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复习提纲(版本二)

中国文学史复习提纲(版本二)
中国文学史复习提纲(版本二)

中国文学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神话传说

它包括神话与传说两个部分。一个偏重于指关于人神起源万物初始的来历,一个偏重于口头流传的关于世界来源及英雄故事的说法。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传说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2、《楚辞》

“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3、乐府

原指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魏晋六朝时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乐府始于秦,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

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4、《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5、唐传奇

小说体裁之一。始自晚唐裴鉶的《传奇》一书,其情节奇特神异,一般用以指称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如《南柯太守传》《长恨歌传》《李娃传》等。

唐传奇艺术构思奇异新颖,寓于变化,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6、散曲

散曲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在体裁上分为小令和套数两大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等。

7、公安派

明代后期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代表的诗文创作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的文学发展观,主张“性灵说”,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开拓了我国小品文的新领域。

8、谴责小说

中国旧体小说的一种﹐指清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的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二、简答

1、曹操诗歌的艺术风格

1、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造的全盛局面。

借古题写新事,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却用悲凉苦恨之调。

2、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特别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有政治领袖人物

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大抒情浓郁,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慷慨,气韵沉雄。如《短歌行》写得高远阔大,有君临天下之气度,与坚若磐石的信心和意志,能激发起读者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1、创作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空明境

界和宁静之美是他山水田园诗艺术结晶

2、诗中表现丰富色彩,常蕴涵佛理禅趣。晚年思想接近南宗禅,以禅入定,由定

生慧.将禅的静默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

3、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主题(爱情、祸乱)

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

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双重主题,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

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

4、白居易《琵琶行》的叙事结构

1、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2、以情动人:

3、画面精采:

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绝妙的“有声画”,画面非常精采。

4、叙事抒情水乳交融:

5、形象类比,抒情言志:

6、结构谨严:

诗从“送客”起笔,继而写了“寻声”,“邀弹”、“询问”、“诉衷”、“感慨”等一系列互相关联,层层推进的情节。这些情节分则各为一个场面,合则是一篇完整、和谐的诗篇。

5、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1、前期,李煜词用浅显的语言、完整连贯的结构来抒情,意向较少,而且选择

的是日常习见植物,在比喻、象征的关系上,表现出新奇而又巧妙的想象力。

2、后期,多为由个人特殊的经历中体验到的更具普遍意义的“人生仇恨”,具有

一种为人类的生存感到悲哀的内涵。

3、李煜词抒情的热烈感人,多是直率地倾吐情怀,将人生的悲哀、痛悔充分的

展示于文字中。其语言清新自然,没有过分的雕琢、过分的罗列。选择恰当的一项使抽象的情绪化为可见可感的形象,造就透明的、和谐完整的意境。

6、元杂剧的体制构设四折一楔子

1、“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本一般由

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

2、元杂剧就其性质来说是一种歌剧,它的核心部分是歌词。通常限制每一本由

正旦或正末两类角色中的一类主唱。

3、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外、杂五大类,将剧中人物分为若干类型,以便

于带有程式化的表演。

7、南戏的体制构设

1、南戏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于故事情

节比较曲折,剧本一般都是长篇,数倍于杂剧。

2、南戏运用南方曲调,韵律、宫调均无严格规定。南曲柔媚婉转的特点使南戏

更适于演唱情意缠绵、脂粉气较重的故事。

3、南戏的脚色主要有生、旦、净、末、丑、外、贴等七种,演唱的方式比较自

由,富于变化,各种上场的角色都可以唱,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这种演唱方式比杂剧一人主唱的形式要合理得多,更有利于表达复杂的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

8、《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塑造

1、猪八戒的形象代表着人性贪恋实实在在的世俗享乐的一面。对他来说,拥有

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受用的食物是重要的,他也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他的人生哲学与取经这一趋向理想主义和精神至上原则的行动有天然的冲突。

2、猪八戒即便有很多毛病,仍属于“好人”的队伍,对他的嘲谑也是善意的。

因为他的毛病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弱点的放大。作者通过瑰奇的想像、大胆的夸张、绝妙的讽刺和细腻的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了猪八戒贪恋的形象。

9、《三言》所表达的思想观念

1、书名公开标榜了其宗旨在于提供人生经验与道德教训,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常

常站在社会与传统道德的立场对读者发出劝诫与警告;

2、作者又常站在个人的立场来说话,要求尊重人的感情,肯定人们按照自身抑

郁追求生活幸福的权利。

10、《桃花扇》戏曲结构与人物塑造

1、戏曲结构:剧情“起伏转折”,“独辟蹊径”,出人意料而不落陈套,“脉络连

贯”,紧凑却不“东拽西牵”。剧情复杂,高潮迭起,始终保持紧张的气氛。剧中以桃花扇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串联纷繁错综的情节,结构多有巧妙之处。《桃花扇》打破了习见的大团圆结局,成为古代戏曲史上唯一一部完整的悲剧。

2、人物塑造:

女主角李香君:作者将她放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来刻画,并借以表达某种道德理想,有些情节不免夸张。其美丽、聪慧和勇毅的个性显得颇有光彩。《守楼》一出,李香君血溅桃花扇,写她在强暴的外力压迫下宁死不屈,不仅是普通意义上所谓忠贞的表现,更闪烁着人格尊严高于生命的人性光辉。

