纤维素和壳聚糖则是由β-葡聚糖分子缩合而成的。

三、糖类的性质1. 糖类的溶解性:大多数单糖和双糖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而多糖则需要经过水解反应后才能溶解。

2. 醇类性质:糖类具有醇类和醛酮类的性质。

例如,单糖可以发生还原反应,还原性强的单糖又称为还原糖。

3. 甘甜性:糖类具有甘甜的味道,不同的糖类具有不同的甘甜程度。

4. 沸点和燃点:糖类的沸点较高,而燃点较低。

在燃烧过程中,糖类会失去水分,产生焦炭。

5. 餐前血糖:人体食用含糖食物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会升高,形成餐前血糖。

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四、实验示例1. 确定糖的类型:利用苏丹红胺的染色反应,蔗糖呈现红橙色,麦芽糖呈现深红色,葡萄糖和果糖则不发生着色反应。

2. 测定还原糖的含量:利用费林试剂,可以将还原糖氧化成蓝色溶液,并通过比色计测定吸光度,进而推算还原糖的含量。

糖类基础知识点总结

糖类基础知识点总结

糖类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糖类的分类糖类是一类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三大类。

单糖是由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分子组成的,例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酶反应而形成的,例如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等。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酶反应而形成的,例如淀粉(由α-葡萄糖分子组成)、纤维素(由β-葡萄糖分子组成)等。

二、糖类的结构糖类的分子结构包括碳、氧、氢三种元素,通常以化学式(CH2O)n 表示,其中 n 为一个整数。

单糖的分子结构主要由一个环状的六碳或五碳骨架构成,它们的结构不同主要取决于羟基的位置。

双糖和多糖则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酶反应而形成,它们的分子结构通常比较复杂。

三、糖类的代谢糖类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消化、吸收和利用三个过程。

在消化过程中,食物中的淀粉和糖类会被唾液和胃液中的酶分解为单糖,然后在小肠中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在吸收过程中,单糖通过小肠黏膜上的细胞膜转运蛋白被吸收到血液中,然后在利用过程中,单糖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酶反应被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四、糖类的应用糖类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生物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糖类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甜味、口感和保存时间,同时也被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

在医药工业中,葡萄糖和果糖等单糖被用于制备口服补液和输液等,而多糖则被用于制备口服补液和糖皮质激素等。

在生物工业中,糖类被用于生物发酵和细胞培养等,例如利用葡萄糖作为细胞培养基的碳源。

总之,糖类是一类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它们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生物工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对糖类的分类、结构、代谢和应用等方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糖类基础知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高二化学糖类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糖类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糖类【本讲主要内容】糖类1. 葡萄糖和蔗糖的重要性质2. 淀粉和纤维素的重要性质【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了解糖的组成和分类:糖含义:碳水化合物并不是所有的糖均符合此式如鼠李糖符合此式的也未必是糖如甲醛(故该名称早已失去原来的意义)分类(根据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多少决定)单糖:葡萄糖果糖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 H OC H OCH On m()261252⎧⎨⎪⎪⎩⎪⎪⎧⎨⎪⎩⎪⎧⎨⎪⎪⎪⎪⎪⎪⎩⎪⎪⎪⎪⎪⎪2. 掌握葡萄糖的结构(多羟基、醛基)和性质(还原性),了解葡萄糖的用途: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结构简式官能团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生理氧化反应C6H12O6(s)+6O2(g)→6CO2(g)+6H2O(l)+放热②与银氨溶液反应③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还原反应(3)酯化反应(4)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的反应主要用途①营养物质②制药③制糖果④制镜或热水瓶胆镀银制法3. 蔗糖、麦芽糖性质的比较:(1)蔗糖和麦芽糖4. 了解淀粉和纤维素的重要性质,重点掌握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解题方法指导】例1. 对于糖类化合物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B. 是碳和水的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C. 有甜味的物质D. 一般是多羟基的醛或多羟基的酮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解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应是烃类的含氧衍生物,烃类的含氧衍生物有许多种,如醇、醛、羧酸、酯等,从糖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分析,糖类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含碳、氢、氧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的一类,所以,A的说法不正确。