阮大铖:剧中既写了他的阴险奸猾,也注意写他富于才情的一面

杨文骢:边缘性的人物,能诗善画,风流自赏,八面玲珑,政治上没有原则,却颇有人情味。

三、论述题

1、《诗经》“国风”中的情感表达

1、由时光流逝而唤起的生命意识。《蟋蟀》及时取乐。《山有枢》在死亡的阴影

下,人们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2、青春年华里男男女女的相悦相恋《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3、咏唱迷惘感伤、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不完美的婚姻,夫妻间感情生活。(弃妇)《卫风氓》《邶风谷风》

反应弃妇的痛苦,指斥男子的无情。

5、反映战争和劳役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普通士兵的角度来表现他们的遭遇和

想法,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是主调。《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6、政治批评和道德批评。反映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

《魏风伐檀》

2、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

1、钟嵘《诗品》“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即:生机勃发、情感丰沛和艺术表现

的精致华美。

2、曹植的诗把文人文学的传统与汉乐府的特点结合了起来,既吸取了民间歌谣

的长处,又改变了它单纯朴素的面貌。其诗歌总体上均有注重精致华美的特点,对结构、意象、修辞都很讲究。《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高旷激越的意象暗示了作者激荡不平的心境和险象环生的处境,给全诗笼罩了一片特定的情感氛围。

3、其诗歌的语言往往有鲜明的色泽,而且已经注意到工整和精炼。一些对仗句

讲究炼字。《赠丁仪》“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依”“飘”相对,前静后动。

4、较多的自然景物描写。

3、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

他的诗歌极富于想象力。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

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

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

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4、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1、杜甫诗中的感情多是在理智的控制下成为曲折而有力度的涌动,常是苦心寻

求恰当合度的表达,注重艺术技巧的创新,尝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

2、在诗歌语言的运用上大力开拓,尽力向精丽巧致和粗拙鄙俗两端伸展,从而

获得广阔的空间。杜甫经常使用看上去粗俗的口语或简陋的散文化句式,如“楼头吃酒楼下卧”《狂歌行》等。

3、其意象构造向壮阔浑浩与纤巧细微两端伸展。前者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

夜浮”《登岳阳楼》,后者如《雨不绝》等。

4、其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及写景与抒情的结合有新的特点。诗中的自然景物在

一定程度上意象化了,甚至完全依照主观情绪营造景色。其诗中写景与抒情结合的表现较前人显得更为丰富多变。

5、在声律、节奏方面有精深的讲究。常打破定式,形成所谓“拗句”乃至“拗

体”。

6、杜诗众体皆备,且多有创新,而五七言律诗成就尤高。他的乐府诗摆脱了六

朝以来模拟剽窃、陈陈相因的俗套。如《兵车行》、丽人行和三吏三别等都是根据内容的需要自拟新题无复依傍,为乐府诗的发展开拓新路。

5、柳永词的情感表达及艺术特色

(简要整理)P210-212

情感表达:1、女性与男女之情。歌妓对平常的世俗生活与诚挚爱情的渴望;

2、与情人的告别。

艺术特色:1、以抒情的活泼、袒露与充分为特征,采用了许多新曲调和多用长调词。

2、写过多篇描绘都市繁华景象的词作,反映出他所染受的市民意识。

3、成熟地运用了长调词适于铺述、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特点,在词中融抒情、

叙事、写景于一体并能比较细致加以展开。

4、课外阅读:(1)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

第二,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

第三,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

(2)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

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

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

(3)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

(4)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

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词才具备了和传统雅词分庭抗礼的资格。

6、《西厢记》中的人物个性(张生、崔莺莺、崔夫人、红娘)

王实甫的《西厢记》善于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其获得艺术上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对张生、莺莺和红娘的性格刻画上。

1、张生(志诚痴儿):虽是一介,但却能不顾门第的悬殊,十分勇敢地追求相国

小姐,一见到意中美人就把功名抛置脑后,执迷不悟,把一场自由恋爱搞得轰轰烈烈。

2、崔莺莺(热烈追求爱情),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出身名门,可她风情和作派

却不象淑女。一方面对于男女自由恋爱有一种本能的渴望,希望有人爱自己,自己也去爱别人,她对张生的爱是很主动、大胆的,敢于突破禁区。另一方面,作为名门的小姐,她又得时时顾及自己的身份,有时显得心口不一、优柔寡断,需要红娘从旁助一臂之力。

3、红娘,是剧中最光彩的人物。虽出身低贱,却显得比女主人更有主见,而且

机智、泼辣。富有正义感,为张、崔的自由恋爱穿针引线。在两人的婚事遭到老夫人反对时,她挺身而出,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又巧妙地将老夫人制服。她的名字成了那种不计个人得失而乐于成全他人的助人者的象征。

7、《红楼梦》的思想价值

1、少年充满感性的生活注定要被成人世界的规则所破坏家庭对少年的压力与社

会施加给其一般成员的压力成正比,而一个少年已形成的个性距社会标准愈远,则遭遇的改造力量愈强。人在成长的过程里是因为进入社会规范的需要而不断丧失自我,这是人性的一种处境。

2、美的东西都是脆弱易碎的。《红楼梦》充满了美的毁灭,这种毁灭昭示人们所

生活的世界粗鄙而肮脏,他对于美的事物而言是悲剧舞台;但《红楼梦》却又充满了对梦的怀想,这种执着的怀想在哀伤中表达着不能泯灭的人生渴望,它给人留下了深长的感动。

3、《红楼梦》以前所未有的真实性描绘出一个贵族世家的没落,揭示出豪门士族

的无法无天和封建法律对于他们的无效。

4、他有诗意的浪漫情调,又有深刻的写实力量;渗透了以世俗人生为虚无的哲

学与宗教意识,却又令人感受到对生命不能舍弃的眷爱。

5、课外联系:小说中最重要的三层意蕴:一是家族在腐败中走向破落,繁华成

空;二是个人的禀性趣味与家族和社会的要求相背离,以至人生失落,无所归依;

三是回顾如梦人生时,唯一值得怀念的,是一群“闺阁女子”,因此最令人悲悼的,也就是她们的悲剧命运。在特定的环境和遭遇中,当个人的价值难以实现甚

至无法确定时,在异性中追求感情的满足,并通过对爱情的体验乃至幻想来感受生命的美好,这是古今中外文学反复描述的人类生活现象。《红楼梦》正如书名所提示的,是写了一场由女性的光彩所映照着的人生幻梦;又正如作者以“悼红轩”为书室名所提示的,是写了对由女性所代表的美的毁灭的哀悼。但是,《红楼梦》却不能简单地视为言情小说。女性的美好、爱情的可贵,正是作为以男性为代表的社会统治力量和正统价值观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所谓“美的毁灭”,也不仅是难以预料的命运变化所致,而更多的是由于后者对前者的吞噬。在描写爱情故事的同时,作者反映了广大的社会生活面和深入的人生体验,表现了不同人生价值观的冲突,从而赋予这部小说以深刻的意义。

8、《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塑造

全书以一种精雕细刻的精深,描绘出上百个来自社会不同阶层、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无不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刘姥姥:为生活所迫而而借着“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跑到贾府打抽丰,心甘情愿以装痴弄傻的表演供贾母等人取乐,极似戏曲中的丑角,然而仔细读来,却处处有她的智慧、世故和辛酸。

婢女:作者以深刻的同情心和对少女特有的虔诚,刻画了许多比女的美好形象,写出了她们在低贱的地位中为维护自己作为人的自由与尊严的艰难努力。

林黛玉:聪颖而多病,容易自伤,在贾府里既是一个“外人”,有深得长辈怜爱,其过敏的自尊心和伶俐尖刻的言谈正是由上述因素促成。因为缺乏安全感,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在与宝玉悄悄地恋爱中,总是警惕而多疑,不断要求得到保证,使爱情故事始终蒙着哀伤的阴影。

薛宝钗:生长于一个缺乏男性支撑的富贵人家,明智、早熟、洞悉人情,注重实际利害。

王熙凤:“体格风骚”,玲珑洒脱,机智权变,心狠手辣,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

在支撑贾府勉强运转的同时,尽量地为个人攫取利益,放纵而又不露声色地享受人生。最终,加速了贾府的沦亡并由此淹没了自己。这是《红楼梦》中写得最复杂、最有生气而且最新鲜的人物。

(完整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试题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 )、( )、( )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 )》、徐陵的《(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 )、 ( )。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 三.简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 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写时事。 4、《(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代

2014《中国文学史专题二》作业一答案

1. 杜甫传世之作(A )集中体现了杜甫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 句,借花鸟之感时、恨别,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深哀巨痛。 A. 《春望》 B. 《哀江头》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兵车行》 满分:2 分 2. (C )是杜甫诗歌创作活动中的一个里程碑,表明诗人的写实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 A. 《北征》 B. 《羌村三首》 C. “三吏”、“三别” D. 《春望》 满分:2 分 3. 初唐时期,(B )的诗歌所洋溢的豪迈的时代精神是十分突出的,例如“宁为百夫长, 胜过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慷慨从军的豪情壮志,一股英雄之气充沛而饱满。 A. 王勃 B. 杨炯 C. 卢照邻 D. 骆宾王 满分:2 分 4. 柳宗元的( D)是古代山水游记中的精品,其中像《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历来为人传 诵的名篇。 A. 《三戒》 B. 《段太尉逸事状》 C. 《捕蛇者说》 D. 《永州八记》 满分:2 分