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但是,碳水化合物绝对不是碳和水的化合物,虽然糖类化合物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 n(H2O)m这只是说明了这类化合物的组成,并不能表示这类化合物的结构。

B不正确。

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有的物质属于糖类,但不一定有甜味。

例如淀粉和纤维素。

糖类鉴别

糖类鉴别

糖类鉴别还原性糖种类: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醛基)、果糖(α-羟基酮)、半乳糖(醛基)、乳糖(半缩醛还原糖)、麦芽糖(半缩醛还原糖)等。

非还原性糖有蔗糖、淀粉(遇碘Ι2变蓝)、纤维素等。

还原性糖概念: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果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酮基,乳糖和麦芽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故它们都是还原糖。

第二步,由于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乳糖这四种都是还原性糖,而蔗糖、淀粉是非还原性糖,所以用斐林试剂、班氏试剂、银氨溶液就能鉴别分类出其中有特征反应的四种还原性糖,另两种没有特征反应的为蔗糖、淀粉,而淀粉与蔗糖用碘水就能鉴别了,遇碘变蓝的为淀粉。

另一种就为蔗糖。

第三步,对葡萄糖(醛基)、麦芽糖(半缩醛还原糖)、果糖(α-羟基酮)、乳糖(半缩醛还原糖)这四种物质的鉴别,两种方法:(1)将这四种物质的水溶液分别加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果糖,因为果糖会与Ca(OH)2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而其他三种糖没有这种现象发生。

(2)用溴水鉴别,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都含有醛基)能使溴水褪色,与溴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糖酸,而果糖是酮糖(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醛糖),在酸性条件下不能被溴水氧化,所以不能使溴水褪色。

第四步,将一定量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分别与水混合,由于乳糖在冷水(常温下)溶解度很小,加水搅拌后不能完全溶解,所以混合后浑浊的就是乳糖,能完全溶解形成透明溶液的为另两种。

第五步,两种方法:(1)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麦芽糖分别与H2在镍的催化下加热反应,消耗的H2多的为葡萄糖,少的为麦芽糖。

(2)葡萄糖、麦芽糖二者与苯肼反应,形成糖脎,成脎较快的为葡萄糖,成脎较慢的为麦芽糖。

最后补充说明一下:淀粉和乳糖在冷水(常温即可)中溶解度都较小,一开始就可以将他们与另外四种易溶的糖区分开。

吐伦试剂又称银氨溶液,有效成分为[Ag(NH3)2]+ ,弱氧化剂,只氧化醛和α-羟基酮,不氧化其他酮和C=C。

葡萄糖介绍——精选推荐

葡萄糖介绍——精选推荐

糖类化合物亦称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

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

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型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

此外,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

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糖类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H和O的比例通常为2:1,与水分子中的比例一栗,可用通式Cm(H2O )n表示。

因此,曾把这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

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化合物按其构造和性质应属于糖类化合物,可是它们的组成并不符合Cm(H2O )n 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等;而有些化合物如乙酸(C2H4O2)、乳酸(C3H6O3)等,其组成虽符合通式Cm(H2O )n,但结构与性质却与糖类化合物完全不同。

所以,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并不确切,但因使用已久,迄今仍在沿用。

从化学构造上看,糖类化合物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缩合物。

糖类化合物可根据能还被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情况分为三类。

单糖: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如葡萄糖、果糖等。

二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能水解生成许多分子单糖的糖。

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糖类常根据其来源而用俗名。

第一节单糖单糖一般是含有3-6个碳原子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最简单的单糖是甘油醛和二羟基丙酮。

按碳原子数目,单糖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等。

自然界的单糖主要是戊糖和己糖。

根据构造,单糖又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多羟基醛称为醛糖,多羟基酮称为酮糖。

例如,葡萄糖为己醛糖,果糖为己酮糖。

单糖中最重要的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是葡萄糖等。

一、单糖的结构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分子中含五个羟基和一个醛基,是己醛糖。

其中C-2,C-3,C-4和C-5是不同的手性碳原子,有16个(α4=16)具有旋光性的异构体,D-葡萄糖是其中之一。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 有机化学物质 第二节 糖类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 有机化学物质 第二节 糖类