5. 杜甫传世之作(A)集中体现了杜甫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两句,借花鸟之感时、恨别,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深哀巨痛。 A. 《春望》 B. 《哀江头》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兵车行》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V 1. 散曲的发展分为前后期。前期的主要作家有(ABC )等。 A. 马致远 B. 关汉卿 C. 白朴 D. 张可久 满分:2 分 2. 柳永丰富了慢词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AB )。 A. 铺叙手法 B. 白描手法 C. 夸张手法 D. 拟人手法 满分:2 分 3. 柳永词的内容主要有(ABC )。 A. 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 B. 描写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 C. 描写羁旅行役 D. 描写政治黑暗 满分:2 分 4. 白居易《新乐府》和《秦中吟》在艺术上表现着大体一致的特点ABCD____。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文学基础考研 竹林七贤(97)孟寒岛瘦(01)《虬髯客传》(02)元白体(02)盛唐气象(15)敦煌变文(16) 1.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98) 2.唐传奇与宋人笔记比较。(99) 3.论建安文学的风格。(00) 4.论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创作艺术上的共通性。(09) 5.鲁迅说:“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请你就魏晋的文学的创作谈谈自己的看 法。(10) 6.结合李商隐试论晚唐诗歌特色。(11) 7.比较六朝志怪小说和清代志怪小说。(12) 8.谈谈唐传奇的艺术特点。(14) 9.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15) 10.试论述汉魏六朝乐府诗的演进。(16) 11.韩孟诗派诗歌史背景及艺术特色。(17) 北大中文本科课程考试 《霍小玉传》正始之音花间词派正始之音宫体诗牛李党争志怪小说古文运动吴中四士花间集 1.结合具体作品说说李商隐主要通过哪些艺术手法营造朦胧的意境美。 2.谢朓对谢灵运山水诗的发展。 3.结合诗句分析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特点。 4.结合诗句分析李白诗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 5.结合作家作品介绍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的重要发展阶段情况。 6.唐朝诗歌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论述分期的由来并举出每个时期的作家及 流派。 7.建安诗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8.结合作家作品,谈谈对“中唐之再盛”的理解。 9.举例作家作品,论述从建安到西晋文学风气和风格及其发展趋势。 10.韩愈“以文为诗”。 11.请举例说明魏晋南北朝辞赋的新特点。 12.比较李白和杜甫。 13.结合作家作品,分析李白、杜甫对中晚唐诗歌的不同影响。 14.结合文学史写出魏晋南北朝诗风的演变; 古代文学考研考点 徐庾体讲经文裴鉶《传奇》 1.六朝志怪小说的特点,举出三部代表作。 2.韩愈、白居易为代表的中唐诗歌运动的两种倾向。 3.联系中唐诗歌发展背景谈谈李贺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表现特色。 4.试论初盛唐之际诗歌艺术的发展。 5.试评述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诗歌运动的理论。 6.试论建安风骨及其对诗歌史的影响。 7.结合诗歌发展和社会风尚,谈盛唐山水诗对齐梁山水诗的继承和发展。 8.简述“永明体”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9.建安诗风对唐朝诗风影响的具体体现。 10.论初盛唐时期诗人对诗的复古理论和创作实践。 11.论述李白杜甫对晚唐诗歌的影响。 12.结合具体的诗人诗作,谈谈你对“诗到元和体变新”的看法。 13.试论晚唐诗风的新变及其代表诗人的创作情况。 14.论述杜甫创作对律诗发展的贡献。 15.论述从建安到太康的诗风演变。 16.论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古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资料-新 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笔记整编 第二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概况 1、时代基本特点:政治的动荡、黑暗、民族矛盾尖锐 2、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 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基于宗族的血统 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以致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3、社会思想的自由、活跃 玄学兴起:形上思辨、清谈析理;任性率真,寄情山水——人的觉醒、个体意识的觉醒。佛学的兴起道教的兴盛对中国小说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 1、文学的自觉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四个标志: 一是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二是文学理论的繁荣与文学批评的兴起。 三是文体的区分。 四是自觉追求文学的审美特性:诗赋欲丽、缘情而绮靡 2、文学主题与题材的变化 (1)文学风尚与主题。典型的乱世文学,形成了三大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和隐逸主题。 (2)文学题材的新变玄言诗:谈玄析理山水田园文学:陶谢为代表 此外,咏怀诗、咏史诗、边塞诗、游仙诗、宫体诗等诗歌题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人集团与文学的家族化 文学家族主要有:三曹、阮瑀与阮藉、嵇康与其子嵇绍、三张(张载及其弟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及其从子潘尼)、傅玄及其从子傅咸、谢氏家族(谢安、谢混、谢灵运、谢瞻、谢晦、谢曜、谢惠连、谢眺)、萧衍及其子萧纲、萧绎。 4、文学样式的丰富多样 (1)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也进一步丰富发展起来。五言古诗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达到鼎盛;七言古诗在这时也确立起来;齐梁“永明体”的出现又为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文:骈文在这一时期开始兴盛。 (3)赋:在汉代盛极一时的大赋,演变而为抒情小赋。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18春福师《中国文学史专题(二)》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 1: ()是杜甫诗歌创作活动中的一个里程碑,表明诗人的写实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 A: 《北征》 B: 《羌村三首》 C: “三吏”、“三别” D: 《春望》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杜甫传世之作()集中体现了杜甫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借花鸟之感时、恨别,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深哀巨痛。 A: 《春望》 B: 《哀江头》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兵车行》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霍小玉传》的作者是()。 A: 白行简 B: 蒋防 C: 元稹 D: 陈鸿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 关汉卿 B: 白朴 C: 马致远 D: 张可久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一般都认为,()的七绝,在唐代只有李白可与比肩。其诗以七绝成就最高,数量也最多,人称“七绝圣手”。 A: 王昌龄 B: 李颀 C: 王之涣 D: 崔颢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直接以明清时期的重大社会事件为题材的戏曲是()。 A: 《鸣凤记》 B: 《牡丹亭》 C: 《清忠谱》 D: 《桃花扇》 正确答案: (多选题) 2: 《窦娥冤》的艺术特色是____。 A: 《窦娥冤》是一部表现了深刻的现实主义和强烈的理想色彩的优秀悲剧作品 B: 剧作主脑清楚,矛盾集中,情节紧凑,形象突出 C: 语言本色当行 D: 语言华丽 正确答案: (多选题) 3: 柳宗元最著名的山水游记是在永州作的《永州八记》,属于《永州八记》的有()。 A: 《袁家渴记》 B: 《石渠记》 C: 《石涧记》 D: 《小石城山记》。 正确答案: (多选题) 4: 柳永词的艺术成就表现在____。 A: 大量创制慢词 B: 表现了雅俗并陈的特点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复习资料及答案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习题库)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库 鲁克兵 一、填空题 1、,壮心不已。 2、何以解忧,。 3、,食野之苹。 4、,若出其里。 5、明月照高楼,。 6、高台多悲风,。 7、援琴鸣弦发清商,。 8、,志若无东吴。 9、薄帷鉴明月,。 10、箫管有遗音,。 11、,手挥五弦。 12、,梦想骋良图。 13、郁郁涧底松,。 14、,濯足万里流。 15、何意百炼刚,。 16、,斗酒散襟颜。 17、众鸟欣有托,。 18、采菊东篱下,。 19、晨兴理荒秽,。 20、,依依墟里烟。 21、,吾亦爱吾庐。

22、,良苗亦怀新。 23、,双鬓鸦雏色。 24、白骨露于野,。 25、祁祁伤豳歌,。 26、云日相辉映,。 27、,园柳变鸣禽。 28、,游子憺忘归。 29、余霞散成绮,。 30、单衫杏子红,。 31、白骨露于野,。 32、祁祁伤豳歌,。 33、江南无所有,。 34、丈夫生世会几时,。 35、大江流日夜,。 36、天际识归舟,。 37、风光蕊上轻,。 38、,晓灯暗离室。 39、禅噪林愈静,。 40、,曾何足以稍留。 41归去来兮,。 42文学自觉主要体现在文学分化、文体区 分、审美追求三个方面。 43曹植在《白马篇》一诗中,通过幽并游侠儿的形象,寄托使人建功立业的愿望。 4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观沧海》,第一个以 山水诗著名的诗人是谢灵运,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燕歌行》,第一个大量创作七言律诗的诗人是杜 甫。 45、记言则玄远冷峻,。

46、曹植的《_洛神赋______________》善于对女性形貌姿态的描写,是建安 时期优秀的抒情小赋。 47、建安七子中,被刘勰许为“冠冕”的是王粲。 48、建安七子是指、、、、、 ,以诗文著名于世。 49、竹林七贤是、、、、、 。 50、竟陵八友是、、、、、 、。 51、北朝著名的三大才子是、、。 52、我国最早的大型政治抒情组诗是。 53、陆机的《》是早期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 54太康诗风的繁缛特征主要表现 在、、 。 55、《_______________》八首是晋代诗人左思的代表作。 56、西晋末年最擅长于写游仙诗的作家是。 57、王羲之的《》既是散文杰作,也是最著名的书法作品。 58、玄言诗的代表诗人是和。 59、陶渊明的思想倾向主要是和。 60、陶渊明的文章《》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61、我国第一位把田园劳动作为审美对象的大诗人是。 62、被钟嵘成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63、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代替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64抒情长诗《》和叙事长诗《》,分别代表南北朝诗歌的最高成就。 65、开创的山水诗,使自然景物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66、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67、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出现在时期。 68、产生于齐梁时代的新体诗,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为律诗的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期末复习题讲解学习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先秦历史散文除《尚书》外,重要的还有《左传》,《国语》,《战国策》。 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汇集在《内外储说》,《说林上下》等篇中。 3、荀子是__儒家学派的学者,庄子是___道家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4、《史记·屈原列传》认为:“《离骚》者,犹__离忧____也。” 5、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有《_吊屈原赋__》和《___服鸟赋___》等。 6、《诗经?小雅?采薇》第六章中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雨雪霏霏“。 7、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是宋代__郭茂倩____编的《__乐府诗集__》。 8、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以晋干宝的《__搜神记__》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南朝宋___刘义庆__的《__世说新语__》为代表。 9、赋、比、兴与风、雅、颂旧时合称“六诗”或“六义”。 10、《诗经》中的“二雅”指大雅、小雅。 11、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12、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曾为蒙地漆园吏。 13、《逍遥游》篇是庄子的代表作。 1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出自《论语》。 15、《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有所思》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内容庞杂,叙战阵、纪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 18、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鲁、齐、韩、毛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鲁、齐、韩三家诗都先后失传,我们今天读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所以后人又称《诗经》为《毛诗》。 19、《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福师大中国文学史专题二答案