第二节糖类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3.知道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1.通过宏观实验认识糖类的性质,结合糖类的分子结构,从微观化学键的变化理解糖类性质的本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从蔗糖、淀粉的性质出发,依据探究目的,改进实验装置,优化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对水解反应产物减产和水解程度进行探究。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3.通过葡萄糖的氧化反应、淀粉的水解反应,认识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概念: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3.通式:大多数糖可用通式C n(H2O)m表示。

4.分类类别单糖二糖多糖概念不能水解的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 mol单糖的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n(n>10)摩尔单糖的糖代表物及分子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C6H12O6C12H22O11(C6H10O5)n式【教材二次开发】从教材资料卡片“糖的相对甜度”的表格数据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糖?提示:不是。

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

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如甜蜜素、糖精有甜味。

二、葡萄糖和果糖类别葡萄糖果糖分子式C6H12O6C6H12O6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无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化学性质①能和酸发生酯化反应②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③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④与H2加成生成醇①能和酸发生酯化反应②与H2加成生成醇相互关系互为同分异构体用途用于制镜、糖果、医药等行业主要用于食品工业【情境思考】糖是人体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糖类物质及其产物广泛存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例如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制镜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第二节 糖类(知识点归纳+例题)

第二节 糖类(知识点归纳+例题)

第二节糖类[学习目标定位] 1、熟知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学会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2、明白常见的二糖(麦芽糖、蔗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淀粉的检验方法。

1、糖类组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组成大多能够用通式C m(H2O)n表示,过去曾称其为碳水化合物。

2、依照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1)单糖:凡是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2)低聚糖:1mol低聚糖水解后能产生2~10_mol单糖,若水解生成2 mol单糖,则称为二糖,重要的二糖有麦芽糖、乳糖和蔗糖等。

(3)多糖:1 mol多糖水解后能产生特别多摩尔单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3、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探究点一葡萄糖与果糖1、实验探究葡萄糖分子组成和结构,试将下列各步实验操作得出的结论填在横线上:(1)取1、80 g葡萄糖完全燃烧后,只得到2、64 g CO2和1、08 g H2O,其结论是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且最简式为CH2O。

(2)用质谱法测定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计算得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3)在一定条件下1、80 g葡萄糖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的质量为3。

90 g,由此可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

(4)葡萄糖与氢气加成,生成直链化合物己六醇,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分子内含有碳氧双键、(5)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是CH2OH(CHOH)4CHO、2、依照下列要求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支洁净试管中配制2mL银氨溶液,加入1 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并在水浴中加热。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H(CHOH)4CH O+2Ag(NH3)2OH错误!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药剂学重点 辅料知识点归纳总结

药剂学重点    辅料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片剂四大辅料①填充剂:淀粉、蔗糖、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可压性淀粉)、无机盐类、甘露醇记忆口诀淀粉蔗糖和糊精混合使用防松散乳糖微晶预胶化粉末直接可压片注意:微晶具有多功能,填充干黏和崩解。

第一句:淀粉、蔗糖和糊精,三者通常混合使用,而且混合使用还可以防止片剂松散;第二句:乳糖、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可用作粉末直接压片;第三句:微晶纤维素具有多种功能,可作为填充剂、干黏合剂和崩解剂使用。

口诀包括了所有的填充剂及重要填充剂的功能。

②黏合剂:淀粉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甲基纤维素(MC)、乙基纤维素(EC),其他:聚维酮(PVP)、明胶、聚乙二醇(PEG)注意:黏合剂大多都属于纤维素类③崩解剂: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CMS-Na,高效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泡腾崩解剂[碳酸氢钠(小苏打)和枸橼酸]记忆口诀崩解淀粉羧淀钠低代交联小苏打含义:羧淀钠—羧甲基淀粉钠;低代—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小苏打—泡腾崩解剂④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月桂醇硫酸镁、氢化植物油。