一、填空题 30分(每空1分)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改以往送别诗中的悲愁情绪,表现了初唐诗人崭新的精神面貌。骆宾王用比兴的手法,借咏蝉寄托身世之感的作品是《在狱 二、名词解释。12分(每道4分) 1、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卢骆”。 2、诗派 诗派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在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及创作方法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3、宋元话本 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包括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艺人的底本﹐但诸宫调﹑影戏﹑傀儡戏的脚本也可以称作话本﹐还有人把明清人摹拟小说话本而写的短篇白话小说统称为话本。 三、简答题。24分(每道8分) 1、赏析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有感于诗句的动乱、人民的灾难,流下了眼泪;鸟也为了人们的生离死别之悲,而心弦震颤。以无情之花鸟的感时念乱,突出人在战乱中的深切痛苦。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

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2、简要谈谈《西厢记》的文学成就。 (1)、《西厢记》在结构上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一条是莺莺、生、红娘和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另一条是莺莺、生、红娘之间的戏剧冲突。前一条线是主线,后一条是副线。两条线交叉进行,推动剧情的发展,层层揭示莺莺、生的相爱和封建家族利益的冲突,以及不同人物性格的矛盾,丰富了人物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西厢记》的语言,人称“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徐复祚《曲论》),《西厢记》的语言,具个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3)、体制上的改革。元杂剧的体制,一般是一本四折,王实甫《 西厢记》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扩大了全剧的规模。在主唱角色的分配上也打破了由一人主唱的惯例,第一本由生主唱,第二本其中三折由莺莺主唱,第二折由红娘主唱,第三本由红娘主唱,第四本分别由生、红娘、莺莺以及、同唱。第五本亦分别由、、红娘主唱或同唱。体制上的突破和创新,使戏剧形式更加完善,戏剧冲突更加波浪迭起,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地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 3、清照前后期的词作在风格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清照前期的词主要是抒发因为明诚短期的游学、出仕而产生的相思之情,

中国文学史填空题上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

中国文学史填空题整理(上)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 1~3章 目录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第二章《诗经》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 第二章汉代辞赋 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第五章东汉文人诗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二章两晋诗坛 第三章陶渊明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着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着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4、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 5、“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 第二章《诗经》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 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 为、、、和 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大学 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部分名词解释

建安风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建安为汉献帝年号(196-220),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也叫“汉魏风骨”)这一时代风格。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山水诗并不只写山光水色,名曰“山水”仅举其大端而已。有的关于民生,有的是随性而作·····我们也不能以为只要诗中有了山水描写就是山水诗了,至少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是描写山水才可以算作山水诗。同时还要注意作者对所描写的景物的态度:是将山水本身作为审美对象加以观照,还是假借山水别有寄托。有所寄托的内容也要注意区别才行。 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是中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它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般说来,它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南北朝民歌虽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由于南北的长期对峙,北朝又受鲜卑贵族统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都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乐府诗集》所谓“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正扼要地说明了这种不同。主要作品有南歌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长诗《木兰诗》等。 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1.南朝民歌风格委婉缠绵、清新自然。郭茂倩《乐府诗集》说:“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南朝民歌感情的表达不同于北方的粗犷豪放,体现了细腻缠绵、含蓄委婉的特征。语言既有清新浅近、自然天真的一面,也有明丽婉转的一面;既有朴素的方言口语入诗,也有语言技巧的巧妙运用。《大子夜歌》所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堪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就指出了清新明丽、婉转自然的艺术风格。 2.南朝民歌最突出的艺术技巧就是利用汉语的谐音构成双关隐语。如“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丝”和“思”是同音异字构成双关;布匹的“匹”和匹配的“匹”是同字同音构成双关。又如“合散无黄连,此事复何苦?”用药名的“散”双关聚散的“散”,以黄连的“苦”双关相思的“苦”。其它诸如“藕”与“偶”、“莲”与“怜”、“碑”与“悲”、“篱”与“离”等等。双关隐语的运用既体现了作者的丰富联想,也使感情的传达显得含蓄委婉。其次,南朝民歌也善于利用景物传达出深婉的情思,如“渊冰厚三尺,

中国文学史讲义

中国文学史(上) “文”的意义:甲骨文中的“文”(人胸前之花纹) 第一编先秦文学 公元前5000年——前21世纪:传说时代 前21世纪——前17世纪:夏朝 前16世纪——前11世纪:商朝 前11世纪——前256年:周朝 其中:前11世纪——前770年:西周 前770年——前256年:东周 其中:前770年——前476年:春秋 前475年——前220年:战国 时代特征 商朝:鬼神崇拜的时代 周朝:理性时代。敬礼重德。“郁郁乎文哉”,中和之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春秋:和谐典雅,温柔敦厚 战国:纵横捭阖,富于激情,尖锐深刻 第一章神话 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神话自然神话 神话的意义:凝聚先民,共同的图腾,共同的信仰和祖先崇拜,曲折地反映历史 文艺的起源意义:诗乐舞合一,巫术祭祀仪式(屈原作品) 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红楼梦》,孙悟空,铜头铁臂,聊斋中的鬼狐,《封神演义》,《镜花缘》 第二章《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收集了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今文三家诗:鲁、齐、韩;古文:毛诗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 “雅”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乐歌;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意义:反映婚姻爱情表现战争徭役咏叹农业生产表现日常生活(燕飨)抨击现实政治叙述部族历史祭祀时祈福禳灾 《诗经》的艺术特点: 一、赋比兴

二、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节奏鲜明短促 三、用字精妙,词汇丰富,修辞手法多样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尚书》与《春秋》: 《尚书》:商周记言史料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比较可靠的作品从《商书·盘庚》开始。 《尚书》的文学意义: 一、虽主以“记言”,却已具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样表达方式。 二、文字古奥艰深。 三、文风质直古朴,不事藻饰。 四、是“记言”之祖,且结构完整、独立成篇,在文体上对后世散文有一定的影响。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它记载了自鲁哀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 《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一、是我国记事文之祖,并开创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 二、叙事简要洁净、平实含蓄。 三、其经学的地位和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及简练严谨的笔法,对后世文、史学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相传作者是左丘明。《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基本与《春秋》重合。 进步之处: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 文学史上的意义:语言上“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国语》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因此逻辑缜密。另外又收录了大量当时口语,又有生动活泼之趣。 《战国策》

18春福师《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 1: ()改变了山水在诗中的地位,写作了一大批以山水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 A: 阮籍 B: 谢灵运 C: 曹植 D: 嵇康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 A: 《昭明文选》 B: 《玉台新咏》 C: 《乐府诗集》 D: 《古文苑》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是建安时代最杰出、最有代表性、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一位作家。 A: 曹操 B: 曹丕 C: 曹植 D: 孔融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在南朝乐府民歌中,艺术形式最为成熟的作品是: A: 《子夜歌》 B: 《读曲歌》 C: 《西洲曲》 D: 《那呵滩》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反映人民厌倦战争的汉代乐府民歌是()。 A: 《东门行》 B: 《十五从军征》 C: 《江南》 D: 《陌上桑》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陶渊明虚构的以寄托其社会理想的散文是: A: 《归去来兮辞》 B: 《闲情赋》 C: 《五柳先生传》 D: 《桃花源记》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兼爱”是()。 A: 孔子的中心思想 B: 墨子的中心思想 C: 孟子的中心思想 D: 庄子的中心思想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易经》 B: 《古诗十九首》 C: 《楚辞》 D: 《诗经》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易经》 B: 《古诗十九首》 C: 《楚辞》

D: 《诗经》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 A: 《昭明文选》 B: 《玉台新咏》 C: 《乐府诗集》 D: 《古文苑》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在梁简文帝萧纲的倡导之下,大力写作宫体诗的宫廷诗人有()。 A: 庾肩吾 B: 徐摛 C: 谢朓 D: 庾信 正确答案: (多选题) 2: 下列选项中属于陆机的赋的是: A: 《述先赋》 B: 《思归赋》 C: 《吊魏武帝文》 D: 《怀士赋》 正确答案: (多选题) 3: 属于东汉人写作的作品是()。 A: 《潜夫论》 B: 《政论》 C: 《论衡》 D: 《昌言》 正确答案: (多选题) 4: 梁简文帝萧纲为东宫太子时,()写了不少奉和应制之作,内容轻艳浮靡,缺少真情实感,当时人称“徐庾体”。 A: 徐摛 B: 徐陵 C: 庾肩吾 D: 庾信 正确答案: (多选题) 5: 陶渊明诗歌,按题材来分,大致可分为: A: 田园诗 B: 咏怀诗 C: 哲理诗 D: 咏古诗 正确答案: (多选题) 6: 下列选项中属于“前四史”的是: A: 《后汉书》 B: 《汉书》 C: 《三国志》 D: 《史记》 正确答案: (多选题) 7: “元嘉三大家”是指: A: 沈约 B: 鲍照 C: 谢灵运 D: 颜延之 正确答案: (多选题) 8: 骈文特点有()。 A: 创作方面,讲究气势、通畅、古朴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试重点(3)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试重点 一、客观题 1.曹丕的《典论·论文》中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2.(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3.(萧统)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4.三张:张载、张协、张亢 二陆:陆机、陆云 两潘:潘岳、潘尼 一左:左思 5.(《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6.《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7.(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8.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祯。 9.(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王粲)。 10.(《悲愤诗》)的作者是(蔡琰/蔡文姬)。 11.(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

情寄八荒之表。”) 12.由于陶渊明的吟咏,(酒和菊)已称为他的象征。 13.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 14.元嘉三大家:鲍照、谢灵运、颜延之。 15.鲍照以奇峭之风运妍丽之辞,代表作是(《芜城赋》)。 16.《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 17.《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杨衒之。 18.“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19.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 20.《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刘义庆)。 21.“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2.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 23.孟郊作诗以(苦吟)著称。 24.苏轼对于孟郊和贾岛的评价概括是:(“郊寒岛瘦”)。 25.敦煌遗书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讲经文)与(变文)就是其中重要的两类作品。