注意:辅料的英文缩写。

M多代表甲基E多代表乙基P多代表丙基、也代表“聚”H多代表羟基C 在前面的时候多代表羧基在最后出现多代表纤维素二、片剂薄膜包衣材料胃溶型: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维酮,PVP)、丙烯酸树脂Ⅳ号、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肠溶型:醋酸纤维素钛酸酯(CAP)/邻苯二甲醋酸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钛酸酯(HPMCP)、丙烯酸树脂类(Ⅰ、Ⅱ、Ⅲ)水不溶型: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记忆口诀胃溶羟丙甲维酮肠能加个钛酸酯(P)乙基乙酸都不溶胃溶羟丙甲维酮:胃溶型的包括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和聚维酮;肠能加个钛酸酯:肠溶型的名字后面有钛酸酯。

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二节 糖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二节 糖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二节 糖类[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一、葡萄糖与果糖 1.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1)概念糖类是□01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糖类是由□02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

大多数糖类化合物都可用通式C m (H 2O)n表示,故最早将其称为“碳水化合物”,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糖分子中的氢和氧原子的个数比都是2∶1。

(3)分类2.葡萄糖和果糖 (1)物理性质(2)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二、蔗糖与麦芽糖从结构和组成上看,蔗糖和麦芽糖互为□04同分异构体。

三、淀粉和纤维素1.淀粉2.纤维素1.(1)糖类的通式都是C m(H2O)n吗?(2)符合通式C m(H2O)n的有机物都属于糖类吗?提示:(1)不一定。

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大多数都可用通式C m(H2O)n表示,m与n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正整数。

但并非所有的糖都符合通式C m(H2O)n,如鼠李糖(C6H12O5)。

(2)不一定。

例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的分子式可分别改写为C(H2O)、C2(H2O)2,但它们不是糖,而分别属于醛和羧酸。

2.糖类的还原性是指糖类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反应。

若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不与新制的Cu(OH)2反应,则该糖不具有还原性,为非还原性糖。

蔗糖和麦芽糖分别属于哪一类?提示:蔗糖分子中不含有醛基,属于非还原性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属于还原性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通式都为(C6H10O5)n,二者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提示:淀粉和纤维素分子通式中n值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一、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和工业制法(1)加成反应CH 2OH(CHOH)4CHO +H 2――→Ni△CH 2OH(CHOH)4CH 2OH(2)氧化反应①银镜反应: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CH 2OH(CHOH)4COONH 4+2Ag↓+3NH 3+H 2O 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CH 2OH(CHOH)4CHO +2Cu(OH)2+NaOH ――→△CH 2OH(CHOH)4COONa +Cu 2O↓+3H 2O ③生理氧化反应: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 ΔH =-2804 kJ·mol -1④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糖类教案及反思

糖类教案及反思

糖类教案及反思《糖类》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课时划分:二课时第一课时[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演讲]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只要走进大自然无论是公园、农田、森林、草原,还是崇山峻岭,江河湖海,你们就会发现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

生命要为生存而感激太阳,同时也要感谢把能量转化为生命物质的化学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

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课]我们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板书] 第一章化学与生活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设问]如果有人问“今天你吃糖了吗?”你将怎样回答?[回答]学生讨论后回答:吃糖了,因为淀粉就属于糖类。

[讲述]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糖类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动物(包括人)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糖类的分解。

我国居民食物构成中大约75%来自糖类,淀粉就属于糖类,淀粉就属于糖类。

[资料]表1—1含糖食物与含糖量[设问]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谁来回答什么是糖?哪些物质属于糖? [学生讨论] 回答: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物,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同步检测十三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Ag 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1.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A.在糖类中含碳原子数最少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C.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醛基D.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B解析:糖类分类的依据是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据此把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2.医院里检查糖尿病患者的方法是向病人尿液中加入Cu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加热后产生了砖红色沉淀,说明病人的尿液中含有A.脂肪B.葡萄糖C.乙酸D.蛋白质答案:B解析:加入CuSO4和NaOH共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中有醛基,只有B选项符合。

3.下列关于葡萄糖和蔗糖相比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们的分子式不同,蔗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B.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C.蔗糖能水解,葡萄糖不能水解D.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蔗糖分子不含醛基答案:B解析:葡萄糖中有—CHO,而蔗糖中不含此官能团。

若为同系物必须符合:①含有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相同;②含碳原子个数不同,B选项中两物质不符合同系物的条件,故二者不是同系物。

4.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因为都是多糖,所以都有甜味B.虽然具有相同的化学式(C6H10O5n,但由于n值的不同,所以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C.两者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D.两者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答案:A解析:一般单糖和二糖具有甜味,而多糖无甜味;二者的化学式虽然表面上相同,但实际上n值不同,因此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二者都是天然存在的高分子化合物,故答案为A。

5.下列有机物中不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A.苯甲酸 B.苯甲醛 C.苯甲醇 D.纤维素答案:B解析:能发生酯化反应的物质需含有官能团—OH或—COOH,B中结构简式为,无—OH或—COOH,故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B.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能用来消毒饮用水C.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的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答案:A解析:A中淀粉水解生成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先水解生成麦芽糖;B中福尔马林有毒,所以不能用来消毒饮用水;C、D的说法是正确的。

7.乳糖是一种二糖,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半乳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乳糖的分子式为A.C6H12O6 B.C18H30O15C.C12H24O12 D.C12H22O11答案:D解析:由于乳糖是一种二糖,因此有:乳糖+H2O―→C6H+C6H,根据原子守恒,很容易得出乳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8.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淀粉 B.硬脂酸C.聚乙烯 D.硝化纤维答案:A解析:硬脂酸虽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属于高分子;聚乙烯和硝化纤维都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9.下列物质,属于糖类的是答案:B解析: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只有B项符合。

10.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③淀粉;④甲醛;⑤丙酸;⑥乳酸(α-羟基丙酸;⑦乙二醇;⑧乙酸。

其中,符合Cn(H2Om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A.②③④⑥ B.②④⑥⑧C.①③④⑦ D.②④⑤⑧答案:B解析:①③为糖类,因此A、C两项排除;剩余几种物质分别表示出分子式,然后观察得出只有B项符合。

11.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试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蔗糖本身有还原性B.蔗糖被还原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答案:D解析:蔗糖本身为非还原性糖,分子中无醛基,由于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有部分水解生成葡萄糖,所以能发生银镜反应。

12.有下列物质:(1丙酸甲酯,(2甲酸丙酯,(3葡萄糖,(4氯乙烷,(5麦芽糖,其中既可以进行水解反应又可以进行银镜反应的是A.(1(3(5 B.(2(4(5C.(2(5 D.(3(4(5答案:C解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中必须含有醛基,在所给物质中只有甲酸丙酯、葡萄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故能发生银镜反应,但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13.下列各类物质水解后的最终产物是纯净物的是①酯类②卤代烃③麦芽糖④蔗糖A.全部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答案:D解析:酯类水解产物为酸和醇(或盐和醇;卤代烃水解产物为HX和醇;蔗糖水解为葡萄糖与果糖;只有麦芽糖水解为纯净物葡萄糖,故答案选D。

14.能用同一实验原理来解释的是A.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NH4Cl晶体、晶体碘受热都会气化C.福尔马林、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都有红色沉淀生成D.乙烯能使溴水褪色,焦炭能使有色气体褪色答案:C解析:A中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为化合性漂白,而Cl2溶于水生成HClO,是氧化性漂白;B中NH4Cl晶体受热分解,晶体碘加热升华;C中都表现“—CHO”的性质;D中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焦炭使有色气体褪色是吸附作用,是物理过程,故选C。