中国文学史笔记

《中国文学史》绪论 何谓文学 属“文学发生学”或艺术起源论 1、宗教说 2、劳动说:淮南子》“今夫举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3、模仿说 4、游戏冲动说:康德,跟劳动相比,艺术可以说是一种游戏。 席勒,艺术跟游戏同样都是不带实用目的的自由活动,基本上就是一种过剩精力的表现。 5、自我表现说:厨川白村,文学不是苦闷的象征。 6、吸引本能说:欧威尔(《一九八四》、《动物农庄》)在《我为何写作》中夫子自道A、纯粹的自大B、美学的爱好 C、历史的冲动 D、政治的目的 文学作品:是诗歌和一切从强烈情感出发的文字作品,这些作品都必须有相应的艺术形式。广泛地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个 形象的反应。 概念核心,要有美的规范|(即艺术形式)的参与。 卡西勒,把艺术的世界定义为纯粹形式的领域,文学的世界是一种形态和构质。它必须有有一套很特殊的组织, 跟它本身的一种内在的机理。它有它的趋势和节奏,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当艺术家选择实在的某一方面来表现的 时候,他这个选择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客观化的过程。(进入透镜)

钱基博,(基于《易经》《说文解字》《周礼》《礼记》《释名》的考证)“文”指天文、地文、人文,有“复杂、组 织和美丽”三种含义。“复杂”即言之有物,“组织”即言之有序,“美丽”是“文”的止境。 如何理解文学 美Wellek和Warren《文学论》,指出有两种切入点 1、外部研究,社会内容,侧重作者本身及社会脉络研究,包括历史时代、创作背景等 以陈寅恪对元稹《莺莺传》中崔莺莺身份的考证为例 2、文学作品本身(“字质”,如“诗眼”),外部研究一定不能作为文本的依据。 什么叫文学史 布朗先生,面对学术问题,我们有两种解决的途径,一种叫共时性,一种叫历时性(贯时性)。“共时性”Synchronic,指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时间背景。“历时性”指在一个历史的流程当中有前后关系。 所谓文学史,就是文学历史演变的勾勒,就是指由作品构成的整个体系。文学史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不等于文学批评,后者是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也不等于文学评论,后者是探讨文学的普遍规律。 文学史中的作品体系在一个时间序列里,去描写文学的发展,去阐释各种文学内容、形式、思潮、流派及其产生与进展、演变,去寻求它们前后的继承关系,沿革嬗变的过程及意义。简言之,文学史就是要勾勒出文学发展的历史图示。 文学史背后的史观 追踪猎迹文学史:1904年,第一本中文版,林传甲为京师大学堂的国文课程编写。

山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要点及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自觉(名解、问答):文学的自觉始终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是指文学及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它有三个标志: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帓尚实,诗赋欲丽);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文学自觉的理论体系表现:由简单的文论向论著发展;由简单的批评现象的描述到理论的深化;一般、面上的描述到纵向源流的探索、历史挖掘 (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体系,也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2、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包括了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祯等一批文学家。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构成了“建安风骨”的文学风貌。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祯等一批文学家。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4、建安文学的时代风貌:建安诗歌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生活,赋予浓厚的时代气息,形成了独特的慷慨悲壮的风格; 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 特点: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建安诗歌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5、正始之音/文学:正始文学是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主要代表是嵇康和阮籍。建安之后,又有“正始之音”。作品表现彷徨苦闷、对现实不满的心情,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的基本特点,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6、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三曹的出现,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曹操苍劲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7、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以王粲、刘祯成就最高,王粲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刘祯的诗俊逸而奇丽。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8、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9、田园诗: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由陶渊明在晋宋易代之际开创。在唐朝时更是得到了繁荣发展。陶渊明的田园诗,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 10、山水诗: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这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由谢灵运开创。山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新隽永,恬淡高远。代表诗人还有王维、孟浩然等人。 1)谢灵运山水诗特点:善造画境、缘情而绮靡、鲜丽清新、自然可爱 2)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题材,丰富了诗的表现技巧,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进步。 11、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谢眺、唐代王维、

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考试要点整理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试要点整理1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1.想像世界的丰富。佛教带来了三世的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以及三界、五道的观念。它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都扩大了,人的想象世界也随之扩大了。 2.故事性的加强。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其中记载的许多故事传入中国,甚至流传到民间,加强了中国文学的故事性。 3.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在梵语的拼音法的启发下,人们去分析汉语的声音结构,分析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于是产生了反切。进而注意到汉字的声调并应用于诗歌创作。 4.词汇的扩大。人们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许多反应佛教概念的词语也随之大量进入汉语,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5.文学观念的多样化。如佛教中关于“心性”“境界”的观念,以及关于“形神”的讨论,都丰富了文学观念。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这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与追求表现得十分突出,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的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一种活泼开拓、富于创造力的文学冲动,使文坛出现诸多新的景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魅力也正在于此。这种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总的看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文学进入自觉的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 2.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问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 3.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运用。 此外,就文体的发展来看:五言古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更凸显了诗人的个性,得到较大的发展并达到鼎盛;骈文的兴盛,为中国文学增添了哟中新的、抒情性很强的文替,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七言古诗在这时候确立起来,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南北朝民歌刺激诗人进行新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代绝句的繁荣;小说在这时期已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奠定了中国小说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自觉的标志】 文学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是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的。所谓文学自觉大体表现在: 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别,并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心雕龙》对文学作品艺术特征的论述,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 【曹操诗歌的诗史性】 曹操文学创作: 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方面。现存20多首,数量不多,但是成就非常突出。从内容上主要可分为四类:纪事、述志、游仙、咏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