15.将1mL甲醛蒸气溶于12mL乙酸后,再加入12g甲酸甲酯和1g乳酸(α-羟基丙酸,所得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40% B.44%C.55%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别整理出几种物质的分子式,不难发现几种物质具有相同的最简式CH2O,因此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00%=40%。

16.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取加热至亮棕色的纤维素水解液少许,滴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证明产物为葡萄糖B.利用FeCl3溶液鉴别苯酚溶液和甲醇溶液C.利用能否与乙醇发生反应鉴别乙酸和硝酸D.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中滴入碘水鉴别淀粉的存在答案:B解析:纤维素水解时用的是较浓的硫酸作催化剂,在与新制Cu(OH2反应前,应先加强碱中和硫酸,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检验葡萄糖是否存在;而乙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酸既可以是无机含氧酸也可以是有机酸,因此无法区别乙酸和硝酸;而苹果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充分作用下,可迅速水解完全,加碘水时不会出现蓝色。

利用FeCl3溶液可以鉴别苯酚溶液(形成紫色溶液和甲醇溶液。

17.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反应,为测定淀粉发生水解的程度所需的试剂是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Cu(OH2悬浊液④碘水⑤BaCl2溶液A.①⑤ B.②④C.①③④ D.①②答案:C解析:淀粉在稀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后,要测定其水解程度,必须同时检验是否有淀粉和葡萄糖存在于溶液中。

要检验淀粉的存在,可利用淀粉遇I2变蓝色这一性质,用碘水检验。

而要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可利用葡萄糖中含有—CHO,用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但由于淀粉水解液中有H2SO4,必须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其中的H2SO4然后再检验。

故答案为C。

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纤维素的水解难于淀粉的水解B.碘化钾溶液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C.多糖一般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用淀粉制酒精仅发生了水解反应答案:D解析:淀粉在稀酸存在下加热即能水解,而纤维素在稀酸存在下还需加压、加热或用较浓硫酸时才能水解,可见纤维素比淀粉更难水解;碘化钾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色,只有碘单质才能使淀粉变蓝色;用淀粉制酒精的过程为:,反应①是水解反应,而反应②则不是水解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8分19.(4分做蔗糖水解实验:在试管内加入少量的蔗糖溶液,再加3~5mL稀硫酸,小心煮沸几分钟后冷却取少量冷却液加入装有新制Cu(OH2悬浊液的试管中加热到煮沸,无红色沉淀生成,简要说明实验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蔗糖水解是在酸性溶液中进行,一般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醛基是否存在的还原性实验条件必须是在碱性溶液中,要得到正确结果,必须先把水解时过量的酸用碱中和且碱要过量。

而此实验中未把H2SO4中和,因此实验失败20.(6分某白色固体,其分子中H、O原子个数比为2∶1,H原子数比C原子数多10,0.1mol该物质经浓硫酸在低温下脱水后,所得焦炭经洗涤、干燥后,质量为14.4g,该物质的溶液能和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而生成砖红色沉淀。

则该物质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名称为________。

答案:(1C12H22O11(2麦芽糖解析:设该固体的分子式为C2x-10H2xOx,根据题意可得C2x-10H2xOx~(2x-10C,故根据题中数据可得0.1mol×(2x-10=14.4g/12g·mol-1=1.2mol,解得x=11,则分子式为C12H22O11,因其能直接与新制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故为麦芽糖。

21.(14分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部分生成物略。

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C的电子式__________。

(2比较Y与Z的原子半径大小:_____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举出该反应的一个应用实例__________。

(4已知F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并放出无色气体。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u2(OH2CO3[Cu(OH2·CuCO3]或CuCO3(2C O(3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医学上可用这个反应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4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解析:从题图中寻找突破口,E与葡萄糖生成砖红色沉淀F,则E应为Cu(OH2,而B中含Cu2+,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L为棕黄色溶液,由此可推出:M应为Cu,L为FeCl3。

G为黄绿色气体,则为Cl2,K为浅绿色,则为含Fe2+的溶液。

X的原子半径最小,则为H,D为非可燃性气体,可推知为CO2,C和O的最外层电子之和刚好为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